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作者查尔莫斯介绍的关于科学哲学的一本书,因此,作者研究的不是科学的具体内容,而是从哲学的视角将“科学”直接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研究。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

对于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近代科学产生最先是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日心说。然后从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再到牛顿(Newton, 1642-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开始形成。后来有培根的经验论,归纳法;笛卡儿的理性论,演绎法;.伏尔泰的普及牛顿力学,启蒙运动;康德的哲学反思;孔德,马赫的实证主义,经验论,启发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建。再后来出现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证伪原则和拉卡托斯的精致的证伪主义,总得来说,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大致七种主要观点或派别,它们分别是归纳主义、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唯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查尔莫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这些观点一一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每种观点的缺陷给予了评论。

全书除序和导言外共有12个章节,前三章介绍“归纳主义”及归纳问题;四至六章介绍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观并对其局限性和错误性一一做出批判;第7章和第8章的主要集中于介绍托尔卡斯和库恩对科学的理解,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推崇科学应该有作为结构的理论;第9章作者提出了三种对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研究方法,说明客观的研究方法才是正确的,并指出库恩理论的不一致性,指出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最后3章(包括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作者在指导人们一步步认识真正的科学是什么时,依旧采用批判性的手法,对比了不同的主义对科学的认识观,并竭力阐述区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在

…… …… 余下全文

篇二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一、 阅读书目:

书名:《科学管理原理》

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出版发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二、 出版背景: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于19xx年,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然而,在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缺乏有效管理大工业企业的方法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雇佣者与雇员之间的矛盾激化,“磨洋工”现象普遍发生,生产率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下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泰勒总结出了科学管理的原理。

三、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精要:

泰勒认为,雇佣者和雇员的利益是联在一起的,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佣者实现最大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的富裕。泰勒对“磨洋工”现象的分析简单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 工人中流传着一种谬论: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产出的物质产品增加了,那么最终

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第二, 当前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工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必然要“磨洋

工”;

第三, 各行各业几乎仍在普遍采用效率低下的经验工作法,从而导致工人浪费了其大部分

的劳作。

要消除“磨洋工”现象,就必须提高雇员的“积极性”(作者认为此处的“积极性”表示每个工人竭尽全力以其最辛勤的工作和全部的传统知识、技能、智慧以及其良好的意愿。),而泰勒发现,即使是当时通用的“积极性加激励”这种公认的最佳管理模式也难以实现,真正能赢得这种“积极性”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在这种模式下,全部问题都是由工人根据个人经验去完成,管理者对这些问题的进程缺乏监督能力和控制能力;另外,这种模式并没有触及管理的本质,即管理的科学化,制度上的缺陷使之成为必然。

泰勒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后提出了比“积极性加激励”更有效的模式,即科学管理,并且归纳出四条原则:

…… …… 余下全文

篇三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 课程开设背景

在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第一学期,学校专门开设《科学方法论》课程,并特别邀请本校在各相关领域做出突出科研成就的教授为本课程做专题讲座,他们分别是殷鸿福院士、赵鹏大院士、王焰新教授、成金华教授等,各位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科学研究实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科学方法论进行了解读,老师们讨论了关于科学、做学问的态度、科学研究的灵感、科技创新、学科前沿、论文撰写、课题的申报与结题思路等各类与科学相关的主题。各位老师在讲座中所展现出的真诚、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及对科学思想的精练总结,极大触动所有参加讲座的同学,从讲座中所得到的收获和启迪,对于每位同学未来的研究学习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1

对于每名有意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来说,尤其对于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学生,《科学方法论》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大多数博士都有过硕士阶段的项目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经历,但对于博士生在科学素养上的要求显然与硕士有极大的不同。同样一个研究主题,本科阶段只是对相关主题的学习和分析,硕士阶段可能会进行某个角度的初步探索,进入博士阶段,就需要在更高的视角对该主题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理论。博士生在硕士期间已经建立一些研究的基础,了解相关研究工具的使用,《科学方法论》帮助他们更系统看待科学研究,对将来的选题、研究切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二.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 …… 余下全文

篇四 :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上帝掷骰子吗》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版次:20##年1月1日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作者曹天元以通俗易懂且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创作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读物,旨在给人们普及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起初作者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的发表一些极简的论坛,但看到读者反应异常热烈,再加上自己的热情,于是就完成一篇将近3万字的稿子,最后经过修订出版,普通版20##年问世。而这本书也是作者送给国际物理年的一份礼物,被评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科普读物,还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遇见最伟大的人物、观看最动人的故事、走近最边缘的空间、感受最精微的体验;本书的范围跨越之大还是一个显著特点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从你的极限到人类的极限再到宇宙的极限。就是这样,他开始带领我们体验量子物理之旅。

第一次听说《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选修课时雷老师讲的,在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只知道是有关科学技术的书,但是并有想到它是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更没有想到居然是以历史为线索写的。而在看到这本书的真面目时,心里也有点怕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关科学的东西几乎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理科生。但是,当我按着目录的指引去阅读序一(努力演说不可言说之事)、序二(激动人心的量子史话)和作者的自序时,心理负担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些序言都有说到本书是通俗易通的意思,而我就这样带着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开始了量子物理学之旅。而在刚开始的第一章——黄金时代,我就彻底为之折服了。因为高中时我们理科生也有学习一本有关量子物理的选修物理课本。当时,我记得也是抱着一种仰视的心态去学习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而虽然知道怎么做对题目,但是有一些理解起来还是挺模糊的,较片面,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毕竟有关量子物理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曲折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似乎有很多之前我们觉得极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在这里,就得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列子来说明了。或者,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思路或是之前弄不明白的思路,在这里都被描述得很清析。所以我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思维。

…… …… 余下全文

篇五 :食品科学读书报告

食品科学读书报告

虽然我是生物专业的,但是比较偏向于师范类,而此次的创新实践项目更偏向于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食品科学,所以首先我觉得自己得了解一下食品科学。而且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食品加工工艺,或许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不就是研究菜谱吗?但是我想从专业的角度来谈谈我得看法。

都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同饮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食品便没有人类。从茹毛饮血、钻木取火到美味佳肴、食品科学,饮食发展推动着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又促进食品科学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食品科学历史源远流长。

食品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吃与喝,是将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学问,食品科学家是围绕食品这一主题开展活动的。有史以来,人们总是以色、香、味、形评价食品,把食品作为一门科学而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是近一百多年的事。食品科学一经兴起,就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的发展成为一门涉及范围很广的学科体系,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食品原料、食品营养、食品卫生、食品机械、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食品感官、食品运输、食品销售、食品消费、食品文化、食品心理、生产监控和质量标准等,食品科学研究的内容涉及食品领域内科学和技术的各个方面。

虽然全世界都在关心食品,但是关心的方面随地区不同而各有侧重。尽管在世界不发达地区有大量的人群在从事食品生产,但是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即人们未能得到足够数量和种类的基本营养素。而在世界发达地区,食品生产已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达到高效率;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口从事食品生产,但是已能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它们中大部分通过工艺的改变,合成或降解,或者加入食品添加剂被改变成其他产品。在这些地区,人们的关心的是食品的成本、质量、品种和制作上的方便及加工过程和化学添加剂对卫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所有这些考虑都是重要的,它们也正是食品科学——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值、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六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作者生平简介:Frederick Taylor

185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18岁前,花3年时间游历了整个欧洲(家境富裕);

返回费城后通过了哈佛入学考试,但是因视力太差未能就学,转入当地一家液压机厂做学徒; 22岁,学徒期满,加入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并一路从机械工提升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工长、总工程师;

27,岁,在新泽西州斯蒂文斯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学位;

33岁,离开米德维尔公司;

39岁,《计件工资制》发表;

42岁,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著名的改革,同怀特一起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革,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45岁,工作没有得到认可,被解雇了;(下岗)

自此,泰勒开始了无偿的咨询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撰写了很多管理文章; 47岁,《工厂管理》发表;

50岁(19xx年),出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

55岁(19xx年),《科学管理原理》发表,该书被誉为管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58岁,在纽约的一次演讲吸引6.9万听众;

59岁(19xx年),病逝于费城,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 文章背景:

这本书写作完成于19xx年,是作者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提交的报告 相关社会背景:

经过南北战争以后,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可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当时科学技术成就和国内外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这种情况首先引起了同企业管理有关而又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注意,他们进行各种实验,努力把当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以便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文章整体框架:『引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科学管理的原则』

…… …… 余下全文

篇七 :《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是美国学者戴维·林德伯格的著作,林德伯格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科学史教授,曾任人文研究所所长,作者本人于19xx年获世界科学史界最高奖项——萨顿奖章。本书有一个很显眼的副标题——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我们首先从这里得知了本书探讨的范围问题,包括历史的和空间的范围,其实作者在此也是有深层次考虑的。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所以作者在本书中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但这并不能影响作者在书本中叙述的思想的深刻性,也并不妨碍此书的学术价值。关于近现代的西方科学技术,我们大多都是熟知的,即使谈不上了如指掌,但置身于其中,我们还是或多或少能够切身感触到的,但把历史向前推进到中世纪,甚至古希腊,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吧,林德伯格著此书,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想我们介绍具体的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历史,除此之外,作者还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介绍给读者。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引领我们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画卷,顺着作者指引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科学的雏形,然后在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因素和背景影响下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又辗转到了伊斯兰世界的,然后静静地等待文艺复兴的曙光,所有这一切,作者在书中都有详实而审慎的叙述,同时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新颖严谨的方法论,突出强调了作者本人相当重视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在书中,林德伯格本人叙述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科学领域,包括数学、医学、天文学、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等,不仅如此,他还说明了那一段时期西方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有关科学本身或科学人物的主题和历史事件,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获得巨大的信息量,而且可以和林德伯格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论,林德伯格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需要讨论的空间,他告诉我们,研究历史,包括科学历史,不是让我们去给过去打分,而是去理解过去。本书的内容看似浅显,实则蕴寓着

…… …… 余下全文

篇八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 第一组: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以下是我们小组的阅读报告总结。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导言中阐明了他撰写及发表这本小册的背景及原因,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的回答”。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章,分别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

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