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诊断学 总结 个人增补

时间:2024.4.30

空间分辨率:保证组织一定密度差别的前提下,待分辨组织立体集合的能力, X

线优于CT。

密度分辨率:分辨两种组织间密度差异的能力。

透视 (fluoroscopy)

优点:快捷,可转动病人,改变体位观察,动态观察组织和器官

缺点:空间及密度分辨率不如胸片,不能留下影像记录

摄片(plain film)

优点: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透视,发现病变及了解细节能力>透视,可留下影像记录

缺点:较透视费时,需多角度摄片,静态图像。

CT

缺点: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X线辐射损伤。高碘过敏风险。

螺旋CT 优点: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肺脏扫描。增强扫描效果优于常规CT

扫描,可进行3D重建

MRI 优点:高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功能利于病变部位、范围及组织类型的观察,由

于血管流空效应,不使用造影剂即可分辨血管与淋巴组织、结节。

缺点:扫描时间长,受呼吸、心跳伪影多;含H+低的组织器官成像不佳(低信号甚

至无信号),如肺、钙化灶、骨,故不利于肺内微小病灶显示,不显示骨折;

磁铁性医疗装置不能进入机房;检查空间小,部分病人有幽闭恐惧症。

肺不张:(atelectasis)指肺组织含气量减少,体积变小。

阻塞性~ 原因:腔内肿瘤、粘液栓、支气管炎性狭窄、腔外压迫等。

压迫性~ 原因:例:大量气胸时肺不张。

牵拉性~ 原因:

影像:·肺组织密度增高 ·体积缩小,边缘清楚锐利

·三角形或窄带状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

·CT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

·牵拉征象: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膨胀,纵膈肺门可向患侧移位,膈肌上

升,肋间隙变窄

·不同部位肺不张形态各异:右肺中叶不张:在中间支气管层面,表现

为右心缘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阴影尖端指向肺野,(其他肺不张尖端指向

肺门)

右肺中叶综合征:反复咳嗽、正位胸片、透视无明显异常(中叶不张影隐藏在心影后)

但侧位胸片可表现为带状高密度影。CT病变也可明确显示。

肺气肿(emphysema):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同时伴不可

逆性肺泡壁的破坏。

原因:先天性抗胰蛋白酶缺乏,;继发于慢支,哮喘病

病理基础:细支气管炎及狭窄导致不完全阻塞。

分类:全小叶型~ 中下叶好发

小叶中心型~ 早期多见于肺上部(HRCT可见小叶中心部呈0.5-1cm无

壁透明区)

间隙旁型~ 胸膜下,沿胸膜、叶间裂、纵隔分布。

肺过度充气(hyperinflation):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扩大但不伴

有肺泡壁破坏。包括通常所指的代偿性肺气肿及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多为一

侧或某一肺叶过度通气。

(此项不是重点)肺实变(consolidation):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空气被病

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可累及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

引起~的原因:炎性渗出,血液,肉芽组织、水肿液、肿瘤组织。

结节:<1~2cm的类圆形肺实变。包括:腺泡结节状影,粟粒状结节影

腺泡结节状影:·腺泡范围的实变 ·直径1~2cm以下(多为4~7mm)

·边缘较清楚,呈梅花瓣状 ·多为肉芽肿,肿瘤,血管炎及其周围

炎,也可以是渗出,出血或水肿。如肺结核的增殖性病变。

粟粒状结节影:·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呈弥散性分布

·多数粟粒状病变由间质内病变引起

·常见于粟粒性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

肿块:·多>2cm,边缘清楚 ·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肺炎,结核球等

CT对肺肿块的诊断较X线优势:①图像无重叠 ②能发现肺内隐藏部位病变如脊柱

旁、心脏后方及心膈脚等处的病变 ③CT能发现肿块内的坏死、脂肪组织及钙化 ④

通过强化扫描可观察肿块的强化程度,观察病变血供 ⑤利用高分辨率扫描可以显

示肿块边缘的细微变化及其周围肺组织关系。

肺良性肿块的特点:·多为圆或椭圆形阴影,边缘锐利,无毛刺。少数可有分叶 ·密

度通常均匀,肿块内出现钙化或脂肪组织 ·肿块多在3cm以下

·不强化,轻度强化,环状强化或明显强化 ·肿块周围有卫星病灶,过度充气,

纤维条索 ·胸膜处有粘连带及胸膜增厚 空洞(cavity)病变组织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所致

空洞壁厚度3mm以上为厚壁空洞,3mm以下为薄壁空洞 空腔:肺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常见于支扩,肺大泡

胸膜病变改变:·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 ·包囊性胸腔积液,积气于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块

支气管扩张症(分型、影像表现):·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常有呼吸道反复感染病史及

咳嗽、咳血,大量浓痰 ·分柱状、囊状,曲张型 ·诊断主要依靠CT

X线表现:·肺纹理改变:增多,紊乱,网状,

其中扩张支气管可表现为粗细不规则的管状透明影,

扩张而有分泌物的支气管表现为不规则的杵状致密影,

囊状扩张可表现为多个薄壁空腔可含有液平

·肺内炎症 ·肺不张(多见于中下叶)

CT表现:·柱状支气管扩张呈双轨征,印戒征

·囊状支气管扩张呈葡萄样

·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见粗细不均匀的囊柱状改变

·杵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

·肺内炎症,肺不张 肺结核的分类:原发型~;血行播散型~;继发型~;胸膜炎型~;其他肺外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初次感染,儿童多见 ·症状轻,病史短,大多自愈 ·多发上叶

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 ·原发综合征为特征 ·多沿淋巴播散

影像表现:

·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原发灶:点片状浸润性病灶

·淋巴管炎:肺门与病变间条索状影

·淋巴结炎: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

·继发征象:肺不张,播散

何为中心型肺癌:·发生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 ·多有咳血,阻塞性肺炎 · 临床上有消

耗、压迫、侵犯症状 ·生长方式:管内,管壁,管外

影像学表现:·肺门肿块,呈反S征

·支气管息肉样充盈缺损,不规则狭窄,鼠尾状狭窄,管腔截断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转移征象:纵膈侵犯,纵膈淋巴结转移

·肿块不均匀强化

何为周围性肺癌:X线表现:·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癌

性空洞

CT表现:·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 ·分叶征、

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坏死,空洞 ·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 次级小叶 组成:肺组织的微小解剖单位,3~20个腺泡

形状: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底向胸膜.直径约1~2.5cm

小叶间隔:结缔组织,小叶静脉及淋巴管

小叶核:小叶中心细支气管,肺小叶动脉

小叶实质: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次级肺小叶:是肺组织的微小解剖单位,包含约3~20个腺泡,切面呈圆锥形,尖端向肺门,

底向胸膜,HRCT难以显示腺泡. 小叶核:位于肺小叶中央,由小叶中心细支气管,伴随的小叶中央动脉及包绕的纤维结缔

组织构成.HRCT上一般不能显示小叶中心细支气管,小叶中央动脉呈分支

状或逗点状,距离胸膜5~10mm 小叶间隔:包绕肺小叶的结缔组织,内有肺静脉和淋巴管分支.HRCT偶可显示小叶间隔,

呈与胸膜垂直的约长1~2cm,厚度不超过1mm,无分支. 小叶实质:位于小叶核与小叶间隔之间,包括由小气管,肺动静脉分支供应的肺泡和相关

的毛细血管床,是功能性肺实质,HRCT显示为无结构的均匀低密度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表现:·小叶间隔及小叶中心结构增厚 ·胸膜下弧线影 ·长

瘢痕线 ·结节影 ·蜂窝状影 ·肺组织扭曲变形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磨

玻璃密度影 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

局限型: ·可见胸膜的任何部位 ·呈突向肺野的球形,椭圆形,扁丘状肿块,以

钝角与胸壁相交 ·肿块大小不一,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带蒂者可移动

弥漫型: ·可见胸膜的任何部位(同上) ·广泛胸膜增厚或多发肿块,大小不一 ·常

伴有胸腔积液,且增长迅速。 胸腺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前纵隔中部,向纵膈一侧或两侧突出 ·圆形或椭圆形,分

叶状 ·良性者轮廓光整。恶性者轮廓常不规则 ·均匀软组织密度,少

数斑点状钙化或囊壁钙化,囊变 ·CT增强扫描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强

化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心包及胸膜增厚,心包及胸腔积液提示侵袭性 淋巴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中纵膈上中部,上纵隔向两侧增宽 ·轮廓清楚类圆形,边

缘清晰光滑,部分分叶状 ·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 ·轻度强化,易包绕

血管 ·侵犯心包产生心包积液 ·侵犯胸膜产生胸腔积液 ·侵犯肺形成

自肺内网线状或网状小结节影 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后纵隔脊柱旁 ·类圆形或哑铃状,轮廓清楚光滑 ·软

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少数有囊变或钙化 ·椎管内者使蛛网膜下腔

扩大,脊髓受压 ·邻近椎体、椎骨吸收、侵蚀或硬化、少见破坏、椎间

孔扩大 ·CT及MRI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相反搏动点: 左心室与肺动脉的搏动相反,两者的交点即~

肺门舞蹈症:肺动脉段及肺门动脉波动增强

残根征: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时,外围分支变细,肺动脉与肺门动脉之间突然分界,称之为

~.

蝶翼征:肺泡性水肿时,一侧或两侧肺野出现片状模糊影,典型者呈蝶翼状

左心室增大的X线影像特征:后前位 A、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B、心尖向下、向左延伸。C、相反搏动点上移。左侧位 示心后间隙或心后食管前下间隙变窄或消失。

右心室增大的X线影像特征:后前位 心尖园钝上翘,肺动脉段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 左侧位 心前间隙减小,心前缘与前胸壁接触>1/2。

肺充血与肺淤血的X线鉴别:

肺充血时:①肺动脉段膨隆。

②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清晰,并可见肺门舞蹈。

(肺门舞蹈征:肺动脉段及肺门动脉搏动增强)

③肺内动脉分支增粗、增多,边界清楚。

④肺野透亮度正常。

⑤晚期产生肺动脉高压。

肺淤血时: ①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模糊,上肺门>下肺门。

②两肺纹理增多、模糊,早期以中、下野为著,当有肺血再分配时,则肺上野为著。 ③肺瘀血加重、出现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性水肿。

风心二狭的X线表现: 心影呈二尖瓣型。

左心房(左心耳常明显大) 、右心室增大

主动脉结缩小,左心室缩小

瓣膜钙化

肺淤血和间质性水肿

含铁血黄素沉着

? 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

肺充血,肺门舞蹈

二尖瓣型心脏

右房、右室大,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结缩小。

原发孔型可有左心室增大。

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

冠脉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钙化及形态异常

动脉狭窄程度评价

斑块分析

术后随访:支架,搭桥

冠状动脉CT成像平扫:

? 主要观察钙化和缺血等组织密度的改变,并可观察到心腔形态和大小的变化。 ? 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沿房室沟或室间沟走行的致密斑条状影,

? 室壁瘤形成时,局部心肌膨突,如有钙化可见条状高密度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

分级 分度

? <25%, Ⅰ级 ? ≤50%, 轻度

? 26-50%,Ⅱ级 ? 51%-75%,中度

? 51-75%, Ⅲ级 ? 76%-99%,重度

? >75%, Ⅳ级 ? 100%, 闭塞

钙化与斑块成分的关系

? 斑块成分包括脂质核心、纤维帽、钙化及其他如出血、溃疡等

? 钙化表明斑块的性质较为稳定

? 脂质成分多、纤维帽薄的斑块则较不稳定

斑块分析

? 测量斑块的密度来判断斑块的具体成分

? Schroeder等根据CT值不同将斑块分为三类:

? 软斑块(-42-47HU)

? 中间斑块(61-112HU)

? 钙化斑块(126-736 HU)

? 软斑块富含脂质,易发生破裂,导致冠心病急性临床综合征的发生。

支架放置术后评价

? 支架通畅表现:支架为高于血管密度的栅栏状,内为较低密度的管腔,无明显充盈缺损。

? 支架不通畅:支架内部密度增高,仿真内窥镜不能通过。

? 支架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冠脉穿孔、支架再狭窄

冠脉搭桥术后评价

? 评价桥血管的分布及通畅性

? 观察原主要冠脉分支的状况

? 常用桥血管:内乳动脉,大隐静脉

? 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至膈上

? 术后常见并发症:血管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CTA的局限性

? 辐射剂量: 较大

? 含碘造影剂,有一定肾毒性,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 CTA图像质量依赖于心率和心律

? 很多患者的远段冠脉观察欠佳

? 冠脉钙化影响管腔的评价

? 需行冠脉再通等介入治疗的患者还需行DSA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CT/MR表现: DebakeyⅠ:病变开始于升主动脉右侧壁内,正好在

冠状窦口上方,向远处不同程度累及主动脉弓以远范

围;

DebakeyⅡ:病变仅仅累及升主动脉,

DebakeyⅢ:累及到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胸主动脉降

部。

Stanford分型

Stanford A: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伴或不伴降主动

脉的受累;

Stanford B: 病灶局限在降主动脉,可超过左左锁

骨下动脉。

大多数Stanford A(DebakeyⅠ、Ⅱ)需外科治疗,

而Stanford B为内科治疗。

MRI表现:T1WI: 真腔低信号,假腔中至高信号,内膜片线状中等信号,可见内膜破口。

夹层内的血栓与假腔内血流信号相似(高信号)。

电影MR:血流呈高信号,血栓呈较低信号。

CTA 胸主动脉造影 观察

– 真腔与假腔

– 内膜片

– 主动脉反流

– 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 发现内膜片

? 显示任何受累的血管分支(大血管、系膜血管和肾动脉)

? 发现心包积液提示心包内夹层破裂,主动脉周围血肿提示夹层的破裂

? 夹层的累及范围

? 评价主动脉腔的大小、评价假腔的开放程度以及真腔的受压程度、帮助寻找终末器官缺血的证据。

极少部分题目没有整理,希望有整理的同学及时交流并完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辛苦整理,转载时请保持信息完整.

BY 硕7班 宋钊


第二篇:胸部CT诊断总结02


胸部CT的临床应用

一. 胸部CT的检查方法

1. 一般情况: 了解病史,参考胸片,确定具体扫描范围及方法。

2. 体位与呼吸:常规取仰卧位;后纵隔病变可取俯卧位。在鉴别胸腔积液是否为包裹性积液时,可采用变换体位扫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时应根据病情选取最佳位置。扫描时要求深吸气末或平静吸气时屏气,有利肺实质扩张充气及肺纹理的散开

3. 扫描时间、范围、层厚、层距

螺旋CT扫描时间一般为1秒以下,多层SCT可为0.5-0.6秒。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层厚、层距常规选10mm,肺门及小病灶宜采用5mm或以下薄层扫描。

SCT扫描一般应用层厚10mm,床移动速度10-20mm(扫描单位时间内在SCT每一个扫描单位时间内床移动速度,单层SCT多为10-20mm/秒)与层厚之比,故SCT的螺距(Pitch)为1.0-2.0 mm,螺距的变化对图像分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可以通过缩小重建间隔改善图像质量。

4. 窗位与窗宽

肺内密度接近气体,纵隔血管呈软组织中等密度,为分别观察密度判别较大的解剖部位和病灶,CT图像应采用肺窗(W:700~1600;L:-600~-800Hu) 及纵隔窗( W:250~500,L:30-50)两种形式观察。

5. 增强扫描

适应症:

? 观察病变与血管关系,尤其是肿瘤与血管关系

? 鉴别血管断面或是增大淋巴结

? 观察血管畸形变化

? 鉴别肺内结节性质,肺恶性结节通过增强可达76%的确诊

6. 高分辨率CT(HRCT)

标准重建是指CT成像的数—模转换过程中,采用图像平滑的方法使图像边缘光滑,有比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高分辨率重建(骨重建)则是减少平滑的数据参量,使两种组织界面的差别增大,提高空间分辨率。

HRCT对肺弥漫性疾病,局限性孤立性病变及支气管病变的显示有价值。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① 层厚1-2mm间隔10mm全肺

② 局限性病变,常规CT基础上对局部进行

HRCT扫描

二、胸部CT的适应症

1. 肺CT适应症

可适用于肺的肿瘤、感染、先天畸形、外伤等各种病变及支气管病变、肺弥漫性疾病的鉴别,肺结节性病变的性质确定,肺部肿瘤术前分期及手术切除性的判定。

2. 纵隔、胸壁、胸腔病变的适应症

? 纵隔肿块:来源、部位、性质(囊性、实性)及肿瘤及毗邻关系

? 纵隔增宽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内含结构的血管变异

? 肺及胸腔病变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

? 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

? 胸腔、胸壁病变的性质

? 可了解心脏血管的钙化情况

三、气管、支气管病变

1. 支气管肺囊肿

系先天性疾病,与胚胎期肺芽发育有关,多发生于青少年,可单发或多发,囊肿呈壁薄,内含液体或血液。若囊肿与支气管相通,可形成含气囊肿或液气囊肿,并易合并反复感染。

CT表现:肺下叶多见,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的水样密度,呈水样密度(10Hu±);含粘稠液体或蛋白液体则呈软组织密度(30Hu),多发囊肿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肺叶,多呈含气囊肿,呈弥漫性多个薄壁环形透亮液,并发感染时,囊壁增厚,周围有斑片状浸润灶。 需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及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鉴别。

2. 支气管扩张

系指中小支气管不可逆转的扩张,以后天性多见,好发于基底支气管,常引起反复性支气管感染及咯血,大体形态可为:柱状扩张、囊性扩张、曲张状扩张。CT尤其是HRCT对显示支气管扩张有较高的价值。

CT表现:支气管腔扩大并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扭曲变形并聚拢,肺组织发生纤维化机化或感染改变。柱状支扩显示支气管直径大于伴行动脉,管壁增厚,水平走行时呈管状,囊状支扩呈囊柱状,水平走行时为囊珠状,多个相邻支扩成蜂窝状可见气液平面或印戒征;曲张状支扩呈纡曲蚓状,有合并感染局部肺野内有片状不规则高密度影。

3. 支气管结石

是指炎症后钙化的淋巴结并向气管腔内,或由于吸入异物在气管腔内机化钙化形成结石。可以引起支气管狭窄、咯血、肺部感染。

CT表现:支气管腔内或管壁内钙化,有时显示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改变。

4. 气管狭窄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以后者多见,其原因为腔内(异物),管壁内(肿瘤、外伤),腔外压迫(肿瘤或血管异常)三种。

CT表现:气管变形,左右径小于前后径,呈裂隙状或“刀鞘”状,气管狭窄,左右径小于2cm,前后径小于1.5cm,气管壁不均匀增厚。

5. 气管肿瘤

较为少见,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良性肿瘤以气管软骨瘤、鳞状乳头状瘤多见,恶性肿瘤以鳞癌多见,其次为腺样囊腺癌和腺癌,多发于气管中下段。

CT表现:气管壁上软组织密度肿块,呈球形或菜花样向管腔内突入;肿瘤多起自后外侧壁,气管呈偏心性狭窄

四、肺部感染

1. 大叶性肺炎

以细菌感染多见。 CT表现:肺实变阴影呈肺叶或段分布;密度均匀,大叶分布者边缘规则,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下透亮线存在。治疗可完全吸收。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系化脓性肺炎,主要引起化脓改变及其向周围扩散,肺梗死,其次为继发于脓肿与支气管相通的肺气囊,有时合并肺气胸。

CT表现为:病变的多发性,有呈高密度的浸润灶,边缘模糊,范围不定,可为大叶、小叶,两肺分布,病情变化迅速,可见脓肿形成呈液平的肺气囊,呈空洞样改变,胸

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肺结节病变,1-4cm不等,边缘模糊

3. 球形肺炎

为急、慢性非特异性肺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局限肺叶或段,呈球形肿块,以渗出、增生和实变为主,慢性期增生硬化为主。

CT表现:呈圆形或类圆形,但病灶上下径线明显短于其他两条轴线(片状或薄层状);密度均匀,其中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造影征,边缘较规则,可有毛刺,抗炎治疗后可吸收。

4. 机化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指不吸收或延长吸收的肺部炎症。其影像诊断较为困难,CT影像表现有多种情况:

? 多位于肺野的中外带可与胸膜相连,并引起胸膜增厚;

? 多数呈卵圆形、梭形,少数有呈大叶性实变机化;

? 大部分边缘清楚,可有分叶,边缘可有长而稀疏的纤维条索;

? 50%病例可见卫星灶。

5. 机遇性肺炎

因长期使用抗菌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等导致体条件致病菌成为病原体致病。可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引起。军菌菌肺炎亦可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好发,其表现为开始肺内浸润并发展为实变征象,可双肺受累,部分患者呈脓肿和空洞改变;肺呈肿块样改变,密度均匀。CT表现缺乏特征性,与普通肺炎、球形肺炎、结核等难鉴别。肺曲菌病表现为空洞样病灶,其内常见有曲菌球。

6. 肺脓肿

分类: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

急性肺脓肿、慢性肺脓肿。

? 急性脓肿在CT上多呈软组织肿块改变,边缘模糊呈浸润性改变,中心坏死区为低

密度液化区。

? 慢性脓肿:空洞或脓腔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空洞或脓腔壁多较厚,内壁外

壁清楚,脓腔内为空气、液体的气液平面,有时呈多房性。

7. 肺结核

为结核干酪样坏死组织形成肺实变及其周围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坏死物质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可形成空洞。

CT 表现:结节状阴影,单发或多发,0.5-2.0cm,呈圆形、类圆形或点状,有时可见小空洞,亦可见钙化。

? 干酪样肺炎:肺段或肺叶的实变、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小空洞。

? 斑片状阴影,分散的斑片状或斑点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病灶

内可见小空洞和钙化。

? 结核球:纤维包绕干酪样病灶,直径2-4cm,有钙化及病理灶。

?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中上肺野,肺灶大小不等,小者1-2mm,大者10mm,可

有高密度的硬化灶,模糊病灶。

五、肺部肿瘤

1. 支气管肺癌

指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组织的肿瘤,分别中心型肺癌(肺段以上支气管)及周围型肺

癌(肺段支气管水平以下)。组织类型有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鳞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常见,类癌、腺样囊性癌少见。早期肺癌生长分为腔内生长(中央型肺癌常见,管腔或管壁内生长,易形成腔内肿块或管腔狭窄)和球形生长(周围型肺癌常见,浸润性生长并逐步集合成结节,达2cm呈球形)。极少数呈多中心性肺癌。

肺部尚有肺母细胞瘤(肺内胚胎类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肺周或肺门附近支气管壁,肺内继发性淋巴瘤、肺内转移癌。

肺良性肿瘤有肺错构瘤、腺瘤、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炎性假瘤。

六、肺部弥漫性疾病

种类繁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肺部改变(类风湿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以是肺部单纯的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石症、矽肺。

七、肺部其他病变

1. 球形肺不张

系非节段性不张,其形成与胸腔积液有关,好发于下叶后基段,改变系胸膜腔积液使萎缩的肺折叠卷入含气的肺组织内部分为胸膜腔层包裹,形成球形。

CT表现: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与胸膜贴近呈锐角,肿块可见含气支气管征,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2. 放射性肺炎

系肺泡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产生渗出,间质性水肿,异常表面活性物质释放及透明膜形成,发展形成胶原纤维及多种细胞增殖,最后出现纤维化。

CT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内的均匀或不均匀轻度密度增高影,多在照射25天后显示,呈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边缘较模糊,有1/4出现完全支气管征,4个月后病变大小开始稳定并逐渐缩小纤维化,边缘清楚

八、纵隔病变

纵隔疾病以占位性病变为主,其中以纵隔肿瘤、囊肿异位器官增生或肿瘤(胸内甲状腺、嗜铬细胞瘤)。纵隔肿瘤以胸腺瘤、淋巴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巨细胞增生症少见,纵隔囊肿的种类繁多,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胃肠源性囊肿、胸腺囊肿、囊性水瘤、异位甲状腺(胸内甲状腺)肿瘤或甲状腺囊较为常见。

更多相关推荐:
诊断学总结6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3.消…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泌尿系统:1、蛋白尿大于3.5g/d为肾病;小于3.5g/d为肾炎,如果以血尿起病的为肾炎,以蛋白尿起病的是肾病2、上呼吸道感染+血尿——急性肾炎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C3下降,8周恢…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总结

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总结一、脉诊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③…

诊断学总结

诊断学总结绪论诊断学基础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理论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原理和建立诊断的依据基本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等诊断学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

诊断学基础总结

第一节症状学发热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正常体温363372热型及病症1稽留热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伤寒2弛张热败血症风湿热3间歇...

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第一节视诊一基本概念视诊是以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1视诊可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不良的患者表现眼窝下陷颊部消瘦皮肤松弛消瘦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肿瘤结核甲亢等疾病2体型对诊断某些...

涵盖超声诊断学考试总结重点(复习资料)

超声诊断学分章重点绪论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xx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

诊断学大题总结

诊断学大题总结1检查浅表淋巴结的顺序发现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哪些方面正常表浅淋巴结的特点1一般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2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

诊断学考试重点心电图知识总结

一、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电压≥0.25V,以Ⅱ、Ⅲ、aVF导联明显,时间多在正常<0.11S。多见于肺心病,肺A高压是,故又称肺型P波。二、左心房肥大;双峰型P波,P波时间>0.11S,峰距≥0.04S,以Ⅰ…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简答题: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3、渗出液、漏出液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中医执考考生复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

诊断学总结(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