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时间:2024.4.2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 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评价方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信息技术课的结果性评价是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为主体,主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直接效果,评价的结果不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的主判断,也经常用来衡量教师工作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和工具是学校中的考试、考查、也包括日常作业等。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依据,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和进步。

1.信息技术课程结果性评价的思考

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面向结果的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别与选拔功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过分强调了评价的区分、选拔与鉴别功能,弱化了评价所应当具有的改进、激励功能,评价的主要目的成了“ 鉴别学生信息素养优劣”、“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汇报”的工具。其次,结果性评价的过程主要注重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将信息技术技能拆分成孤立的知识片断,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方面很少进行关注。再次,结果性评价忽视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特点——实践性,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代替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忽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最后,这种结果性评价是教师以学生的最终考试结果为评价依据,直接评

价学生作品成果的优劣,而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学习能力的获得、作品设计的思路创新与过程等方面;很难考查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不能及时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所以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很有必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特别要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中要有明显的体现,它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考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学习与发展。

2.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性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上机考试内容更多地偏向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考查,上机测试往往受到时间限制,难以设计联系实际问题的综合任务。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考试似乎更多地成了利用计算机编制试题库系统,成了传统考试的简单升级。由此引发的问题是,设置合理的机试试题,究竟能否将学生平时的信息技术作品、项目作业按一定的权重来计入考试成绩。在提倡信息技术考试完全采用上机化的无纸化考试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笔试在检验基础知识与概念、原理方面的优势,根据测试的具体内容来选择笔试与机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的方法。试题设置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加强试题答案的开放性。其次,如何将学生平时的信息技术作品、项目作业、实践活动报告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提出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再次,变评价主体的一元化为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学生学习评价中,只有评价对象才对自己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需要,并且只有评价结果被评价者认同、接受,才能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促进成长的作用。最后,提倡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的评价是一种主体导向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几种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观察评价——过程性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格式化记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表现/成果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态度。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在纪律、卫生、帮助同学完成任务等等

方面都要一一做出记录。

表1 我校教师平时上课用观察评价记录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2.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是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基于发展性评价观所倡导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或者“文件夹评价”,主要是指将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目的地汇集起来,以展示学生在较长期的时间内在课程学习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

档案袋评价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图1我校某学生文件夹电子档案

档案袋评价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首先,是确定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评价对象;其次,要确定收集内容的次数、频率,确定档案袋及评价程序;最后,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制定交流、保存和使用计划,整个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学习过程进行真实性评价,注重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手段。

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实施,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业评价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发挥了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等。

3.作品/作业评价

所谓作品/作业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作品/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估。教师可收集学生作品/作业,从学生完成作品/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这种评价,有助于较客观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成长轨迹。作品/作业评价是一种间接评价,用作品/作业的水平反映潜在特质(能力、智力)。

学生的作品/作业根据学习任务有一般性作品/作业和项目式作业/作品。学生的作品/作业可能是多媒体课件、网页/网站、动画;也有可能是一个方案、设计图、电子板报、研究性报告等。

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以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不能只评价作品的优劣。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品分析大多比较耗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遵循统一规范的标准开展自评或互评。围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包括信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投入程度、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制定面向活动过程的评价指标。如果需要对学生活动过程、设计过程、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考查,可以选择少数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之前应设计好访谈主题或问题,制定访谈计划并作好访谈记录。

作品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允许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分工。

(2)允许学生创作各种表现形式的电子作品,教师要对学生创作的思想加以引导。

(3)重视作品完成后的交流、评价与改进。

(4)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设计合理的量规。

在作品/作业评价中需要有量规(Rubric)作为有效的评价指标,所谓量规,是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而设计的一套评价标准,比如在学生学习PowerPoint课件制作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量规。

表2 作品/作业评价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多媒体作品制作水平:包括能否准确、合理地应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表达主题;整体布局是否平衡合理;页面设计是否与主题风格一致,界面是否美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图片、动画的使用是否合理并有助于理解相关文本;是否提供了用于导航和检索的目录页和准确的链接;是否体现了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创造性,例如能将以前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到当前任务中,或根据任务主动学习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等。

4.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 (1)纸笔测验

优缺点:纸笔测验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不

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施建议:控制信息技术纸笔测验中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

(2)上机考试

上机考试是信息技术课结果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上机考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的独立任务,如软件操作水平测试、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另一类是综合任务的上机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上机活动。

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考试,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它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灵活选用上机考试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避免对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产生误导。

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相结合进行结果性评价是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所学模块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活动。

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例,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

5.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指的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评价,采用非测试型的评价手段。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多元化,是一种持续、动态的评价过程。

表3 信息技术课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说明:以上每个子项为10分,以周期累加后为每周期的总分,四个周期的总评为学期总评,根据学期总评分,参照以下标准评出相应等级。 等级标准:

A--优秀(90-100)。所有的作业完成的都很好,例如,如果作业是要求创建一个表格,而学生不仅仅是创建表格,而且还学会怎样创建表的边界;或者在一个多媒体项目中,仅仅要求把文字、图像链接起来,而学生还把视频、动画链接进去等等;学生的认知成绩和上机考查成绩都很好。

B--良好(80-89)学生能够完成所有项目的要求,并且各项指标良好。 C--中等(70-79)学生做了所有的项目,但有些地方没有完成或不合适。 D--及格(60-69)一些作业没有完成或成绩很差;经常达不到考核标准。 E--不及格(0-59)重要的作业没有完成;不符合考核标准

6.反思性评价(自我评价)

反思性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多元、客观、开放的评价过程中,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与教过程的合理性、学与教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即时生成的信息,主动反思、不断调节学与教的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学会学习与教师的学会教学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学习日志:学习日志是指学习者将自己每天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知识时的思考过程、阅读的书籍等记录下来。这种书面表达能使学习者放慢思考的速度,更加全面、深入地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另外,日志不同于写作,不注重句子是否完整,语法是否规范,只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就行。 学生反思问卷设计

指导语: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面,并根据自身情况评价自己。 ①学习前明确学习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时间安排。 ②学习前做好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

③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学习任务的目标要求。 ④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⑤小组活动中控制自己不受干扰,顺利完成任务。 ⑥学习时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⑦听讲是弄清教师讲解的思路。

⑧学习活动后,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及时检查。 ⑨学习活动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善学习效果。

⑩学习活动后,及时总结自结果学习经验教训,重视学习他人的经验,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结果分析用表格的方式清晰明了,《动态网页制作》案例中自我评价表格。

表4 自我评价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

图2 评价方法图

按照教学评价的理念我们把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应用型的年轻学科来讲,我们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让这门学科的学习好坏不单只看重最终测试的成绩,要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方法来深入透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及时的了解学生存在哪方面的不足给与指导。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树立过程性评价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建议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鉴别功能

一方面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鉴别功[1]梁亦民.中学信息技术课过程性评价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04:5

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

3.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创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能依靠单一的评价方法,应该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能评价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能评价到学习结果;既能评价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能评价到态度、情感、动机。

认知领域以书面考查为主(如作业、课堂提问),操作领域以上机操作考查为主。学生成绩核定由学生电子作品和个人学习档案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

采用成果与过程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电子作品集评价多采用学生间的主观评价,如让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作品,集体评价。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知识,认识自我。

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重点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以学生在实际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表现性评价是近年来美国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评价形式,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真实情境中设置真正的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5.评价方式应该具有任务性,情境性,挑战性,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文化环境相结合

如学生在学习了浏览网页、下载信息和在BBS中发表自己言论的知识点后,我们可结合他们社会课上学习的《苏州园林》一文和即将赴苏州春游的契机,让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有关介绍及评论,将各种自己认为有用的

信息通过自己整理、加工,加上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话在学校BBS上发表一篇图文并茂的“苏州园林大写意”。要求有自己的特色,避免雷同。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每人至少还要对3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杨绪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 于颖慧.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与现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13)

[3] 李成,李振华.档案袋评价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4] 顾建军,李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 胡新强.基于学习过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J〕.希望月报,2007(7)


第二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

耒阳市南正小学 梁晓燕

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这个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兴起至今它经历了一个大致的过程:从名称上看,经历了“程序设计”、“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过程,现在也有些地方将其定名为“信息科技”或“信息”;从其产生的背景看,经历了“文化论”、“工具论”到“素养论”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涌动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的中小学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信息技术课程将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这样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即课程整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网络教育的兴起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起了更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教育部门的强力政策支持,各地学校的校长、授课老师在思想上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我国中小学在近几年内掀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潮。这一过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其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一些概念的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给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反思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师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为学习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影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信息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也存在很多令人担扰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不和谐及角色没有彻底转变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和关系的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师的教学依据依旧是沿用了几十年的学科教学大纲,虽然说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提出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仍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来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不理会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而是为了赶教学进度,一个人上演独角戏,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不会舒服,这样的结果是“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师生之间关系不是一种融洽的关系,相反却是很难相处。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正符合现在比较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来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

1

传播信息来获得(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停留在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层次,只是一个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教师大多还只是按照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并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上课、复习、考试,整个教学过程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几乎毫无新意。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信息,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

(二)教学内容滞后、组织与编排不符合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学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是许多教学问题的集结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考虑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跟上它的发展变化,这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现象,存在着理论内容过多而指导实际应用的内容较少的问题。教师盲目追求整齐统一,上课时不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只是拿着已经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来依葫芦画瓢。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的课堂中,很多教师都是在网上下载一个已经制作好了的PPT照着讲述,而没有考虑内容是否与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相符合,没有自己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编排教学内容。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用精确的文字概括出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学生在无形中对教师所讲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又如:学习指法,教师一开始就是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而没有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讲述,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会不愿意学,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会出现恶性循环。

有的学校是九年义务一贯制教学,在教学中同一个教师既教小学的课程又教中学的课程,这是一个弊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与中学生在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原有的认知结构等方面是有差别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在现实中本来任务就重,还要跨越式的进行教学,这将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效益。

对于同一个年级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度不够科学,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在课堂上不能完成,或是在有些知识点上知识的延伸度不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板书不太规范等现象。例如:在讲述PPT中插入图片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跟着课本上的例题做,做完后就接着做课本后练习。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肯定会很不理想。学生虽然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被动地照着课本上所给出的步骤来完成练习,这样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因为每个学生完成的进度不同,而导致拖堂现象。

(三)教学模式单一,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教学模式的发展是同信息技术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

2

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最基本的模式包括课堂讲授教学、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远程课程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一般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前三种,课堂讲授教学主要用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它适合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如: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简介等内容。这种模式与其它的常规学科相同,一般采用讲授法。个别化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适用于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及学生的上机学习,如:用计算机画画、文字处理、网页制作、程序设计等内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实际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化,没有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充分的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在学习Word时,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让学生各自使用自己的电脑,没有采用个别化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结果是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而基础薄弱的却无法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应不能只将某种教学模式单一化,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相结合。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其教学过程的流程大致为:新课的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任务驱动——探索发现——协作交流——实践应用——总结评价。例如: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的,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情景创设,问题引入,用多媒体演示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出所要讲授的新的方法,演示教师用VB设计好的屏保、蝴蝶飞舞、冒泡的程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VB程序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师巡查、指导、指出学生在操作中的突出问题。

(3)小结,分为阶段小结和最后小结,每个小结中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教师巡查、辅导。

(4)教学评价,教师让学生打开F:\记录袋\课堂评价\自我评价表.doc填写自我评价表。

这节课将前三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了起来,是比较成功的一堂课,但是由于这是上课前教师就已经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操作的过程中时间上安排的不够合理,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按期完成而造成拖堂,在教法上板书不太清晰,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不符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他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传统评价机制对信息技术学科不太适用,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多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并且也是临阵磨枪,形式上的应付),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具体表现为:

重视对任务完成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对“成品”的评价,忽视对“半成品”的评价;重视对优秀结果的评价,忽视对欠佳结果的评价。在一定程

3

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问题往往存在于学生的练习活动之中。学生不能完成任务或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是由于在解决方案或操作上存在困难,更需要教师的帮助。评价的片面化,势必不能达到拾遗补阙的效果。同时,教学评价过程中缺少激励机制,这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只是在计算机旁玩玩游戏或打打字,不求甚解,使整个信息技术教学陷入困境。

借助校园网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是档案袋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既可以有自评、互评,还可以是师评和家长评等的动态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它具有准确快捷、跨时空性等优点,但由于它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是相互分离的,学生中的一些从众心理、权威效应和自我中心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学生公正地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等方面的内容难以精确评价,且这种评价的工作量太大,评价的依据难以确定。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的问题可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是常见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训的项目不能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应该是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进行教学方法、资源利用方法的培训,要使能够切实体验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以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定期举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竞赛活动,在职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定期举行的进修培训,通过培训与观摩,吸取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还应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结合教学大纲,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和认知能力,切实做到结合实际。

教学内容要恰当。由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应从单元层次开始,将各单元有机结合成为一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要偏离了教学大纲。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考虑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使它富有弹性。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如:布鲁纳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加涅的直线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和梅里尔等人提出的最短路径序列等。

教学方法要合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它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处理、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依据信息技术课的

4

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根据近年来较成功的经验,可主要选择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通达式教学法、情境创设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多种评价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评价机制还不太成熟。所以,应建立以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机制如:将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应以过程取向的评价为主,将课前教学设计、实施以及课后练习等环节综合评价,对教师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应采取相应的方式予以激励。

(四)科学合理地购置硬件,加强软件资源建设

学校在购买硬件设备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费实际承受能力来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配置好、校园网追求高速度、高流量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要做好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衔接和配套工作,以解决教材的重叠问题,提倡校本课程的研发。建立各类各级软件库,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五)鼓励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实践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整合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仍然将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领域。在未来几年里,适合中国现状的、系统完整并相对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将出台,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范围将逐步从零散自主走向系统普遍,整合的方式也将从粗放单一走向精细多样,教师的整合心态也将从浮躁的技术炫耀走向务实地追求课程实效。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逐渐走向成熟。[1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不断发展,它的作用和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正确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处在十分关键的位置上。望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研中,少些浮躁,多积累些经验,为教学改革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翘首期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春天早日到来。

5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谈谈几点反思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如何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创新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电脑城前细观察教学反思孝义市青年路小学张隽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九江镇中心小学张淑仪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固店小学魏俊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贵州黔西南州实验学校20xx年8月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教师发信息组上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觉得一阵轻松又可以休息两天了我在等着最后几个学生离开机房所以漫不经心地在网上漫游过了一会儿教室里没有声音了我以为同学们...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的从教时间很短现在来说是不到半年的时间可在这个半年时间里我认为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经历很有意义加之最近的国培使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以便更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马成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quo...

小学信息技术课“画曲线”教案及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画曲线教案及课后反思第9课画草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曲线工具的用途从而判断和选择曲线工具认知曲线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学会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选择和运用曲线工具绘出图形通过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耒阳市南正小学梁晓燕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这个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我...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临池镇黄山小学徐龙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美化文章》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美化文章教学反思小学信息技术课美化文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下册word学习中的一课在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word的基础知识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