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的祝福

时间:2024.5.8

感人故事:嫂子的祝福

时间:2015-11-14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阅读:137次

打苏昕记事起,就没见过她的父母,一直是哥哥和嫂子把苏昕抚养长大。

苏昕虽然在名义上是个孤儿,但是也是在母爱中长大的。

长嫂如母,这句话真的没错。苏昕的嫂子就像妈妈一样,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疼爱有加。

记得有一次,暴雨如注。苏昕在家忽然发高烧,嫂子背着她去了医院。苏昕退了烧,可嫂子却大病了一场。

苏昕长大了,学业有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和男朋友黄磊感情还不错。

黄磊和苏昕打算订婚,可嫂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任凭苏昕和哥哥怎么劝说都没有用。苏昕和嫂子大吵了一架,嫂子还打了她一巴掌。

苏昕一气之下从家里搬了出去。

离家前嫂子最后告诉苏昕:“走了就别再回来。”

苏昕也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

三年后,苏昕和黄磊结婚了。

婚礼当天,苏昕穿着漂亮的婚纱站在礼堂外接待一个一个到场的宾客,都以微笑去答谢他们的祝福,可是这并不是苏昕主要的目的,她是为了等一个人——嫂子。

不一会儿,哥哥来了,可是只有他一个人。

苏昕焦急的问:“嫂子去了哪里?”

哥哥没说话,苏昕意识到嫂子应该不会来了,于是转过头进入礼堂,婚礼开始了。

整个婚礼过程中苏昕都表现的很不自然,因为苏昕最想得到的还是嫂子的祝福,因为哪个女儿结婚不想得到妈妈的祝福呢?

婚礼结束了,礼堂的门依然紧闭着,没有再进来任何一个人。

苏昕失望的走处礼堂,在门口,服务生递给苏昕一封信,说是一个女人留下的。

苏昕打开信,信中写:昕昕,你从小到大我所有事都宠着你。但是为什么执意反对你们的婚事,是因为我想让要娶你的那个男孩知道,你都能为了他反抗自己最爱的嫂子,可见下了多大的决心,也证明了你有多爱他。他才会更珍惜你,嫂子真心祝你们幸福。

看见信后的苏昕急忙去找哥哥问嫂子到底为什么没来。

哥哥红着眼眶说:“你嫂子在三年前就去世了。那时候她患了绝症,让我瞒着你,怕影响你的工作。之所以才千方百计把你赶走,就是为了让你和黄磊去过幸福的生活。她说不想让自己拖累你。”

听过哥哥话后的苏昕泣不成声,当年气愤离家,三年内都没联系嫂子。她没想到嫂子竟然为自己做了那么多,她想把信给哥哥看,发现手中的信和门前的服务生都不见了。

苏昕抬起头,看到那天空中的白云竟像极了嫂子微笑的脸,那耀眼的白色如同母爱一般纯洁。她觉得她的婚礼不再有缺憾,因为她已经得到了母亲的祝福......


第二篇:新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 (3)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

指导老师:肖晓燕 学员:樊秀丽

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追求的是对民族灵魂进行的剖析、改造,使中国人得到合理正常的发展。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祝福》中的祥林嫂尤让人难忘。本文将通过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的分析,探求鲁迅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从而让人们看到 :妇女要解放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幸福,就必须解放社会;只有解放了社会,才能解放自身;要解放社会,首先要唤醒劳苦大众。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悲剧命运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毕生追求对民族灵魂的改造,使中国人得到正常合理的发展。在他的涉及女性的小说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挖掘妇女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先生塑造的最鲜明的女性形象。

一、祥林嫂形象分析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纯洁、坚毅、朴实的人。她和《风波》的六斤一样,从小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裹住了双脚还不行,还从思想上毒害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丈夫祥林死后,在“从一而终”思想的束缚下,她不愿再嫁。为了躲避婆婆的虐待,她逃到鲁四老爷家帮佣,而且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安分耐劳”,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于是鲁四老爷留下了她,终于挣得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她做工毫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不爱说话,别人问时才回答,而且答的也不多。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即使一天不停地做,她反满足,口角渐渐有了笑影。此时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拼命干活,只为有口饭吃,有个存身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① 1

祥林嫂正是为自己“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满足。可好景不长,没多久,她就被婆婆抓了去像捆猪一样捆着,卖给了山里人。可是她宁可撞香案自杀,也不愿从命。但这种所谓的反抗,只不过是对封建礼教的顺从与奉行,是尚未泯灭的灵魂的垂死挣扎罢了。然而她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她又成了寡妇。可幸的是她还有个儿子——夫死从子,所以她仍坚守着这脆弱的生的希望。可悲的是这唯一的希望却被狼叼走了,接着“大伯又来收屋,又赶她”,在贺家坳她已无立锥之地,残酷的现实迫使她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继续做工。此时站在鲁家堂前的祥林嫂如第一次来时一样,“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上青黄”,不同的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而且不停地向他人述说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经过:“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她的手脚也没有先前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影。接连的丧夫失子给祥林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她失去了往日的力气和精神,然而她不知道还有更大的灾难等待着她。对于祥林嫂的再次到来,鲁四老爷仍是皱眉,连一直念叨她,“希望她再来”的四婶也踌躇,当鲁家准备祭祀,祥林嫂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去取烛台时,四婶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镇上其他人对她也是冷冷的,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就拿她寻开心。和祥林嫂一起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柳妈专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取笑她,并“诡秘的”对她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为了洗去自己一切的耻辱和罪过,摆脱死后被锯的可怕灾难,祥林嫂用积攒了多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一条让“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回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可是,这仍没能“赎了一世的罪名”,在鲁四老爷家祭祖时节,当祥林嫂“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最后,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才四十上下的祥林嫂,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此时的祥林嫂仍然在探寻地狱的有无,其实这人间不正是祥林嫂的地狱吗?是四叔、四婶、柳妈和镇上的其他人,一并剿杀了祥林嫂最后的一线生机——做奴隶的资格。已纯乎是一个乞丐的祥林嫂,如何能抵挡得群起而哄之的阵势,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惧,在鲁镇的 2

新年祝福声中,在遭受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凌辱之后,象“尘芥”一样被扫出了世界。

祥林嫂的悲剧揭示了旧社会的无赖,它不仅像嫖客一样淫亵地玩弄着国人的灵魂,还像强盗一样贪婪地掠夺着国人赖以生存的一切。

二、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探究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中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但她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旧中国农村贫苦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体现。

祥林嫂的悲剧,首先是社会造成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农村劳动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中国封建的“伦常”关系中,妇女的地位最低。封建礼教对妇女提出许多桎梏人性的做人原则,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妇女保持“贞操”,为丈夫“节烈”。所谓“节”,即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她节得愈好。祥林嫂自幼就被这种愚昧的思想浸染,她已成了“节烈观”的忠实信徒。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祥林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贺家坳,“在花轿上,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他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他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这就是“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中的“一从”:夫死从子。祥林嫂愿为第一个丈夫“守节”,想“从一而终”,未能如愿;第二个丈夫死后,“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牢牢束缚着她。鲁迅先生通过这一形象告诉人们,旧中国妇女所有的桎梏太多,这正旧中国的家族制度未经改革;而只要这种状况依旧,中国女性的地位就无法改变,所承受的痛苦便永远不会消灭。

族权、夫权不许祥林嫂守节。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也不愿再嫁,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她全部的希望和渴求,便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所以当她来到鲁家做工时是“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到年底,扫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却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3

但是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恃凭着族权、夫权的威势,不但把她像逃犯一样抓回去,而且逼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因为要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叔子做老婆。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件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而她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所得的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全部落入婆婆手中。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吃了,大伯倚仗族权、夫权收去房子,把她赶出贺家,不顾其生死,任其在社会上流浪。此时的祥林嫂随时都可能像《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一样遭到流氓的调戏,而无法为第二个丈夫守节。

神权利用夫权惩罚祥林嫂的不守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再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信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致使她用多年积攒的工钱“捐门槛”赎罪。一年来祥林嫂“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最后多年的血汗钱都落入庙祝的手中。

政权支持族权、夫权不许祥林嫂守节,又要惩罚她的不守节。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他支持并利用其他三种权利迫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他知道她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劳、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当他猜到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说“这不好”;当婆婆来清算工钱,准备带祥林嫂回去时,他又说“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当他得知祥林嫂出逃的原因及被捆回后,两次说了同一句话,“可恶!然而??”。这里的“可恶”可能指祥林嫂出逃,也可能指婆家人把祥林嫂像逃犯一样的抓回,也可能指卫老婆子的“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不过,“然而”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正说明他支持族权不许祥林嫂守节。当祥林嫂再嫁、再寡又失子,第二次来到鲁镇做工时,她的境遇与前一次就大不一样了,先是四婶踌躇,四叔皱眉,不久四婶不满,四叔告诫,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她不但不能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的对祥林嫂判了 4

刑,“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来上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此时的祥林嫂所受的打击是何等巨大!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得精神失常,失去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中。死后还被鲁四老爷诬蔑为“谬种”,因为他年终要举行酬神祈福的盛举,是要“吉利的”,他嫌恶穷人在这时死去。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许她守节,政权支持族权,却又联合神权惩罚她的不守节。在“四权”的联合镇压下,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终怀着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恐惧,在别人新年祝福的鞭炮声中死去。 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四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从乡村鲁镇到深山野坳,竟无祥林嫂的栖身之地;从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到贪财霸道的大伯、精明强干的婆婆、吃斋念佛的善女人柳妈等,人人被封建思想奴役,处处按封建礼教的标准衡量人,祥林嫂的再次丧夫和失子,不但没有换得他们的安慰和同情,而且专拿她头上的伤疤嘲笑她,奚落她;并把她看成了不祥的象征,鄙视她,唾弃她,一直把她逼到了绝境。祥林嫂之死,远非仅止于贫穷和肉体的折磨,她是死于作为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和她自己内心对于因不由自主地违反了封建伦理道德(未能从一而终)而产生的一种恐惧感和怀罪感。这说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意识施加影响的力量是何等之巨大。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封建伦理道德不仅使中国妇女在身体上倍受摧残,而且在精神上也深受其毒害。她们虽然承受着不公正的道德规范,但她们本身却“毫无异言”,因为她们的精神上也同她们的身体一样,成了畸形。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从她一系列的反抗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愚昧,她身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由于自幼深受封建反动思想文化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的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她虽有所反抗,但也是受封建思想意识的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去做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去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灵魂地狱的诘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 5

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强迫她再嫁的是封建礼教,再嫁后使她无处立身,成为世人眼中“伤风败俗”的“不洁”的女人的还是封建礼教。祥林嫂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旧中国封建势力残忍无情,像一张“吃人”的网,将她紧紧包围,使她透不过气,以致走投无路,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所吞噬。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祥林嫂的不幸正是被封建社会“吃”的结果,鲁迅先生“怒其不争”,就是希望她能丢掉精神包袱,奋起抗争。同时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主要是指下层人民正当的愿望和纯朴的品格被封建主义所毁灭。《祝福》中的祥林嫂正是被毁灭的典型,祥林嫂本是一位善良,勤劳,能干,不屈于命运,而又勇敢抗争的女性。生活在她周围的人,像婆婆、短工、大伯、柳妈、鲁镇的其他人,他们和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然而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全把她往死路上逼。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封建思想的强大压力,警醒更多的祥林嫂及其周围的人奋起抗争,扫荡广大农村的封建复辟势力,荡涤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所受的毒害,改变落后的国民性,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礼教,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三、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意义

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常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②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由祥林嫂形象,我想起了对鲁迅先生生活有极大影响的少为人知的一位现实生活中的祥林嫂——朱安。她是先生于1906 年收下的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份绝不愿意接受的礼物,他们做了一世有名无实的夫妻。当时鲁迅之所以不与朱安离婚,主要顾虑的还是朱安。按绍兴的风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被退回娘家,就会被认为 6

是被“休”了,连寡妇都不如,家人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使她处于极难堪的境地,她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有些性格软弱的女人竟会因此而自杀。鲁迅显然是不忍把不幸的朱安推到这样一个境地的,让一个无罪者作旧习惯的牺牲品。

朱安,作为周家的大太太,嫁入周家几十年,默默无闻地劳作一生,至死也没有得到自己男人的认可,最后和大先生合葬在一起的愿望也没能实现。生,陪着老太太;死,陪着老太太。她连祥林嫂都不如,从没有一点反抗,若说有,也只是微言抗议,向别人诉苦“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说话,怎么会生儿子呢?”③寥寥数语,包含了无比沉重的无法言说的痛苦。封建礼教向妇女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做人原则,别说儿子连女儿都没有的朱安,自然要受到老太太的责备,别人的歧视。她心中的苦楚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只能在大先生的同情中终其一生。这就是那个时代妇女的命运,封建礼教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鲁迅先生无法改变人们的思想,找不到安排朱安的更好办法,只能在满怀内疚与歉意的心境中尽其所能的善待朱安。正是朱安和无数的单妈妈、宝姐姐等女性的不幸遭遇,使鲁迅深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刺激了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鲁迅先生用手中的笔勇敢不屈地战斗,把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对深受其害的人们的同情,凝聚成一篇篇令世人警醒的文字,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以期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④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地斗争。

创作总根于爱。⑤人们一提到鲁迅先生,或者不免觉得他稍微有一点过于冷静,过于默视的样子,而其实他是无时不充满着热烈地希望,发挥着丰富的感情的。鲁迅先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借助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以此告诉人们:“我只以为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⑥鲁迅笔下的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性的原因,先生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他着意挖出了造成这悲剧的根源:残酷吃人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鲁迅先生还用尖锐的语言直接揭露了社会现 7

象背后所掩盖的实质。鲁迅先生在他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中,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又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她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 他在《而已集·小杂感》中更加明确的指出:“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一个“挤”字、“逼”字写出了妇女在那个社会所处的地位及其遭受的苦难。麻木的灵魂,浸满封建毒素的思想,使她们看不到光明和希望,顺从式的、肤浅而脆弱的个人反抗,在无形的社会重负下,犹如瓮中之鳖,显得笨拙而无济于事。有且只有从思想上唤醒人民,团结起来彻底粉碎旧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救出这些水深火热中的人。

注释:

①鲁迅:《鲁迅作品》(二),时代文艺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第122页。

吴宏聪 范伯群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10月第2版,第84②

页。

③ 陈丹青:《鲁迅后院的蜗牛》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xx年第15期(总404期),第24页。

④ 鲁迅:《鲁迅作品》(五),时代文艺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第53页。 鲁迅:《鲁迅作品》(三),时代文艺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第294页。 鲁迅:《鲁迅选集》 (林贤志评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年6月版,第97页。 ⑤⑥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作品》 (一~七),时代文艺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2、鲁迅:《鲁迅选集》 (林贤志评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年6月版。

3、陈丹青:《鲁迅后院的蜗牛》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xx年第15期(总404期)。

4、朱晓进 唐纪如 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xx年12月版。

5、吴宏聪 范伯群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xx年11月版。

8

学员联系地址:沛县栖山中学 邮编:221622 电话:137xxxxxxxx

9

更多相关推荐:
对小朋友的祝福语

你的生命刚刚翻开了第一页愿初升的太阳照耀你诗一般漂亮的岁月明天属于你们从小爱科学长大攀高峰小朋友们最兴奋的日子就是今天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学习进步宏伟理想鼓斗志幼小心灵开红花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值小大朋友们祝你们...

朋友生孩子祝福语

朋友生孩子祝福语在你俩喜得贵子之日愿新生的小宝贝给你们带来数不尽的新欢乐恭喜你们并祝愿你们的儿子给你们带来幸福欣闻得娇儿令人无比快慰祝贺你俩和你们幸运的小宝贝衷心祝贺新生儿诞生并致以最良好的祝愿愿新生的小宝贝给...

写给宝宝的祝福语

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劈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飞吧飞吧在生活的田野上你愿望像...

送给孩子的祝福语

送给孩子的祝福语本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妈妈写给孩子的寄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愿欢笑伴你同行让好运永远相随凝固完美瞬间留住真情一片把握人生机会扬起生命风帆愿你的脚跨出...

写给儿子的祝福语

写给儿子的祝福语致青春青春是短暂的需要去珍惜青春是炽热的需要有激情青春是绚丽的需要会欣赏青春是美好的需要能创造青春无悔无悔青春儿子爸妈祝你在青春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向上幸福20xx34

送给宝宝的祝福语

知晓宝贝你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妈妈说你得到了最多的爱但你何尝也不在付出呢你为全家做可口的饭菜大家都喜欢你的手艺你做手饰送给哥哥们祝福他们找到真爱你是善良的用宽容原谅了Mary对你的欺骗不顾麻烦将未婚妈妈文婷收留家中...

写给宝宝的祝福语

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劈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飞吧飞吧在生活的田野上你愿望像...

20xx老师送给学生的六一儿童节祝福语

20xx老师送给学生的六一儿童节祝福语1青春是人生的希望但年岁才能增长智慧2人人都是儿童儿童属于你儿童属于我儿童属于他儿童属于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来啦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祝福我们大家3日子把风霜刻在脸上岁月把回忆印...

给孩子的6.1儿童节祝福语

给孩子的61儿童节祝福语给孩子的61儿童节祝福语儿童节来临孩儿忙打扮头戴善良帽口念幸福咒身披真心衣体存琉璃心肩担光荣星手握快乐花脚蹬高贵鞋踏过平安路福气万年长儿童节保持好心情秘诀抱一次奶瓶含一次奶嘴用袖子擦鼻涕...

4个字的祝福语

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福寿安康笑口常开百事可乐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登峰造极一帆风顺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合家欢乐开开心心生活幸福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年年有余多财满家家肥屋润彩蝶翩翩余钱多多步步高升年...

六一儿童节的祝福语

六一儿童节的祝福语gt六一儿童节的祝福语1宏伟理想鼓斗志幼小心灵开红花好孩子今天是你的节日叔叔给你准备了适合你吃不伤牙齿的糖送给你社会主义的小红花儿童节快乐2我们舍弃了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却在追逐时光的浮华真正想重...

最新六一儿童节送侄子祝福语

最新六一儿童节送侄子祝福语六一到来再想一回那放飞的红晴蜓那会眨眼的小星星那储存宝贝的玻璃瓶那独一无二的快乐和纯真吧给疲惫的心放个假儿童节快乐六一到祝福到心情要放假开心去玩耍健康把手抓幸福开如花摘来送你这个小傻瓜...

祝福孩子的祝福语(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