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

时间:2024.4.13

《黄帝内经》谈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不和,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解释:

冬天的三个月,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潜藏了,阳气潜藏于内。自然界呈现的是水结冰、地被冻裂的萧杀寒冷之景。冬天阴寒之气盛行,所以人体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扰乱阳气,尽量使阳气潜藏。冬天天气阴寒,所以生活上应该早卧早起,确实要“日入而息,日出而作”。“必待日光”,不是作,是起床,避寒,意思就在于躲避冬天的寒凉。同时要跟自然界一样,把情志保持像潜伏、藏匿起来那样。若有私意,好像自己有什么事不愿意泄露,就是保持好的情绪,好像自己有什么好事不告诉人一样。若有己得,要保持一种好像自己有所得、有所心得、有所成就,那样一种心态。(冬季自然的阳光少,天气寒冷,人多半是少外出的因此不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容易得病的。)同时生活上要注意,去寒就温,不要冒触风寒,要注意保暖。不要无缘无故的泄露皮肤,不穿好衣服将皮肤暴露在外,受风寒侵袭,使人体的阳气反复受到夺失。这就是符合冬天气候的养生的道理,冬气就是闭藏,所以人阳气也应该闭藏,这就是养藏的规律。肾与冬气相应,违背了养藏的规律就会伤肾。等到了春天肾气没能养好,由于肝少阳之气不能生,所以肝脏也不能受到滋养,因此春天发展为痿厥之病。“痿”是痿软无力,(肝失其养,筋无力。)“厥”是手足凉或是手足热。冬天因藏而不藏,所以春天当生而不能生。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

冬天,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潜藏了,阳气潜藏于内,所以用闭藏一词,来形容冬三月的气象。水结冰,地被冻裂,滴水成冰,土地被冻裂了,所以 水冰地坼,自然界是这样一种现象了,这么寒冷,阴寒之气这样盛,所以人体要注意活动的时候,不要扰乱阳气,尽量使阳气潜藏,叫无扰乎阳,不要扰动阳气。生活规律上要注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可是古时候的生活了,那么阴寒那么寒冷的天气,应该早卧早起,确实要“日入而息,日出而作”,必待日光,不是作,是起床,避寒,意思就在于躲避这种寒凉,古时候的气候一个是比现在要冷得多,这是气象学家研究的结果,再一个,古时候人们的那个保温水平远不如现在。从养生角度讲,避免寒冷还是很重要的。同时在情志上,要 使志 使自己的意志,精神意志,要若

伏若匿,就要藏匿下来,就好像潜伏、好像藏匿下来一样。跟自然界的气象是一样的,自然界的动植物到冬天都是这种现象,你看这树,北方的树,寒冷冬季,除了针叶树之外,大都没有叶子了,那真潜藏下来了,看它生命就像停止一样,当然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停止,所以人的情志也要若伏若匿,把情志都藏匿,好像藏匿起来那样,若有私意,好像自己有什么私事不愿意泄露,那是什么呢,还要觉得自己情绪很好,不是说我什么都不想了,结果闹的心里很别扭、很抑郁,他 若有私意,好像我自己有了好事不告诉你。若己有得,要保持一种好像自己有所得、有所心得、有所成就,那样一种心态。其实,在阴寒季节,这种心态可是很难做的,所以要求要注意这种心态的修养。冬季的自然阳光就少,天气又寒冷,人们多半都躲在房间里边,这时候如果再不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也很容易得病。现代研究证明说是光线差、光线暗,特别是到极地,黑天那几个月,没有太阳那几个月,人们抑郁症发作的就越多,所以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要保持自己的心态,这是自己保持的问题。当然我们现在电源充足,那光线开的足足的,可以,但毕竟多数情况下,光线到冬天相对就弱了。所以呢,我是从光线上来讲,其实自然界来讲是阳气潜藏于内的问题,所以人阳气也潜藏于内,阳气潜藏于内,还要注意情绪的调养,调养什么,若己有得、若有私意、使志若伏若匿,这样使得情绪上平静。要注意,去寒就温,不要冒触风寒,要注意保暖。无泄皮肤,没有无缘无故的泄露皮肤,所谓不穿好衣服暴露在外,受风寒侵袭。使气亟夺,是人体的阳气反复受到夺失,亟(qi四声) 就是频,不停的,反复的丢掉、反复的丢失阳气,因为皮肤泄露了,风寒侵袭,阳气很容易丢失。此冬气之应,这个养生的道理,是符合冬气的这种现象。与冬气相应,冬气是什么?冬气就是闭藏,人阳气也应该闭藏。养藏之道也,这是养藏的规律。逆之则伤肾,肾与冬气相应,逆之则伤肾。伤肾之后,春天可以发为痿厥,痿厥之病,也就是说到春天肾气没能养好,春天,肝少阳之气不能生,肝脏也不能受到滋养,所以春天发为痿厥之病,痿 是痿软无力,肝失其养,筋无力,厥,是手足凉或是手足热,在内经里,这个厥在这里是指手足凉或手足热。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属于下焦之病,肾病或者是肝之病。肾阴虚则手足热,肾阳虚则手足凉。所以冬天养生不当的话,春天可以发生痿厥之病。因此又说是 奉生者少 春天当然不能生了,那是因为冬天因藏而不藏,所以春天当生而不能生。四季,除了本季养生不当会生病之外,还会影响到下一个季节。因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相互关联的。根据每一季节的气象来定出一个形容词,叫做 发陈 蕃秀 容平 闭藏。根据自然界的阴阳升降的特点来调节自己的养生方法和规律。

王洪图-黄帝内经

/playlist/id11272530.html


第二篇:黄帝内经 指导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心光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皮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 《黄帝内经》:“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黄帝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对于精神来说其实很重要,失眠多梦,睡眠不足,这个跟肝有一定关系,因为肝气不疏的人会表现为肝气失调,失调了以后会影响到睡眠,造成有肝火,因为肝火大了人睡眠就容易难以入睡,睡眠不好的情况下就造成睡眠不足了,第二天可能工作学习精力也不足了。

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随着气候节气等环境状况改变,人体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而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就会较其他季节多。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可以从精神、饮食、运动三大方面来配合养肝。

1.养肝先要睡得香

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一般熬了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

及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当然,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大可不必过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势,因为一夜之间,人往往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睡到天明,绝大多数的人是在不断变换着睡觉的姿势,这样更有利于解除疲劳。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讲,应该顺应地磁场方向,头北脚南为宜,人体长期顺着地磁的方向睡觉,可使人体器官细胞秩序化。古代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提倡“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是说春夏两季睡眠的方位宜头向东脚朝西,秋冬两季则宜头向西脚朝东,而不宜头向北卧。古人的这一主张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季节上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从方位上讲东方属阳,西方属阴。春夏之季阳气升发旺盛,秋冬之季阳气收敛潜藏,而阴气盛,故春夏之季头向东卧是顺应阳气,秋冬之季头向西以顺应阴气,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有利于健康地睡眠。对于顺应脏器的属性,还有这种说法:春天——头东脚西顺应木相,在东方。夏天——头南脚北顺应火相,在南方。秋天——头西脚东顺应金相,在西方。冬天——头北脚南顺应水相,在北方。不管怎样,睡得舒服就好,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怒伤肝。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冲,往上涌,这时人非常危险,有的就会脑出血。“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

2. 减酸增甘宜平补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小孩在生长发育中脏腑还没有发育完全,脏腑娇嫩,多热症,多实症,在这个季节很容易上火,要少吃油腻和肉类,多吃蔬菜和水果。

适合春季吃的食物: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

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

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

韭菜。被誉为“起阳草”。《本草纲目》:“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但是又有一个因人而异,你本身就是肝气挺旺的,天天上火呢,很明显的情况下,你就要少吃韭菜了。

葱。一身都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

大枣。李时珍称赞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山药。最宜于春季食用。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枣、山药与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

时令蔬菜。油菜、荠菜、香菜、黄豆芽、绿豆芽、春笋、莴笋、菠菜、香椿、芹菜、柳芽等,既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

3. 坚持运动健身心

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春天的养肝最好的运动一个是散步,一个是放风筝,但是散步应该说随时可以做,尤其是现在,不要因为外边还有一部分的寒气就不运动了,这样是不好的,像散步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放松心情,使心情比较愉快,再一个可以促进消化,大家别忘了,从现在医学认为,肝脏是一个消化系统的很重要的脏器,肝病的病人会出现脾胃不好,这些都是影响消化的一个因素,所以散步可以助消化,可以帮助缓解心情,应该说很好。

另外,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老百姓平时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故而,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这就要求大伙儿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

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在宋代《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现代人应多学学古人的“十乐”,对春天养肝大有裨益。

春季养生粥

1. 枸杞粥:枸杞30g,大米60g。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2. 枸杞、大枣、山药熬粥:此粥能够达到养肝、补血,还能够健脾,造湿都可以。

3. 猪肝绿豆粥(羊肝更好):新鲜猪肝100g,绿豆60g,大米100g,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待续)

喝茶

中医学认为,春饮花茶好,有诗赞:“香花调意趣,清茗长精神”。饮花茶不仅是一种乐趣,而且可以保健祛病。因为这种茶可散发冬天积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茶,又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春天万物复苏,人却容易犯困,此时若沏上一杯浓郁芬芳、清香爽口的花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

如茉莉花茶,则有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宽胸理气、化湿、治痢疾、和胃止腹痛的良好效果;桂花茶具有解毒,芳香避秽,除口臭、提神解渴、消炎祛痰、治牙痛、滋润肌肤、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金银花茶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利尿养肝、抗癌;至于珠兰花茶,则具有治疗风湿疼痛、精神倦怠、癫痫等作用,对跌打损伤、刀伤出血也有一定疗效。

推荐:菊花茶(几片菊花可配上两三颗枸杞)。能抑制多种病菌、增强微血管弹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同时,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利咽止痛消肿。

肝血可以养目,菊花茶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多喝的话对于养眼睛养肝都有好处。(据说有个老人喝了十几年菊花茶,老花镜都摘掉了!)

养肝也要讲辨证:

中医最精髓的思想就是“辨证”,讲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春季养肝的饮食也应如此。

如果一个人在春天常常生气,情志不畅就会引发胸闷、心烦、容易发怒、头痛头晕、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肝火上炎”导致“气郁化火”引起的。这样的人在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

食物及饮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以清肝火。

如果常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面烘热、脇肋(胸壁两侧)灼热、头晕耳鸣等症状,则是“肝阴虚”,应多喝养阴的鱼汤、甲鱼汤,或海参熬汤,以滋补肝阴。切勿饮酒,忌食辛辣、羊肉等助火之品,可常服杞菊地黄丸、六味丸。而出现面目萎黄、指甲色浅淡、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惊易惊、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状,则是“肝血虚”的症状,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或因特殊原因导致失血过多所引起,而影响到肝所主的目、筋、指甲的功能。在饮食上就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伤害肠胃之气,应少量多餐。可多进食桂圆、红枣、猪肝、羊肝、排骨汤、乌骨鸡、菠菜等食物。

更多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中的16句经典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主张的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正符合了现代社会的人们的需求了解其中的养生语录将会使您受益匪浅养生语录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2唾沫吐得太...

黄帝内经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养生语录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 (一)

黄帝内经名言警句一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

黄帝内经 养生法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深入挖掘藏在五脏六腑中的养生秘诀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讲述人体是大天地五脏六腑是小天地五脏六腑出现小问题反映在人身上便是大问题人体是一个讲究平衡与和谐的系统五脏六腑又各司其职彼此照应又相互...

黄帝内经与养生

黄帝内经与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是医疗发展的趋势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从黄帝内经浅谈养生与保健

由黄帝内经浅谈食疗与养生保健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是中医食疗理论的奠基作其中的理论观点包括如下几点1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

黄帝内经 指导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

养生_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顺应天时以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目录引言借天地之力养五脏六腑1第一章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4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5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6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

从《黄帝内经》看职场人的养生之道答案

从黄帝内经看职场人的养生之道关闭123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茶寿代表ABCD88岁108岁99岁98岁正确答案B2...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关键词内经养生理论概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较系统地阐述了养生防病的原则与方法其中的养生理念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就近1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关于内经养...

黄帝内经养生名言(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