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的个性风格

时间:2024.4.7

辛弃疾词的个性风格

辛弃疾,以豪放著称于词坛,以爱国屹立于史坛。其词并非文弱书生的无病呻吟,而这个文武双全,智勇双全的曾经的英雄一定会有极具特点的作品,以及风格出现。继承,发展苏轼词的豪放,也开拓了豪放一派,辛词以独特视角、笔法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爱国情怀。其军事意象的选取,人物意象的运用,写景意象的描述,咏物意象的构建,和动意象的象征,都反映出辛弃疾个性风格。

军事意象和英雄人物形象的运用反映了辛弃疾英雄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寄托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也展现了其词的豪放悲壮、沉郁苍凉的风格。

军事意象,是辛词所独有的艺术特色,是辛弃疾熟悉军事生活和其特有眼光观物的结果,也是辛词豪放的表现之一。因为辛弃疾以其从军行伍,横戈杀敌的经历和特有的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创造成军事意象。由于辛弃疾熟悉军事生活,又善于捕捉自己熟悉而具体的事物,用简炼的笔墨反映战场景象,词中军事意象的运用,以及由众多意象构成的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和词人渴望重返抗金战场,继续冲锋杀敌的愿望。在写军事生活时,吃肉、弹点、点兵、骑马、射箭是经常出现在诗句中的,用剑、灯、号角、弓、马等典型事物,塑造广阔的沙场景象,浓郁的沙场气氛。辛词中的军事意象,也都是辛弃疾强烈爱国情怀的抒发,是他宏伟气魄、博大胸襟的体现。它像号角,震荡人们心弦,鼓舞人们热情;它像战马,驰骋沙场,震撼人们身心。辛词中

所写的军事意象,大都是辛弃疾他自己行军沙场是目睹过的;所写的战争和军事生活,也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种种鏖战。他自身的豪放与词句所表达出来的豪情,是他在战斗中迸发出来的激情,是用杀敌报国的刀光剑影描绘出来的,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熔铸出来的。

词人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豪情壮志和爱憎分明,还用历史人物寄托自己的情思,比如,称赞“西都人物”,鄙薄苟安江左的“王谢诸郎”;赞扬廉颇、李广、邓禹、马援等为国立功的英雄,鄙薄因人成事的李蔡、清淡误国的王衍。人物意象的运用,是词人寄托和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英雄人物意象的运用,是辛弃疾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也是对英雄人物的称赞和崇拜。辛弃疾的人生理想本来是统兵将领,也就是横戈杀敌的大英雄,能够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写上,笑驱锋镝”,他用词来表现自己的英雄形象和精神世界。他通过词也实现了自我的创作主张,把自我一生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与虎啸风生,豪气纵横的英雄气质相适应,是辛弃疾对英雄人物的称赞和崇拜,也是他自己渴望成为像李广,孙权等这样的英雄人物。然而,因为历史的错位和朝廷的腐败,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或因遭嫉妒而被排斥,只好把自己的英雄理想寄托在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正因为辛词中大量运用了人物意象,所以辛词中豪迈激昂,雄浑壮阔的个性风格便在人物意象的运用中体现了出来。

辛弃疾的赋闲与其词的风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关系。辛弃疾一生多次赋闲,他失去了为国家在一线施展才华奋力拼搏的机会,这是

历史造成的个人悲剧。然而,赋闲时期又是辛弃疾词创作的高峰时期,他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舞台上而他的词作有一大半创作于赋闲时期既有婉约的作品,又有豪放的篇章。这却成了他另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格的一个外在原因。

当十年赋闲时期开始的时候,辛弃疾46 岁,年富力强。赋闲在家,虽然可惜,但他坚信一定还有再次被起用的机会。这是因为,一方面南宋实行提举制度。精明的南宋统治者,一般不轻易将“犯错误”的官员杀掉,而是让他们去提举某座宫观。如果被解职的某官员想管事,自然也可以去宫观里指挥这指挥那。如果他不想管事,也可以待在家里,根本不去,反正薪俸照领。这等于将遭受免职的官员们养起来,以便在必要时起用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另一方面,如俗谚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识相的官员们也懂得来日方长的道理。在赋闲期间,他们大都研读诗书,吟诗作画,养花种草,锻炼身体,以便将来获得起用,争取戴罪立功。辛弃疾自然也不例外。十年赋闲期间,辛弃疾创作了不少闲适歌词,咏唱自己的生活。比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就是如此,词曰:“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都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应先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均恩未此意徘徊。” 辛弃疾是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皆极擅长的词人,而以其豪放词名家,与苏东坡一起并称苏辛词派,载于文学史册。辛弃疾的词作之所

以感人,乃是由于贯穿其中的真情。这种情形, 这就是辛弃疾赋闲而其词不闲、其词如淙淙泉水流淌在我们心中的原因。总的来说,赋闲时期是辛弃疾的诗意栖居表现得较为充分的一个时段。赋闲其间又有若干积极的社会生活贯穿其中,因此,赋闲中的辛弃疾有可能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复的追忆和对比,于是赋闲就成了一个诗意地反观自身的时段了。在辛弃疾的几次赋闲中,追忆斗争生活和创作各种词是水乳交融地合在一起的。辛弃疾创作词就是在进行追忆,辛弃疾进行追忆也就是在创作歌词,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艺术上才有可能达到醇美的境界。

各种丰富的写景手法,营造意象,使词清新自然;咏物意象的建构,使辛词富有诗情画意。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权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以吊古来伤今,选取的写景意象都是极易令人感伤的,如哀柳、斜阳、归鸟、荒野、悲风、孤帆、哀笛……,无一不是牵动愁肠的惨淡意象,这样一些个体意象组合成整体意象,构成了一幅夕阳西下图,间接地象征了建康山川江河风雨飘扬的处境。“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等意象的组合,象征了国家衰亡已成定局,谁也无法挽回。作者难以形容此时的心情,只好借酒浇愁。通过这组象征性的意

象,反映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绪和对国事的隐忧,同时也表达了词作豪放悲壮,委婉缠绵的文学风格。辛弃疾是营造意象的大家,他的词作也因意象种类繁多而纷呈,使读者回味无穷。在其创作中,精妙奇特的意象,赋予了词作灵动飞扬的形象,幽深隐约的意蕴以及凝重厚质的情感,具有奔腾飞动,雄壮凌厉,奇伟不凡的特点,体现了崇高的壮美、雄豪的阳刚美和刚健有风骨的自然美。

更多相关推荐:
辛弃疾名句

辛弃疾名句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诗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引言辛弃疾的豪放词是对苏轼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他意气风发博采众长以独特的气势和才华将豪放词一派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在表现方式和特点上辛词虽然延续了苏词打破传统豪迈自然的风格...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

辛弃疾的情词

辛弃疾创作情词的原因一传统词风的影响至唐以来有五代十国诗作日衰而词作日盛开始阶段以婉约词的创作为主婉约词作传于民间而词体也在不断发展至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产生了有别于婉约词而词风刚劲豪气四溢的豪放词至此之后豪放的词...

辛弃疾的词特点

辛弃疾的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集存词600多首辛弃疾始终把洗血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和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

浅析辛弃疾诗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浅析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摘要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由于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词中多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收...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摘要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词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豪放悲壮然而刘克庄曾在辛稼轩集序中这样描述其词风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

试分析辛弃疾词中有人的特色

辛弃疾词的题材范围较广其中词中有人的特色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一婉约词代表青玉案描写的是城市人民于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观灯的情景从内容看大约是作者在南宋都城临安任职期间所作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

历年高考名句——辛弃疾

历年高考名句辛弃疾20xx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句默写山东卷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安徽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4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落...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

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21时空的跨越与跳跃2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3二巧设意象群4三刚柔相济雄奇刚健深婉雅丽51刚豪放52柔婉约63刚柔并济豪放与婉约兼备7四善用比兴寓情于景8五善用典91大量运用...

辛弃疾的诗句填空

小学语文练习作业六年级语文题姓名评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辛弃疾的名言(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