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范例教学理论的案例及其评价

范例教学理论的案例及其评价

一、范例教学理论及其模式

范例教学理论是以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突出重点,追求深而不是广。做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且相互联系。运用有限的范例,进行深入地教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能让学生认识那些在课堂上不教的同类学习内容或潜在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学生自发地学习它们的兴趣。

范例教学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原则有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根据这一理论和原则施腾策尔提出了四阶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范例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课题性教学中以个别事例和对象为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二阶段是由上述个案出发迁移到同类现象,并做出该类的总结;第三阶段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般规律;第四阶段是知识的应用,即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使学生把各种知识和技能外化为指导其行为的经验。不仅深刻地了解了客观世界,而且加强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实现知识向经验的过渡。

二、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统一”,就是“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 “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1“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即一方面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从一个个课题出发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课题是有系统的,都是学科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课题最后习得系统的知识结构。因而这种教学从片段出发,但学生学习的知识却不是零碎、孤立的,仍不失其系统。
      2.“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也称“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这种统一要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教给科学方法、学习方法、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3.“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是指受教育者,客体是指教学对象,这里表示教学材料。它们的统一就是要求救师既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在教学中要把两个主要教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 …… 余下全文

篇二 :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应用

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应用

主要讲三个大问题:

? 一、案例的编写与开发

? 二、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 三、经典案例赏析

一、案例的编写与开发

?

?

?

?

?

?

?

(一)教学案例的概念 (二)案例故事的选择 (三)案例的五大要素 (四)案例文本编写规范 (五)案例编写的流程 (六)案例编写的误区 (七)案例编写中的问题

教学案例的功能与作用

? 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学案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并且有助于一个组织的问题的解决。” ? 教师

案例 学生

教学案例的功能与作用

? 1、将学习者臵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使其体验政府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压力和复杂性。

? 2、提高学习者在有限信息的基础 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复杂问题时的能力。

? 3、使学习者通过对现实素材的分析,更好的理解已有的行政理论。 ? 4、使学习者积极介入教学过程,在教学的互动中开发学习者的潜能。

(一) 关于教学案例的定义

案例是对实际生活中真实事件的描述,其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双方在课堂的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略。(哈佛肯尼迪学院)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案例教学的优势:在师生互动的讨论过程中传授批判性思维;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什么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由专人收集资料编写而成,它的特点是简化和有选择性,一个案例一般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案例中不包含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也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一个好的教学案例提供给学生争端、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且希望学生找到解决方法以及运用案例中的信息提出行动方案。

…… …… 余下全文

篇三 :范例教学理论-已阅

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理论简介

“范例教学”是德国著名的教学论流派,它由德国数学家、物理教学论专家马丁·瓦·根舍因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由沃尔伏冈·卡拉夫基等发展。“范例教学”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赞科夫的“教学发展论”齐名,被誉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教育改革理论流派之一。

范例教学理论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范例教学”作为一种教改的指导思想,是适应一定社会和时代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爆炸”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为了使教育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联邦德国决定搞“百科全书”式的教育。结果教学内容越来越臃肿,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智力活动和创造精神被扼杀。加之当时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步凸显。教育改革活动开始展开,当时联邦德国政府、教育学家和教师普遍认为,应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入手,以课程改革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19xx年联邦德国在图宾根召开由大、中学校地教师代表、行政管理任意的代表和一些教育家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改革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图宾根决议》。《决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教材庞杂臃肿的现象,大中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被窒息了;考试竞争的激化,又造成了死记硬背零碎片段书本知识的倾向;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决议》主张,为了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有教养的人,首先要改革教材,删去繁琐次要的内容,充实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本质性知识,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对“范例”的主动学习探究和归纳推理,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那次会后,马丁·瓦·根舍因首先在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对“范例教学”进行了

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他从批判传统的系统教育论出发,主张立足于抓住教学与训练、问题解决学习和系统学习、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观点,设想了“范例”概念的意义与实施方式。他创建的“范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克服教材内容的繁琐庞杂,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据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透过这些范例,掌握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使儿童把学习科学本质(价值)与生活态度、科学的系统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和谐的统一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四 :范例教学理论与地理课堂教学

      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是借助

 

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各级学校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少学校却采取了不断扩充教材内容和注入式教学方法,使青少年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大学方面埋怨中学毕业生质量低劣;中学方面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竞争性的招生办法严重地助长了死记硬背零碎片断书本知识,以应付入学考试的倾向。1951年秋,联邦德国的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和完全中学的代表,在蒂宾根召开了一次以中学毕业生质量为中心议题的讨论会。会上形成了关于进行教育改革、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蒂宾根决议》。《决议》主张,为了振兴战后的教育,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要改革教材,要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同“范例”的接触,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一般认为,《蒂宾根决议》就是范例教学的端绪。   范例教学论者从批判传统的系统教育论出发,主张立足于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观点,设想范例教学概念的意义、内容与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范例教学,目的是克服教材内容的繁琐,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使学生透过这种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习者的主动性统一起来。范例教学在内容上,强调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3条原则。基本性原则, 要求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和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接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并且对于一定年龄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打基础的东西。范例性原则,要求教给学生的内容是经过精选的、能起示范作用的基本知识,这种精选出来的范例性教学内容将有助于学习者举一反三。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教育,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这种质疑,促使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分层教学在这场改革浪潮中逐渐显现出其优势。分层教学,指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划分层次,并相应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梯度性,教学对象的全面性,教学程度的针对性,教学效果的同步性。它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有所进,并最终共同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从此,班级授课制取代了历史悠久的个别化教学。这种方式大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但有其利,必有其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的不足日益显现。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

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们加强了对分层教学的研究。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理论吗?当然不是。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长期以来,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成为中国教育的精华。在中国现代各类版本的《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必少不了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涵义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

教育。这与分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

在国外,更有许多教育家提出过相关的理论,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 …… 余下全文

篇六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教学

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典型的以结构主义为背景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校只教授现成的科学结论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学校教育中应以学科结构代替结论性的知识。所谓学科结构就是一门给定的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结构的价值在于简化信息,产生新命题,促进知识的迁移。最佳的知识结构是以一定学科现代发展水平而确定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把该学科的大量知识加以组织,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并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布鲁纳

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核心是类别编码系统;学生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自己主

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学习过程

是一个类目化活动,指人们根据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把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结构;或形成新的在目编码系统(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

“顺应”)。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对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学习最适宜采取发现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基本结构。

“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学习中的“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而学生的再发现与科学家的再发现仅在程度上存在差别,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领悟”或“顿悟”。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探索,自下而上地由具体、特殊的类目,上升到包括水平高的类目编码系统。当然,他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是认知兴趣,这是最直接、最稳定、最活跃的学习动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立 项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学 科 分 类 政治 主 持 人 姓 名 张红旗 所 在 单 位 内乡县灌涨高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xx年4月20日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 1 -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封面课题编号由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统一填写,学科分类须按选题指南提供的类别确定。

二、申报书需报送一式3份,A4纸打印,左侧装订。同时需提交电子稿和汇总表。

三、课题主持人限1人,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成员限5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

四、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和厅直各中小学校负责申报的组织工作。

五、材料报送

通信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415室)

邮政编码:450016

联 系 人:杨伟东 申宣成

联系电话:0371-62005215 62005268

电子邮箱:hnjysktb@sina.cn - 2 -

一、数据表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3 -

二、课题设计论证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4 -

- 5 -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6 -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7 -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8 -

- 9 -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四、立项评审意见

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立项

- 10 -

…… …… 余下全文

篇八 :新型教学方式课题成果

《新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

阶段性研究进展报告与阶段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现在,我们已经跨进了21世纪的门槛,对我们国家来说,发展的机遇是空前的,但挑战也是现实的、严峻的。面对知识发展和科技活动全球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时不我待,作为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从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来看,目前,“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育”,在平时教学中仍旧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受到压抑。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如今交流工具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知识更新的很快,旧的知识不断淘汰,新的知识不断产生,单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很难面向未来的。因而,“终身学习”已成了现代人的共识。所以,我们学校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今后持续不断发展打下基础。

2、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的确如此,集体教学的弊端在于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去学习,并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教师不能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然而集体教学的形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摒弃集体教学并不明智。怎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呢?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失为缓解这两种学习方式矛盾的好方法。在学校集体教学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能动性,又兼顾集体教学的优势。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