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上23课诗词曲五首默写题附答案

时间:2024.4.5

23课诗词曲五首默写

一、按原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 ,到乡翻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峰峦如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二、理解性默写。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代替旧事物的理趣)的诗句是:

。 ,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句子是: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二)《赤壁》

1.《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2.《赤壁》中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提出了有异于史家评价的诗句是

3.《赤壁》中通过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引起作者联想的诗句是

(三)《过零丁洋》

1.《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2.《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3.《过零丁洋》用比喻修辞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4.《过零丁洋》中运用对偶、双关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是

(四)《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诗句是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5、直接写明月的诗句:

6、写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的句子: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

1.《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2.《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3.《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主旨句是

答案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赤壁》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春锁二乔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春锁二乔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四)《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二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


第23课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体会诗词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诗歌的主旨。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们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读,体会诗人们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3、学习诗人们在逆境、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胸怀宽阔,忧国忧民,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并背诵。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教法、学法设想: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熟练的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瀚。这些诗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三朵奇葩。本课所选的诗、词、曲都是传统名篇,在思想内容上,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品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听师范读,注意节奏、感情,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二)生自读诗歌,读出节奏与感情。

(三)作者、作品简介。

生自由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师做以补充说明。

背景提示: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回到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四) 学生参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1、交流,师生互动,明确。

2、预设问题:

(1) 首联交待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诗人什么心情?

(2)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

(3) 颈联表达诗人怎样的境界?

(4) 结合题目,谈谈尾联的用意。

要点提示:

(1) 贬地荒僻,贬时漫长。痛苦孤寂。

(2)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3)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

(4)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3、 生找出文中富有特色的诗句,品读赏析。

(1)师举例: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赏析:这两句诗是用了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诗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朗读时语速稍慢,要读出一种感叹,一丝无奈。

(2)生自行分析,小组交流,有疑难提出全班探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表现出一种对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正因此句,这首诗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朗读时,重读“千帆”“万木”,要读出一种乐观,一种睿智。

(五)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韵味,读出作者的情怀。

(六)小结。

师: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歌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全诗定下愤懑的基调,紧接着对亡友的怀念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使激愤之情深化。但是人并不消极悲观,积极的进取精神使全诗感情得到升华。

(七)背诵这首诗。

《赤壁》

(一)文题理解。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以“赤壁”为题,既交代了发现戟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作所要评析的历史事件及地点。这首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生朗读这首诗,注意语调、重音、节奏,读出一种抑郁不平之气。

(三)诗歌理解。

教师预设问题,生思考交流。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之

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从而为下文做了铺垫。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

就是相反的结果。

(四)名句赏析。

1、生小组为单位赏析诗句,自由交流。

2、师点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他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当是何种得意气概。

(五)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一)导语。

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脱逃。后继续转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写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宏范逼他招降宋军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宏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二)读诗。

1、自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生读,余生点评,师小结。

3、师范读,进一步明确节奏及感情。

(三)内容探究。

1、生思考下列问题:

(1)首联写出了什么?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诗人怎样的气节?

2、小组交流,提出难点,全班探究。

3、师点拨,生记忆。

要点提示:(1)首联写了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2)“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漂浮在零丁洋里,深感孤苦伶仃。这两句诗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 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4)这激昂的两句诗,表明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四)赏析名句。

师引导生共同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慷慨激昂,使全诗洋溢着一种正气。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对国家崇高的爱。

要点提示:这是一种将生命升华定格为为国捐躯、无怨无悔的崇高的生死观。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南宋朝廷即将灭亡,文天祥的人生之路也到了尽头。但他在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后,得到的结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字里行间透出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为祖国建功立业。

(五)拓展歉意。

1、生自由交流: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积累一些名人故事。

2、师点评。

(六)背诵这首诗。

三、品词。

《水调歌头》

(一)导语。

同学们,上学期学过苏东坡的《浣溪沙》,还能记得词中的一些句子吗?

生自由交流,明确: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象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朗读全词。

1、教师范读全词,生注意读音、节奏。

2、生自由朗读2遍。

3、指生读,余生点评。

4、师提示:(1)注意词前的小序,“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2)当时子由被贬到离苏轼约百里外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

5、生再次朗读全词。

(三)阅读赏析。

1、初读课文之后,了解了词的一些内容。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课下注释,进一步思考词中所写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请大家将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疑难。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交由集体讨论。

2、可能有的疑难: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提示: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的深切怀念。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提示:由“月”到“人”,又自然到人事,有节奏的描绘了月亮的行踪,表达了思念弟弟难以入眠。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

提示:因为它由月亮的圆和缺推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而且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由今至“古”,使得人生感触更为深刻。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示: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幸福美满。

3、生针对老师的点拨,自行理解。

(四)拓展迁移。

1、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明月来进行的。“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调动你的积累储备,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

2、生自由交流,积累: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汪见《宿建德江》)

(6)“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五)背诵这首词。

四、品曲。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二)师: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我们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的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方法提示:品味诗中凝练的词,发挥联想和想象力。

1、生自由朗读,划出精彩之笔,简要点评。

2、自由交流,师引导生进行点评。

可能出现的句子: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因地势的险要,潼关成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 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2)“望西都,意踌躇。”

一个“望”字,写出了作者驻马远望的样子,一个“踌躇” 写出了其感慨横生的神态。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处同题材的其他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又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和关怀。

(三)背诵这首词。

五、小结。

这五首诗词曲无一例外的都是作者触景生情而作。既然古人可以触景伤怀,常常赋予景物一定的感情色彩。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精彩的景物描写,让文字飞扬起来。景物通常是人们寄托感情的载体,人不可无情,文章不可无景,如果“景”上添“花”,岂不妙哉?只有心中有情,笔下便能生辉。

更多相关推荐:
词五首教案和反思

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词五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唐诗宋词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情感深沉然而初中的学生却由于缺乏生活体验更不会知人论世不能很好地体会诗词中的深沉情感如何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一成为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以读来促品以品来达悟朗读肯定是一个比...

25 词五首 教学案

词五首教学案主备人曾茶香审核人罗莹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和两大流派2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大靖初级中学赵楷平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型讲授课教...

词五首教学设计

20词五首课题词五首课型讲读课时两课时主备人赵瑞琴审核人初三语文组学习要点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朗读与背诵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

词五首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著名词作家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3指...

《词五首》教学设计一

词五首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

第5周第4总24九上第五单元第25课《词五首》(教学设计1课时)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词五首之望江南武陵春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词五首

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吟诵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2理解比较准确地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习作在理解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或改写诗或运用名句进行造句练习或写想象作文教学重难点理解比较准确地理解每...

张静中学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教学设计

张静中学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2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学设计

25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材分析望江南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

初中语文《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赏析优美诗句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赏析优美诗句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方...

词五首教学反思(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