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时间:2024.5.2

浅谈《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内容提要: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斗争的艰巨和精神上的痛苦。《骆驼祥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的悲剧作品。小说通过“人物安于命运安排的性格,社会的黑暗,婚姻的不幸” 揭示出它的悲剧性、人力车夫悲剧的“根源”、“写出了劳苦社会”。祥子这一形象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道路问题。显示了这部悲剧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的祥子 悲剧的性格 黑暗的社会 不幸的婚姻

悲剧性的启示

正文: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部悲剧作品,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励和启发着读者。小说中塑造的是一个叫骆驼祥子的人力车夫形象,它是对旧社会车夫性格的深刻的描绘。它以人物自身的性格矛盾,揭示了来自乡村的破产农民面对腐朽社会的压迫剥削,在日益贫困的同时也扭曲了质朴的人生,激化了小生产者对“私有”的追逐,从而加速了他们悲剧的结局。小说在效果上,明确地使读者意识到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中,不肯臵身于新的生产关系中的人,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上演一部历史的悲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吸引或者思想触动就行,而是要穿透心灵的震撼,通向现实的思考,才能够让读者从中记忆起曾经一再发生过的悲剧,由此激起的“怜悯与恐惧”的悲剧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祥子的悲剧就是通过他的性格造成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巨大魅力应该是在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上。因此,认识某一文学典型,既要探求其所蕴涵着的丰富社会内容,又应明了其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其命运必然受所处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就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来说,既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影响,又有婚姻上的悲剧,因此试就这三方面,浅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一、祥子的性格

在一定意义上说《骆驼祥子》就是一个性格悲剧,酿成这样一个悲剧除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剥削外,还有悲剧主人公自身性格的原因。

(一)祥子的纯朴、勤劳、善良和正直

骆驼祥子善良纯朴,为人正直,对生活具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勤劳、热爱劳动,是从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

- 1 -

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就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不在回农村,在城市中创立自己的新生活。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为达到这一目的不惜用尽全部力量。在他看来,拉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拉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祥子勤劳刻苦,正直性格的同时,还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还给主人作为赔偿,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备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这些,都显示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祥子性格中蕴含着反抗及独立自主的要求。祥子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他的性格中的反抗要求也有所体现。比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理,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自立,也正是他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表现,他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60辆车,不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具有一种要求独立自主的思想。

(二)祥子的自私、保守、堕落及其毁灭

祥子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各个方面留下了农村生活众多鲜明的印记,无论他的健壮、勤快、朴实,还是他的狭窄、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形、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来自乡间的特点,有典型的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他不同于一般车夫,没有入车行的“辙”,还是因为他保持着在乡间形成的拘谨,忠厚的心态和气质。他和有心计,八面玲珑的高妈,同在曹府帮俑,同属城市个体劳动者,但两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处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骆驼祥子》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正直的青年堕落为城市无赖的悲剧。在他的身上,当个体劳动者的追求和纯洁美好的农民品格是同时丧失的,这是祥子这个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也构成了这场悲剧的重要线索。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

- 2 -

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苦恼和恐惧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诉说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分散狭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们,诚然有狭窄短视,个人自扫门前雪和因为自顾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和冷漠等弱点,但作为劳动者,毕竟还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相似的劳动者、不幸者。问题的主要在于祥子一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早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关系了,一方面又没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生活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求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他才会感到如此孤独,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才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事实表明,祥子的“三起三落”便是他精神堕落的全过程。第一次丢车,祥子被抓进兵营,心中只有恨和抗议,恨大兵和“世上的一切”,“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地步呢?”但在失望中仍有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从此更加起劲地干活、挣钱。祥子在得到“骆驼”的外号之后,名声比他单是祥子的时候臭得多,他的性格渐渐向消极方面变化。他开始羡慕烟酒、逛窑子,不过强烈的买车欲使他产生一种顽强的抵抗力。他拚命和别人抢生意,“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在曹宅看门被侦探抢了钱,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然而并没有失去“穷死,不偷”的诚实品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回到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了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是一场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虎妞要从祥子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起先不让他拉车,她不愿“一辈子作车夫的老婆”,禁不住祥子一再抗争,才让祥子拉车赚钱,却把钱攥在自己手里。祥子不肯听从虎妞摆布做小买卖,也不想当车主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的鸟儿,吃人家粮米,给人家啼唱,然后给人卖掉,他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甘心“压在老婆的几块钱底下”讨饭吃,反映了劳动者要求改变生活地位的朴素愿望。但他终于不能挣脱虎妞的“绝户网”,在虎妞支配下,只觉得“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这种带有阶级对立性质的不自然的婚姻,严重地腐蚀、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卖车还债后,他不再想从拉车得到光荣和称赞,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抽烟喝酒,而且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健康和纯洁。从小说的最后一章,我们痛惜地看到,当初那个体面的、要强的、健壮的、爱幻想的、高大的祥子,最终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之所以堕落,除了与社会压迫、打击、摧残有关外,还与祥子自

- 3 -

身有一定的关系。祥子从前确实有理想,他对理想的追求、也曾经相当执著、顽强。但是,可悲的是,祥子的目光太短浅,他企望的仅仅是想拉上属于自己的车。也就是说,他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幸福。这样,祥子的挣扎、反抗,便都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由于是个人奋斗,就使得他一方面不能清醒地看清周围的环境,看清自己,犹如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以致到处碰壁;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孤单的,而他面对的黑暗势力却是强大的,当然很容易会被黑暗势力吞噬。正如作品中的老马在茶馆中对祥子说的:“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不仅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而且深刻地说明,像祥子这样的劳动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仅靠个人奋斗是根本行不通的。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原因,是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既然他所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从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作家对祥子性格的描绘并未到此为止,还向深层做了细致的挖掘。他写到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者干着,他便想起那会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样哪?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自己的车,他简直象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设若一旦忘了这事,他便忘了自己,他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牲畜,没一点起色与人味”。结论是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有了车便可顶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意义。在祥子这里,车子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虽然他早把自己的这种努力比作“误入了罗圈胡同,绕了个圈又回到原处”。但他还是这样奔跑着,先是充满了希望的奔跑着,在这里,清醒和糊涂,自觉和盲目,几乎成了同一回事,如果把他们区别开来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从一开始祥子就安于命运的安排而无所祈求,不就没有这一切,至少不会

- 4 -

令人如此同情和叹息了吗?祥子的性格和悲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描写中表现的十分清楚。

祥子的失败,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物质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精神上的毁灭。作家在塑造祥子形象的过程中,突出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惊人变化。旧社会摧毁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过去,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满怀希望地去奋斗,但当这些都成了泡影的时候,他对生活就不再有什么渴求了,祥子终于成了一个吃喝嫖赌,甚至打架斗殴无所不为的人,原先“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祥子”,后来几乎变成了一个只为捡一些白薯皮和须子吃的“狗”,正如老舍在小说初版的结尾中所写的:“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来,埋起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是对祥子沉痛的批判,更是对罪恶旧社会的悲愤控诉。可见,祥子这一形象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有力地概括了城市个体劳动者的生活道路。他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地拼命挣扎,但终于失败。这样的性格悲剧,不仅在当时能引起读者的反省,到了今天,诸如此类的小生产意识依旧残存于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妨碍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描写也就依然能够使人激动,发人深思。

二、黑暗的社会

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首先是吃人的黑暗社会。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原本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奋、顽强去求得独立的生存地位的,但他却不断受到摧残,这其中既有抢他车的大兵,又有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既有欺骗、压迫他的虎妞,又有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以及诱惑他的夏太太等。正是这些兵匪特务,社会渣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不断地盘剥祥子,压迫祥子,最后,毁了他的理想,吞噬了他的灵魂,摧残了他健壮的身体,使他蜕变成了一头走兽。作品在表现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的同时,笔锋所向始终是黑暗的社会。这就使人们在看到祥子悲剧的同时,进一步看到了吞噬祥子灵魂、将他逼入堕落深渊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它吃人的本质。

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显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反动派。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这些描写都很简

- 5 -

短,事情也发生的突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和一切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却是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写出了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的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们对逃兵的深恶痛绝,透露出这些军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在这样动荡不安,反动军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数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

本来,孙侦探跟踪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预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更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可是既然碰到了,“祥子时遇到了点上,活该!”祥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任何打击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头上,他们来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这样打击的必然。

小说深刻地说明:在那黑暗的旧社会,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想以个人的力量,通过个人奋斗的道路来实现生活地位的改变是不可能的,无论他们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济于事,因为社会绝不允许他们改变被上层阶级奴役和支配的地位。

三、不幸的婚姻

祥子悲剧的成因,还通过祥子自己的婚姻问题体现出来。把车场主刘四的女儿,老姑娘虎妞引到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写他们感情上生活上的纠葛,这成为祥子悲剧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祥子在不理想的婚姻中与虎妞结合了。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虎妞是车场老板刘四的女儿,刘四是个流氓,无赖,既凶残又伪善。在他的教育下,虎妞成了一个粗野,泼辣的女人,也打下剥削阶级的烙印,刘四为了让虎妞帮他经营车场,已经是三十七八的大姑娘了,仍然不让她结婚,要虎妞为他断送青春。但是他也与其他青年妇女一样,追求着自己的婚姻自由,他爱年轻,老实,勤俭的祥子,对他表达的感情也是真切的,他时时疼着祥子,并不是玩着祥子。因此,她的处境令人同情,她执意要与祥子结合,这对于她所处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叛逆行为。但是,由于他们两个各自的经济地位不同,使他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种种矛盾,特别是各自的生活道路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成为祥子终生的痛苦。虎妞对他有真情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有她的利己主义的因素,她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和祥子来经营车场,至少想靠她自己的一些体己钱“弄上两三辆车”,当上一个小车主,而祥子与虎妞不同,他是从他的阶级立场出发,打

- 6 -

算自己有车,“生活的舒服一些”,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到乡下娶一个年轻力壮,吃的苦,能洗能做的姑娘”。显然,他们两个人在生活的态度上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预示着他们婚后必然有矛盾,有冲突,决不是相安无事。他们两人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而活着,虎妞一心想买上几辆车,当上车主,祥子可以不再出车,可以整天陪着她。而祥子却时时避开他所厌恶的虎妞,如果要整天呆在家里陪着虎妞,那是件十分痛苦的事,再则对于勤劳成习的祥子来说,本来也不惯于这种清闲享乐的生活,他只想拉车,他爱拉车。而虎妞仗着她经济上的实力,总想让祥自听她的摆布。这使祥子感到痛苦和委屈,虽然祥子也由理直气壮的地方,但他清楚的感到“要了她,便没了他”,自己不过是在老婆手里讨饭吃,尽管如此,祥子的生活还是有着落的。不幸的是在他们生活已年多后,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从此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而无路可走,堕落下去。

祥子的婚姻悲剧,使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打击并不轻于前两次。逃兵和特务没有可以臵他于死地的权利,但虎妞设下的圈套让他有苦难说。他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使他不能在她困难时弃之而去。处处碰壁的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边,他别无选择。在这件事上,他无能为力,他清楚的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却叫别人管着”。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两次打击更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表现为直入人心的摧残和折磨,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都充分刻画出生活的复杂内容和祥子的卑微处境。归根到底,祥子个人生活上的不幸遭遇来自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作者就是通过人物精神生活上所产生的悲剧,进一步控诉和揭露了罪恶的社会制度。

作者通过对祥子灵魂深处的挖掘,成功的塑造了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揭示了祥子的悲剧来自罪恶的旧社会,旧制度。旧社会不仅夺去了他的车,抢走了他用汗水积蓄起来的前,更可怕的是夺走了祥子纯洁的灵魂和劳动人民的美德,毁灭了他的灵魂。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灵魂更可贵,比失去灵魂更严重的了,作者正是通过祥子的形象,强烈的控诉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祥子人性美的毁灭,是旧社会的罪恶,也是个人奋斗思想和性格的悲剧。从农民到车夫,祥子并没有改变小生产者的生活态度。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只关心自己的车”,买车是他的信仰和宗教。他对城外的战争、政局的变动漠不关心,在受到意外的打击后,困惑不解的只是“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欺侮人。他把必然的阶级压迫看成偶然的劫难,把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看成个人之间的较量。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辆车上,以

- 7 -

为“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沿着这条个人奋斗的幻想之路走下去,在现实面前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三起三落”的折腾使他感觉到“独自一个是顶不住天的”,但他不能从失败中引出正确的教训,更不能认清敌人是谁,反而听天由命,任凭旧社会宰割,甚至像苍蝇在粪坑上取乐一样,跌进堕落的深渊。老舍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祥子悲剧的根源:“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祥子“人”变“兽”的悲剧凝结着老舍对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反思,既揭露了旧社会的弊病,又否定了个人奋斗道路,提出了劳动者怎样摆脱不幸命运的问题。

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形象,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显示了《骆驼祥子》这一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五四”以后反映人力车夫生活的作品都没达到这个高度,而《骆驼祥子》无论从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很成熟。作者通过描述祥子进行多次顽强的抗争企图获得一个独立人权的失败过程,引人深思,启示人们去思考他们若何摆脱不幸的命运和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是祥子形象通过个人奋斗道路的失败给人们的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悲剧性的启示

悲剧作品总是呼唤和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和斗争的艰巨,以及人们精神上的各种痛苦,严肃的表达了与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一切告别的愿望,同时期待着他们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祥子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意味?那是因为祥子被剥夺的不仅仅是车子,积储,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美好的东西的毁灭并不是表现为肉体的死亡,而是人的精神上的毁灭。祥子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了去”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这就是为什么祥子的形象及性格会具有特别强烈的悲剧韵味的原因所在了。祥子的悲剧性就凝结着老舍对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反思,既揭露了旧社会的弊病,又否定了个人奋斗道路,提出了劳动者怎么摆脱不幸命运的问题。

即使作品所描写的一切灾祸、苦难、失误等真的都过去了,悲剧——尤其是其中的杰出者——却能引起真实的描绘和严峻的思考,充满了激情的理性和散发这理性的激情,以及由此构成的悲剧性,继续给人以激动和启迪。

- 8 -

更多相关推荐:
骆驼祥子摘抄

摘抄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

骆驼祥子读书摘抄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

骆驼祥子 摘抄

骆驼祥子全文阅读经典语句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quot情种quot只生在大富之家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

《骆驼祥子》摘抄赏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骆驼祥子摘抄+赏析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一喊虽然痛快...

骆驼祥子摘记

1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祥子他的坚定他明白自己的心2这一点...

《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

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情节举要1怒辞杨宅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在杨宅拉起了包月整天的活紧得发昏雇主又抠门第四天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一毛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讨回四天工钱便辞工回到了人和车厂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

以《骆驼祥子》为例论老舍的民间文化意识

以骆驼祥子为例论老舍的民间文化意识摘要骆驼祥子中祥子和虎妞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一个复杂丰富的民间文化形态通过老舍笔下的悍妇与传统女性贪图享乐的剥削者与勤奋忠厚老实的被剥削者大男子主义与反男权主义反抗与妥协之间...

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内容提要虎妞是一个让人厌恶又让人同情的人物形象虎妞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着墨不多却力透纸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带来了很多思考她的粗俗又丑陋蛮横又泼辣精明又自私及其性格特征给许多读者都留下了...

论《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与虎妞的人物形象

论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与虎妞王琼摘要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土地...

骆驼祥子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片段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预习初步了解名著内容5多媒体电教室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1初步...

《骆驼祥子》说课稿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说课稿应城市实验初中王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应城市实验中学的王娜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一教材...

骆驼祥子的摘抄(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