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总结

时间:2024.4.30

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一、 肺内单发空洞

(1)肺内单发空洞的病变

1.周围型支气管肺癌: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腺癌和大细胞癌占20%,支气管肺泡癌可发生空洞或薄壁囊性病变,单发或多发。小细胞未分化癌一般不发生空洞。

2.肺结核: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少数原发病灶也可形成空洞。空洞可能为厚壁或薄壁。肺结核的空洞分为:(1)浸润干酪灶的空洞:为浸润病变内发生干酪性坏死后产生的空洞。洞壁较薄,主要由增生的结核性肉芽组织构成,内壁为较薄的干酪性物质。(2)纤维干酪空洞及干酪空洞:病灶发生的空洞,洞壁有较厚的干酪层及较薄的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包膜。结核球的纤维包膜完整。(3)纤维空洞:具有典型的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3层结构。纤维组织为空洞壁的主要成分,由于纤维组织的收缩与牵拉,空洞形态不规则。

3.肺脓肿:急性肺脓肿的壁主要为炎性渗出病变,慢性肺脓肿的壁以纤维组织占主要成分。肺脓肿发生于肺炎后、吸入性及由肺外蔓延的病变,后者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4.肺霉菌病:主要见于新型隐球菌、笰状菌等。

5.尘肺空洞:空洞发生在进行性尘肺融合块的基础上,常合并肺结核。空洞病灶较大,形态不规则,洞壁以厚壁为主,薄厚不均。内壁为较薄层的干为结核球或干酪壁、薄壁或厚度不均匀。

6.其他疾病:如肺梗死和结节病等。

(二)肺内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

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是根据空洞病变的大小、洞壁的厚度、空洞内外缘的表现、洞内及周围的异常形态等。

1. 空洞病变的大小:2cm 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4cm以上的肿块发生空洞多见于肺癌。有的肺结核空洞如纤维厚壁空洞和纤维干酪空洞也较大,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有的与肺癌鉴别困难,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慢性肺脓肿空洞可较大或较小。煤工尘肺空洞病灶较大。

2.空洞壁的厚度:一般将洞壁厚3mm以上称为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厚壁空洞的疾病较多,常见于肺癌、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干酪空洞和纤维厚壁空洞,以及急性及慢性肺脓肿。薄壁空洞见于肺结核的浸润干酪灶空洞和纤维薄壁空洞。空洞壁薄厚不均见于肺癌和肺结核,明显的厚度不均匀使空洞为偏心性或特殊形态。肺癌空洞的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的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腔开始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处,呈小圆形。空洞进一步发展呈新月状,也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最后可形成类圆形空洞。霉菌引起的空洞根据病原菌种类不同可为厚壁、薄壁或厚薄不均。

3.空洞的内缘:内缘光滑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纤维空洞;内缘毛糙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凹凸不平见于肺癌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的壁结节主要发生于肺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内的未液化的干酪物质也可以形成壁结节。

4.空洞的外缘:空洞外缘清楚者见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慢性肺脓肿,有的肺癌空洞的外缘也光滑清楚。外缘有毛刺及“ 放射冠”影像者见于肺结核的纤维厚壁空洞和肺癌。外缘有分叶者多见于肺癌。

5.空洞周围:卫星灶见于肺结核的各种空洞。病变与胸膜之间的线状影像在肺癌、肺结核和肺脓肿空洞均可出现。空洞周围有片状浸润影像者为急性肺脓肿、浸润干酪灶空洞,慢性肺脓肿附近有的可见局限的片状影像。空洞周围有明显的肺气肿和纤维索条影者多见于尘肺。

6.空洞腔内容物:气液平面主要见于急性肺脓肿。一般认为肺结核空洞无气液面,但有的研究指出,气液面在肺结核空洞占9%~21%,多为合并感染及出血。空洞内的固体成分为肿瘤结节、干酪坏死物、凝血块和霉菌球等,在空洞内气体的衬托下使空洞表现为不同的形态。霉菌球发生于肺癌、肺结核及慢性肺脓肿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内,为类圆形可移动的结节,多位于坠积部位。新月形空洞为弓形的气体影,总是位于霉菌球的上方。若空洞内容物与洞壁附着,如侵袭性笰状菌病、肺癌、肺结核空洞,新月形的气体影可位于空洞的侧方或下方。如空洞内容物与空洞的前壁或后壁附着,在后前位投影形成“ 靶样征”。有的固态内容物位于液体之上形成“水上浮萍征”,见于细粒棘球蚴囊肿的内膜破裂后,此症属于空腔病变,应当与空洞病变鉴别。

7.增强表现:一般用于2cm~3cm大小的厚壁空洞病变的鉴别诊断。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的洞壁不强化或外周有薄层强化,肺癌空洞的壁大部强化。

肺空洞及空腔性病变

定义:肺内有病理性局限性空气聚集。

分类:肺空洞、囊肿性病变及肺气囊肿。

肺空洞:病变中心部分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除后,空气进入形成空洞。

囊肿性病变:有完整的薄壁,内含液体和粘液。

后天性肺气囊肿:肺大泡、感染性肺气囊肿。囊壁薄,CT表现为单个或密集蜂窝状分布的气囊影。

肺空洞及空腔性病变的CT检查价值:

1. 发现早期小空洞和胸片中被邻近结构和周围病灶掩盖的小空洞。

2. 准确显示空洞壁的厚度和内外壁的形态学改变。

3. 了解空洞壁的血供情况。

4. 判断空洞内容物的性质。

5. 了解空洞周围和肺门的伴发病变。

肺空洞

按病因分:炎性空洞、癌性空洞。

按形态分:

薄壁空洞:壁厚<3mm,外缘清晰,内壁光滑,壁厚均匀一致,周围肺野有纤维条索,大多是炎性空洞,常见于肺结核和慢性肺脓疡。

厚壁空洞:壁厚>3mm,外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壁不规则或见结节样突起。可见于肺癌、结核空洞内干酪物质未排出时、肺脓肿急性期。

鉴别诊断

1. 病灶位置、大小及洞壁厚度:位于肺前上中部的厚壁空洞以肿瘤居多,后上中部以感

染性病灶较多。洞壁小于4mm常为良性病变,大于15mm者多为恶性病变。空洞大于3cm的大多是肿瘤。

2. 边缘:肿瘤和结核边界清楚,前者边缘可见短细毛刺和分叶,后者常见长毛刺,周围

见卫星灶,其余肺内见多发性、多态性病灶。肺脓肿边缘模糊伴周围肺内可见不能以阻塞性炎症解释的磨玻璃样病灶。

3. 液平:以肺脓肿为多见,其次为、肺结核、肺癌。肿瘤内壁可见强化的结节状突起。 4. 增强扫描:厚壁空洞壁明显强化者需考虑肿瘤、炎症,后者边缘模糊,薄壁强化则需考虑空腔性病变继发感染。洞壁不强化或边缘轻微强化首先考虑结核。

胸部空洞性病变

胸部空洞性病变是一临床常见病征,胸部多种疾病可表现为影像学上的空洞或空腔病变;甚至由于胸膜、肋骨缘及其肺内线条影或其他组织结构的互相重叠,形成极似空洞的一局限性环形透亮区域即假性空洞。因而临床医生应掌握胸部空洞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正确方法,其临床诊断思路通常分为3步。

1 首先明确真性或假性空洞

胸部空洞、空腔性疾病包括肺空洞、肺空腔及肺外空腔性病变。

1.1 肺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X线表现为大小和形态不同的透明区。常见感染性空洞如结核性空洞、肺脓肿;肿瘤性空洞如肺肿瘤;肺梗死、结缔组织病等。

1.2 肺空腔:是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包括肺囊肿性空腔如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获得性肺囊肿多继发于肺部感染如寄生虫性囊肿等;气肿性肺大疱常见于支气管不全梗阻或肺组织营养、发育不良及病变的破坏,引起组织和肺泡隔破坏所致,如肺大疱、囊性支气管扩张等。肺外空腔常见于手术、创伤、瘘或自发因素致气体通于胸膜、纵隔、心包造成气胸、纵隔积气、心包积气等。

1.3 胸部假性空洞:常见于部分肿块、结核、转移癌等坏死病灶发生组织化学改变使组织密度减低;第一肋软骨周边钙化;肋骨的骨性联合和分叉;上叶血管阴影;肺部不规则纤维条索阴影的相互重叠;胸膜肥厚、粘连或与肋骨构成的假透亮区;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阴影等,类似空洞现象而非真正的空洞、空腔病变。

真性空洞与假性空洞的鉴别要点:除比较二者的病因表现特点外,应重点注意其影像学特征;一般在变动体位或多种体位X线影像学下或CT下,可以清晰地显示真性或假性空洞、空腔病变。

2 明确病变为肺空洞、肺空腔或肺外空腔:

肺空洞、肺空腔和肺外空腔的鉴别主要取决于胸部X线或CT检查。不同性质的疾病所致空洞、空腔的病理解剖学改变不同,因而不同疾病的肺空洞形态学及影像学特点在疾病鉴别诊断中至关重要。

依据空洞壁特点通常分为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肺空腔和肺外空腔等。

2.1 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它是大片坏死组织内的空洞,小而形态不一。X线表现为肺野内多发小透明区,轮廓不规则;见于肺梗死、肺癌、结缔组织病等。

薄壁空洞壁厚在3mm以下,由薄层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形成。X线表现为边界清晰,内壁光滑的透明区,洞内无液平者多为结核空洞;内壁不光滑有液平者多为慢性肺脓肿。 厚壁空洞壁厚超过3mm,X线表现为不规则空洞,内壁凹凸不平者多为癌性空洞;厚壁有液平者多见于急性肺脓肿。

临床上除注意洞壁特点外,还应注意空洞的部位、数量、大小、边缘、空洞内容的形态、空洞内液平面、空洞内壁结节物、空洞周围的卫星灶、肿大淋巴结、胸膜病变及空洞的动态变化等,这对于肺空洞、空腔疾病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如典型癌性空洞多在3cm以上,厚壁、边缘分叶状、毛糙、内壁凹凸不平,洞内游离体不规则、少有液平,肺野可见转移病灶、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转移的胸水征象等,癌性空洞或转移性空洞逐渐增大,当并发其他病征时,如肺部感染、大量胸腔积液,将会掩盖癌征象,形成复杂多样的影像学表现,这是临床诊断中尤为重要的问题,需根据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2.2 肺空腔X线表现与薄壁空洞相似,腔壁较空洞壁薄,一般腔内无液平,周围无实变,常见肺囊肿、肺大疱等。

2.3 肺外空腔X线表现为含气透亮区,壁薄、光滑,但形态呈宽带状或长弧状,多有一个壁与肺外结构相邻,常见于气胸、纵隔或心包积气等。如局限性气胸是由于胸膜内病变,故紧贴胸壁,无解剖学定位,当气胸达到一定范围及张力时可挤压肺组织,使肺纹理聚集。而肺空洞具有解剖学定位特点,没有肺纹理聚集现象。

3 明确引起肺空洞、肺空腔或肺外空腔的病因诊断:

明确肺空洞、肺空腔或肺外空腔的病因诊断即胸部空洞、空腔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其鉴别诊断思维方法及诊断程序为:综合分析详细病史,系统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提出初步诊断,而后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验证或修正诊断。

正确的诊断取决于对疾病完整的认识及科学的诊断思维方法。因而,临床医生必须掌握胸部空洞、空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影响因素及疾病间的鉴别要点。结合临床实践,重点讨论以下几种胸部空洞性疾病。

3.1 肺结核:好发于青壮年,常有低热、乏力、盗汗、贫血等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增快,PPD试验阳性,痰液中可查到抗酸杆菌。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好发于上肺野,可为薄壁、厚壁或硬壁空洞,可见洞壁钙化,洞周围多有斑片、条索状阴影,少有液平,空洞变化慢,可长达数月或数年,相邻胸膜常见增厚及粘连。

3.2 癌性空洞:多发于中年以上的男性,有长期吸烟史,早期表现为慢性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呛咳、痰中带血、胸痛等,痰检可见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新生物,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可见癌细胞。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可发生于任何肺叶;多为大空洞或偏心空洞,洞壁厚薄不均匀,呈波浪状或分叶形,内壁不规则或呈结节状突起,洞周边可见切迹、毛刺;空洞变化在1~2个月内进行性增大,邻近胸膜多见胸膜皱缩征,晚期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肺野播散病灶。

3.3 肺脓肿:起病急,多有寒战、高热,咳嗽、大量脓痰等,短时间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好发于双肺中下部,初形成的空洞内壁不规则。急性期空洞壁厚、有液平,洞周有斑片炎症阴影,积极治疗多3~4周后闭合。慢性期空洞壁薄,壁内缘规则,常有大量液平,洞周斑片炎症阴

影吸收,可有纤维条索增生,空洞可持续数月。无支气管播散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由于肺组织多发性坏死、液化,形成小空洞、空腔,影像学可出现多发蜂窝状影、空洞、肺气囊影等,CT可见多个薄壁圆形气囊及大小不一的厚壁空洞。

3.4 肺真菌病:肺真菌病中的曲菌病、隐球菌病和球孢子菌病均可产生空洞,常见于高龄、糖尿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大量激素者。临床多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咳嗽、丝状黏痰及原发病症状。痰液真菌涂片及培养阳性。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融合的小结节病灶,肿块边缘可见“环”征或“晕圆”征。空洞内壁光滑,壁厚薄不一,厚壁者洞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曲菌丝和纤维、黏液混合成团块形成特征性曲菌球,曲菌球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完整,在空洞中呈游离状态,菌球与空洞壁之间形成新月征。

3.5 肺梗死:患者多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慢性心肺疾病、长期卧床、外伤、手术及肿瘤等病史,临床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休克等。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好发于肺下叶,可见单个或多个楔形、圆形致密影,内见空洞及液平,同时可见心影增大和胸腔积液。

3.6 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结缔组织疾病:病程长久,表现为长期低热、关节、皮肤、肾脏、肺等多脏器损害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空洞、肺间质改变。

3.7 韦格纳肉芽肿:为全身性疾病,多有发热、咽痛、咳嗽等鼻咽部、鼻部及肺部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两中下肺球形阴影,空洞壁不规则,可见液平,激素治疗显效。

3.8 肺囊肿:患者发病多在30岁前,病程长,常有反复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史。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囊壁菲薄光滑,呈圆或椭圆形,内有液平,洞周肺野清晰。病灶可长时间无变化。

3.9 先天性支气管囊性变:是由于晚期支气管肺组织局限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含液囊肿、含气囊肿或液气囊肿,影像学呈大而薄壁的透亮区。获得性囊性支气管扩张多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有咳嗽、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史,X线示多囊状透亮区。

3.10 肺大疱:多发生于支气管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弹力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者。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多发生在胸膜下部,多为大小不等形态规则的圆形、椭圆形薄壁透亮区,周围肺野常有纤维病变、肺气肿。

3.11 包裹性气胸:常发生于脏胸膜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疾病、胸部外伤、手术或自发因素等,常在剧烈咳嗽后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外缘呈新月状、圆形、条形等无肺纹理的低密度气带。

3.12 纵隔积气:见于胸部外伤、手术或自发因素等病因所致的纵隔气肿,临床可在头、颈部触到皮下气肿。X线示纵隔胸膜被气体推移,纵隔两侧可见线条状阴影,CT表现为纵隔两旁或纵隔前低密度气影。

3.13 心包积气:是因感染、手术、穿刺及外伤等原因使气体进入心包,CT扫描可见心包内低密度区。

总之,造成胸部空洞的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医师应依据常见病、单种病、器质性疾病及患者整体等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问题,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注意影响因素,警惕非典型、罕见病及疑难病例的漏、误诊。

肺内多发空洞及空腔-胸部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分析

(一)多发空洞及空腔的影像表现

多发空洞的鉴别诊断点在于观察空洞壁薄厚、壁厚是否均匀。实际工作中,对于两肺多发较大空洞且空洞壁薄厚不均匀多可提出诊断,而对于两肺多发大小相似的5~6mm小空洞由于病例少见,影像认识不足,常常难以提出明确诊断。两肺多发空洞可见于多发肺脓肿(败血症)、肉芽肿病变(韦氏肉芽肿、坏死性结节性肉芽肿、支气管源性肉芽肿)、转移瘤(鳞癌)、多源性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瘤、朗格汉斯细胞瘤、囊型结节病、类风湿结节,其中以肺部炎症、结核、肿瘤较常见,这三种病及韦氏肉芽肿多发空洞常与球形或斑片状病灶同时存在。肺结核干酪肺炎支气管播散空洞有时与炎症空洞不易鉴别,二者均可表现多发斑片状病灶及多发空洞,但多发结核性空洞常与形态不同密度不同的病灶同时存在,且多在两上叶。多发肺脓肿散在分布于两肺。多发转移瘤与炎症的区别点是前者在肿块内形成空洞,当明确肿块内形成空洞,有助于转移瘤的确诊。韦氏肉芽肿动态观察空洞大小和形态易发生变化。 两肺多发5~6mm壁厚均匀小空洞,散在分布于两肺,多见于周围型肺腺癌转移、肺泡癌,此种转移空洞大小和形状相近。两肺多发小空洞与小结节并存可见于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激素治疗病灶可缩小、消失。

(二)动态变化

两肺多发肺脓肿,经抗炎治疗1~2周内可见病灶由球形变为薄壁空洞,空洞可缩小或消失。韦氏肉芽肿临床明确诊断后,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两肺内病灶可缩小或消失,但可复发。两肺结核的肺内病灶经抗结核治疗病变动态变化,特别是空洞的动态变化取决于空洞性质(干酪洞、纤维洞)、有无糖尿病、全身状态及耐药性。转移瘤一般化疗治疗效果较差,可在治疗中逐渐长大。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有的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完全消失。

【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空洞的鉴别】

1、结核性空洞:多发于肺尖后段和下叶背段,较小,壁薄,为虫蚀样空洞,周围多有卫星病灶,临近胸膜多有胸膜增厚,对侧及同侧多有转移性结核病灶,好发于青少年。强化不明显。

2、肺癌性空洞:癌性空洞指肺癌中心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的空洞,气液平面少见,内壁常常极不规则,可有壁结节突入腔内,外壁相对较清楚规则,空洞壁厚度极不均匀,不含钙化,周围卫星结节不常见。中心型肺癌远端肺因阻塞性炎症形成脓肿排空后亦可出现空洞。

即:厚壁空洞,内缘凹凸不平,偏心性。周围有毛刺征、胸膜凹陷症、脊状突起、血管聚集症。好发年龄较大,强化不均匀,中心为坏死区不强化,癌实质强化。少有气液平。

3、肺脓肿性空洞:肺脓肿好发于下叶背段及上叶后段,常与误吸有关。急性期为大片肺实变背景中出现空洞,外缘模糊不清,内壁较规则,常有较大的气液平面,结合临床表现,不难与癌性空洞鉴别。慢性期,脓肿周围炎症吸收机化,外缘较清楚,内壁有肉芽组织生成,较为规则光整,但亦可不规则,壁较厚,厚度较均匀,亦可不均,空洞内多有气液平面,有时仅从形态上影像检查与癌性空洞鉴别,结合临床病程及影像学演变过程将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即:多为厚壁空洞,内缘、外缘清,有较明显的气液平面,靠近胸膜的病灶有胸膜反应,表现为脓胸或胸腔积液,可通过支扩或血播到对侧,增强为环形强化。

(有文献报道,对于空洞性病变,鉴别其良、恶性最有价值的指标是空洞壁的最大厚度,壁厚≤4mm的空洞90%以上为良性,壁厚≥16mm者85%-95%为恶性,壁厚在5~15mm之间时,良、恶性各占50%。空洞的形态对鉴别诊断无重大意义。)

更多相关推荐:
诊断学总结6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3.消…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泌尿系统:1、蛋白尿大于3.5g/d为肾病;小于3.5g/d为肾炎,如果以血尿起病的为肾炎,以蛋白尿起病的是肾病2、上呼吸道感染+血尿——急性肾炎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C3下降,8周恢…

胸部影像诊断学 总结 个人增补

空间分辨率:保证组织一定密度差别的前提下,待分辨组织立体集合的能力,X线优于CT。密度分辨率:分辨两种组织间密度差异的能力。透视(fluoroscopy)优点:快捷,可转动病人,改变体位观察,动态观察组织和器官…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总结

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总结一、脉诊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③…

诊断学总结

诊断学总结绪论诊断学基础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理论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原理和建立诊断的依据基本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等诊断学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

诊断学基础总结

第一节症状学发热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正常体温363372热型及病症1稽留热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伤寒2弛张热败血症风湿热3间歇...

医学各大系统重点精华总结!诊断公式+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医学各大系统重点精华总结诊断公式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

常见脑病MRI诊断要点总结

常见脑病MRI诊断要点总结适合初学者考试记忆时间20xx0112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一脑梗塞1超急性期06小时MR主要表现是单纯水分积聚的反应T1值与T2值最长在T1加权像上最显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

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

西医诊断学总结

西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

实验诊断学总结(官方版)

实验诊断学总结实验诊断学总结第一章总论概念1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2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

诊断学总结(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