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摘录

时间:2024.4.1

中国文化解析——我看《中国文化读本》

我国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评论说:“(《中国文化读本》的写作与出版)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中国文化内容很丰富、很活泼。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西方人而言,破解中国人思维方式与交流方式的密码一向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人自身,我们对自身文化基因的认识程度到底如何,同样引人思索。在中国国力渐强,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外交流不断深广的今天,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如何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文化解码,是摆在时代面前的课题。由北大哲学系叶郎、朱良志两位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化读本》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领域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令人眼前一亮。

面对博大浩繁的中国文化两位作者没有采取过去介绍中国文化时常见的面面俱到的写法,而是抓住其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以小见大,尽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深入具体的介绍。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思想智慧,汉字的诗意、书法的潇洒与凝重,品茶与饮酒中的况味人生,深巷民居、烟雨迷离的江南园林,动静相生的中国功夫和围棋博弈背后的哲学意蕴等等,在这部《中国文化读本》中,抓住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亮点,触摸中国文化生动的感性存在,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在意味和核心价值,进而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中国文化读本》粗读如汪洋恣肆,细审则意韵悠长。

在叙述和表达方式上,本书给人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笔者觉得至少可从四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追求普世价值。例如宗教精神、人类之爱、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热爱和平、开放意识、包容意识等等。其次是注重百姓视角。作者认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中更深层的东西。再次是以感性叙述带动精神意蕴。以往一些讲中国文化精神的书籍文本,往往和中国文化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存在脱节,不能给读者具体的印象。而图文并茂是本书表达的一大特色。书中图片的选择独具匠心,这些精美图片给人直观的美感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最后是让古典文化与时偕行。在作者笔下,古代的、久远的文化遗产都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古和今的隔阂仿佛从不存在。那种气脉相通、一以贯之的中国文化精神内韵令读者清晰可见。 李岚清在为该书作的《序》中说,“《中国文化读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这样的评价,一语中的。 本书的宗旨是:

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以为,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显现中国文化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

整理方法:

可能出名词解释的地方

可能出大作文的地方(一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社会意识,以及人性道德方面):书中的句子,加上自己的观点,再自己查找其他作家的观点,摘录下来,汇总成一片文章的大纲。特别要联系实际,当今的时事政治,社会现象,进行举例和分析。

频率:

每天搜集一个主题

智慧与信仰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孔子是天人之学的第一个开创者,故其把天看成是生命册创造者,人们应该敬畏和感恩,要有“仁”心,即对生命的尊重,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可以通过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来实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人生境界学说。

一. 孔子的天人之学

二. 自然无为的老子之学

三. 强调变易的《周易》思想

四. 《孙子兵法》:百代谈祖之兵

五. 禅宗的妙悟学说

六. 天坛:对太难的敬畏和感恩

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孔子

在孔子的“天”,“人”的学说中,有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的普遍价值

“天何言哉,四十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是说天使不会说话的,天已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的时节,是一个生命创造自然的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时节的一部分,人鱼自然是一个整体。

他说君子应该畏天命,应该倾听天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对天信仰和敬畏,但是这个天不是超自然的有一直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以生为道,生而又生,生生不息;天以生为德,以生命创造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天又以生为命,把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作为神圣的目的。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珍惜生命,爱护生命,若相反,残害生命,虐害生命,就会受到天的惩罚

在21世纪,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今天,孔子畏天命的警告显示出新鲜的价值:人们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应该以敬畏之心万分珍惜和爱护自然界这个大生命世界。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一种审美的境界。

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只是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老子

老子说“无为而不为”。意思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情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是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非要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要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路安慰。老子所提倡的,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老子的“大巧若拙”,最高的巧,大巧是对一半技巧的超越,即“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劳人为,而“技术含量”则是笨拙的,因为人有了巧的心,就会不真实,心灵不真实就不能自然而然,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和谐

生命的破坏。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用更宽阔的眼光看到技术,不陷入技术之上的泥沼,到家的思想显然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周易

《周易》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人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世世代代谨守的两句格言,一方面强调要有刚健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宽厚包容,像天地那样,用于承担。

周易的易是变化的意思,宇宙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中国人用流动的眼光看世界,认为生命是一种流动不居的过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的味道,水的冷暖,水给人的感觉,只有喝水的人自己知道, 强调要生命体验的直接性,在直接体验中,一个充满生命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呈现在人的眼前。

当代人类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体验的直接性越来越少,我们几乎是凭借没接而生活,我们努力将自己织进世界的网中,在网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没接给我们带来便利,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感受真实世界的心却迟钝了。

天坛

天坛的一切设计,没有蓝天,便没有天坛,蓝色的天幕中显露出的蓝色宫殿,就是天坛设计者追求的天人和谐的境界,这是中国人心中的最大梦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态意识

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权利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强烈的生态意识。

所谓“各适其天”就是万物都能够按照他们的自然本性获得生存,这样,作为和万物同列的人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一向世界,是人鱼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的美,蒲松龄创造的异想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物的爱,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生态意识,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既是名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大唐盛世————创造与交流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文字的创造,丝绸之路的开拓,都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渴望开放与交流的意愿,正是这种开放的胸襟,造就了大唐的繁荣盛世,正是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让中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

用了皇帝派郑和下西洋,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出于实现和顺万邦,与远近各国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支付的外交理想,他曾说:信守天道,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凌,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就是要在国与国之间反对霸权,反对欺凌弱小,互相尊重,保持和平的格局。

长城

长城的建筑则是将游牧和中原2 种不同文明的冲突降到了最低点,而各自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内心中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意味在回荡,无法抑制的情感随着长城的龙脉而婉转,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气韵

长城之美,尽在司马台,司马台之美,尽在险峻中(世之奇伟诡怪之观,亦在险

远)----立志高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越是黑暗的角落,就激励我寻找光明, 紫禁城———色彩政治学:黄与红,向外扩张,热烈,令人激动

礼乐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死刑,它所吐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一首悠扬的乐曲中,长江的浩荡,秋色的高爽,云天的空阔,群雁的飞跃,都在于表现人心境中的怡然,和悦,从容和适宜----放慢生活节奏,寻找内心的和谐安息之处 菩萨

慈悲为怀,救济众生;柔美,善良,慈爱,宽容,所有美集聚一身

颔首微笑,衣服的纹理流畅飘动,笑意不仅荡漾在脸上,而且传到全身,佛的大度,从容和飘逸

书法 中国人认为,也是一样,做人要含蓄,不能露锋芒,一个“藏”字,最不可忘。其中的美学即使追求温柔敦厚,委婉含蓄,外柔而内杠,笔底有如金刚杵,而外在则不露痕迹-----对内独立自主,对外和平共处(方正平稳,坚韧厚实,不露筋骨) 水墨画

郭熙论画有三远:平远,高远,深远。而一副画展现眼前,一篇山水,即为一篇心灵的境界。-------立志高远,找到生命的价值,活得有高度。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王维---禅宗的领悟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全局象征探底的悠悠,这是无限,是永恒,后者显出宇宙的生计,大化的流行,这是当下,是瞬间。就是要人们从现实世界的当下的生计去悟那宇宙的无限和永恒-----要眼光长远,回顾历史,也要放眼未来(生态危机,科技革命,环境等)

西游记

孙悟空的出身是天地日月的的精华,是石猴,大自然的产物,他想要超脱一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打破生死阴阳界,无拘无束,不生不灭的绝对自由,想要超脱三界外,不再五行中,他闯进龙宫,拿来筋骨如意棒,又大闹天宫,打出齐天大圣的称号,但最终被如来压在了五行山下,孙悟空的失败并非偶然,因为任何人,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想要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取得绝对自由,都是不可能的

他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其实是翻不出天地两界,然后更为重要的是,孙悟空保护唐曾取经,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却是道出了一个味了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坚持到底的励志故事,孙悟空为了实现理想,不仅要与外界的妖魔做斗争,而且要与自己的心魔斗争,故事中间出现的假孙悟空甚至迷惑了观音的法眼,其实,它是孙悟空内心产生的“心魔”,所以说人要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除了要同外界抗争,还要与自己的心魔斗争,要剪断二心,剪断二心便是战胜自我,提升自我的艰苦斗争。---------艰苦奋斗(个人,党,中国,全人类) 红楼梦

曹雪芹在这部小说中,极其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的黑暗现象,但是更重要是的要寻求“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观园,那是一个理想世界,一个春天的世界,它就像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清泉,一缕阳光,寄托了其对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的渴求。

瓷器

纯净优雅 鲜洁光亮 清雅透明 独占鳌头 自然从容,平淡天真,干净爽利,高峰绝尘

园林

豁然开朗 千奇百怪 碧波荡漾 婉转优柔 生机活泼 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 铺天盖地 四面眺望,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

年画

一篇祥和温暖的气氛,是一副温情的生活画面 纤巧细柔 儒雅清淡 清雅流畅

清明上河图

冰雪融化 春寒料峭 阳光抚媚 春风荡漾 绿草如茵 淡淡绿意 绵绵无尽的田野 人头攒动 商贾云集 巍然屹立 车水马龙 三三两两 神采飞扬 殷勤招揽 奔驰而来 神情各异 栩栩如生

徜徉在这样的温情、欢快、热烈和沉醉之中

透露出一片宁静按了的和谐,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安乐和谐的气氛,这种毫无拘束的快活热闹的氛围,正是其无比价值之所在,因为对这种气氛的幸福感和美感,正是显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

老北京

熙熙攘攘 小巧玲珑 技艺超群 繁衍生息 无不模仿得惟妙惟肖

热闹的场面,喧嚣的人群,飞舞的彩带,喷香的小吃 热气腾腾

鸽子:无论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阵雨初霁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雨雪的冬日、

这些?连在一起,简直是一首绝妙的诗

服饰

色彩鲜艳 质地轻柔 款式流畅而动人 典雅细腻 落落不凡的气度 飘逸洒脱 色彩优雅细腻 风格温婉清丽 百般妩媚 端庄、稳重、雅致的风格 行云流水 交响回音 缠绵悱恻

一杯清茗,自然透脱痛快

高山之中,云雾整天,氢气书卷,酝酿成透明的叶子,呆着露水摘下,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也随之而来

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这正是茶所具有的特点,熙熙攘攘的人世,纷纷扰扰的争执,疲惫不堪的劳累,品茶时,心灵如也懒风景的湖面,一片澄明。小小的茶碗,荡开了一片开阔的天地

活水须得活火煎 一要活,二要慢 喝了茶,品着苦味,慢慢喝去,尝出甜来,正所谓苦尽甘来

脉脉温情 仁人志士 忧国忧民 万丈豪情 醉里挑灯看剑

人在其中,诗意的栖居

皖南名居

活泼灵动的世界 浓厚的书香 雕刻精细 朴素淡雅 温润细腻 参差错落 蜿蜒流淌神秘幽深 繁花异朵 穿梭往来

太极

变幻莫测 吐故纳新 通体透灵

太极重阴阳辩护,强调刚柔并济,在轻柔匀缓的动作中,表现大话流动的意韵,是一种行云流水的美

落花缤纷 香气缭绕 身心陶醉 万籁俱寂 明月星稀 曲径幽深处,茶香淡淡起 围棋,是方圆黑白世界,世事有黑有白,有显有露,其中隐藏着沈翠的人生哲理:优势占尽而举棋不定会满盘皆输,四面楚歌还要逞披覆之雄必然大败,大功将成时得意忘形会招致祸害,患得患失最终必有所失,步步逼近不知适时进退最终会溃败,处处不给对手生路,最终自己也走投无路。

围棋中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消灭对方,剥夺生存权,而是平等竞赛,多得为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在竞争中营造共同生存的格局。故有不能以胜败看世界,不能以生拜伦英雄,胜败无定,亏成相转,其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和谐,是在反复竞争中,达到最好的圆满。最终共同生存,达到心灵愉悦,这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竞争之道。--------外交,世界,全球化,个人,


第二篇:中国文化读本精炼[1]1


孔子

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生平言论、活动记录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中。

2.

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的圣人。

3. 天:生命创造之源(天道为生,天德为一切生命之源、价值之源,天命为人的神圣使命) 4.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概念:仁、礼。

5.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丧礼和祭礼。

6.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精通六艺七十二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7.

孔子追求天人合一。

老子

181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道教。

2.《老子》在

3

4.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中的“反”两层意思: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的返。老子的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

5.无为而无不为

不争的哲学

回到“婴儿”的状态

周易

1.《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狭义的只指《易经》,广义的还包括《易传》。 2 《周易》的基础内容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据传先后有三位圣人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伏羲是这部作品的奠基人。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化之神。后来周朝开国君主周文王对《周易》加以丰富。到春秋时期孔子手里,《周易》又有了新发展。一般认为,《周易》主要的思想史传自孔子,孔子将其真正的理论化。

3.《周易》的核心内容是八卦。

4

5.《周易》的基础是阴阳。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

7.八卦象征着天、地、水、火、雷、山、风、泽。

孙子兵法

1. 记载孙武的兵学思想的古代经典,共13篇,约6000字。孙武春秋末期人,由齐入吴,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四库全书》称其为“百代谈兵之祖”。

2.

战略思想:.1、先计而后战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兵以诈立 4、不战而屈人之兵 禅宗

1. 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是在融合印度大乘佛教和中国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发轫于六朝,至隋唐而趋于成熟。慧能是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记载慧能的思想的《坛经》是禅宗的最重要著作。

2.

禅宗主要思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强调生命体验的直接性。 显现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有灵云悟桃花的故事。

天坛

1. 北京的天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差不多同时完工(1420年)。

2.

天坛的祭祀活动一般每年两次,春季和冬季。祈年殿是春季大祭的地方。寰丘则是冬天大祭的地方,时间在冬至日。有时遇到旱灾、火灾,皇帝也会带文武百官来祭祀。

3. 天坛以蓝色为主色。蓝色的天幕中显露出蓝色的天坛,就是设计者追求天人和谐的境界。 4. 紫禁城以南门为正门,天坛以西门为正门,这是受到佛教的影响。佛祖在西方极乐世界。 5. 天坛中古木参天还突出绿色。绿色代表庶民,蓝色代表天,绿树烘托蓝天,表示地上的芸芸众生怀着敬慕的心情,环拱在天的左右。

6.

天坛是靠今天的地方,天坛是收缩性的结构。

7.

丹陛桥是天坛中长360米,宽30米的通道。走到末端通过祈年门就看见祈年殿。 8.

圜丘坛以天心石居中,被视为天所居之位。

9.

三才:天、地、人。

汉字

1.

世界上早期文字:苏美尔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图画文字、汉字。都是象形文字。 2. 汉字的创造方法:象形字、会意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表达。如“信”)、指事字(就是通过在象形的基础上加强某一点来表达。如“刃”)。形声字占汉字八成以上,由声符和形符组成。

3. 复旦名字取自《尚书大传》。

4.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每一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世界蒸蒸日上,日日更新,学子们也应该以这样的精神去学习。

5.

大篆是通常说的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小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用的字体。

四大发明

1.

中国人发明指南针技术并加以广泛运用大概是在公元9世纪至10世纪。北宋时期,指南针被用于航海。

2. 战国时期思想家惠子与庄子是朋友。惠子是逻辑学家,很有学问,人们说他“学富五车”。当时的书刻在竹子上。

3. 东汉末年,蔡伦的造纸术被广泛运用。

4. 有人说印刷术是文明之母。

5. 印刷术的前身:碑刻拓印。印章。

6. 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发展阶段。

7.

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先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8.

公元11世纪,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9.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将雕版印刷术介绍到欧洲。

10. 炼丹所用三种原料:硝石、硫磺、木炭。促使火药产生。

11.

12.

丝绸之路

1以丝绸贸易为主,陈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9世纪末提出的。

2.这条陆上道路从中国长安(陕西西安)开始,经甘肃、新疆,进而到中亚、西亚。并一直连接到地中海沿岸各国。只有到了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和欧亚大陆诸国才开始有真正的交往。

3明的纽带,是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的桥梁,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历史文化大动脉。

4.传说中,黄帝后妃嫘祖(lei2)是养蚕创始人。

5

6.佛教于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tian2)后,沿丝绸之路南北两线传入中原。

7

8文化交流的见证。

9.拜城一带)被美术史学家誉为“杰作里的杰作”, “中亚艺术的顶峰”。

中医

1.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2. 中医预防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还强调能量消耗的适度。重视“固本培元”,提出“不妄劳作”。防病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医预防学最重要在于保持精神平衡。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

3. 五脏:心、肝、脾、肺、肾。

4. 六腑: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胃。

5. 中医将经络学说当做“决生死,祛百病”的关键。针灸和推拿是中医中两个最典型的诊治手段,就是建立在经络学说上。

大唐气象

1. 琵琶来自印度与波斯,箜篌来自印度,筚篥来自波斯。

2. 唐玄宗游月宫回来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其实是来自西域的《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改编而成,应看作是汉乐和胡乐融合而成的一项艺术成果。

3. 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是在唐太宗时期。

4.

唐朝外来宗教还有袄教(波斯)和摩尼教。

5.

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出发去印度,公元645回长安,前后17年,游历当时110多个国家,带回佛教经、律、论各类经典657部。

6.

玄奘口述《大唐西域记》12卷(由弟子辩机笔录)。当代学着季羡林称“是一部稀世奇书”,“早已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的瑰宝”。

7. 义净年代晚于玄奘,他从广州出海,由海路经苏门答腊岛等地赴印度取经,从公元671到

8.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西长近万米,南北长8000多米,全城面积84万平方公里。城内有东西向大街14条,南北向大街11条,其中最宽的大街叫朱雀街,当时又叫天街,宽达155米。长安城内有百万以上居民,比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世界第二大)的人口还多出20万。

郑和下西洋

1.

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帅208艘船下西洋。在28年时间里,他们在中东访问过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在非洲,最远到达莫桑比克的贝拉港。

2.

郑和出身穆斯林家庭,同时信奉佛教和妈祖。

3.

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1522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4.

郑和的船队有宝船、粮船、马船、坐船(军用)、战船(护航)等。

5.

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

长城

1.

从公元7世纪到公元16世纪,共有19个朝代在2200年的时间里修建过长城,所以长城累计都10万公里以上。三次浩大的修建工程分别在秦、汉、明。现在遗存主要是明长城。从东边入海口的山海关开始一直到沙漠深处的嘉峪关,全场6700公里。

2.

汉有匈奴,唐有突厥、回纥,宋有契丹、女真、蒙古等。

3.

长城跌宕起伏、回旋流动的气势和韵味在司马台长城(有35座敌台)体现得最充分。 紫禁城

1.15世纪以来个皇帝在这里行使权威。11世纪辽代开始,就在这里建都,元明清三代以北京为都城。

2.北京城面貌在明朝永乐皇帝帝都北京时基本确定。

3.北京中轴线长八公里,第一段最长,从城南的永定门到正阳门,节奏舒缓;第二段较短,从正阳门经过紫禁城到景山,这是它的GC;第三段最短,从景山至钟鼓二楼。

音乐

1.

编钟是中国早期典型的乐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使用。19xx年湖北随州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现今知道的最著名的一套。编钟分三层,65组件:第一层钮钟,19个;第二、三层甬钟,45个;另一个镈。

2.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容是“序”,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内容是“和”。

3.

琴,又称古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丝弦乐器。

4.

《梅花三弄》取自两位艺术家王子猷和桓伊的故事。

青铜器

1.

青铜时代:公元前4000开始,持续1500多年。也就是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

2. 青铜器和权力等同起来,又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上刻铭文可传递权威。

3. 三星堆遗址在四川广汉。

4. 蜀国开国君主:蚕丛。

兵马俑

1.

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

一号坑是四个中最大的。

3.

一号坑19xx年发现;二、三号坑19xx年夏发现。四号坑未建成。

佛像

1.

佛教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

2.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重庆的大足石刻佛像。 3.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莫高窟建在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上。

4.

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5.

龙门石窟最大的而一个石窟奉先寺在武则天的主持下开凿。

书法

1.

刻在龟甲上的叫甲骨文;青铜上的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小篆。汉代后有隶书。隶书基础上产生楷书、行书、草书。

2. 中国书法艺术得益于两方面因素:汉字、毛笔。

3. 书法“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献之。他有存世名作《鸭头丸帖》 《中秋帖》。

4. 墨猪:由于墨太浓,笔力太弱,笔画太肥,臃肿的样子,就像一头肥猪。就是没有将线条的活力表现出来,美在流动的气脉没有了。

5. 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比喻书法之妙。书法要有势。

6.

东晋著名书法家 蔡邕(yong) 疾 涩

7.

乾隆最爱三件书法作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8.

二王的书法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9.

前任用“矫若游龙”评价王羲之的书法。

10.

水墨画

1.唐代诗人王维是中国第一位水墨画家,在他之前,中国绘画都是着色的。到公元9世纪中后期(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年),水墨画超过了着色画的影响,一跃成为中国话的主要形式。《雪溪图》

2.郭熙论画重“三远”:平远、高远、深远。

3

4.元代山水重在空灵淡远的境界,而明清以来像八大山人《孤鸟图轴》、石涛,却重在自我个性的表现,总共在笔墨情趣。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更重在突破传统范式,表达心中的宇宙。

5.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墨竹图》

唐诗

1.《全唐诗》清代所编。

2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 李白诗的飘逸之美。飘逸的文化内涵是道家的“游”。

“游”的两个内容:精神的自由超脱、人与大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

杜甫说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 王维诗的空灵之美。空灵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

明清小说

1.

明清长篇小说从题材、内容和创作方法上来区分,可以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著。

2.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曹操被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称为“三奇”、“三绝”: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3. 明末清初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里人物的不同性格做过精彩的分析。

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

5. 曹雪芹的人生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要寻求“有情之天下”。大观园就是他创造的“有情之天下”。

6.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瓷器

1.

瓷器的前身是陶器,釉陶是瓷器产生的基础。

2. 宋瓷代表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当时有钧、定(白瓷)、官、哥、汝五大名窑。

3. 自元代开始,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的瓷器中心。

4. 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5. 哥窑(浙江龙泉)是宋代诸窑中追求开片的典范。

6. 宋代汝窑也追求裂纹的表现,但纹理与哥窑不同,重视脉络。

7. 前人谈汝窑的特点时说: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

8. 宋瓷以天青、天蓝为贵。前人形容天青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9. 青花瓷最能体现瓷器追求纯净优雅的美。

10.

11.钴料是青花瓷成功的关键。

12宋代瓷器的表现方式是“藏”,而不是“放”。元代景德镇开始创造的釉里红瓷器(原料氧化铜)就是“藏”的代表。

13

江南园林

1.

中国人建造园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三足鼎立的格局。皇家:颐和园 寺观:灵隐寺

2. 太湖石是江南园林假山常用的珍贵石料,人们用瘦、漏、透、皱四个字评价太湖石的美。 3.

为了丰富游览者对空间的美感,中国造园家旺旺采取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京剧

1.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2.

脸谱主要用在“净”、“丑”这两种角色的脸上。“净”又称“花脸”。“丑”就是“丑角”。

3. “红脸”表示这个人忠勇,“黑脸”表示这个人粗豪,“白脸”表示这个人奸恶。脸上画上“豆腐块”表示这个人是小人物。

4.

“戏”不是剧本里所写的故事情节,而是京剧舞台在观众面前呈现的一个意象世界。 5. 梅兰芳说京剧舞台的艺术特点是“以演员为中心”。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6. 京剧表演,最基本的手段是:唱、念、做、打。其实就是歌舞的结合。唱占首要地位。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说话。念白分韵白(有身份的人用)和京白(身份低的人用)。 做包括身段、眼神、独舞、群舞等。打是武术、杂技的舞蹈化。

7.

京剧表演一个显著地特色是“虚拟”。“虚拟”主要有两个方面:动作的虚拟,环境的虚拟。 8.

京剧名角:梅兰芳的赵艳容;盖叫天的武松;袁世海的曹操。

9.

观众常把演员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从舞台整体意象世界里分离出来欣赏。

10. 梅兰芳是旦角演员,和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角”。

11. 剑舞、盘舞、拂尘舞、羽舞等。他以二胡辅助京胡为旦角伴奏。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和《穆桂英挂帅》。

民间艺术

1. 景泰蓝集青铜艺术、瓷器和雕刻诸种工艺制作技巧于一身,是一门地道的北京绝活。 2. 景泰蓝始创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初创时的颜色主要是蓝色,称为“景泰蓝”。

3. 今天流传的明朝景泰蓝遗物,以景泰、成化两个时代为最多 。

4. 北方的年画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杨柳青,南方年画最著名的是苏州的桃花坞。

5. 杨柳青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人们称之为“半印半画”,也是它的重要特色。每幅画都是画师手工制作的。

6.

桃花坞年画则体现出江南纤巧细柔的特点,它采用传统的水印木刻方法印制。桃花坞年画影响了日本浮世绘的绘画。桃花坞年画中的仕女图广受喜爱。

刺绣

1.

中国“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广州的粤绣,湖南的湘绣以及四川的蜀绣。历史上有“苏绣猫,湘绣虎”的说法。粤绣擅长鸟类,以“百鸟朝凤”最后名,蜀绣则擅长秀山水人物。其中,苏绣最负盛名。上世纪,苏绣名手沈云芝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送给意大利,受到极高评价。

皮影戏

1.“五人忙”,“前声”负责唱,“签手”负责操纵皮影,“做槽”负责敲锣、打碗、打梆子,“上档”负责拉二弦琴、吹唢呐,“下档”负责拉板胡、长号,并配合签手的工作。 《清明上河图》宫廷画师张择端

1.“清明上河图”五个字由宋徽宗题写。

2.长分,中心虹桥地带是整幅画的中心,也是汴梁的中心。

3边的洛阳城,南方的商业都会扬州等。

4度超过当年长安。

5.汴梁的崛起于汴河分不开。6世纪末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北段,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连为一体。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的枢纽。汴梁是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老北京

1.

全聚德烤鸭店开于同治三年,创始人杨全仁。

2.

东来顺清真饭馆,创始人丁德山。

3.

砂锅居开业于乾隆六年。“烧”(油炸小碟)、“燎”、“白煮肉”最有名。

4.

烤肉季创办于道光二十八年,创办人季道彩。经营烤羊肉。

5.

伪膳饭庄开业于19xx年,位于北海,由原在清宫内当差的赵仁斋创办。

6.

官家菜,即谭家菜,创办人谭宗浚是清末的以为翰林。属粤菜。

7.

老北京的胡同、吆喝、天桥。

8.

天桥艺人中,曲艺艺人和杂技艺人占多数。清朝末年出了三位相貌奇怪,言行怪异的艺人,他们技艺超群,被人称为“八大怪”。此外。“人人乐”是一位口技艺人。

9.

最有名的庙会时福隆寺(最大)、雍和宫、白云观、蟠桃宫、厂甸等八大庙会。 10.

休闲的中心是一个“玩”字。

11.

喝茶、饮酒是老北京百姓休闲的主要方式。

老上海

1. 石库门是伴随上海的都市化而产生的只用民居建筑。产生于19世纪为五六十年代,是一种占地少、用料省、造价低的房型。房型大多为三上三下式,楼下正中为客堂,两旁各一厢房。石库门的建筑用黑色厚木板做成大门,门四周是花岗石或宁波红石做成的石条框,所以被称为“石库门”。后为适应中产阶级的需要,出现一种新式里弄住宅,去掉高墙和乌漆大门,增添卫生间和煤气灶,小天井改为小花圃,称为改良式石库门。

2.

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如鲁迅、茅盾。巴金、瞿秋白、郁达夫、梁实秋、邹

韬奋、沈从文、徐悲鸿、阮玲玉都住过石库门,其中不少人在亭子间(二楼,厨房顶上,常年无阳光,冬冷夏热租金便宜)里写过作品。

3. 石库门连成排构成里弄,弄堂生活习俗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

4.

新天地就是在石库门弄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中国服饰

1. 唐装并不是唐代流行的服饰,而是20世纪形成的服装样式。它是在清代满人的服装(主要是马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融入了一些西方服装的元素。

2. 唐装四大要素:一是对襟,女式的多是斜襟;二是立领;三是连袖;四是盘扣。 3.

唐装一般都有花卉文字图案装饰。花卉:牡丹、梅、兰、竹、菊。文字:福、禄、寿、双喜等。

4.

旗袍本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和中国南方服饰以及西洋晚礼服的融合。

5. 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蜡染。汉代丝绸之路的交流物品中就有蜡染。

6. 贵州是蜡染最普及的地方。蜂蜡是作为防止染色的材料。冰纹现象就如同开片至于瓷器,是蜡染的灵魂。

7. 中国戏剧服饰中旦角的水袖极有魅力。

中国的美食

1.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2.

四川菜辣中带麻,麻才是它的独有风味。“三椒”:花椒、胡椒、辣椒。

3.

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天津那狗不理,浙江东坡肉,福建佛跳墙,四川麻婆(破)豆腐,扬州四喜丸子,东北大丰收。

1.

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有饮茶的习惯了。

2.

唐代时,日本的僧人从中国引入茶种,与同时引入的禅宗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日本茶道。 3.

英文tea是按照福建读音翻译。

4.

唐代陆羽学《茶经》,被奉为“茶圣”。

5.

喝茶首先取一个“清”字;追求“闲”,讲究“敬”字。

6.

喝茶,一看水,二看茶,三看茶具,四看火。

7.

茶水要活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

8. 茶叶从制作方法上,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等。绿茶是中国茶中的主要种类,占产量的七成左右。著名绿茶:杭州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红茶是经过发酵的茶,以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茶最为著名。乌龙茶属于青茶,主要产于福建武夷山和台湾。黑茶以云南的普洱茶为代表。

9. 南方太湖之畔的宜兴紫陶器茶具很受人们的喜欢。

10. 煎茶的活火指的是炭火。

11.

12.茶树是种下种子长成的,不能移栽,由此象征婚姻的忠贞不移。订婚礼称“茶礼”,女子受聘称“吃茶”,订婚、结婚称为“受茶”,订婚的定金被称为“茶金”。

1.

中国名酒:白酒有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山西的汾酒,陕西的西凤酒,安徽的古井贡酒,台湾的金门高粱,北京的莲花白、二锅头,黄酒有浙江的女儿红、竹叶青、花雕,啤酒有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

2.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被称为“草圣”。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张旭齐名,被称为“颠张醉素”。过年喝年酒,端午节喝雄黄酒,重阳登高喝菊花酒。

民居

1. 北京四合院的突出特点在“院”上体现出来,是一个封闭性的院落。自元代定居北京开始,就已经出现。

2. 四方街是丽江的核心地带。

3. 人们用“三房一照壁”概括丽江古城纳西民居的特点。

4.

安徽的南部,有一片被称为民间艺术博物馆的徽州民居,是中国江南村落民居的杰出代表。 5. 被称为徽州民居第一村的西递,是胡姓聚居的古村落,村中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建于1691年的履福堂。

6.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徽州民居代表之一的宏村,就是以其独特的排水系统享誉世界。水系就像牛肠一样绵延过每家每户。

7.

西塘在浙江嘉兴,位于杭州上海之间。它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被称为“吴根越角”,即交界处。西塘大致规模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在明清时期是江南很有名气的商业大镇。弄堂很有名(石皮弄)。

功夫与蹴鞠

1. 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初创于5世纪末。6世纪时达摩在此修禅,修出了他的壁观禅法,此寺因而闻名天下。

2.

太极门派:陈式太极,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孙式太极,武式太极。

3. 圆、在阴阳中追求流动的妙韵是太极的两个特点。

4.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中国功夫的重要特点。

5.

中国武术立足于防守功夫,并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融合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八不打)。 6.

中国足球据说是在远古的黄帝时代就以产生(不可信)。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已经流行这样运动,汉代更流行。汉时足球皮做的,但不充气。

7.

自唐代开始,足球演化成节日民俗活动,还成了女子也能参加的运动。

围棋

1.“烂柯”是围棋的别称。(山上放七日,世上已千年的传说。樵夫王质)

2.为其中黑子181枚,白子180枚。围棋是模仿天地造的,纵横有垂直交叉的19道平衡线,361个点,被说成是模仿一年的天时。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是所谓的“星位”,中间的星位,叫“天元”,这是模仿星象。

3.棋手们也把围棋叫做“乌鹭”。

4.围棋体现中国人的竞争哲学:1,胜者不一定消灭对方,不一定剥夺对方生存权,而是平等竞赛,多的为胜。2,围棋的胜利不是零和游戏,而在竞争中营造共存的局面。

5.围棋一个别称:手谈。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先民在物质文明精神...

《中国文化史》课程感想

我上ltlt中国文化史gtgt课程有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该课程带我畅游其中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自己是从古代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终于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原来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的这一课堂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丰...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写得非常好这次阅读让我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下意识地想...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城市规划1201赵慕萍3120xx3675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总有一种在读一本过去的古老的预言书的感觉其中充满了一针见血的诠释和许多已经实现的预测不得不说钱穆老先生是一位哲人一位智者他深邃的眼光...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由钱穆先生编写先生在弁论中首先提出文明文化二字之区别开言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

读《中华文化史》有感

读中华文化史有感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一)简介:《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重新体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很仔细地将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看完了不敢说获益匪浅但真的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不甚清楚或弄清了混淆的有关文化的东西也惊讶于钱穆先生的写作文笔因为一般说来历史著作都...

中国文化史专题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史专题读书报告20xx4002赵建树儒教传统信仰的灵魂所在电子信息工程4班赵建树20xx4002儒教这个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国教源远流长儒教的宗教信仰核心为敬天法祖当它处在宗教形成形态时已蕴涵着它后来的基...

《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象存在具有有人类同样古老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内涵的博大精深以及范围的全面性基于中国文化的这些特性为研究的学者带来很大...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竖排繁体这是我对于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最初的印象自老师布置作业很久以来我一直迟迟不肯去碰这本书繁体竖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艰涩难懂以我薄弱的俄国学文化功底我想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便将其抛至一边眼看截止日期将近于...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