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感悟教学艺术

龙源期刊网 .cn

感悟教学艺术

作者:李晓林

来源:《校本教研》20xx年第07期

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教材体现了知识的过程,但思维过程却是隐性的、开放的,教师必须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找准教学切入点,创设出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中,沉浸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

一、因疑促思,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我这样设置问题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都相等,此井应该在何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讲圆,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此井该挖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的追问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画图、思考、讨论,有些学生则仔细的去阅读教材。

二、以惑诱思,创设悬念情境

悬念设置于课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授课前,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当地人陪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旁边的人:“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当地人说:“没人知道,因为古代草片文字没有记载,而我们今天也不能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泰勒斯取出一条结绳,在他助手的帮助下,测得塔高是131m。故事讲完了,在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之中时,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于是我说:“下面要学习的知识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悬念的设置,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自然的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来。

…… …… 余下全文

篇二 :我的艺术感悟

我的艺术感悟

摘要:通过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对一些艺术的了解,浅谈我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以及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响。

关键字:艺术、感悟

何为艺术?就我看来,艺术无处不在,不论是绘画、雕塑还是音乐,它们形象的描绘着人们的生活,将无形的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人们的某一感情在某个阶段是独一无二的,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将人们的这种感情记录下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能够从中读到一些看不到的真实感情,这时,艺术不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作者给它赋予了人的思想,这种思想可能是一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而艺术却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艺术作品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浓缩与提炼,即便是一种很纯粹、很简单的感情,只要在人们面前表现的不空洞,透过一点可以看到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它便在真正意义上称作是艺术。

可能我理解的比较肤浅,在没有选艺术哲学这门课程之前,自己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偶然发现,在我们周围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只是自己不够细心,更没有用心去体会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一种“快感”,这种“快感”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给予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气质的提升,内心的修养,可以说,是灵魂的重生,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使自己从一个狭小的空间释放出来,可能有些不适应,但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艺术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享受,它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我们

心灵上的安慰。我认为艺术是给人自由的,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束缚,我们在这一地带失去了一些自己渴望的事物,而这些又是我们自己无法发现的。恰恰是艺术,填补了这一空缺,给人们带来了自由的曙光,即精神得以释放,灵魂得以重生。我们与这样富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尽情沟通,完全找寻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洒脱,我们借艺术作品打破那些陈旧的思想,尽情的找寻自由的身影。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不可能很精确的将它描述出来,正如老师说的,我们无法用一句话将艺术解释清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艺术是无止尽的。每个人所了解的艺术感想是不同的,着重点不同,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正因为如此,人们创造艺术的激情没有消退,而是变得更加多种多样,人们不断寻觅着满足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动,并希望借此让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嘈杂之中脱离出来。在这个竟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们几乎忽略了精神的修养,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掩盖了内心的渴望,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时代,艺术并没有随之流逝,而是不断引领着人们的内心走向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人们有自己的理想与渴望。因此,我说艺术是活的事物,它有思想,有内容,它激发着人们,引领着人们,发挥着它的极限。

…… …… 余下全文

篇三 :我对艺术的感悟

我对艺术的感悟

以前我对艺术只有模糊的感觉,看到梵高的画作,只觉得很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喜欢听歌,但也不会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喜欢读一些有意思的小说,但要我说小说为什么写得好,也不能分析得十分透彻。

通过上《艺术导论》这门课,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从艺术本质特征、发生发展与社会功能方面对艺术有了整体的了解。懂得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是艺术的三大要素。

现在我可以以艺术生产理论来分析,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对当下的一些艺术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与艺术的差异,形成一个对艺术整体而丰富的了解。

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人生因艺术而丰富,艺术因人生而更美丽多姿。艺术的领域十分广泛:绘画,设计,建筑,文学,音乐,电影,甚至游戏也被称为第九艺术。感悟艺术的主体是人。我们都有着丰富的感悟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体味艺术的能力。如同施莱尔马赫所说:人的心灵具有一种虔诚的迷醉般的狂喜,在这种状态中,整个灵魂都在有限与永恒的当下直接的情感中融化了。艺术来自于体验,也是人的体验的表现。悲、欢、苦、乐,艺术关乎人生,焉能不动情?艺术体验,使我们不断摆脱虚伪和成见,带着泪和笑去感受生命和思考人生。

西方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历史的长河中,总是积聚着无数的文化元素,而艺术几乎是在远古时期,随着人类手工制作的开始就应随而来。最早的应属石器时期的石器制作,虽然只是人类的简单劳动,可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远古的洞窟壁画也算是一种艺术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种种变迁。艺术的发展受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艺术家在艺术的创作上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为当权者服务;另一种是当权者的对立者,无所畏惧的革命者;最后一种就是自我派,他们游离在权利之争外,崇尚自我,宣扬归零。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西方近代美术史的开端,影响之深,涉及之远,闪耀夺目。在整个文艺复兴背后的推手是欧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文艺复兴期间涌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吉利特、尼德兰等,他们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爱好者们。

…… …… 余下全文

篇四 :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悟

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悟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似乎泛指“今天的艺术”,但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通过这半个多学期以来的学习,我对当代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什么是艺术,了解了艺术的本质,了解了艺术的性格,了解了艺术的使命,了解了艺术的功能,以及了解了艺术的发展,等等,让我收获颇多。

所谓艺术,无非就是运用一定的媒介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体育、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艺术的本质,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艺术就是把真理性东西带到世界上来。赫·普菲茨指出,艺术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源于“艺术自律”,另一方面源于“社会的本质”;美学和社会是艺术的“两种张力因素”。马尔库认为,艺术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对于现存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对于解放的期盼。艺术承担着不间断地解放人类文化智性的重任,而人类潜力的全面实现是全人类历史的真谛。艺术与认识世界有关,因此艺术具有不断地“超越”、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冒险”的功能,正如阿多诺所言,“最完美的艺术也不可能与现实叠合,艺术具有超越性。不升华和超越就没有光芒照在世间众生和万物上面。”真正而伟大的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对未来的启示性的呈现,是感知未来世界和全新精神的一种方式。

因而使我想起在上课时老师曾提及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来。 “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带有语言模式的概念,有两句话是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是杜桑说的“生活就是艺术”,一个是鲍伊斯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一种意思,艺术原来的涵义对西方人来讲是非常繁难的技巧,艺术家花很长时间去了解人体的构造,去掌握人体和衣纹的关系等等。实际上艺术最重要的是表达。比如老农在地里一边锄地一边唱歌,表达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一种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这里边有艺术史和艺术本质之间的关系。现代艺术就是要打破这种繁难技巧,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艺术是有各种各样模式的,老百姓捏一个面人、泥人,把心里的感觉表达出来了,这也是艺术啊。甚至现在的装置、行为艺术、新媒体、现成品这些艺术的发生,就是对生活中存在的艺术表达的现象。比如一个人有一顶帽子,是父亲去世前留下的,每看到这个帽子就想起父亲,这时候帽子就脱离了可以戴的功能,变成寄托自己情感的现成品。比如杜桑拿一个小便池,小便池本身不是艺术,是他拿了小便池这个过程,包含了他所有想要表达的感觉,这就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呢,就是肢体语言。就像小孩开始长大,学会许多动作,可以表达情感,行为就是一种表达方式。一旦从艺术模式上扩展到不用学那么多技巧,这时候就是人人都是艺术家。

…… …… 余下全文

篇五 :艺术感悟

艺术感悟

艺术是什么 不是金钱 却是财富

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它的价值

艺术是什么 不是笨蛋 却是精神的支柱

所以不能单凭一方面来评判它

艺术不仅仅是欣赏

艺术不是人脉

不是有懂得 它就形成了

艺术不是无病呻吟

不是创造出了 它就是艺术了

艺术不是约束也不是牢笼

不能为了它 把所有的精神 所有的生命 都用来创造它 在艺术的世界里 无法自拔

艺术的存在 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使我们在感官的世界里 多了一 份了解与光明

有希望 有理想 有观念 艺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内容

如果创作不出来艺术 那么就让艺术随遇而安 顺其自然 不要把它放在幻想的世界里

为什么喜爱艺术 为什么创造艺术 为什么不能没有艺术

谁又能知道 是那些懂艺术的人

不对

是那些喜爱艺术的人

不对

不能随便评价 不能随便了解

如果为了艺术停止生活的脚步 那么是多么的可怜 多么的自私 不了解生活 又怎么去创造艺术

别想靠艺术带来什么 它不会被任何事物利用

艺术是什么 不是时间能读懂的

艺术也不是孤芳自赏,不是越看不懂越不明白 也不是越看懂就越明白

在艺术的海洋里 它会给你带来不同凡响的效果 当身临其境的时候 也许理解 也许欣慰 它不会追随你的脚步 也不会去安慰你

可能时间会告诉你 也很能会花很多时间也不了解 真正的含义又有谁明白 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艺术的含义是什么

艺术家也许明白 也许不明白 只有真正接触了 才能体验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艺术的感悟

艺术感悟

艺术不是专为有钱人而存在的 所以不能用市场价格来衡量 艺术也不是专为穷人纳喊的 所以不能说喊的越大声,批判得越响亮就越是艺术 艺术不仅仅是美术学院 原始人没有美院,但仍然有朴实无华的墙上艺术,美院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技术,但离艺术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长短依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 艺术不是人脉 不是搞搞人脉,嘻皮笑脸几下就会有所成就的 艺术不是无病呻吟 不是画了几个扭捏作态的造型就叫艺术 艺术不是枷锁也不是牢笼 一个人不应该因为做了与艺术相关的某件事,创作了一些艺术品,就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与艺术相关的事情中,更不应该视艺术为至高无上的圣谛,认为唯有搞艺术才是真理,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是由艺术构成,所以艺术不应该是羁绊我们生命的枷锁,更不应该是牢笼, 艺术应该是为我们生命增添光彩而存在的 有理念有观念才能在其指导之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好的作品,要注意的是,唯美也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提到唯美就与装饰画或工艺品联系起来,并不是只有批判些什么或是崇拜些什么亦或表达些什么才叫观念 往往能创作的人没有理论总结的特长,但这并不能湮灭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样一个有一定能力作理论总结的人,不见得就一定是不能创作的人,他同样可以既作出相对完善的理论论述也创作出杰作 艺术不是获取名誉的阶梯 如果一个人因为搞了点艺术而获得了一些名誉便停滞不前,固步自封,那将是多么可怜的一个人,又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呀,这个人的才华就将到此为止,他将在无趣中苟延残喘其剩余的生命 艺术不是属于学术权威的,是人民的,是大众的,更是全体众生的,不能因为权威的肯定或是否定来判别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精品艺术 艺术不是菜,不是炒几下就算是艺术了,不是喊得越响广告打得越大就是艺术,也不是攀附了几个所谓的名家大家,当了其弟子或是与某某合了张影就算是艺术家了 艺术不是献媚,不是越附和多数人的趣味,赢得了越多的人气就越叫艺术 艺术也不是孤芳自赏,不是越看不懂越无病呻吟就越艺术 艺术不是塘底观海,就象是大海,不是池鱼自大者在塘边的一潭洼池里所能窥其全貌的 艺术不能被当作一种工作来做,不是被用来搞的,不是”搞”就能出作品的,那些所谓的搞艺术的家们只是迂腐的朽木而已 艺术不是照相机,不是画的越象就越好,当然也不是越不象就越好,艺术含盖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给观者带来的情感共鸣,比如视觉的陌生化,即风格的新颖度,比如内涵表达的是否到位,又比如给观者带来的意景情景等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不能笼统地说那种作品好那种作品烂,不能因观看作品的某个个体的偏好而偏激地褒贬不同类型的作品,究其根本,艺术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每个人这种感受不同,因而产生了艺术感”较强”和”较弱”的人,艺术的一般标准我不能肯定地来定义,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艺术不是照抄,艺术和工艺术品是有天壤之别的 艺术家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探索才叫家,那些因为画了一个或是数个好卖的样式就千篇一律十年数十年不变的画的人不能叫家,那叫工匠,是在工匠的等级里略低于油漆匠的那一类,因为油漆匠不标榜自己是油漆家,实事求是,匠就是匠,不是家,但这些艺术家不同,他们把自己所做的匠的工作硬说成是家,在这一点上家不如油漆匠 艺术家至少应象毕加索那样不断向前探索,艺术名家就应该是毕加索的十倍,而大家的探索速度就至少更应该是毕加索的五十倍,其它一切低于这个速度的都叫匠或者略区别于匠的可以叫作艺术创作者,也就是那种基本不怎么探索形式,但总有内含可创作的那一类 艺术是夏夜湛蓝苍穹上点缀的点点星辰,是微风拂过的向日葵金黄原野,是山间清澈流响的小溪,是林中叽咋唱鸣的麻雀,是艺术者内心抒发的那一缕火焰……

…… …… 余下全文

篇七 :艺术感悟

艺术感悟

空着双手去体验音乐或绘画,也许从未理会过那些用以展示韵律的符号的规则,也许在我的想像里这些永远都不重要,我会一个人安静地听各种未知的声响,看流动的水与山,湿淋淋地迎面涌来一股亲切的豪气,看千年的蝴蝶、越过陈旧的门槛,在十八里长亭之外缓缓地飞,为爱的悲凉作一回流畅的诠释,各种捉摸不定的情感在了,这样就好。

艺术的触角无法直白地表达却又极其敏感,有时被人拾回去轻松地曲解得不伦不类。有时被当成毫无价值的摆设高高地搁着,这些时候的它,其实早已如同空气那样逃逸而出,留下一些外在的伤痕,柔韧的骨子里流着叛逆而坚强的血,继续赶路,却依然心平气和。

于是我会想起一群正直的艺术探索者,他们用融汇了全部精神的笔触创造着难以言传的美的瞬间,让人时刻不忘记产生对自身思维存在走势的怀疑与重视。

我所谈的艺术,所想的艺术,所爱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完全让一尘不染的天性洗涤整个身心的自己,让你感受到它呼吸时的气息,就像确信生命的疼痛感确实隐藏在万事万物当中一样,不为做而做情感让心里的井水枯渴。

艺术应是孤独的,孤独而不寂寞,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就如屈从与迎合那样,是一件和接近灵魂南辕北辙的事。我关注的只是另一种由自己的生存追求所营造的和谐,艺术在这样的精神家园里生长,

归于本源的自然。

…… …… 余下全文

篇八 :艺术设计与生活感悟

艺术设计与生活感悟

在当代,设计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更新速度非常快。时间对人类来说是无限的,对个体来说是有限的,设计就在这有限和无限中诞生并发展着。天地人理念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理念或说文化理念。

生活产生文化,文化催生设计。人类最本能的活动就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人类存在的根本需求,有了基本生活保障,那么就会追求生活质量,刺激人类不断产生更多的创意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么设计更是人类为生活而诞生的一个物质化的意识。

设计会因生活的不同经历和理解而产生各异的感受:热爱、憧憬、享受、创造,甚至有忧郁、愤懑、曲解??这些都直接诞生了作品的理念。很认同时下不少人说的:设计从生活开始。我再补充一句:文化为生活服务。生活→文化→设计,同时也是循环的:生活←文化←设计。任何有形的设计都是社会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我们不仅仅是进行物质的设计,更是对文化进行理解、诠释和孕育,直至持续发展,从地域民族生活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并融入到当代的设计理念中。如果把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她将永远是一件不断新陈代谢着的未完成的作品。

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过体会,透过不同色彩的水果糖纸看天空得到很多无限的感受,在眼前转动着的万花筒里扩展着无限的幻彩??

老子说:“有形者必有其功能,这是由于某些无形的东西使其运动的缘故”。设计表现的都是有形的东西。但不论怎样美的空间、怎样美的工具,毕竟都需要有人去接触和使用,才能起到它的作用。设计出来的空间,其自身属有限的“静”,只有人才能使其化为无限的“动”。

设计常常由联想、隐喻而引发,联想和隐喻所包含的逻辑引导使设计者精心完成其设计构想。

那么联想如何产生?如何才有丰富的联想?除了关注身边的生活,设计人更需要具有一种超出日常品质的理解能力。为什么有些设计成为经典?成为文化领域的产物,成为一种更加生机勃勃,更具生命力与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是无界的知识索求使然。目前在欧美国家的一些设计院校,设计基础教育横跨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览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跨度极大的领域,这种多学科多行业的穿插与交流对于培养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材料、工艺、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都帮助极大。这样培养出的设计师普遍具有一种整体性的观念,他们介入所有设计专业的领域,从传统的方方面面的艺术领域的经典作品中感受和分析,汲取灵感,分享灵感,锻炼自己对设计整体性的感受能力,从而挖掘出每个人潜在的创造能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