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情况报告

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

卫生部信息中心

2008-04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于20xx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流行规律及分布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1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健全肿瘤登记系统及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奠定基础。

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主要结果有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本次调查地区标准化死亡率为4.0‰(男性为4.9‰、女性3.1‰)。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调查地区死亡率来看,城乡之间

的差异明显,农村高于城市19%,不同区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西部城市分别高于东部城市22%和25%;中、西部农村分别高于东部农村13%和15%。

二是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死亡原因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死亡原因的分类,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比90年代初第二次调查死亡率下降了34.7%。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死亡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 …… 余下全文

篇二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城市和农村癌症死因差异凸显城乡差别之痛 ●过多资源用于中晚期患者治疗而忽视了预防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到20xx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农村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这实际上是政府为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方面的失误埋单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与公众健康发生激烈冲突的不仅是烟草业,更有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产业力量 《财经》记者 李虎军 (财经杂志网站供稿,更多精彩报道请浏览财经杂志网站) 在过去数年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乃至最新的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都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构成巨大挑战。 然而,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以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或者说非传染性疾病),却正在成为更主要的长期威胁。今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 其中,癌症位列首位。 20xx年,全球有74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的情况则更为严峻。今年4月底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的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八成以上;目前每四到五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总

人口,接近200万人。 诚然,癌症患者数字的增长,与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不无关系,因为衰老经常意味着癌症的高发。但仅仅是年龄结构的变化似乎远不足以解释癌症如此高发。实际上,生活方式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致癌因素,都已经在这场悲剧性大幕背后隐约浮现。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与吸烟存在很大关联的肺癌早已取代肝癌,稳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的首位;在淮河流域等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癌症村”星罗棋布,官方最新的调查也证实,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淮河流域地区的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呈现出“梯度上升趋势”。 目前,彻底攻克癌症在科学上仍遥不可及。从国际经验来看,控制这一疾病肆虐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可惜长期以来,中国有限的癌症控制资源大多被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癌症防治工作,就更为薄弱。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卫生部20xx年底颁布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xx年-20xx年)中,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和“以农村为重点”的原则。从20xx年起,卫生部启动了中央转移支付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今年每个省份都将至少拥有一个试点。 此外,国家癌症中心也已得到国务院批准,即将挂牌成立,有望在今后癌症防控中扮演核心角色。 不过,中国的癌症防控力度还无法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相比。要彻底扭转癌症增长态势,无论是从体制上还是从国家意志上,中国才刚刚站在新的起点上。 ——编者 上篇 癌症大国人口老龄化、吸烟、环境污染以及城乡差异等多重因素,都是中国不断

…… …… 余下全文

篇三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败战癌症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总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在城市,癌症已经占到死亡总数的25%;在农村,这一数字为21%;换句话说,平均每四到五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平均每10万人中,每年就有约136人死于癌症。相比之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 74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108人。

“今年上半年,我已经参加了三个朋友的葬礼了。两个死于胃癌,一个死于肺癌。年龄最大的只有37岁。”就职于北京市建国门外一家美资企业的刘女士告诉《财经》记者。“不是说只有老年人才容易得癌症么?”她感慨叹息。

刘女士所讲述的,折射出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癌症已经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08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

其中,癌症位列首位。

20xx年,全球有740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吸烟: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到20xx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20xx年,中国烟草行业产销卷烟4200万箱,同比增长5%;实现工商税利3880亿元,同比增长25%。至此,中国烟草行业实现了连续五年工商税利平均年增长20%的奇迹。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在20xx年推出针对低价烟的补贴措施,美其名曰“让农民兄弟抽得起烟”。

支修益教授曾经对《财经》记者自嘲说:“靠我们这一小拨人,很难与烟草行业抗衡。” 在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则将推行控烟等措施作为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今年3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肿瘤学进展学术峰会上,韩国国立癌症中心主任、教授柳槿永(Yoo Keun-Young)介绍说,韩国不仅推行了烟草加税措施,并利用烟草加税所得成立了健康促进基金,用于癌症等疾病的防控。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增加的10个样本县(市)名单

附件1: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

增加的10个样本县(市)名单


附件2:

死因调查表

姓名:                    性别:①男   ②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身份证号码: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住址:                                                 

…… …… 余下全文

篇五 :卫生部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的主要情况

卫生部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是城市的首位死因,肺癌增长迅速,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多数肿瘤可防可治。 卫生部曾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未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流行规律及分布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是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调查发现,我国城乡、不同区域居民死亡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二是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位居全死因的前五位,累计占死亡总数的85%。

三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分别比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增加83.1%和2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0%)。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四是我国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呈现持续性增长势头。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肿瘤构成日益趋向发达国家的肿瘤死亡模式。

…… …… 余下全文

篇六 :死因调查工作手册

死因调查工作手册

一、 概述

(一)监测现状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依据

二、 死因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死因登记对象的范围

(二)死亡个案登记的不同情形

(三)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使用

(四)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五)报告程序与时限

(六)质量控制

(七)工作考核指标及标准

一、 概述:

(一)历史回顾

过去50年,中国分别发展了四个与死因报告有关的系统:

19xx年开始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

19xx年开始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

19xx年开始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妇幼保健部门和计生部门); 20xx年开始医院死因网络报告系统;

20xx年开始在19xx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19xx年以来,开始在几个城市登记死因。目前覆盖全国90个区县、约1.2亿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和中东部地区。

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DSP disease suverllience point):19xx年,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建立了由145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20xx年为160个监测点,复盖全国31个地区约7100万人,占全国人口6%。

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报告:19xx年,卫生部妇幼司在部分地区对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进行监测。具体覆盖人口数不清。

其他来源的死因回顾调查和死因登记很多,覆盖人群不清。(我国曾于19xx年、19xx年进行过两次以癌症为重点的死因回顾调查,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第三次以癌症为重点的死因回顾调查,全国共抽查213个点,我省有12个点)

医院死因直报系统:20xx年开始有80%的县级医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告医院死亡个案信息。

(二)中国死因监测现状

中国80%的人死在家中, 导致死因诊断不准确。

医院死因报告缺乏规范,没有按照根本死因分类,缺乏有用的公共卫生信息。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乌鲁木齐市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乌鲁木齐市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乌鲁木齐市伤害的流行特征,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监测方案,对乌鲁木齐市2006-01-01/2010-12-31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首诊伤害患者进行监测。 结果 伤害发生前5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占38.92%,机动车车祸占20.12%,钝器伤占14.93%,刀/锐器伤占12%,其它占4.68%;伤害性质以骨折为主占21.53%,挫伤、擦伤占40.43%,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占15.52%;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30.28%,其次是家中和公共居住场所分别为21.90%和21.29%;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中以休闲活动为主占62.54%;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占81.70%,故意伤害占15.15%,自我伤害的仅占2.17%伤害结局以治疗并回家为主占50.42%为主,观察/住院占47.95%,死亡占0.29%,其他占1.34%。结论 乌鲁木齐市居民伤害0-14岁组和65岁以上以跌落为主,男性青壮年以交通事故伤害为主,因此,提高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及从小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医院;伤害;监测

伤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伤害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消耗着大量的卫生资源,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伤害已经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为了掌握乌鲁木齐市居民伤害发生特征、发生原因及发生构成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伤害的预防控制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乌鲁木齐市3家哨点监测医院连续5年的伤害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与方法

1.1 对象 2006-01/2010-12到乌鲁木齐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1家三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医院)就诊的所有伤害首诊患者。

1.2 方法和内容 在3家哨点医院组建伤害监测领导小组,确定由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院内伤害报告工作,使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全国伤害调查报告卡”进行报告,对填写伤害报告卡的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报告卡由院内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收集审核,定期报属地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专人负责录入计算机。报告卡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伤害发生地点、发生时的活动、发生原因、伤害意图、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及处理情况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学校安全事故案例选编

学校安全事故案例选编

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马路“杀手”??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有人做过统计,光是由于校园内的安全事故而伤亡的学生,全国每天至少“减少一个教学班”!学近几年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全国校园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由卫生部牵头的20xx年到20xx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4岁及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十万分之23.23。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14岁以下的人口数为2.65亿,据此推算,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大约为6万人。

20xx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xx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做到学校安全“警钟常鸣,长抓不懈”。我收集整理部分学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绍给大家,该选编分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等四个部分,共编入了14个案例。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认真阅读本案例,认真思考,吸取教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身体力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第一篇 交通安全

仅以上海为例,据统计,20xx年上海市共发生学生交通事故150起,比上年上升27起,因交通事故死亡16人,比去年上升11人。其主要原因为水泥搅拌车、土方车、卡车、大巴等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家长用电瓶车、助动车违章带孩子等。学生受伤害导致骨折伤害数上升。据统计,伤害事故中轻微伤和轻伤占96%,其中导致骨折的占54%,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