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发展

时间:2023.5.15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电视媒体;发展方向

  19世纪末随着电视的兴起,电视媒介很快成为了媒介帝国的新宠,它的光辉让纸质媒介黯然失色。

  甚至有人断言报纸将会逐渐消失。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网络的强势崛起带动了大数据洪水般的涌入。

  大数据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各种媒体的势力格局,电视媒体的优势正在消失。

  大数据又被称为称巨量资料,它不采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大数据具有四个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

  大数据让新闻从业者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即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潜藏在数据之下的趋势、真相或深刻的洞见,并且这种结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目前多数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存在一种现象,认为单纯地把数字罗列在屏幕上就是电视新闻。

  这是一种误区,或者说这种做法是把大数据和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简报上的数字新闻混为一谈。

  大数据并不等同于数字,大数据新闻也不等于数字的堆砌。

  大数据新闻侧重的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发掘。

  甚至可以说“大数据新闻”并不能算是一类新闻的创新形式,而是将大数据思维内化到生产实践及样态创新之中,通过对一系列的简要事实的相关性的表达,揭示出事实背后的意义。

  因此,目前一些媒体以简单数字、图表罗列的新闻,并不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 》陈昌凤 )

  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媒体的优势即生动的表现形式几乎可以忽略。

  媒体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编辑记者之间能力的竞争。

  电视媒体怎样在新的环境下求得生存?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新的环境下,受众发生了哪些变化,传播者面临着哪些挑战。

  对受众来讲,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进而从听声时代到动画时代,他们面对的媒体表现形式从单一到复杂,从单一感官到立体包围,虽然信息量爆炸性增长,但是真正存入到受众脑中的有用信息不增反减。

  这些信息由链式的逐渐分解为碎片式的。

  结果是表面上传媒达到了自我的传播目的,但实际上很难得到预期结果。

  同时,对受众来讲,片段式的信息也很难在他们头脑中形成自我意见。

  所以随着媒体的发展,传播效果是逐步瓦解的。

  但是在大数据包围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逆转。

  “受众需要的是对信息更明晰的呈现、更准确的分析和更深层的解读”(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广播电视对数据的表现形式没有质的突破,还是停留在图表、图片,再加上主持人的解说。

  文字媒体在表现力方面并没有劣势,甚至在深度分析上略占上风。

  因为文字的分析相对于画面的解读更能引起受众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大脑皮层的表面上。

  对传播者来讲,最重要的是转变新闻思维。

  传统的采编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他们首先要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调取和处理海量的数据。

  还要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采编人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掌握宏观上的数据动向,进而发现问题的所在,在数据下挖掘沉睡的新闻信息。

  而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新闻专业技能还要拥有专门领域的知识。

  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要做到“既广又钻”不仅要向专业人士请教还要向文字媒体的工作者学习。

  最后广电媒体的采编人员还将自己的分析呈现在媒体上,怎样清晰并流畅地表达观点,图表当然能够完成,但是怎样在表现方式上寻求突破,这就给广电媒体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挑战。

  迎接挑战就要寻求变化。

  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电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日常给观众提供的是新闻信息,即事实。

  但是这种事实往往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一部分事实。

  数据新闻恰恰相反,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数据进行挖掘和总结,力图从中找到某种趋势,凸显某种重点,给受众展现全部事实的真相。

  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具有全局观和整体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单独事件和特定环境。

  除了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亟待突破性的变革。

  图标、趋势图虽然可以直观的表达编辑、记者的思想。

  但是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让一部分文化程度低的观众不得要领。

  所以生动、通俗的表达方式是让数据新闻更好传播的桥梁。

  怎么样才能做到表达方式生动?广电媒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可以借助动画的表现手法立体、生动地表述新闻的意义。

  当然广电媒体对数据新闻的表现方式还有待探索,但是寻求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这个方向是不变的。

  最后还是传播方式的变革。

  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的大方向。

  单一的传播方式难以形成有效的传播效果。

  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的联合传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类媒体各有所长,表现方式、叙事方式、评论分析、传播速度以及及时反馈,媒体融合可以互相弥补,形成组合拳,在数据新闻的大背景下更有作为。


第二篇:新媒体环境下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探究论文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学批评由于对新媒体的“失语”状态,还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而新媒体中的文学批评则由于其自身在批评标准、批评体系等方面的无序状态,无法担当起指导文学的重任,这与新媒体文学的繁荣景象是无法匹配的。面对这种时代要求,传统文学批评就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和借鉴新媒体的发展要素和思考方式,不断改进发展路径、批评模式和批评方式方法。所以,探讨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方向,对于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自身特征

  (一)门槛低、操作简便

  传统媒体的运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传统的媒体形式,几乎都有一套“寫作者-编辑-审查者”的内容生产流程,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从而确保媒体生产内容的公信力和安全性,但对新媒体而言,这些角色都由一个人来完成。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书写个性化的内容,传播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比传统传播方式自由随意,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新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二)平民化、个性化鲜明

  新媒体主要内容的发布者大多来自平民阶层,现在也成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但同时,这些自发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在其发布、传播的过程中,也显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自然而然地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三)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由于新媒体在发表和传播上都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加之新媒体在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为零,可以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和传播,极大地增强了双方的交互性。

  二、新媒体引发的文学批评的新变

  新媒体的个性化、随意性和自发性给传统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文学批评是一种互动式的文学批评

  新媒体文学批评,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性”特征,其传播即实现了一种零距离和零时间传播。新媒体文学批评对于作品的评论从作品开始创作,在媒体上第一次发帖开始,就已经跟随作品的创作开始了,得到读者的随时随地的关注,随着作品的发展而发展。作者每更新一次帖子,就会有无数网友在线阅读,并即时提出评论,为作品的创作提供建议。作者也可以在阅读了读者的评论帖子之后,采纳合理意见,进行即时的修改。这种批评形式是互动式的,读者与作者可以在线交流阅读感受,对于作者的创作也是一种灵感性的启发。

  (二)新媒体文学批评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学批评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使批评的“门槛”降低,凡是具有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人都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权威话语权,权力轴心被多元的话语结构取而代之,在批评上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小,使广大草根阶级可以自由发表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同时,这些批评话语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倾向,每个评论者都可以发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学批评的水准,由于过度随意,造成出现了很多水平极低的评论,这正集中体现了新媒体文学批评的优与劣。

  三、文学批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重构

  文学批评要面对新媒体的急速发展,但不能失却批评的使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传统文学批评和新媒体文学批评积极地去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首先,传统文学批评应该放下身段,正视新媒体文学批评的存在,从新媒体文学批评中吸取生命力,跨越数字“鸿沟”,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电子平台的便捷、互动,使之成为批评家施展才华、表达思想观念的广阔空间。认识到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以更加开放、兼容的心态切入文学批评,用自身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学经验和熟稔的理论修养来对多元化的文学体系进行阐释,通过文学批评的职能激活当代文坛,使新媒体成为文学批评的沃土。

  同时,作为新生的不成熟的新媒体文学批评也应当不断调整自身的不合理因素,摒弃那些浅陋的、粗俗的不良文化,从传统文学批评中汲取养分,抵制批评中的趣味主义,坚持文学批评的指导使命,坚持对精神价值的关注和体悟,坚持批评的美学追求,从而建立起新媒体文学批评的标准和尺度,进一步规范新媒体文学批评。

更多相关推荐: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企业制度的确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约法重要。要想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要想再市场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抓好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一、纸页面要求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厘米,左边距为,右边距为厘米。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1、封面(按标准格式装订)、论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单独成页,不…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城市规划与房地产的协调性余盛珂学号:3061211017土木0601邮箱:896975834@qq.com1.绪论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用,学术界…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20xx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实现本科培养目标,从加强毕业论文的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出发,对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制订出本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程序参照《华东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细则》…

本科毕业论文ppt攻略

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和试验设计的目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二、在每部分内容的presentation中,原则是:图的效果好于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于文字叙述…

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总结工作的通知

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津财大教字[20xx]20号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总结工作的通知各学院、教学系(部):根据教学工作整体安排,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已进入中后期阶段,现将有关答辩、…

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合肥13学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一、论文撰写内容上的要求1、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则直接将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及格。2、进行认真校对,杜绝错别字、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现象。3、文章的结构要合理,论…

美术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美术学、艺术设计本科函授毕业论文选题库(学生可根据选题范围拟定具体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题目)教学类1.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课堂组织2.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3.怎样利用绘图软件上好美术课4.高考中色彩的教…

社科系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工作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大学四年中最后学习阶段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对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不仅对所学知识起到深化和提高的作用,也是毕业资格认…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医学院心理系王菲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今年我负责他永丽、赵琳婧等两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题目及英文摘要撰写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题目及英文摘要撰写指导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对大学所学知识的总结性作业又是申请学士学位的前提和依据在系统介绍学术论文的英文题目及摘要撰写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撰写中存在的...

本科毕业论文(2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