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记得那是20xx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在厦门叔叔家里,吃过中饭,和妹妹躺在沙发上看新闻,新闻中突然报道说季羡林先生逝世,当时心中顿时一惊,便坐立起来了,认认真真地听完了报道,怕遗落了什么细节。其实那时候对季羡林先生并不了解多少,看过中央电视台为季老做过的一起访谈,记得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先生很质朴,十分的平易近人,给人很真诚的感觉。现在仍记得老先生讲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之类的话,其中先生提出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的人格操守至今还影响着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从央视那期访谈开始,才有了想了解季羡林先生的想法。

进了大学,自主支配的时间先对比较充足,可是一直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读季老写的书籍,记得有好多次在书车上看到过先生的回忆录和自述之类的书籍,也只是拿起来信手翻了几页,又放下,竟没能借了一读。当老师说要我们写当代作家作品的读后感时,季老的作品在脑中一闪而过。当晚就回宿舍完整的了解了季老的人生简介,十分有感触,因不是此次写作重点,在此不展开。第二天晚上了解季老的作品,论文涉及到专业知识,难看懂;外文翻译也需相应的背景知识,所以不选;散文随笔类作品比较好读懂,其实对其中的《清塘荷韵》、《清华园日记》、《朗润园随笔》和《季羡林谈人生》等散文都比较感兴趣,但最后选中了《留德十年》,是因为我亦想出国留学,但迫于家境??既然自己不能出国深造,看看季老异国求学经历也是人生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选择了《留德十年》。

第三天早上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用电脑搜索了好久,没有搜出来,现在看来是学校图书馆没有馆藏了,等有机会要建议图书馆购买。只能看电子版的了。

这本电子书不厚,我想不出这么一本薄薄的回忆散文为何能涵盖十年的内容,在德国留学,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尤其是看到序言中居然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按照平常人的想法,至少应该把战争轰轰烈烈地写上一番,身处战争发起国兼战败国的经历不是一般人都能拥有的,但季老却写得很简单:“一场战争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最后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让人体会不到一丝激动。”从序言中的一句话中我找到了季老这样写的原因,季老说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当代的青年人。对于战争而言,我猜他并不打算写多少东西,还是侧重于个人的所思所感,以此来鼓励青年人奋进,这才是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 …… 余下全文

篇二 :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看季老先生的书,时不时的会笑出声来。

季老情商高,懂幽默,平凡的字眼在他的笔下,便附有了灵性,季老留德十年,学习多种语言,但在书中却是写的更多的有关的人,章用一家,他的女房东,迈耶一家,他的多个老师。

季老讲究禅性,在德国的十年几乎是世界最乱的十年,生活也很艰苦,但字里行间都是幽默,都是乐观:描述章用的母亲的母亲时写到:一见到我们这些“民家”,便喜笑开颜,嘴里连连说着:“我告诉你们一件大事!”连气都喘不上来。她所说的“大事”都是屁大的小事。描述在最困难的时候吃了不新鲜的掺了鱼粉的面包时,让我破口大笑,是这样写的:吃了(面包),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在公共场合出虚恭,俗话就是放屁,在德国被认为是礼不礼貌有失体统的。然而肚子里带着这样的面包去看电影,则在影院里实在是难以保持体统。我就曾在看电影时亲耳听到虚恭之声此伏彼起,东西应和。我不敢耻笑别人。我自己也正在同肚子里过量的气体做殊死斗争为保持体面,想把它镇压下去,而终于还以失败告终。

一个大家把这种小而拙,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难以启齿的事情,被他描述的如此有意思,我也是罪了。

《留德十年》已看完,季老的《一花一世界》也是来了个头,跟着季老学禅学幽默吧??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生活还是生活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

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

走过来了

风风雨雨都经过了

生活还是生活

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

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季羡林

一个月之前妈妈来校探望,带来了那本季羡林先生写的《留德十年》。我也在不久前完成了此次,断断续续却历时四年的阅读。

四年前的某天,我被媒体播报的季羡林先生逝去的消息吸引,开始进入他的世界。最初,我对季老并不了解,只觉得这是一个伟人,距离我们很遥远。我只能在远处观望他耀眼的光芒,远到没有途径和机会去靠近。

然而,在我相继读完《朗润集》、《牛棚杂忆》、《留德十年》后,再到现在的《季羡林人生沉思录》,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最爱《留德十年》,我为季老求学的毅力所折服,被他坚持的精神所打动,更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心态,会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境界。

《留德十年》,顾名思义,是季老对自己青年时在德国为期十年的求学经历的自述。

高二那年,正是我学习迷茫的一段时期,没有高一时的新鲜感,更没有高三坚定目标后的决然。无心学习时,我便会翻翻手边的书,就是这本《留德》。

那时候的我们,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留德生涯开始时的季羡林,也正值这般年纪。青春叛逆,自由无惧,一面抱怨、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另一面就对未知

1

的明天怀揣了太多完美又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初的季羡林,毅然远赴德国,选择了背井离乡,离开了那个曾一度让自己不满的环境。一如当初的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间接帮助下,为自己编织出了一个美丽的“大学”梦。

殊不知,生活还是生活。重点不在于让你不满的生活,会为你做出多少改变,心态才是关键所在。

面对着填满桌肚、摆满桌下凳下、堆满桌上,有时甚至还要不断用书包一包一包背回家的书、本子和卷子纸,我们除了大脑里多多少少增长了知识外,还学会了抱怨,和期盼。期盼摆脱这恼人的日子,期盼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青春无敌的大学生活。当然,怀抱希望是正确的,期盼阳光也很美好。可是,当期望变成了依赖,我们就会一厢情愿的把构想变成必然。而现实总是现实的,当构想的必然和现实的现实出现矛盾,我们内心面对落差的承受能力又能有多强?!

…… …… 余下全文

篇四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我看的这本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花了整整6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

Wahe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undWahrhe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先生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在哥廷根的时期,告别了最初的迷茫,季羡林毅然选择了印度学作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选择副系的态度上却让人惊讶。他写道,“我在国内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我不大了解季羡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想,他大概是因为太厌恶那些投机取巧的留学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吧。在国外用老庄谋得博士的头衔,回来却讲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是季羡林明确鄙视的对象。可是,从我内心来说,一个人难道不能既倾心于老庄的睿智,又爱慕康德和黑格尔思辨吗?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但是季羡林对老师的虚心,对治学的严谨,以及对艰苦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当季羡林完成学业之后,他终于要回到祖国了,可是它却对德国产生的深深的留恋和不舍。这一点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爱国爱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实在是给了他很多东西。那里有欣赏鼓励他的良师,有能陪他畅谈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东,还有那个为了他终身未嫁的美丽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安静做人,安静治学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羡林的老师吴宓说的,“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有时候,生命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写到这里了,突然觉得没啥话好说了。其实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没看出“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友人情深。”之类的东西,反而记住了他在德国虽清贫但可以从心所欲的生活。这也算是种另外的>收获吧。以耄耋之年,回忆前尘过往。自然不是让你以他的心态来品味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五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何洁雯

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到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的心灵也正如花这般美丽,纯洁。德国妇女们个个重视清洁,把自己家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点杂尘也没有。就连她们家门前的大道,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就是你在大道上翻个滚,衣服上也不会沾一点儿尘。精通七国语言的季羡林,就在这样美丽的国家里呆了十年,并写下了这本回忆录——《留德十年》。

全书以记叙的方式来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时不时的加上那么几句颇有意境的诗词,使得整本书更丰富、饱满。对语言的细致,对人物的刻画,都是极为到位和完美的。很多时候,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以想写一个人物为开头的。比如,他想写他的老师,这一章写的全是他的老师,好像很随意的感觉。他的女房东,梵文老师,中国朋友……都是如此。

作者在德国的十年,有艰辛,有汗水,也有>收获与>幸福。他经历过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却安然无恙。在这里生活的十年,消纵即逝,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就如自己的第二故乡一般。热情似火的女房东,严肃而专注的老师,美丽而静寂的>景色,狂妄而自傲的侵略者……这些人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景,德国的人,德国的情,都浓缩在作者的脑海里,他将终身难忘。因为这里曾给过他希望,给过他快乐。也因为这里,是培育他的第二个母亲。

…… …… 余下全文

篇六 :《留德十年》读后感(李双飞)

心有梦想,爱有所托,终成辉煌

---------《留德十年》读后感,李惟斯家长李双飞

以前只知道季羡林是一个大师,并不知道他是哪方面的的大师,亦或在哪些方面有巨大成就。在暑假期间,我家小孩要读《留德十年》,因为对书名的好奇,而对该书引起兴趣,继而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细细的读完该书后,对季羡林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又找了很多的季羡林的资料,想要完全的了解他的人生和成就。

该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留学路上作者所见所闻, 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群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有惊险、刺激和惊喜: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以及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波兰女孩儿WALA,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然后就是作者在哥廷根生活期间和房东、许多的教授、朋友的相处和生活,他们和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的亲如家人,作者本人也对他们怀有深深的爱和友谊。当女房东听说作者要回国离开她时,她嚎啕大哭时,我的眼里也满是泪水:这是至亲的人生离死别时的场景啊!接下来就是作者深处异地和战争漩涡中,对祖国、对母亲、家人的思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痛彻心扉。最后就是作者对战争带给人的饥饿、恐惧、无助,战争后的断壁残垣、哥廷根残疾人的突然增多无不触目惊心而引起人民对战争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现在就读《留德十年》后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和我家小孩、所

有小孩分享。

首先,要心有梦想。作者历经孤苦、战争、饥饿,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拿到博士学位,回报自己的母亲(两个母亲)。其时很多的留学生因各种原因,来来去去,都没有完成学业,而作者却苦苦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我们和我们的小孩,也要有目标、有梦想。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之奋斗、前进。小孩可能现在自己的梦想还不清晰,没有关系,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应该慢慢对小孩引导,使小孩树立自己的梦想、目标,并且引导小孩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并且坚持不懈,肯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回忆录中重要的一段,是季老从19xx年到19xx年写作的,时年80岁高龄,这样的年纪去回忆自己的过去,应该是有难度的,好在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翻开日记犹如回到从前,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的记录,就容易把回忆的碎片连贯起来,形成今日之感受了。看来写日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垂垂老矣,喜欢回忆的时候,总算有点依据,如果再有些码字的能力,也许就能写一本回忆录了。

每次读季老的文章,感觉就像在宽阔的湖畔公路开车一样,无比顺畅而又风景旖旎,湖面微波荡漾,两岸风景秀丽,心情也格外的安静舒畅。这本书也不例外,但也有所不同。回忆录都有一个共同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有'忆苦思甜'等等,这些话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回忆总是带有苦涩和伤感的。既有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嗟叹,又有思念亲人故友的伤感。罗素曾说过人生的幸福正是来源于生活的缺失,也许正是有了这么多的悲欢离合,才有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吧!

留德十年实际上是从19xx年到19xx年的11年时间,24岁离家35岁还,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他乡异国,说哥廷根是季老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过分,人生有这样的际遇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十年的德国生涯,一定让季老对德意志这个民族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和理解,二战时的德国到底是啥样的?我想通过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虽然是回忆录,但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来一一叙述,而是用相对独立的文章构成,在我看来有点杂文的感觉,反而更容易读下去,季老的写作已无需拘泥于形式,随意行文皆成文章,叙事达意炉火纯青,这就使本书无论从那一页看进去,都能顺利的阅读下去,而丝毫不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

在这里,我想通过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书,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喜欢季羡林的朋友们一点提示。

首先是本书是有序有尾的。《楔子》为序,《余音袅袅》为尾。读序可以了解本书的由来,读尾能够体会季老完成本书后的感慨,既是书的一个起始,也代表了感情的圆满完整,人生的有始有终。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宇宙是什么?人与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人类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汲取了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图像和实例,揭示了宇宙奥秘的真相,解答着一个个令人类曾经迷惘的问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可以了解这浩然的宇宙有着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的产生会与马克思的唯物精神有关系,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诞生是物质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量变从而形成的质变过程,一次次的进化,都为我们展现了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从没有生命到产生地球这个生命星球,再到诞生了生物,诞生了人,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我们不难发现,事物都是联系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个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点一点的量变的积累,一次一次质变的飞跃,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如此辉煌的今天。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然而,这并不能让我产生“人类是万物之灵”这样的观点。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就连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滥用上天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最终将遭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无情的报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