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4 归去来兮辞 并序(人教版必修5)]

时间:2024.5.3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4归去来兮辞并序人教版必修5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4归去来兮辞并序人教版必修5

4 归去来兮辞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4归去来兮辞并序人教版必修5

并序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为什么。 .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快要。 .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遐:远。 .

答案 C

解析 C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园日涉以成趣.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扶老以流憩?策.B.? ?策之不以其道?.

?翳翳以将入?景.C.?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心任去留?曷不委.D.?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答案 C

解析 A项①乐趣,②趋向,取向;B项①拄着,②鞭打;C项都当“日光”讲;D项①随从,顺从,②托付,交给。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悦亲戚之情话 ..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

D.既窈窕以寻壑 ..

答案 C

解析 A项“亲戚”古代包括内外亲属;B项“河”古代专指“黄河”;D项古有“幽深曲折”之意,现没有。

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③善万物之得时 ④眄庭柯以怡颜 ..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吾得兄事之 ..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⑧乐琴书以消忧 ..

⑨策挟老以流憩 ⑩携幼入室 ..

A.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

B.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

D.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答案 A

解析 ①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⑨为名词作动词,③⑧为形容词作动词,④⑦为使动用法,⑩为形容词作名词。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觉今是而昨非。

(2)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 。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2)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3)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二、文本训练(课内阅读)(15分)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悟已往之不谏 谏:挽救。 .

B.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狭小。 ..

C.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

D.帝乡不可期 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

答案 D

解析 这里的“帝乡”,指天帝居所,也就是所谓仙境。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对恬适乡村生活的赞美的一项是( )(3分)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⑤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①说明的是作者迫切的心情;④表明的是作者的心志。

8.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

B.作者在描写初回到家的情景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和画面,行文节奏趋缓,表现了作者归家后的生活情趣,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创设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

C.“木欣欣以向荣??感吾生之行休”说明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回感慨。万物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却已近老年,表达了作者满腹的感伤,因此,基调是消沉的。

D.“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部生命。

答案 C

解析 虽然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3分)

译文: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3分)

译文:

答案 (1)我认识到过去所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补救。确实

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2)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流淌,我真羡慕自然界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三、类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

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

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颜延之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

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全梁文》)

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足:足够,满足。 .

B.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致:招致,使??来。 .

C.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造:建造。 .

D.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耻:以??为耻。 .

答案 C

解析 造:到,拜访。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陶渊明“真率”的一组是( )(3分)

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②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③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④征著作郎,不就 ⑤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⑥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说明陶渊明不慕官府,④说明陶渊明不愿做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在生病、卧床、挨饿的情况下,拒绝了檀道济让他出来做官的建议,还把檀道济送给他的粮食和肉扔掉了。

B.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后,送给他儿子一个佣人,并写信告诫他,对待佣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C.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把无弦琴,每当喝酒喝到酣畅的时候,就会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D.陶渊明聪颖洒脱,卓尔不群,天真直率,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

志趣相投。

答案 B

解析 文中无涉及。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4分)

译文:

(2)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4分)

译文:

答案 (1)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

(2)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感到可耻。

【参考译文】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是晋朝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擅长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形容自己,当时的人称这本书写的都是真实情况。

因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朝廷便)任用他为州祭酒。(他)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去探望他,陶渊明已经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道济拿粱肉送给他,渊明扔掉了。

后来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年终,恰逢郡里派遣督邮来,县吏说:“应该束上带子见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向乡里小儿弯腰。”当日就交还印绶离职,作了《归去来兮辞》。

(后来)朝廷征召他做著作郎,不去就任。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渊明的老熟人庞通之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道路栗里那里等他。陶渊明的脚有疾病,他让他的一个门生的两个儿子用篮舆抬他,到达栗里这个地方,庞通之邀请他休息下一起喝酒,陶渊明欣然同意。不久王弘就到了,看到陶渊明坐在篮舆上,也不生气。颜延之在浔阳和陶渊明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渊明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渊明家。每次来都畅饮喝醉。王弘想邀请颜延之再坐一会儿。因第二天就不能得到这种享受了。颜延之要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曾经于一年的九月九日,走出家来坐在菊花丛中,过了一段时间,双手摘满了菊花。恰逢王弘送酒来,当即就开始饮酒,喝醉了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但是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素琴,每当喝到高兴时,就抚弄一番来抒发心情。无论贵贱人等来造访,他有酒的时候总是设酒宴一起饮酒。陶渊明如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了,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郡将曾经拜访陶渊明。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郡将)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后,又把葛巾让他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的生活,和他的志向一样。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感到可耻。自从宋高祖的王朝越加兴盛,他就不再出仕了。元嘉四年,朝廷将要征召他去当官时,他却死了,死时年龄六十三岁。世人都称他为靖节先生。

四、语言运用(10分)

14.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6分)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要动用平时的文学知识积累,既要掌握一些名家名句,又要对名句蕴涵的情感准确把握,使之符合这一语境特点。

15.(2012·四川卷)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4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

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提炼重要信息以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能力。概括时要注意关键词语,评价是要全面、得体,如分号前后的内容“隐士”“忠臣”,语段是叙与评结合,最近人情才会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4归去来兮辞并序人教版必修5


第二篇:【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9 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


9 说“木叶”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9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袅袅(niǎo) 招徕(lái) ..

橘颂(jǔ) 不落言筌(quán) ..

B.征戍(xū) 缠绵(mián) ..

疏朗(lǎnɡ) 接踵而至(zhǒnɡ) ..

C.寒砧(zhēn) 漂泊(pō) ..

皎皎(jiǎo) 心有余悸(jì) ..

D.迢远(tiáo) 桅杆(wéi) ..

窸窣(sū) 蛊惑(ɡǔ) ..

答案 D

解析 A项“橘”读“jú”;B项“戍”读“shù”;C项“泊”读“bó”。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 。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 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 ,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答案 B

解析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深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指点,方知大谬不然。 ....

答案 B

解析 B项“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浮想联翩”。A项“一字千里”,只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很大。C项“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D项“大谬不然”,很荒唐,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文博会上,厦门华人漆线雕囊括了第五届“华礼奖”中国礼品休闲用品设计大赛评选活动的所有金银铜奖。

B.为保障节日期间变电站、油库等危险执勤目标的安全,武汉市公安边防支队不断加大执勤工作,全力确保辖区群众欢快度过元宵佳节。

C.《忐忑》让龚琳娜一夜成名,而近日,在继《忐忑》之后她再发神曲《丢丢铜》,不少人说整首曲子只能听懂“丢丢”二字,可谓神曲中的神曲。

D.《人间正道》是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的一本书,作者李前进是一位纪检监察干部,他在书中着力展现了一位优秀纪检干部杨正超的先进事迹令人赞叹。

答案 C

解析 A项成分赘余,“囊括”包含“所有”,可去掉“所有”;B项成分残缺,应在“执勤工作”后加“力度”;D项句式杂糅,删除“令人赞叹”。

二、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脱落的大门里,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看着花丛思索,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的卡片,且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xx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

“他对学生是不设防的,更是宽厚的。”张鸣说。

林老先生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即使披一件夹克,不扣扣子,也能让人觉得“高洁”。

“他很干净。”张鸣评价说,“这种干净,是由内而外的。”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的骨气。

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这样的笑容已经成为历史。20xx年10月4日黄昏,林庚由保姆陪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很快将是中秋,他有些失望地说:“怎么月亮不圆啊?”

“快了,后天就是中秋了。”保姆答道。

“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林庚有些高兴地说。这天晚上,他在燕南园62号的家中,永远地离开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5.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从全文来看,这些“精神财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答案 (1)严谨的治学态度;(2)对教学和学生的热爱;(3)宽厚、真诚的处世态度;(4)淡泊名利的气节;(5)不向权贵低头的骨气。(答出四点即可)

6.“这种干净,是由内而外的。”请说说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答案 一方面是说林庚先生的外表“干净”,他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另一方面是说他内在品质的“干净”,他对学生是不设防的,更是宽厚的,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的骨气。

7.文章引用了很多人的话,这对表现林庚有何作用?(4分)

答:

答案 作者没有直接评价林庚先生,而是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烘托林庚,别人的评价是对林庚先生最好的肯定和赞美,大量的事实让林庚先生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8.林庚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这句话对你有哪些启示?(4分) 答: 答案 林庚先生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并落实在了行动上,他的高风亮节着实令人敬佩。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表白,也体现了一个“大丈夫”不奴颜、不媚骨的高洁品质。做人就应该这样堂堂正正。(言之有理即可)

三、语言运用(12分)

9.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1)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2)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

(3)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

(4)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答: 答案 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10.请根据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4分)

答: 答案 一叶扁舟中,酒醒之后,词人神情落魄。习习晨风寒意逼人,岸边杨柳低垂,天边斜挂着一钩残月。此情此景,让人更觉凄凉孤独。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抓住几个意象,比如“杨柳”“风”“残月”等,然后结合词句的意境扩展成文。

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4分)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答: 答案 “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吟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这段文字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说屈原的《九歌》首先唱出“木叶”,影响了历代诗人;第二句是受到屈原影响的诗人及其诗句;第三句说“木叶”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这段文字阐述的对象是“木叶”。答题时把上面的分析综合起来,用一句话表述即可。

创新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9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通假字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

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必修一lt判断句gt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n南佚y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完整版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2金就砺则利草创未就诸侯各就国侯嬴乃谢客就车就极刑而无愠色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而致千里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致意致食客三千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5非...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1]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辞于是辞相印不受推辞抗辞慷慨言语间得间奔真州机会间以诗记所遭有时候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中间崩倒之声夹杂扁鹊立有间一会如如扬州去到劳苦功高如此像固不如也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举恐...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中语文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要求背诵的古文篇目(完美整理版)

高中语文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要求背诵的古文篇目基础知识09231447高中必背生古诗文40篇氓离骚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国田居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过华清...

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文学常识必修一1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雨巷2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代表作再别康桥3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