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孩子的后面》读后感

时间:2024.4.30

读《走在孩子的后面》有感

上个月,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我捧起了《走在孩子后面》这本书。也许在刚开始,我是被动去读它的,但是后来,我就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了,几乎是一个上午就读了一半。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组成,他是那么的真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去读的。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孔子都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我们该多听听孩子自己心声,我觉得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们,但不能强制他们走自己不想做的路,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者,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的去启迪他们。

一整天,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作为同行,我心生愧色,根本不敢称呼自己为老师。从蔡老师的书中,我汲取到了一种执着的思考和力量。正如蔡老师说的:“每本书都应该有自己的家”,同理,每个孩子也应该有一个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伯乐。多么深刻的道理啊!

反思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总是以粗浅、简单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总是一棍子打扁。必须耐心,耐心,再耐心。不同年段,不同心理;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可治标治本。走在孩子后面,不应是一味地跟着,做一只跟屁虫,而是细心观察每位学生行走的脚步,对症下药,让他走得更远更稳。

走在孩子的后面,让我知道有种爱叫做放手,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做孩子后面的支持动力!我们都应该学习这种理念!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读完之后我也买了很多本送给身边的人,虽然这是本20年来长居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书,但在中国似乎比在美国不畅销很多,由此看出中国人在灵修方面走的并不远。之所以一再推荐这本心理学书籍,无非是以下原因。我们这一代在轻易就能满足温饱问题的时代长大,我们父母的那代毕生追求的物质基础在我们这代也许就是稀疏平常的小事,自然而然我们会走向两个方向之一:要不就走向享乐主义,追求越来越高的感官享受或者时尚的美;抑或追求精神的富足高贵的灵魂。在我与身边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10有8,9的年轻人会把前面的道路当作至少短期的追求,或者在两条路中间徘徊不前不知道在往哪里走。之所以后面这条路看起来道阻且难,这么少人敢选,简单地说是因为很多人太把世界当回事,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它只是一个看清人生的本质的必然选择,抵抗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就像书中所说,走后面的路确实会更加辛苦,因为是一个不断地克服自己惰性的过程,随波逐流总比逆流而上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如果你质疑我为什么要为了成熟那么痛苦,有什么收获,也许你尚未理解心智成熟的真正含义。无论你是不明白为何而生、不知道往哪里走,还是已经决定要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我都相信你能在这本书上找到你想找的东西。尽管这本书的作者存在对东方思想特别是佛教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少许瑕疵,但金无足赤,我仍旧认为他是这个时代

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传递的思想不失为这个时代的福祉。派克自己说帮助就是他这本书最终的主题,他确实在我最需要强心剂的时候出现推了我一把,坚定了我的信念,他是个很谦虚的人,他把这本书的成功都归功与适应了时代潮流和收集的患者们的心声。这本书是普适而不造作的,书中例子既展现了他精湛的西方文学造诣,又生动地描写了他在心理咨询的职业历程中的案例,这些都让我们阅读理解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顺畅。

我想简单讲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读书笔记。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自律”告诉人们人生苦难重重,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趋向在所有人身上多少有会有。我们只有通过自律-即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的痛苦。他列出并介绍了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个自律的原则,其中如果责任感出现问题,会带来神经官能症或者人格失调(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把错误都归于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不愿承担责任,错误归咎于旁人),这个提示对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家长身上如果存在这种心理问题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树立反面的榜样。最后作者说能否使用这四个原则解决人生的问题,完全取决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

第二部分就集中讨论了这种原动力,爱。很多接受心理

治疗的病人对爱的本质所迷惑,其实爱并非那么神秘。作者对爱的定义: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我们对于爱的理解有很多误区,经常会把陷入情网和依赖当作爱,但真正的爱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是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久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真正的爱是一种基于灵魂的行动和关注,不是空想。爱的本质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并不像豢养宠物一样,看重的是宠物对我们的依赖性;也不是自我牺牲,无原则地接受,它必须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也不是有爱的愿望,但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凭感觉行事,没有始终如一的行动。真正的爱,一定须要付出很大精力和时间,并且要承担很多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学习自律,使自己具备更强的爱人的能力。这里有个全书将重点阐述的定义,“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作者同样把男女之爱延伸到了对儿女亲人朋友甚至对病患的爱,同样的真正的爱,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互相勉励共同促进,而不是为了满足私人的欲望。本部分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心理学范畴内难以解释的问题:爱究竟从何而来?是的,为什么身处同样的世界,有的人充满爱,有的人却缺乏爱? 什么力量促使那部分的人愿意克服心灵成长的痛苦?这神

秘的力量又从哪里来?下面两个部分,作者把笔触分别伸向了宗教领域和神奇的力量。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先提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宗教,因为宗教信仰实际上包含这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是狭义上的相信某些沈凌或者加入某个宗教组织或者仪式。我就是个例子。去年上新东方的时候我曾经问老师(他在讲人们宗教信仰的类型)我既不相信基督又不信佛的存在,但是我相信他们其中的某些思想,相信善良正直是世界运行的法则,那我是哪一种人?他告诉我我应该也属于相信宗教的有信仰的人。我现在终于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即使我不是佛教徒,但我也知道要做善事,种善因得善果,我也会尽量不杀生,我也吃过素;我不是基督徒,但我会在吃每顿饭之前默默感谢上苍赐给我食物,让我免受饥饿。心理学家要想真正了解病人,就不能把宗教过于简单化和单一化,只知道是不是宗教徒就不继续深究,因为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基督徒表现是完全不同的,或者一个无宗教者比有宗教信仰的人道德准则还要严谨,这说明其实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规律和本质都有其特定的想法。我们的宗教,常常取决于童年时期的受到的影响,所以教育非常重要。经常我们对人生感觉困惑,因为自己的宗教与现实对立,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对立,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认知扩大视野,从科学起步迈开人生观的第一步。用科学的“宗教”逐步代替我们

的小宇宙的宗教,去摆脱父母的社会的“二手材料”的影响,去更新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我们都不知道,“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宗教,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并且经过重复实验证实,只有这样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才更加睿智和务实,更加接近人类和世界的本质。换句话说,如果你崇拜真理,你的信仰会比笃信教条的人,具有更高的境界,因为你的信仰超越了自身的小宇宙,你的心灵不再被禁锢。最好的证据,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稳固的科学团体,其规模和能力是任意宗教难以企及。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都要摒弃宗教信仰呢?其实,我们该摒弃的只是教条主义,不能将婴儿(神灵)和洗澡水(阻碍人类进步的教条)一起倒掉。作者的总结充满了中国道家的“玄”的意味,他说: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我们可以成熟到足以摆脱对上帝的信仰,也可以成熟到去信仰上帝。宗教分很多种,信仰层次也分很多种,我想,作者认为的真正的神灵,无论是哪个宗教,应该是可以造福众生的吧。

精彩的最后一章神奇的力量,作者把心智成熟的旅程带到了潜意识层面,并且用许多的真实事例阐述了生命中让我们难以理解的“神奇的事情”,这些事情超出科学和自然法则所能解释的范畴,只能被归为奇迹。很多偶然事件,我们传

统观念根本难以起到作用,事实上某种能力可能早就存在于你潜意识之中,在危机时刻以本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们可能并没有在意识的层面知道而已。有时候我们会得到超自然事件的帮助,做梦就是潜意识对我们的提醒,但我们却经常对这神奇的力量视而不见。接下来进入全书最重要的核心:进化的奇迹。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成长我们的肉体会停止进化,但心智却可以不断进化,心灵的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生物进化的过程本来就是最大的奇迹,它和心智的成熟历程极为相似。依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进入“熵”的状态(熵是没有组织,不再分化的状态),我们称这种从高向低的力量叫做“熵的力量”。但是进化过程却与熵的力量相抵触,从极其简单的有机体发展到高度分化有组织的人类,这明显违背和击败了自然规律。而人类心灵的进化也是如此。熵的力量让我们习惯于保持现状,走平坦的道路,但我们的心灵却有另外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力,让我们与熵的力量对抗,让我们宁愿选择忍受痛苦的更艰难的旅程,反抗自身的自然性,让我们的心灵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迈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作者把这种推动个人乃至物种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取名为“爱”,人性中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爱自己爱他人,所以持久地为了成长努力。爱违反了熵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无止尽地走向进步的神奇力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每

个人身体里,都有向往神性的本能,同样也都有懒惰的原罪熵的力量,只是有些人经常被病态的自我所带来的懒惰所控制,而有的人心智迅速成熟,总是渴望进步和完善,因此神性居于主导地位。内心的上帝,我们与生俱来的神性会告诉我们选择相对难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经受更多的痛苦,而我们身上的惰性使我们产生恐惧,从而逃避痛苦。阻止人心智成熟的最大力量是懒惰,作者认为懒惰是人身上的原罪,我们越是接近真理接近真实,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这个神性从哪里来?在科学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派克假设上帝就存在与人的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它与我们同在,这与佛教思想的法在心中,不要在心外求法已经非常吻合。接下来为了说明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作者举出的例子让我感到震撼,荣格说:“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提供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替交叠,这使我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种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这和老子的思想何其一致!老子说过:“万物芸芸,各归其根”,不就是同样的意思吗?我不止一次在中西方的思想里面发现惊人的相似点,这让我深信人

类最高的智慧总是相通,都具有同样的神性。既然潜意识的根是上帝,那么作者说我们一切求知的努力,旨在打破意识与潜意识的界限,让我们与上帝沟通,让心灵汲取足够的力量。使意识达到上帝的境界,是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也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但我们大多数人抗拒潜意识,因为我们害怕孤独,走在最前面的人,与上帝越来越近,却与别人越来越远,基督教故事里耶稣因无人了解而觉得沮丧,那确实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清;同时我们害怕我们知道更多之后被赋予更多的责任,我们害怕自律的痛苦,因此我们宁可平平安安地用享受代替更高的精神境界。成长的艰难,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拒绝上苍赋予的更高的要求,心智成熟之路艰苦卓绝,但是无论哪个时代,总有勇敢进取的人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读完这本书仍然困惑,这种不懈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天堂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个解释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希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修行路上,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从书中摘录的引用文章

纪伯伦 《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从一个杯子啜饮, 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

但容许对方的独处,

就像琵琶的弦,

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

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交出你的心灵,但不是由对方保管,

因为惟有生命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灵。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阿华凯尔

直到信仰变为排斥,排斥变为信仰

真正伟大的穆斯林才会显形。

萨姆?基恩《致舞神》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在此过

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心理学的通俗作品:美国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9xx年于美国出版,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少有人走的路2-与心灵对话》,即第一本的续篇。作者M.Scott Peck是位心理医生。

读《心智成熟的旅程》时非常辛苦,因为内容涉及人类心理、心智,不乏专业词汇,为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我付出了多于一般读物两倍的时间读完。其实读后回忆不起任何字句,又颇受启发,心理豁然开朗。回过头来再看,文章逻辑严谨,前后呼应。还是顺便摘下认为值得思考的吧。

以作者的观点:大多数人患有心理疾病,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寥寥无几。几乎人人不是患有神经官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别人。不少

人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

书中说: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是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重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除自律外,书中还分别阐述了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作者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能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一直无法正常生活,就构成了“依赖性”,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作者也将此观点延伸到养宠物,人看中的是宠物对人的依赖性。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关注,可以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

不知作者是怎样悟出的,他有很高的境界:真心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

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当然,爱不能滥用。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即便很多人需要爱和关心,我们也必须有所选择,确定谁更适合作为爱的对象,谁更值得我们付出真正的爱。

看续篇《与心灵对话》就显得容易读一些了,有些观念是重复的,又是必须强调的。全书分为三部分:在痛苦中成长;心灵探索;寻找自己的归宿。很喜欢书中对宽容的阐释: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最近看到的国内心理学家陶思璇的《欣赏的神奇力量》中的观点与似乎此同出一辙,陶思璇将“欣赏”作为幸福的源泉,认为欣赏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还有一个新的观点:自爱是最重要的事。除非我们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可爱,缺少魅力,否则,没人能让我陷入心理疾病。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为了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我们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放弃一些自信,不要总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我们应该永远爱自己,珍视自己。

更多相关推荐:
读走在孩子后面有感

读走在孩子的后面有感走在孩子的后面是蔡老师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揭露了新一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有受爸爸的影响不愿意与穷姥姥平起平坐的有在爸爸面前浑身发抖的有中学时就已经开始在网络上...

《走在孩子的后面》读书心得

寒假读书心得走在孩子后面20xx1141716发布者y355356475查看333评论0寒假之际我读了走在孩子后面深深的被这本书吸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那么真实离我们其实很近内容更让人感受颇深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思...

读走在孩子后面有感

读走在孩子的后面有感侯镇中心小学张云霞走在孩子的后面乍一看这本书的题目不免生中疑惑怎么能走在后面在后面都能做些什么呢正是这份疑惑促使我捧起了这本书读完后心中豁然开朗蔡老师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

走在孩子后面

走在孩子后面读后感张丽丽读了走在孩子后面深深的被这本书吸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那么真实离我们其实很近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该多听听孩子自己心声我觉得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家...

走在孩子的后面 王海燕

走在孩子的后面读后感难得的假期让我充分体会到它给我带来的好处睡上可以自然醒的舒服觉与家人相聚和朋友畅谈同时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读书所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走在孩子的后面就是我读的其中一本这本书很对我的胃口蔡兴蓉...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说到理解孩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心理学想起一大串的术语和一对教科书当我打开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时我的感触就是用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用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悟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之一走在教育的边缘的简介我们研究教育我们首先进入教育情景之中被教育对象化我们经由教育研究来显现我们对人世的关切显明我们在世界存在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思考与言说虽然不足以改变教育改变世界但它至少可...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读后感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读后感别让孩子伤在小学gt读后感文李林海女儿上小学了班主老师向家长推荐了好多书其中有一本就是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我上淘宝购买一本今早拿到了书一口气看完了内容很写实也更为实用简单来说这本书要传达的就是...

高秀梅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后感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悟颇深李跃儿说过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教育不得法抽去孩子的自然属性按照成人的想法去朔造本质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毒化它使得孩子丧失了作为人的基础最后只...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读后感

不要让孩子们被幸福那些让孩子们感到幸福的事儿读后感何谓幸福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精神上的愉悦想必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是面对孩子幸福则有了统一的答案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则没有不希望自己孩子幸福的双...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文摘

一些身外事使我作为一个女人连流泪的功能都没有了一旦当我置身自然中的时候我重又恢复了流泪的功能我感觉到流泪的幸福现在有些所谓的文明人为什么内心干涸的像沙漠一样呢为什么人本该有的幸福感成了奢侈品了呢有人说每个人都应...

读书心得《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看了一半多一点听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没有经常看书的习惯但那段时间却很经常的翻看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画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李跃儿老师著的她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不仅精通教...

走在孩子的后面读后感(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