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

时间:2024.4.9

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章苏琴

[内容摘要]  科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常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的有效评价、积极调控是使小组合作学习朝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前进的前提。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小组合作评价效果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评价  思考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学习中要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技能和合作习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常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操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学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而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的有效评价、积极调控是使小组合作学习朝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前进的前提。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评价效果还不尽人意,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片面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把科学知识替代了科学素养,比较多的考察评价小组成员对科学要领与事实的理解,没有或很少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人合作探究的态度、合作探究的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二是偏重于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三是评价形式单一,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这样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因而本人认为,如何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是值得大家重新思考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要全面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们的长处,促进智能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1、对科学知识的评价

(1)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前评价我们称为课堂前测,主要是了解小组成员的原有认识,也就是了解学生已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理解的程度的基础上,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分析,从而对学生现状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制订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学习前的评价我们通常以书面问卷形式进行。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给各个合作小组发了一张课堂前测,内容主要是:你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你见过日食和月食现象吗?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现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吗?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前测中了解到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对学生现状做出准确的评价。

(2)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评价。小组合作后的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后的学习效果情况。我们也是通过试卷的形式进行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的检测,即课堂后测,并把课堂后测情况与课堂前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如《日食和月食》一课,我们出的课堂后测题是:你能分别画出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球所处的位置吗?假如能用文字说明那就更棒了!同学们试试看吧。教师根据学生的后测不但能较准确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2、对探究能力的评价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时,他们有分工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在合作学习中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将会得到发展。学生在探究能力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因此,教师自己需要有一些关于描述能力的模型。根据特定的评测活动,研制一套更加详细一点的行为指标。下面的这套评价标尺,是我们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制定的。

评价学生探究能力的标尺   (标尺一)

这套评价标尺包涵了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每个环节又按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分三个层次进行评价。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环节可能是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是全部,所以在使用本评价标尺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环节进行评价。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涉及到除制作以外的所有其他环节,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就要对照标尺中除制作以外的所有项目进行评价。又如教学《月相变化》一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涉及全部过程,所以就要从每个环节做出评价。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待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的态度。比如: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兴趣现象与问题是否浓厚,学习是否认真;对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与问题是否有兴趣,是否充满了想知道的欲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不是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能否采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探究等。根据这些内容,我们也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尺。

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尺   (标尺二)

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它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的过程,它还包括情感的体验,包括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评。但在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和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合作小组成员个体评价相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较多地关注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对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地比较少。当然,对小组的集体评价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养成荣辱与共的意识,成员间容易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质量。但它很难反映个体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不能确定最后的探究成果就是所有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的成果,所以我们要重视集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从而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学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合作小组的集体评价往往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进行,主要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如评价小组合作完成制订的活动研究计划;评价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全班汇报交流等。对合作小组的集体评价比较容易操作,教师根据小组提供的合作成果就能做出评价。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用评价标尺全面评价学生三个维度的表现情况,可以采用上面的评价标尺一和标尺二来评价,可以采取组长、组员的双向评价,也可以是听课教师或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做一些轶事式的记录,还可以设计一张观察性的检查表格来检查学生个体在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1轶事式的记录评价

观察是一种简便的评价手段,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作一些简要的记录。轶事式记录我们可以突出学生的一般或是特殊的表现进行重点记录,教师通过观察记录的情况,对合作小组中每个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让授课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评价表

2、观察性的检查表格

轶事式的记录评价,是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学生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没有具体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计了两张重点观察的表格,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的内容,列出该内容需要重点观察的目标、要求加以评价。下面是我们以四人为合作小组设计的观察记录表。

评价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观察记录表

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观察记录表

如《月相变化》一课,有一个活动是小组合作模拟月相变化,这个小组活动重点观察评价的内容同样包括探究能力方面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评价时可结合该活动的内容特点,结合上面两个评价标尺进行观察评价。评价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可以选择“实验”这一目标进行观察,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可以选择“合作交流”这一目标进行观察,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评定出该学生的发展属于什么水平。

三、评价主体要多元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了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之间以及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在课堂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学生有能力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小组合作学习,本来就是一种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进行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真正让学生从单纯的“听”、“答”、“被评”角色中走出来,走进“问”、“论”、“思”、“评”等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各项评价确认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己的潜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让学生试用了上面的评价标尺和观察记录表,证明同样可以适用于学生间的各类评价。

总之,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评价可使学生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显露自己的特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习。

20##年6月


第二篇: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

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 伏卫兵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随着学校的实验装备不断普及和完善,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来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是更有效呢?

一、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以“探究”为核心,努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整理数据”——“获取探究结论”的全过程。把课堂让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学会表述,学会如何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想法,这不仅仅是小组合作的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更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要实施合作的策略。

1. 科学地分组分工。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2.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3.要有充足的时间。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4.要有科学的准备。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其次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三、合作学习增强合作的实效性 。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确定活动的课题后,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兼顾那些平时在班里处于弱势的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自信。1.明确职责。小组明确了合作探究的方向和要求后,就要考虑每个成员间的合理分工。各小组在明确各自分工的提前下有利于形成探讨

的气氛,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科学课的合作学习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3.平等对待,多元评价。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如何不断“碰撞、对接、融合”,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

1.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却又不一定能够很好的表达。因此出现一些沉默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不敢表达,对自己的发言有种种顾虑,自己的发言能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同?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感觉到小组中的快乐,愿意与小组合作交流。

2.要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 。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合作中,当小组内有了多种意见时,必须要得出一种在大家心中都能认可的最合理的结论,这就要让学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理解别人发言的意思。学会判断意见的正误,想想哪些意见是合理的,自己应该吸收,哪些意见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 伏卫兵

摘 要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 农村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县小学科学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将小学科学纳入全县教学质量监测范围。但实际上我县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落实得并不尽人意,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因教学资源短缺、实验器材不足、无专职教师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县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科学课堂教学只是以教师说教、学生倾听为主要形式。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上科学课的情形,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改为学生看图口述,试问这样的科学课学生们会喜欢吗?学生们又能从这样的科学课教学中学到什么呢?

面对上述现状,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只能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力争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亲历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过程,使其科学素质得到培养,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二、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合作学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尽量多一些。”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待科学学习指出了”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具体要求。由于农村小学实验器材短缺,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为主。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不强,一般组成4至6人的合作小组,让学生在试验中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监督,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比如我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中,让学生合作探究改变“小铁块、橡皮泥、皮筋、塑料”四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合作、交流、争辩以后,开始做实验,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课堂上他们合作得很好,想法也非常出色。如: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将小铁块放在橡皮泥做的“碗中”; 将皮筋和小铁块捆绑能下沉;将塑料和小铁块捆在一起也能下沉??

在小组合作的科学探究中,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促使他们积极承担起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真刀真枪的去探究,从而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平等的、开放的、民主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发散、流畅、敏捷,灵感很容易浮现,在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每组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材料进行实

验,大胆猜想,畅所欲言后提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敲击、摩擦等假设后,我紧接着提醒学生应如何来验证假设,小组讨论后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怎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如果假设推翻怎么办?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去向不同的方向考虑,从而积极的和小组成员讨论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在这种研讨过程中我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因素,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可以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积极性,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在科学课上,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我感觉有的自己都没有想到,或是自己也从未看到过,从这种角度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初学者,与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再说,在科学世界中,无所不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要放下操纵学生探究思维活动的指挥棒,脱去课堂法官那令人压制的黑色衣袍,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用“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大胆提出问题、认真思考问题、积极解答问题,展示自己的聪明智慧,让我们一同度过这愉快而又令人兴奋的40分钟!” “同学们,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大家在动手之前需要先动脑,研究一下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小组内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共同制订一份实验计划,然后开始实验。” “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 之类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让小学生参与以科学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做小学生学习科学权利的保护者、合作者。

总之,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挥,发挥潜能,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一旦掌握的内容很难忘掉了,因为他是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做去学的。

三、如何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安排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在我们农村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所以作为科学教师,不能单纯地认为将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就算是小组合作,有“合作探究”就算是科学课,有讨论交流才能热闹。事实上,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面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除其弊端,扬其所长,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一)实验前,讲清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玩”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其实是他们认为很好玩才被吸引的。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就难以收到成效,所以必须在实验前讲清目的。首先让学生清楚科学实验和玩的区别,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是科学研究活动,而玩是一种无目的的消遣。其次在活动前要清楚为什么实验,怎么实验,注意些什么。作为教师,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理念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一个问题通常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特色。在实施时,教师的指导就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类,会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确定的各种方法一一作指导。学生实验前一定要汇报操作的方法,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例如:在溶解实验中,学生根据经验提出通过搅拌、加热、磨细的方法可以使食盐溶解得快。这时就让学生对每个方法提出验证的方法,说怎样去实验,说需要注意什么,说出每个对比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验时要注意的方面,再让学生选择喜欢自己的实验进行操作。这样的过程既保证实验方式的多样,也能为学生实验方法的科学性把好了关。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的好处,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问题产生后,很多人一时无法回答,这时教师往往是会依

靠个别同学的回答来替代全体同学的想法,殊不知其实大部分的同学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避免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方法,就是要增强每个组员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在传统“大锅饭”观念的影响下,如果内心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从众的心理。所以在分组实验时,要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小组内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教师为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尽量实施合理的交叉搭配,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密切关注学习弱势群体,通过合理的调配把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个人资源形成共享。

(三)合理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合作机会,也就谈不上合作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就许多教学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我们常常采取先在组内解决,最后班内解决的方式。如制定实验计划时,在观察物体特性时,我们先要学生在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允许小组成员可以给本组交流的组员予提示或补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自然就有了合作的时间和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还可以更为灵活地安排在课外。例如,在学习了溶解的知识后,我提出“土块、面粉、酱油等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这一课题,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了研究任务,找到了结论。

(四)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来激励学生。

传统的评价中,一般采取一张试卷定评价,偏重知识的考查。这样仅仅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的成长中的闪光点和创新能力。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对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起不到积极作用,使评价不能很好地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我在科学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和方法。例如:改以往的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多种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采用评议法、杰出表现记录、平时活动记录、知识能力测试、教师观察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所有材料装入学生档案袋里。学期结束,在学生的档案袋里,自己挑选满意的10份观

察实验报告作品,或小论文、小制作等,教师逐份审阅,分别标记“A、B、C、D”四个等级。再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小创作、小发明等获奖情况分省、市、县、乡、校级分别加分,最终合成学生期末的等级成绩。这样评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反思,还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甘肃省教科实验所制定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自考用书。

浅谈在科学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 伏卫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不管是什么科目也都或多或少地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教学也不例外,好多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在我教《自己动手做小车》一课时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在《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中,一向不爱了言的六二班的李业达,于晓男在学习本课之后,自己回家制作出了小电风扇、四驱车、船。实验效果非常好,这让他们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

2、 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

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如在六年级上册《造一座“纸桥”》中,不管是哪个班的学生都能认真去设计,去制作。虽然有一部分的“纸桥”不符合规则,但他们的这种合作想象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六三班的在钢索桥的认识上用纸、吸管、小木棍、胶带造出了一座“钢索桥”。他们的认真劲,在平时真的很少见。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里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懂得零碎的知识,而是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3、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学生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如在教六年级上册《做框架》一课中,我就采用了比赛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对这种合作学习形式都乐意接受,热情很高。但我们也发现,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活动中有的小组往往目标不明,不知从何做起,从何说起;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包办了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后进生只有旁听旁观的份;有的小组效率很低,在规定时间内总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使活动无法继续下去,还有的小组甚至会讨论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二、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 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2、 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

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比如在教学《拱形承重的秘密》的一课中,由于我在实验前没说清楚实验的过程,所以学生的汇报没有按我的思路回答,使我的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混乱。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

3、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学习

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间,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 要有科学的准备

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合作准备。

其次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象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 伏卫兵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做到了面向全体。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老师又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如何让学生都能有说话的机会,全靠老师提问是不可能的,因在老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所有的学生都回答问题,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可以在小组里尽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中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虽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组织形式和探究过程的相似,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时效。

6、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 伏卫兵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组内所有成员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的活动,它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以此为形式的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本文从小组的组建与分工、有效合作内容的选择、组际竞争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较细地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为今后后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学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班级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已的到了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验证。所以对科学课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是有具体而实际意义的。

本文从小组的组建与分工、有效合作内容的选择、组际竞争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织形式,以期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 小组的组建与分工

小组活动分组与分工应强调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1、合作小组的组建。小组的组建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按共同的兴趣,自主分组。但学生在组合时又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有时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生“没人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集中指导和调整。教师做调整工作时,尽量尊重学生意见,并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应考虑的问题。一般考虑:1、小组人数要合理。以4-6人为宜。不同年级、不同合作内容,所需人数也不一样。三、四年级的合作一般为较简单,如《各种各样的叶》、《研究土壤》、《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活动,一小组4人即可,人数太多将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五、六年级的合作内容趋于复杂,如《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摆的研究》《桥的研究》等,一小组可安排6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活动的开展。2、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合理分工做好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合理分工的开展。在分组后,小组要推荐活动小组组长并进行分工,这时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分工技能。分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优势互补,要尽量考虑个性差异,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

五上年级《在阳光下》单元,《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是两个连续的合作活动。学生提出四人小组人太少了,我也建议6人一小组。其中有一组的分工安排如下: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记录员应选责任心强、书写能力强的人,他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中心发言人应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因为他的职责主要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合理调配及教师对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做了一定的指导和培训,小组合作活动做到责任到人,并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他人。此次让每个组员的价值作用都得到了发挥,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对于高段年级的同学,不同的合作活动还可采用动态轮换的分工方法,这样可以保护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给每个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

3、建立和谐的小组关系。在做好组建和分工工作后,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小组活动氛围,它是完成合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和谐的小组关系需要所有小组成员一起维护,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首先合作小组成员要学会相互沟通。教师要提供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小组成员要掌握一定交流技巧。没有一定的小组交流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交流技巧,合作活动也一定会崎岖不平。通过组内交流能增进互相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其次要及时处理合作小组内的问题与矛盾。在合作小组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成员推卸责任,或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合作活动会陷入困境,这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认真虚心地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定能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小组,从而发挥出小组团结的力量。

二、 组际竞争的开展

学生拥有合作意识时还应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在开展小组内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班级被各小组间的竞争,可以激发组内同学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

神。

在《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学习中,在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前,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提出了竞争的规则,如下:1、纪律,哪个小组活动过程最安静、最有序;2、思考,哪个小组自主选择的课题最有效、最有自己的想法;3、效率,哪个小组完成完整实验所用时间最短;4、参与程度,哪个小组的全员参与程度最高。以上的竞争规则以活动的展开为线索进行制定,使学生活动有了约束,也是合作活动开展的有率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然只有规则却不执行是没有发展性的,所以在活动进行时我会给予及时的评价,营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良好氛围。在活动结束后的综合性评价中,师生依照以上规则进行评选,共同评出“纪律最佳组”“思考最佳组”“配合默契组”等,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下一次有效的小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 有效合作时机的选择

小组合作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选择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在有需要和有条件时才引导学生去合作。

在三上年级《各种各样的叶》一课中,在介绍完自己带来的树叶后,我引导“如果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把你们的的树叶放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 我话音刚落,前后四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唧唧喳喳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的交流中,学生甲说“我们小组共有32片树叶,来自8种不同的树。”同学乙说“我们的树叶又多又不一样,它们的颜色有黄的、绿的、红的、紫红的等好多种呢!”同学丙说“我们有四片树叶像扇子,还有9片像手掌,这种树叶数量最多了,”??在三年级上册这个刚刚起步的年级,合作活动较为简单,教师没有必要可以要求合作,只需要选择好有效的合作内容,就能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又如《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中,测量栗子跳动和滚动的距离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了小组合作是否需要,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必要性。和三年级的合作相比,这时学生的合作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更为细致,这种合作内容的选择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合作活动开展更有效。

但科学学习中的许多内容没有开展合作的必要,它们更适合于全班性的或个体学习方式。如《观察大树》一课,我曾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观察,但我发现观察结果不容乐观,有些小组的同学依赖认真的同学,甚至趁机偷起懒来,使得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下降。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年级底而合作能力薄弱,另一方面这一内容本身就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方式,而更适合与个体学习方式。由此,我也总结出,要选择有效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否

则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使部分学生养成偷懒的习惯,使合作活动变得毫无效果。

四、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开展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效度,从而有效促进小组合作的开展。及时而有效的评价能使每位成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包括了小组内成员自评、他评,小组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的内容全面,包括了小组合作活动各个阶段的各方面的评价;评价注重小组的整体性和全程性。有效的评价定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更有效的开展。

在《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涉及多个课时,我强调评价的全程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小组组建与分工阶段进行安排的合理性评价;在设计、制定计划环节进行可行性评价,是小组的计划更完善;在热水器的制作环节,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在评价热水器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环节,对学生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在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报阶段,进行小组发言评价;最后进行一小组集体为单位的总结性评价,”评出“集体智慧奖”“共同进步奖”“最佳科学小组奖”等,这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兴趣。也使评价本身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重要组织形式,但也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我们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积极的措施更有效得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将它与班级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有机得结合在一起来使用,使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彬 梁玲编著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2003.10

[2] 科学(3 ~ 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3] 丁红霞 《创建合作小组 培养合作技能》 《科学课》2006.8

[4] 杨永安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与对策》 《科学课》2006.5

更多相关推荐: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泰安十八中孙启伟语文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教学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线老师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一要更新教育理念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摘要针对现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欠合作意识欠主动欠思维流动欠正确认识磨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从优化分组合作意识的调动职能分工激励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关...

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为话题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资料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反思课题组成员冯素君新课标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肖卫星摘要为了推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顺利开展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我所带的班级进行了多次的教学实践并记录了我的反思三种现象值得关注课堂上过冷过热学生参与程度明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反思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同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初探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初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

小组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江苏省海安县吉庆镇中心小学徐仁凤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得到了活跃也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点滴感受

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点滴感受伍刚本期以来经开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全力构建高效课堂自己身为其中一份子也采取了学习探索的方式一步步践行现将本期以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点滴感受小结如下一基本做法...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