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过年杂文随笔

时间:2023.11.3

  用你的“心”去过年,年会过得更有味道。

  一、小年的清静

  今年过小年真好!两天的时间里,没有再听到鞭炮声,耳根清净,空气清新,感觉真好!

  祭灶,又被称之为“小年”。民间有“官祭三民祭四”的说法,按照各自的传统,有些家庭选择的是腊月二十三,有些家庭则选择腊月二十四。

  过小年最常见的形式是打扫房舍和庭院,晚上吃一顿汤圆或饺子,吃饭前一定要放一挂鞭炮。随着时光之水的涤荡,到今天,过小年的形式就剩下放鞭炮了——房舍庭院不再需要打扫,汤圆或饺子也没有人稀罕了。为什么要放鞭炮?放鞭炮干什么?谁也不去深究,反正人家放我就跟着放。祭灶放鞭炮是为了祭灶神,没有几个人知道,知道的也不相信有“灶神”在,但是就是要放鞭炮。这就是陋习!——做一件事情毫无目的,毫无意义,毫无理性,唯一的理由支撑就是“上辈传下来”。上辈传下来的就一定对吗?

  陋习如果没有副作用,继续传下去也无大碍。问题是放鞭炮的副作用太大了,声音污染,空气污染,这是尽人皆知的,更不用说常常炸伤人了。

  有如此大副作用的陋习就要改。北京率先下达了“禁放令”,一开始的几年里,羞羞答答的——规定哪些区域可以放,哪些区域不可以放。“禁放”就是“一律禁止”,哪还能留下那么多的“空子”让人钻?这让执法者如何执法?这又如何禁得住?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制度的笼子要扎紧”,道理就在这里。

  后来二三线城市也都跟着效仿,效果自然也不好,原因都在“禁”而不“严”上。

  我所居住的城市属于四线城市,几年前政府就颁布了“禁放令”。最早禁放的是老城区、核心区,后来延展到全市区。其实每年的“禁放令”都是“说了等于白说”,老百姓该怎么放还是怎么放,没人理会“禁放令”。第二天清晨,环卫工人的大卡车,照样一卡车一卡车地往外运鞭炮垃圾,直到去年仍然如此。

  今年为什么变了样了呢?国家把“空气污染”纳入了对官员考察政绩的项目指标,不达标者一律不得提升或调动,把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与官员最切身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你不让老百姓好过,我就让你不好过。于是,官员重视了,官员一重视,鞭炮声就被禁住了。

  看来,这世间没有什么难做的事,只要你想做就能做成。过去,有人提出“禁放令不禁”的问题,官员一律以“风俗难改,法不责众”答之,现在看,这完全是一种搪塞,实质就是“不作为”,真正去做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常言讲“积重难返”,“难返”不是“无返”,只要不怕“难”,就可以“返”。“八项规定”一开始执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吃喝”是中国多少年来的旧风俗,想改掉,恐怕难?现在怎么样?用公款吃喝的风气不是基本上给禁住了吗?

  反对“禁放令”的人说,放鞭炮是中国过年的一个旧民俗,旧传统,没有必要改,改了就没有年味了。我想说,要知道,“年味”不该是呛人喉咙的“火药味”,“年味”不该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假如“年味”必须要用“火药味”“爆炸声”来维持,那么,这样的“年味”恐怕还是不要的好,没有了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民俗”“传统”里也是精糟混杂的,不要一提“民俗”“传统”就以为它一定是宝贝。《红高粱》里描写的“抢婚”,是当地的一种“民俗”,余占鳌占了这个“民俗”的便宜;假如现在的你也想占这样的便宜,你再去“抢”试试?那叫“侵犯人身权力”,便宜没占着,直接就进了班房。“裹小脚”是“传统”,但是你现在还让女孩子裹小脚试试?你照样得近拘留所。

  “过年放鞭炮”是“民俗”,但它是“陋俗”;“过年放鞭炮”是“传统”,但它是“传统”里的糟粕。必须得改!

  为今年小年里没有听到鞭炮声点赞,过大年时听不到鞭炮声也是值得期待的,政府加油!

  二、年味没在了“不稀罕”上

  如今过年,40岁朝上的人,与40年前相比,都会有一个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不洗了,不切了,不蒸了,不炸了,不烧了,不煮了,不打灯笼了,不放鞭炮了,不去购物了……虽然过年了,但无论是家里,还是大街上,与平时相比都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年味”咋就没了呢?

  人过日子需要一个盼头,盼头就是一种“更加美好”。这种“更加美好”一旦变为现实,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40年前的岁月里,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个馒头,吃不上一把馓子,吃不上一顿肉,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孩子手里上不了一块钱……人们日常生活中缺少的这些东西,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盼头”。这些“盼头”在过年的时候都能够得到实现,心里就特别地想过年。年一过,一出正月,人们,特别是孩子,就开始盼着下一个“年”的到来。

  把“盼头”变成现实的手段就是洗、切、蒸、炸、煮、烧……在整个过程中,人的心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兴奋感、幸福感,如同新婚之日的新郎的心情。过程及其过程中人们的心情就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年味”。

  “热闹”也是年味的表现之一。那时候,平日的生活是寡淡的,年里年外的生活总是热闹的。在那些年月里,杀猪宰羊都是稀罕事,年关是一定要杀猪宰羊的,稀罕事就值得瞧热闹。到了年跟前,唱大戏,逛庙会,玩灯笼,放鞭炮,上街购物……这些都是“热闹”。而这些东西,平常的日子是少见的,到了“年”就多了起来,所以“年味”就足。

  现在不行了,不蒸了,不炸了,不烧了,不煮了,不洗了,不切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稀罕了。蒸的、炸的、煮的,与平日里没有区别,还稀罕个啥呢?不稀罕,没了“盼头”,也就没有心劲,也就不愿去行动。没有行动,“年味”也就淡了。

  新衣服,人们也不稀罕了,平常穿的衣服比那时过年穿的还好呢,还有啥稀罕头?压岁钱,孩子们也不稀罕了,平常的日子,孩子们兜里不缺钱,过年了你给他三百二百的,他也没有啥感觉。不像那时候,过年,父母给一块钱,孩子攥到手里都像个宝贝似的。

  热闹,也不稀罕了。一年到头的天南地北地跑,啥样的场面没见过,啥样的“热闹”没瞅过?几乎每天都赶城上街的,庙会还有啥逛头?唱大戏?有电视里的《春晚》好吗?灯笼也不稀罕了,平常到处都是,过年也就没有看头了。

  老百姓心里的“不稀罕”导致“年味”的寡淡,而支撑“不稀罕”是老百姓的腰包鼓了。

  其实,人们心中怀念的“年味”带有浓重的“苦味”,社会快速进步,“苦味”没了,“年味”也就淡了。淡了就淡了吧,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三、二哥过寿

  二哥今年66岁,按照老家的规矩,晚辈要在过年期间,为他举行庆寿大典。

  在老辈时代,人能活到60岁以上,不容易。人一旦活到这个年岁,儿孙就要为他庆祝一番。于是,在我老家,人活到66岁、73岁、80岁、90岁几个节点时,儿孙要为他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一起为他举行庆寿活动。

  有意思的是,庆寿活动不在他生日那天举行,而都是在过年期间举行。具体在哪一天,这要看情况而定。如今,生活好了,人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到66岁以上,活到8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这样,过年时,几乎家家都有老人要“祝寿”。谁家先祝,谁家后祝,事先要互相商定好,不能冲突了,免得到场的人数少,场面冷清。

  今年,我的至亲本家就有三个过寿的,加上旁系亲戚,有五六家有庆寿活动。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七就开始了,年初一都排上了,二哥的“祝寿”,一家人决定得晚,就排到了年初三。

  二哥本来是不愿意让人给他祝寿的:“‘寿’有啥‘祝’的?那么麻烦人,费钱又费工夫,让多少人不得安生。”态度很坚决。大儿子苦劝了几天,劝不下来。他找到了老二、老三一起劝,也没见效果。于是他们哥仨找到我,让我劝劝他父亲,我答应了他们。

  正巧有事我要回老家一趟。晚上,二哥像往常一样安排我和他在一个房间里休息,便于哥俩唠嗑。一开始是东扯西唠地说了一些闲散话,说话间,话题被我慢慢地引到老家的老人“祝寿”上。我问了二哥一个问题:“咱农村,老人到该‘祝寿’的年龄,而他家不给老他‘祝寿’,一般情况下,原因有哪几种?”

  二哥丝毫没有察觉到我问这句话的目的。他说:“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有的是儿孙不孝,不愿意为老人过寿;有的是家里出了天灾人祸,没有心情过寿;有的是家里人丁不旺,没有人给老人过寿,可能还有……”

  我没让二哥说完,就抢了他的话头说:“如果家里有老人该过寿了而没有过,是不是意味着他家里出了情况了?”

  二哥是个明白人,立即领会了我问他这个问题的真实目的。他说:“我不过寿,就是怕麻烦人。就比如你吧,我不过寿,过年你就可以不回来。我过寿了,估计你要跑回来,不麻烦吗?”

  我接着说:“这是你考虑问题的角度,但是你要不要从几个儿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呢?不给你祝寿,知道的是你不让祝的;不知道的呢?他们会有种种猜测。而每一种猜测都是对他们不利的,他们长一百个嘴,也难在人前说清楚。”

  二哥默默地听我说,不再强调他不过寿的理由。

  我继续说:“过寿是费钱,但是现在人都不在乎了,万儿八千的,不在他们的眼里,年轻人不怕花这个钱,他们敢花,他们能挣来。过寿是麻烦人,但他们不怕麻烦。长年累月的都不在家,过年的时候都回来了,都想凑在一块热闹热闹,叙叙话,拉拉呱,增加增加感情。感情是靠互相走动、接触建立的。不走动,不接触,时间长了,就淡了。这些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谁也见不着谁,就过年这一个机会可以见见面,叙叙话。给老人过寿,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实际上,大家是借机聚在一起来增强彼此的亲情的。”

  二哥说:“你说的道理很深,但是,我听懂了。给我过寿,我不拒绝了。明天你给几个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准备吧,老早跟那几家商量好。今年咱家亲戚过寿的人多,别冲了。”

  我内心里,也是反对老家这种“过寿”形式的——花金钱,麻烦人,费功夫。但我深深地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哥过寿,我自然要回去。与弟弟一家、侄女(大哥家闺女)一家,十来口子人,浩浩荡荡,一起回去的。老家过寿,人越多越好,情势越热闹,场面越排场,祝寿人家越荣耀。二哥没有闺女,过寿,闺女是主力军,没有闺女,场面容易冷清,这可能是二哥不愿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给二哥助助场子。

  二哥的“过寿”,人到的不少,场面蛮热闹的,比二哥预想得好。


第二篇:也说过年随笔


  过年,就是盯着电脑心动过速、面红耳赤、焦虑难耐地抢一张心仪的回家的火车票;就是叔叔忙着接站等侄子下车的那一刻;就是弟弟一过腊月二十三就张罗着选上好的黑豆,拿到村里磨坊去皮,在豆腐坊排队等候磨豆、滤浆、打卤、制压成型的那股忙活劲;弟媳们择菜,买水果,炖肉,妻子贴“喜”的那个喜气和谐劲;就是弟弟、侄儿高掛灯笼,贴春联的那个热闹气儿;过年就是我们兄弟众人旺火选址、支架、选炭快,垒旺火的帮衬劲;过年就是除夕下午一家老小穿着新衣,拿着供香,纸钱,由最小的咿呀学语的小侄儿提着灯笼神圣地走出村外上百米,朝着列祖列宗坟茔方向焚香、膜拜、邀约回家过年的虔诚劲;过年就是母亲陪着儿子媳妇们、孙辈们家长里短,絮叨全家过往的亲热劲儿。过年就是我知天命之年,年年离家向远方,年年挤着回家的急切劲。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年自然就在哪里,因为母亲在这里。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