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课程学习体会

时间:2024.4.21

中国文化地理课程学习体会

我们从哪里来,又该向哪里去?人类的文明又是如何起源的,通过学习这个课程,帮我解答了一系列的问题。整个课程以文化为主线,地理为辅助,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地理的概况。在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或者说文化的含义是什么?课程中没有明确告诉我,通过网上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百度上说是: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而我更喜欢龙应台的解释: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就是价值和秩序的一种进步,并且为了这种进步所做出的努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文明与粮食关系最好的理论证明。中国的文明最早起源与北方,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文明的出现和粮食有找直接的关系。生理上的角色上来说粮食对于文明的起着基础的作用,它是文明的基石。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在干旱地区的最南边,而水稻却在它出现生长的条件最差的地方,只有人掌握了把它们变为农业技术之后,水稻和小米才成为当时中国粮食的主要来源,这相当于两天强大的食物动脉,一种东西欠收,还有另一种可以弥补。

由于远古时期交通不便利以及粮食的不便于携带,所以文明只能出现在粮食生产好的地方,那么自然而然整个文明就出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说到农业就不得不提及畜牧业。汤因比: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定是农业?如果说畜牧业应该也不为过吧。经过专家的研究论证了先有农业在有畜牧业。

文字、青铜器、国家、城市是文明的四大标志。我认为文字和青铜器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国家和城市是地理的概念。

课程中对于传说有过非常精彩的讲述:“虽然说,我们的三皇五帝不是真正的历史,但是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愿望,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从原始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合在一起的社会,为了大家能够充分融合在一起,和谐共处,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这个历史,把好的部分加以扩大从而,讲道德,互帮助,照顾百姓等等就成为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那时候人们的一种愿望和理想的创造。

凡走过必将留下痕迹,凡存在必将有所道路。这些雄伟壮阔的传说,既告诉我们要用科学的角度去探寻他们的足迹,又要从文化文明的领域启发现代人对其意义的深远思考与传承。”

我想传说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形式,有口口相传的传说,也有利用文字在青铜器记录下来的传说。文字是一种工具,青铜器是一种载体。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和青铜器更是是对于文化的一种传承,因为他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只有大多人拥护的东西才能传承下来。

当大多数的人拥护的到大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是国家这个形式出现的时候。恩格斯对于国家的定义是: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而我觉得国家更像是一个维护共同价值和秩序的一种组织或者机器。

国家的诞生说明人类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的产物,也是不同文明之间平衡的一种方式。有了国家这个组织,不同价值和秩

序的人就在聚集在一起。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首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等同于一个国家的心脏,特别是在农业社会。首都区位最好是一个平原地区,农业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而四周要有山岭与河流的环境,易守难攻。当然,这些条件要样样优越很难,但是最好是相互兼顾。由于时代的不同,往往不同时期的选择条件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课程中对于首都的划分采用的两个三角形,大三角形:西安—南京—北京,小三角形:洛阳—安阳—登封。在我看来如果以社会性质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有记录的国都来开,在公园1271年之前它的走向是东西方向的,即西安—洛阳—开封,之后是南北走向北京—南京。就像课程中介绍的那样首都的选择有很多的原因,起初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比如说西安,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西北的萧关。因为它的地势险要,所以中国古代几个大一统的王朝都建都于此,秦、西汉、隋、唐,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军事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西安因为战乱而找到破坏,洛阳成为了新的首都选择地。洛阳成为首都虽然它的地势没有西安险要,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地处天下之中,交通便利。一方面地方上发生意外事情,国家可以迅速地处置,另一方面各地也可以方便向首都运输各种物资,尤其是粮食。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对于中国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联通了中国南北面的各条水系,不仅缓解水患,而且还有利于漕运的疏通。因此中国的首都迁徙也就充之前的东西走向变为了南北走向。北京作为首都的意义也就诞生了。

最后,我想说总有人问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我想说学习不是在于它有用没用,而在于自己是否感兴趣,通过学习这门课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有用没用不是学习的本意,而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最多

只能成为学徒。而中国文化地理就是一门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课程。


第二篇:中国文化地理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1

《中国文化地理》

讲 授 纲 要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综合研究它在中国这个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中国文化是一个富有东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整体。《中国文化地理》将通过对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化特征、中国文化的扩散、中国文化区域差异等与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特征的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开放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献计献策。

第一章 绪 论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

1、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文明与文化,文化类型。

2、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发展的关系

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客观性。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发展影响的正确观点。从宏观和长期视角看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从局部和短期看人地之间的或然关系。

二、文化地理与中国文化地理

1、文化地理学及其研究领域

文化地理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区域是其研究领域。

2、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 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中国文化在中国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3、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目的

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对外开放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2

为各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第二章 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地理背景

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机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第四纪冰期的苦难历程后,在距今1万年前迎来了温暖的全新世,人类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掀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屹立于世界古典文明之林。

尤其是距今5000-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多姿的古文化盛开在以中原为核心的辽阔土地上。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即是证明。

二、文明起源的时间

文明是人类文化演进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

城市、文字、金属器和礼仪性建筑等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具体标志。

据此19xx年出土的安阳殷墟文化也是相当成熟高度发达的文明了。往上追溯,偃师二里头文化年代为公元前1500-19xx年,有宫殿遗迹,类似甲骨文的文字,大量青铜制品,玉器中有花纹,已是殷墟玉器的祖型。因此偃师二里头文化的晚期——即夏末商初应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

三、文明发祥的区域

中国新石器文化是多元的,但各文化区以中原华夏文化区为核心,其它文化区相辅佐形成,犹如众星拱月。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而作为其核心地区的中原则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

四、文明摇篮的地理背景

旧大陆四大文明皆为大河流域文明。为什么是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狭长的东西向冲击平原上)而不是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1、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黄河流域远古发达文化带基本上完全处于亚热带气候控制下。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3

2、得天独厚的自然富源

温暖湿润气候,纵横交错的水网,松软肥沃的土壤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其自然成为中国文明的摇篮。

第三章 中国本土文化的形成

一、双源并出

1、中原华夏文化的的发展壮大

华夷杂处的民族格局,战争与文化融合促使华夏文化的弘扬。

2、南方楚文化的蓬勃兴起

兼备夷夏的物质文化,极富浪漫色彩的精神文化,《楚词》与《诗经》比较。

二、合二为一

1、兼并战争与文化大融合

血与火的方式进行的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是残酷的,但这是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必然。

秦灭六国的过程,打破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民族的隔阂,消除了华夏族与荆楚族长期形成的历史界限,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大民族与文化系统的汇合,不仅形成了汉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而且出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雏形和模式。

2、统一中国与文化大一统

以文字的统一为先导,汉民族共同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思维特征、音乐舞蹈、文学美术、风俗习惯以及直接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冠带服饰、庭园建筑等民族文化特征在秦汉时代基本定形。

第四章 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一、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形成与对抗

1、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形成

2、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

二、气候变化的波动性与文化碰撞-融合的周期性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4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融合的周期性与气候冷暖的波动性之间存在基本吻合的准同步规律。

三、游牧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

1、第一次冲击与文化融合

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变冷、灾害频繁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2、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盛唐文化

气候温暖,天下富庶,四夷自服,文化昌盛。

3、第二次冲击与文化融合

宋元“太湖结冰,柑橘冻死‘的寒冷气候。民族文化融合的新格局。

4、第三次冲击与文化融合

“明清小冰期“与明末大旱,满清入关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新高潮。

第五章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风貌

一、中国地理环境特征

1、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

偏居亚欧大陆的东方。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反应机制”。

2、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背倚高山大漠,面对辽阔海洋,地理形势相对隔绝。

3、条件优越的农耕世界

4、幅员辽阔的文化领地

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化风貌

1、中国文化气质——内向型

农业文化气质具有典型的内向型特征。

1)中国人的"天下观"

自我为核心的"天下观"。极富尊严感的"自我意识"和深沉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人的天下观同时又阻滞着中华民族迈向近代文明的门槛。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5

2)" 内向开拓'精神

世界上一些海洋民族形成外向型文化心理。中国人世世代代专注于内向开拓——国家疆域和文化领地的向陆开拓、向内地开拓。

3)精神世界的自我升华

注重精神领域的内向开拓--向人的开拓、向世俗生活的开拓、向现实世界的开拓。

4)中华民族“勤奋(勤俭、自强)”的民族观念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人勤奋传统与季风环境和小农经济体制有关。

2、中国文化的风格——和谐型

1)“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2)和谐型的文化风格对社会的影响——“大同世界观”

"大同世界"观根深蒂固。

过分强调和谐统一反对"过""不及",也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落后而相对稳固的封建结构难以彻底打破。

3)和谐型的文化风格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整体综合观念”

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注重事物内部各部分及事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性,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整体思维影响根深蒂固:~文学艺术建筑园林的整体性;中医的联系观;关心大局观。日期、地址、姓名表示方法。

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思想在今天意义重大。

整体思维对现代科学有重要意义。量子力学、基因科学、电脑技术。~

当然这种文化风格也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分析与综合二者有机结合,"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会显示巨大生命力。

3、中国文化的内核——伦理型

1)伦理型文化内核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6

2)伦理型文化产生的基础

"伦理型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宗法-农业社会结构。

3)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观念”的扬弃

伦理道德型文化结构的灵魂是宗法意识,紧紧束缚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精神上的虐杀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生活开拓、观念更新的巨大障碍。

中国文化伦理型的内核也有其无比的优越性。重视和谐、人伦、人与人的责任义务、理解礼让尊敬,对经济政治发展都有进步意义;家庭、家乡、同乡观念与经商。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中国文化从未出现“断层”

"文化断层":某一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中断(或中绝)的现象。

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一以贯之。发展中没有中绝和转向。

2、中国地理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机制'

其一指对外部文化侵入时的单纯防御性保护作用

其二当外部文化侵入之后对异文化的同化或融合能力

其三应付环境变迁挑战的能力。

1) 地理位置的偏远、封闭保证了中国政治-文化史的连续性

政治史的连续性是文化史连续性的保证。

政治-文化史的连续性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中国地理环境所提供的"保护性反应机制'的保证作用。印度和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明。

2) 地理环境的优越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洪炉"

气势磅礴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本土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3)辽阔的腹地使中国文化足以应付环境变迁的挑战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7

文明受人类文化与历史发展自身规律影响外,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变迁也是影响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青藏高原的阻挡,季风气候的惠泽没有遭遇沙漠化的厄运,但近20xx年来气候的干冷和暖湿波动诱发了游牧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次冲击,但传统文化岿然不动。原因除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高度发展外,中国地域辽阔,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是其重要原因。

3、中国传统文化极强的"内聚力"

中国地理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机制'从宏观上保证了中国文化数千年从未中断;同时中国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的内聚力,使中国文化本身从宏观、微观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在数千年发展中具有最完整的连续性。

内向型气质--极富尊严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深沉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地奋斗、开拓,使文化尽善尽美--文化生命力强大--保家卫国发扬传统文化。

和谐型风格--政治文化上追求"大一统"--生命力最强的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摧残--保证文化的连续性。

伦理道德型内核--强化文化的连续性--伦理道德型信念、传统、习惯影响社会深远,同时在外来文化冲击时增强文化"内聚力"。

可见,正是由于中国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强有力的"保护性反应机制'和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化传统所具有的顽强的"内聚力",充分地保证和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举世无双的延续力和连续性。

第六章 中国国内文化中心及演变

一、关于文化中心转移的基本理论

文化中心。文化的运动。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

文化中心的转移与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

二、中原文化轴心时代

1、政治中心:缓缓向东迁移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8

选都建国的基本条件,西安的衰落,洛阳、开封的兴衰。

2、经济中心:从稳定、倾斜到基本转向江南

3、文化中心:在摇篮中徘徊

三、江浙“人文渊薮”时代

“靖康”之难及引发的宋室南迁,标志中国文化的江浙“人文渊薮”时代的的开始,在此后的800-900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始终是我国人才与学风分布的重心地区。

1、政治中心:从吴越到燕赵

杭州和南京的兴衰,南控江淮、北连朔漠的北京城,

2、经济重心:稳定在江南

3、文化中心:江浙汇成“人文渊薮”

从南宋到元明学风盛行江浙赣,清代学风敛聚江浙皖,

4、近百年来:东南沿海新月型文化带初步形成;新中国政治中心影响而形成南、北文化中心。

第七章 中国文化区域分异

一、中国文化地理区的划分

中国文化地理区域分异规律。三级文化区的划分。

二、中国东部农业文化区域

1、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

1)南北文化总体差异

人体质差异——北高南矮;语言差异——南繁北齐,福建方言的复杂性;饮食文化南北差异——南米北面,南细北粗;建筑园林差异:南巢北穴,缘由不同,南敞北实,形式不同,南花北柏,植被不同,南水北石,要素不同,南私北皇,社会背景不同,南方佛寺道观,北方石窟寺,民居差异;文风南北差异——南清绮北质朴,南骚北风;画风南北差异——山水画的自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9 然与人工、天成与精雕、真实与想象。书法的温雅与雄健;音乐戏曲南柔北刚;佛学南顿北渐;武术南拳北腿。

2)文化区

a 齐鲁文化区

齐鲁文化具有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年画的夸张、高亢激越的山东棒子快书大鼓、 大块吃肉喝酒的梁山好汉可见,鲁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b 燕赵文化区

名将辈出、武术杂技传统悠久、戏曲音乐热烈火暴又有苍凉悲壮风格。金开始受宫廷文化 影响大。

c 三秦文化区

中国文明的足迹:文明发祥地,周秦以来20xx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遗迹众多;高亢激越的的秦腔。

d 三晋文化区

天下功夫出少林;唯有牡丹真国色;河南棒子有特色。

晋商和晋商文化驰名中外。晋商形成背景:明代山西的军事地理位置有重要作用;当地物产与周边互补性;晋商雄居中国商界500年,和其良好的商业素养、创新的商业制度、完整的商业文化分不开。

e 荆楚文化区

古代手工业发达,神奇浪漫的民间文学,四大名绣,龙舟竞渡。

f 吴越文化区

苏绣精美细腻,吴侬柔语,细腻婉转的昆曲、评弹、苏菜。文化景观典雅秀丽。

g 巴蜀文化区

文化风格以热烈、灰谐、高亢,川剧高腔、麻辣的菜肴和性格可知。

h 岭南文化区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全校公选课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 10

移民文化区。文化的域外色彩浓;农业受到限制,商业、渔业发达,饮食、语言、风俗、戏曲多样;近代东西文化混合形成新文化风格。

i 关东文化区

区域文化形成较晚。二人转;冰雕艺术;东北三宝三怪:人参、貂皮、乌拉草;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姑娘叼着大烟袋。

2、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区

血脉各异的三大族源——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适应亚热带山原环境的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的多元性;能歌善舞的各民族。

三、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区域

是整个亚欧大陆北部游牧文化带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

寒冷、干旱、辽阔、空旷的自然环境——游牧迁徙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与权威性——生活习惯,文化风貌——文学艺术、民族性格的粗犷、热情、开朗。

四、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区域

举世瞩目的佛教胜地;独具风貌的生活习俗;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孝坤编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

09年高考考纲与08年没有变化无论知识点题型文字要求可以说几乎一字未变也就是说仍继续坚持原有的以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没有变化连题型示例都...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感受原本以为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会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可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武才娃为我们展现的中国文化精髓的时候我发现这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感悟和体会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感悟和体会就儒家思想展开叙述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有感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有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但是对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其实并不十分明晰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有机会从更深的层次去接触和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感想

姓名唐璐专业班级英语翻译20xx2学号20xx0910010213GrouptopicmoviecultureTheChineseculturalflowerChinaisanancientcountrywhi...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感受在上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之前就听学姐学长说过它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候我发现这的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

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计志宏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摘要中国文化概论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升华人格开阔眼界振奋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提高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江苏省20xx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江苏省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郡县制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学习辅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学习辅导导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一教学要求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特征要紧紧把握住以儒家为主体人文精神为核心这条主线描述出它的演进轨迹和基本面目为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合著的旅游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我国在19xx年引入旅游文化概念定义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

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许昌县实验中学张新亭7月812号我有幸参加了许昌市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让我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每个老师的演讲都各有其特点各有其精髓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深思有的让我们反省有的让我们...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王丽彩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