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文言文部分复习检测(附答案)

时间:2023.7.19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在《秋水》一文中,表现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的句子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在《〈论语〉十则》中,

2、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3、孔子认为什么可以拿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 4、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帮助他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5、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的句子是:“。”

6、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7、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在《泊秦淮》中,

8、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9、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在《无题》中,

10、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11、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 , 。” 在《水调歌头》中

12、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 , , 。”

13、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观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的祝福的名句是:“ , 。” 在《浣溪沙》中,

14、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1

15、更为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表现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16、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 。”

17、表现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的句子是:“ ,” 在《滁州溪涧》中,

18、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 “ , 。” 19、蕴涵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句子是: “ , 。” 20、在《约客》中,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句是:

“ , 。” 在《如梦令》中,

21、写作者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未醒的情态的句子是: “ , 。”

22、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被王士祯认为 “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 。” 在《菩萨蛮》中,

23、以喻明志,表达诗人及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句子是: “ , 。” 24、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但决不向敌人屈膝的坚定的报国志向的句子是: “ , 。”

25、在《〈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26、在《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27、在《菩萨蛮》中,言简意深,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 。”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0分)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现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__________(2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号呼而转徙,人不知而不愠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

未若(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谨食之,时( )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则久已病( )矣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4、理解文段内容,按要求填空。

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尽可能利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6、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

(2分)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选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用\'___ \'画出。“吾尝疑乎是”的“是”是指 9.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 (3分)

10.下面是《苛政猛子虎》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不点标点) (3分)

夫 子 曰 何 为 不 去 也 曰 无 苛政 夫 子 曰 小 子 识 之 苛 政 猛 于 虎 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荚,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向为身死而不受(向: )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 ⑶万钟则不辨礼义(辨: )

(1)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第一次: ⑷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 第二次 8 .翻译下列句子。 5、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矣。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2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文中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l0.“失其本心”的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的后果又是什么? 11.“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有什么关系?

12.陈毅有一句代用“舍生取义”的诗句,请写出来。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死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臣。 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艄;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 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 故时有物外之趣 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词句。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②第三文字的中心句是:

③引人深思,描绘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 3.下面品析不准确的一项。 ( )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 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4.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B.才/美不外见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 ②策之不以其道: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它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千里马比伯乐多,说明伯乐难得。

4.认真阅读第二段,用原文回答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5.上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将封建统治者比喻为“ ”,将人才比作“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6.“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请填充下列两个关于人才的名句。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龚自珍) ②“江山代有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④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3

⑴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⑵如果让你给涓人的“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10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2.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4.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天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

4 去。

6.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7.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 8.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1.《愚公移山》是一篇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汝心之固( ) (2)何苦而不平?(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曾不若孀妻弱子。 5.因为愚公的年龄将近九十,因此智叟用“(用原文回答)作为理由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话句句含有 语气。但愚公先斥智叟的“固不可彻”,后 智叟的理由,他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其理由是 ,结果愚公取得了辩论的胜利,文中的“ ”一句就证明了这一点。

6.这段文字是全文的核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 ;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 。全段说明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7.你《愚公移山》积极意义是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阅读一、1、《捕蛇者说》柳宗元2、C3、没有像、到时候、困苦不堪 期待4、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甚也、第一次:乡邻们非死即徙,十室九空,自己却“以捕蛇独存”。第二次:乡邻们鸡犬不宁,自己则“弛然而卧”“熙熙而乐”。5、D 6、苛政猛于虎,或者:赋敛之毒甚于蛇。7、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8、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苛政猛于虎9、

7、略 8、略 9、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0、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恪守善性,为物所欲,向恶去善。“失其本心”后,人就会见利忘义,甚至不仁不义。 11、有“义”才有善恶之心,有丑恶之心,只有恪守“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1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1.C 2.即使 鞭策 3.C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马者 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人才 才人 7.马到成功 马首是瞻 马失前蹄 龙马精神

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6—19题。

1.①面对 ②通“现”,显现 ③得到 2.C 3.①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饲养它 ②死马在市场尚且都要值五百金,何况是活马呢?

4.⑴策之以其道,鸣之通其意,饲之尽其才 ⑵言之有理即可。

1c 2d 2b 4b 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6河曲智叟无以应 7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8指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意思对即可) 答案:1.寓言故事 列子 2.D 3.顽固 愁什么 4.⑴你太不聪明了 ⑵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讽刺 驳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何苦而不平 7.言这有理即可

5

更多相关推荐: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中考复习计划一、总体目标1.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了解考试范围,题型,考点,重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教学中要落实。注意总结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技巧,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2.抓常态课堂,发挥备课组的…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计划上个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为搞好今年的初三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特制定该复习计划一复习设想三轮复...

20xx年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20xx年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邵阳县河伯乡河伯中学语文教研组一指导思想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再研究龙东地区20xx年中考说明及题型考点历年拟题的导向切合大佳河中心学校应届初三学生的实情低起点高效率针对性强二复习设想1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了解考试范围题型考点重点抓基...

20xx年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20xx年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进人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20xx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朱敏敏20xx02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20xx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现代文阅读部分记叙文阅读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文的复习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一整...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67人学习成绩优秀的10人左右处于中等的以上水平的约25人左右余下的成绩较差对学习语文感兴趣的同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学生无兴趣阅读只是应付语...

九年级语文20xx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备考复习计划麻镇中学姬小艳今学期我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九年级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时间方面九年级教学时间短第一学期不仅要上完上册的...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三备课组一指导思想新年伊始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初三学生初中生活最紧张的时段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此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语文课程标...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考计划钟家村中学盛小慧执笔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二备考目...

权集初中20xx——20xx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权集初中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内容附图。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