篇一 :每日一言测试

满卷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休云作者痴,君解其中味!

2010级高一3班语文第一轮每日一言暨语文听课效率趣味测试

时间:40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 满分:150分

命题人:王任良 链接:.cn/xiaoxiwang77

一、 为下列姓名中的加点字注音(11分)

田晟 左烨超 曲悦 刘萱 汤明媚 .....

陈蓥婕 周楚媛 孟诣卓 杨竞择 熊弈屹 ....

shèng yè Qǔ xuān mèi

yíng yuán yìzhuó jìng y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分)

1、目前,湖北高考对联考察未作硬性要求的一项是 ( )

A、结构相似 B、字数相等 C、意义相关 D、仄起平收

2、易中天在评述先秦诸子时说“读得直面”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3、本班第一轮每日一言未涉及的对联样式是 ( )

A、集句联 B、无情对 C、嵌名联 D、隐字联

4、下列姓名中的加点字。含义与玉无关的是 ( )

A、殷成璐 B、杨人钰 C、颜若琳 D、黄昱璟 ....

5、下列姓名中的加点字,含义与光明无关的一项是 ( )

A、左烨超 B、田晟 C、易旻曦 D、晏煜 ....

6、如果黄家骐有个双胞胎弟弟,他的名字最好是 ( )

A、黄家驹 B、黄家强 C、黄家驷 D、黄家骥

…… …… 余下全文

篇二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离职演说作者

转贴: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离职演说

20xx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20xx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生经历,感受一番中国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二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20xx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神。近年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冠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ZF、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斯诺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中国ZF看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斯诺过去帮助中国革命的感谢。斯诺夫人谢绝了。她说:斯诺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他们认定我们和**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都不信。现在中国大学的领导和学者存有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吗?不仅想方设法向政府讨钱,要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送礼行贿,不择手段。这一切,都顶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为了学校做大做强!功利高于一切,良心和是非一钱不值。这正常吗?

…… …… 余下全文

篇三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离职演说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离职演说

20xx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20xx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 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生经历,感受一番中国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 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二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 了,20xx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 神。近年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 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 的各项冠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 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政府、 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斯诺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中国政府看 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斯诺过去帮助中国革命的感谢。斯诺夫人谢绝了。她说:斯诺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 他们认定我们和政府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

…… …… 余下全文

篇四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问答

1、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学”这个概念本来的意思是什么?18、传说孔子写有一部专著,是那部书?(答案:《春秋》) 19、孔子读哪一部书以至于“韦编三绝”?(答案:《易经》) (答案:国立学校)

2、今天所说的“国学”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答案:近代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先秦时期的学术叫什么?(答案:先秦诸子学)

4、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两汉时期的学术叫什么?(答案:两汉经学)

5、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魏晋时期的学术叫什么?(答案:魏晋玄学)

6、 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隋唐时期的学术叫什么?(答案:隋唐佛学)

7、 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宋明时期的学术叫什么?(答案:宋明理学或宋明儒学)

8、 中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清代的学术叫什么?(答案:清代考据之学或清代朴学或清代汉学或清代乾嘉之学)

9、 在中国的百家之学中,最能代表“国学”的是哪几家?(答案:儒道佛三家)

10、 孔子的祖籍是哪个国家?(答案:宋国) 11、 孔子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叫什么?(答案:孟皮) 12、 孔子的儿子叫什么?(答案:孔鲤)

13、 孔子最敬仰的、做梦都会梦到的人是谁?(答案:周公)

14、 孔子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职是什么?(答案:鲁国的大司寇)

15、 孔子曾为他的一个学生的早死恸哭不已,这个学生是谁?(答案:颜回)

16、 为孔子守孝六年的学生是谁?(答案:子贡) 17、 孔子的儿子幼承庭训,接受孔子的教诲,有两句话,一句是“不学诗,无以言”,另一句是什么?(答案: “不学礼,无以立”)

…… …… 余下全文

篇五 :写文章的技巧

装修也疯狂

美女装修也疯狂

金色华年

国色

金碧辉煌

致青春

装修工之死

春暖花开

家.春秋

丫够能装的

金木水火土

文章的技巧

季羡林四要:

选材要“新”,忌俗气、雷同;

感情要“真”,勿蜻蜓點水、敷衍了事;

布局要“紧”,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

语言要“顺”,如行云流水、勿辞藻堆砌。

写文撰章要前呼后应、左右辅助。作文要像谱曲一般,应有一個主旋律,忌东拉西扯,言之无物。 季羡林讲作文

季羡林老先生对作文的见解集中在他的《季羡林说写作》一书中。

第一个重要观点是“文得学养”。他认为“想要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所以他鼓励多读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提高艺术修养。他指出“谚语是精炼的话”,“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成语和典故、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潜心研究,要认真阅读,如《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篡》等;

【感受】文是用来载道的,作者要有深厚的学识,写出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达到“文质并茂”的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多思考,有知识基础和认识才能写出好文章。青少年最起码应背熟五十篇古文观止中的名篇。

第二个重要观点是“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没有新观点不要写作。新观点产生在对生活的思考中,也产生在报章杂志的间缝中。

【感受】写作不要总是拾人牙慧,没有新观点,文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三个重要的观点是“写作要为大众服务”。年轻时总以为,如果能够就一个最小的问题,写出一部专著,而且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可以看懂,这就是真正的学问,现在以为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感受】文章是写给他人读的,不要板着面孔,要深入浅出。

当然,文章的形式也很重要。做文章,要像古代大家那样,“简练揣摩、惨淡经营、字斟句酌、瞻前顾后,然后成篇”,使文章有逻辑、有脉络,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文章结构方面,他尤其强调要重视开头和结尾。

…… …… 余下全文

篇六 :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杨忠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信息系 湖南 长沙 410300)

钱理群先生谈到他当学生时,有三堂课令他终生难忘,一堂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在月光下讲的《月赋》,试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老师端坐期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人物,这有多美妙!一堂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学生太有兴致了。第三堂是李金发先生给文学社的学生讲的写作课,开始就提出:写文章即抄袭,只是要掌握抄袭的方法,这是学生多么想学的方法呀!我想我们高职学院的老师如果也像钱理群先生的老师那样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那么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都会非常享用的,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种有用的机器。

在实践教学中,我一般将高职语文的学习分为两大块来进行,一类是文学性文体的学习,一类是实用性文体的学习。

对于文学性文体的学习我们应建立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的具体目标是: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理智与情感的稳定性;②强化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观念;③培养求知欲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④经常有意识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熟悉各种宣传手段,培养学生从中进行学习的能力;⑤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以人文学科平衡纯粹技术学习;⑥培养高效率工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能,要养成敢于分担责任的习惯。针对目标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学习不同的课文,充分地享受我们的语文学习。

用角色表演法来学习诸如《威尼斯商人》、《项链》之类的课文,让学生在扮演角色、排练和观赏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戏剧情节的变化,练习情感的表达,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学生自己充当演员和观众来学习课文,干劲十足、兴趣大发。

…… …… 余下全文

篇七 :陈寅恪的序文

陈寅恪的序文

张旭东

陈寅恪先生一生为他人作序共十四篇。陈先生学术以外的文字极少,仅《寒柳堂记梦稿》几篇而已,为他人作序,成为自己思想表达的方式。这些序引往往不严守本书而逸于书外,其所论荦荦大者,又无不与本书关合,既不离学术本身,又呈现思想的张力和精神的力量。晚辈唐突,称之为?书外之序?。

一九四二年作《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因故不能用,杨氏请求移作《积微居金文说》序,可以见出这个特点。而余嘉锡、沈兼士序,密关本书,则恐不能作如此变动。一九五二年杨氏《丛稿》与《续稿》合并,余、沈二位细密而谈者得以保留,陈先生之序被指为?立场有问题?而被拆去,陈氏言?贱名不得附尊作以传,诚为不幸;然拙序语意迂腐,将来恐有累大著,今删去之,亦未始非不幸也?,拆去缘由又全在?书外?二字。

一九三四年,陈寅恪受王静安之弟王哲安先生嘱托,以晚辈身份为年长十三岁的王静安《遗书》作序,对静安先生评价平正不颇,三点归纳成为不刊之论。而于序尾言:?寅恪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同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所言之意不甚明,却似有?奇哀遗恨?溢于言表。太史公作《屈原贾谊列传》,后人就有?此非二人之传,乃三人之传也?的感叹,今观陈先生此序,亦如是。

一九三九年所作《刘叔雅庄子补正序》将?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著书名世者?比作金圣叹注水浒,改窜旧文,多任己意;而刘文典著《庄子补正》?虽能确证其有所脱,然无书本可依者则不之补;虽能确证其有所误,然不详其所以致误之由者则不之正?,?可谓天下之至慎?。 却明明有赞刘氏?能守旧义?之意。

到了一九四二年终于写出《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成为绝世雄文。其云: 昔晋永嘉之乱,支愍度始欲过江,欲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意往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此道人寄语愍度云,心无义那可立,治此计,权救饥耳。无为遂负如来也。忆丁丑之秋,寅恪别先生于燕京,及抵长沙,而金陵瓦解。乃驰苍梧瘴海,转徙于滇池洱海之区,亦将三岁矣。此三岁中,天下之变无穷。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意,以负如来。今先生是书刊印将毕,寅恪不获躬执校雠之役于景山北海之旁,谨远自万里海山之外,寄以序言,借告并世之喜读是书者。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探究和思考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探究和思考

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曾说:“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科举这种历史现象作为服务于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随着封建时代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

春秋时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竞争纷纷招才纳贤。之后由秦及汉,选士基本方法:一是由下向上的察举,二是皇帝钦点的征辟。但弊端很快暴露:选士范围皆为官僚富豪子弟,并以财产作为入选标准,因而所选未必都是贤才。至魏文帝时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后期也是被豪门显贵把持,标准以门弟为重。

治国之道一在尊贤,二在选士。由于封建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发展,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科举因统治阶级的需要应运而生。隋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用科举制替之。规定各州推举的人必须经考试才可录用。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方法选取进士。

推翻隋的唐王朝承袭了隋的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班固的《白虎通》云:“治国之道,本在得贤。得贤则治,失贤则乱。”科举制度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层层改进,在唐的盛世之下,逐渐完备起来。

至明,科举进入鼎盛时期。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朝科举被视为天下最公平的一种制度,因而有“科举,天下之公??科举为私,何事为公”之说。明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一省范围的考试,参加者必须都是秀才。每三年一次,时间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考试分三场,乡试及格则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范围考试,有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也是三年一次。参加考试的必须为举人。考期在春季二月,也称春闱。会试同是分三场。考中通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考中为进士。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