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论养生一句话

时间:2024.4.14

百岁老人论养生一句话

“长命百岁”,过去只是一句祝福的话语。而今却在千万人身上成了现实。人们多么希望从寿星族群那里觅到几条妙方,作为自己增寿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也正是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那么,也让我们来探讨一回寿星们的长寿秘诀罢。

1.适当运动

唐代医学家耿思邈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103岁寿星谢肇说:“每天早晨起床后按摩手脚可健身。”

103岁寿星冯阿凤说:“我的长寿秘诀是早起、勤梳洗;每天梳头半小时。”

104岁寿星吴图南说:“我得益于从9岁开始练太极拳。”

113岁时的寿星王臻说:“没有别的,就是爱动,不动就衰老,不动就得病。” 114岁寿星旬舍保说:“我干一辈子农活,劳动可使人长寿。”

137岁寿星吐地沙拉依说:“我的长寿秘诀是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静结合。” 154岁寿星内丹道功高师吴云青说:“我整个身心都放在习练内丹道功上。”

2.心理平衡

百岁寿星马寅初说:“心理健康人长寿。”

百岁艺术大师刘海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宽宏大量,豁达乐观,宠辱不惊。这样自然就会随遇而安,心旷神怡了。”

百岁爱国寿星孙越琦说:“做事无愧于心,不管别人知道与否.也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我无愧于心,我心安理得,就可以活得长了。特别是老年人对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开,放得下。”

百岁夫妻袁敦梓和毛惠琴说:“家庭和睦人长寿。”

101岁将军寿星张学良说:“宽宏大量益长寿。”

105岁寿星向多本说:“淡泊名利人长寿。”

105岁寿星陈椿说:“我长寿的秘诀是可喜不大喜,可忧不大忧。”

115岁波兰寿星雅尼娜说:“无论什么灵丹妙药都比不上快乐对健康长寿的用处大。” 122岁法国寿星珍妮·卡蒙特说:“我的长寿秘诀就是笑口常开,我相信我会笑着离开人世。”

3.合理营养

百岁老人刘海粟说:“我饮食很随便,但食欲有节,不瞎吃,定时定量,不偏食。” 百岁寿星孙墨佛说:“我喜欢吃大葱、大蒜。”

103岁寿星孙璇说:“我讲究食物搭配,荤素平衡,营养平衡。”

105岁寿星张门氏说:“我的长寿秘诀是喝茶。”

110岁老教育家陈椿说:“我平时总爱吃些蔬菜、豆腐之类的清淡食物,每隔几天才吃些鱼肉虾等美味的东西。”

112岁日本寿星白滨若说:“我喜欢吃豆腐。”

116岁寿星舒均和说:“粗茶淡饭人长寿。”

117岁新疆寿星阿吾拉说:“我喜欢吃瓜果。”

119岁寿星买买提·托手提说:“吃得香甜,睡得安稳,所以我一个人活了两个人的寿命。”

4.适度社交

百岁寿星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名言:“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百岁夫妻袁敦梓和毛琴说:“家庭和睦人寿。”

104寿星喻育之说:“广交良友,有益健康。”

111岁寿星书法家苏局仙说:“人是动物,要天天活动,天天学习,天天做事。动物就是要动,不动便成废物。”

5.学习娱乐

百岁的老将军吴西说:“要营造自己的第二个春天。在无为中创造有为,在闲时中创造情致。”

百岁棋王谢侠逊说:“嗜棋者长寿。”

百岁寿星郎静山说:“从事创造性劳动者益健康。”

百岁寿星郭惟一说:“我喜欢音乐,音乐是生命的火花。”

102岁将军童陆生说:“对我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医治衰老的良药。”

109岁寿星李本善说:“我爱好读书,寓养生保健于读书之中。”

110岁阿根廷老妇费尔南德斯说:“大家都在为将来做准备,我也想学点文化。”“我身体硬朗,想再活若干年。”

111岁寿星苏局仙说:“练书画能强身延寿。”

116岁寿星让·卡尔迈说:“钓鱼有益于身心健康。”

6.淡泊名利

百龄寿星张国基说:“人不能计较名利。丢掉名利就没有羁绊,没有疙瘩,就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对人类而言,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惟有健康才是一切的一切。”

百岁老人刘海粟的座右铭也是“宠辱不惊,淡泊宁静”。

105岁寿星向多本说:“甘于淡泊名利人长寿。”

7、顺其自然

百岁的植物病理学家陈鸿逵教授说:“长寿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既要积极乐观地生活,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正视生命。”

103岁寿星冯阿凤说:“我的长寿秘诀是早早起、勤梳洗。每天梳头半小时。” 104岁的摄影大师郎静山说:“我没有什么养生之道,只不过是顺其自然而已。” 104岁寿星章金女说:“顺乎自然即养生。”

107岁寿星黄双凤说:“我这一百多岁是大山给的。青山绿水育人寿。”

119岁寿星库尔班亚克说:“我的长寿秘诀是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119岁寿星买买提·托乎提说:“吃得香甜,睡得安稳,所以我一个人活了两个人的寿命。”

123岁寿星玛丽亚·德卡尔莫·热罗米英说:“独身也是一种长寿。”

130岁寿星库尔亚克说:“我的长寿秘诀是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看了这么多长寿老人的经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使自己活得健康长寿些!


第二篇:109位百岁老人鲜为人知的长寿养生秘诀首度曝光


第一部分 1.“淡、杂、鲜、野”,长寿的不传…我建议您多向如皋人学习,炒菜时少放盐,或者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等来替代盐和酱油调味,坚持下去,您也能像陈继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样活得很长。如皋人在春天采摘野菜的生动画面让我不由得想起《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仕女春采图,如诗如画,真是令人神往。就像日本人的饮食中用柠檬多于用盐、冰岛人以鱼虾和蔬菜为主要食材一样,长寿之乡如皋人的日常三餐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遵循着“淡、杂、鲜、野”的饮食原则。这种“道法自然”的三餐方案和饮食文化意境,与长寿之乡如皋本地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明代嘉靖年间完成的《如皋县志》中,如皋的民风被记述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而“淡、杂、鲜、野”的饮食风格恰恰从日常生活中“吃”的层面折射出如皋人的性格特质。我们可以把如皋人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看作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处事方式的一个逻辑概括,这其中暗含的是一个以儒家食礼学说和道家养生学说为核心的如皋长寿养生概念的成熟。如皋当地的物产非常丰富,农产品、蔬菜瓜果、水产品、肉禽类,品种相当齐全和多元。长寿之乡的人们正是利用这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当搭配成不同的种类,在讲究“淡、杂、鲜、野”的同时,注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使食物结构合理,营养均衡,从而保证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一)淡少盐淡食是如皋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炒菜时几乎不怎么放盐,一大家人通常要两三个月才能吃完一包500克的盐,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都有点儿不可思议。明代学者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就讲了一个少吃盐让人长寿的小故事。他说,他曾经到过一个地方,那里有兄弟3人,都80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强壮健康。他问三兄弟养生秘诀,三人回答:“我们这里不产盐,吃盐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尽量少吃盐,而且每天坚持干农活,其他没什么。”听到这里,陈继儒不禁感叹,这正是“咸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明代著名养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秘要》中强调:“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甘则不益肉,辛多败正气,咸少促人寿。”他提倡饮食要五味调和适中,任何一味偏多,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盐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使人短寿。纯粹从生理需要角度来讲,成人每天吃1克盐就足够了,当然,那样饭菜未免太没味道,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南方人饮食本就清

淡,一般不会超过这个量,但北方人口味偏重,觉得盐、酱油放少了,菜就没法吃,而且炒菜之外,还要吃腌的咸菜、咸肉、咸蛋等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肯定超标。长此以往,必然身体健康堪忧,那还谈什么长寿啊。我建议您多向如皋人学习,炒菜时少放盐,或者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等来替代盐和酱油调味,坚持下去,您也能像陈继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样活得很长。第一部分 2.“淡、杂、鲜、野”,长寿的不传…(二)杂所谓“杂”,就是粗粮、细粮混着吃,荤菜、素菜搭配吃。由于如皋滨江临海、地形平坦,兼有海陆物产,所以,这里杂粮、瓜果、蔬菜、鱼虾、肉蛋等产品十分丰富,这就决定了如皋人的营养摄食绝不单一。据当地长寿研究所调查资料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又吃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主食之外,还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当丰富和多元。我随手记下了一份流行于如皋坊间的三餐食谱:餐别大米白面杂粮荤菜素菜瓜果早餐粥包子、烧饼脆饼、馓子玉米糁儿粥元麦糁儿粥荞麦饼、山芋粥咸鸭蛋、香肠肉松等饼酱、咸菜乳豆腐午餐米饭面条大麦面、荞麦面汤肉禽类、鱼、虾、蛋类、菌类油菜、菠菜、韭菜、丝瓜、黄瓜、西红柿等草莓晚餐粥馒头、面条同早餐同午餐、香肠茶干黄瓜、豆腐乳等零食炒米脆饼、馓子膨化类苹果萝卜花生白果草莓等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如皋长寿饮食“粗细搭配、荦素兼有”的特点。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单独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所以只摄入单一食品肯定会造成人体营养素的缺失。我国传统中医自古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认为吃得越杂,越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协调。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山坡上种同一种树木,成活的就很少,而且长势也不会太好。而像原始森林那样,植物林林总总、千差万别,就能生机繁盛、郁郁葱葱。要知道,自然界的食物链、营养链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各个器官也不例外。从饮食美学的角度来说,只习惯吃几种食物,人的口味会产生审美疲劳。而经常以不同品种和不同口味的

食物来调适生活也是如皋老人的一种饮食趣味。第一部分 3.“淡、杂、鲜、野”,长寿的不传…(三)鲜如皋人吃东西特别讲究新鲜,当地人称为“出水鲜”。比如,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场剖的,文蛤要当场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当时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贮存蔬菜,基本都是当天赶早市买来的,这完全得益于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的有利条件。明末大才子李渔当年在如皋生活时就喜欢吃新鲜瓜果,其中尤以杨梅为最。李渔吃杨梅必须攀上杨梅树,尽情地摘吃,就图吃个新鲜好口味,直到解馋为止。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回浙江之后。在家乡兰溪,他每每约几个好友,上山观美景,入园采杨梅,现摘现吃,其乐无穷。他还在饱尝美食之余写下《杨梅赋》一篇,以抒发新鲜果物带给自己的美好享受。新鲜蔬菜不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好口感,而且里面的营养成分也破坏得最少。它们就好比清晨的清新空气,携带了生命最初的信息密码,附加着大自然的阳气,被人体摄入后具有补心补肺、养护肠胃、调适脏腑的作用。所以如皋人说:“三日可无肉,但一日不可无新鲜蔬菜。”大量资料表明,新鲜的萝卜、青菜、豆芽和丝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为它们中所含的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抑制肿瘤,但放置两天后,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质就会损失殆尽,所剩无几。第一部分 4.“淡、杂、鲜、野”,长寿的不传…(四)野如皋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无霜期长,非常适宜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可以说大自然为如皋人采吃野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如皋人的眼中,蓬勃生长的野菜是大自然的精髓,它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是护佑生命的珍馐佳肴,所以在长寿之乡的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当地民谚说:“如皋人好奇怪,有菜不吃吃野菜。”野菜的采集和食用在如皋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年董小宛隐居如皋时就采摘蒲藕蒿蒴、桃梅蓉菊等各种鲜花野菜,腌制咸菜,做得黄者如蜡,绿者如翠,而且经她手制作的菜肴、糕点等都有一种异香绝味,被认为是难得的长寿佳品。现代的如皋人会在春天摘香椿头、枸杞头,夏天挖芦笋和小蒜,秋冬吃胡萝卜缨、荠菜、芫荽。他们在春天采摘野菜的生动画面让我不由得想起《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仕女春采图,如诗如画,真是令人神往。从中医的角度看,野菜不仅能够丰富餐桌

,它还是一味防病治病的良药。比如,如皋人常吃的荠菜就有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压的作用,能治疗痢疾、肝炎、高血压、眼病等疾患;蒲公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于糖尿病、肝炎病人食用;马齿苋不但消炎解毒的作用显著,而且还能预防痢疾,并对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有独特的疗效;苦菜则可以解毒、冷血,治疗痢疾、黄疸、肛瘘;野苋菜清热利湿,可治痢疾、肠炎、膀胱结石、甲状腺肿大、咽喉肿痛等病症;蕨菜具有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的作用,可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的辅助治疗。人类对营养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健康不断增进的过程。如皋“淡、杂、鲜、野”四字诀概括了长寿之乡饮食文化中所隐含的长寿奥妙,作为一种源于大自然、融入地方文化的饮食特色,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已获得广泛认同,并且使长寿之乡的人们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得“淡、杂、鲜、野”的饮食秘诀,就是找到了打开健康长寿之门的第一把钥匙。第一部分 5.“早晚喝粥,中午吃饭”,想不长…“两粥一饭”模式其实体现了如皋人三餐倾向清淡的饮食特点,它是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独有偶,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也有这样的习惯。大道至简,这个看上去极为普通的饮食传统,其实蕴藏着最丰富的长寿科学。早晚喝粥,中午吃饭,这几乎是古今每个如皋人饭桌上不变的三餐食谱,已经延续了好几代。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已十分优越,不再为粮食发愁,可“两粥一饭”的饮食传统依然保留。长期关注长寿现象的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在如皋坊间流行的“两粥一饭”饮食模式与当地人的长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粥一饭”概念最具含金量的部分是早晚喝粥。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喝粥。即使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如今,相对传统的如皋人家庭中早晚仍然是准备一锅热腾腾的大米粥或玉米糁儿粥,外加包子等主食。那些因为赶早班在早点铺里吃了豆浆、油条的年轻人,晚上回到家里,也要在吃上一碗米饭后,再喝一碗玉米糁儿粥。要是时光回到20年前,如皋人早晚喝粥的习惯更是雷打不动。粥,古时称糜、膻、酏等,古人写作鬻。中国从汉代起就有关于粥的记载,宋代诗人陆游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彻底道出了粥的神性气质。明代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列有50多种粥的做法和药效。可见,在那时,粥就是公认的养生保健佳

品了。早晨喝粥的好处是调节脾胃,因为胃经过一夜的蠕动,存食基本排空,此时处于空虚状态的胃正需要补充水分和吸收营养,如果吃些生冷坚硬的食物,则会刺激胃,使胃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医学入门》中有“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的记载。宋代文学家张耒专门写了一篇《粥记》来说早晨喝粥的好处:“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经常喝粥,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作用。而傍晚酉时(17~19点)是“肾经当令”,即肾经值班的时间,此时补肾事半功倍,所以晚上喝粥补肾的效果会特别好。古人都极力称赞粥的养生保健功效,在长寿之乡,许多老人就是通过坚持早晚喝粥,治好了胃痛、失眠和便秘的毛病。不过,喝粥最大的好处还是养胃,因为它不但不会消耗胃气,而且能补益胃气。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保养好胃,就等于是在长寿这条路上成功了一半。中午吃米饭是一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饮食习惯,如皋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如皋人中午的餐桌上拒绝大鱼大肉、大油大糖,青菜、萝卜、菠菜、豆腐才是如皋人的当家菜、家常菜,就像如皋俗谚说的:“鱼上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两粥一饭”模式其实体现了如皋人三餐倾向清淡的饮食特点,它是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独有偶,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也有这样的习惯。大道至简,这个看上去极为普通的饮食传统,其实蕴藏着最丰富的长寿科学。第一部分 6.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胆汁新陈代谢,宜养胆;丑时(1∶00—3∶00)肝经当令,肝血推陈出新,宜养肝;寅时(3∶00—5∶00)肺经当令,新鲜血液输送全身,宜养肺;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利于排泄,宜养大肠;辰时(7∶00—9∶00)胃经当令,利于消化,宜养胃;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利于营养的吸收,宜养脾;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周身血液循环加快,宜养心;未时(13∶00—15∶00)小肠经当令,身体吸收营养物质,宜养小肠;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宜养膀胱;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调节人体水代谢,宜养肾;戌时(19∶00—21∶00)

心包经当令,增强心系统功能,宜养心;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打通百脉,使百脉休养生息,宜养五脏六腑。第一部分 7.“三菜一汤”保长寿“三菜一汤”就着米饭,构成了如皋长寿之乡丰富的午餐食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与被誉为世界第一长寿食物的日本和食有异曲同工之效。在长寿之乡如皋做客,主人中午通常会用当地流行的“三菜一汤”来招待您。这种饮食模式已经在那里流行了半个世纪。“三菜一汤”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食谱,但在长寿之乡却是很有说法的。大多数家庭的“三菜一汤”讲究的是两荤两素或一荤三素。“两荤”一般为肉禽类菜(猪肉、鸡肉、牛肉等)和水产类菜(鱼、虾等)各一种,可以其中一个是主菜,另一个是汤。细心的人会发现,无论是“两荤两素”还是“一荤三素”的模式,素菜的量永远大于荤菜的量。这说明,如皋人在有意识地加重素食的分量,即便是“两荤”格局,荤菜其实只是带有点缀的色彩。在长寿之乡如皋,饭桌上没有蔬菜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那顿饭怎么吃都不会舒服。汤在长寿之乡一般是作为副菜考虑的,如皋人饭前饭后都要喝汤。尽管如皋人不像广东人那样热衷于煲汤,但午饭必有一汤。制作虽然简单,却颇费思量。如果一顿饭有两个荤菜做主菜,那汤一定是蔬菜汤;如果一顿饭只有一个荤菜,那汤可以是荤的,也可以是素的。在如皋人“三菜一汤”的菜单上,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菜色有以下几种:肉禽类:红烧猪肉、冷切羊肉、酱牛肉、白果炒子鸡、青椒冬笋肉片、芹菜肉丝、韭菜蘑菇肉丝、大蒜猪肉丝;水产类:红烧河鱼、清蒸江鱼、盐水海虾、炒河虾、韭菜文蛤、红烧带鱼、蒜苗烧黄鱼;蔬菜类:炒油菜、炒芹菜、炒茼蒿、炒韭菜、丝瓜青豆、冬瓜虾仁、氽芦笋、鸡蛋西红柿;豆制品:红烧豆腐、清炒茶干、凉拌豆腐丝;汤:油菜汤、荠菜豆腐汤、紫菜鸡蛋汤、排骨萝卜汤、肚肺汤、鲫鱼汤、老母鸡汤、肉片蘑菇汤、冬瓜汤。“三菜一汤”就着米饭,构成了长寿之乡丰富的午餐食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从主食米饭当中摄取到供给身体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从素菜及汤中摄取钙、植物性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也可以从荤菜中得到动物性蛋白质及防止头脑老化的必需脂肪酸。这与被誉为世界第一长寿食物的日本和食有异曲同工之效。日本和食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最常见的三种食物是饭、酱汤和时菜,用料普通,制作简单,以清淡为贵。

米饭再加上“三菜一汤”是和式餐桌上的基本模式。室町时代(大约14世纪)被确立为正式场合典礼仪式所用的本膳料理就是三菜一汤,江户时代以宴会料理闻名的会席料理或怀石料理,也都是以一汤三菜为主。一直到现在,日本人正餐的菜单仍旧延续这种一汤三菜的基本组合。和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以米为主食,作为能量的基本来源;蛋白质以水产类和大豆为主,也可以通过少量食用动物肉获取;其他的营养从薯类、菌类和绿叶蔬菜中获得。这是日本人长寿的饮食基础。长寿的获得在于每一餐都动脑筋去思考。长寿之乡如皋的“三菜一汤”饮食模式基于最简单地摄取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现实考虑,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既经济又实惠,却蕴藏着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长寿秘诀。第一部分 8.活神仙的饮食懂得吃什么,懂得怎么吃,如此一来,什么样的食物都可以调和成益寿延年的食物。人就是一个“生命木桶”,要想盛满水,就要求组成它的所有木板齐全,如果木板缺一块,怎么盛满水呢?即使别的木板再长,也不能替代缺少的那一块。人体内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不能在人体内自行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如果人体缺其中的一种,另外7种就会作废。这就好比完整的木桶上有8块木板,缺一块,木桶就漏水了。而且您要知道,木桶的盛水量与组成木桶的最短一块木板长短有关。如果8块木板中有一块特别短,那其他几块再长也没有用。这个“木桶理论”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多方面的,不能顾此失彼,给生命带来危害。食物品种需要多样化,仅仅注意荤素搭配是不够的,还应做到有粗有细,才能全面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如皋长寿老人每日饮食中粗粮和细粮均匀搭配的占九成。在长寿之乡走访时,我发现,家家户户常年延续以米饭、糁儿粥、各种面食作为主食的习惯。中国约有四成的居民不吃杂粮,近两成的人不吃薯类,这在长寿之乡如皋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粗粮主要包括燕麦、玉米、小米、高粱、荞麦、各种豆类、薯类等。一般来说,粗粮的口感不如细粮。对于老年人来讲,由于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下降明显,因此,应该选择易于消化的细粮,以提高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但要是过分讲究精细,也会导致老年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平衡。所以,长寿饮食必然是粗细搭配的。而且研究表明,单一食用大米时,蛋白质的利用率一般,如果以2/3大米加1/3的玉米,蛋白质的利用率就能

大幅度提高,如果以玉米、面粉、大豆粉各1/3制成混合食品,那么营养价值可提高8倍。如皋人在熬玉米糁儿粥时,总是喜欢加入大米或山芋、红豆、芋头等,这简简单单的家常食物既体现了“有粗有细”的长寿美食观,又与科学饮食原则不谋而合,如皋老人不愧个个都是营养专家。如皋人在遵循有粗有细原则的同时,还对食物品种精挑细选,通过日积月累,他们掌握了食物搭配的利与弊、宜和忌。用他们的话说,只有吃得合适才能有营养,搭配错了就要伤身。比如,他们不把白糖和鸡蛋同煮,也不把鸡蛋与豆浆同食。他们说,鸡蛋和白糖同煮,吃了会胀肚子,好半天消化不了;而豆浆性味甘平,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和鸡蛋一起吃,就会犯冲,吃了对身体不好。逢年过节,如皋人的饭桌上常有兔肉和螃蟹,不过,如果吃了兔肉,这桌菜里肯定没有鸡蛋。因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两种寒性食物凑在一起,吃了肯定会拉肚子。而在吃螃蟹时,如皋人一定要搭配生姜,因为螃蟹性凉,是体质偏寒偏虚之人的发物,生姜性热,两种东西一块儿吃,可以使寒热平衡,身体不受伤害。另外,他们还懂得,不管是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螃蟹都不能与柿子、梨、羊肉同吃,柿子和蟹肉在胃中会形成一种难以消化的东西,让人腹痛,甚至拉肚子不止。梨为凉性食物,与寒性的螃蟹同食,会损伤脾胃。羊肉性味甘热,而螃蟹性寒,二者同食不仅减弱了羊肉的温补作用,而且有碍脾胃,伤人元气。吃完螃蟹后也不能立即喝凉水或凉茶,否则就要拉稀。懂得吃什么,懂得怎么吃,如此一来,什么样的食物都可以调和成益寿延年的食物。第一部分 9.均衡的营养才有效果(1)不挑食,吃得舒服,营养均衡,这就是如皋人的营养观。营养就存在于我们平平常常的膳食中,健康也就是这么简单!营养是什么?营养就是恰到好处。什么是恰到好处?如皋长寿老人的回答是,不挑食,也不吃多余的。中医认为,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都是天地阴阳二气所化,天地赐给我们的食物只要身体受用,并在体内获得平衡,就都是有价值的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营养没有好坏,只有均衡。中医的精髓在于“调理”,通过食物或药物,调节人体吸收的营养,达到阴阳平衡,从而使身体更健康。所以在如皋老人眼中,一碗鱼翅与一碗大米饭,在营养上没有好坏贵贱之分,天天吃鱼翅的人未必比天天吃大米饭的人更健康。营养学家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他们认为谷

类食物是人类摄取营养的基础,而这类食物正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他们鼓励人们多吃蔬菜与水果,因为水果和蔬菜所含的营养物质在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长寿之乡如皋,本地出产的大米、高粱、小米、玉米、三麦、大豆、芋头、山芋及各类蔬菜、水果、水产、肉禽等,基本上包含了膳食宝塔的全部内容,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都可以从这些食物中获得。而更令人惊奇的是,长寿之乡特定的饮食模式正好与平衡膳食宝塔相契合,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如皋长寿老人们沿着一条坊间约定俗成的饮食坐标一路前进,可以称得上是“长寿饮食计划的先锋”。百岁人瑞最多的白蒲镇4位9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三餐食谱在如皋长寿老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姚福生,男,98岁早餐:玉米糁儿粥一碗(一两),包子一个(2两),茶干4片,豆酱少许;午餐:一小碗米饭,红烧肉一块(或鱼少许),蔬菜若干,汤(蔬菜汤、鸡蛋汤)一碗;晚餐:一碗米粥,中午剩菜,豆酱、茶干少许;水果:苹果;其他:一周吃两个烤山芋。冯老太,女,95岁早餐:水饺一碗(2两),鸡蛋一个;午餐:一小碗米饭,两块肉(鱼少许),蔬菜若干,汤一小碗(豆腐汤或蔬菜汤);晚餐:一碗玉米糁儿粥,荞麦饼一个,中午剩菜;水果:苹果。黄老太,女,104岁早餐:脆饼两个(用水泡);午餐:一小碗米饭,炒肉片,豆腐、蔬菜若干,汤一小碗(鱼汤或青菜汤);晚餐:一碗玉米糁儿粥,中午剩菜,糖醋大蒜。陶氏,女,98岁早餐:大米粥(隔两天吃糁儿粥),咸黄瓜,乳豆腐;午餐:一小碗米饭,两块肉或鱼,蔬菜若干,汤一小碗(豆腐汤);晚餐:不吃。第一部分 10.均衡的营养才有效果(2)4位老人的日常饮食都没有任何山珍海味,有的只是家常蔬菜,粗细搭配,荦素搭配,完全遵循了“淡、杂、鲜、野”的饮食原则。需要说明的是,长寿老人的三餐食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为了满足口味的享受,使食物更加丰富,在均衡营养的原则下,也不停变换食物种类,如果说今天吃的红烧肉,明天可能就是红烧鱼,后天就是海产品。长寿村的人是很难坚持一种荤菜吃两天的。另外,如果同一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大体近似,就可以通过膳食互换的方式进行调整,像您每天吃一条鱼很生厌,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每次吃一小块。同类互换就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例

如,大米可与白面或杂粮互换,馒头可与相应量的面条、烙饼、面包互换,大豆可与相应量的豆制品或杂豆类互换,瘦猪肉可与等量的鸡、鸭、牛、羊、兔肉互换,鱼可与虾、蟹等水产品互换,牛奶可与酸奶、奶粉等互换,依此类推。互换膳食宝塔中同一层次的食物内容,却不颠倒膳食宝塔的层次,这是长寿之乡百岁老人的一种饮食自律。“荤素搭配,有粗有细”是如皋长寿之人饮食的一个原则,在如皋,真正的素食者很少,当地人不喜欢大鱼大肉,但也不肯让肚子“寡油”,他们懂得植物蛋白永远代替不了动物蛋白的道理,而且从人类进化和抗衰益寿的角度看,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才能长寿。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都市饕餮之人大量摄食动物脂肪等高热量食物,无视其他营养食物的存在,膳食宝塔的层次被他们无意中打乱了,这种对平衡膳食宝塔的颠覆常常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不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引起疾病。不挑食,吃得舒服,营养均衡,这就是如皋人的营养观。营养就存在于我们平平常常的膳食中,健康也就是这么简单!第一部分 11.如皋长寿参考资料营养学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人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第一层:谷类食物,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一部分 12.每顿只吃八分饱,人体阳气才不少长寿村老人说,吃七八分饱,阳气能够将这些食物化掉,化掉的食品会变成气,补充人体阳气,阳气一足,人就有精神;反之,胃里食物太满,阳气不能将它化掉,反而还消耗了阳气,人自然觉得身体疲惫不堪。万物皆有“术数”,中国古谚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身患眼病、肺结核、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但仍然活了82岁。他的养生经验就是每顿只吃八分饱。我在如皋走访长寿老人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吃饭只吃八分饱”。秦赵氏老人已经105岁高龄了,还能自己做针线活,老人的孙子告诉我,老人家从旧社会走来,吃过很多苦,解放后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特别是这二三十年来,即使是在农村,也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可再好的东西,

老人家也不多吃,差不多八分饱了就放下筷子。“吃饭只吃八分饱”,这在长寿之乡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饮食原则,也是被医学和时间证明了的长寿秘诀。如皋长寿村有“饱食多害”的说法,老人们觉得吃得过饱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部,从而使心脏和大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引起不适,导致疾病。西晋的张华在《博物志》中就有“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的告诫。《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指出食物中的五味,不论哪一味吃多了都是大忌。比如,酸性入肝,过食酸味,会使五脏中的肝气淫溢而亢盛,脾气衰竭。肝在五行中属木,木盛则克士,而脾属土,所以肝强脾就弱,日久脾气绝。同样,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苦味使人皮肤粗糙,毛头脱落;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脸发黑,肾脏中的肾气失去平衡;过食辛味会使人筋脉败坏,精神受损。所以“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属阳,地属阴,如果我们能把饮食这个有形有质的东西法于天地,懂得节制和取舍,就可以使身体阴阳和谐,永葆健康。这套理论换成长寿之乡老人的话就是,吃七八分饱时,阳气能够将这些食物化掉,化掉的食物会变成气,补充人体阳气,阳气一足,人就有精神;反之,胃里食物太满,阳气不能将它化掉,反而消耗了阳气,人自然觉得身体疲惫不堪。如皋长寿老人知道,秧苗插得太密就会影响收成,甚至颗粒无收。人的生存也就像植物的生长,间隔太密了会因缺乏营养而死掉,太疏了又不容易成活。日常生活的经验给长寿老人的启示就是饮食有节,既然秧苗要疏密有致,那么人的饮食也不应该太满。我在如皋走访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10多位老人常年不吃晚饭,这是几十年无意中形成的一个“怪僻”。104岁的姚老太有20年没吃过晚饭,她每天晚上天一黑就上床睡觉,早晨5点起床,然后开始吃早饭,吃的是糁儿粥或大米粥,现在生活好了,就加点儿麦片。90岁的刘大爷30年来晚上只吃一个苹果,或者泡2两炒米(地方特产,米经膨化后的熟米粒),就上床睡了,从来没有觉得饥饿。这些不吃晚饭的老人,早饭和午饭也不多吃,大多粗茶淡饭,他们的肠胃都很干净。日本长寿老人在谈到长寿饮食方法时,也总结出“吃八分饱,喝一杯茶”的经验。这是日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长寿秘诀:当吃饭吃到八分饱时,就必须放下筷子,然后喝一杯茶,此时会有吃饱的满腹感。万物皆有“术数”,中国古谚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吧。第一部分 13.要识得食物的“四性五味”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我们只有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皋老人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进行合理膳食搭配,并且依据多年总结的经验,辩证利用食物的属性,形成膳食养生的民间秘诀,真是值得天下老人仿效!《黄帝内经·灵枢》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适寒暑也是长寿饮食的一个定律。中国古代医家早就提出食物的四性五味之说,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中医认为,寒凉性食物如白菜、南瓜、藕、田鸡、兔肉等具有清热泻火和解毒的功能;温热性食物如生姜、大蒜、大葱、韭菜、狗肉、羊肉、白酒等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一般来说,寒性食物会使人身体各种分泌物增加、大便稀薄、脸色发青;热性食物会使人出现舌干、口燥、眼屎多、小便黄、头皮屑多、脸红甚至牙痛等症状。如果身体出现的症状介于寒、热之间,偏向寒则为“凉”;偏向热则为“温”;不温不凉则为“平”。人的身体也是分寒热的,寒性体质的人产热低,手足较冰冷,脸色苍白,容易出汗,大便稀,喜欢喝热饮;热性体质的人,产热量大,脸色红赤,容易口渴,小便色黄赤而量少,喜欢喝冷饮。如果寒性体质的人食用寒凉性食物,则其自身冰冷的感觉更严重,由于四肢冰冷感增加,末梢血液循环不良,造成即使在暑热天气下,仍有手足麻痹的感觉,而进入冬天寒证更加剧烈。同样,如果热性体质的人食用温热性食物,则会导致口干舌燥,上火,使热证加剧。在长寿之乡如皋,许多老人都有诸多忌口,比如,火旺的人很少吃羊肉、狗肉、泥鳅、桂圆和韭菜,因为这些热性食物,火大,食用后会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而怕冷的人,不吃螃蟹、竹笋、柿子和香蕉,因为这些食物性寒凉,吃了会使肠胃不适,甚至造成腹泻,使阳气受到损失。特别是那些带病延年的老人,在饮食上格外讲究忌口,比如,水肿病人一定是淡食,忌盐;胃病泛酸者不吃醋,也不吃生冷食物;发热病人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有痈疮肿毒者更是忌羊肉、鸡蛋、虾、蟹和猪头肉等“发物”。“发物”之说在如皋坊间有着广泛的认知,它是指那些容易诱发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传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患背疽,忌食发物,而明太祖朱元璋害怕在他死后功臣们会架空他的子孙,因此得知徐达的病症后,立即嘱咐钦差送两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只好当着钦差的面含泪吃下“发物”,结果当夜发病而死。在古代医

学中,食物除四性外,还有“酸辛甘苦咸”五味之说,它是食物性能的又一表达。其中,酸涩味指代的功能是收敛坚阴;苦味指代开泄燥湿;甘能补益调和;辛能发散,通气血;咸能软坚泻下。《黄帝内经》中的“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胃禁酸、肺禁苦、肾禁甘”,其实是对发物的另一层面的解读。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我们只有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皋老人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进行合理膳食搭配,并且依据多年总结的经验,辩证利用食物的属性,形成膳食养生的民间秘诀,真是值得天下老人仿效!第一部分 14.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如皋长寿村的老人把“发物”分为六大类:1.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2.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3.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4.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5.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6.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第一部分 15.如皋长寿老人只吃时令蔬菜按照阴阳气化理论,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只有在一定的生长周期内成熟,含的气味才够。而违背自然规律生长的菜,也是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没有节令的气质,从而导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常吃对人体无益。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不时,不食”,意思是不吃不符合节气的蔬菜。饮食与节气的关系紧密,这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按照阴阳气化理论,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只有在一定的生长周期内成熟,含的气味才够。中医讲究“气”,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而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违背自然规律生长的菜,也是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没有节令的气质,就像一个变性人,形似而实不至,从而导致食物寒热不调,气味混乱。如夏天的白菜,冬天的西红柿,含激素太多,常吃对人体无益。另外,《黄帝内经》中也告诫人们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同时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在长寿之乡如皋,长寿老人基本上只吃应时、应地、应季的新鲜蔬菜。比如,他们春天吃新鲜的小油菜、韭菜、青椒、蒜苗、豆芽、松子等,这些都是季节菜又是偏阳性的食品,适合春天养阳。特别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一种不断生发的功能,阳气很

足;还有,松子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生机勃勃,它里面一定有着足够的阳气。夏天,他们吃刚摘的西红柿、丝瓜、黄瓜、菠菜等,这些新鲜蔬菜可以使体内的气向外生发,排掉多余的藏气。秋天,他们吃刚挖出的萝卜、花生、莲藕、山药、芋头等,尤其是山药和芋头,前者补肾健脾,后者润肺、滑肠、补血,适合气血收敛。而在冬天,如皋人除了多吃油菜、白菜、山芋、红枣外,还要增加温补的动物食品和海产品。另外,他们常吃的季节菜还包括:洋葱、大蒜——春夏之交来吃,能发散风寒,抵御流感病毒的袭击;冬瓜——夏天吃,能祛胃火、止咳嗽,消除心胸烦躁;南瓜——夏天吃,能补中益气,降低血糖;马齿苋——夏秋季节来吃,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除身体上的血肿;苦瓜——夏秋季节吃,能明目补气,止渴消暑;黄花菜——秋天吃,能养血平肝、利尿消肿,能预防痛风;莲藕——冬季吃一些,能益血生肌、健脾开胃,能让脸色红润,精神气足。现在,城市供应的蔬菜大多是大棚种植的。虽然种植手段的改变,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使我们可以不囿于时令而吃到各个季节的蔬菜,但这同时也给现代人的身体带来了一定伤害。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说,就是“逆之则灾害生”。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菜在营养学家眼中是“低营养菜”。因为大棚里阳光照射远低于大田,蔬菜光合作用不足,导致叶绿素不足,同时,大棚通风不好,使有害物质超标。蔬菜是人体矿物元素的重要来源,植物体内的矿物元素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而植物生长的湿度、温度及风速均能影响植物叶片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根系的吸收,这就使得人无法从蔬菜中获得足够的矿物元素。如皋人正是遵循了《黄帝内经》中“食饮有节”和“逆之则灾害生”的饮食原则,顺应时令,只吃应季菜,让身体与大自然高度和谐,才获得了神仙一般的长寿生活。第一部分 16.亲近远亲食物远亲食物中保留了近亲食物所不具备的对人体有益的珍稀长寿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只要通过吃远亲食物,才能将其补回。“亲近远亲食物”是我在长寿之乡走访后总结出的一条饮食原则。它虽不是如皋坊间的说法,但是我发现,如皋的长寿家族都谨慎食用猪牛羊肉,也很少吃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与人工合成的食物。他们的菜单上永远是米饭、糁儿粥以及大量蔬菜。一位97岁的长寿老人告诉我,他们家吃鱼虾比动物肉多,吃蔬菜、野生菌比鱼虾多。这与“近邻不如远亲”的

现代长寿饮食观念不谋而合。把鱼虾蟹与牛羊猪相比,前者离人类远些,植物类食物又远于动物类食物,这种在空间和生物学关系上以及物种进化过程中距离人类相对较远的食物,就被称为“远亲食物”。同理,这个概念还可以延伸:野生食物远于人工种植的食物,海洋中的食物远于陆地上的食物。远亲食物中保留了近亲食物所不具备的对人体有益的珍贵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在长寿之乡,人们不懂这些理论,但却因为吃了远亲食物身体受益匪浅而自觉地继续吃。用如皋人话说就是,吃四条腿的不如两只脚的,吃地下跑的不如天上飞的,吃天上飞的不如水里游的,吃水里游的不如地上种的。如皋人常吃的远亲食物主要有:蘑菇、海带、芦笋、洋葱、黑木耳、螺旋藻等。蘑菇是如皋乡村大面积种植的菌类。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蘑菇性甘寒,入肠、胃、肺经。《神农本草经》里说,蘑菇可以祛蛔虫、蛲虫,解蛇螫之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通便排毒、镇痛镇静,对稳定老年人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显著的疗效。如皋人用鲜蘑菇加瘦猪肉切片炒制,对老年人脾虚气弱、食欲不振有显著的疗效。而如果用鲜蘑菇与鸡同炖,不仅美味,还可以治疗脾虚纳差、神疲乏力等症状。香菇与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关系较远,也是如皋人常吃的远亲食物。它味甘性平,不温不燥,不寒不凉,入肝、胃二经,具有独特的馥郁香味,又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蘑菇中的上品,被称为“素中之肉”。《本草求真》记载,经常食用香菇,能健胃益气,延年轻身。相传北阳太守王立经常头晕目眩,白天无法履行公务,晚上彻夜不得安宁,极感苦恼,服药也不见效果。后来,赶来看望他的岳父得知其病情后用香菇煎汤让他服食,几天之后,病情果然大有好转。如皋人餐桌上以香菇为原料的菜肴很多,有香菇冬笋、香菇炒菜心、香菇炒肉片、香菇炒三丝、香菇豆腐汤、香菇煨鸡等。他们用香菇加大枣共煮,治疗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气血亏损等症引起的面容枯槁、肌皮失调、气血不正;用香菇、木耳、豆腐和瘦肉一起煮的汤,对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特别见效,这道汤也被称为味道鲜美的长寿汤。海带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洋食品,被誉为“碘之王”。中医认为,海带性味咸寒,既可软坚散结,又能行水化湿,治结核、脚气、水肿等症,还能解酒毒及煤烟毒,孕妇常吃海带,对胎儿发育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

有益。因为它对预防血管硬化、心脏病和肝硬化能起很好的作用,所以又被誉为“长寿食品”。如皋濒临黄海,海带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食物,如皋老人用绿豆、海带和大米掺和炖熬的绿豆海带粥,是降血压的绝好食方。另外,用干荔枝10枚与海带、海藻同煮,加黄酒、葱、姜、大料、桂皮、盐等佐料,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而以海带、鳖甲、大枣、猪肉炖成的长寿汤更是如皋老人每周必食的补气驻颜、益寿延年汤。黑木耳多寄生在桑、栎、榆、杨、槐等树木枯朽的枝干上,原为野生,现在一般是人工培植,如皋人多选择山林产黑木耳作为家中常备菜。黑木耳味甘性平,入胃、大肠经。我们祖先在寻觅食物充饥果腹的过程中就认识到黑木耳的食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说它能“益气补肌,轻身强志”。的确,在中医看来,黑木耳作为食品,味甘淡,可随个人的喜爱任意添料调味,制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而作为药物,则是难得的补品,虽性平力缓,却不腻不躁,可常服久用。如皋人喜欢用黑木耳作菜肴的配菜,比如,在炒肉片和肉禽炖品中加入黑木耳,不但使菜肴鲜美,还能强身健体。在如皋人的家传秘方中,将红枣、木耳合成一个补血的木耳红枣汤,月经前一个礼拜到月经结束这段时间每天或隔天食用,能改变女性的黄脸色。用黑木耳和红枣、粳米、冰糖熬成稀粥,可以滋阴润肺,治疗咳嗽、咯血、气喘等症。但在如皋,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吃木耳十分谨慎,因为黑木耳滋润,易滑肠,会加重腹泻症状。螺旋藻属蓝藻类,墨绿色,因呈螺旋形而得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物之一,更是距离人类十分遥远的远亲食物。它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长期食用,可以保护心血管、肝、肾,对贫血、风湿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能美容、调节免疫力、抗辐射、抗疲劳,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新鲜的螺旋藻只要用水冲洗干净后即可食用,如皋老人一般是加水饮用,也有人与果汁、稀饭等食物同时饮用或涂抹在面包、馒头上食用,常吃螺旋藻的如皋老人都气色清新,精神焕发。中国人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再好的亲戚也比不得跟前的邻居;但在养生这个问题上,就得说“近邻不如远亲”,远亲食物才是我们身体最需要的。蘑菇、海带、芦笋、洋葱、黑木耳、螺旋藻等,都是远亲食物中营养价值比较高的,多多亲近它们,您的身体就会百病不生。第二部分 1.萝卜虽是小人参,巧用却比人参灵如皋长寿现象被发现后,很多人开始探索如皋人爱吃萝卜的奥秘。世界各

地的营养专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如皋人家中经常食用的萝卜真的是世上一种不可多得的长寿之物。如果如皋人的菜篮子里没有萝卜,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在我走访过的90岁以上的如皋老人中,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吃萝卜的。106岁的刘镜寰老人平常喜爱绘画,我问起老人的日常饮食,他说,平生最爱吃的就是普通的萝卜和青菜。他的儿子还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年,老人因为肺部感染而咳嗽不止,连说话都困难,但他不吃药、更不打针,只是每天坚持吃萝卜,4天后,咳嗽就止住了。还有102岁的杨同新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去医院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特别是心血管完全没有出现明显老化的迹象,医生都感到非常吃惊。杨同新的孙子告诉我,老人几乎不吃别的水果,就是爱吃萝卜,每天都要生吃两个,还爱吃萝卜干,喝糁儿粥时一定要就着吃。我在想,如皋的萝卜一定是承袭了仙气的,要不,它为什么由衷地受到如皋老人们的青睐。如皋的萝卜在外界也有很好的口碑,它的品种很多,有鸭蛋头、洋胖子、茄儿头、雀儿嘴、四十子、百日子等,其中尤以茎盘细长、好像脖颈的捏颈儿最为著名,它以皮薄、肉嫩、汁多、甘而不辣、嚼后无渣而享誉四方。甚至,连“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都不如如皋的萝卜皮”。如皋长寿现象被发现后,很多人开始探索如皋人爱吃萝卜的奥秘。世界各地的营养专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如皋人家中经常食用的萝卜真的是世上一种不可多得的长寿食品。如皋大街小巷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晚吃萝卜早嚼姜,气走医生不开方”“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萝卜在如皋人养生保健方面的不凡功效。元代有人专门写下诗篇来赞美如皋的萝卜,“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明代大医李时珍也对萝卜推崇备至,据说,他家的餐桌上每顿都少不了萝卜这个“小人参”。另外,光绪末年,年岁已大的慈禧太后患腹泻并伴头涨、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等症状,情况十分不妙。此时,一名御医当机立断,以萝卜熬汤,让老佛爷内服,很快老佛爷的病就好了。现代医学也对萝卜赞颂有加。西医认为,萝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吃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防治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结石等疾病,并从根子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萝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还不错,煎炒

烹炸、凉拌、生吃、煮汤、腌酱菜都很可口。萝卜煲羊腩汤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消食,还能预防皮肤干燥、皲裂、生冻疮;萝卜煲鲍鱼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食疗方;萝卜饼可以缓解呕吐、咳喘、腹胀等症状;白菜萝卜汤可以治疗感冒;萝卜烧墨斗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血压,还能减肥。既然萝卜对人有如此多的神效,心灵手巧的如皋人就不仅将平平常常的萝卜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甚至连其他地方弃置不用的萝卜缨都被他们变废为宝,做成酱菜、汤羹。看一看他们的做法:萝卜缨酱菜:把萝卜缨洗干净,加少量盐腌制,挤去水,切成细末,滴少许醋和香油拌匀,即成一道上好的凉菜。清炒萝卜缨:把萝卜缨在沸水中焯一下,再快速放入凉水中浸凉;待锅烧热放油,放姜蒜爆香后,放入切成小段的萝卜缨、辣椒,大火爆炒即成。萝卜缨海带汤:萝卜缨洗净,切成段,清水烧开后,投入萝卜缨和海带,加几滴香油即成。总是被如皋城市以外的人们忽视的还有萝卜皮,许多人吃萝卜时因为怕辣,就把萝卜皮剥下扔掉,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萝卜皮中含有丰富的钙,如果怕辣,可以学如皋人那样用糖和醋拌着吃。萝卜全身是宝,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能吃、什么时候都能吃。如皋人早就知道,萝卜是寒凉蔬菜,体质偏寒和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大、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的人不能多吃;不能和人参、西洋参同吃。萝卜是冬天的时令蔬菜,等到冬天寒风呼呼时,您不妨和咱们的如皋人一起经常吃些萝卜,每天变换花样来做,既美味,又养生,还花费不多。萝卜,像长寿的如皋人一样,与我们一生的健康同气相求。第二部分 2.日啖白果七八颗,何愁今生不长寿知道这小小的白果就能让人延年益寿,我不禁为如皋人合手致福,看来不只我的父母长寿有望,全中国的老人们都可以多一条颐养天年的好办法了。有到过如皋的作家说,放眼望去,如皋地区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银杏树,一派仙气横溢。而在我的调查中,如皋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几颗银杏树的传统,夏天在树下乘凉、秋天吃它结的果。在这块福地上,百年银杏有很多。九华镇的一所小学里面就长着一棵23米高,干围近7米,得5~6个人才能合抱的千年银杏树,号称“如皋银杏之王”。据说,这棵树已经活了1300年,它最长的手伸向河的对岸,而它足上的经络——那粗大结实的树根裸现在周围数十平方米的肥沃泥土中,在几里外锄地的人不小心都能触到它的根系,感觉到它强劲生命的

搏动。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它已经不是一棵植物学意义上的树了,而是一尊神灵,周围的人们逢年过节都要去大树那里拜一拜,希望能保佑他们全家平安长寿。千年银杏王就好像莆田的妈祖一样,已经成了如皋人心中的保护神,外出的人祈求一路平安、在家的人祈求风调雨顺。也就是在树王的庇佑下,如皋出了越来越多的长寿老人。每年秋风送爽时,如皋人都会用最隆重的仪式采集它的果实。仪式由当地最年长的老人主持,全镇男女老少都会参加。打下的果实首先送给百岁以上的老人,余下的众人一抢而空。站在银杏树下,抚摸着它斑斑的树枝,我不禁想起一句古话,“银杏树下人家多,多福多寿不用说”。银杏树的果实又叫白果,它是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因此又被人誉为活化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白果能止咳平喘、补肺益肾、敛肺气、止带浊、缩小便。如皋人的身体力行又告诉我们,常吃白果还可以活到天年。科学家用仪器分析后,得出白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磷、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能改善血液循环,修复人受损的血管,让大脑、心脏获得充足的营养,防止血栓的发生,更能增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机体免疫力,减缓细胞老化,预防老年痴呆症。因此,如皋人吃白果能够长寿绝不是一个神话。如皋人吃白果可谓是花样百出,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各种方法齐齐上阵,做出形形色色的美味佳肴。爱吃甜食的,就用白果肉煮水,加少许糖;也可以与栗子、莲心等一起煮成甜羹。爱吃咸味的,就将白果红烧或与蹄筋等共煮,非常美味。爱吃素的人,把白果和蘑菇、竹笋等一起炒,或者一起煮汤,味道也相当不错。白果的银杏叶,您千万不要扔掉,如皋人会拿它们来做枕头芯。因为,用3年以上银杏叶做成的枕头芯,会在您养神睡觉时发出一股股淡淡的幽香,枕着它,您不仅心里平和无忧、一觉睡到自然醒,长期使用还可以防止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等疾患的发生。知道这小小的白果就能让人延年益寿,我不禁为如皋人合手致福,看来不只我的父母长寿有望,全中国的老人们都可以多一条颐养天年的好办法了。第二部分 3.如皋长寿参考资料白果是现在流行的滋补保健品,如皋人经常拿它来做药膳,这里,我们为您介绍几种如皋民间流行的药膳,供您在需要时,酌情选用。白果蜂蜜饮:白果炒后去壳,将仁煮熟后加入适量蜂蜜。如皋人用来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痰喘等症。白果粥:取

白果、豆腐皮、生山药、粳米一起煮粥,如皋人用于老人肺虚咳嗽、尿频等症的治疗和缓解。白果乌鸡粥:取白果、莲子、白扁豆、生山药适量,与剖洗干净的乌骨鸡共同炖煮。如皋人用来治疗老人腰酸乏力、下腹疼痛等症。白果烧鸡蛋白:取两枚白果,研细后装入一个开小孔的鸡蛋内,外面用和好的面糊住,放到炭火上烧熟食用。治疗腹泻效果不错。白果芡实饮:取白果仁、生芡实、金樱子各适量,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如皋人用于治疗老人夜间多尿。白果红枣汤:取白果仁5枚、龙眼2枚、红枣7个一起煮汤,每天早晨喝一碗。适用于脾肺虚弱引起的眩晕眼花、心悸气短等症的治疗和缓解。白果的胚和子叶中含有少量银杏酸、银杏酚、银杏醇等有毒物质,生吃或吃得过量(每天不超过15粒)会引起不适。为了安全起见,您吃白果时,应该去掉胚和子叶,先用清水煮沸,再进一步烹饪。另外,不要吃已发芽的白果,也不要把白果和鱼一起吃。第二部分 4.每天吃山芋(红薯),方能长寿少疾我在走访如皋长寿老人时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都喜欢吃山芋,而且是在蒸熟或烤熟后带皮吃,即使是粮食充足的今天,山芋依然是他们每天必吃的食物,是忠心伴随他们一生的恩物。105岁的如皋老人石赵氏一生劳作,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百岁那年摔了一跤,卧床休息几天就好了。家里儿女对她都很孝顺,老人也是心满意足。我问起老人一生的最爱,老人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山芋。30年前,如皋的物质生活不是特别充裕,老百姓就以山芋、玉米和麦子为主食。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贮藏山芋的小地窖,怕冬天时山芋被冻伤。当时,山芋切块和糁儿一起熬成的山芋粥是如皋人饭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山芋是如皋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叫法,在北方叫地瓜,其他地方叫红薯或白薯。这个造型有些乖张的食品原产于美洲,是航海家哥伦布第一次把它带到欧洲,然后经葡萄牙传入非洲,再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引入中国已经是明朝的万历年间。山芋刚刚引入中国,保健功效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红薯蒸、切、晒、收,充做粉食,称作薯粉,使人长寿少疾”。现代研究更是精确,不仅分析出山芋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而且细致到它所含的大量黏液蛋白对人体有特殊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控制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润滑消化道、呼吸道、关节腔

和浆膜腔,缓解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我在走访如皋长寿老人时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都喜欢吃山芋,而且是蒸熟或烤熟带皮吃,即使是粮食充足的今天,山芋依然是他们每天必吃的食物,是忠心伴随他们一生的恩物。如皋人做山芋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他们将山芋切成薄片,每两片间嵌进用肉末、姜、葱花和盐调拌好的馅,然后裹上面糊,下油锅煎成金黄色,外酥里嫩,香甜诱人,这就是如皋家庭常吃的山芋饼。每一种食物的制作都是一次智力的开发,如皋人能把普通农产品——山芋做得如此出类拔萃,不但表现出了他们在饮食方面的非凡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第二部分 5.大豆抗衰老,替您尽孝心茶干可能不是哪个地方都有,不太容易买到,豆浆就很平常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每天早晨给父母热上一杯,出门在外的游子送父母一台榨汁机,父母想喝的时候自己来榨,让浓浓的豆浆为您尽上一份拳拳的孝子之心吧。如皋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在如皋人的食谱中,有豆腐、豆浆、豆皮、茶干(豆腐干),几乎没有哪一天能离开大豆。有关专家的调查显示,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大豆为如皋老人活到天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话故事中有一段关于大豆的传说在全球都家喻户晓。神话说,天神给了出远门的女儿一粒大豆,说吃此豆能消除邪恶,防治百病。后来,神的女儿把这粒大豆留在了凡尘人世,从此广为栽植,给世上子民带来了福音。不管是不是受到了神话传说的启示,反正,如皋人是一直把大豆当成能驱邪防病的神奇养生食物,常吃不厌,很是受用。传说,南宋年间的如皋寿星李嵩一生喜食大豆和大豆制品,身强体壮,容颜年轻,径直活到了109岁;而他自80岁起每年在紫牡丹花下做寿,连续30年,寿宴次次都少不了大豆制品。大豆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润燥消水的功效,可治疗气血虚弱、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症。《神农本草经》把大豆列为养生中的上品,并特别指出它在“痈肿止痛、养颜驱毒”等方面的神奇功效。明代大医李时珍也说,大豆能“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解诸毒”。大豆营养丰富,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如皋老人食用大豆是很有讲究的,比如,用于益气补血时一般都会煮着吃;用于健脾消食、润燥利水时,则会把大豆打成豆浆;用其通利大便时,则生吃。《延年秘录》中的大豆食疗方,“大豆五升,如作酱法,取黄捣末,以猪肪炼膏,和丸梧子大”正是如皋坊

间的治病秘方。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药丸,服用50~100丸后,老年人的肌肤就会变得特别有光泽,而且骨骼结实,精力充沛,血气旺盛。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如皋人吃大豆时,最有特色的是豆面窝头和茶干。(一)喝豆浆,更要吃用豆渣和玉米面蒸的窝头如皋人喝豆浆很注意营养搭配,他们通常会在喝豆浆的时候,吃一些主食,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在淀粉的作用下,充分被人体吸收。他们有时还会配一些蔬菜,这样,营养就更丰富了。寻常人家榨完豆浆一般就把豆渣扔掉,而如皋人会把豆渣收集起来,和玉米面混合,蒸成窝头。豆渣中主要是豆子的膳食纤维,把豆渣与粗粮玉米面混合做成窝头,不但能够使粗细粮互补,而且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对防治高血脂症和肥胖都很有益处。(二)茶干茶干就是豆腐干,因为早年经常在如皋茶馆里作佐餐之品,所以又被称为茶干。如皋的茶干现在可以说是闻名全国,当地特产“白蒲茶干”创始于清代康熙年间,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御笔亲提“只此一家”。这种茶干既可冷食凉拌,也可荤烩素炒,都是美味无比。茶干内所含优质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对预防高血脂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生大有益处。茶干可能不是哪个地方都有,不太容易买到,豆浆就很平常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每天早晨给父母热上一杯,出门在外的游子送父母一台榨汁机,父母想喝的时候自己来榨,让浓浓的豆浆为您尽上一份拳拳的孝子之心。第二部分 6.不要拒绝大蒜——如皋老人调和身…传说中,大蒜不是人间之物,它本是嫦娥仙子在广寒宫中种植、专供王母娘娘食用的仙家灵果。有一次,一个天官误将蒜果种到御花园,惹得王母雷霆大怒。天官与王母争执,混乱之中,蒜果落入凡间。从此,人间才有了“蒜”这个植物。如皋人把青蒜叫成大蒜,把大蒜叫成蒜头,这是很形象的叫法。他们喜欢大蒜是不分男女老幼的。特别是农家,户户每年都要种大蒜,蒜苗、蒜苔吃完后,就把蒜头晒干,挂在屋檐下,每餐摘几瓣生吃,或者切成片放在菜肴中烹食。有的人家还把大蒜腌制在坛罐中,以便随时食用。在如皋人的心中,大蒜就是一种能祛病养身、化腐朽为神奇的不老仙丹,在我们眼里,它的种种功效被如皋人发挥到了极致。传说中,大蒜不是人间之物,它本是嫦娥仙子在广寒宫中种植、专供王母娘娘食用的仙家灵果。有一次,一个天官误将蒜果种到御花园,惹得王母雷霆大怒。天官与王母争执,混乱之中,蒜

果落入凡间。从此,人间才有了“蒜”这个植物。蒜在药用方面有着很神奇效果。我在长寿之乡走访时,不只一次听那里的人对我讲华佗巧用大蒜解除患者病痛的故事:华佗一次巡医经过乡间,遇到一个患咽喉堵塞的病人,因为吃东西无法下咽而痛苦万分。华佗察看病情后,马上开出“蒜泥大醋”的方子让患者喝下,不一会儿,患者吐出一条虫子,喉管随即通畅,病痛解除。在不少人心目中,大蒜仅仅是一种有着不错杀菌功效的食物和药物,它在养生保健上的神效还不太为人所熟知。其实,古人和如皋人早就发现这一点。唐代养生家宋玄白好吃大蒜,他自己一生都没有得过什么病,100来岁时还在爬山涉水,到处游玩,感觉身轻如燕,如履平地似的。如皋人也发现了大蒜在延年益寿方面的不凡作用。我在出产大蒜最多的如皋柴湾镇调查走访时,发现镇上7位百岁老人都喜欢生吃大蒜,几乎每餐必吃,几十年如一日。年龄最大的欧振荣老人102岁,常年坚持生吃大蒜,若有感冒或肠胃不好,绝不吃药,就是吃大蒜。现在老人仍然耳聪眼明,头脑清醒,手脚灵便,身体十分健康。古人虽然在实践大蒜的保健功效,但没有解释出其中的原因。而当代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蒜是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糖尿病等的天然克星。大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您每天不用刻意去吃,如皋人也没有顿顿食用。吃面条时,捣一点儿蒜泥;喝稀饭时,就几瓣儿腌好的咸蒜;做鱼、肉时,放几瓣儿炝锅;或者拌凉菜时,加一点儿提味,大蒜的职责就尽到了。不少人不愿意吃大蒜,是因为每次吃完,嘴里都会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久久不能散去,嚼口香糖或茶叶效果都不好。这里,我向您介绍一种如皋人的独特办法,以后您再也不用为除蒜味发愁了。如皋人每次吃完大蒜后,都要嚼几颗花生米,花生米中的蛋白质会和大蒜发生反应,就可以有效祛除蒜味了。有了这个办法,您再也不用怕那恼人的蒜味。像如皋人一样喜吃大蒜,就会让您一生拥有无病无灾的健康长寿生活。第二部分 7.口嚼生姜片,通神去秽恶如皋老人口含生姜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含维生素C片一样,他们把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每天含上三四片,能“通神明,去秽恶”,作为保健方法来说,最是轻松有效。传说,孔圣人每天饭后都要吃3片姜,一直活到了73岁,才无疾而终。我认为,从长寿这一点上看,如皋人的智慧绝对比孔子高出许多。“晚吃萝卜早嚼姜,气走医生不开方”这句俗语在说明萝卜是养生保健神品的同时,也说明了姜的不

凡功效。在如皋人的心中,生姜不仅调味,更是调身调心的重要营养品和药材。在长寿之乡,生姜是保佑他们平安长寿的灵性之物。如皋人对生姜情有独钟,可能与几个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关。传说,苏东坡在钱塘担任太守时,曾经游览净慈寺。他发现80岁高龄的住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十分惊奇,便询问驻颜妙法。住持说:“我每天用连皮嫩姜切片,温水泡服,吃了40多年。”还有一个传说,白娘子误饮雄黄酒,变回原形,许仙惊吓致死,白娘子为救许仙赴昆仑山盗仙草,这盗来的仙草就是生姜芽,所以生姜也叫“还魂草”,姜汤又叫“还魂汤”。原来生姜还有这等奇妙,它真是天赐如皋的延年珍品啊。《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经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在长寿之乡如皋,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泡脚已经是一种融入当地人骨血的传统养生习惯。在如皋民间,但凡有人感冒发热、恶寒畏风,通常都是先熬上一碗生姜水喝,出一身汗,感冒症状自然很快得到缓解。而一般人经常喝姜水,既促进血液循环,又加速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如皋人有一种不同平常的吃法,他们一般是把生姜切片或切丝,在沸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加蜂蜜调匀,制成生姜茶,每天喝上一杯。据他们说,这样喝一两个月后,脸上的老年斑就会减少很多。另外,如皋老人还会用1斤生姜、半斤枣、2两白盐、3两甘草、半两丁香或沉香,或蒸或煮,做成上好的养神养颜药膳,每天清晨吃一杯,顿时精神振奋,容颜如新。如皋老人口含生姜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含维生素C片一样,他们把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每天含上三四片,能“通神明,去秽恶”,作为保健方法来说,最是轻松有效。传说,孔圣人每天饭后都要吃3片姜,一直活到了73岁,才无疾而终。我认为,从长寿这一点上看,如皋人的智慧绝对比孔子高出许多。如皋人还喜欢用姜水泡脚,就是将双脚浸泡在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还在热姜水中加点儿盐和醋,并不断添加热水,一直浸泡到脚面发红为止。热水泡脚可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刺激脚底反射区和穴位,使全身经络得到调节,缓解疲劳;而用热姜水泡脚,还可以让姜的保健功效顺着打开的经络直达全身。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泡脚,这三种养生方法在如皋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每个如皋人都在亲身实践着这些方法,效果当然不用我

说了,大家一目了然。姜除了具有药用功效外,它的另一职责是充当如皋人烹饪时的调味品。如皋人的菜肴用料十分讲究,但在辅料的运用上却相当保守,这主要是为了保持菜肴原有的风味。如果您在如皋人家中做客,便能尽情享受到风格清淡而柔和的坊间美食。在如皋人家的厨房里,最常用的调味品是姜、葱、蒜。尽管其他诸如红辣椒、八角、花椒、胡椒粉等调味品也时有踪迹,但对大多数如皋人来说,有了姜、葱、蒜就足以制作一桌极具地方风味的美食了。在姜葱蒜为主打的调味品中,生姜是当地人用得最多的佐料。无论是焖煮的红烧肉,还是清炒的大白菜,都离不开用生姜来调味。一般的用法是:取生姜一小块,拍裂,放在炒菜的锅中;或把生姜切成末,和蔬菜一起下锅爆炒。如皋人在吃江鲜、海鲜和河鲜的时候,生姜的用量绝对盖过其他调味品。如果要吃时令冷切羊肉,生姜就被切成细长的丝,与主配的菜肴平起平坐。长寿之乡有一道私房菜叫姜丝肉,就是用生姜丝、瓜子和肉丝烹调炒制而成的,生姜几乎占了一半的用料,这道菜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如皋人最初只是把它作为高级的过粥小菜,在春节时才制作,后来逐渐在周边地区流传,成了坊间日常款待宾客的一道长寿佳肴。在长寿之乡,生姜就是保佑他们平安长寿的灵性之物。第三部分 1.吸收太阳的阳气晒太阳防病,既是如皋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养生理念,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哲学中。长寿的关键是提高免疫力,因为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充盈的阳气来支持。阳气充盈,身体自然如铜墙铁壁,万病都不能渗入。这时,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将超过世界上任何补药。生于19xx年的汪日兰老人今年已经108岁了。老人饮食有度,起居有节,日常生活,完全不用家人帮助。我问起汪老太的长寿秘方,她道出了三个字——晒太阳。如皋老人晒太阳与其他地方的人颇有不同,汪老太就说晒太阳重在晒背,每天让阳光直射背部,全身上下都舒服得不得了。背为阳,把背晒热、晒舒服了就是太阳为人体填充了阳气。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一种能抗御疾病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正气虚弱,人就可能得病。中医的正气是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就是中医里讲的阳气以及西医讲的人体免疫能力。在如皋,很多通过晒太阳改善了阳虚体质的老人告诉我,他们原先总感觉到后背阴凉,那是因为人老了,阳气不足,阴气从背部进入占据了阳气的空间。而常晒太阳,让充足的阳气赶走

阴气,背部阴凉的感觉自然就没有了,一年四季都觉得身体暖洋洋的。生活在阳光照射不足地区的老人也不要着急,只要利用如皋人晒背的原理,您采用后背撞墙等方法,也同样能达到增强阳气的效果。晒太阳防病,既是如皋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养生理念,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哲学中。长寿的关键是提高免疫力,因为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充盈的阳气来支持。阳气充盈,身体自然如铜墙铁壁,万病都不能渗入。这时,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将超过世界上任何补药。第三部分 2.腹式呼吸——长寿从养肺开始中老年人护肺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会腹式呼吸。在长寿之乡如皋,有相当一部分的长寿老人在介绍养生之道时,都提到了“用肚子吸气”,或者“像青蛙一样呼气”,说的就是“腹式呼吸”。这说明腹式呼吸在如皋民间早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养生秘诀。我们知道,人类只是在胎儿和婴儿时期才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时开始,就改变为胸式呼吸了。而除了人类以外,所有的动物都采用腹式呼吸。人类改变呼吸方式,致使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活性,肺活量因此变小,从而影响了长寿。所谓腹式呼吸就是丹田呼吸,靠横膈膜升降的力量来吸气与吐气,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这样可以将空气先送入较低的肺叶中,那里有比上肺部更多的血液可供氧气交换。婴儿刚出生时,由于胸肌尚未发育完全,呼吸时胸腔无法动作,只会看到腹部的起伏,这个就是横膈膜的作用。运用横膈膜呼吸,呼吸的程度会比较深。吹笛子的人,一般都很自然地用横膈膜式呼吸法来吹奏,因为没有别的方法比它吸入的空气更多了。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肺部细胞的功能,增加肺活量。在中医学上,“肺”不是一个单纯的呼吸器官,而是一个体现身体状况的脏腑,与抵抗力密切相关。“肺气之衰旺,关乎寿命之短长”,这是中医对肺的评价。研究证实,随着现代环境污染的逐日加重和吸烟人群的与日剧增,不少人的肺功能从25岁起就开始减弱,肺活量自35岁开始下降。进入老年,脏腑机能衰退,肺脏首当其冲。中医藏象经络学说把手太阴肺经作为十二经之始。它位于胸中,上连气道,下络大肠,开窍于鼻,司呼吸,主皮毛。中医认为,肺是娇脏,因为它的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很容易受外邪侵害而发生功能障碍。中老年人护肺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会腹式呼吸。在长寿之乡如皋,有相当一部分的长寿老人在介绍养生之道时,都提到了“用肚子吸气”,或者

“像青蛙一样呼气”,说的就是“腹式呼吸”。这说明腹式呼吸在如皋民间早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养生秘诀。平常人呼吸采用的是胸式呼吸,这种浅呼吸只使用了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着旧空气。但腹式呼吸却能把肺完全使用起来,同时也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摄取足够的氧气。如皋老人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因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用双倍的时间缓缓将气吐出。吐气时要慢而且不要中断。重复几次,不但不会觉得难受,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如皋老人还告诉我,吸气和吐气都要自然一些。在气吸得很饱的状态下,全身是紧张的状态,这时如果勉强用力,效果就不会好。如皋老人的养肺方法着实令人佩服,这腹式呼吸说穿了就是用吐纳的办法打通手太阴肺经,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深得传统中医的精髓了。第三部分 3.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如皋长寿之乡民间养肺饮食方案:1.川贝雪梨猪肺汤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再用冷水洗净;川贝母洗净打碎;雪梨连皮洗净,去蒂和梨心,梨肉连皮切成小块。各种物料全部放入沸水锅内,文火煮两个小时,调味后随量饮用。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雪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猪肺“以形补形”,凡肺虚之病皆能治疗,三味同煮,养肺效果毋庸置疑。2.杏仁雪梨山药糊取北杏仁10克,雪梨1个,淮山米粉、白糖适量。先将北杏仁用开水浸泡,去衣,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取肉切粒;然后把杏仁、雪梨粒放搅拌机内,搅拌成泥状。用清水适量,把杏梨泥、淮山米粉、白糖调成糊状,倒入沸水锅内,不断搅拌,煮熟即可。随量食用。杏仁能祛痰止咳平喘,淮山药也是生津益肺。3.冬菇雪耳猪胰汤取猪胰1条,猪瘦肉60克,冬菇15克,雪耳9克。先将冬菇洗净;雪耳浸开洗净,摘小朵;猪胰、猪瘦肉洗净,切片。然后把冬菇、雪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猪胰、猪瘦肉,再煮沸,调味即可。随量食用。第三部分 4.静养生——向龟蛇学习长寿之法(…所谓静养生,就是通过慢节奏的动作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它是对生命的轻抚,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等,就像龟蛇一样,通过静养,降低阳气和阴精的耗散,从而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在如皋,龟和蛇是人们崇拜的灵兽,很多人家

中都摆放着石雕的龟蛇,他们认为沾了这两种动物的仙气,就能够长寿。我在长寿之乡调查时,常常听到这个说法,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龟蛇的仙气让如皋人长寿,而是如皋人不自觉地模仿龟蛇的生活方式,进而获得长寿。龟蛇都属于节能形的动物,顺应时令,善于静养,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节奏慢,节能好,使得它们的寿命比虎豹等动物长。龟的甲壳就是一种储藏能量的构造,它把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不贪不争、无欲无求,行动缓慢,呼吸沉长,行导引吐纳之功,深得道家养生之真谛。蛇春出冬藏,进入冬至便开始冬眠,过了惊蛰才蜕皮出洞。善于收藏阳气,修身养性,是蛇的长寿秘诀。如皋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悠哉的龟型生活,亦如蛇一般收藏悟道的养生方式。长寿之乡虽然地处工业发达地区,但那里的老人们依然按照他们传统的生活节奏有滋有味地生活着,尽情享受龟蛇般悠哉轻松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懂得静养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所谓静养生,就是通过慢节奏的动作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它是对生命的轻抚,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等,就像龟蛇一样,通过静养,降低阳气和阴精的耗散,从而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长寿的目的。静养生的理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观念就是静养生的精神启示录。《黄帝内经》说得更明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晋人嵇康在以静养生理论的指导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静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他把人的精神比喻为一国之君,而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国家,认为如果作为一国之君的精神常处于不安中,人的身体必然要受到损害,所以养生的最重要环节是时常保持自己心神和身体的宁静。以静养生是一种辩证的哲学,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动。人不运动,器官组织就会衰退,抗病能力也必然减弱。所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提倡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即在精神舒畅和情绪安宁的状态下锻炼。神属阳,在生命活动中易于动而耗散,难于清静内守,务须养之以静;形属阴,易静而难动,故养形以运动为贵。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如皋长寿村老人们在常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养生法,包括静坐、睡眠、散步等。第三部分 5.静养生——向龟蛇学习长寿之法(…(一)静坐端坐在椅子、床沿或沙发上,大腿平放,小腿伸

直,两脚分开,放松腰带,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于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捂于脐下,然后排除杂念(初练时难以排除,以后杂念会逐渐消失,切忌操之过急),主动调整为腹式呼吸,要尽量慢慢地鼓起下腹作深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同时,将意识集中在脐下手掌捂处(丹田穴上),如此便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就是所谓“入静”,它会使您感到非常轻松舒适。如皋人一般每天早晚各做一次,一次30分钟。结束后,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耳以活动气血,此时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静坐对脑力劳动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如果把静坐的方法延伸一下,就是闭目养神,这也是如皋老人的好习惯。他们的方法是:端坐在家中的椅子、沙发上或户外的树下、河边,有时也会平躺在床上,手臂自然下垂或平放,全身放松,双目微闭,把意念集中在脐下三寸丹田处,做深呼吸,想象一件美好的事,再进行有节奏的慢呼吸,15分钟即可。也可以想象自己不存在,自然呼吸,万念全无,把心安放在脚板下,中医称此为“引火向下,引水向上”。20分钟后,肯定会觉得自己全身气血顺畅,妙不可言。第三部分 6.静养生——向龟蛇学习长寿之法(…(二)睡眠睡眠就是养命。人在睡眠时,身体的各个生命器官都处于休息和重新积累能量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促使身体各部分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复,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中医看来,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人在睡眠过程中,机体的精气内守于五脏,气血流动较缓,体温下降,代谢过程变慢。通过睡眠,人的精、气、神三宝得以保藏和补充,五脏得以休息,阴阳得以协调,从而恢复到平衡状态。所以一日之中,要法于阴阳,起居有常。《黄帝内经》都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若阴虚阳亢或阳虚阴亢,都容易导致疾病。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但是补充的途径却很少,几乎只能靠睡眠来补充。因此,睡眠就成了养精蓄锐、储养阳气的唯一方式。如皋老人讲究的睡姿是“卧如弓”,尤其以左侧卧为最佳。因为这样有利于人体放松全身的肌肉组织,使腰椎

间盘内的压力减小,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如果左侧卧过久,可调整为仰卧,动作要缓慢。第三部分 7.静养生——向龟蛇学习长寿之法(…(三)散步慢节奏地散步是如皋老人每天的必修课。清晨或傍晚,您会看到很多长寿村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在田埂、空地和小河边悠闲地转悠。“百练不如一走”这个养生观念在长寿之乡深得人心。这种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治好了很多老人的头晕、腰腿痛、便秘等宿疾,也使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得到明显缓解。散步,动作虽然简单,却可以使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再加上轻松畅达的情绪,就能使人体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黄帝内经》中就提倡“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而孙思邈更明确指出,“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所以,持之以恒坚持散步可以强壮身体,延年益寿。慢散步讲究的是从容、悠闲。如皋老人一般把散步的节奏控制在每分钟60~70步,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分早晚两次进行。而雨中散步更是他们所乐意的事情。讲究复合运动的如皋老人,散步时还会加入一些小动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病。比如,患有肩关节痛或呼吸系统慢性病的老人,采用摆臂散步法,即在散步过程中,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以增进肩关节和胸廓的活动量;而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或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会在散步的过程中,用手轻轻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揉腹时,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十几次,效果最好。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旺则百病不生。《淮南子》也讲:“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是养生长寿的根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静养生之所以能成为如皋老人的长寿法门,也就是因为它兼顾了精、气、神的调养,把龟蛇长寿的奥秘发挥到了极致,用一个“静”字让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完全契合,最终达到长寿的目的。第三部分 8.绝不反抗大自然——如皋人的四季…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只有遵循传统养生法则,让气血跟着季节走,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动,才能有助于健体防病,达到长寿的目的。明末清初的如皋乡绅丁其誉晚年曾写下《寿世秘典》一书。在这部洋洋18卷的长寿养生理论著作中,作者专门用《岁时通典》《保生月录》两

卷阐述了“顺应时运”的养生法则和心得,告诫后人,什么时节该吃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养生养性。如《寿世秘典》说:“春三月,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应夜卧早起。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虎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茂阳气在外,宜节欲,薄滋味,夜卧早起。“九月上戍,采枸杞子浸酒饮,滋肾润肺、生精益气,久之,耳目聪明、须发乌黑。“冬三月,田地闭藏,水冰地坼,早卧晚起。“冬宜温足、冻脑,则无眩晕之疾。”如今,大多数的如皋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先辈中有这么一位养生理论的先锋,更不知道《寿世秘典》这本书,但它里面所传递的长寿养生秘诀给如皋人生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作用,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立春之后,气候渐暖,但只要没过清明节,如皋人无论去办公室还是下农田,都会在衬衫外面穿一件毛衣,毛衣外再加一件外套,即使不穿也会带在身边,因为当地有“清明前冻死鬼”的说法,就是说,清明节前,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早晚气温较低,如果穿得很少,很容易着凉生病。这一点如皋人跟北方人的习惯是不同的。在北方,冬天一过,春天刚来,大街上的人就都卸了冬装,马上穿得很单薄,有时穿着衬衫就上街了。但在如皋,您去看,很多人这个季节都还基本上是冬天的衣着,尤其是老年人,在减少衣服上是很保守的。这其实与“春捂秋冻”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如皋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宜人。在养生方面,如皋人基本是遵守中医传统顺时养生的法则,就是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也不例外。比如,《黄帝内经》中称,春天气温变高,是阳气向外发散的时候,只有通过阳气发散才会把体内的阴寒给排出来。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体寒,需要借阳气发散而排出。而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出汗,人体表面的孔道被打开,阳气向外发散,就会把很多的毒素排掉,这是机体通过大自然来调整状态,所以“人要顺之”。如果夏天老待在空调房中,体表毛孔关闭,阳气不能向外发散,“逆”天地规律,人就会生病。所以《黄帝内经》称,很多的病都来自“风寒暑湿燥火”,都是不能顺应自然、非要逆天而行的结果。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春天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夏天所有的气血都发散到体外去,秋冬代谢物随汗液由毛孔排出,秋风一起,随着肺的宣发与肃降,气血趋向内敛,为冬天收藏作准备,只

有冬天收藏得宜,来年的春天才会有精神。气血运行与四时的关系不可违背,只有遵循传统养生法则,让气血跟着季节走,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动,才能有助于健体防病,达到长寿的目的。第三部分 9.绝不反抗大自然——如皋人的四季…如皋老年人在脏腑保护及饮食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大多暗合《寿世秘典》。他们非常注重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的养生法则。肝主春。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春天温暖的气候会使人的活动量日渐增加,新陈代谢日趋旺盛。因而,在人体内,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会相应加快、增多,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但此时,有些食物是要忌的,比如,动物的肝脏、刚发的菜芽等。用如皋老人的话说,这些食物不利于肝脏的护养,吃了以后会令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气候的变化,而且会导致以后出现一系列病症。《寿世秘典》里也说:“春繁季节,勿食诸禽兽肝,勿食百草心芽,忌食黄花菜。”因为它们可能“发痼疾,动宿气”。在如皋,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是夏季7月。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这个季节人体阳气旺盛,阴气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因机体的冷热调节能力下降,如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并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诱发中暑、中风、胃肠道等多种疾病。在如皋长寿老人的养生主张中,夏日以补水为先。水是人体血液、淋巴液、消化液、汗液、体内各组织间体液的供给源泉,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营养、保持酸碱平衡、促进体内废物及毒素排泄等的重要物质。夏季气温高,如果机体缺水,血液的粘滞度增加,心脏的负荷就会加大,对老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夏季您只要走进如皋人家中,总会发现他们用超大的瓶子盛满用佩兰、藿香、银杏叶冲泡的凉开水,随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如皋老人夏天的饮食会保持清淡的风格,以蔬菜为主,并且以苦味蔬菜为主,因为苦味能益心泻火,解乏除热。桑椹酒也是如皋老人常备的夏季饮品,他们把桑椹连枝带叶用水洗净、晾干,再把冰糖倒入锅中小火煮化,然后把桑椹连枝带叶、冰糖水、碾碎的酒曲混合放入酒缸中,密封半年。这样酿出的桑椹酒能理百种风热,去毒而止渴。夏季天气炎热,如皋人习惯于道法自然的养生观,靠自然通风,或在阴凉处消解夏日的热气。特别是在农村,广袤的农田边和村舍高大的树下,您常常会看到手把长扇的老人。在他们看来,自然避暑是最有利于长寿的,

所以即使是家里有空调,如皋老人大多还是采用户外纳凉的传统方式避暑。在户外纳凉时,老人们都避免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在他们的前面,您总会发现有或大或小的障碍物,这是他们的一个技巧。用《盛世秘典》的话说,就是“夏日汗出,勿食扇风。五脏腧穴皆会于背。恐风从背入,为中风之源。犹忌当风坐卧,一时虽快,风入腠理,为患最烈”。第三部分 10.绝不反抗大自然——如皋人的四季…如皋的秋天和春天都有两个月的时间,秋高气爽,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但秋气旺盛之时,也是燥邪之时。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秋,秋属燥,燥邪最易伤肺,也最容易耗伤人体阴津。所以,如皋长寿老人都知道,秋季气候干燥,除了多喝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液体外,还要多吃玉米、山芋、芝麻、柿子、蜂蜜、红枣等食物,理由是这些食物都具有温润的特性。在秋季,雪梨和萝卜对如皋长寿老人来说是相当有亲和力的。他们喝雪梨粥通常在晚上,因为晚上寒湿气较重,容易咳嗽、气喘,而肺的“排泄”也在凌晨3点到5点之间,所以晚上喝雪梨粥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更好一些。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的季节,生物处于冬眠阶段,养精蓄锐,以适应明春之生机。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黄帝内经》也讲:“冬三月,此谓闭,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如皋老人在冬季的顺时养生理念上,遵循天人相应的“龟蛇法则”。我们知道,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环境会采取冬眠的方法节约能量,保存实力,以便度过寒冬。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常是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秋季到来,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体内的代谢也随之降低,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进入“冬眠”期。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时,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龟一般是在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开始冬眠,气温升到13摄氏度的时候苏醒。也就是说,整个冬天龟蛇都在能量消耗极小的睡眠状态中度过。人是恒温动物,不能变温,也不能长睡不醒,但在冬季养生的方法上,如皋人却遵循龟蛇法则,就是重在“收藏”——保暖避寒、早睡晚起、动静有度、饮食宜温、适当进补,这些都是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养藏之道”的。如皋老年人“收藏”方法的最大特色是在饮食上遵守“淡、杂、鲜、野”的同时,还适当进行温补。红枣莲子粥、乌

鸡汤、鸭汤和羊肉萝卜汤等都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的功效,是如皋人冬季食单的常见品种。冬季去如皋人家里做客,看到他们对羊肉汤的痴迷,您肯定会大吃一惊。再比如,在生活习惯上,如皋老人在冬天不是每天都洗澡的,他们一般是5~7天才洗一次澡,因为在如皋民间有“一浴三淫”的说法。在老人看来,冬季是收藏的季节,藏气是养生的关键,所以,他们在冬天宁愿每天去泡脚也不会去澡堂,把体内的元气给泄了。春插、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这个规律,才能获得身体与外界的和谐,最终达到寿与天齐的至高境界,如皋老人无疑是这个方面的先行者,他们已经为我们开辟出一条健康的康庄大道,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长寿就在眼前。第三部分 11.大便通畅就得福凡是高寿者都有每日排便的习惯,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这种经年养成的好传统使得如皋老人的肠道非常卫生。我在如皋长寿村做调查,问卷上有关排便的答案是非常一致的。凡是高寿者都有每日排便的习惯,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这种经年养成的好传统使得如皋老人的肠道非常卫生。如皋市长寿老人中每年因消化系统疾病去世的只占总人数的1.35%,医学专家对如皋长寿老人进行肠检时发现,他们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普遍高于一般人,肠道年龄在30岁左右。这说明保护肠道卫生是如皋长寿老人的一个养生秘诀。我国古代养生家对保持大便通畅极为重视。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金元时代的朱丹溪也说:“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意思是说,肠中的残渣、浊物要及时不断地给以清理,排出体外,才能保证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果大便经常秘结不畅,就可能会导致浊气上扰,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因而产生或诱发多种疾病。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防病延年,这在长寿之乡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生活常识。但每天排便几次合适呢?这是因人而异的。从理论上说,排便量的多少与食物摄入量、种类、液体摄入量、排便频率、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有关。一般来说,进食粗粮、大量蔬菜者,粪便量大;反之,进食肉食、细粮者,粪便量少。长寿之乡的一位老人向我介绍了几种利便偏方,在此值得一提:方法一:用3~5滴蜂蜜和香油加开水冲饮,每天早晨空腹喝一小碗,10分钟后可见效果。方法二:用泻叶、甘草、姜片、肉桂、小茴香做料,加水煮沸,每天5杯。方法

三:用紫菜做汤,加少量醋,早晨起床后空腹饮用,每天一杯。方法四:每天早晨起床前,全身放松,将两手手心叠放按在肚脐上,顺时针方向揉50~100次。我在如皋走访时发现,除极个别的老人一周排便一次外,其他都是规律性的每天一次。杨门英老人已经101岁了,她的孙女告诉我,老人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大手”,几十年来都是这样,老人每天进食量并不大,但每天早上排便是铁的定律。老人对这个定律的解释是,如果一天不解手,身体就会不舒服。第三部分 12.如皋老人的洗澡经冬天洗澡很伤元气,老年人本来就气血两亏,所以冬天还是尽量少洗澡为宜。在如皋长寿村走访时,我第一次听到“一浴三淫”的说法。“一浴三淫”是指老年人在冬季洗一次澡消耗的元气,相当于进行了三次的淫欲生活所消耗的元气。这充分证明冬天洗澡很伤元气,老年人本来就气血两亏,所以冬天还是尽量少洗澡为宜。有的人会问:老年人天天洗澡,窜窜筋骨活活血有什么不好?其实害处很多。古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觉得洗澡应该有所节制。《韩诗外传》云:“故圣人不淫佚侈靡……养有适,过则不乐,故不为也。是以冬不数浴,非爱水也,夏不频汤,非爱火也。”这就是说频繁的洗澡,容易损耗人体内的津液和元气。中医认为,四季之中,以春为首,春季万物俱荣,时常保持势展畅达的心态,再配合适度的洗澡是有益于健康的。夏天气候炎热,汗腺分泌增多,汗泄体表,洗澡后更易大量出汗,损伤津液,使人感到口渴、身粘、多尿,也易于激发性冲动。秋天干燥当令,“燥胜则干”,洗澡容易耗气伤津。而冬季阳气蛰伏,随意洗澡,会造成元气随着津液外泄,正如《黄帝内经》讲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来年春天就会出现发热、口鼻咽干、口渴、皮肤干燥等水液缺乏的症状。以上这些全部表明老年人过度洗澡,会导致皮肤腠理疏松,津液大出,精神元气随之大量外泄,同样的耗损了精血,脏腑、骨髓和脑也失去了充养,损耗不是很严重吗?冬天老年人不但要少洗澡,还不能做背部按摩,因为背部藏阳,按摩会扰动阳气,致使阳气外泄。老年人洗澡要掌握一个度,如皋老人在常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洗澡“四不宜”,非常值得向全天下老人来推广。一、饮酒和饱餐后不宜马上洗澡。因为热水会使血液循环加速,酒精随着迅速扩张的血管流布全身,造成心跳加快,头脑昏然,血压升高,严重者甚至诱发脑溢血。而饱餐后洗澡,由于血液集中在胃肠,脑部血流相对减少,

从而有可能发生晕厥。平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饭后立即洗澡还有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所以,老年人应该在吃饭1个小时以后洗澡,并且应该在洗喝澡前喝一杯温开水。二、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少老年人洗澡时都喜欢在热水池中泡洗,这样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会引起体表血管的广泛扩张,而脑组织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从而引起晕厥、颅脑损伤、骨折及其他意外的发生。如皋老人洗澡一次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体虚的人不超过半小时。他们感到身体微微出汗,毛孔张开,浑身舒坦就立即出浴喝水。三、洗澡水不宜过热。老年人用热水淋浴,如水温适合,洗澡后会感到全身轻松。有些老年人因为皮肤痒,往往喜欢用很热的水烫洗来止痒,这样虽然能止一时之痒,但会加重皮肤干燥,甚至诱发严重的皮肤疾患。四、有慢性病的老人不宜单独洗澡。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颈椎病及糖尿病的老年人,洗澡时容易发生意外,最好由专人陪护。第三部分 13.热水泡脚,胜吃补药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节全身的作用。如皋人都有泡脚的习惯,这是我在如皋调查时发现的。“泡脚有益健康”差不多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养生真理,如皋出寿星,与泡脚这个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大名鼎鼎的如皋才子冒辟疆在家境窘迫、身染重疾的情况下,依然活到82岁,传说就是因为他有每天用花椒水泡脚的习惯。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中医典籍上说:“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是人体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起点和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的终点,与全身很多脏腑有密切关系。而且,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节全身的作用。比如,刺激涌泉穴和太冲穴,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涌泉穴被认为是人体第一长寿大穴,在脚底部脚趾向下卷时足前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百病不生。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它位于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

处,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太冲穴主要针对肝脏系统疾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对防治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都很有好处。如皋有不少老人经常泡脚并按摩太冲穴来代替吃降压药,以达到“上病下治”的神奇效果。如皋人泡脚的习惯由来已久,如皋的澡堂里都辟有一个温度稍高的热水池子,专门供客人烫脚用,池子上铺搭着方格状的木头骨架,客人坐在热气蒸腾的木头骨架上,一边湿蒸,一边用毛巾醮着热水烫洗脚丫脚板,通常人们会在把脚板洗烫舒服后,再做脚底按摩。这是如皋很传统的烫脚泡脚方法了。不去澡堂的人就在家里泡脚,如皋人家家户户都备有几个小木盆,专门用来泡脚。特别是冬天,由于当地没有暖器,老人们在睡觉前,总会在寒冷的屋内,倒上一盆热水,把脚泡在热水中,等浑身温热,筋骨舒酥,才上床睡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如皋长寿老人蔡先生,向我介绍他的泡脚经验时,告诉我他的泡脚方法:开始时先用约40~50摄氏度的温水,泡一会儿再加一些开水,使盆内的水温达到60~70摄氏度,水量以浸过踝关节为度。大约泡半小时,全身有热乎乎的感觉,用手摸额头有汗感,说明已经达到效果了。老人泡脚最好用深一些、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热水泡脚时加些中药也是如皋老人的讲究。一般气虚的老人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血压偏高的老人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的老人,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蔡先生说,上述中药每样取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效果好得会让人觉得难以相信。蔡先生还特别交待,老人热水泡脚不能时间太长,一般20~30分钟就可以了。否则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老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我记不得这是哪本书中的记载,放在这里,送给全天下老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泡脚获得健康无忧的幸福生活。第三部分 14.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如皋长寿老人总结出的泡脚注意事项:第一,泡脚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是40~45摄氏度),既防止水

温过热灼伤皮肤,又避免凉水对血管的刺激作用。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第二,泡脚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泡脚时间内水温要保持恒定,尤其在进行药物泡脚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第三,药物泡脚时,如果给予足部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泡脚盆进行泡脚,效果更佳。第四,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泡脚,由于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泡脚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泡脚会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第五,药物泡脚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会起泡,或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第六,药物泡脚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所以,泡脚完毕后,应立即洗净,拭干。第七,有传染性皮肤疾病者,如足癣病人,应注意自身传染和交叉传染的可能。同一家庭成员,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脚盆,防止交叉感染或传播疾病。第八,泡脚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能会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头眩。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冲洗,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液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第九,不适合泡脚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都不适合泡脚。如皋老人常用的足疗方法:1、失眠:磁石、荆芥、夜交藤、丹参、独活、远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水温约摄氏40度)泡脚,每晚睡前一次。2、高血压:夏枯草、磁石、决明子、生龙骨、川芎各15克,草药煎汁去渣倒入米醋合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晚睡前1次。3、急性结膜炎:野菊花、木贼草、薄荷叶各1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4、足部冻伤: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日2次,每次20分钟。8.在细雨中漫步——如皋长寿老人的别样养生把雨

中漫步当作一种养生保健的手段,是如皋人在漫长的生活中体悟出的长寿秘诀。其实,雨中漫步的长寿养生机理与一颗不起眼的粒子——负离子有关。如皋人有在细雨中漫步的习惯,这或许源于他们骨子里所凝结的江南水乡般的浪漫情怀,又抑或是受当地文化的熏陶,闲庭信步,好似一幅水墨图画,如皋人的生活真是充满诗情画意。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颐养天年,不长寿才怪了。如皋气候湿润,常年有降雨。夏季季风期间的雨天多,雨量大,冬季季风期间雨天少,雨量也小,而春秋季的雨量不大,但降雨时间长,春夏之交的梅雨以及冬前雨可以绵绵十数天。雨水净化了空气,使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所以,对如皋人来说,无论是在铺满青石板的小城,还是在绿茵青青的田野,细雨中漫步都是一种极享受的事。在城市,他们可以沐浴“梧桐更兼细雨”的意境;在乡村,他们可以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豪迈。而把雨中漫步当作一种养生保健的手段,则是如皋人在漫长的生活中体悟出的长寿秘诀。其实,雨中漫步的长寿养生机理与一颗不起眼的粒子——负离子有关。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无色、无味,有强烈的吸附特性,能吸引、中和空气中带正电荷的微粒物质、细菌、病毒,并能攻入细菌胞,杀灭细菌;此外负离子还能在进入人体后,使体内氧自由基无毒化,促使人体体液呈弱碱性,为人体延迟衰老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所以科学家把它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如皋长寿老人在细雨中慢步,充分享受浪漫意境给自己身心带来愉悦的同时,还懂得享受饱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给身体带来的净化作用。在长寿之乡,有很多长寿老人在细雨漫步的过程中还会停下脚步,向天空发出呼喊,以充分利用腹式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改进心肺功能。长寿村老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雨中散步要选择天气温暖的季节,以春末、夏天和初秋最合适,也要避免大雨、大风和雷电等恶劣天气。散步的时候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选择的地点最好是树木茂密的花园,也可在田间小径。如果要在雨中呼喊,最好选择空旷的地方。呼喊时发声不必太过用力,不要声嘶力竭,以免影响吸氧效果和破坏声带;声音节奏长短自己控制,但不要太过急促。发声可采用“先强渐弱,再从弱渐强”相交替的方法。第三部分 15.如皋人独一无二的子午觉日落而息,日出则起,中午再睡一小觉,严格遵循老祖先告诉我们的“子午觉”原则,像如皋老人一样长寿,绝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皋长寿研究所曾对

本地100多位百岁老人进行过睡眠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人不失眠,偶尔失眠的占受访人数的7.5%,经常失眠的仅占2.5%。我在走访如皋长寿老人时,也发现他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睡眠好。有一种说法:人不喝水,可以存活7天,但如果连续不睡觉,只能活4天。这足以说明睡眠在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同理,睡眠对长寿的意义也是其他任何方式难以取代的,睡得好比吃得好更让人长寿。如皋人挂在嘴边的“吃得好不如睡得好”其实就是一条重要的长寿养生心得。调查显示,如皋老人的睡眠习惯很传统,都是早睡早起,中午小憩,保证每天睡觉时间不低于8小时。这种纯朴简单的作息习惯正好与传统中医提倡的“子午睡”不谋而合。所谓子午睡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夜半子时(23点~1点)是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此时阳尽阴重,睡眠效果最好,所以子时一定要处于深眠状态。午睡是劳动中途放松精神,消除疲劳,调整体力的养生之法。如皋长寿老人有72%的人午睡。他们的午睡时间都在一小时之内,有的就是打个盹而已,10分钟或半小时,但醒后精神振奋,气色如新。午睡有助于调气养血,颐养天年,这在长寿之乡如皋可以得到验证。如皋长寿老人基本都遵循子午睡的原则。即使那些有早醒习惯的老人,在凌晨3点醒来后,也不再睡觉,而宁愿用午休去补充。经年的养生经验告诉他们,晚上睡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早上起得过晚会封杀阳气。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天地在3点醒来,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如果这个时候再睡,与天地时空相悖,不但不能补充精力,反而越睡越累。每个人都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但事与愿违,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为什么会有人失眠?中医认为,失眠与阴阳失调有密切关系。阳气重则醒,阴气重则眠,所以引起失眠的原因是阴虚阳亢,主要指心阴虚,肝阳旺。具体说来,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失眠:劳心:神经过于紧张,用脑过度,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劳肾:多半是肾阴虚引起。因为“阴盛则寐”,阴虚所以难眠,主要表现是心烦燥热,五心烦热,病机中医叫做心肾不交,肾水不能上制心火;劳胃:多因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好引起,中医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般的医学书上会介绍用药物和按摩的方法来辅助安眠。比如,用含有丹参和五味子的安神养心丸,或按摩“助眠三要穴”——涌泉、内关、足三里,能起到助睡的效果。但是,如皋老人治疗失眠用得最多的办

法是热水泡脚。如皋104岁的陈老太在40岁的时候曾经受到失眠的困扰,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一直处于半睡眠状态,情况很让子女们担忧。后来一位老中医告诉她一个简单的方法,睡前用热水泡脚,才3天,她的睡眠就得到了改善。此后,她养成了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几十年来从没间断过,也没有再发生失眠现象。为了巩固效果,陈老太还发明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睡眠操,很值得老年人仿效。动作要领如下:1.引伸脖颈,把头向前倾,再向后、左和右倾,各10秒钟;2.脖颈复位,双手伸向背部,相握,手臂向后拉,胸往前倾,重复5次。3.双手平举在胸前,作腹式呼吸,持续10秒钟;4.双手扶墙壁,慢慢扭转上半身,持续10秒钟,反方向再做一次;5.双手搓手心、手背和面部,各20下;6.仰躺,双脚往前伸直,再慢慢向上抬,脚趾向脚心方向弯曲,然后放松,重复5次。7.全身放松,侧卧,舌顶上腭,两眼微闭,余光集中于鼻尖,万念俱无,10分钟后可进入梦乡。陈老太把这套睡眠操告诉了不少睡眠不好的老人,大家使用后效果都不错,因此逐渐在长寿村的老人中流行开来。很多老人在热水泡脚后,再做几节睡眠操,不但入睡容易,而且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过去有一种理论认为,老年人因为代谢减慢,活动减少,睡眠时间也应该相应减少。但我调查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40年前睡不醒,40年后睡不着”的现象在长寿之乡如皋并不普遍。调查证明,如皋长寿老人不但睡眠质量好,而且睡眠时间也较长。其中,60~70岁的老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71~90岁老人每天睡9小时左右,90岁以上的每天睡10~12小时;而且女性的睡眠时间比男性更长些。我也对如皋70岁以上老人的睡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长寿老人睡眠时间大都超过8个小时,而且基本是遵守子午睡的规律,他们没有因为年岁的增加而减少睡眠时间,而是普遍有所增加;女性的睡眠时间长于男性。睡眠的时间及质量与长寿密切相关,但这不意味着睡眠愈长,寿命也愈长。如果老年人睡眠超过12个小时,这在医学上就是一个不健康的象征。中医认为,嗜睡的原因是阳衰阴盛。《黄帝内经》有“60岁心气衰,故好卧”的说法,意思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如果心气衰弱,就会有嗜睡的症状。所以保养好身体,调节阴阳平衡,使睡眠恢复正常,才是长寿的关键。日落而息,日出则起,中午再睡一小觉,严格遵循老祖先告诉我们的“子午觉”原则,像如皋老人一样长寿,绝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第三部分 16.

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如皋70岁以上老人睡眠情况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睡觉时间起床时间午休时间睡眠质量陈新泰男83晚9点早5点一小时好陈一元男90晚9点早5点半小时好李一娟女78晚10点早7点一小时好刘志军男75晚8点早5点一小时好章祥生男86晚8点早5点半小时好姚生节男98晚7点早6点打盹好任丛美女93晚7点早7点打盹良好陈国华女102晚8点早7点不睡好吕钱氏女100晚8点早6点半小时好王万璋男102晚7点早5点不睡良钱王氏女101晚8点早6点打盹良丁苏氏女105晚8点早8点不睡好张尤氏女103晚7点早7点打盹好梅芳女102晚9点早8点不睡好第三部分 17.保持“三个动”,寿与天地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这三个动共同构成了如皋老人的“动养生”,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养生与静养生相互配合,亦动亦静,身动而心静,在动静结合中,让人获得长久、高质量的健康。如皋长寿老人养生的“三个动”并不神秘,就是指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您别小看这简单的“三个动”,要持之以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如皋百岁老人中,体力劳动者占九成以上,轻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仅占1.6%。他们中有65%的人经常或每天参加运动与锻炼,有90%的人思维依然活跃,脑子不懒,有长期思考和学习的习惯。而现代的调查研究表明,体脑并用,能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有把握获得长寿。如皋长寿之乡老人的养生经验就告诉我们,运动是改善身体条件,达到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方法。《寿世保元》一书中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就是说,每天不活动会减寿,只有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优越,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家兔平均寿命却只有4

~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造成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必须东奔西跑,这个过程就是身体运动的过程,久而久之,体质变得越来越强,免疫能力也得到提高。运动养生主要是以肢体运动带动全身运动的形式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在长寿之乡如皋,脑力劳动也被看成是长寿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大部分的长寿老人都能识字,即使年事已高,他们仍有看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有的老人还能背诵大段大段的古文。这不得不让您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佩之心。长寿之乡如皋不少85岁以上的老人依然心灵手巧,不肯“退休”,扮演着内当家的角色。我在98岁的寿星郭李氏老人家中采访时,她的儿子告诉我,老太太一把年纪就是不肯闲不来,连家里盖房子用了多少砖都要计算,什么事都蒙不了她。读书或者思考都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兴奋脑神经的过程。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勤于读书和思考的人,大脑血管常处于舒张状态,便于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和统一。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这三个动共同构成了如皋老人的“动养生”,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养生与静养生相互配合,亦动亦静,身动而心静,在动静结合中,让人获得长久、高质量的健康。第三部分 18.运动越柔和,人就越长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最好的长寿灵药是避免大量及剧烈运动,而进行轻度、柔和的运动。事实也证明,越是柔和的筋骨活动越能促进长寿。运动与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明,但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长寿的运动呢?剧烈的运动与缓和的运动哪一种更有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如皋老人的实际情况可以给您一个答案。我在长寿福地走访时,曾向当地长寿老人询问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绝大多数人都说,他们从不锻炼身体。这个回答让我感到惊诧。后来的走访和观察使我明白,长寿村的人每天规律性的劳作就是自然的锻炼身体的过程。98岁的郭老太一辈子都是吃农业饭的,现在依然耳聪目明。60岁之前她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干着田里的农活,80岁的时候还能从河里提一大桶水走到田间。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她每天依然是有规律的活动:早晨六七点钟起床后先是收拾屋子,打扫庭院,然后步行去600米外的自留地转一圈;回家后是择菜,料理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午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串门,散步;傍晚时分,再去自留

地逛一圈。这种规律的作息方式老人已经保持了几十年。郭老太每日的活动基本上就是长寿之乡老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里的中老年人由于工作和习惯的原因,每天都在不经意中进行着相对规律和柔和的筋骨运动,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在无意中觅得了上天赐给他们的长寿方法。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适度的运动是养生的必然要求。古人把以肢体操练为主的养生运动称为“导引”,常与意念、呼吸、自我按摩等方法相结合,以调摄精神,舒畅情志,增强体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势40余种。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汉代华佗所倡导的“五禽戏”也是导引术的一种,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健身运动。宋代出现的“八段锦”健身操影响也较大,后世所行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都由此衍化而来。古人倡导的“导引”具有形神皆备、动作柔和、强度适中的特点,对现代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动养生方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最好的长寿灵药是避免大量及剧烈运动,而进行轻度、柔和的运动。事实也证明,越是柔和的筋骨活动越能促进长寿。如皋长寿老人每日规律的田间和家庭劳作就是最适合他们的柔和轻度运动。而在长寿之乡,年事已高的老人所进行的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散步。那里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有每天散步的习惯。清晨或傍晚,这里常有三三两两的老人沿着花园小径漫不经心地步行,您问他们干什么去,他们会告诉您:“呵,那边瞧瞧去!”这就是说他们去散步了。大概一个小时后,您会看到老人慢悠悠地回到家中,面色红润,神清气爽。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更多相关推荐:
100句勉励自己的人生格言

100句勉励自己的人生格言时间20xx02280008来源人生格言点击84968次1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2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4不...

15句具有哲理的人生格言

15句具有哲理的人生格言2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3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劳而获只能是个梦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4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

100句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

100句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1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2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3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

一张图一句话_诉说人生哲理

明星脱一点就能更出名我脱得光光的却被抓起来了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ltanamebaidusnap1gtltagtltBstyle39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1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2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3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

100句精选的人生哲理名言

100句精选的人生哲理名言1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这也是导致一个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2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3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4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

人生格言经典语句

做人篇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生活不是...

关于人生的一些经典警句格言

关于人生的一些经典警句格言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起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个世界真正潇洒的人不多故作潇洒的人多...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1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2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3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

转载100句永久珍藏的人生格言

转载100句永久珍藏的人生格言1人生就像卫生纸没事的时候尽量少扯2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3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4人生就像是一盘沙子你永远也无法全盘抓起但也不会一无所获5人生就像一个动...

经典励志类人生格言100句

经典励志类人生格言100句1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

十六句经典人生格言

十六句经典人生格言ampamp人际交往潜规则ampamp有效沟通1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2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3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

一句话人生格言(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