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佚名

听捕鱼的人说,如果把抓来的螃蟹都放进一个篓子里,不必盖上盖子,螃蟹也不会爬出去,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出去。

这种想法正好和人类的某种想法不谋而合:

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

我升不了官,你也老老实实地原地踏步吧。

我死了,也得拉一个垫背的!

我发不了财,你也别想捞到什么好处!

这是人性中自私心、嫉妒心在作祟,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小田因为工作出色,马上要加薪升职了,可是他的同事大刘心理却很不平衡,一块进公司的,凭什么他加薪升职,我还要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苦熬,既然不让我加薪升职,谁也别想加薪升职,于是便“炮制”出小田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上都有问题,并将此事状告给小田的上级。于是,上级决定将此事研究研究再说,自然,加薪升职很快成了泡影。

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毁了别人的好事,对我们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处境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我们没有的东西依然没有,仅仅是为了看到别人因此伤心而内心幸灾乐祸,取得一种内心的平衡,这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病态,自己也会因此受害。

这种后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动物的实验看出些端倪。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将100只羊放入一间屋子,并在里面放上一些青草;紧接着,又让人将100条狗放入另一间屋子里,并在屋里放上许多肉饼,然后将门锁好。

再一次观看两间屋子。第一间屋子里的羊群们安然地睡着,那几捆青草早已被吃光了;当打开第二间屋子时,里面血腥扑鼻,许多狗已经奄奄一息,而那些肉饼却仍然完好如初。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羊在利益面前善于协作,而狗则为利益相互残杀,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占到半分,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的原因吧!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人如同螃蟹和恶狗一样,不懂得利益共享,只懂得拆别人的台,在别人前进的路上设置重重障碍,然后在背后窃喜。可是,仔细想想,这为你带来了什么好处吗?事实上,只要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谁都可以爬出生活的“篓子”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 校: 三江县洋溪中学 学 科:七年级思想品德 执教者: 梁金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 型: 多媒体授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欣赏修身名言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耶稣

最高贵 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 ---穆罕默德

人应当到处漫游,自己想得受到怎样的对待,就应该怎样对待万物。 ----苏特拉克里

以上修身名言在中华民族早已有这样的思想。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孔子及弟子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自主合作 疏通课文

?

?

?

?

?

? 两边:选段 2 4 6 8 中间:选段 1 3 57 9 小杨老师:巡回指导,解疑释惑 合作方式:先自主,后合作,四人合作。 内容任务:通译选段,一人发言,一人梳理文言知识。 时间安排:10分钟

说明:一方面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感知课文;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教师包办的僵局,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 …… 余下全文

篇四 :“绝对命令“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

“绝对命令”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

周以嵘

摘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道德主张,由于其内容从表面上看类似于康德所提出的“绝对命令”,所以很容易将二者视为对同一个原则的不同方式之表述,并用来相互论释。通过对儒家的这一道德主张的“解构”,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具备道德法则必须具备的普遮性和绝对性,从而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作为伦理学之“金律”的“绝对命令”有着质的区别,不能被视为人类道德实践中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绝对命令;道德法则;意志准则;普遮性;绝对性;纯粹性

帕通(H.J.Paton)说,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并且其对西方思想史的影响之深刻远在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之上。苗力田先生指出,《原理》中所确立的最高原则不但是康德的道德学说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的最高原则。那么,康德在这部书中所确立的最高原则是什么呢?这就是“道德律”,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中提到的,使其“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之一的“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也被其称为“绝对命令",是指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切支配个体行为的意志所遵守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规律,但它不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康德伦理学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给道德建立稳固的基础,并以此确立普遍必然的道德法则,而不是制定具体的道德规范,所以他的伦理学不是道德规范学,而是道德哲学)。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律,只有一条,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一原则也被后人称为伦理学上的“金规则”或“金律”。它是一切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规范以及一切日常的道德判断的最后根据。其他的道德主张、道德规范乃至道德行为都应当由此派生,并能够由其来检验,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对道德所能言说的最低限度。当然,众所周知,儒家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作为其道德原则,而且听起来似乎也在表达类似的思想,但需要先行强调的是,儒家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康德所说的“绝对命令”有着“质”的区别。本文就是以承认康德所说的“绝对命令”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为前提,从道德法则所应具备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或纯粹性)两个方面来“检验”儒家的这一道德原则,从而展示出儒家的这一主张与康德的“绝对命令”之间的这种“质的区别"。

…… …… 余下全文

篇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许伟清

一、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将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确立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帮助学生感知到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付出。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3、帮助学生懂得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融洽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意义。

知识目标】

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2、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三、教学难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教情、学情分析

1、教情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因此本节课我将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学生在生生、师生的讨论学习中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使课堂成为快乐学习的天地。

2、学情

七年级是青春期中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渴望与周围的同学、老师等进行友好的交往,但是他们缺少正确交往的方法,因此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 …… 余下全文

篇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德观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全书都在批判与讽刺中国人的性格与陋习,所以要从中找出一些谈论中国人公德观念的文章亦是不难的。

如书中一篇《为别人想一想》,柏杨先生讲了身边几个事例来反映中国人的自私与自卑。批判与讽刺是柏杨先生是写作风格,然而在这里我是想借柏杨先生所举的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20世纪下半纪中国人的公德观念。柏杨先生在此文中说到,居住楼房的屋主在阳台的栏杆外面支起铁架,养一排盆景,每日浇水时都不注意楼下是否有人,是否有在晾晒的衣物,总之是从未为楼下的屋主着想过的。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件邻里之间的小事,但它其实深刻反映了当时甚至延续至今的一种社会公德观念。自己的房子属于私有财产,是非公共场所,但阳台不是封闭的,自己在阳台上做事情时也是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的。比如一些美女喜欢在家裸体,你把窗帘拉起来那没事;要是你没拉窗帘或者跑到阳台上去又给人撞上了,你还告别人偷窥你、性骚扰,这就是蛮不讲理了,让别人说啥好呢!而且这种行为就如同跑到大街上裸奔一般,还叫嚣着让路人都闭上眼睛不许看,否则就要去告人家。明明是自己首先破坏公共秩序,反而还要说是公共秩序本身出了问题。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公德观:我没有错,要是有错也是公共秩序错了。

我们的父辈大都是60、70年代生人,他们成年的时候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工作重心在经济建设上。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必然导致国民素质的低下,于是,原本承袭了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老一辈的陋习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一代人,又在思想上根植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观,如此,公德的发展何以能不走下坡路?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毁灭的,打饭时保留一些纯善之心的人都能做到基本的文明礼貌。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的出现,公德观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遵守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在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另一部分则金钱至上,认为“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以为的追求金钱财富的强势,而丧失了基本的良心道德。而这两部分也不是毫无关联的,一部分人强了,另外一部分自然就弱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 —20 学年第 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不能将自己所厌恶的东西施加到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道出了人与人相处过程中要懂得相互体谅,将心比心。想一想,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假如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会怎么办?自己是否会难堪?是否会不愿意?再想一想,假如我把自己讨厌的东西施加到别人身上了,又设想一下,假如那个人是我自己,那又会怎么样了?这正是此话的核心所在。

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宣扬的仁爱。因为仁爱,所以会设身处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体会自己过去所承受痛苦的难堪,进而会产生恻隐之心,不但不希望别人如此,更不会将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

这是儒家的先进思想,一句千百年前的话渗透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尽管话中的“人”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但这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反观当今社会,真是有太多太多的人缺乏只一句话的熏陶了。例如网络上盛行的“人肉搜索”,每当有些人做了些什么不好的大事,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各地网民“义愤填膺”,积极联合响应,对其进行人肉搜索,一旦搜索成功,就将当事人的身份,职业,姓名,样貌,住址乃至于一连串的人生经历全部公布网络。最后当事人遭到不间断的电话骚扰,网民抵制等等,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但是,相信每一位参与到“人肉搜索”的网民都不愿意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人肉的对象,不想自己遭到别人的辱骂骚扰。可是,他们却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快马加鞭地人肉人家的时候,却不能够将心比心地去考虑人家的感受。

不止这个,还有其他很多反面例子,当然,这不能说明我们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只是,我们确实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xx年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xx年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清镇市暗流中学 彭良举

20xx年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习基本结束。

我校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两本“专著”及贵阳市、清镇市教育局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有关精神以及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培训方式为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其中,教育教学方面培训课时共计40课时。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我们工作中的许多要求都是与“专家”的要求背道而驰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因此,继续教育培训的关键不在教师,恰恰在于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领导。

俗话说:兵孬孬一个,将孬孬一窝。一方教育的兴衰成败往往决定于管理者的理念和实践创新精神。

一、唯分数论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或相关部门规章都明确规定,不得以分数评价考核教师,不得对学生和教师按分数排名次。但是,地(市)、县(市)教育局评价、考核学校暨教师还是唯分数论,特别是在职称晋级、教师向城区调动等方面,教师教学分数即学生考试分数往往是第一个条件。

《义务教育法》早就规定不得划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现实中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却明目张胆的划分重点学校,如某某

市某某品牌学校、某某市某某集团学校。学生要进入这些学校或骗取学校的重点班、次重班,必须按照分数一次递减安排,最后是普通学校或普通版。

这种办学理念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忽略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有效、有益理念。集体表现在:

1、各学校之间为了排名不择手段。在交叉监考和统考统评中,拉拢、腐蚀监考巡视人员、监考教师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学校领导在考务会议上公然唆使教师放纵学生在考试中作弊。

2、教师之间为了排名不择手段。在考试中教师为学生传递答案、指导学生作弊,以及在统考统评中抬高自己学生分数和压低他人学生分数早就成为一种惯例(恶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