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系统与类分析与设计总结

时间:2024.5.18

子系统与类分析与设计总结

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总结

1、工件——子系统

(1)子系统:子系统是UML模型元素,也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具有包(package)的分组特性,可以包含其他模型元素,而且具有类的封装和行为特性。子系统必须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

(2)子系统的参与角色:设计人员

(3)子系统的可选性:对于仅由类和包组成的简单系统,子系统则为可选项

(4)与子系统相关的过程。

子系统将作为以下过程的输入:子系统设计和用例设计

子系统将作为以下过程的输出:确定设计元素、合并现有设计元素、子系统设计

2、子系统的目标

(1)松耦合(2)可移植性,即插即用性能(3)隔离变化(4)独立进展 子系统的出现也使代码具有以下特性:

(1)唯一性:一个对象可能有多个名称,也可按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描述。但在一个代码体系中,一个对象只能赋予它一个唯一的代码。

(2)合理性:代码的结构应与分类体系相对应。

(3)简单性:结构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短,以减少各种差错。

(4)系统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整个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子系统与包在寓意上具有差异:子系统是一种通过一个或多个它所实现的接口来提供行为的包。包并不提供行为,它们只不过是用来容纳提供行为的对象的容器。 类的分析与设计总结

1、类:是面向对象设计时提出的概念,类(Class)实际上是对某种类型的对象定义变量和方法的原型。它表示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抽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一个类定义了一组对象。类具有行为(be-havoir),它描述一个对象能够做什么以及做的方法(method),它们是可以对这个对象进行操作的程序和过程。

2、子类(派生类)对父类(基类)的继承分为三种方式:公有继承(public)、私有继承(private)、保护继承(protected),一个子类可以从一个父类派生,也可以从多个父类派生。 从一个父类派生的继承称为单继承;从多个父类派生的继承称为多继承。

我觉得子系统与类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接口来提供行为的。不同的是子系统在面向过程设计可以没有封装性。

这块内容的重点是看懂UML图和模块化设计(23种设计模式都有与之对应的UML图)

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作用:

(1) 重用设计,重用设计比重用代码更有意义,它会自动带来代码的重用。

(2) 为设计提供共用的词汇,每个模式名就是一个设计词汇,其概念使得程序员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3) 在开发文档中采用模式词汇可以让其他人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理解为什么你会这样做,你都做了些什么。编写开发文档也更加容易。

(4) 应用设计模式可以让重构系统变得容易,可确保开发正确的代码,并降低在

设计或实现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还可以为重写其他应用程序提供很好的系统框架。

(5) 正确使用设计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23种模式中的比较重要的一下模式: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Adapter(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A d a p t e 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Bridge(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Facade(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F a c a d 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Factory Method(工厂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第二篇: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结


第一章

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分类:

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第一类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框架、终表、控制机械),第二类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细胞、植物、动物),第三类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人类、社会、宇宙)。我们将要讨论的信息系统属于最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按系统的起源不同,可以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系统按抽象程度,可分为概念系统和物理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开放关系分类: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两类。 系统特征: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独立性

管理系统基本结构、特征

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管理系统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特定管理职能,相互联系的各种管理机构、制度,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系统的横向-纵向结构示意图。 横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纵向:基层管理(作业)、中层管理(战术)、高层管理(战略)

管理系统的特点:人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结构成分;具有输入、输出的开放式系统;是反馈系统;是多目标系统

信息是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特点事实性、等级性、不完全性、滞后性、扩散性、压缩性、共享性、转换性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人们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系统化手段。一般将信息系统分为信息处理部分和信息流动部分。

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输出、人机交互

管理信息系统

MIS是由人,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组成的人机系统,它对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及技术背景下,使组织内的各层次人员能利用它来有效处理业务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提供决策服务,帮助组织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特征结构

MIS的功能:数据处理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决策优化功能

MIS的特征:有集中统一的数据库、能够发现问题、分析并寻找最优解的数据模型库、具有预测、状态报告和控制能力、面向决策、能为企业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结构:

MIS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MIS的物理结构:含硬件、软件、数据库、规程和人员五部分。其中关键是硬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物理结构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类。

MIS的功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其各部分的管理功能或职能来划分子系统。

第二章

为什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MIS建设的复杂性: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大,周期长,效益难以计算 环境复杂多变、思维方式的不同

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社会过程:影响IS建设成功的有体制、政策、法规、观念、技术等多种因素。IS建设的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人文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步骤

纵观整个IS建设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信息系统规划,工作成果体现为:系统规划书

2信息系统分析(做什么),工作成果体现为:系统说明书

3信息系统设计(怎么做),工作成果体现为:系统设计说明书

4信息系统实施

5信息系统维护与评价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应用软件包法

第三章

系统规划规划指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明确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系统规模和开发计划,使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建设是投资大、周期长、复杂度高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科学的规划可以减少盲目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

系统规划的特点

(1)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

(2)系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3)系统规划不宜过细。

(4)系统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并随环境发展而变化。

系统规划的内容

1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与总体结构

2对现状的理解与对未来的预测

3近期发展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4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

(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2)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3)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如何进行企业调查

调查提纲: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企业概况;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关部门业务情况;已用计算机情况、业务情况、

主要单证、主要数据来源;与外部的关系;对外的商业模式

调查报告:企业概况(生产、管理);企业现状(基础工作);资源情况(人员、计算机、资金);企业外部环境(行业地位、主管部门情况);企业经营效果(产值、利润、税利等);企业发展计划;企业现有的商业运作模式;对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评价和改进意见;各部门对新系统的功能要求;各部门的组织机构、主要业务范围、主要帐证表

企业系统规划基本步骤

1、 定义管理目标

确定各级管理的统一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要服从总体目标。只有明确企业的管理目标,信息系统才能给企业直接的支持。

2、 定义业务处理过程

识别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业务过程。

3、 定义数据类

在定义业务处理过程的基础上,把数据分成若干大类。

4、定义信息结构

定义信息结构也就是划分子系统,确定信息系统各个部分及其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实施的先后顺序.

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2、技术可行性分析

3.经济可行性分析

4.管理可行性分析

5、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四章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Dramatic)改善

为什么要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的科层制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无法对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环境。而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这三股力量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为了寻求持续的增长,势必借助于新的商业规则。 于是,业务流程重组应运而生。

业务流程重组基本步骤

重组准备、流程识别、流程设计、重构组织、技术方案、转换

第五章

第六章 系统设计内容

一、总体设计

将系统划分成模块

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决定模块间信息的传递

二、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人机对话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模块的四种属性:

(1)输入和输出 是模块与外部的信息交换。一个模块从它的调用者那时获得输入,把产

生的结果再传递给调用者。

(2)逻辑功能 是指它做什么事,它是如何把输入转换成输出的。

(3)运行程序 模块用程序代码完成它的逻辑功能。

(4)内部数据 内部数据是仅供该模块本身引用的数据。

耦合:反映模块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

内聚:指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代码的作用

(1)鉴别功能:在一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一个代码只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而一个分类对象只能有一个惟一的代码。

(2)分类:当按分类对象的属性分类,并分别赋予不同的类别时,代码又可作为分类对象类别的标识。

(3)排序:当按分类对象产生的时间、所占空间或其他方面的顺序关系分类,并赋予不同的代码时,代码又可以作为排序的标识。

(4)专用含义:代码可提供一定的专门含义,如数学运算的程序、分类对象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

代码的设计原则

(1)惟一性:一个对象可能有多个名称,也可按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描述。但在一个编码体系中,一个对象只能赋予它一个惟一的代码。

(2)合理性:代码的结构应与相应的分类体系相对应。

(3)可扩充性: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备将来不断扩充的需要。

(4)简单性:结构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短,以减少各种差错。

(5)适用性:代码尽可能反映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便于填写。

(6)规范性:国家有关编码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已有标准的必须遵循。

(7)系统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代码的设计步骤

(1)确定代码对象。

(2)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如果国家标准局、某个部门对某些事物已规定了标准代码,那么应遵循这些标准代码。如果没有标准代码,那么在代码设计时要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其他单位的编码标准,设计出便于今后标准化的代码。

(3)根据代码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代码的种类与类型 。

(4)考虑检错功能。

(5)编写代码表。

输出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确定输出内容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确定输出格式

输入设计原则

(1)最小量原则:在保证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使输入量最小。

(2)简单性原则:输入的准备、输入过程应尽量容易,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3)早检验原则:对输入数据的检验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使错误能及时得到改正。

(4)少转换原则:输入数据尽用其处理所需形式记录,以免数据转换介质时发生错误。 输入设计内容

(1)确定输入数据内容

(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

(3)确定数据的记录格式

(4)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

(5)确定输入设备

输入设计校验方法

(1)重复校验 (2)视觉校验 (3)分批汇总校验 (4)控制总数校验

(5)数据类型校验 (6)格式校验 (7)逻辑校验 (8)界限校验

(9)记录计数校验 (10)平衡校验 (11)匹配校验 (12)代码自身校验

第七章 实施

准备

1、 硬件准备:计算机系统的实施、网络系统的实施

2、 软件的获取与开发

3、 人员以及岗位培训

4、 基础数据准备

测试方法

交付使用方法(3种)

分布切换,并行后切换,直接切换

第八章 系统维护

内容

应用系统的维护

在系统维护阶段,会有一部分程序需要改动。

数据的维护

业务发生了变化,从而需要建立新文件,或者对现有文件的结构进行修改。 代码的维护

随着环境的变化,旧的代码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造。

硬件设备的维护

包括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类型

纠错性维护 21%

适应性维护 25%

完善性维护 50%

预防性维护 4%

步骤

提出维护要求 领导审批

组建维护小组分配任务 维护的实施

文档的维护

验收成果

更多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组期中考试分析与总结反思

本次初二期中语文试题基本符合中考题型模式,强调基础,更注重能力,是一份较有质量的试卷。就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一、学生的基础、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夯实、提高。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并…

20xx-20xx学年学生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分析与总结

学生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分析与总结(20xx-20xx学年)乌金山镇中心校20xx年x月20xx-20xx学年学生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分析与总结为了解我镇中心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健康状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

20xx年大豆“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

20xx年大豆“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摘要:本试验严格按照3414试验方案开展,对大豆试验植株的生育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对试验数据开展了经济效益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为获得大豆…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与总结。

高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淮阳一高:杨留杰本次数学期中考试重点考察了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4,必修5的部分章节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综合概括能…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

一、考点分布本套试题共五大题,二十五个小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试卷结构稳定主要考查了从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各章所占分值如下表:二、试题特点试卷能反映出各章节教学目标和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要求,注…

期中考试后的分析与总结

同学们,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忘了总结反思,因为通过反思,大家才可以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次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

期末考试分析与总结

历史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本人负责高二理科A2A3A4B2B3B4及文科B6班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本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成果斐然。现就期末考试情况做…

五凤煤矿几起冒顶事故分析与总结

五凤煤矿几起冒顶事故分析与总结五凤煤矿目前以回采6中煤为主,巷道顶板为泥岩,顶板条件不是很稳定,地质条件较差。为了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公司在回采巷道支护采用锚网支护,但锚网支护中由于施工不到位或者后期巷道加固不到…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改革分析与总结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方法总结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承担了电气08501班级的《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每周6学时,共64学时,较好的完成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

新庄中心小学六(2)班语文期中考试分析与总结

新庄中心小学六(2)班语文期中考试分析与总结李宝升期中考试顺利结束了,题型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情况来看,比年前的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维修电工》教学改革分析与总结

《维修电工(一)》教学方法总结《维修电工》是经过多门课程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工基础、电子电路、电动机电路等,此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知识较难、抽象,不易理解,公式推导繁锁,电路图多且复杂多变,实践性较强,并且是…

作业检查分析与总结 极速Word文档

学生作业检查分析及总结学校工作无小事,作为育人之地,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提高。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不仅能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分析与总结(1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