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书评和读后感

关于书评和读后感

王长来

上周给学生布置的题目是写一篇读书笔记,为了开阔思路,并没有如以往一般要求是去读名著名家的作品,只说写你喜欢的书。然而交上来的东西却让我有些失望,转而深思。 一贯以来我们总是板着面孔作文,名著也不是不好,名家也不是不值得去研究,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总是如同咸亨酒店的气氛,让人活泼不得,长久下来竟成了写读书笔记的规矩。这次有意让学生放开了写,绝大部分同学还是端着一本正经的架子,满纸慷慨激昂,或者“深思”,又或者“感动”,却未必见到真情实感。甚至如学生最喜爱的武侠、奇幻、言情之类的感想,也多写得八股文一般,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读后感真的不应该刻意要求什么,读后感应该是一个人读书之后记录下的感想,别人怎么可以评价自己的心情?所以我只能说一些读后感(评论)讨巧的写法,并不觉得这是读后感的正途。

首先是观点。要想引人注目,标题要好,观点要劲爆。当然不是要你胡编乱造,而是在逻辑的基础上注重一个新字。越是好的,越为众人熟悉,你讲个平平淡淡的观点,只怕首先输掉一半。观点新而

有力,别人才有看的欲望。可以参考下这类题目,比如林妹妹是万贯家财,比如韦小宝是个帅哥,首先就让人有瞅上一眼的欲望。

有了观点,论证一定要有力,千万不能让感情控制住自己的笔。就像一个MM,你在寝室成天叨念美啊漂亮啊,一脸陶醉。兄弟们都想听听咋个漂亮法,你又不说,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真漂亮啊,非被打死。写评写一样,不能老把观点拿出来说,感情冲动之时下笔往往是情感的激荡而忽略了细节,建议稍稍平静下再写。

论证的时候,要么大量引用书中原句和情节,微言大义地分析,要么就是揣度人物心理性格,一切分析合情合理,自然能说服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如果能让他们觉得“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那文章就成功了。

但观点不是时时都能出新,里面的句子也早被人用滥,人家的心得评论写得比原著多了不知多少,比如《四书》《红楼梦》,那就剩两样:感情和文笔。

…… …… 余下全文

篇二 :很多小说的读后感书评及摘要

很多小说的读后感及摘要

1. 莎士比亚剧作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4

2. “言无言”

—论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语言哲学思想????????4

3. 羁勒、狮子与藤鞭:《一报还一报》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刑法思想??????????????????????????5

4. 拉金的《电网》:没落帝国的文化隔离墙?????????6

1.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海明威研究......................6

2. 霍桑的女性观????????????????????7 3“真实”的谎言

——从《抹除》看美国族裔文学的困境??????????8

4. “没有人永远是自己”

——解读帕慕克的小说《黑书》????????????8

1

1. 严肃的游戏

——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互文性特色?????????9

2. 向上喷的瀑布

—戈尔丁《教堂尖塔》的生态寓言?????????????10

3. 《杀死一只反舌鸟》中的信仰格局?????????????11

1. 现代西方人的精神荒原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后现代主义解读??????????11

2. 调和与突破

———评《贝克特的边界景观:退却的游戏》???????12

3.《猫头鹰恩仇录》叙事的拓扑结构及心理空间构建?????13

2

莎士比亚剧作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邵雪萍

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审视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母亲形象,集中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即显露情欲和残忍性格的“恶母”,干预社会事务、忽视“父亲之名”的“强母”以及关爱子女、消除男性阉割焦虑的“良母”。以当时英国社会文化对母亲角色的要求与期待为背景,本文阐释了这三类母亲形象的文化根源及其她们所反映的莎士比亚保守的女性观。

一、显露情欲、性格残忍的“恶母”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恶母”主要有《亨利六世》(下) (The Third part ofKing Henry the Sixt)中的玛格莱特王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的塔摩拉、《不列颠之王辛白林》中的王后等。这些“恶母”形象的特征与结局反映了西方社会传统女性观对莎士比亚的消极影响以及剧作家对女性的情欲和“残忍”的排斥。二、干预社会事务、忽视“父亲之名”的“强母”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强母”有《约翰王的生与死》(The Life and Death ofKing John)中的康斯坦丝王后、爱丽诺太后,《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TheTragedy ofCoriolanus)中的伏伦妮娅等。她们的特征主要是:从这些“强母”的性格行为特征和命运轨迹不难看出,莎士比亚赞同传统的“女主内”观念,希望母亲以尊重“父亲之名”的权威为前提来行使母权,成为父权的合格代理人,因而通过安排“强母”及其子嗣的悲剧命运,来说明女性干预社会事务及忽视“父亲之名”可能引发的灾难。三、关爱子女、消除男性阉割焦虑的“良母”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良母”主要有《错误的喜剧》(The Comedy ofErrours)中的爱米莉亚、《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中的赫美温妮等。莎士比亚笔下的“良母”是传统母亲的典型代表,符合父权社会制订的道德规范。“良母”的慈爱反映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对母亲的要求。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良母”最终都获得了幸福。从这类母亲形象的特征和结局不难看出父权社会对所谓理想母亲的期待以及剧作家对这种期待的认同。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恶母”、“强母”和“良母”的描写从不同侧面否定了女性主体意识,反映了坚持男性统治的必要性,说明莎士比亚将抹杀女性主体意识与社会稳定相联系,认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这三类代表性的母亲形象显示出莎士比亚受自身性别视角的限制和父权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能真正理解女性的需要、同情母亲的境遇,他所操持的男性话语也无法揭示对女性的客观认识,无法描述女性作为母亲的独特困境。莎士比亚笔下个性鲜明的“恶母”、 “强母”和“良母”形象既展示了他对“复杂变异化的人性”的理解,也证实了他的女性观“不可能超越当时的历史范畴,只能达到伊丽莎白时代的水平”。

…… …… 余下全文

篇三 :金陵十三钗书评读后感

推荐:小说《金陵十三钗》

19xx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

19xx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杀戮,30万人被杀害,还有大量的中国妇女惨遭蹂躏。

以上是对日军自七七事变,到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期间,历史的梗概。《金陵十三钗》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它讲述的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受难以启齿的耻辱的大背景下,发生在一些平凡人物身上的故事。与此同时,正是发生在这些平凡人物身上的故事,才拼凑成了,如洪荒一般的,一个民族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故事发生在南京一个小巷深处的教堂里。

自日军进攻南京起,威尔逊教堂似乎成了混乱不堪的南京里的最后一片“绿洲”。英格曼神甫为保障女学生的安危,把女学生“藏”在看似隐蔽的《圣经》工厂的阁楼上。

女学生们每日闻着枪声入睡,又随着枪声惊醒。

某日晨起,从秦淮河花船上走下来的窑姐闯入威尔逊教堂,企图藏身避难,保全性命,面对这群与教堂——这个神圣的地方格格不入的女人们,神甫及神职人员百般阻挠,场面混乱不堪,这些不知羞耻的烟花女子,都让看戏的女学生们臊红了脸。果不其然,烟花女子凭借着自己的花枝招展和谁也学不来的无赖劲儿,成功挤进威尔逊教堂——一个目前比安全区还有安全的隐蔽地界。

我想,让神甫放下抵抗姿态,让难登大雅之堂的烟花女子进入教堂,有这样两点原因——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

首先,最直接、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涕泪纵横且无赖的女人们让英格曼神甫无法招架,除了让女人们进来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其次,女人们的领队赵玉墨功不可没,书中写道:“女人跪着的背影生了根,肩膀和腰却一直没有停止表达。她说:‘我们的命是不贵重,不值当您搭救:不过我们只是求好死。再贱的命,譬如猪狗,也配死的利落、死得不受罪。’”。我想,最令英格曼神父动容的,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坚毅不屈的背影,和征服神甫恻隐之心的一番话。这番话很有“嚼头”,值得让人反复阅读,反复咀嚼,反复思考,反复消化。这样的话像是出自一个烟花女子的口中,因为它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难听出,在她的思想里,“死”是有讲究的,而这讲究,是长时间的封建残余浇筑在她的思想里的。这样的话又不太像是出自一个烟花女子的口中,因为,这话语中夹杂着不屈的味道——虽是贱命一条,但也不屈于死在侵华日军的蹂躏下。面对百般求情,神甫自然会心生怜悯,让这十来个女人窝藏在厨房的地下仓库。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红字》书评 读后感

Book Review Of The Scarlet Letter

The Scarlet Letter offered an extraordinary thinsight into the norms and behavior of the 17

century in American Puritan society. The female who gave birth to a baby out of wedlock would be jailed for three months and sentenced to wear a symbol of her adultery—a scarlet “A” on her dress all the time. It concerned about the moral, emotional and psyschological effect of sin on people in general. It was not a simply love story but a story of sin. 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used the scarlet letters to symbolize the harshness of Puritan society, showing that how they branded sinners for life. thThe story happened in Boston in 17 century. It narrated love affairs between three person, One was the punished woman Hester Prynne, the other was his husband who called himself Roger Chillingworth. He was an old misshappen man and a doctor. Hester did not love him at all. Another man was a young minister, Dimmesdale, who had a high position

…… …… 余下全文

篇五 :《那个年代的我 》 书评(读后感)

那些年,我们共同成长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我》书评

每个人都要成长。相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老师,有父母,有同学,他们常会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能少走些弯路。而以前的人们,他们的身边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帮助,而且那时的人大多害羞,不会那么容易把自己的苦处或难言诉说出来,他们常常会因此而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当然,到最后或许他们会改正过去,但是这期间所走的冤枉路可就多了。但其实,那个年代的他们的成长路程,或许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开心的。

而沈石溪的《那个年代的我》就是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刻骨铭心的各类事件的追忆,来表达作者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当然,沈石溪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写这本关于少年成长类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一开始还令我感到有几分怀疑。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一开始的怀疑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感动。或许沈石溪所写的那些故事是不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会为了吃一个西瓜而去西瓜地里偷采,但是我们对于“西瓜”的渴望却是相同的;或许我们不可能会为了父母不带我们去看海,带我们去一个又小又不好玩的蛤蟆湖,而跟他们置气好多天,因为去看海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父母不可能会不同意,但是我们对于新奇事物的渴望,对于“大海”的渴望却也是相同的······所以沈石溪所叙述的那个年代的许多烦恼,许多纠葛,即使是现代的我们,也时常会被困扰其中。我们对于我们所接触不了的东西的渴望,总是会诱导我们做出一些良心上过不去或者是道理上过不去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因此而迷茫,难过,自责。但是要时刻记着,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身边还有父母,朋友,亲人,他们总会帮助我们,即使帮不了,也可以将这份难过消除一点啊!所以这本小说里的许多感悟更是让我们处于成长期的同龄人之间引起了许多的共鸣。

而少年沈石溪在成长期间所遇到的那些情感的纠葛,更引人深思。特别是最后一个章节的部分,他为了吸引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注意,而从学习成绩优良、老实本分、从不惹是生非变成了成绩倒数第一,经常打架斗殴,还在厕所里抽烟。这种极端的做法,无非是错误的。但错的到底是谁,是男孩吗?其实也不尽然吧······没有人是错的,他只是想让他的老师注意到自己,只是他选错了方法。对于我们90后而言,或许“脑残”是许多人对于我们的评价,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想想,90后之所以“脑残”,究竟是为什么。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脑残的”。而且说得难听点,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不是吗?90后的“脑残”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但这个“后天”到底是谁造成的,谁也说不准。但是俗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相信,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创造,所以,其实我们一点也不“脑残”,我们只是处于成长期,我们还需要成长。到了桥头,我们自然会成长。

…… …… 余下全文

篇六 :《看见》读书笔记、书评、读后感

我看见了任性却温柔的水流(艾小柯)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却深深吸引了我,不,应该说,是打动了我。她的字是煽情,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起码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何况她对自己也够不客气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就是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我觉得她不容易,做这些事写这些字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呢?如果仅仅是成功,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那我没兴趣。打倒我心坎上的,是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致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 …… 余下全文

篇七 :《边城》读后感 书评

教育科学学院12级教育技术学121214057

朱思杰

《边城》书评

《边城》书评

初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觉特别的乏味,因为有太多描写湘西“茶峒”小山城的风景人文的文字,对于开头这样没有情节的文字,我大多都会失去兴趣的,小溪、摆渡的倔强的老人,他的美丽乖巧的孙女翠翠,还有一只黄狗,就是这些吸引力我继续读下去的,另外还有一个很凄美的关于老人女儿和士兵的爱情故事,我想接下来在这些人身上一定会发生很美妙的故事。

是的,后来的故事很美,或许这美丽的边城,就应该配着这样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最后只剩下翠翠自己一人和不是原来的船的船,和一段曾经美好的回忆掺杂着几分伤痛。

故事的开始源于端午节,在这个小城里显得尤为热闹,也正是有了这个节日,才有了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翠翠在去城里看龙舟赛的时候,因为找不到爷爷就在岸边等到天黑,碰到了下水捉鸭子的二老,一句“大鱼会吃掉你”,成了翠翠以后长久的回忆。又一次的端午节去城里,认识了大老,大老把捉来的肥鸭子送给了翠翠。城里的船长顺顺的这两个儿子,大的叫做大老,小的叫做二老,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青年,故事情节就是这样的曲折,两个兄弟同时爱上了这个守渡船的老人的孙女翠翠。翠翠早就心有所属了,从第一次见二老回家后,心里就泛起了涟漪了。我在想倘若他们的爱情发生在现在这个年代,或许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地方的那个岁月里,他们的爱情都是默默地不敢张扬,守渡的老人想让车翠翠自己选择,

而翠翠却是害羞的,自己的心里事情直到后来老人才明了,可是已经晚了,大老走了。大老的去世是故事的转折点,懵懂的爱情逐渐清晰,可是物是人非,船长顺顺和二老一直把大老的死归结于摆渡老人的迟疑上。后来因为他们父子二人态度的转变,老人内心情绪挤压,在一场暴风雨的夜晚去世了。

本以为老人的离去会为故事带来好的结局,我并不为老人的离去感到伤心,这时候理所当然的应该翠翠和二老在一起,可是,也许我想的太过于天真了吧!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船总虽性情豪爽,可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于是二老同爸爸吵了一阵后跟着船走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看起来却又好像刚刚开始。

…… …… 余下全文

篇八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多。尽管每一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能和超凡魅力,但是作为政客的他,实在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样一位以建立不世事功而自诩的人物,后世史家却一味的以道德判词来痛贬。对他的事功好像不屑一顾,对他的败笔却是一书再书。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是一个伪君子。是不折不扣的窃国大贼。先窃清朝代以民国,后窃民国代以洪宪王朝。没错,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多少年来我们对他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 以上是凤凰大视野视频《袁氏当国》的开场白。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开场白来作为这一读书报告的开头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次读的书是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在看书的同时,看了一下视频,这样有利于理解;一个是这段开场白很能体现《袁氏当国》的观点。在书中,唐德刚先生对袁之评价是中肯的、客观的。

在没有读《袁氏当国》之前,对袁之认识仅限于高中历史书以、部分评书网站以及电影对其“贬甚于褒”的评价。而读过此书,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带有傲慢与偏见,而应以冷静、客观、中肯的态度对待。正如开头一段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包括史学家,文学家在内的学者,往往喜欢究人之短,而忘其之长。哪怕两面看待,也会有偏倚倾向。

《袁氏当国》既然以袁为中心,就少不了对袁几个重要事件的描述。“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书中,围绕这三个主要事件,唐德刚先生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画面,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 看待这几件事,从而可以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