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中学“学生成长评价”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24.4.21

小河中学“学生成长评价”课题结题报告

一、确立学生学生成长评价课题的目的

《20xx年陕西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要求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彻底改变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基本素质的发展,只关注终结性评价、

忽视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关注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忽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的弊端。我校本着“适应教育形势,转变教育理念,锻炼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在20xx年,主动积极向上级申报“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课题研究,经过三年时间的不间断研究,现课题项目已顺利圆满完成。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即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是在动态发展的、自然的、开放的实际教育评价情境中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在日常的评价情境中,发现评价的问题,捕捉评价的契机,收集评价的案例,发掘评价的智慧,生发评价的新观点,把教育评价与研究融为一体。

2、对比研究法。 即通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地点及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评价比较,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把握教师在课题实施前后评价水平的状况以及学生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引导过程下成长的情况、同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条件下言语、行为的客观表现来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9—20xx.8)

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标准》、《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和其他现代教学理论,提升评价理念,为下面的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制定好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9—20xx.6)

1、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与提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评价的实践活动,研究、确立行之有效的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并以此开展教学评价活动。

2、收集整理,分析“成长记录袋”在学生评价中的应用得失,写好心得体会,作好阶段性总结交流。

3、在不断丰富评价策略与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方案,落实措施,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评价效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7—20xx.4)

1、整理、分析课题实验材料,进行评价反思,展开结题讨论与总结。

2、将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撰写成实验研究报告。

3、逐步摸索出一套较具体、完善的以为载体的学生评价实施操作方法。

四、研究成果:

1、建立了学生成长评价总的评价内容:

结合《20xx年陕西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确定了《小河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见附页)。评价内容分为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2、确立了详细的评价项目:

(1)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分别从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勤奋学习、遵纪守法、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尊敬师长、诚实正直十个指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全面评价(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品德行为评价表》)。

(2)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评价:分别从身体健康状况、体育兴趣爱好、体育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评价表》)。

(3)学科素质发展评价:确立了各学科素质发展评价指标(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语文学科素质发展评价表》、《小河中学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表》)。

(4)学生自我概念与意志发展评价:分别从生活自理、学习自主、参与班级自治、行为自控、自信等评价指标(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自我概念与意志发展评价表》)。

(5)学生情感发展评价:分别从爱心(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同学、爱社会、爱国家)、诚心、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等项目进行评价(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情感发展评价表》)。

(6)学生特长: (见附页《小河中学学生特长项评价表表》)。

3、确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按照评价方案,我们采取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学校审核等评价方式,初步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践证明,学校成立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组建的学生、授课教师、学校三个评价小组,建立的信息采集、诚信保障、监督约束、举报申诉等方面内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简明扼要,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这充分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公平性。

4、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法,促进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5、是收集了学生大量的实证材料。我们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装载学生初中学习阶段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现实表现的原始资料,特别是学生阶段性评价资料、特长发展记录资料、各种奖惩记载资料、参与社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综合素质档案。为中考改革提供了翔实的素材。我们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结果与中招相结合,为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选拔制度提供了大量的、有参考价值的、采信度高的、第一手的实证材料,为上级制定新的中招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五、研究小结

1、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研积极性。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立项前,不少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他们对课题研究工作“敬而远之”。通过一段时间摸索,他们渐渐发现课题研究并不是想象的那种高不可攀,通过大家的协作和努力,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大家都尝到了“跳起来摘果子”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一些教师逐步成为课题项目的主力军。通过课题研究,参与的教师敢于“华山论剑”,普遍感到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疲于应付的压力,有专心研究的成就感而无劳心费神的疲惫感。同时,对学生实行多元性的评价机制,使教师能以新的视角审视学生,以新的观念教育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数”这根唯一的标杆。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后,一些文化课成绩中等生学习自信心大增,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可以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不足,此举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自信心,使他们能与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平起平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

3、促进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实行新的学生综合评价办法后,吸收社会人士和部分家长参加学生评价工作,有利于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清楚、透彻的了解,有利于家长支持学校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4、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转变后,有效减少了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不良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能从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关爱他人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好地全面发展。学校因势利导,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近年来,在学校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和每年举办一次的体育节、艺术节中,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并创造出优良的成绩,改变了以往搞活动办节只是少数同学包揽的“舞台秀”状况。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1、由应试教育观念向以学生为本方向转变。

以学生为本,进行评价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但由于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的主客观条件还不具备,改革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关键的认识没有突破、正确的理念没有形成、改革的政策没有被深刻领会之前,很多做法都可能会导致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思想,脚踏实地,敢于实践,敢于尝试,敢于“吃螃蟹”,不怕失败,不惧艰苦,坚信“彩虹总在风雨后”,课程改革的美好目标一定会实现。

2、调动学校创新的积极性,实行创新机制的转变。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强力拉动,促进学校进行评价改革,又要给予学校足够的空间,调动学校创新的积极性。如果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听任学校自己改革,甚至反对改革,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必然流于形式,学校接过来的必将是“烫手的山芋”;但学校又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空间,在设定评价方案时,学校要以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以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为参考,根据自身实际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量标,使评价方案的“本土化”。在各等次比例划分上,应根据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下达适当比例,不设统一标准,以引导学校将办学目标转移到提高办学水平上来。

3、逐步实现由甄别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当前,由于普通高中招生选拔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普通高中招生进行的现象比较突出,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仍占主导地位。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甄别与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核心。学校的一切评价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策划,既要有利于学生当前发展,更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既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特长培养。

实施发展性评价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要从学生入学时开始,要把评价活动贯穿于学生日常交往与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经常性的评

价活动中受到激励、得到发展;实施发展性评价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得到发现,并正向影响学生的评价结果;实施发展性评价必须充分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评价标准和方法,知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做好自我评价,尊重同学和教师的评价。

4、逐步实现由单一成绩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的转变。

《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要求“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为此,我们认为,要真正树立综合素质评价观念,将学业考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改变现行的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学业考试成绩分别呈现,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基础条件,以学业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的招生录取方法,使学业考试寓于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5、逐步实现由传统办学方式向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新教改方向转变。

当前,我们的教育教学总是围绕升学考试转,评价学生也是为升学服务,加上中考命题改革超前,使本来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准备还不够充分的课改遭遇尴尬,过度开放的试题和过于繁杂的考试,让学生无法适应,使学生学业成绩普遍降低,影响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仅仅依靠中考改革促进教学改革的初衷受到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重新确立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对中考改革进行认真反思。中考改革要关注学生学情,适当降低命题难度,简化学业考试方法,根据学科结束时间安排学业考试时间,尝试实行学分制’。要彻底改革普通高中招生以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用包括学业考试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依据,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控功能,让科学的评价成为教学改革的指挥棒。

6、逐步实现评价信息由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方向转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感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量很大,数据处理十分复杂,仅靠手工操作难以应对,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容易产生评价过程的随意性,使评价结果失真。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依靠计算机系统科学处理数据信息,减轻评价的工作量,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提高评价的保密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致力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各项工作再上一层楼。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只要研究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改进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乐学、善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是指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文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认识周围环境的机会,通过接触现实世界,产生对世界、生活的爱,从而获取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他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需要,探索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克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保证让其他各元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基础

1、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八大智能,尽管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上会有所差异,但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和结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问题。简单地说,八种智能也代表了一个人八种不同的能力,分别是: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肢体动作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分析以上概述,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生活化教学能够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能够使个体自身的特殊才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应发挥的基本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正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下,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探索。

2、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在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后,顾先生又进一步指出了“贴近生活”的内涵:“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第 二,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这三点,告诉了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具体做法。

3、生活教育理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在杜威那儿,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探索优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策略,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新编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时代感强,贴近于学生生活。在课题实践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影响,最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研究

1、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体验渠道,从单一体验走向复合体验;

2、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变单一的语言智能展示向多元智能展示;

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目前单调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生动。

六、研究的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对象

在学校三到五各年级中选取四个实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

组织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的水平。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5、效果对比法

将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实验前后情况作比较,以了解实验的成效。

(三)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活动性原则。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

3、主体性原则。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语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4、整体性原则。在开展小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七、课题实验成效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积累了研究与教学的经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的课堂。课外,学生能充分地亲近大自然,关注生活,课堂上,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与语文有关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去,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语文水平也比以前提升了。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光在课堂上,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可是受到学生认识的限制,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脱节的。

2、这一课题的实施,在一定的程度上,收到了成效,但是,由于生活化这个概念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实验教师在执行上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因此,觉得比较茫然。

更多相关推荐:
一个学生的成长报告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其内心心理需求来看,并不是很乐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尤其是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培养目标对该年级所提出要求的学生。而往往对自…

学生成长报告

成长报告-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10勘查2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这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是呀,每朵花下面都有刺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要想获得鲜…

学生成长发展报告册

新课程评价工具设计学生成长发展报告册学生成长发展报告册甘肃省临洮县南屏学区紫松小学孙换平该报告册是成长档案袋的一种每位学生的这本16开的小册子由30页构成精美的封面是学校校园图扉页是由校长签名的认识我们学校紧接...

欢乐童年小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册

一年级下学期成绩记录小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册一二年级使用班级级班姓名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寿光市XX小学中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 产 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

学生成长报告

学生成长情况分析报告13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不知不觉担任20xx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班主任工作已有2年多了我们班一共有37名学生其中以女生较多在这段日子里从开始的不十分了解大学班主任这个工作亦步亦趋地走向熟悉走上正...

小学生成长小结

小学生个人总结范文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态度比...

学生学期成长报告

StudentProgressReport学生成长报告ChildsName孩子姓名SchoolYear学年

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要求

成长记录袋要求学生成长记录袋里面的材料包括1学生的4份手工作品剪纸作品折纸作品均可2学生的2张绘画作品3学生的数学作业1张含有教师批语4学生的语文作业一张含有教师批语5学生的英语作业一张36年含有教师批语6学生...

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目录

闸湾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目录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 6份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小学中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 产 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

小学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教师个人成长总结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忙碌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成长着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向周围同事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课改与读书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

小学生成长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