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我 》 书评(读后感)

时间:2024.4.13

那些年,我们共同成长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我》书评

每个人都要成长。相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老师,有父母,有同学,他们常会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能少走些弯路。而以前的人们,他们的身边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帮助,而且那时的人大多害羞,不会那么容易把自己的苦处或难言诉说出来,他们常常会因此而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当然,到最后或许他们会改正过去,但是这期间所走的冤枉路可就多了。但其实,那个年代的他们的成长路程,或许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开心的。

而沈石溪的《那个年代的我》就是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刻骨铭心的各类事件的追忆,来表达作者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当然,沈石溪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写这本关于少年成长类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一开始还令我感到有几分怀疑。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一开始的怀疑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感动。或许沈石溪所写的那些故事是不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会为了吃一个西瓜而去西瓜地里偷采,但是我们对于“西瓜”的渴望却是相同的;或许我们不可能会为了父母不带我们去看海,带我们去一个又小又不好玩的蛤蟆湖,而跟他们置气好多天,因为去看海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父母不可能会不同意,但是我们对于新奇事物的渴望,对于“大海”的渴望却也是相同的······所以沈石溪所叙述的那个年代的许多烦恼,许多纠葛,即使是现代的我们,也时常会被困扰其中。我们对于我们所接触不了的东西的渴望,总是会诱导我们做出一些良心上过不去或者是道理上过不去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因此而迷茫,难过,自责。但是要时刻记着,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身边还有父母,朋友,亲人,他们总会帮助我们,即使帮不了,也可以将这份难过消除一点啊!所以这本小说里的许多感悟更是让我们处于成长期的同龄人之间引起了许多的共鸣。

而少年沈石溪在成长期间所遇到的那些情感的纠葛,更引人深思。特别是最后一个章节的部分,他为了吸引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注意,而从学习成绩优良、老实本分、从不惹是生非变成了成绩倒数第一,经常打架斗殴,还在厕所里抽烟。这种极端的做法,无非是错误的。但错的到底是谁,是男孩吗?其实也不尽然吧······没有人是错的,他只是想让他的老师注意到自己,只是他选错了方法。对于我们90后而言,或许“脑残”是许多人对于我们的评价,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想想,90后之所以“脑残”,究竟是为什么。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脑残的”。而且说得难听点,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不是吗?90后的“脑残”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但这个“后天”到底是谁造成的,谁也说不准。但是俗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相信,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创造,所以,其实我们一点也不“脑残”,我们只是处于成长期,我们还需要成长。到了桥头,我们自然会成长。

沈石溪的那个年代早已过去,而我们的那个年代也已经来临。所以让我们带着前人的经验,好好的,成长!


第二篇:关于书评和读后感


关于书评和读后感

王长来

上周给学生布置的题目是写一篇读书笔记,为了开阔思路,并没有如以往一般要求是去读名著名家的作品,只说写你喜欢的书。然而交上来的东西却让我有些失望,转而深思。 一贯以来我们总是板着面孔作文,名著也不是不好,名家也不是不值得去研究,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总是如同咸亨酒店的气氛,让人活泼不得,长久下来竟成了写读书笔记的规矩。这次有意让学生放开了写,绝大部分同学还是端着一本正经的架子,满纸慷慨激昂,或者“深思”,又或者“感动”,却未必见到真情实感。甚至如学生最喜爱的武侠、奇幻、言情之类的感想,也多写得八股文一般,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读后感真的不应该刻意要求什么,读后感应该是一个人读书之后记录下的感想,别人怎么可以评价自己的心情?所以我只能说一些读后感(评论)讨巧的写法,并不觉得这是读后感的正途。

首先是观点。要想引人注目,标题要好,观点要劲爆。当然不是要你胡编乱造,而是在逻辑的基础上注重一个新字。越是好的,越为众人熟悉,你讲个平平淡淡的观点,只怕首先输掉一半。观点新而

有力,别人才有看的欲望。可以参考下这类题目,比如林妹妹是万贯家财,比如韦小宝是个帅哥,首先就让人有瞅上一眼的欲望。

有了观点,论证一定要有力,千万不能让感情控制住自己的笔。就像一个MM,你在寝室成天叨念美啊漂亮啊,一脸陶醉。兄弟们都想听听咋个漂亮法,你又不说,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真漂亮啊,非被打死。写评写一样,不能老把观点拿出来说,感情冲动之时下笔往往是情感的激荡而忽略了细节,建议稍稍平静下再写。

论证的时候,要么大量引用书中原句和情节,微言大义地分析,要么就是揣度人物心理性格,一切分析合情合理,自然能说服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如果能让他们觉得“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那文章就成功了。

但观点不是时时都能出新,里面的句子也早被人用滥,人家的心得评论写得比原著多了不知多少,比如《四书》《红楼梦》,那就剩两样:感情和文笔。

不能说理了,咱就抒情吧。也是那千古流传人尽皆知的主题,只要文笔得当,大家还是愿意随着你的文字去重温旧梦。除了情,穿插着书中的情节,将那些大家都知道唯独书中人物当局者迷的东西说出来,就像读者自己在说一般。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写出自己所思所想,有人帮他说了,自然舒服。

这是相当考验文字能力的。因为大众化的感情观点人人可以写,只有人家文笔没你好,你抒出去的情能引起共鸣,别人的不可以时候,你才能不泯然众人。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理论去解析文章。个人来说,我并不喜好这种文章。一是分析需要很多理论去支撑,高中阶段很难掌握这么多条条条框框,若是少少的,又难免班门弄斧之嫌,更怕用得不当被老师认为半罐水响叮当。另外,你要知道读你文章的人也不一定就知道那么多理论,或许看了会佩服会觉得高深,但不一定喜欢。同样的,你喜欢历史小说还是历史课本?再者,理论未免枯燥,很难引起读者共鸣,人家想来找知己说说心里话,结果遇上一堆看不懂的东西,怕是又会损失一批支持者了。

自然,用这个要求衡量学生作文有些偏高,然而我们总是要给出一个方向,避免这连篇累牍地歌功颂德。那些名家名篇未必需要你去赞扬什么,而我却希望你们在读书的时候,得到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更多相关推荐:
很多小说的读后感书评及摘要

很多小说的读后感及摘要1莎士比亚剧作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42言无言论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语言哲学思想43羁勒狮子与藤鞭一报还一报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刑法思想54拉金的电网没落帝国的文化隔离墙61美国文学批评语境...

金陵十三钗书评读后感

推荐小说金陵十三钗19xx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xx年12月...

《红字》书评 读后感

BookReviewOfTheScarletLetterTheScarletLetterofferedanextraordinarythinsightintothenormsandbehaviorofthe17centuryinA...

《看见》读书笔记、书评、读后感

我看见了任性却温柔的水流艾小柯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

《边城》读后感 书评

教育科学学院12级教育技术学121214057朱思杰边城书评边城书评初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觉特别的乏味因为有太多描写湘西茶峒小山城的风景人文的文字对于开头这样没有情节的文字我大多都会失去兴趣的小溪摆渡的倔强的老...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多尽管每...

书评——读后感之《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书评读后感之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读来使人唏嘘动容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书作者以非同一般的奋斗经历详细描述了她对不公正命运的不屈抗争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书评)

送你一颗子弹击穿内心刘敏锐初识此书是在学校经常摆摊卖书的那个大哥那里那大哥估计旧书卖完了现在书摊上清一色的是新书每次路过都要看看不过买的时候很少新书就买过一本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不过买回来就放那儿了还未来得及读刘...

书评、读后感:“哈姆雷特”式悲剧

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哈姆雷特在很大的层面上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

《围城》 方鸿渐 书评 读后感

关于方鸿渐的书评我想就方鸿渐倒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几门功课心得全无生活懒散为了向家里交代他买了张假文凭当做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一点联系现实生活对人才的需要谈谈自己的启示和看法方鸿渐的身形在我们...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她的笑容在海边的小木屋里绽放洁白的蕾丝裤边和女孩的青春一样甜蜜美好她的死亡是所有灾难的开端美好的事物背后似乎总是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和毁灭性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光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

书评——读后感之《今生就这样开始:三毛传》

书评读后感之今生就这样开始三毛传三毛永远在流浪三毛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和她的文字备受安妮宝贝蔡康永林青霞白先勇琼瑶罗大佑还有无数读者的推崇本书的作者王臣被誉为最具汉语文字美感的作家因此本书的文字也...

书评 读后感(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