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历代圣贤论述道德经典语录80条

历代圣贤道德经典论述摘录80条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道德经》)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道德经》)

6、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老子《道德经》)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11、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1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13、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

14、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

15、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1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 …… 余下全文

篇二 :道德经经典语录

道德经经典语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十六章(6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二十四章(6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三十三章(7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三十六章(80)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四十五章(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五十章(13)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请保留此标记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六十三章(2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六十六章(29)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七章(32)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 余下全文

篇三 :曾仕强道德经语录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语录

老子是神人,西方神造人,东方人造神。

道法自然,人有灵魂吗?没有人会说:“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老子传道图告诉我们两点:

1. 道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2、老子是讲真话的,而讲真话是很危险的。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讲出来的道,不是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有说是,就有说非,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是对有高等智慧的人讲述《易经》的真义。

人生的最高价值是活出人性,为人类谋幸福。道法自然,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道的体现。 无为无不为,无为是不要违背自然,无不为是讲道没有主宰的要求,这里和上帝创造了人又给人以自由意志是相通的。

柔弱胜刚强,老子说天道是损有余补不足,可是圣经上的马太效应却正好相反,怎么理解他们的差异呢?自然界也有弱肉强食的现象,柔弱怎么胜过刚强呢?

智慧与阴谋,有人说老子是个阴谋家,这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以退为进不是老子的思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武力是凶器,老子反对用武力解决纠纷。

…… …… 余下全文

篇四 :吕明晰老师在潍坊市道德公益论坛精彩语录

吕明晰老师在潍坊市道德公益论坛

讲课内容摘编

20xx年11月8日至10日,潍坊市道德讲堂总堂第四届道德公益论坛在风筝都成功举办。

据了解,这是潍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的第二次道德公益论坛,上届论坛在潍坊市道德总堂开讲时500人的座位爆满,没有想到本届论坛更为火爆,拥有1000人座位的鲁台会展中心报告厅全部坐满,主办方又增加了300个小方凳,还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座位没拿到票遗憾地离去。两届论坛均由潍坊市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潍坊市道德讲堂总堂主办,潍坊市青年志愿团承办。

在论坛上,金辉、吕明晰、傅冲、谷爱林、张瑞、彭鑫6位著名的传统文化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工作经历作了精彩的演讲。除了2位老师需要坐着操作电脑课件,其余4位均不肯入座,坚持站立着与大家交流,而且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大家普遍感到这不是一堂普通意义的教育课,对很多人来说,或许会成为人生的转折点。现场互动热烈,义工们为大家表演了手语舞。

吕明晰老师是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他讲课的题目是《实现中国梦,从孝道开始》。他讲课的形式灵活,用写字板图文并茂的展示了他对孝道、儒家文化的认识。践行传统文化让他收获了一个健康的体魄,61岁的他已经17年没有生过任何大病小病,没有吃过一粒药。经典语录摘编:

全世界文字符号有数千种,但惟独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智慧的符号。

“儒”从字面看就是人需要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融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19xx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人类新的健康标准有思想内容,分别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道德健康。其中道德健康是新添加的内容。

道,主要是人道,是社会系统运行的规律。德,是顺道而行。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时刻记录着父母的言行,父母做得好就种下善的种子,否则就种下恶的种子。

人不能缺德,就怕失道。学传统文化就是学道,然后才能知道,知道才能悟道,悟道才能行道,关键是行道。行道才能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余下全文

篇五 :35:人生是一场语言的修行——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人生是一场语言的修行——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层次:人间躁动,天地圣人主动承担不仁。

老子为什么这样批评自己不仁呢?天地该是仁,圣人该是仁。但老子偏指明他们的不仁,为什么?这是一种反思维——天地圣人的不仁,乃是大仁;天地圣人不德乃是大德。

第二层次:天地之间本身就像一个大风箱。风箱的作用在于使炉火更旺,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奥秘在于一个“虚”字,人类生生不息奥秘在于虚怀若谷的品德。圣人不仁,时时检查自己不仁,时时内观自己不足,就是保持虚空状态,就是使生命更富有,生命力更强。

第三层次:人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奥秘就在于掌握一个“不如守中”的定律。

“守中”,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都要掌握一个度——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自作聪明、自我夸耀都属于躁动,守中是为了防止躁动和多言;躁动则灭,多言则穷。老子在这一章中强调语言的力量对人生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老子在这里说的天地圣人不仁,不是说天地做错事了,不是说圣人说错话了,而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关系中出现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

有一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如果这么说,其实等于大家都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老子说的天地不仁法则,就是说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共同要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们说:“和谐地球我的责任,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

上帝创造人的眼睛是让我们看这个世界的,但是眼睛一个很重要功能就是“往内看”——这个社会发生不和谐不是指责社会,而是看看我为和谐社会做些了什么?这个家庭发生不和谐不是指责对方,而是看看我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我们的身体发生不和谐问题时,不是埋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而是检查自己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 …… 余下全文

篇六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一)

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子的名言。为什么要学习老子名言呢?我们先来了解以下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二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 …… 余下全文

篇七 :老子名言名句老子道德经30章全文

老子名言名句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

——《道德经》第1章

[注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意译]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章句]

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

[注释]

1

①有无相生:“有”、“无”,指普遍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②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意译]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章句]

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③。使夫智者不能为也④。为无为⑤,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

[注释]

①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②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韧。

③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④智者不能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⑤为无为: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意译]

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稳,意志柔韧,体魄强健。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成功的。

[章句]

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③,不如守中④。

…… …… 余下全文

篇八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令人惊叹的祖先智慧!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令人惊叹的祖先智慧!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为无为,则无不治。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1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柔弱胜刚强。

1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9.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24.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