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拉庞德《在地铁站》生态话语构建

时间:2024.4.27

浅析庞德《在地铁站》的生态话语构建

学 生:张曼丽

指导老师:王冬青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业方向:文学

1、 课题介绍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在地铁站》是庞德最著名的意象主义诗歌。这首诗是庞德根据自己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所见所闻而写,并在定稿之前经过了作者的反复推敲和斟酌,最终以日本俳句式的写作手法,采用意象叠加,将整个光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生态文学是文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揭示生态恶化构,建和谐生态为重要责任。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庞德《在地铁站》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和理解,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探析蕴藏在本诗背后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话语。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从生态的角度来研读庞德的《在地铁站》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庞德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这首呕心之作有着效果传神的意象叠加,这种庞德式的意象主义运用至今都影响颇深。通过生态批评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该诗中的每一个意象。另一方面,通过对诗篇的分析,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来折射现实社会的精神,社会和自然等各方面灾难性的忧患,从而反省自身,为建构起真正和谐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增加一份可能性。

1.2 课题所属具体研究领域研究的现状

1.2.1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目前为止,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庞德《在地铁站》的研究探讨;另一方面则是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文学的研究。随着各国学术界的发展以及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加深,国内学者于生态文学或生态批评的作品与日俱增。

对于该诗歌本身的研究,国内作品主要集中三个方面:语言美,意象美,陌生化。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婧发表的《语言的张力美——从<在地铁站>看庞德诗歌的语言艺术美》(绥远学院学报,20xx年10月,第29卷,第5期)一文就从诗歌语言的角度,就含蓄意指的张力、形式与感受的张力和含混与多义的张力三个方面探析了诗歌《在地铁站》的语言魅力。20xx年11月号下旬刊《文教资料》中刊登了一篇《庞德<在地铁站>的意象叠加手法分析》,该文章着重论述了诗歌中意象叠加这一艺术手法。而中南大学的胡伶俐则在《论埃兹拉·庞德<在地铁站>中的陌生化现象》中将陌生化理论引入诗歌分析,另辟蹊径,视觉新颖。

其次,关于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学术作品则是百花齐放,主要有王诺、鲁枢元、韦清琦、刘文良等。王诺著有《欧美生态文学》、《欧美生态批评》以及《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等书籍,主要以欧美作品为载体,阐述了她的生态文学理论和理解。除此之外,还有刘文良的《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生态批评》,韦清琦《绿袖子舞起来: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鲁枢元的《心中的旷野:关于生态与精神的散记》以及《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

1.2.2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术研究中,将庞德《在地铁站》与生态文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也较罕见。而较之本课题,直接研究诗歌和生态文学的还是较多。英国著名的文论家拉曼·塞尔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对于文学中的各种理论都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并分析了从柏拉图时代以来的经典诗歌。另一位著名学者彼得·琼斯在其作品《意象派诗选》中首选了庞德的《在地铁站》,对其意象叠加进行了阐述。

1.3 课题的原创性

通过对现有的有关《在地铁站》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学者们对于该诗的评析主要着眼于作者的意象手法,而本课题则是另辟蹊径,从生态的视觉来重新解读该诗。

1.4 主要参考文献

[01] Chapman, J.L and M.J.Reiss.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02] Davenpoa, Guy. Cities on Hills: A Study of I-XXX of Ezra Pound Cants [M]. Michigan:UMI

Research Press, 1983.

[03] Estok, SC. A Report Card on Eco-criticism [J]. The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Niverstites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2001.

[04] Flory, Wendy Stallard. The American Ezra Pound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05] Glotfelty, Fl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ture Ecology [M]. Athens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06] Glotfelty, Fl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ture Ecology [M]. Athens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07] Gore, Albert. Earth in the Balance: Ecology and the human spirit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2.

[08] Harold, Bloom. Ezra Pound [M].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l987.

[09] Homberger, Eric.Ezra Pound:The Critical Heritag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0] 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M]. New York:

Scribners, 1972.

[11] Marshall, P. Nature’s Web: an Ex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 [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Ltd, 1992.

[12] Nanel, Ira B.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zra Pound [M].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Odum, Eugene P. Ecology: The Link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5.

[14] 胡志红. 文学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J]. 四川大学学报, 2006.

[15] 李美华. 英国生态文学[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8.

[16] 刘 蓓. 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 文学理论研究, 2004.

[17] 刘文良.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生态批评[J]. 云南社会科学, 2008.

[18] 毛 娟. 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J]. 当代文坛, 2006.

[19] 鲁枢元. 心中的旷野:关于生态与精神的散记[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7.

[20] 鲁枢元. 文学的跨界研究: 文学与生态学[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11.

[21] 王 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2] 王 诺. 欧美生态批评[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23] 王 诺. 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24] 王岳川.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5] 韦清琦. 绿袖子舞起来: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的具体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稳步快速上升,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不仅仅是日常生活,文学领域近年来关于生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课题将从生态的视觉探析潜藏在庞德《在地铁站》背后的生态话语。“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该诗中主要运用了“脸”“地铁”“花瓣”“树枝”等意象,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呈现出一幅凄凉鬼魅的场景。同时运用隐喻,将人的“脸”比喻成“花瓣”,把“地铁”则写成是“树枝”。这些意象各自代表了什么,诗人为什么把这两组意象如此安排。这样一种意象的叠加背后又是怎样的深意。自然遭受了什么,让花瓣和树枝都如此的凄凉;人类经历了什么,变的如鬼魅般虚幻和陌生;社会承载了什么,透着一股压抑与悲凉。而这种现象的形成,与这三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都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总之,本课题将围绕上述问题,探析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2.2 研究方法

在生态批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书籍文献、上网查询资料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定性分析方法对具体的诗篇进行论述。

2.3 预期结果

生态文学是文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揭示生态恶化的责任。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分析和探寻《在地铁站》背后的生态话语和生态警示意义,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来折射现实社会的精神,社会和自然等各方面灾难性的忧患,从而反省自身,为建构起真正和谐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增加一份可能性。

三、 研究设计

3.1 文本来源

庞德《在地铁站》选自于《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2 理论框架

生态批评以研究文学中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问题为主,力求在作品中呈现人与自然界的复杂动向,共同呈现社会生态问题。从生态文化角度重新阐释阅读传统文学经典,从中解读出被遮蔽的生态文化意义和生态美学意义,并重新建立自然、精神和社会的和谐的生态话语。生态批评对艺术创作中的人的主体性问题保持正确立场—既不能有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也不能绝对地自然中心主义立场,而是讲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

3.3 分析方法和讨论步骤

1.选题: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开题:确定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好开题报告。

3.查找资料: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

4.写论文提纲:根据所查内容列出论文提纲。

5.正式写论文:根据所查内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论文。

6.修改论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并完成论文。

四、 时间安排

20xx年07月11日—09月 10 日 搜寻文献,完成“外文翻译”,交指导老师。 20xx年09月11日—10月10日 完成“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

20xx年10月11日—10月 31日 查阅及整理资料,为后续论文正文写作做好准备。 20xx年11月01日—14年01月15日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正文初稿。 20xx年01月16日—04月 20日 正文由指导教师审查,学生修改并完成正文。 20xx年05月07日—05月09日 装订论文。


第二篇:意象派;在地铁车站;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

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意象派诗歌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将意象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融成一体。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反对按固定音步写诗,认为均匀的格律诗是等时性的、起催眠作用的“节拍器”。

庞德极力赞成“意象并置”,他的意象性在这首诗中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意象单纯性与意象丰富性的结合。

诗人庞德19xx年在《高狄埃一布热泽斯卡:回忆录》中说:“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站。突然间,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有一个漂亮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都在努力寻找能表达我的感受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此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为了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歌,然后销毁了,六个月以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诗。一年后我又写这首日本和歌式的诗句。” 这首仅有两行的短诗可以分开解析,因为每个诗行都能独立构成完整的意义。从逻辑上讲,删去任何一个诗行,另外的一个诗行都能独立存在并且书写出一个完整的意义。

此外,我们也可把这两个诗行合在一起解读,因为第二诗行是对第一诗行的补充和解释;同时,这是一首意象诗,第一行是诗人之所见,第二行是诗人之所思。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行至关重要,是这首诗的精华之所在,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是诗人在一瞬间思想与情感的统一体。

忽隐忽现的面孔也代表人生之旅的不可预测性。

未来是模糊的、神秘的、不可知的、甚至是虚幻的。人生路上往往布满鲜花,但又充满荆棘,既令人神往,又充斥着挑战。每个人面临的机会均等,关键是你能否有效地把握等待你的机会。人的一生往往有很多机会,有的人没有抓住一次,而有的人则能够抓住所有的机遇。面对种种选择,我们必须深思而行。因为,我们一旦抉择,想改变选择决非易事。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决不能忘乎所以,切记要居安思危;当我们深陷逆境甚至绝境之时,决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颓废堕落,走向毁灭。因为人生变幻无穷,所谓柳岸花明又一村即是如此。 由此看来,空间的狭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生的不可知性,使人们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由此而产生的无奈和压抑令人窒息。如何生存?如何更好地生存?这是现代人面临的新问题。

诗行中暗淡、潮湿的地铁车站象征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

众所周知,这首诗作于世界两大集团之间矛盾日益剧烈的19xx年,世界大战的阴云正笼罩着欧洲上空。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不愿看到人类互相残杀,都不希望这场灾难降临。但是,人们又似乎预感到这场厄运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类向何处去?人类的前途命运将会如何?许多仁人志士对人类的前途十分担忧,认为前景暗淡,就像地铁车站一样阴沉、潮湿、昏暗、无光。忽隐忽现的面孔寓意朦胧,人们对前景堪忧,找不到出路,对将要到来的现代化战争模糊不清,一无所知。忽隐忽现的面孔又象征瞬间易逝性。战争无人性化可言,不管是美丽的或者丑陋的面孔都经不起现代化战争的浩劫。

忽隐忽现的面孔揭示了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淡漠、隔阂。

置身于都市之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西方社会常常以金钱为标尺

衡量人的价值,因而,追逐金钱成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西方社会中那种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阻碍了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沟通和交流,更没有关心、爱护和帮助。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猜疑、对立、冲突、矛盾。在茫茫的人海中,所有你不期而遇的人都很神秘、朦胧,恰似庞德在地铁车站看到的那些忽隐忽现的面孔。

二、意象派与意象诗:

1、“意象”,通俗地讲,就是诗人感觉中的具体对象。但又不是纯粹的客观对象,而是.理性与感情的结合体,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广义上说,它指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所包孕的一切知觉心象的总和,狭义上说,它指创作主体的主观心象和客观事物在语言中的融会与具现。所谓“意象诗”’它是东西文化融合的杰作。诞生于本世纪初欧洲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开创了现代诗歌运动的潮流。意象派诗歌的理论渊源大致可分为法国象征主义、中国古典诗词与日本的和歌俳句,还有唯心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其准确、凝炼、自由、意象的特点给予后来的诗歌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意象派诗歌自身超现实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它注定成为诗坛的匆匆过客。

庞德曾解释道:意象主义的要旨“在于不把意象当作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他的关于意象派诗歌的思想集中体现在19xx年3月发表在芝加哥的一份名叫《诗刊》的杂志上。

2、意象是刹那间理智和情感的复合,庞德对其称为意象迭加。它是指将比喻与所修饰的意象直接联在一起,中间省去联接词,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3、意象派的主张:意象派诗人提倡具体鲜明意象的呈现,主张不加叙述和雕饰,追求言简意赅和客观的表现。对于意象派诗人来讲,诗歌创作既不是借景抒情,托物寓意,也不是油然而生的激情的宣泄。

4、意象派诗歌中诗人的地位

诗人作为“人类立法者”的地位和在诗中的地位都必须淡化。当诗人完成诗歌创作,便“离”我们而去。这样一来,诗人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格局”,这个格局中诸多的“联系”需要读者去“实现”。读者对“格局”的“制造”确定着诗的意义,或者说给予诗的最终生成。我们可以深入诗的意蕴结构,想象诗人的情怀,体味诗人的感受,领略诗中的奥妙。我们对诗的解读或者使诗的再生成虽然相对于原作来说属于“第二层阶”的创造,但毕竟是诗的意义得以产生的重要契机。

意象是寓有作家主观情思的艺术形象,是经过诗人情感、想象、思想、美学趣味等重新处理过的感觉,来自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万取一收”的筛选与熔炼。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对意象的创造及其审美作用都很看重。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庞德开始称意象为“旋涡”,他说:“意象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他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连串思想或思想的旋涡,充满着活力。”

5、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础

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柏格森认为只有借助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真实,才能创造和欣赏美。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许多意象派诗人热衷于捕捉瞬间的印象和幻觉,又由于意象派诗歌高度浓缩,大多数篇幅极短,且一味追求唯美,其局限性是很难表现多层次深刻主题。这些缺陷限制了意象派诗人的成就,使得英美意象派的影响远未能如法国的象征主义那样渗透各种文学体裁。

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对庞德的影响,在庞德的早期著作中可见一斑。庞德说,“诗歌是极大感情价值的表达”,诗歌“致力于传达精练的感情”,“给予我们人类情感的方程式”;在《几条禁例》中,庞德为“意象”下的定义是“在瞬息间呈现

出来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然而,在庞德的作品中却看不到奔腾的、狂放的、热烈的感情,因为“活力或情感表现在形式中”。[3]庞德认为,“情感力量产生意象,强烈的情感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图式。情感不仅产生了“图式单位”和“形式的排列组合”,它也产生意象。也就是说在诗歌中,情感被“融合”,“被导入”人的头脑中,以意象为载体呈现出来。

三、关于庞德

出生于爱得华州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在宾夕发尼亚州长大成人。并曾经就读于著名的宾夕发尼亚大学的罗曼语言文学系。在上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了美国历史*古典文学以及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庞德一生坎坷不平,阅历丰富、博学多才。他曾因声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而被美国政府以叛国罪将其逮捕。从而使他成为美国20世纪一位许多人想避而不谈却又不得不谈开的尴尬人物。他又曾周游列国,足迹遍及欧美大陆。广泛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并结识了各国的文坛泰斗。同时庞德又是一位学识渊博、学贯东西的文学天才。他不仅能自如地运用大多数欧洲语言,而且熟谙古今文学史,精通古英语、普罗旺斯、中世纪意大利、日本的和歌俳句和中国古诗的格律。后来

步入诗坛的庞德在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终于形成了颇具影响力且又代表一个时代的诗风的意象派诗歌。

四、《地铁车站》的解读

这首仅有两行的短诗可以分开解析,因为每个诗行都能独立构成完整的意义。从逻辑上讲,删去任何一个诗行,另外的一个诗行都能独立存在并且书写出一个完整的意义。

此外,我们也可把这两个诗行合在一起解读,因为第二诗行是对第一诗行的补充和解释;同时,这是一首意象诗,第一行是诗人之所见,第二行是诗人之所思。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行至关重要,是这首诗的精华之所在,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是诗人在一瞬间思想与情感的统一体。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解析这首诗,我们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第一种读法如下:

困境之一:生存的威胁

第一诗行是一幅独立的画面:脸庞、人群。英文词汇apparition有两个意义,一是隐现,二是幽灵。那么,我们也可认为第一诗行的画面为:脸庞、人群、幽灵。

第二诗行也是独立的画面:树枝、花瓣。

这两个诗行独立而不依存,每一个诗行都构成独立而且完整的意义。第一诗行中的人群和面庞表达的实际上是相同的意义,因为诗人突出的是人群中人的面孔之隐现。诗人在地铁车站的主观印象是:一群人一闪而过。诗人没有做任何解释和陈述,只是客观地再现了一个事实:他在那一瞬间看到的仅仅是几张面孔或匆匆去赶乘地铁的一群人。

瞬间出现而又即刻消失的面孔或人群,象征现代都市生活的快速节奏,寓意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众所周知,美国人向往大自然由来已久,自爱默生以降,“回归自然”的口号一直回响在美国人的耳畔。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不但企慕“晨兴理荒秽,月荷锄归”的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而且十分向往大自然的山光水色。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大批农业人口移向城市定居,城市一夜兴起,不断拓展的大都市却显得越来越狭小。层出不穷的新发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大大地加快了活的步伐,使人们愈加感觉到生活的节奏太快了,令人难以企及。同时,这也使人们感到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新奇、模糊,就像诗人在地铁车站看到的那几张面孔一样,使人感到十分朦胧。

忽隐忽现的面孔或人群象征现代生活的瞬息万变,代表人生变幻莫测。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既是现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又是科技文明的奴仆和附属品。面对种种新发明,现代人普遍感到周围的世界变得十分模糊、缥缈、虚幻,就像人群中忽隐忽现的面孔一样,令人难以琢磨。这个变化似乎来得太快、太突然,人们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其结果是难以适应。人们感到,生存已经受到巨大挑战。尽管如此,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接受挑战。生活一旦成为重压,便没有享受可言,便会索然无味。我们如果仅仅是为了生活而生活,那么,生活的价值又何在?

忽隐忽现的面孔也代表人生之旅的不可预测性。

未来是模糊的、神秘的、不可知的、甚至是虚幻的。人生路上往往布满鲜花,但又充满荆棘,既令人神往,又充斥着挑战。每个人面临的机会均等,关键是你能否有效地把握等待你的机会。人的一生往往有很多机会,有的人没有抓住一次,而有的人则能够抓住所有的机遇。面对种种选择,我们必须深思而行。因为,我们一旦抉择,想改变选择决非易事。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决不能忘乎所以,切记要居安思危;当我们深陷逆境甚至绝境之时,决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颓废堕落,走向毁灭。因为人生变幻无穷,所谓柳岸花明又一村即是如此。 由此看来,空间的狭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生的不可知性,使人们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由此而产生的无奈和压抑令人窒息。如何生存?如何更好地生存?这是现代人面临的新问题。

困境之二:死亡的威胁

很明显,诗人在第一诗行呈现的是活生生的人和幽灵(apparition的第二个含义)。人乃生者,而幽灵则是死者的鬼魂——死者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诗人在此突出强调的是生与死、入世与出世、人世与地府的关系。诗人精心地把生者与死者安排在一起,旨在揭示生与死仅有一墙之隔,人世与地府近在咫尺。 是啊,人生是如此短暂!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即便你能活上一百年,那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人生苦短,是抓住每寸光阴有所为,还是“对酒当歌”,虚度时光?也许诗人借此告诫读者珍惜时间,有所为? 诗人特意将生与死并置在一起,旨在强调困惑人类的永恒主题,生还是死?

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圣哲伟人在身陷逆境或绝境时常常对此大胆置疑。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苟且者有之,偷安者亦有之;坦然者不乏,蔑视者亦多;有的生时惊天动地,死则感天地,泣鬼神。爱伦·坡面对死神,追求再生的美感,希冀灵魂的升华和超脱;项羽生为人杰,死也为鬼雄;文天祥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为后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狄金森笔下的死神则是一位和蔼可亲、彬彬有礼的绅士,她面对死神,谈笑风生,洒脱自如;弗罗斯特在死亡面前,徘徊不止,当生活的重压使他喘不过气时,他认为生不如死,当他想到人间的美好时,他又认为死不如生;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表现出虽死犹荣的悲壮美。

困境之三:“人造墙”

忽隐忽现的面孔揭示了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淡漠、隔阂。

置身于都市之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西方社会常常以金钱为标尺衡量人的价值,因而,追逐金钱成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西方社会中那种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阻碍了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沟通和交流,更没有关心、爱护和帮助。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猜疑、对立、冲突、矛盾。在茫茫的人海中,所有你不期而遇的人都很神秘、朦胧,恰似庞德在地铁车站看到的那些忽隐忽现的面孔。

正是这种距离迸发出一种张力,产生的距离美和朦胧美使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令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困境之四: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第二诗行中的花瓣和树枝陈述的也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因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花瓣象征人类的童年或者青年,即人生的黄金时段。儿童或青年时期往往精力充沛,意气风发,才思敏捷,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因此,花使读者看到的是一种风标、象征、希望和憧憬。花瓣使观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给人美的享受,使我们忘却烦恼和忧伤,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然而,世间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最美丽的花朵最容易凋谢,恰似美丽的容颜一样,随着岁月的流失,会黯然失色。青春易逝,美景不常,时光不再,花开花谢,叶生叶落,年复一年,此乃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美丽花瓣的易逝性不正像人的青春一样难以常驻吗? 困境之五:战争的威胁

第二诗行中暗淡、潮湿的地铁车站象征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

众所周知,这首诗作于世界两大集团之间矛盾日益剧烈的19xx年,世界大战的阴云正笼罩着欧洲上空。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不愿看到人类互相残杀,都不希望这场灾难降临。但是,人们又似乎预感到这场厄运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类向何处去?人类的前途命运将会如何?许多仁人志士对人类的前途十分担忧,认为前景暗淡,就像地铁车站一样阴沉、潮湿、昏暗、无光。忽隐忽现的面孔寓意朦胧,人们对前景堪忧,找不到出路,对将要到来的现代化战争模糊不清,一无所知。忽隐忽现的面孔又象征瞬间易逝性。战争无人性化可言,不管是美丽的或者丑陋的面孔都经不起现代化战争的浩劫。

第二种读法如下

我们也可把这两行诗视为统一体,放在一起读解。诗的背景是庞德在巴黎地铁车站的经历。当时,他在那里看到一群人急匆匆地赶乘地铁,由于地铁车站昏暗不清,诗人仅看到几张面孔一闪而过。当他看到人群中那些面孔时,他突然联想到美丽的花瓣,勿庸置疑,那些面孔是十分美丽的,诗人借美丽的花瓣比喻美丽的面孔。第一诗行与第二诗行在句法上互不关联,但在意义上却相互补充、紧密交融而不可分割,因为花瓣像美丽的脸庞一样,给人带来欢乐、享受、遐想、灵感、激情、才思、睿智。然而,由于花瓣处于阴暗的地方,得不到阳光的照耀,因此显得时明时暗,给人一种神秘感、朦胧感,这与第一诗行的“隐现的脸庞”给人同样的感觉。诗人将花瓣置于阴暗潮湿之处,无疑衬托出地铁站的氛围。

诗人运用“意象迭加”手法,表现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快速节奏或者美的易逝性“。诗人将意象之间微妙而又必然的联系,用‘意象迭加’的手法,完全表达出来,从而收到了一种置理智与情感为一体的艺术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庞德的这首短诗,我们不能不承认他的做诗才能。”(黄宗英2003:134)

“意象迭加”手法并不是庞德的发明,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的“落叶他乡村,寒灯独夜人”,以及辛弃疾的“照影溪梅,怅绝代佳人独立”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庞德自己说过,这首诗“是处在中国诗的影响之下的”,这首诗无论在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酷似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庞诗和白诗的前一句都是面孔,后一句都是花,中间都无连接词,

都运用了“意象迭加”手法。众所周知,庞德无论是在汉诗英译中还是创作英诗时,都试图让英语尽量靠近中国古典诗歌的句法,以达到简洁、凝练。

——刘保安《地铁车站》:人类的困境与尴尬

《在一个地铁车站》主题的多层次性

把人脸看做花瓣,而且是绽放在被雨水淋得发黑的树枝上,这恐怕只是诗人的一种灵视或幻觉吧。从表层看,表现的是诗人因人群中的这些美丽的脸庞蓦然间触发的清新感、惊奇感。深入看,人群中就这么几个犹如花瓣美丽的脸庞,而且这些花瓣是开在“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联系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这是不是象征都市生活的腐败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

人类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异化,是不是意味着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已所剩无几?

五、《在一个地铁车站》的意象

从结构上看,《在一个地铁车站》一共只有短短的两行,甚至还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正如“人不可貌相”一样,这区区两行诗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色彩丰富、构图生动的画而:雨过人晴,地铁车站门前人头攒动;在湿漉漉的黑色沥青地而的映衬下,无数行人的脸庞与色彩绚丽的雨伞和雨衣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宛如一个姓紫嫣红、花团锦簇的花园,真是所谓“浓缩了便是精华。”

1、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创作心理过程

2、对“幽灵般显现的而孔”的理解

庞德在这肖精美的意象短诗中,设置了两个极为鲜明的意象,即“幽灵般显现的而孔”和“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这两个意象都是诗人在瞬间捕捉的,很像许多中国诗人在触景生情的情况口占一绝一样。

首先,诗歌的第一句便开门见山的陈述了诗人意欲呈现的景象。“幽灵、幻影”一词恰如其分而又形象遍真的传递了那此在地铁车站突如其来而又出人意料的而孔。我们可以想知,在一个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地铁车站,那此像幽灵一般不断地出现的而孔应该包括一系列来去匆匆的而孔和悠然自得的而孔;也应该包括老态龙钟的而孔和人真话泼的而孔;还应该包括一张张摩登漂亮、英俊潇洒的而孔和因循守旧、默守陈规的而孔。显而易见,包含这样一系列形态不同、神情各异的而孔是现代大都市特有的现象。

事实上,庞德所发现的这种瞬间美——群中幽然浮现的一张张脸庞,只不过是巴黎大都市的一隅。按照“意象派”诗歌理论,庞德意欲表现的这个“apparition实际上象征着整个巴黎这座人杰地灵、充满生机的浪漫之都。

但是,要用区区几行诗描写整个城市谈何容易。如何在诗歌中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丰富的情感、最深刻的感触表达出来,是庞德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位杰出的“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庞德是一个学贯东酉的文学人才。他既熟知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原则”,又对中国古诗比如,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和日本俳句这些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的体裁所强调的“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创作原则有所涉猎,

因此他熟谙用意象表达的技巧,深深懂得从有限的文字中去发现无限的意义的重大意义。 如何使用具有更大张力的文字让读者从确定的文木中不断地发现这些含义呢?诗人经过再三推敲与琢磨,终于写出了这首只有两句的诗歌。它既像中国古诗又像日本和歌。通过两个意象的并置他最终找到了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最大限度内容的方法。其间的艰辛,从他在19xx年在《高狄埃一布热泽斯卡:回忆录》中说的那段话便可略窥一斑。

3、对“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的理解

(即诗歌的第一句)以比喻的手法生动、逼真地向读者展示了新鲜、愉悦的突然感受。这种感受是真切的,实在的。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味。此处的“petals”和“black bou沙”既相互联系、相互衬托又相互区别和对比,各具象征含义。很显然,诗句中所描述的湿漉漉的枝条是暗色调,是花瓣的背景。它象征着巴黎这个幽暗、潮湿的地铁车站。

这里花瓣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具体地说,它象征着庞德一刹那间在地铁车站的过往行人中看到的美。正如英国诗人拜伦在他的著名打情诗—“她在美中行”中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她”漫步于“美”中的生动画而一样,庞德也在这首小的诗中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的画卷。 这样的韵味,真不亚于拜伦的经典名句“美‘波动’在她鸟黑的秀发上/或者‘散发’出淡淡的光辉(Which waves in eyes raven trees/Or softly lightens over her face)所刻画的意境。

总之,《在一个地铁车站》全诗中只有两个意象,“人群中的脸和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叠加在一起,这完全是在匆忙的行走的人群中获得的瞬间意象,写出了诗人一瞬的视觉印象,一瞬间的内心感受。但是,庞德的这首经典的意象诗中的意象诗中仅有的两个意象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诗歌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张力是无穷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歌颂城市繁忙喧闹的生话中转瞬即逝的美,也可以理解为暗示成人在钢筋水泥中奔波的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还可以理解为表现国王人群的动态美中所包含的花瓣一样的静态美,还可以理解为??总之,两个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无穷的意味。

——《一个地铁车站》的意象内涵剖析 覃承华

4、论《在地铁站里》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地铁站里》只有两句话,一共十四个单词,创造了四个意象:面孔(faces)、人群(crowd)、花瓣(petals)和树枝(bough)。虽然全诗没有一个动词,但每一个名词就是一幅画面,几个画面依次出现,在读者心理上产生一种叠加、比兴效果,使读者把“面孔”(faces)与“花瓣”(petals),“树枝”(bough)与“人群”(crowd)甚至与标题中的“地铁站”(station of the metro)联系在一起。 意象派诗歌要求读者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尽可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面对意象派诗歌的一个或数个意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在地铁站里》也不例外,尤其是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庞德在《在地铁站里》中创造了四个意象,一共描绘了四个画面,且两两相对(face对petals,crowd对bough),寓情于景,通过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使读者从两两相映的四幅画面当中去体会其中的意义。这瞬间产生的四个意象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感情。

《在地铁车站》是一幅以黑色为基调的色彩丰富的图画。诗中“花瓣”(petals)代表柔和、红润的色调,而与其对比映衬的“树枝”(bough)作者用了“wet”和“black”来修饰,显然是一种暗淡的色调。如“黑”(black)是指火车的黑、铁轨的黑、柱子的黑,也指地铁站内光线的黯淡和站台上拥挤的人群的模糊状。诗人利用这种色彩上的反差,把几张漂亮的面孔从光线黯淡的地铁环境中突出出来。从词义上看,“wet”在诗中不仅仅含有“潮湿的、湿漉的”意思,而且含有“伤感的”意思,“black”也不仅仅含有“黝黑”含义,而且含有“忧郁的”意思。因此,可以说行色匆匆人群和潮湿幽暗的地铁站的给诗人一种消极、感伤的印象。

诗中既有景语(face对petals,crowd对bough),又有情语(wet和black),寓情于景,赋予景以感情色彩。诗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wet”和“black”这两个主观词上。通过进行对比映衬,诗人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便显现出来:和喧闹的工业都市相比,美好的事物是何等柔弱!这又怎不让诗人感到“wet”和“black”所隐含的忧郁和感伤!诗人在这里描写一个场景,捕捉生活中的一个镜头,有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或许是在潮湿幽暗的地铁车站中倍感孤独,或许是由花瓣般美丽的面孔而念及亲人。

可以看出,在诗中四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明显的。其主导意象“花瓣”(petals)象征那些美丽的“面孔”(faces)。“树枝”(bough)象征“地铁站”(thestationof themetro)或其中的“人群”(crowd)。而“地铁站”(thestation of themetro)则象征着喧闹的工业都市,“wet”和“black”表达了诗人所隐含的忧郁和感伤。

但是,诗人为何用“花瓣”(petals)来比喻那些美丽的“面孔”(faces)呢?“花瓣”的“原形”又是什么?要真正理解这首小诗,还要从文本外找到它的象征意义。

庞德在写《在地铁站里》时,正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种种社会的弊端逐渐显露。人们的信仰危机在加剧。在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格守了数百年之久的价值标准受到了挑战,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思想和心灵方面受到了冲击,产生了浓重的孤独感、空虚感、异化感和迷惘感。西方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摇摇欲坠,社会中充斥一种的不满、怀疑、虚无和悲观的情绪。在这一片凌乱芜杂的精神荒

园中,庞德及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和思想家们的心中工业文明充满了疑虑,对远去了的田园生活充满留恋和向往。

《在地铁站里》表达了诗人个人在繁忙生活的一瞬间感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西方文明前途一种百思不解的困惑和疑虑、迷惘和思索。诗人诗中用“花瓣”(petals)一词可谓是匠心独运。“花瓣”(petals)表面上显然是美好的事物的象征,但“花瓣”(petals)已不是“花”,是破碎的花,象征着代社会和生活的支离破碎。“花瓣”(petals)脱离树枝而四处飘落,则是一种无助和孤独的象征。“花瓣”(petals)与潮湿的、黝黑的“树枝”(bough)毫无关系,“花瓣”(petals)和“黑树枝”(bough)的并置为一种不协调的情景。“花瓣”(petals)落于“黑树枝(bough)正如汉语中常说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样,可谓徒劳无益,没有意义,是一种错置,一种混乱。而“人群”(crowd)本身意味着杂乱无序、“地铁站”(the station of the metro)作为工业文明的物向人们显示的只是空旷高大的建筑、昏暗幽深的隧道和如大树枝般蜿蜒曲折的铁轨,这无一不象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缺乏人性、冷酷无情,由此可想象这些“脸庞”(faces)在“人群”(crowd)和“地铁站”(station of the metro)中的命运了。支离破碎、错置、混乱和无序,这正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的典型时代特征。《在地铁站里》中的“脸庞”(faces)和“花瓣”(petals)就像马致远在其小令《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那样,是诗人的理想家园,但这理想家园在现代工业社会显得多么孤零无助。通过把柔弱美好的事物和无序的工业文明相比、对照,诗人把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了出来,也表达了自己态度,同时也把问题留给了读者。

《在地铁站里》的主题涉及到西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带着忧郁、严肃、深沉、理性的情绪,简短的两句含有巨大的张力。

更多相关推荐:
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话语建构

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话语建构作者刘坚彭程光明日报20xx年01月10日06版性别意识话语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一方面它建构以性别意识为对象的内容话语另一方面它建构以性别意识为主体的话语内容因此性别意识话语建构既是传播...

话语建构与意义争夺——香港双非婴儿事件话语分析

话语建构与意义争夺香港双非婴儿事件话语分析一选题的来源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开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交流内地对香港的扶持与带动作用愈加明显与香港社会各阶层的交流融合也愈发深入但是两地的摩擦矛盾却日渐频繁双...

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

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用原则之合作原则2一数量准则2二质量准则4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原则5一作为倾听者的谈话类主持人5二作为话语把控者的综艺类主持人81一合作原...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作者唐爱军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85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执政话语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历史性转型提升了自身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并且以建设为核心的执政话语内部也存在着变迁不断实现从基于发展实...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

首页gt文库gt专家专栏gt政治gt正文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20xx01191257学习时报唐爱军字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执政话语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历史性转型提升了自身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并且以建设为核...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语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日益强有力的挑战结果导致其领域的愈益狭窄甚至萎缩这无疑已经在我们的一些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学界的...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刘立华谢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29摘要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近10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相关报...

第五讲 话语的性别建构

第五章话语的性别建构引子案例分析白蛇传叙述的历史演变1明代被冯梦龙编入警世通言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为了警世2清朝陈遇乾义妖传四卷五十三回续集二卷十六回这时的青白二蛇开始成为义妖3赵清阁改编白蛇传主题由拥护或屈...

以建构性学习理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认知与实践

五大领域以建构性学习理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认识与实践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彭菲尔德Penfield博士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对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作出了解释在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之前大脑...

在话语交际活动中实现言语意义的建构

在话语交际活动中实现言语意义的建构丹凤小学王璐课堂话语是任何学科的课堂上所发生的谈话师生通过话语交流信息达到某种交流目的语言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就像在数学课上语言担负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在英语课堂中师...

文化话语权博弈视域中的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文化话语权博弈视域中的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作者陈永斌光明日报20xx年01月02日06版文化话语权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体现在日益严峻的意识形态渗透与产业竞争过程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政治交流和其他领域...

夏静:对待立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

夏静对待立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夏静20xx0322193200来源文学评论京20xx年6期英文标题BinaryOppositionandtheDiscourseofChineseLiteraryTheor...

话语建构(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