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4.21

旅游文化学心得体会

开学伊始,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选择了《旅游与文化》这门选修课。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自然地理与中国历史,喜欢我国辽阔土地上的大山大河,更喜欢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在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以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总和。它既是物质也是精神。且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旅游是一种审美与身心愉悦的集中体现,而且可以锻炼身体,旅游的发展空间巨大,被现代人成为无烟工业;旅游也是物资生活丰富后精神的另一种需要,远离城市的宣泄,感受身临其境与大自然的零接触,陶冶情操。如穿梭于西北大沙漠,沿着丝绸之路寻找历史的痕迹,探索楼兰古国的消失之谜;再荡舟于漓江,欣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更一路东来感受周庄的古典淳朴,另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外,富春江畔的闲情垂钓。这些无一不美,无一不是人生的最高享受,更无一不穿插着文化的足迹。

文化是形成旅游吸引力最核心的因素,也是最不易改变、不易模仿的因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体验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者进行旅游最终是对文化的消费。

而旅游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全新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从东北从神奇的大兴安岭与肥美的黑土地到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从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镇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北;从地势险

峻风景秀丽的大西南到神秘的青藏高原,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孕育了太多美丽的大好河山与灿烂的文化。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等自然景观,明清皇宫、长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布达拉宫、青城山-都江堰等古代建筑;唐三彩、青花瓷、甲骨文和小篆等古代文明。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是发展旅游文化业的丰厚基础。

就如蚌埠市的“花鼓灯嘉年华”就将花鼓灯这一传统文化加入了现代元素后活用到了旅游中,形成了蚌埠市独有的旅游文化。再如北京的电影旅游城就将古代建筑与现代特技影棚相结合,不但拍出了许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旅游特点与文化。

另外,发展旅游文化还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如,第一,促进了接待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旅游在客观上起着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度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作用。首先,它是一种人群之间的直接交往,而不是以文字、有形物品等形式或者以个别人为代表的间接沟通或信息传递。其次,旅游体现着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交叉和渗透、其中不同文化主体间的沟通内容涉及甚广,几乎无所不包。再次,旅游是人类的和平交往,是人类文化最理想的交流方式。

第二,促进了接待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由于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接待地在旅游开发中就有可能会重视自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便尽可能多的吸引旅游者。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繁衍与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产物。由于不同地区的创造与发展、拥有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份,甚至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文化权是一个地区拥有自己地区文化得到保持、保护与发展的权力,对于衡量地区平等及一个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地区间的互相尊重与团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促进了接待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能促进接待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访问,接待地会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旅游促进了一些城市独特风貌以及其他皮具创造性的人文景观的形成,为接待地增添了新的文化风采。其次,旅游能促进接待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

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旅游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对接待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接待地社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趋向开放,趋向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总而言之,在旅游文化学的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更了解了旅游文化的内涵。这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秀丽山河与灿烂的文化,这两者相结合所爆发出的绚丽的美感让人目眩神迷,陶醉不已。因此我热切的希望更多的旅游文化被挖掘出来,好填充这山河、壮丽这秀色;好让我更深深为之而倾倒。


第二篇:(选修)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

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张建平副教授

引 言

现代旅游既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现象,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现象。因此,对于现代旅游活动现象及其本质,我们不仅要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之作出科学、深入、理性的思考、分析、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应以文化的角度和视野,分析研究探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蕴涵和折射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规律。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的生长点,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层面。旅游文化学是一门分析研究探讨旅游文化活动现象、本质及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现代旅游和提高旅游文化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论

1.1 文化概述

1.2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章 旅游者文化

2.1 旅游者及其文化规定性

2.2 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与塑造

2.3 休闲文化对旅游者性情的调适

第三章 旅游景观文化

3.1 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

3.2 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

3.3 文化积淀与自然景观美

3.4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3.5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3.6 作为文化现象的宗教旅游景观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专题学习欣赏

1.泰山(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

3.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世界文化遗产)

4.长城(世界文化遗产)

5.明清故宫(世界文化遗产)

6.北京的皇家祭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

7.黄龙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

8.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9.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世界文化遗产)

10.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11.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世界文化遗产)

12.青城山和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

13.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

14.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

1

15.云岗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16.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参考文献

1.《旅游文化学》.谢贵安,华国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6月第1版

2.《现代旅游文化学》.马波编著.青岛出版社,20xx年1月第2版

3.《旅游文化学导论》.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4.《旅游美学新编》.王柯平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5.《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6.《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上、下).王新建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7.《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大型画册)

8.《中国世界遗产图典》.旅游天地杂志社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年2月第1版

9.《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文化部中华文化信息网,浙江摄影出版社编.浙江摄影出版社, 20xx年8月第1版

10.《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柳正恒,林可编著.湖南地图出版社,20xx年2月第 1版.(共五辑)

11.《中华遗产》.中华书局主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办.邮发代号:80—253

12.《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国家文物局、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编.中华书局,20xx年7月

13.《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唐鸣镝等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14.《旅游文物鉴赏》.顾维舟等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19xx年

15.《中华文明之光》.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2版

16.《中华文化讲座丛书》.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吴同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xx年1月第1版

17.《厚重河南》.大河报社编辑室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共十辑)

18.《经典洛阳》.齐永长等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xx年12月第1版.(共四卷)

19.《洛阳春秋》.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栏目制作.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xx年

20.《旅游》(月刊).北京市旅游局主管,旅游杂志社编辑出版.邮发代号:2—159

21.《风景名胜》(月刊).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协办.邮发代号:32—74

22.《中国国家地理》.(月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邮发代号:2—806

23.中国世界遗产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24.中国旅游网(国家旅游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5.国家建设部网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

http://www./city/other/

26.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Chineseindex.html

27.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

28.国家水利风景区

2

http: //www.mwr.gov. cn/slfjq/

2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www./

30.国家文物局网站(世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w./

31.CCTV—国家地理频道

/geography/

32.中国风景名胜网

/

33.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

34.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cn/

35.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

/

本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大作业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不定期进行三次课堂考勤,凡是在三次考勤中有两次及以上没有到课者,则课程成绩被评定为不合格。

2.要求完成一篇3000字以上的课程大作业,具体于第十二周上课时间公布大作业选题及注意事项,由本人在课程结束时上交大作业。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论

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或称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旅游文化学研究必然要建立在对普通文化学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我们在探讨旅游文化之前,必须首先对文化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文化的概念、结构和特征等的分析,为下一步深入探讨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十分必要,人类从原始野蛮到古代、近代直至现代文明依赖文化进步,人类自身的成长和完善靠文化教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要借助于文化包装。可以说,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与文化之间的脐带联结是无法割舍的。

文化的概念内涵博大精深,文化被看作是一种人类文明抽象的结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整个复合体。除纯粹的自然物外,一切的一切均属文化现象。

对文化的概念,应该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相联系的。文化是一种“人化”的现象,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 3

显现。凡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力的事象均属于文化,否则就应排除出文化的范围。

第二,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为全社会所普遍具有和享用的,而不是专属某个人的。文化体现在普遍的或一般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物中。文化从纵的方面来看,可以是某个时代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从横的方面来看,可以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集团作为社会群体所具有的。

第三,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模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风俗习惯,一件物质产品,一件精神产品,之所以说体现了一种文化,就在于它体现或反映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量,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智慧发展的水平和成就。

总之,文化是人类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结晶。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既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创造的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中。

“文化”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学术界一般都认同将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所谓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

二、文化的结构和类型

1.文化的要素及结构

文化是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系统而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多种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每一种文化都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或者说具有三个不同的内容层面:

一是文化的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一般称为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它各种物质产品;

二是文化的行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为方式,一般称为行为文化,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 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一般称为精神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与情趣、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

在社会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体系之中,精神文化是最内层的,所以称为内在文化;而处于中层的行为文化和外层的物质文化,则统称为外在文化。

2.文化的等级序列

按文化要素的大小形态,文化的等级序列由小到大依次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和文化区。

3.文化的不同分类

在文化的应用及研究中,对文化可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文化和反文化等概念范畴。

三、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

文化的地域性即文化的地域差异性,或称文化的地方性。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东西方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文化的差异也是极易被感知的。我国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社会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2.民族性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不同民族,而每个民族则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其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及物质成果等,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性的因素沉淀于一个民族之中,从而成为一个民族强有力的粘合剂和内聚力。如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长期保留着炎黄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影响着人类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是旅游活动产生的直接诱因。

3.时代性

文化既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可以说人类文化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4

中国文化按时代可以分为原始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代先人已经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一种外在于当代人主体的、历史地凝固了的一种的既定的存在,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古代巫术、诸子百家、古代典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琴棋书画、中华武术、杂技、养生秘诀以及万里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北京天坛、曲阜“三孔”、武当山古建筑群、丽江古城、洛阳龙门石窟、清东陵和清西陵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均可形成颇具魅力的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

现代文化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以及社会风情等。如现代都市风貌与特色小城镇,现代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现象和设施,现代田园生态农业、高新科技工业、伟大工程景观等。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均可构成颇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4.继承性和变异性

文化的继承性是指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特定的人群中世代相传,使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化的变异性是指人类在继承的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新的文化创造,并且文化交流也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分析

1.现代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现象

现代人类的旅游活动显然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已经不具有“谋生”的性质,而是出于“乐生”的需要。

现代旅游活动是人们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力的驱使结果,是人的“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旅游的人“实即艺术精神呈现了出来的人,亦即艺术化了的人”,旅游的时候“人就像鸟儿自由飞翔一样,无所拘束,其乐无穷”。旅游活动作为自由的生命表现的一种形式,使人摆脱了日常劳动和生活方式的机械束缚及压力,使人自由、潇洒、快乐。

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需要,主要属于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能产生旅游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旅游与其说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如说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结果。

旅游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丰富多彩、自由愉快的文化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人所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从它一开始就带有自由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等这样一些文化的内容色彩。

现代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社会意义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是人们学习求知的特殊课堂

旅游景观不仅是旅游活动中游览观光的对象,而且由于它们所蕴涵的丰富且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一部直观而生动的自然、历史和现实、社会和文化的教科书,成为人们认识和学习的对象,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和完善文化素质结构,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学习和认识水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代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特殊的学习求知方式和经历,“寓学于游,寓学于乐”,人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益无穷。现代旅游活动的社会功能日趋完善和多样化,走出家门,踏上旅游之路,亲身去了解和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则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旅游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文化活动

旅游是一种愉快的活动,陶源明说他“性本爱丘山”,李白称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这种爱好本质上是一种自由、主动、积极的文化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愉快的精神享受。

(3)旅游是人们个体审美和个体文化人格的一种升华

旅游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大体量的综合性审美活动,不管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有多么多种多样,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始终是旅游者的共同目标和追求。旅游可以增强旅游者的审美意识,丰富旅游者的审美经历,培养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水平。

(4)旅游是社会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

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往来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的兴起和 5

发展,促进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旅游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友谊,对文化事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活动的产生和普及也受到旅游景观的吸引和激发,旅游景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且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而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属性的需求是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旅游资源的精神文化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仅要重视有形的实体,更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要开阔思路,发现、形成和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映这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由于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消费,旅游业的文化特性就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方面,也渗透在旅游产业的多种部门的运行之中。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业的经营管理与服务就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

实践证明,旅游业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只有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档次,才能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和本质所在,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只有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旅游业发展得更快、效益更好。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的分支,既有旅游的综合性,又有文化的延续性,它是与旅游紧密相连,并对旅游者的旅游感受产生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的专门文化。

旅游文化的内容是十分宽泛的。可以说,凡是人们通过旅游活动认识自然与社会和化育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社会关系的总和,都可归入旅游文化的范畴。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旅游中的普遍显现,它既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与社会文化信息,又包括旅游者自身携带的文化信息及客源国(地)的民族文化,并且还包括它们相互作用以后形成的动态文化。可见,旅游文化的形成是旅游活动发展的结果,是旅游者、旅游景观和旅游中介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正确把握旅游文化,我们必须明确:第一,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主体,只有从旅游文化主体入手,才能把握旅游文化本身;其二,旅游文化的特质必须在旅游活动中寻找,只能产生于旅游活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

因此,对旅游文化概念的把握,首先应该从旅游活动的行为主体即旅游者入手,而旅游活动的产生则取决于人的本质属性。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人类具有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完善的本质属性,而正是人类具有的超越自然、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自我完善的本质属性,使人类天生具有摆脱约束、压抑而“出走”的动机和“超越”的愿望,从而导致了旅游活动的产生。人类在追求自由的旅游活动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超越与对自然和社会的回归两个阶段。

人类通过从超越到回归的旅游活动,人类的自由属性得以充分的显露和发挥,追求人性自由的本质得到完善和满足。而人类追求自由和完善自身的本质属性,则主要体现在对文化时空的纵向和横向跨越上。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分布的空间特征和时代性特征,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的实质正是人类对原有文化环境的“出走”和“超越”,对异质文化差别的寻求、比较和体验及其所引起文化交流。

旅游文化的本质,是旅游者在旅游中介的参与和帮助下作用于旅游景观实现“文化时空跨越”的过程和结果,也即摆脱人的自然属性、塑造和发展文化人格并追求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文化交流过程及其成果。

对“旅游文化”的概念作出如下界定: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为了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塑造完善的个体文化人格及民族文化性格,实现对自然的审美、学习探索、超越和回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审美、学习研究、推进和发展,在旅游中介的参与和帮助下,作用于旅游景观,进行历史文化时段的永恒超越和文化空间及地理环境的暂时跨越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事象及其本质 6

的总和。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多元二重性

1.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在实现“文化时空跨越”中,对新、奇、美的本质追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对体验和探索异域文化的渴望,在时间上表现为对向后文化即传统文化或向前文化即现代文化的向往。旅游文化正是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文化求异的追求而产生的。

但是,旅游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如果没有文化认同,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平衡,是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冲突和交流,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汇。

2.旅游文化是暂时性和延续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人的旅游活动是较为短暂的,旅游是人们对常态生活的一种主动的、暂时的逃脱或反叛,是对日常生活的补充。旅游活动虽然短暂,但人们从中受到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感受则会保持和延续下去,会潜移默化渗透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世界之中。并且,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论,旅游活动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停止,旅游文化一直在延续,在不断向前发展。

3.旅游文化是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的对立统一

旅游者是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以获得审美感受为主要目的,体现和创造的是旅游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是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体现和创造的是旅游经营文化。旅游文化是这两种文化的对立、统一和融合。

(二)双向扩散性

在跨时空的旅游活动中,通过旅游者所引起的文化扩散是双向的:一方面,旅游客源地的文化通过旅游者跳跃式的传入旅游接待地,从而引起旅游接待地文化的变化;另一方面,旅游接待地的文化也会被旅游者带回客源地,进而导致旅游客源地文化的潜移默化。

(三)大众普及性

现代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社会上等阶层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一种社会大众化的休闲审美文化活动,现代旅游文化则由此表现出娱乐性和商品性的大众文化特征。因此,旅游文化不是书斋文化,而是民间文化;不是高堂文化,而是庶民文化;其内容主体不是雅文化,而是俗文化,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现代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现象?

2.试析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第二章 旅游者文化

旅游者在形成及选择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旅游是旅游者的高级精神文化享受与交流活动,影响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文化因素及旅游活动实施后旅游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都应该纳入旅游者文化研究的范畴。

本章从旅游者及其文化规定性、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与塑造、休闲文化对旅游者性情的调适等三个方面展开对旅游者文化问题的全方位分析与探讨。

第一节 旅游者及其文化规定性

一、对旅游者的旅游文化主体地位分析

旅游者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景观的游览主体。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只有在他与旅游景观直接相观照和相审视时,他才能成为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是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旅游审美则是以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直接审视为条件的。

1.从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旅游者经历了从劳作性旅游活动主体发展成为休闲审美性旅游活动主体的历程, 7

从而奠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文化主体地位。人成为休闲审美性旅游活动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生活及物质条件提高的结果,更主要则是人们对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不断追求的结果。

2.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旅游者具备相应的文化特征。

(1)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负载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者负载着原有的文化内涵,前往相异的文化空间中旅行游览,在将原有的文化传播到异地的同时,也将异地的文化和风俗传播回原有的文化环境之中。

(2)旅游者在将文化传播的同时,通过对两种或多种异质文化的学习、比较和熏陶中,能够创造出新的旅游文化和审美成果,如旅游文学(游记、旅游诗词、散文、杂记),旅游摄影艺术作品、美术作品,旅游美学研究等。

(3)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比较和先进文化的追求,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水平,从而实现了对真、善、美先进文化品质的追求与认同。

3.旅游者的心理动机和行为表现也日趋复杂而多样化,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景观的选择、开发和建设。而数千年来由社会整体结构和文化生态所决定的社会文化模式,则直接会影响到该民族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从旅游者最根本的心理活动导向来说,旅游者有着永远进取、永不安分的灵魂,他们总是在不断地积极寻求“出走”和“超越”,而“出走”和“超越”则是旅游者最根本的意识,这种意识又成为最基本的旅游动因,推动着旅游活动永远不断向前发展。“生命不息,旅游不止”是旅游者永远的追求!

二、旅游者的文化规定性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除了物质上的需要之外,主要还有一种精神上追求文化享受的需求,我们称之为审美欲求,或称旅游审美。旅游审美是旅游者的主要活动,也是旅游的主要目的,而且还决定了旅游者旅游质量的高低。

旅游者作为旅游审美活动主体,有着如下审美主体的文化规定性:

1.旅游者主要是精神活动的主体

在各种具体的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作为主体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是旅游产品的精神价值而非实用价值;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运用的本质力量是精神感觉力量而非实践改造力量;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旅游者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而非生理性本能活动或实践性物质活动。

宋代大学士欧阳修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以酒也。”王安石亦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游山水而得于心,观草木而求其神,此乃有益之举。

2.旅游者是情感活动的主体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作为主体,主要是处于一种情感状态,以丰富的情感(如兴奋、热情、激情、专注、兴趣、忘我、活泼、开朗、乐观、关爱、善于探究、不畏艰险等),对旅游景观凝神观照,从容打量,仔细欣赏,细细品味和感悟,否则就不可能进入旅游审美的理想境界,获得旅游的真正乐趣。

对旅游景观的感悟,全在于观赏者倾情、纵情、寄情其间,挥洒情感,自我感悟所得。能享受旅游乐趣之人,惟有倾情、纵情、寄情于自然山水和人文胜迹者,惟有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和社会文化的陶冶,才能发现和感动于自然美与人文美,净化和充实心灵,寻找出一种人生的价值,思悟出自我生存的一点精神。

3.旅游者是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主体

人的任何一种审美活动都是摆脱了肉体需要支配的活动,是脱离了对“物”的绝对依赖性的活动,旅游审美活动更是如此。

旅游者作为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是粗陋的肉体需要者和低级的实用主义者,也不是精神压抑和情感迷失者,而是能对旅游景观对象凝神观照、不旁及日常功利、不为物质欲望所缠绕的享有高度生命自由的人。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应该是摆脱了精神压抑被解放了的自由的人,应该是摆脱了低级趣味和纯粹实用主义的高尚的人,是自由潇洒且不屈不挠、勇敢追求的人。旅游是表现“真我”的过程,是感受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活力的过程,旅游使旅游者体现出“自由生命”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第二节 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与塑造

一、旅游者的文化人格

人格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其社会活动中所显露出来的个性品质与特征,“就是人类个体所以异于他人的内在的特 8

质模式,是一个人心身组织结构和行为与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的构成因素具体包括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

为了适宜于社会生活和人际沟通,需要对个体人格进行社会文化的塑造,从而使之形成“文化人格”。

文化人格是每个人所显现出的有益于社会的崇高的个性和品格,它是社会文化体系塑造的结果,它在保持个体人格的前提下,进一步融入了真、善、美的先进文化品格。文化人格是以人的个性结构为基础,以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为灵魂。

旅游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构成部分,直接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作用。

旅游者的文化人格则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个体人格为基础,融合真、善、美的先进文化品质后,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旅游性格特征。旅游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具有塑造和完善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功用。

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是建立在人性发展的基础上。人性的发展走向,是由必然走向自由。历史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征服必然的自由意志,改造客观世界的英勇实践,实现自身的解放,是人性的根本发展方向。而旅游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则体现着旅游者的人性从必然到自由的发展过程。

旅游活动从劳作性旅游向休闲审美性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者从求生意志向求胜意志的超越。求胜意志能够使旅游者追求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并在此活动中不断追求和完善旅游者的文化人格。

可以说,旅游者向来都把山水之游当作陶冶心性的极佳途径,以求最终达到高尚的理想人格的境地。旅游者的理想人格是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追求,这种理想人格的建立必须通过旅游者一次次的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文化的永恒追求,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心灵来逐步实现。

从总体上来看,旅游活动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则主要体现在旅游审美、向善和求真诸方面,而这些都可以在或轻松自由浪漫或艰辛跋涉的旅游活动中得以实现。

其一,旅游可以塑造人类的审美文化人格。人们通过旅游,可以发现和欣赏自然山水之神奇、秀美与壮丽,可以尽情领悟人文胜迹之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进而获得对自然之美、人文社会与艺术之美的享受,并达到欢心畅神的愉悦效果。

其二,旅游可以塑造人类的向善道德人格。旅游活动不仅有助于人们形成自由、远大而高尚的理想,更重要的是她还能净化并充实人类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通过艰辛的旅游,还可以使人们重新珍惜一些东西。

其三,旅游可以塑造人类的求真文化人格。由于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人类永远会将目光投向远方,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把每一次旅游都当成是对神秘世界进行了解的过程,当成一次特殊的学习求知经历。废墟上方的明月,古建筑旁的落花,会引导人类的目光穿越遗忘之丘,追溯祖先文明的进程;而茅檐低舍、小桥流水,则会使人的思绪沉浸于永恒的安详,使人重温先民们恬淡质朴的生活。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无数自然与人文历史之趣、之奥、之谜,吸引着我们去不断探索,旅游能使人类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增加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旅游者求胜意志的表现,它将使旅游者的文化人格得到全面的陶铸和塑造。

二、审美与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

(一)旅游审美及其类型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的所谓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在旅游观赏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愉快心理体验是直觉和理性相交融,又与情绪的愉悦相始终的。

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可见,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寓美于游”的美育活动。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旅游审美活动的内容是异常丰富,而无所不包。旅游者除了观赏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体察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品尝欣赏不同风格的美食佳肴和参与各种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之外,还会搜奇揽胜,遍访文物古迹与建筑园林等众多人文景观,欣赏绘画雕塑、书法篆刻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

可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她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及生活美之大成,熔自然山水、文物 9

古迹、建筑、园林、烹饪、服饰、民俗风情、社会风尚、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一炉,涉及阳刚、阴柔、崇高、悲壮、轻松、明快、秀美、绮丽、旷野、沉郁、飘逸等一切审美文化形态,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各种不同层次的审美欲求。

人类审美的领域是逐渐展开的,旅游审美的领域也是如此。任何一种美的形式和内容都可能成为旅游者的审美对象,旅游审美的现象领域呈现相当多样的形态。总体上看,旅游审美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和艺术审美,在各自展开的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各类旅游审美文化形态。

1.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是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旅游审美类型。大自然是一种本然的“物态”存在,它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旅游审美的载体,是由于它已经进入到人类的文化圈中,并且成为人类旅游的一种直接的享受对象。自然审美是受到人与自然关系制约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抗拒自然能力的增强,自然之物大量地进入到人类的生活圈中,推进了自然审美文化的萌芽。

但是,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的出现,还有赖于人类将自然由实用的对象转化为审美的对象。自然美虽然不是人所创造的,但却是由于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和灵性而赋予她的。人们寄情、倾情、纵情于自然山川,挥洒情感,感悟人生,尽情欣赏、感受自然之美。

把自然当作审美客体的出现,始于中国的先秦时期,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代。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诗篇是以山水风景描写作为起兴的。春秋末期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明显地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关注。战国时代的庄子则更进一步,他不仅提出“天地有大美”的观点,还指出天籁、地籁高于人籁,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美学史上肯定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独立存在的第一人。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形势动荡不安,道家思想和玄学思潮甚嚣尘上,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前相比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自然界逐渐成为人类审美的一个独立领域,观赏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色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已成为一种时尚,故能有“倾耳听波澜”的谢灵运、“性本爱丘山”的陶源明这一类的名人涌现以及山水艺术创作的勃兴。

至唐代,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进步,人们欣赏山水之风趋盛,于是涌现出了以李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山水派诗人,从而将自然审美推向了兴盛阶段。特别是李白,他“须行即骑访名山”、“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以极其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吞吐宇宙的豪迈气概,赋予大自然以崇高的审美价值。

自然美无疑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形式与变化韵律之美,只有当自然的物态形式和变化韵律与旅游审美主体的生命韵律形成某种“同构”关系时,这种物态的自然才能获得审美的文化价值。自然界是广袤浩瀚的,以其为载体的物态旅游审美文化具有无限的意义。

2.社会审美

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这些美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道德伦理、习俗礼仪、婚姻家庭、经济、政治、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劳动和社会产品之中,并以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和活动状态显现出来。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

社会审美的对象主要是由人的存在和活动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其本质则是由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心灵、品格、情操、智慧、情感、理想等所构成。当然,人的这些精神性存在只有在外化为感性的物质存在时,才能成为可以直观的对象,成为旅游审美的客体,此即所谓:“诚于中而形诸外”。因此,社会审美的对象既是有韵味的物质文化形式,也是有意味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主要是有意味的精神文化内涵。

旅游社会审美与旅游者所处的社会制度和个人的社会功利意识直接相关,这就使得旅游社会审美的表现则更为复杂,旅游活动中的社会审美文化,可以说是客源地和接待地的两种社会制度、社会功利意识相互碰撞的火花。

3.艺术审美

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同构”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艺术品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意图,遵循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有意味的形象。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为艺术品。正因为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审美享受,它才能进入旅游领域,成为旅游审美文化的一种载体。

艺术美是人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形象性特点。基于艺术作品 10

的这两个特点,旅游艺术审美与其说是艺术品与旅游者之间“同构”关系的发生、深化,不如说是旅游者与艺术创造者通过艺术品这个“媒体”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因而艺术审美具有对旅游主体的主导性和强制性,即旅游者审美时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创造者主观意图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说,只有当欣赏者把握了创作者的真实意图,艺术品的魅力和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艺术审美对旅游者的反馈影响独特而深刻,旅游艺术审美不仅具有娱乐作用,还具有审美认识和审美教育作用。

(二)旅游美感的四大要素

旅游者在其旅游审美活动中的美感心理过程涉及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四大要素,这些美感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心理功能,在自由和谐与交融互动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美感或审美体验。

1.审美知觉的产生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知觉的产生或审美感性的认识因素通常起一种先导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外在感性形象所决定的。

所谓审美知觉,泛指审美客体对象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以及在感觉基础上,对审美客体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旅游审美感觉是审美知觉的基础。审美感觉是旅游者在进行游览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初的意识活动,是旅游者的审美感官受到旅游景观美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直接印象。

在丰富多彩的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感官的作用是有一定差别的。其中,视觉和听觉一般被当作主要的或高级的审美器官,但是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等则对旅游美感的生成与深化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旅游者的感官在旅游审美知觉过程中的感觉作用,不单纯是本能意义的生理效应,而是往往带有个人情感色彩,是在社会审美文化意义上的知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折映出社会历史积淀性和创造性,具有非功利性、审美感觉性和精神愉悦性。

人的感官在保持其自然生理属性的同时,在不断地社会化、理智化和审美化,从而使其自然或物质属性与其精神或心理属性达到有机的统一,使其具有一定感性意义上的非功利性或审美的敏感性。

旅游审美知觉不同于一般的实用知觉,它渴望借助物我之间的非功利性审美关系或“异质同构”关系,使观赏主体的情感得以表现或陶冶,宣泄或升华。

另外,审美知觉还具有综合性特征。表面看来,它似乎是迅速的直接判断结果,实际上这其中渗透或交浸着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心理因素,包含着个体的理想、偏爱、个性、信仰以及生活阅历等内容。

2.审美想象的驰骋

审美感知引起旅游者的快感,但旅游审美要想达到较高的层次和完美的享受,则必须借助审美想象的驰骋才能实现。

审美想象也称之为审美联想。当旅游者对眼前的景物进行欣赏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另一些与此有关的事物,这种心理活动就是审美联想。而引起联想的根源则是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脑中形成的固定反映。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若借助于联想,就能使旅游者当时的审美体验不只是停留在对旅游景观表面的、简单的感受上,而是能间接地、深入地感受到旅游景观所蕴涵和折射出的内在意蕴,从而丰富和深化审美感受的内容。一个旅游者倘若能利用想象的参与,则能够充分地感受、理解和体验景观对象的美,并形成美的认识,就能获得强烈的美感。

一般来说,旅游者是依据从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所得来的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去想象的,从而真正进入观赏对象所展现的审美情景之中,进而引发心灵震撼和审美愉悦。

人们一般把审美想象分为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高级形式。知觉想象指不能完全脱离眼前具有感性形象的事物,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这种想象是面对着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和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人文胜迹或优美感人的艺术作品而展开的。

旅游审美中的创造性想象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形象思维,它是一种能够洞察、揭示和表现事物内在本质的艺术想象力。严格地说,创造性想象则是一个“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的综合性想象过程。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创造性想象的主要效用,在于从诗情画意的境界出发,依据个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在静观默照周围景观之时,以因借、取舍或重新组合等方式,于自己的审美心胸或脑海里,另行创造出另一种新的 11

图景来。或者说,创造性想象有助于观赏者在客观存在的景观基础上,再创造出只有自己的内心方能感受和领悟到的新景象。创造性想象较之知觉想象,更为理性和抽象。

3.审美理解的深入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人们在审美观照时的理解程度不同,则往往会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概括起来,旅游审美理解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理解主要在于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即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节和感情与旅游审美中的事件、情节和感情明显区别开来。要清楚地意识到旅游审美世界之“虚”与现实世界之“实”的分别。只有这样,才能在热情中保持冷静,审美时以一种凝思默照的态度,从容而自由地进行审美欣赏。

第二层次的理解是对旅游景观审美对象之内涵的了解和领悟。

第三层次的理解是对融合在旅游景观形式中的意蕴的直观性把握,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和内在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它积理性于感性之中,融思索于想象和情感之中,常常在暗中发挥效用,以使美感得以不断深化。

从实际情况考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在相当程度上就包含着这种超越感性而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确定概念的理解因素。

但相比之下,对社会人文美的欣赏则更加有赖于这种内在的非概念性的审美理解。因为社会人文美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人在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态度、姿态、风度、技能、性格、心灵和精神之美,所以对于这些人文美的品质,不是仅靠感性认识就能全面领悟,而是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

4.审美情感的激发

审美情感是旅游者在其审美过程中对旅游景观的一种主观情绪的反映。并且,这种情绪自始至终地在左右着旅游者。旅游审美活动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使旅游者达到主观情绪的满足,即旅游者的情感得以充分的释放和表现。

旅游审美情感则属于高级的情感类型,它追求的是精神性的愉悦,即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旅游审美情感也是一种渗透着理智因素的高级情感活动,它包含着更为丰富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则总是充溢着双向的情感交流活动。而旅游者对旅游景观产生审美情感的原因,或是感动,或是移情,或是共鸣。

其中,感动偏重于审美对象所蕴涵的内在情感向审美者方面的流动。

移情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景观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是指旅游者暂时抛开实用或直接的功利目的,把自己的人格和情感投射或灌注到审美对象(比如自喻为苍松、翠柏、荷花、梅花、翠竹等),进而与之回环震荡,并融为一体的创造性心理活动过程。

共鸣(又称“异质同构”)是审美对象所蕴涵的意韵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因相通或相近,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振荡;或者说,这种情感是既重视旅游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又重视旅游景观的外在结构,试图以大脑力场为中介,从物我同构对应角度把内外两个世界沟通起来。

正是在感动、移情和共鸣等形式的主客体交流之中,旅游者的审美情感便得到激发,生理享受和精神愉悦递进叠发,使旅游者的审美情绪升华到了无限上扬、妙不可言的境界。

总体而论,以上四种旅游审美心理活动的因素——即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在旅游审美实践中是彼此渗透、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其中,知觉的因素是导向美感的起点,想象是美感的载体和展现形式,理解因素为美感指明了方向,而情感则为美感增添了动力。

(三)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

在具体的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在欣赏不同形态的景观时,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有时即便观赏同一审美对象,也会出现不同的审美体验。由于观赏者各自的审美感受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现象。

旅游审美之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审美体验,主要是因为审美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和评价,而旅游美感的产生,一方面要受制于旅游审美对象所具备的客观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则还受制于观赏者的审美敏感性、审美个性、历史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主观理解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12

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于从不同感官愉悦的角度来谈不同审美体验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究。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在《中国美学及其它》一文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认为“审美有不同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但悦耳悦目并不等于快感,悦志悦神也并不同于宗教神秘经验”。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旅游者的审美感受表现的层次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获得的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依次表现为:

1.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

所谓“悦耳悦目”是指观赏者以视听觉为主的全部感官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愉快感受。这种审美体验通常以生理快适与心情舒畅的交融为基本特征,属于直觉性初级审美判断的范畴。就好象观赏者在与观赏对象的直接交流中,不假思索便于瞬刻间感受到对象的外在形态美,同时得到感官的满足并唤起心理的喜悦。

“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纯感性的,是以生理快适为基准的,但实际上她已融合着一定的理性或社会性的因素。众所周知,人的感官之所以在功能上有别于动物的感官,如眼睛可以欣赏美的形式、线条与色彩,耳朵能欣赏美的声响、节奏与韵律,正是因为它们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演进或“人化”,积淀和凝结着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能够自然地分辨或本能地趋附美的对象。

2.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

所谓“悦心悦意”是指观赏者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对方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进入到一种“对心思意向的某种培育”的欣慰喜悦状态。这是一种基于对审美客体形式美的初级反应而升华了的较高级审美层次,主要以凝神观照的审美体察为其特征,基本超越了生理快感阶段,净化为相对纯然的精神愉悦体验。

一般说来,旅游者即在这种审美体验中,通过对旅游景观形象和结构的凝神观赏,使得审美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功能交相引动,并且逐渐展开,其结果将会使观赏者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形象中,领悟到其中无限的、必然的、本质的意味。

如果说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主要是以感觉或直觉为主要特征,那么悦心悦意则表现为在认识基础上的观念的喜悦,并处于和谐自由的想象与理解状态,即超乎具体的形象之外,在自由的审美遐想中,把握其中的深入意味,以使审美感受更为丰富和深化。另外,由于想象和理解等心理活动加强,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3.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

悦志悦神作为审美的最高层次,是指观赏者在欣赏审美对象时,经由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于审美愉悦中进而唤起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意志,并进而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力。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融合着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崇高伦理情感。

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之所以高级而深刻,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观赏者大彻大悟的情怀,体现了观赏者从“小我”进入“大我”,从瞬间求得永恒,从有限达到无限的自我超越意识或精神境界,也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高度和谐统一。

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常常使人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人的理性世界与情感世界暂时达到了高度和谐的阶段,在超越现实意识的同时进入了审美的“高峰体验”状态,这种体验会培养和造就一种博大的情怀,产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量,从而使人自发投入到永无止境的创造美的各项人类事业之中。

总之,以上所述三种层次有别的旅游审美体验,使旅游者凭藉“无限的交流意志”,在旅游审美活动的不断循环中,通过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但是相比较而言,“悦耳悦目”突出感性功能与生理快适,“悦心悦意”突出认识功能与审美愉悦,而“悦志悦神”则具有突破而不舍弃感性形象,探求理性内容与追求自由无限等基本特点,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表现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不断深化过程。

(四)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

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美的现象领域呈现相当多样的形态。有的美学家将美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技术美三大类。也许,美可以分出 13

更多的类型,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任何一种美的形式和内容都可能成为旅游者的审美对象。

2.特殊的审美场值

审美场值即作为特定的审美行为、经验或感受结果,通常在不同的时空与审美关系中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旅游审美与山水文学审美就有许多不同。显而易见,山水文学审美,由于审美主体并未进入完全自由的心灵状态,在审美感受上受传播媒介的制约,难以进入超然的境界,故而只能得到一般体验,或称之为“次陶醉”。

而旅游审美则在自由自在的物我交流中,全方位、直接摄取审美信息,因而得到一种全然陶醉的“高峰体验”。同样,欣赏一幅黄山风景绘画作品所获得的体验,与亲自游览黄山是无法可比拟的。事实上,这些差别正揭示了旅游的独特魅力。

3.循环效应

所谓旅游审美的循环效应,就是故地重游的旅游行为及其效应。导致旅游审美循环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即主体的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二是人们普遍所享有的“无限的交流意志”;三是主体认知或解释对象的循环过程。

外因即审美客体的刺激性或诱惑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景观的变异性,也就是前面提及的风景的时间流驶性;二是旅游景观的丰富性,包括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文化底蕴的丰富性;三是旅游服务的艺术性,例如导游艺术等。

上述内外两类原因共同作用,促成了部分旅游者成为某些旅游地的“回头客”。

4.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

旅游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具有许多种社会效应。旅游审美活动对于旅游者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作用则是不可低估的。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美育活动。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对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角度考察,旅游审美具有净化情感和调节心理环境的作用;从大众审美教育的立场出发,旅游审美则有助于造就具有优美灵魂的人;而从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展望,旅游审美也可以说是促进全社会审美化进程的主要动因。

旅游者审美文化需求的日益加强又会促使社会各界按照美的规律行事,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如生态环境的美化、生态平衡的维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文明热情的社会风范的提倡、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讲求等等。

(五)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是旅游者文化人格的重要组成

人的本质力量即是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最大限度实现主体的解放。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必然显现。通过审美能够实现最崇高的人性,审美能完成使人真正自由的使命。既然审美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的一件共同乐事,那么它必然成为旅游者文化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因素。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一个人若能够离开浮华的居室而出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他的内心肯定“具有一颗优美的灵魂”,且值得“令人尊敬”。我们认为,旅游者所应具备的“令人尊敬”的“优美的灵魂”,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与能力:

1.爱美:即旅游者应有较强的美学意识,善于寻找和发现自然与社会中的美,有较高的审美情趣。

2.知美:要求旅游者能够不断扩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审美悟性,通过大量旅游审美活动,“把人得自天赋的美感,提高到由学习和修养而形成的审美鉴赏力的水平”,以便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美的事物,分辨丑的东西,养成善于评价和判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生活美和人格美等方面的能力。

影响旅游者审美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旅游者应该具有的文化修养、美学意识、审美情趣和思想情趣等诸因素,还包括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问题等。

(1)文化修养

旅游者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其旅游审美水平的深层次因素。文化层次的高低决定了旅游者对审美对象美感度的接受程度高低。文化层次的高低反映了旅游者所受教育程度、知识获得的多少、知识结构的状况等,这是旅游者投入审美的智力基础,也是旅游审美的必要条件,决定着旅游者的鉴赏能力,并且决定着旅游者获得精神享受的愉悦程度。

14

为给旅游审美活动提供较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智能保障,旅游者应该对地质地貌、水体、气象气候及天象、生物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为自然山水之旅打下自然科学文化基础;

旅游者应对历史与文物考古、宗教文化、园林、城镇与建筑、民俗与社会风情、文学与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人文之旅打下社会历史与文化基础;

尤其是,丰富的文学与艺术、历史与传统文化知识,将会为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做极好的文化素养铺垫。

(2)审美情趣和思想情趣

审美情趣和思想情趣也是一个审美意识和能力问题,通常表现为审美悟性与鉴赏能力的综合作用,它包括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要素。

(3)审美方法

审美方法是旅游者正确地获得精神享受的手段。审美方法有很多,比如动态和静态观赏相结合、观赏距离和位置的结合、观赏时机和节奏的把握、登高观赏和重点观赏等审美感知方法,以及联想、理解、移情等理性方法,而这些方法掌握到位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享受美感的深浅程度。

3.创美:所谓“创美”,概括说来,就是旅游者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建美的事物,树立美的风尚,培养美的道德,升华美的人格,提供美的服务,运用美的语言,体现美的行为,创造美的环境,流行美的服饰??总而言之,旅游者要能够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即“使人想到应该如此”的“美的生活”。

从以上总体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者在旅游景观美的感召下,竟相游览和审美,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强化,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反过来,审美意识则又促进主体对客体美的审视和欣赏。就这样,在主、客体的互动与无限循环的过程中,旅游者的审美素质得到无限提升,文化人格得以日趋完善。

三、向善与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

(一)旅游者的道德陶铸

与西方偏重于求真相比,中国旅游活动则更倾向于向善,即塑造旅游者道德品格。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学说的宗师孔子为中国旅游文化提出了一个垂范性的宗旨,那便是君子“山水比德”。所谓“山水比德”,则是人们首先赋予自然山水以仁和智等道德人格,然后再通过旅游从山水中获得道德启示。

“比德”观念的出现,将旅游审美引入到修身养性的路途,变成道德情感追求的满足。

古人认为,自然与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人们只要观赏了相应的自然景物,就能获得到相应的道德启迪和品德修养。道德取向无疑深化了旅游审美,并使旅游活动成为包含人的思维活动的精神生活追求。

时至今日,中外旅游者也都或多或少地把旅游当作是修身养德的最佳途径之一。的确,旅游审美中的道德取向,常常能够使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得以无限升华。在悦志悦神的最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中,我们常可见到道德力量闪现的耀眼光芒!旅游常能令游人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际,顿生爱国之心。

并且,无论中外,旅游都能够使人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忘却生活中的恩怨与烦恼,将自己平素琐屑、狭隘的心胸抛诸云外,使灵魂得到净化,道德获得提扬,精神超越无限。

(二)旅游者意志人格的培养

意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从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意志表现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之中,还表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坚持目的和克服困难的行动之中。

人们的每一个道德行为,都是在一定道德意志的支配下的活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一种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只有具有坚强意志,才能使人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意志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动力。

旅游行为既是审美文化的驱动,同时也是意志力控制的结果,更是培养和锻炼意志力的重要手段。但旅游行为中意志力的锻炼,中西之间却有一定的差别。如果说中国是着重培养旅游者的坚强和镇定品格的话,那么西方则是注重培养旅游者的勇敢品质和冒险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稳健的中国人既未突出强调勇敢精神的培养,也未将勇敢排除在旅游者道德塑造之外,而是力图达到既勇敢又不盲动的中庸状态。中国人特别重视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品格,不少人一直通过旅游来磨砺自己的雄心壮志。出现了壮游天涯的旅游观念。张骞凿空西域的探险旅游活动,则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壮举。

如果说中国人是将稳健延伸为勇敢的话,西方民族则将勇敢延伸为冒险。他们尤其注重探险旅游对人的勇敢品 15

格的塑造。西方人常在探险旅游中锻炼意志和信念。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旅游都能培养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使人们养成不懈努力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

四、求真与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

求真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求知欲、求知识和求真理。前者是心理层面的,中者是内容层面的,后者则是理性层面的。

求知欲望引发旅游者对知识的追求,而对知识的追求又导致了对真理的追求。旅游促进了人类求真的发展,满足了旅游者的求知欲望,并在旅游中丰富了旅游者的知识内容和经验积累,塑造了旅游者追求真理的文化人格。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求知欲是人类的天性。旅游活动是求知欲这种心理能量向外释放的必然表现。旅游活动在满足个人求知欲的同时,也造就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求知欲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动力之一。人类对陌生世界有着好奇心和探知欲,越神秘、越朦胧、越含蓄的事物,人类则越是想探究个明白。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成了旅游者遍游天下的内驱力。

关于旅游活动对于求知的意义,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作了论述。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中国有一个特定的词汇“游学”,就是对求知性旅游的高度概括。游学,既指文人们的外出求学活动,也泛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求知行为。西方人对旅游的求真意义也十分重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观念萌生很早,把读书与旅游并重,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东西方共有的求知传统,这是人类求知欲望迸发的结果,亦是人类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汉代的司马迁就曾经广读天下之书,漫游天下之地,写出了纵贯古今、包容天下的百科全书式的史书——《史记》。及至唐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蓄积而迸发,则成为一代时尚。如果“读万卷书”来源于杜甫,“行万里路”则体现于李白。此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读书人求知问学的两个必备途径:即从书上学到理论知识,从游历中增长见识和体验。

在信息不畅的古代,旅游常常是古人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而求真求实求知则成为古人旅游的重要目的。今天,人们依然重视读书与旅游并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今天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仍然也是极为重要的求知途径。要想对世界有更深刻、更详尽的认识,则必须亲身体验和观察,因此,读书与旅游相结合,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求真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

求真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深了旅游者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知。旅游是一种能打开旅游者视野,使人窥破井中之天的望远镜,又是一种能够使旅游者超越狭小生活圈子,登上历史大舞台,走进人生大世界的助推器。它能够推动旅游者清醒认识社会现实和历史趋势,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旅游中的社会历史文化求知活动,促进了旅游者或游学者的知识积累和认识的飞跃,塑造了他们求真的文化人格,树立了他们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也培养了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并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获得对社会风情的体验。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魅力是极为向往的,这导致了民俗风情旅游热的兴起。对异地、异族民俗风情的旅游,既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求知活动,即旅游者有一种强烈的了解其他民族生活习惯和人文环境的求知欲望,并通过对其他民族或地区风土人情的考察,来反观自身的生活状态,从而感受生活的意义。

历代中外旅游者都是带着饥渴感,去观察和感受异国和异地的民俗风情魅力。东方各国的旅游者也通过对本国民俗风情和西方社会民俗风情的游览,加深了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并丰富了见识和增长了阅历。

第三,获取科学知识,且培养求真精神。旅游者在旅途中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普及和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与研究,则表现出对自然规律和真理的追求,满足了人类求知的欲望,促进了人类求知心灵的发展。科学普及和考察与研究旅游,对旅游者求真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两大文化类型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旅游行为上对科学技术学习和考察研究兴趣的差异。

16

西方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痴迷和观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人也日益重视旅游对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修养提高与科学技术考察研究的作用及价值。

中国现代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科学普及和考察研究旅游日益频繁,求真精神逐渐成为旅游的重要动因之一。各类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高科技工业园区、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区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都广泛地成为旅游者的考察对象。求真精神正日益塑造中国旅游者的文化人格。

第三节 休闲文化对旅游者性情的调适

一、休闲及休闲文化的概念

1.休闲的概念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则越来越重视休闲生活,休闲是人类在繁重的工作余暇自我调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在闲暇时间悠然自得的休息活动和娱乐生活。独立的休闲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手段到目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休闲文化的概念

休闲既是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类文化。休闲文化则是指与休闲相关的一切人类活动及其表现,包括休闲的方式与内容、休闲的民族特色、休闲的作用和功能、休闲的历史走向等,其核心是休闲这一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随着人类对自然征服的能动性增强,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具有规模和品位,也日益成为一种完善的文化形态。

休闲文化是人生享受的文化,也是人对于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享受和品尝。休闲活动中,人们在享受自己所创造的成果时,才能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才能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完善的人。

休闲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或个人本性的文化形态。休闲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性格使其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特征。

二、旅游与休闲文化的相互渗透

旅游能松弛人的身心,能使人紧张疲劳的心情得到缓解和调适,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休闲活动。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活动,而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不断日益丰富其内容,将原先的日常休闲活动纳入其范围,而纳入旅游的休闲活动主要有登山、散步、垂钓、狩猎、体育、文艺活动和夜生活等。旅游与休闲文化正在日益渗透交融。

三、休闲文化对旅游者性情的调适作用

许多休闲项目已被旅游者纳入视野,旅游也被休闲所渗透。因此,休闲文化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也具有重要价值。

(一)动静平衡,张弛有度

休闲是人类生活体系的调适机制。在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人们耗费了许多的精力和心智,因此,在工作之余,他们需要通过休闲来调节自己的身心,恢复体力和心力。

旅游者或通过前往海滨、森林、草原,在风和日丽中漫步以舒张体力,在躺椅上读书以锻炼其心智;或通过登山、探险和激烈的竞技运动,使自己的四肢得到活动,以增强体质,并调节精神。旅游休闲文化对人的调适作用,便由此得到了全面的显现。

(二)优哉游哉,乐以忘忧

旅游休闲文化能让人在优哉游哉中乐以忘忧,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们在淡泊宁静的心境里,通过优游闲适的生活,将周围环境施加给自己的各种压力和烦恼都抛诸脑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心理负 17

担重,人们能够在旅游休闲生活中获得休整,自得其乐,但要取得良好的自得其乐效果,则要求旅游休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悟性。

(三)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如果说张弛有度偏向于身体的生理调节,乐以忘忧侧重于心理调适的话,那么融入自然则倾向于精神的调谐。旅游休闲文化的最高功用则是使休闲者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人相信自然界与人类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其内心颇易归依大自然的怀抱,中国人的旅游休闲活动多以此为目的。

我们永远和大自然共呼吸,大自然也最能激发人心底的共鸣。所以,我们应认真地领悟到休闲的真谛在于投身于自然,认同于自然,并在自然中陶冶出更加美好的心灵世界。通过融入大自然的旅游休闲活动,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以飞扬,情操得以提升。

休闲时代的到来,对于人类自身的改观也注定会释放出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蕴藏在它背后的是一种社会价值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即由价值创造转入价值欣赏。休闲时代的到来,毕竟是人类意识觉醒的总体标志。

休闲文化的繁荣既是旅游活动飞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为旅游提供了更多的游乐样式。更为重要的是,休闲文化对于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思考题

1.试析旅游者的旅游文化主体地位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

3.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

4.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

5.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

6.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

7.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

8.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

9.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

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

11.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

12.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

13.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

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

15.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

18

第三章 旅游景观文化

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观文化既有其完整的内容层次结构,又有其自己的特点。

旅游景观文化探讨和研究的是旅游景观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关系,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等。

第一节 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

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是由旅游景观文化的“形”、旅游景观文化的“意”、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四部分内容组成。旅游景观文化,是这四方面内容的完整和有机地结合,四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对景观文化认识的不完整或不正确。

一、旅游景观文化的“形”

旅游景观文化的“形”,是指景观的物质形态,它较为直观,且易于被感知,是景观的外在体现,是景观文化的外化与物化,是旅游者接触景观文化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即旅游景观的物质形状与构制,包括自然旅游景观的形状、色彩、声音、动态、要素组合结构,人文旅游景观的色彩、材料、质地、工艺、结构比例、制式等。

就自然山水而言,高山的雄厚、险坡的陡峭、崖巅的挺直,水面的辽阔、水势的激荡、波涛的汹涌等,都是自然山水的“形”文化。而就人文景观中的建筑景观而言,雕栏玉砌、飞檐翘角、廊柱殿门、粉墙青瓦、壁刻窗饰,都是建筑的“形”文化。

旅游景观的“形”可以仿造,“形”的仿制并不很复杂,但是“形”所具有的“意”,也就是景观的文化内涵,是极难简单地以仿制的手段加以实现的,因为不少人文景观成为名播四海的胜迹,关键在于它长期积累下来和建筑本身浑然一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种历史和文化则无法仿造。那些内涵丰富、文化独特的景观永远只能仿其“形”,而不可能仿其“意”。

人文景观的“形”,具有时间的界限和时代的不可超越性。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历史文化题材的运用与移植、各类古建筑的复原再现,对于尊重民族历史和弘扬传统文化,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必须强调的是,对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的再现或复制,要尊重民族历史,尊重科学,应该严格地局限在相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并且应该尽可能地求得形似和神似,着重追求形神兼备。

历史古迹的复原再现,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它是历史文化在现代文化时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延续形式。对历史古迹的复原,应该切忌急功近利的行为,必须应避免文化错位、历史失真以及历史古迹所处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的失真。

二、旅游景观文化的“意”

旅游景观文化的“意”,是凝结在旅游景观中的文化意识,是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没有这种无形的“意”,也就是文化内涵存在,就不可能有“形”的景观的生成。所以,景观的“形”与“意”是相统一的,景观的“形”是一种物质的层面,而景观的“意”,则是精神的层面,二者使景观凸现在观赏者的面前。旅游景观有了“意”,也就有了生命力。

人文景观文化的“意”,则主要是体现在美学艺术、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科学文化等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 其中,历史文化类景观“意”的具体体现,则有许多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学名篇以及神话传说等相密切联系。

比如湖南洞庭湖的岳阳楼之所以成为天下名楼,不是因为它的建筑物质形式,而主要是因为它所具有的韵味深长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杜甫五律《登岳阳楼》和范仲淹《岳阳楼记》所抒发的吐呐天地,心系国家安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情操,这使得岳阳楼名满天下,并且超越时代,而成为历代旅游者心目中的文化圣地。

作为原生形态的自然山水之所以能形成为旅游景观,主要不是因为它的物质形式和物理环境的变化,而是因为 19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情感、意愿等凝聚于山水之中,从而赋予自然山水以“意”的文化。也就是说,自然山水景观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晶,山水景观实际上深深打着人类的文化印记。

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印象,对自然山水景观的认识,是由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来决定的。自然山水景观有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文化内涵。所以说,山水景观的“意”,实际上是人类与自然心物相感应的产物。

三、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即旅游景观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意”,即它的内在文化,则常常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都无法逃离它所背靠的社会时代的影响以至支配。如果说景观的“意”是景观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那么景观的背景文化则是景观文化的间接内涵,是景观之所以产生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的体现,是景观繁衍发展的文化内涵。

旅游景观和社会文化之间关系密切,各种旅游景观实际上构成了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旅游景观,尤其是著名的人文景观,虽然其形式上是个人与集体劳动创造的作品与智慧的结晶,但实质上则是整个社会时代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产物。

人文景观是不同社会时代的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聪明智慧、宇宙观、价值观、审美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心理等典型文化的反映。正是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才孕育、催生和促成了旅游景观的生成和不断发展。

旅游景观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物质样式、劳动技艺和世界景象,而更凝聚着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承继。因而,我们只有对旅游景观所赖以生成的社会思想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理解和把握,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景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涵。

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为例,它的亭台楼阁、山石草木等物质形态,凝聚着园林创造者与欣赏者及其时代留下的观念与情趣、文化与思想,因为各类园林“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中国园林如同中国古代书、画、诗、文等传统艺术一样,是中国知识分子相同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窥测到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灵,寻找到中国文化血液中“禅”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兴起本身就与士大夫以心性为立足点的中隐意识紧密联系。中国园林则成为士大夫文人们沟通仁与隐、城市与山林的物质和精神桥梁。

其次,中国的园林追求静境。静境,一直是传统文化时期士大夫、文人们及佛教和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而中国的古典园林又以文人园林、寺庙园林为主流。

并且,中国古典园林遵循一种寂照的方式审视世界和自然。中国园林尊重自然,取法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山水景物,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这种方式则通过“写意”的艺术手法来融合宇宙和蕴涵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实际上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用石、水、建筑、植物所勾勒的山水画卷,是园主心境的描摹,包含着园主的直接体验和心灵感悟,是天人合一智慧的凝聚和升华。

再以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宗法观念、宗教文化、思维模式及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建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漫长,封建专制思想和宗法思想长期统治着社会,而体现在思想文化上,就是抹杀个性,推崇共性,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以追求共同的形式,崇尚共性为主流;但这也导致中国传统建筑的个性很弱,而缺少独特的个性文化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直接受制于封建伦理宗法思想。以中国传统建筑的的四合院为例,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体现了宗法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秩序。建筑结构突出长幼有序、上尊下卑、内外有别与大家庭集居的特点,四合院四周围墙,庭院深深,是内向封闭型的生活格局的建筑形态化。四合院作为思想文化的一种映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明,如尊长爱幼、孝悌亲情、和乐精神。

而气势恢宏、巍峨壮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建筑和陵寝建筑,则同样与封建时代的绝对君权思想密切联系。宫殿建筑的制式和风格,从建筑的等级、色彩、材料、质地、规模等各个不同方面,全面地体现着皇帝家天下的封建思想,从而形成浓厚的“皇权至上”的封建文化氛围。

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是融合玄理,它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宗教寺庙、宫观和园林向自然山水发展,寺院、宫观与自然风景相结合。“天下名山僧占多”,宗教建筑与园林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旅游景观的内容,也为保存中国 20

历代传统建筑的精华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筑景观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化最典型、最集中的体现。

四、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

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是旅游者对景观的认识、理解和利用,也就是旅游者与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文化关系。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则类似于景观的审美文化。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欣赏,实际上就是对景观文化的拓展与丰富,也是旅游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景观必然会吸引旅游者,他们会对景观做出有声或无声的评论,有意或无意的美学鉴赏,这样就有了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事实上,旅游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也只有通过旅游者的阅读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旅游景观的正读文化,包括旅游者对景观的“形”、“意”和背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正读文化实际上更多的表现为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

另一个是旅游景观的反读文化,这种反读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因为时代、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旅游者对景观出现反读,这种反读则是指旅游者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景观。而另一种反读则是指旅游者对景观有意识的反读,从而赋予景观以不同于景观本身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第二节 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自然旅游景观的人格塑造功能

自然景观的美的因素是物的美、内在自然的美,此美上升并转化为人类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美感。人类酷爱自然景观的美,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使人的各种感官获得快感;二是因为自然景观的组合风格与旅游者人格心理之间产生了象征性契合关系,自然景观的具体形态和自然属性启发人们去发现自然景观的象征美。

人们历来普遍重视对自然景观美的观察和欣赏,并十分重视自然旅游景观对旅游者的人格塑造功能。自然旅游景观可以使旅游者的审美能力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深化,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感知能力、旅游审美联想能力、旅游审美情感能力。

1.自然旅游景观能够使旅游者产生直观的审美文化感知。

2.自然景观不仅以其直观的形象美、色彩美、声音美、味觉美愉悦旅游者的身心,更能够以其实体在更远、更久的空间和时间里促进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想象能力,让旅游审美感知与旅游者的情感记忆相联系,产生更为浓郁的体验。旅游审美想象是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的一种更为主动的心理活力,人们不仅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去领略大自然,而且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一种崭新的联想创造。

3.自然景观具有使旅游者情感激发和扩散的文化魅力。

旅游者在赞美自然山水同时,则往往也会将对大自然的喜爱转化为对该地区、该民族、该国家的赞叹和仰慕,而对本国河山的热爱,也就会很自然地化为对祖国的热爱。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人格塑造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发自内心热爱祖国河山的人,则定会发展成为品德优秀、行为文明的人。

二、人文旅游景观的人文塑造功能

人文景观以其人文塑造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化传统类景观,包括历史遗迹、古典园林,古代建筑、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二是文化新创类景观,包括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景观,复原的历史古迹,主题公园,现代都市风光,乡村文化景观等。这两类人文景观则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旅游者的文化人格的塑造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文化传统类人文景观的张力

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古代建筑、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传统类景观的内部包蕴着特定的文化张力,主要包括有人类历史创造力、人类历史文化杰作的吸引力、民俗风情的渲染力和感化力、文学与艺术的渗透力。这些文化张力的综合运动,使得文化传统类景观气韵生动,并富于向外辐射的文化影响力。

人文景观中的人类历史创造力和人类文化杰作吸引力属于阳刚性的文化张力样式,而民俗风情的渲染力和感化力、文学与艺术的渗透力则属于阴柔性的文化张力样式。

当隐含着阳刚性文化张力或阴柔性文化张力的人文景观,作用于旅游者时,特定的文化张力就会在人们的胸襟内徜徉荡漾,并弥漫扩散,旅游者就会在接受这些景观的影响时,在自身内部复现景观所表现渗融的豪迈或婉约的 21

文化张力样式,进而达到“异质同构”,情景交融,并进入人性升华的境界。

(二)文化新创类人文景观的活力

新创的人文景观对旅游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并对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1.它能够缩小时间的距离,可再现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使旅游者受到历史传统的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观念,也警示后人“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2.新创人文景观,能够缩小空间距离,让旅游者的思想和情感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内暂时跨越,也能让旅游者的思想和情感走出国门。

3.对一些文明历史较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新创人文景观能填补其旅游资源的不足,可以给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旅游景观,也使国内和世界旅游资源配置趋于平衡。

正确认识旅游景观的文化特性是旅游文化实践的基础。虽然山河湖海、花木鱼虫本是大自然的造化,但当它们由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景观,即成为人们观赏审美的对象时,就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即成为“人化的自然”。而人文景观作为各个社会时期人类活动的事象和产物,则完整地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才能充分地领略其文化魅力和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三节 文化积淀与自然景观美

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不仅仅在于自然本身的美,更在于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渗透其中的人文内涵的美。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曾到中国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他说:“风景之美不仅意味着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

自然景观的不同,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也不同,或彰示着历史的遗迹,或蕴涵着文化的精髓,或渗透着民族的魂魄,或飞扬着宗教的气息,??正是这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旅游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承载着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灿烂与辉煌。

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历史本身就是文化,时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有些自然景观因其古老的历史而让人膜拜,让人在某一刻感受到什么是凝重,什么是沧桑。比如我国的古丝绸之路,既有自然奇观,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其二,因为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使自然景观享有盛名。一些自然景观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因为某个历史事件,这一自然景观而被载入史册,有的则直接成为纪念历史人物的场所。比如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有纪念屈原遭谗放逐流离行吟之处的行吟阁,还有作为三国赤壁之战古战场的湖北蒲圻赤壁等。

第三,民族文化风情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很多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广大的游客,特别是少数民族栖息居住的地方,在未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以前,还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习惯。比如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带,自然景观异常丰富,既有大漠、戈壁、森林、草原、河流、湖泊、高山、冰川等瑰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也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自然与民风相互辉映。

第四,传统文化的底蕴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使得一些自然景观形成独具了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如泰山、嵩山积淀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等,正是这些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得自然山水如此妩媚多姿,韵味绵长。

第五,宗教文化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风景名山有许多是宗教文化胜地,宗教文化的传播,使得许多名山仙气沸沸,僧众云集,寺庙林立,佛国仙城,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终年不绝,从而奠定了许多名山在人们心目中的“仙山”和“神山”的神圣地位。宗教文化的传播,成就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等中国的佛教文化名山和青城山、武当山、崂山、龙虎山等中国道教文化名山。

第六,神话传说升华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人对自然的钟情,首先离不开自然本身的美,但仅仅凭依自然本身的旖旎,则无法保持其永久的魅力;相反,奇山秀水往往以其优美而神秘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让游客感怀并难以忘却。如杭州西湖的娇媚与柔情断肠的传说故事有密切关联;新疆天山天池传说是西王母的“瑶池”。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以及后人的辞章渲染,给自然山水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第七,人类情感的倾诉和积淀丰富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一些特殊的自然物在外形、色彩、生长等方面的特征,以表达着人类具有的品德、友情、爱情等某些特殊情感。如红叶、红豆表示成熟、多情和爱情;荷花象征 22

高洁;翠竹以示雅致;松柏代表坚强,而相思树则表达和沉淀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爱情的期盼和追求等。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爱,人类才得以生存和繁衍,生活才变得如此美丽。

第八,自然物与人类精神气质相似的特征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我国历来有“山水比德”的文化传统,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以求取得精神共鸣,孔子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象征着仁者的品质,水象征着智者的品质。后来,又有了许多其它自然物的比德,如四君子图: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等,都是以自然物的特性比拟君子的高尚品质来勉励自己。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自然景观美的根源还是在于人类自身,是人类赋予了自然物以韵味生动之美。山以奇为美,石以怪为美,而水则以曲折多变为美,山水的神奇确实能够迎合、满足人类的审美心理,给人以多样而变化的审美文化感受。正是在人对美的追求过程中,自然才不断地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

第四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古代建筑是古代人民运用建筑技术和艺术营造的生活和生产场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文化的物质结晶和凝聚。古代建筑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满足游客的访古心理;是凝固的艺术,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美心理;是科学技术的凝聚,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真心理;蕴涵内容丰富,可以满足游客的求奇求异心理。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表现出:

1.建筑类型不断丰富,不同的需求导致不同结构、不同造型、不同用途的建筑涌现;

2.建筑材料多样化,以木质建材为核心,砖瓦、石料、金属、石灰等大量应用;

3.建筑技术不断提高,砖石拱券结构及其他结构的出现,木结构技术成就显著;

4.建筑艺术日益精美丰富,造型的外廓从简单发展成为具有各式各样立面平面的优美曲线,色彩艺术从单一崇尚发展为五颜六色,绘画艺术从自然模拟描绘发展为规格化和程式化,雕刻艺术从简单质朴向繁复精细发展。

这一系列发展最终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特征。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构件及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在多样化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等级观念,敬天法地的崇拜思想、尊祖敬宗的宗法思想、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在古代建筑上留下了深深烙印。

中国古代建筑按其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这种制度在周朝就已经出现,直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

根据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可分为三种类型:殿式、大式、小式。殿式是指宫殿的样式,为帝王、后妃所居,大寺观的大殿也属此类,其特点是宏伟而华丽,屋顶可用琉璃瓦,用斗拱建重檐屋顶,彩画用龙凤图案。大式等级上低于殿式,是各级官员和富商大贾的宅第,这种建筑不许用琉璃瓦,斗拱彩饰也有严格的规定。小式是普通百姓的住房,其建筑结构则受到种种限制。

(一)建筑基座

建筑基座又叫台基,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于承托建筑物,防水隔潮,并使建筑物向高处延伸以显宏伟之势。

普通基座,多用素土、灰土、三合土夯筑而成,高度尺余,用于普通小式建筑。

较高级基座,高度升高,可用砖石,建栏杆,多用于府宅大式建筑或宫殿中次要建筑。

更高级基座,砖石砌成,下有线脚纹饰,座角折收,上有汉白玉栏杆,又叫须弥座或金刚座,多用于宫殿、寺庙、佛龛。

最高级基座,由多个须弥座叠置而成,多重折角多重栏杆,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雄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多为皇家宫殿所专用。如故宫三大殿和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开间

“间”为四柱之间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单元,通过面阔和进深来反映建筑物体量的大小。以间组屋, 23

以屋组院,以院组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布局模式。古人以奇数为吉祥,面阔进深多为单数。

开间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因为九为阳数之极,所以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就成为皇权的象征,称之为“九五之尊”。

(三)斗拱

斗拱处于梁柱和其他部件结合部,作用是加大木构件的接触面,增加抗震能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支撑构件。方形木块为斗,弓形短木上弯为拱,斜置长木为昂,总称斗拱(铺作)。

斗拱可以支撑栽梁挑出屋檐,同时其纵横交错重叠富于变化,又成为重要的装饰部件。斗拱彩绘和雕刻更加强化了斗拱的装饰作用,从而出现使用等级的限制。出挑层数越多,斗拱体量越大,外观越气派,所以建筑物等级越高斗拱层数越多。

(四)屋顶和屋檐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极富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其艺术手段包括形式、用料、颜色、装饰等。屋顶多与屋檐相配合,共同反映建筑的等级水平。

1.屋顶与屋檐形式

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

屋檐根据檐数可分为单檐、双重檐、三重檐。重檐可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态美感,又可减小高大建筑檐面排水对基座的冲击力。

屋顶以庑殿顶级别最高,依次为歇山、悬山、硬山等。檐以重数越多,级别越高。两者结合,则形成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等的级别排序。

与屋顶有关的还有藻井,藻井系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意。藻井一般都在宫殿或寺庙佛坛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九龙藻井”、皇穹宇的“金龙藻井”,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藻井等。

2.用料与色彩

屋顶用料以瓦为主,主要有釉质琉璃瓦和灰陶瓦。琉璃瓦南北朝开始用于建筑,材料贵重仅饰于局部,宋元开始出现全铺盖使用,级别明显高于灰陶瓦,被皇家建筑所采用。琉璃瓦颜色丰富,以黄、绿、蓝为主。其中,黄色为五色之中心,被尊为帝王之色,黄色琉璃瓦就成为皇宫主体建筑的专用色,而王公贵族则只可用绿琉璃瓦覆顶。

3.屋脊装饰

古代建筑大多在屋脊上饰以动物雕塑,以增加威严和神秘感。正脊上的压脊兽名为鸱吻。垂脊上为垂兽,戗脊曰走兽,宋代开始以走兽装饰。清代皆用单数,故宫太和殿为11个,乾清宫为9个,坤宁宫为7个,东西六宫为5个,小殿为3个。

(五)彩画装饰

彩画装饰始于商周,秦汉发展,唐宋形成使用制度,明清更加程式化为建筑等级标志。

1.和玺彩画

为最高级别彩画,画面用双线双曲框定,以龙凤为图案主体,间补花卉,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多用于次要宫殿、庙宇,画用双线单曲框定,画面为简化旋涡辫旋花,龙凤较少,以贴金多少而有差异,可分金钱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等。

3.苏式彩画

等级较低,但画面内容丰富,如山水林草、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以及戏剧题材等,画框为“包袱”形,来自江南彩画。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特征

1.木构梁柱式构架的科学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以榫卯连结的方式,构成坚固而富有弹性的构架体系。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法。以柱承梁,以梁承檩,以檩承顶,被誉为“墙倒 24

屋不倒”,消能抗震性强,这也是许多古建筑得以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

2.优美柔和的轮廓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立面平面,还是屋顶,都特别讲究式样的变化,形成优美柔和的造型艺术美。如柱子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角柱高耸,使屋檐飞翘,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采光性,而且使檐角体现出优美的轮廓曲线,飞动明快。

3.整齐而又灵活的建筑组群平面布局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每一个建筑组群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组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形式多样,层次丰富。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原则主要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和均衡对称。平面布局多讲究中轴线贯穿,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对称,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从而形成整齐严谨、主次分明的布局风格。如都城、宫殿、坛庙、陵墓、衙府、寺庙等的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但与此同时,又追求并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曲折变化、灵活多样的平面布局形态,如中国的古典园林和民居就是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平面布局原则的应用,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境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灵活安排室内外空间布局

由于墙体隔断主要起围护作用,所以有些可以移动或拆除,使室内空间的大小、形状可根据需要加以改变。利用墙、屏风、博古架,将房屋划分成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形成既分又关联有次序的流动空间,且便于按要求安排家具。并且,建筑的室外空间——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可种植花木,叠山辟池,还可建走廊,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

5.丰富绚丽的建筑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内容十分丰富,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建筑色彩多根据需要和风尚而选择,大凡宫殿、寺庙等多使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墙黄瓦的宫殿内外饰红绿彩画,呈现出绚丽辉煌之感觉;民居则以色调和谐、朴素淡雅为风格,如江南小镇青山碧水中掩映粉墙灰瓦,充满自然情趣。

雕刻装饰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各个部位,从基座到屋顶,从门窗到柱梁,从墙壁到地面和天花板,应有尽有;雕刻题材有人物、神佛、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但以龙凤题材采用最广泛;材质有砖、石、木、瓦、金属等;雕刻表现手法有线刻、平雕(平阴、平阳)、浮雕、半圆雕、圆雕等。

6.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和环境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特别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建筑十分关注外部环境,务必使布局形式、色调体量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如陵墓选址和布局,依山面水,聚气纳势。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1.古代城市防御建筑

A.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按照一定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如《考工记》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这些城市规划的原则,对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产生很大的影响。

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对我国的古代城市规划与布局作出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即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即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涂九轨(即纵向的干道可以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描述。

(2)重视城市的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建设城市一般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 25

和筑堤防涝的费用。如我国著名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

(3)以方格网状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多为方格形状,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官府为加强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实行市里制度,把城内居住区划成许多坊里,坊里内有街巷,四面用高墙围起,四面各开一门,由官吏管理,并实行宵禁。唐长安城是这种市里制的代表。

到北宋中期,这种封闭的市里制度,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被取消,如开封北宋汴梁城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城市以宫殿、衙署或钟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采用中轴线的规划布局,反映了统治阶级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元、明的京城虽然宫室、坛庙、官署位于城的南部,但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B.现存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建筑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包括内城和外城,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

中国古代,上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围绕。

为了加强城防能力,城墙建筑结构十分系统完整。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用吊桥控制出入;城墙上分布有敌台、敌楼、角楼、垛口、射孔;城门为防御重点,设有瓮城、箭楼、城楼、屯兵洞、马道等。

筑墙护城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明代洪武年间在“高筑墙”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大建城防工程,我国目前现存的古城墙,基本上都是形成于这一时期。

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防工程主要有西安古城墙、南京古城墙、山西平遥古城墙、辽宁兴城古城墙、湖北荆州古城墙、湖北襄阳古城墙、安徽寿县古城墙、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墙、云南大理古城墙、河南商丘归德古城墙等。

19xx年,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长城

长城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和使用年代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形制之复杂、体系之严密、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长城修建始于春秋战国,一为防御其它诸侯国,二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秦统一全国后,以燕赵秦原边墙为基础,构筑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

汉为防止匈奴南侵,于秦长城以北筑外长城,西起罗布泊,东止鸭绿江,绵延长达两万里,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

明长城为最后一次修建,也是最为坚固的万里长城,东起辽东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并形成了由墙体、城台、烽燧、关隘等所组合的边疆军事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长城不仅具有防御扰掠的军事功能,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万里长城“上下二千年,纵横十万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长城和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划的两条有形的线,它们的长和大,存在的恒久,功能的显赫,影响的深远,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

19xx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以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强烈地激发着国内外人们的旅游兴趣,人们都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勇敢登临长城,热情赞美长城的博大雄姿,倾吐对中华民族的爱慕与崇敬的心情。可以说,“长城热”推动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有17个省(市、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长城遗址,形成了河北老龙头、山海关,天津黄崖关,河北金山岭,北京古北口、司马台、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黄花城,山西雁门关、平型关,甘肃嘉峪关,浙江省临海市的南长城,湖南湘西凤凰县的苗疆长城等许多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点)。

(二)宫殿、衙署建筑

26

宫,本为房屋的通称;殿,则为“堂之高大者也”。历代统治者拥有天下财富,最大最高的房屋只有他们才能建造,宫殿就成了帝王居所的专用名词,宫殿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的建筑类型,其规模之大、气势之宏、装饰之奢,无以类比。

1.宫殿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宫殿为古代帝王居住之所,帝王在建立新王朝的初期,大多在定都之际,营造豪华壮丽的宫殿作为建国创业的标志,以振国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时期,以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为代表,宫殿规模更为宏大。三国时代的宫殿,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这种布局方式为两晋、南北朝沿用了三百余年,到隋朝才结束。

隋唐继承北周,而北周是以恢复周制为标榜的。唐太极宫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位于全城中轴线的北端,其中心部分的布局,依据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

唐朝大明宫以太极宫为准则,宫内的宫殿以轴线南端的外朝最为壮丽,其外朝为含元殿,中朝为宣政殿,内朝为紫宸殿。后部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和游宴的内廷。另外,兴庆宫也是唐朝的著名宫殿。

北宋东京城的前身是唐朝的汴州,因而城市规模受到限制,宫殿也不如唐代规模大。

元大都宫殿继承了唐宋宫殿的传统,并保持了游牧生活习俗和喇嘛教建筑、西亚建筑的风格,产生了许多新异手法。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三处,即北京的明清故宫、辽宁沈阳的清故宫和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宫殿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其建筑集中体现了各个时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性也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建筑而居于首要的地位。

宫殿建筑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共性,又体现了它所独有的皇家建筑的个性。

就建筑群体而言,它有庞大的规模、对称均衡的平面布局、森严的防卫系统、严格的等级制度、庄严的建筑环境氛围;就单体建筑而言,它往往有庄重庞大的体量和专有的富丽堂皇的装饰,无处不体现出皇权的威势和对臣民百姓的威慑力量。

中国宫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还深刻地体现了古代礼制文化和神秘文化、尊卑等级和吉祥意识。在宫殿建筑的身上,深刻地打记着历代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烙印,再没有任何一种建筑能够比它更能说明历史了。

中国的宫殿建筑辉煌灿烂,文化价值无与伦比,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是中国宫殿最杰出的代表。19xx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年,沈阳故宫做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①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严;南北中轴线纵长深远发展,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辉煌华贵。

②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为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③前朝后寝,前宫后苑

这项制度在周朝就已基本形成,指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分为前后两部分,仅仅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 27

地方。故宫的前半部分分布着宫内的主要宫殿,分为前三朝与后三宫,后三宫之东西两侧各有六宫,最后的御花园为帝后游乐之处。

④三朝五门

三朝,指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于宫中的外朝(午门至天安门),举行重大仪式、以见群臣的内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与以奏事听政、处理日常政务和起居生活的燕朝(乾清宫、养心殿等)的合称;五门,指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门阙森森,宫殿重重,三朝是故宫(紫禁城)的主要部分,五门则为突出紫禁城的主要部分进行了层层铺垫,是整个紫禁城建筑乐章的序幕和发展。

⑤体现阴阳五行学说

在我国古代,数字也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奇数是阳数,也是天数;偶数是阴数,也是地数。在宫殿建筑中,外朝属阳,内廷属阴。因此,外朝的主要宫殿布局采用奇数,三朝五门制即是如此;而内廷建筑则多用偶数,如北京故宫后廷的两宫六寝。

故宫中最醒目的是殿顶,都用黄色琉璃瓦覆盖,因为根据五行学说,黄属土,属中央,黄色代表中央,世界的中心;宫墙、殿柱都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用红色表示皇帝君临天下,正大光明,皇家富贵,国运兴盛。

彩绘是从最高级的双龙和玺样式开始。脊兽从最高级的11个开始,依各建筑物的等级不同而依次递减。

(2)宫殿外陈设

①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方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华表坚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成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②石狮

宫殿大门前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石狮(或铜狮)有辟邪的作用,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所以又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成对石狮系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爪所踩之物来辨别雄与雌,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师;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则必定是雌狮。

③日晷、嘉量

日晷,即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嘉量,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日晷本是计时器具,嘉量本是计量容积和重量的衡器,但放在此处并非为了实用,而是表示皇帝授时授量,控制着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皇帝的一切所行都公正无私,符合天道,当然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了。

④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誉为吉祥缸。如北京故宫中的吉祥缸,古时每年冬天在缸外套上棉套,覆上缸盖,下面石座内燃炭火,以防止冰冻,直到天气回暖时才撤火。

⑤鼎式香炉

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⑥铜龟、铜鹤

龟和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延年益寿和吉祥如意,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铜龟、铜鹤既表示祝愿皇帝长命百岁,也寓意其统治千秋万代。

3.衙署

衙署,即古代各级地方官府衙门的住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衙署,分别是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衙和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另外,河南省现存较为完整的衙署还有南阳府衙和叶县县衙。

(三)古代礼制建筑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形成了一整套宗法礼制思想,其中包含着浓重的对祖先的崇敬,对土地、粮食、天地、日月的崇拜,对各种文神、武神以及其他各种神的尊敬。为了寄托这种崇敬和感恩的心情,产生和形成了许多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山川河岳、祖宗英烈、圣哲先贤等的坛庙祠堂建筑,统称为礼制建筑。

28

礼制礼仪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祖庙与社稷坛

尊从《周礼 *考工记》规定“左祖右社”之制,建于皇城前,作为帝王主持祭祀的“太庙”和“社稷坛”。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太庙建筑,过去是明清两代帝王行祭祀祖宗之礼的地方,与宫殿同为级别最高的古代建筑。北京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右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地方,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天、地等坛

祭祀天、地、日、月、山神等活动,是历代帝王登基后的重要活动。因为君权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尊从“郊祭”古制,建在都城近郊,多由帝王主持祭祀的天、地、日、月坛等,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由帝王亲自或帝王派出官吏主持祭祀的岳庙、镇庙、渎庙、海岳等。著名的有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东岳庙、西岳庙,山东泰安岱庙等。

3.奉祀人文始祖、圣人先贤的庙

人们祭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或早期帝王的庙宇,如黄帝庙、炎帝庙、伏羲庙、尧庙、舜庙、禹庙等。

人们为了纪念那些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的功德,而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种祭祀的庙宇、祠堂等。如孔庙、关帝庙、武侯祠、司马迁祠、张良庙、包公祠。

4.家族宗祠

宗祠为一族一姓祭祀祖先的建筑,过去几乎遍布城乡各地。特别是,一些显贵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宗祠,往往规模很大,装饰精巧,华丽富贵,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典型代表有安徽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和广州陈家祠。

5.祭祀民间神的庙

民间祭祀的神庙,如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妈祖庙等。

庄严而神秘的坛庙建筑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是进行人神对话与交流的圣域,它们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

19xx年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xx年北京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会馆建筑

会馆,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种类型,它源于汉代的邸舍,其修建目的是为了某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几个省县,或某些地区的同乡、同业、同行的人们能够在外省外地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以保护本集团的利益。著名者有四川自贡西秦会馆、天津的广东会馆、山东聊城山陕会馆、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洛阳潞泽会馆等。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历来是南北货物的运转、集散地,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商业活动活跃,跨地区贸易增加,全国各地的商人在河南的各个商埠建立会馆,迎客接士,商贾联谊,行业间进行活动,另外也为同乡提供聚会、联络和居住的场所。会馆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贸易发达、商人云集的州、府、县等地。

河南现存的会馆多创建于清初或清中期,建筑形式不同于民居,而是参照寺庙、宫殿的建筑布局形式。戏楼、春秋楼是最具有会馆特色的建筑。关羽是商人崇拜敬仰供奉的对象,所以会馆在一些地方被称为关帝庙。

会馆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公共建筑,富商巨贾为了显示富裕和行业兴盛,不惜巨资,广招各地能工巧匠,将会馆建得富丽堂皇。会馆的各类雕刻文饰繁复,雕工精美,色彩华丽。

(五)楼阁建筑

楼阁建筑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古代木构建筑。楼、阁二者在建筑形制上无多大差别,但使用功能不同,楼的用途极为广泛,阁的用途主要为珍藏图书、佛经、佛像和观景。

我国古楼分布广泛,形制多样,多为明清建筑。如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浙江嘉兴烟雨楼,广东广州镇海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山西永济鹳鹊楼、四川成都望江楼、云南昆明大观楼、贵州贵阳甲秀楼、台湾台南赤嵌楼等。其中,黄鹤楼、岳阳楼和江西南昌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供佛阁多分布于寺庙,规模宏大,气势庄严。北京颐和园佛香阁为我国形制最高阁,有三层四重檐,高41米,平面八角,内供佛像。

29

建于明代的浙江宁波天一阁,为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典范。

(六)亭台建筑

亭,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古建类型,尤以园林中多见。柱间多不设门窗而设半墙或平栏,用于休憩、观景等。亭之造型最为丰富,平面、立面、亭顶、亭檐皆有多样变化,或简单或繁复,或高大或小巧,或古朴或堂皇,本身就是内涵丰富的游览对象。亭既可赏景——提供最佳观景角度,亭又可佐景——为自然山水添色增辉,是最典型的景观建筑小品。

除景观亭以外,还有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亭,收存碑石的碑亭,文人雅士行曲水流觞之俗的流杯亭,宗教祭祀亭等。

中国历代皆有观象台的兴建,但现遗存不多。河南登封的周公测景台(唐建)和元代观象台,观象台为砖石砌成,台顶有测量日影的景表、石圭,郭守敬曾在此测日报时。北京古观象台为明代建筑,是世界保存有原完整天文仪器的最古老天文台,如经纬仪、天体仪等。

(七)古代桥梁工程

桥梁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建筑,又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筑桥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拱券桥等形式,成为我国历史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和艺术鉴赏价值。

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北京永定河的卢沟桥和广东潮州韩江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赵州桥建于隋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为世界现存的最早敞肩拱桥实例;洛阳桥建于1059年,是我国古代多孔梁式桥的代表;还有,泉州的安平桥长达2070米,为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

另外,还有悬索桥、悬臂木梁桥、廊屋桥等多种类型。

(八)古代水利工程

我国的季风气候造成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所以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代伟大水利工程。此外,广西灵渠、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所建,引岷江之水浇灌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庶。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坝、宝瓶口引水渠三大部分构成,相互配合而形成了设计科学、调度有序的水利工程系统。该工程使用至今,灌溉能力已扩大到1000多万亩。并且,还形成了二王庙、伏龙观、观谰桥等名胜和建筑。 20xx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古民居建筑

民居,是各地民众的居住形式和居室结构的总称。古民居,则是指民居系列中既富有地方风格,又具有历史文化色彩的部分。所谓地方风格,是指它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采用当地的材料,营建别具一格的居室形态(包括造型、雕刻、绘画、色彩等);所谓历史风格,则是指它在不同朝代的建筑格式和格调。

古民居的时代越古老,保存越完好,其科学、文化价值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越大。

中国古民居中,元代以前的很少保留至今,现存的绝大多数都是明、清两代的。诸如徽州古民居、山西古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云南丽江古城古民居、江浙地区的江南水乡古民居、粤东围垅屋等,都堪称中国古民居的杰作。河南也保存有巩义康百万庄园、安阳马氏民居、卫辉小店河民居等。

20xx年,徽州古民居中的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徽古村落美不胜收,其中,西递被誉为“桃花园里人家”,而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十)官学和书院建筑

官学和书院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术与文化机构,分为官办国学和民办书院。

我国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国家和地方的官办国学——北京国子监、山西平遥县学;而民办书院以宋代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最为著名。

第五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动物的放置和建筑的营造,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30

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不同性质,在中国古籍里也将园林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园林艺术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果的双重体现。园林的物质形态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的信息——这是创造者及其所处时代留下的文化与心理的凝聚体,可以说,园林实质上也就是物化了的人类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因而,园林往往能够以它异常鲜明生动的物质文化形态,十分具体而形象地表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或者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园林从孕育、形成到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如画如诗,集建筑、书画、文学及戏曲等艺术为一体,是一种荟萃文化、积淀传统的有力形式。在世界园林艺术体系中,中国园林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究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园林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文化,其巨大的生命力已深深融入了中国园林的发展中,并且成为中国园林的神风韵骨。

一、中国园林的类型及特点

(一)按园林的艺术风格分类

1.西方园林

西方园林讲究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几何图案式空间布局。西方园林总体布局有强烈的对称轴线,道路大多是直线型,形成矩形或射形交叉;草坪和花圃也被分割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块块;树木花卉也塑造成各种几何图形。

西方园林往往表现人了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显示出人文的力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花园为代表,一般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笔直的林荫路,华丽的雕像和喷泉、修剪过的排列成行的树木(或造型绿雕)、壮丽的建筑物等,这种格局形式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意识,适应其追求排场和举行盛大仪式、庆典等活动的需要。我国也有这种风格的近代园林,如南京中山公园。

2.东方园林

亦称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属这一类型,以苏州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苏州园林顺应自然,有曲折的水、错落的山,并以迂回盘绕的曲径把点缀在园林中的淡雅朴素的建筑和景点联系起来,主景区常呈现为由围绕小湖的建筑、假山和林木,构成一个以环状路线联系起来的山水园,没有中轴线,园林构景要素相互穿插,不呈几何规则式排列。

北方皇家园林是吸取苏式园林的长处,以适应皇家的要求而设计的,在正门处常有宫殿布局,并保持一定的中轴线。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公元六世纪传入日本,十八世纪后半叶传入英国等欧洲国家。我国现存的这类著名园林很多,如拙政园、网狮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3.中西混合式园林

亦称混合式园林,指上述两种风格都有,表现比例相当的园林,如北京中山公园,广州烈士陵园等。另外,中国的园林十八世纪传入英国,逐步形成了带有折衷主意的所谓的英国式园林,也可称为中西混合式园林。

(二)按园林的占有者的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又名苑囿、宫苑,为皇家所有,是专供帝王居住、活动和休憩、享乐的地方。如北京的北海、中南海、景山、故宫的御花园、乾隆花园和海淀至香山一带的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

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纳真实的自然山水入园,规模宏伟浩大,气势恢弘;园中建筑体型高大,色彩富丽堂皇,园中有行宫,园中有园,建筑形式极为多样且功能齐全;另外,多选天然风景佳地,集天下能工巧匠,收天下之美景,穷极天下之乐趣,耗费巨资建成。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又称府宅、宅园,它主要是一些王公贵族、官吏富商建造来供自家居住和享乐的。私家园林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可观,但以江南(太湖流域)为多,尤其苏州、扬州、无锡一带。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扬州的个园、何园等。而北方如北京的恭王府花园、山东曲阜孔府的后花园、北京明代画家米万钟所建的漫园、勺园、湛园等。

31

私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在环境气氛的营造和处理上,更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赞赏;范围和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的体量小巧玲珑,表现淡雅素净的色彩,且大多建于城市;由于天然造园环境受限制,并受园主经济物质条件影响,因而要成就意境特殊的山水景物园林,对造园者的艺术造诣和技巧相应要求也更高。另外,私家园林很注重构图,主题鲜明突出,注重诗情画意。

3.寺观园林

是指宗教及祭祀园林,是寺观、祠堂等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如北京碧云寺的水泉院、白云观、潭拓寺,承德殊象寺、扬州的大明寺东院等。

寺观园林主要特点是:多建在环境静穆、景色优美的自然山林处。布局多为轴线对称式建筑配置,林木以松柏等多年生树种为主,以突出静穆,庄严的气氛。

(三)按园林的地理位置分类

1.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主要指北京及其附近的皇家和私人园林,即以皇家园林为主,规模宏大,雄伟豪放,可概括为“北方之雄”。这些园林风格多粗犷,人工建筑也偏于厚重。如北京以山水取胜的“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北方园林的分布,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较为集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园林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江南自东晋、南北朝之后,经济发展很快,且江南游乐之风盛于中原,故有权有势者以建园林或私宅为高雅,不出院门,可淘性于山水之野,所以争建园林。又因江南山清水秀,河道密部,湖塘众多,花草树木繁茂,园石众多,为建造细腻精美的园林提供了条件。我国固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

江南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相比,又有如下特征:一是规模有限,小巧玲珑,精细别致布局巧妙,构景雅丽;二是强调诗情画意和寓意美;三是多以山池为中心,以花草为衬托,环以建筑,重叠石堆山,尤其是名贵奇石。

总之,江南园林,玲珑纤巧,清雅淡泊,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田园和真山真水之情趣,可概括为“南方之秀”。

3.岭南园林

岭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风光特点,造园条件十分优越。岭南园林大多数为景观欣赏与避暑纳凉结合,其布局往往以大池为中心,饶以楼阁,高树深池,阴翳生凉。并且,花木植物种植颇广,从青竹、幽兰到热带的榕树、木棉均有。

它们与建筑小品相映衬,更显得园林色彩浓丽,绚烂精巧。如被誉为“粤中四大名园”的广州市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

由于岭南园林的发展历史较晚,它既吸取了江南园林之“秀”,也师道于北方园林的风格,而到近代又受西欧造园技法的影响。结构简洁、轻盈秀雅,室内造景,室外呼应,具有综合型园林的特征。

4.少数民族园林

指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建造的庭院、寺庙内的园林。如西藏的罗布林卡,以及新疆、宁夏一些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内的园林等,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宗教气氛。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国园林造园的规模虽有大有小,内容有繁有简,但园林造园不外乎筑山、理池、植物栽植和动物放养、建筑营造、书画墨迹等五种基本要素。

1.筑山

山是园林的骨架,“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造园则必先筑山。

对于自然山形,筑山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改造,突出重点,表现大自然的美。而更多园林筑山则是堆山叠石,以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体现,讲究“自然之理,自然之趣”。

32

园林筑山用土为堆,用石为叠。凡堆土山者,先将土夯实作基础,于山腰点石,山顶树峰,则小中见大,不失真山之理,真山之趣。叠石假山灵活多变,或堆山叠石相结合,或全用石叠成,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叠石假山有写意假山和象形假山两大类:写意假山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和提炼,再现在园林里,是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而象形假山则是摹拟自然界动物的形体动作堆叠起来的景观。

如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全园采用太湖石做材料,以表现狮趣为造型中心,大胆泼辣地在园子中心叠出一座重岩叠嶂的山体。

2.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都是最富有生机的因素。园林是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且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名园依绿水”,水在园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园林中最活跃的构景因素。一池绿水萦回,能把园中景物融会贯通,并且可以使沉静、凝固的空间蕴含着流动美。

因此,中国园林理池特别讲究以下两点:

一是“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园必隔,水必曲”。水面再小,如苏州残粒园池面不过30平方米,亦必石矶参错,曲折有致。中国园林主要利用桥、廊、堤、岛来划分水面,以增加水景的深度和层次感。特别是以桥隔水,则又巧在因水造“型”:水阔则桥拱,意在隔而不断,倒影成景;水小则桥平,游者似踏水凌波,走进水乡泽国,极富自然野趣。

二是中国园林理水贵在有源,且源头重在讲究“隐”,从而形成“水外有水”,“大小相生”和“洞府霏霏映水开,幽光怪石白云裁。从中一股清泉出,不识源头何出来”的奇妙景致,可见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苏州环秀山庄两处掇山叠水,在石后设池和槽,利用屋顶雨水注入池中,由石隙间婉转下泄,艰难曲折中生出景致,直中寓曲,积水悬淙;崖下以青石布滩,又使潭深不知几许。

3.植物栽植和动物放养

(1)植物栽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可见树木花草在园林中之重要,植物配置得当,能使园林产生深、奥、曲之美感,可以说如果没有树木花卉,则就不成其为园林。

由于中国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因而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主要有:

一是讲究姿态美,如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和树叶的形状等,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是讲究色彩美,树叶、树干、花卉都要求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三是讲究味香,要求树木花卉要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并且,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氛围很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坪,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树木花卉不仅对园林的山石景观起到衬托作用,而且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用以表达园主的道德精神追求。

中国园林造园的植物栽植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讲究“景因境异”,即因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创作不同的植物景色。如山姿雄浑,则植苍松翠柏,使山更显苍润气拔;水态轻盈,可池中放莲,岸边植柳,柳间夹桃,方显柔和宁静;在悬崖峭壁,倒挂老藤,或在山腰横植老枝古树,则使山更显崇高壮美,峰犹不凡;窗前月下,若植梅插竹,则更显诗情画意。

二是不注重植物的整齐划一,讲究“疏影横斜”,追求诗情画意。或孤植成独立的风景树,或三、五栽植成丛,或浅草疏林。

三是构成一园一景的植物配置景观。如无锡“梅园”以赏梅为主,杭州西湖“苏堤春晓”以桃花为主,北京西山以红叶为主,另外还有颐和园中的“玉兰堂”、网师园中的“丛桂轩”等等,都是一园一景,因花木而生色。

四是植物配置与四季变化相统一,可通过创造园林的时序景观,以便于延长园林的观赏时间。如春天垂柳、夏 33

季荷风、秋季桂香、冬雪赏梅等,都是直接利用树木花卉的生长规律来造景。如果植物配置得好,则可以确保园林四季有景,且季季不同。

(2)动物放养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放养动物。在我国最早的园囿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的对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中,放养有众多的鸟禽,成为园林山水景观的点缀。明清时期的园林中,放养有白鹤、鸳鸯、金鱼,还有天然鸟蝉等。

园林中的动物,既可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也可以隐喻长寿,并且还可以借以扩大自然的境界,让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审美联想。

4.建筑营造

建筑营造是建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区别园林与自然风景区的主要标志。园林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园林的建筑营造,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另一方面则起着点景和隔景的作用,可使园林步移景换、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中国园林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并且具有不同的功能,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殿、阁、楼、厅、堂、轩、亭、廊、斋、榭,桥等。

园林建筑物本身既是景观构成要素,又是观赏景点之处,所以其造园功能特强。同时它比山、水、植物,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工的成分最多,乃是造园诸多要素中运用的最为灵活,也是最为积极的一个手段。

园林建筑对景观的创造所起作用体现在:

一为点景,即点缀风景。建筑与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许多风景画面,而建筑物往往就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主题,若没有建筑也就不成其为景,无以言园林之美。

二为观景,即观赏风景。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可作为观赏园林景物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开敞的处理往往决定观赏者是否能够在视野范围摄取到的最佳风景画面。

三为围合园林空间,即利用建筑物而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花木,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四为组织游览路线,即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创造一种步移景换,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

5.书画墨迹

书画墨迹是中国园林造园的要素之一,它可以在幽静典雅中,显示出物华文茂。文景有意,画景有情,书画墨迹在造园中起到了润色饰景、解释意境的作用。园中恰倒好处的书画墨迹,则可以“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等所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书画墨迹在园林中的形式,则主要表现为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

园有园名,景有景名,只要名起的典雅、含蓄、贴切、自然,能令人读之有声,且品之有味,那么不管是直抒胸怀,还是含蓄藏典,游人则都能从中领悟出景致的意境来。如西湖“平湖秋月”题景,能令人想起“万顷湖面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词句,纵然是白昼吟赏,也能意会到波光月影的融融夜景,正是“词因景生,景因辞胜”。

匾、额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悬在厅堂之上的为匾,嵌在门屏上方的称额,后来则合称为匾额。匾额在园林中,主要用做题刻园名、园景之用,也有用来颂人写事。

悬挂在厅堂楹柱上的对联叫楹联,中国的造园艺术家们利用楹联来写景壮物,并怀古励今,引导游览者进入遐想,遐思游离于景物之外。如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有我国园林中最长的一幅楹联,全联用了180字,上联点名大观楼附近东西南北的美丽风光和富饶景象,下联对历代封建王朝统治云南的下场作了淋漓尽致的评论,一纵一横,容情于景,发人深省。

园林中的题刻、碑记的内容或园苑记文,或名人轶事,或诗赋图画等,则使得园林透射和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它们不仅仅是书画的装饰,而且还是一园的史料;并且,它们对于旅游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导游书。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艺术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 34

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则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2.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采用种种办法来分割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割空间。而分割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更好地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要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通过漏窗的运用,可以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能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从而形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洞、石阶、石峰都显示自然的美;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秀丽;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自然环境吻合,以使园林体现出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且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的观赏效果。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特别讲究表现自然生态的魅力。诸如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等等,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重在表现自然情趣。

总之,“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艺术特色追求,则使得中国的古典园林鲜明地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六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宗教旅游景观

一、宗教文化概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束缚自身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生理上的做梦现象等都无法解释,因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灵管辖万物”和“人类有魂、魂支配自身”的观念,幻想以祈祷、祭献和巫术来感化神灵,以达到避祸就福,消灾免难的目的,从而形成最初的宗教。

宗教产生以后,就逐渐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包括哲学、科学、艺术、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各方面,最后导致了宗教文化的诞生。

世界上流行的宗教很多,当前我国各民族人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合称为中国四大宗教。

(一)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苦、集、灭、道),“八正道”(正见、正思、正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死)、“三印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等。

佛教宣扬世界虚幻不实,人生充满苦难,而要摆脱困难,则只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戒(持戒)、定(坐禅)、慧(教理)三学,改变世俗欲望和认识,超脱生死轮回,以达到涅磐境界。

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中,由于僧团的传乘和见解不同而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教派。小乘佛教以自我解脱为宗旨,大乘佛教则主张修行应以自觉和觉他并重,要普渡一切众生。

(二)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鬼神思想、流行的巫术和求仙方术、谶纬之术和黄老思想。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又名天师道,稍后张角另创太平道,两者成为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北魏 35

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了北天师道,南朝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

唐宋时,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融合,至元代都归并于“正一派”中。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派”,其徒丘处机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赏识,因此全真派盛极一时,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正一派教士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全真派教士须出家。

道教尊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而有性”、“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宇宙、阴阳、万象皆由此化生。道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并把道与老子和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道教相信道可以“因修而得”,视“道之在我谓之德”。因此,认为只要认真修道,就能“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得,二者不相离”,“神与道合,谓之得道”。按照这一众生均可修道成仙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功和道术,并且不同道派对修炼方术各有侧重。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

二、佛教文化建筑旅游景观

(一)佛教寺院建筑

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徒们供奉佛像、僧众居住、修行和举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也是信徒进香朝拜,参加宗教活动的中心。

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在汉族地区、藏族、蒙古族地区和傣族地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各地佛教寺院的建筑也分别吸收了本地、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具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主要殿堂往往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其他殿堂也皆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形式。

1.汉地佛教寺院的建置

明清时期以来,汉地佛教寺院建筑格局已成定式,一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殿。其中,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祖师堂,观音殿与药师殿相对应。比较大的寺院一般还建有五百罗汉堂和佛塔等建筑。

(1)山门(或三门)

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的名词,即使建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有称三门。通常空门两侧立有二王尊。

(2)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肋侍,闵公为其右肋侍。

(3)鼓楼

位于天王殿右(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肋侍,周仓为其右肋侍。

(4)天王殿

常见布局为: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天。

(5)大雄宝殿

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个大笛子大迦叶、阿难,也有的大殿供奉“西方三圣”或“华严三圣”。

三佛同殿,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和“三身佛”,也有的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供五佛(密宗的五方五佛)和七佛(释迦牟尼佛以前的六佛加上释迦牟尼)的较少,多为历史久远的寺院。释迦牟尼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壁塑图。大殿东西两侧,常供奉十八罗汉或十六罗汉。

(6)东西配殿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 36

师殿”的(多为禅宗),有设“伽蓝殿”的,等等。

(7)法堂(亦称讲堂)

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8)罗汉堂

自唐代开始,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罗汉堂。全国现存具有成组五百罗汉像的寺院在30所以上,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罗汉堂,苏州西园罗汉堂,成都宝光寺罗汉堂,武汉归元寺罗汉堂,昆明筇竹寺天台来阁,四川乌龙寺五百罗汉堂。

(9)方丈室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10)藏经楼

盛放佛教经典之处。

2.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置

藏传佛寺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文物荟萃,金碧辉煌。藏传佛教寺院一般由札仓、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经院、藏经楼、灵塔殿、僧舍等组成。

3.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的建置

云南上座部佛教寺庙主要由佛殿、藏经室、僧舍及佛塔四部分组成。

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主要有: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等佛教名山的众多寺庙,河南洛阳的白马寺、郑州登封的少林寺、开封的大相国寺,河北承德的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等。

(二)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称“Su 堵波”或“浮图”,用以藏佛舍利,其形状为一个半圆形的坟冢。最初佛塔是佛门弟子为藏置佛祖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佛塔按供奉对象分,有佛舍利塔、菩萨塔、阿罗汉塔、高僧墓塔等。

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塔型。中国佛塔大多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有的塔为和尚墓塔(如少林寺塔林诸塔)。

我国佛塔的共同建筑构造有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个部分。

佛塔用木、砖、石、琉璃等材料建造,其形制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类型。

1.楼阁式塔

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可以登高远眺。著名的有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即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大塔)、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等。

2.密檐式塔

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小而得名。塔下部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以上各层则塔檐层层重叠,距离很近。密檐式塔大都是实心,一般不能登临。著名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等。

3.覆钵式塔

又称喇嘛塔,为藏传佛教所常用。流行于元代,明清继续发展。著名的有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等。

4.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的造型是仿照古印度菩提迦耶大塔而建。其常见形式为:塔的下部为一方形巨大高台,台上建有五个正方形密檐小塔(代表密宗五方五佛)。著名的有:北京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金刚座舍利塔等。

三、道教文化建筑旅游景观

37

道教活动场所一般称为道宫、道观。道教宫观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我国现存道教宫观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前有山门、华表、幡轩;山门以后正中部分是中庭,中庭是宫观建筑群的主体,分布在宫观的中轴线上,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灵观殿三大殿堂;三大正殿两侧有配殿,祀奉一般道教诸神。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我国最大的道教文化建筑群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宗教活动旅游景观

佛寺中主要宗教活动有僧尼的日常行事、忏法和法会以及佛教节日活动等。寺院内重要的佛事活动有水陆法会、焰口施食、斋天和放生等。佛教最重要的节日是佛陀诞生、成道、涅盘纪念日。

道教节日主要是纪念道家神仙的诞辰,如农历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圣诞,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农历二月十五为太上老君圣诞,农历三月初三为王母娘娘圣诞等等。每逢节日,各宫观内都要举行隆重斋蘸,盛大的节日则要举行庙会活动。

五、宗教艺术旅游景观

宗教艺术景观主要包括宗教雕塑艺术、宗教壁画艺术、佛教石窟寺艺术、宗教摩崖造像艺术等。

佛教塑像名目繁多,分别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韦驮菩萨、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三世佛、观音菩萨、罗汉等塑像。

道教宫观中的塑像,诸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道教三尊、三官、老子李耳、八仙、四大神将、张道陵、王重阳、丘处机等。

佛教壁画按其内容可分为尊像画、佛教史迹画、佛教故事画、经变画、反映传统故事的画及其他内容的画等六类。

佛教石窟寺大约始于公元3世纪,公元五至八世纪是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为中国佛教四大石窟。

佛教摩崖造像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多,如重庆大足石刻、四川乐山大佛、浙江飞来峰造像和栖霞千佛岩等。道教现存的摩崖造像不多,其中著名的有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的老君岩。

思考题

1.试析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

2.试析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文化积淀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如何?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如何?

5.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如何?

6.中国的佛教分为哪三大系统?中国三大系统佛教寺院的建制组成状况如何?

广而告之

热烈欢迎全校各位同学下学期继续选修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老师主讲的《中华风景名胜赏析》!

朕相信《中华风景名胜赏析》必将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美妙感觉,并且更能够让您继续实现超值的旅游文化享受!敬请同学们笑纳!

38

《中华风景名胜赏析》课程内容体系

引 言 让我们去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第一章 中华风景名胜概论

1.1 风景名胜的概念

1.2 风景名胜的范畴

1.3 风景名胜的结构

第二章 自然景观

2.1 自然景观的含义

2.2 自然景观的特征

2.3 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

2.4 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三章 人文景观

3.1 人文景观的含义

3.2 人文景观的特征

3.3 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

3.4 人文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4.1 中国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

4.1.1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4.1.2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4.1.3 中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2 中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4.2.1 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

4.2.2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2.3 国家旅游度假区

4.2.4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4.2.5 国家地质公园

4.2.6 国家矿山公园

4.2.7 国家森林公园

4.2.8 国家水利风景区

4.2.9 国家“健康”型海水浴场

4.2.1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2.1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2.1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

4.2.1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14 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

4.2.15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2.16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2.17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

4.2.18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4.2.19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4.2.20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4.2.21 中国旅游王牌三十五处

第五章 风景名胜欣赏艺术的方法与要求

39

第六章 中华风景名胜欣赏

6.1 自然山水景观与欣赏

6.2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

6.3 中国古典园林与欣赏

6.4 宗教文化景观与欣赏

6.5 中国民俗风情与欣赏

中华风景名胜专题学习欣赏

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3.极品山水 休闲嵩县

4.黄山风景名胜区

5.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罗布林卡

6.开封清明上河园

7.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8.云台山风景名胜区,龙潭大峡谷

9.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名胜区

10.黄果树大瀑布风景名胜区

11.灵秀峨眉,感觉峨眉

12.平遥古城

13.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14.颐和园

15.龙门石窟

16.绿色栾川 健康乐园

任课教师张建平简介

1.张建平,男,19xx年1月生,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副主任,校级优秀教师。 19xx年6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毕业,19xx年6月到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原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原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

1998—1999学年被评为洛阳工学院校级优秀教师,2002—2003学年被评为河南科技大学校级优秀教师。

2006、2007、20xx年三次荣获河南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2001、2003、2004、20xx年四次荣获河南科技大 40

学教学质量三等奖。

2.主讲课程

全校公选课:旅游文化学、中华风景名胜赏析;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学。

3.联系方式

Email:zhjp1963@163.com

41

更多相关推荐:
旅游心理学感受

旅游心理学体悟贾老师教授的旅游心理学即将结课我总结自己一学期的收获发现通过课程的学习收获颇丰不但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学会正确地认知自己将视野放的更大专业方面我了解到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安小红学号姓名郭冰冰班级旅管四班130808425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实用性正如书中所说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运用...

旅游心理学感想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人的一些心理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做一些事有一些情绪的原因例如一个宿舍同学好多习惯都差不多这都是心理效应的...

旅游心理学的感想

旅游心理学的感想20xx521宋紫晗酒店090120xx1113611这学期我们酒店0901班学习了由老师教授的旅游心理学这门专业课快到期末了回顾一下学习的过程从旅游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相关因素的影响到社会群...

学习《旅游心理学》我的感想和心得

学习旅游心理学我的感想和心得从旅游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相关因素的影响到社会群体的相关学习不论是在专业课方面还是在我成长的生活方面都收获颇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现在就让我具体写下自己对旅游心理学的感想...

旅游心理学学习心得

我们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学习了对我们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旅游心理学》。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

旅游心理学期末论文

旅游心理学论文论旅游心理学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运用10东旅游2班摘要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的一个重要学科它是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运用到分析了解旅游这一现象上而产生的新兴学科酒店的服务人员要...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论文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研究专业旅游管理班级旅游1101姓名田文达学号20xx0206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市场的合作市场也日趋加重作为旅游市场的一部分女性旅游市场构成并敏捷成长起来成...

旅游心理学案例

第一章长城脚下的尴尬一幕来自美国的史密斯先生已60多岁了在与中国的H公司进行业务交流之余要登一登著名的万里长城H公司特意聘请某旅行社的年轻导游小李亲自陪同来到八达岭下考虑到史密斯先生已年过六旬小李就非常殷勤地进...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主要包括现实的旅游者潜在的旅游者及旅游业中各个领域中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在旅游活动中各自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旅游产品之间旅游服务人员与旅...

旅游心理学作业

旅游心理学作业姓名马敏班级旅游管理学号2班20xx51272751谈谈你对五朵金花的认识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位于城乡结合部quot五朵金花quot其实就是三圣乡的五个小村子这五个村子各有特色红砂村搞的是qu...

云南旅游心得体会

云南旅游心得体会很久以前就听说素有彩云之南的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犹如人间仙境我怀着无限的激动之情度度过了云南之旅此行我对那里的一切有了切身的体会实在是印象深刻云南到处是山青水秀那里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