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2

《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课题组 石云荣

一、教材依据

该课程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白杨》。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学生对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了解甚微,所以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个难点。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分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抓住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小组 1

交流、观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话,从中了解到爸爸介绍白杨的三个特点。

(三)技术准备:本教学活动策划是以文本资源(教材)为主,同时积极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平台进行有机地整合,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1、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戈壁环境的恶劣,来进一步感悟白杨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戈壁滩上还生长的高大挺秀,说明白杨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极强。

2、充分利用课外资料,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过去,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从而更好的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决心。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的研究说明:

1、在讲课之前,请学生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收听广播、看报、上网等途径查阅有关新疆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3、利用多课外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作者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是写人,是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作者先简笔勾画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再借爸爸之口礼赞白杨坚强不屈、生命力强盛的内在品格,最后写小白杨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这是文章的一条明线。然后写爸爸,先写爸爸看 2

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再写爸爸严肃地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最后写爸爸由陷入深思到突然露出微笑,这是人物神情变化的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如何处理呢?怎样才能不顾此失彼呢?我选择了前半部分重点抓明线,突出白杨的形象;后半部分重点抓暗线,突出边疆创业者的形象。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下一代的希望。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疑推导法;情感体验法。

2、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爸爸的言行和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热情歌颂建设者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养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使学生对那种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的三个特点,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六、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爸爸两次陷入沉思的内容 。

七、教学准备:新疆、戈壁资料。(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到处是石头、沙子。一刮起风来,天是黄的,地是黄的,到处是风沙,让人睁不开眼睛。)

八、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在一辆开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同学们你们见过戈壁吗?图文理解戈壁滩的景象。

师提问:有什么感受?(生:荒凉,没有生机)你来读一读书上描写戈壁的段落。(指名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板块二

(一)师:戈壁滩上的卫士指的是什么?(生:白杨树)白杨树有什么特点?默读课文用概括性的词语写在书上。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1、第3自然段:高大挺秀

2、第14自然段:易种植,适应性强

3、第14自然段:坚强不屈(学生找出爸爸说的话,且读出白杨树的特点。)

白杨树在恶劣的环境下怎样生存的?(生:第1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说明什么呢?

4

(生: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品格。)

(二)齐读这段话,师问:这段话是谁说的?这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生1:这段话爸爸说的;生2:包含了两层意思)

(三)师:爸爸是在介绍白杨树,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这是孩子们所不能理解的,孩子们知道什么?找有关的句子读读。(第16自段中的三个知道)

1、讨论:孩子们不知道什么?

﹙1﹚、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2﹚、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上学?

﹙3﹚、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地方?

2、 你对新疆了解多少?(资料)

3、师小结:新疆是个干旱少雨、沙漠面积较大的地方,为了改变新疆的面貌,有许许多多的建设者扎根新疆,开发新疆,建设新疆。

(四)爸爸在表白什么呢?(自己也像白杨一样,扎根新疆,建设新疆,想让孩子做建设新疆的小白杨,自己做大白杨)

师小结:作者在赞美白杨,更在赞美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

(五)师导:是的,在千千万万个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把茫茫的大戈壁变成了一片片的绿洲。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让学生小组交流,想一想孩子们不知道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 5

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板块三

(一)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问: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爸爸又陷入沉思,课文中两次写爸爸陷入沉思,联系上下文想象爸爸这两次陷入沉思在想什么? (一次:想自己,想过去;二次:想过去,想未来)

问:突然他们的嘴角浮出一丝微笑,为什么?这又说明什么?(未来新疆建设者正在成长,后继有人)

(二)学习这篇课文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习白杨树,学习建设者)

师小结:白杨树的品格也正是建设者的品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使学生对那种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板块四

作业: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或者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

板书设计: (借物写人)

白杨 建设者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6

适应性强 教育下一代

坚强不屈 共建边疆

歌颂建设者们服从祖国耍要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默读速度提高了,与此同时,概括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小组活动中,能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了白杨的特点,觉得白杨确实了不起,叫人敬佩。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朗读体会爸爸的心愿,对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学生收集资料是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了。

在教学白杨内在品格时,我通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描述渲染、感情朗读四个步骤掀起教学高潮。结束时我让学生由边疆的白杨联想到身边的“白杨”,由大白杨联想自己这些“小白杨”,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何处讲解,何处启发,何处朗读,何处讨论,何处留下“教学空白”,都作了精心设计。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启发性语言循循善诱,讲解性语言有条不紊,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赞扬性语言激情昂扬,我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了“入境”、“悟神”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出白杨精神的可贵,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


第二篇: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3、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于学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歌曲《小白杨》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

一首熟悉的《小白杨》是不是又一次把我们心中那棵挺秀的白杨树呈现在了眼前。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继续来学习《白杨》。

二、默读课文,揭示目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找出爸爸神情变化的过程。 学生边回答老师依次出示:出神……

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自由读课文的第1――4

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交流。 (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

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

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

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齐读。

看屏幕。教师叙述:

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格!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时怎能不肃然起敬变得严肃起来呢?

让我们带着赞美、崇敬的感情再把爸爸的话读一遍.

4`爸爸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不仅仅是出于对白杨的崇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你能快速阅读课文第15节告诉老师吗?

对了,爸爸是借白杨在表白自己的心。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5`爸爸的心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十四——十五节。 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学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爸爸的心现在你知道了吗?

板书: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6`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为什么突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默读最后一节课文,想想看。

讨论。

(爸爸在沉思什么呢?……)(孩子们将来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板书:小白杨茁壮成长

四、理清线索,总结升华。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显示出了老一辈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博大胸怀。如此胸怀怎能不叫我们崇敬,带着这样崇敬的情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歌。

五、诗歌欣赏,

板书设计:

白杨树——高大挺秀 直 坚强 适应性强 ‖——借物喻人

建设者——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无私奉献

更多相关推荐:
《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

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课题组高芳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3自...

白杨教学设计和反思

白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

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

3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3白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关键词语了解白杨的品质精神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思考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江西省安远县龙布中心小学赖忠有设计理念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人物描写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描写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

白杨教学设计与反思

白杨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白杨教学设计与反思

白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

《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

白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大同市南郊区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教师王瑞英设计理念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人物描写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描写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内容附图。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

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