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一)

时间:2024.5.9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一)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篇第五》

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 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篇第五》

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

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

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

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

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 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 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 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5、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 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第二篇:《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二)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二)

1、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第三十三》

2、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明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 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第二》

3、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 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 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 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

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4、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

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

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

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

第八十》

5、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

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 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 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畦伯曰:谷入气 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洩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 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 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 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 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灵枢·决气第三 十》

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 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 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 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 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 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 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 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7、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 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 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 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 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 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 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 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第三》

更多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经典语录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黄帝内经》中的16句经典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主张的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正符合了现代社会的人们的需求了解其中的养生语录将会使您受益匪浅养生语录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2唾沫吐得太...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二)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二1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

黄帝内经 指导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与养生

黄帝内经与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是医疗发展的趋势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养生_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顺应天时以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目录引言借天地之力养五脏六腑1第一章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4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5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6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

从《黄帝内经》看职场人的养生之道答案

从黄帝内经看职场人的养生之道关闭123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茶寿代表ABCD88岁108岁99岁98岁正确答案B2...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关键词内经养生理论概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较系统地阐述了养生防病的原则与方法其中的养生理念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就近1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关于内经养...

《黄帝内经》与养生

皇帝内经与养生课程背景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

曲黎敏教授讲解《黄帝内经》智慧养生笔记

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圣人为什么重医药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

《黄帝内经》中生命境界的解读

黄帝内经中生命境界的层次第一总论原文真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至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

黄帝内经名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