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时间:2024.4.29

竖排繁体,这是我对于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最初的印象。自老师布置作业很久以来,我一直迟迟不肯去碰这本书。繁体竖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艰涩难懂, 以我薄弱的俄国学文化功底,我想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便将其抛至一边,眼看截止日期将近,于是我就艰难的作出了决定,看,一定要看下去,没日子了啊!于是在没多久的前几个星期,我开始了我的艰涩阅读之旅。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看似吓人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并不如我想象的读起来那么费劲,那么需要花功夫。钱先生的文笔深入浅出,对历史对文化此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他书中的概念阐述得丝丝入扣,很是吸引人。从引言开始,我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我想所谓的大家就该如此,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能够用普通人都熟知的语言去阐述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深奥概念。此处我想摘抄钱穆先生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证: “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便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性加进去。譬如一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换言之,凡文化,必有它的传统的历史意义。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讲到文化,我们总应该根据历史来讲。”

无论如何,这部书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盛宴。从大处看,作者赖以成书的信念清楚明晰且振聋发聩, 历史与文化贯穿于每一章节的写作中,就像血液融入身心一般。正如书名特地强调了--文化史,直译过来就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体,融文化与历史,两者兼而有之。我想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读者的入门读本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本书里汇集了钱穆先生的主要国学思想及主要内容。首先,它是一本纲要性的书籍,20多万字框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来。其次,此书浅显易懂,比起读古文言文,它更能让我们这些缺乏文化底蕴的门外汉理解历史与文化中的种种知识。同时历史的引证用能增长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

在每一章节中,我还注意到了以下特点 -- 作者的叙述都极有条理。如正文刚开始的部分都会是总结性的语言,或是对前章节或前几章节的复述,亦或是对此章内容的提示。章节中间的则仔细叙述其想表达的内容,详尽可证。有些地方还分点陈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在每章节的末尾段还作总结性的陈词,帮助读者回忆并梳理笔者的思路,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钱穆先生的严谨不苟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又方便了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并把握每章节的内容。这一特点又一次凸显其可作为中国文化初学读本的优越性。

除了结构的严谨,叙述流畅,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技法来应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比如,书中常用的典型对比法,这一特点在前几章的叙述中尤为突出。第一章中,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作者多处将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进行对比,大到从其环境的不同,小至水系,支流,耕地。作者以别处的水系渺小分支少与中国水系的庞大支流多复杂相对比,以别处文化起源于小地面上 ,孤立,分散与中国文明发展地理位置四围有天然的屏障,集中,安居乐业相比较更突出了中国文明发源的优越性和特殊性。由此起源的不同又引出第二章小文化与大文化的区别。小环境里的文化易受外族侵略,而中国则不同,大环境下有利于团结统一,所以抵制能力强。小文化易于达到顶峰,而招致奢侈退化。但中国文化产生于贫瘠广大的地面,具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培养中国人的勤奋朴素的美德。还以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三国文明退出曾属的地位来反衬对比显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神话。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所独有得,显示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

钱穆先生虽如此以中国的大文化为傲,但他同时也能在看到中国内部有新气概的同时看到中国文化后来的若显腐朽,并对新气概抱有期望。观点并不盲目乐观或悲观,较客观的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形式。其次,他还从国家分裂的角度,讲罗马与中国对比,陈述了罗马的分裂是从外部,中国的分裂是从内部。还有汉代疆域及体制是以继承为主,这点区别与罗马帝国带有侵略意味的的形成方式。又如:书中指出外来文化和原始文化之间的关系:西方外边传来的东西总是能在西方本土上占一席之地,甚至导致西方的衰败,映证出小文化“成不了大气候”这一说法:而中国总能兼收并蓄,集各家之大成,由此反映可以看出中国整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中间力量殷实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封建是中国统一的政治进展中的一个步骤一个动向,而西方的封建是罗马政治崩溃后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統一西方的乃是基督教的教会组织—而这种组织又是新兴的。诸如此类,书中还有多处,我就不全盘列举了。对比法,大概算是书中最显眼的写作技巧了。

书里不仅将中国文史与外国进行横向比较,还从纵向的层面对于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剖析,并找出其联系。如书描述:汉代在内部组织上与先秦区别开,只能说他是有了一个新的组织,却并不能说他遇到了一个新的征服者。这里與罗马又进行了对比。对比之上又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联系。在钱穆先生眼里,其实汉代也只是对前代稍作改变,大体上的中国还是大一统的样子,国家体制是在商周时代早就完成了的。在对于君主的称号的知识点上,作者也做了一些分析。周称呼为王,王天下之后则各诸侯互称为王,后来更上一层,改为称帝,直至秦王统一,由此始皇帝出现。之后皇帝的称号一直沿用。这体现了变化与集成的特点。

还有与上文呼应的特点, 在第三章节初有所体现。这似乎是作者在帮读者复习之前看过的内容,使得同姓不通婚与地理位置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看得出其结构严谨。此章转换视角的分析,看似与前两章没有太多关联,作者通过用一个小小的习俗来将他们串联起来,实则有趣。前章节提出,同姓不通婚的习俗使得王室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依赖松弛的礼节使得人文益趋同化,国家向心力益趋凝固。--这便是中国所谓的“礼制”。而第三章叙述民族界限不是很清楚时又带到这与他们的一个习俗有关 -- 即同姓不通婚。这一习俗不但使民族界限没那么明确而且还是异血统的各部族间经通婚二感情日臻融和。这习俗的陈述又恰巧体现了文章结构严谨的特征,印证前几段落我的观点。

其书中的举例法也不容忽视。譬如举实例汉字印证了汉字的演变,淘汰,新增的变化。其中还包含了方言的使用。清楚讲述第四章文字部分重点,突出汉字统治了语言。

再从内容的陈述上细说,作者大量应用了历史考证的方法对于书中陈述的观点进行有据的解释,说明其观点的可靠性,而非自己的随想。1、书中说春秋的霸业并不是一股形成,而是向两个方向同时并进的,一方面朝和平,另一方面吵团结。我认为先生将历史看得很仔细,每一点都仔细的分析,结合史而成文。我能在此书中清楚的看清先秦时代的各个细枝脉络。结合历史考证过的内容更具说服力。2、 还有在第四章中列举孔子以前的典籍,其流传不多,以尚书、诗经、易经三种。可考证中国古代上层统治阶级的宗教统治观念及政治观念。 3、还用甲骨文反映殷墟时已有上帝的观念。 4、其汉字的演变则说明中国的文字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别具风格的代表性的艺术品。总结出来的中国文字的两个特征和具典型性。一是:他是种象形,很快走上了象意与象事的范围里去。明确的说就是可用汉字表达抽象的意象或事象。并将其与易经 八卦里的简单空灵的符号对比,更显示其优越性。二是汉字能利用曲线描绘轮廓,此处将其与巴比伦楔形文字以及与埃及的包体象形文 对比,显示汉字的简易。

5、书中还结合历史具体位置讲解当时水系以及用【左传】{诗经}以及中庸里面的言辞印证想表达的观点。

最后不得不说,钱穆先生此书的整体性与复雜性。沉浸于此书,我不仅看到了作者此书的结构特点、技巧应用,还看到了作者的学贯中西的学术风格,本书虽然主要在导论中国方面,实际也兼论了中西文化共同问题。世界各国文化,或含蓄奔放,或异彩纷呈。不论其是断断

续续的,还是发展不缀,世界文化最终将会以自给自足的和平为主。于这本书中,我还深切体会到了作者的如履薄冰和极尽坦诚,《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于内战环境中作者尚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和博大的胸襟,而且将中国文化和勾绘得如此细致完整,实在是令人敬佩。此上即是我看此书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观点。


第二篇: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重新体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很仔细地将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看完了。不敢说获益匪浅,但真的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不甚清楚或弄清了混淆的有关文化的东西。也惊讶于钱穆先生的写作文笔,因为一般说来,历史著作都是很学术性与专业性的,很多读起来都会觉得挺枯燥无味的。但此书的语言和文字却非常简洁和浅显易懂,毫无晦涩或者沉闷的感觉。在钱穆先生的笔下,一幅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壮丽画卷会在你的眼前缓缓呈现,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论述得非常清楚,很是吸引人。

钱穆先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信念而写了这本书: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人类文化的三种类型;人类文化之本及其凭借;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改进中国之认识文化真相的重要性;从历史的客观方面看待文化的必要性。基于这几个信念,作者论述了“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新民族与新宗教之再融合”??“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等十项中国文化史上的主要内容。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比较的方法,如中国文化与古埃及、印度、古巴比伦文化的对比,或与欧洲文化的比较,还有中国文化史上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相比等等。我想,这或许也是读起这本书来不觉枯燥的原因之一吧。对这一点,我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读此书后,说最大的感触是真的学到很多的东西,也学到许多新

的观点,一点也不为过。仅在本书的《序言》当中,我就明白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所在。在这以前,说到文明、文化。感觉都是差不多,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之分,甚至单纯地认为文明包括文化在内,文明的范围大点而已。现在才真正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钱穆先生虽很概念性地表达出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却又很容易地让人知道不同之所在。他写道:“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①非常简洁而又清楚地说明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因为对“中国文化发展之地理背景”这一章比较感兴趣,所以读得更为仔细些,印象也就深刻些。在本文中,我也就着重谈谈我在阅读此书后,自己对这一方面内容的感想。

读了这本书后,发现钱穆先生特别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将自然环境的不同作为人类各种文化类型形成与发展之不同的根本原因。在本书的《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写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②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在钱穆先生心目中于文化类型的形成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重新思考人类文化史上种种文化形成、发展及衰落的原因。《序言》中还谈到的三种人类文化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三者的发源地分别是草原地带,河流灌溉①

②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序言》,P1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序言》,P2

的平原和沿海地带及近海的岛屿,这同样说明了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之深重。而钱穆先生在《序言》中谈及到的三种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三种文化类型发展的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自的文化观念、文化内涵、文化特征等观点,又让我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并且不由不对人类文化所蕴含的博大精神而折服。

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如此重大。因而,在本书第一章,钱穆先生就首先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在这一章中,作者很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再论述了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产生的中国文化及其独特之处。我相信,每个读到这一章内容的人都会暗暗赞叹中国那时候的自然环境的伟大。原来,在中国如此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中国文化却是拥有那么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了这特殊的自然环境背景,中国的文化里既有北方文化的浑厚凝重,又有江南文化的轻灵婉约。看似相矛盾的两种文化,在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逐渐地形成与发展,就在这个过程中,和谐而又不失本色地统一在中国文化这一大的范畴中。这令人惊讶,也不得不让人骄傲。

很早就知道,中国文化有着两个重要的特征--博大精深与渊远流长。曾在高中的政治课上探讨过这两个所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从文化本身的内涵及其生命力两个方面去理解,却忘了探究其根源。如今读了这本《中国文化史导论》后,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从古代以来,疆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既有浩瀚的江河湖海,也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既有云雾缭绕的高山峻岭,又有坦荡的平原大地,再加上多种多样的气候特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又产生不

同的文化,自然也就各有各的独特之处。但它们又同在中国这一辽阔的大地上发展,相互影响,渐渐地融合在中国文化这一个大圈中,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也就显而易见了。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之所以渊远流长跟中国的地理环境又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钱穆先生说:“在小环境里产生的文化社会,每易遭受外围文化较低的异族之欺凌,而打断或阻碍其发展。”③就如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都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的环境里产生,开始时也很顺利,在短暂的繁盛之后,渐渐地灭亡不见,只留后世曾经华丽的背影。唯独中国文化,在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发展,加上能够快速地完成国家内部之团结与统一,所以面对外来民族的侵袭时,抵抗的力量非常强大,因而不易受到摧残和阻断,而以顽强地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直至现在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文化系统两大主干之一。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还谈到的一个话题——古代的民族观念,也很是我很感兴趣的。我们知道,中国从秦汉以来,就形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直至现在,一个国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的民族共同体,且各族可以和平共处,不像其他的民族国家常出现民族问题、民族矛盾激化,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如此绵延不息呢?在此书中,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民族观念里找到一些解释。 ③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P7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民族界限似乎不是很清楚。那时候,也有蛮、夷、戎、狄等的称呼,说明当时也有华夏与四夷的分别。但是,这其中的区分标准并不是血统与种姓,而更多是文化,即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所以说,古代中国人更多的是使用文化的异同来分别民族的不同。除此之外,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古代的统治者都是慎用武力,而重视文化教化的作用。这也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精神有关。当时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华夏民族文化比其他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先进得多的,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会不自觉地接受并认同汉族的文化。而后,随着政权更迭,战争动乱等各种原因,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彼此尊重和认同对方的风俗文化,渐渐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正是有了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那种宽容博大的民族观念,才不至于发生民族之间的很严重的矛盾,整个中华民族才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就是现在,这种民族观念也是非擦汗那个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了《中国文史导论》后,深感自己以前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更别说深层次的东西。如今一读,仿佛随着作者的论述,重新感受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诚如钱穆先生所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首先就要了解中国人的各种观念。我觉得,这用在学习世界历史方面也是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作为一个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应该要多阅读这种类型的历史著作,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增加对历史

内涵的了解。最后说一句,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真的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先民在物质文明精神...

《中国文化史》课程感想

我上ltlt中国文化史gtgt课程有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该课程带我畅游其中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自己是从古代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终于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原来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的这一课堂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丰...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写得非常好这次阅读让我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下意识地想...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城市规划1201赵慕萍3120xx3675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总有一种在读一本过去的古老的预言书的感觉其中充满了一针见血的诠释和许多已经实现的预测不得不说钱穆老先生是一位哲人一位智者他深邃的眼光...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由钱穆先生编写先生在弁论中首先提出文明文化二字之区别开言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

读《中华文化史》有感

读中华文化史有感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一)简介:《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

《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中国文化史通释之读书报告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象存在具有有人类同样古老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内涵的博大精深以及范围的全面性基于中国文化的这些特性为研究的学者带来很大...

中国文化史专题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史专题读书报告20xx4002赵建树儒教传统信仰的灵魂所在电子信息工程4班赵建树20xx4002儒教这个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国教源远流长儒教的宗教信仰核心为敬天法祖当它处在宗教形成形态时已蕴涵着它后来的基...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重新体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很仔细地将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看完了不敢说获益匪浅但真的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不甚清楚或弄清了混淆的有关文化的东西也惊讶于钱穆先生的写作文笔因为一般说来历史著作都...

张伟-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20xx0128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张伟请从课程中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实际情况做简要阐述内容要求言简意赅单题字数在300500字左右1请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其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并与实践运用结合的必要性在...

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

读道德经后感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道德经所阐释的不外乎辨证法以柔克刚以及顺其自然的无为思想浩浩乎中华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多种思想其中儒家却是主流难道道家的思想便从此没落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馀熟不知中华传统美德便是靠道...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