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谐音的民族文化

时间:2024.4.20

汉语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

摘要:谐音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描述谐音在民俗、网络、文学创作、人名、地名、诙谐语和歇后语中的表现,展现了丰富的谐音现象,同时通过谐音现象反映了其背后蕴含的趋利避害、含蓄内敛等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特征,从而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谐音;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也是这样。本文通过对一些语言材料的分析,从动态的方面着手,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谐音现象,分析其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以及汉民族自古就讲求含蓄、内敛、中庸的民族特征。谐音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丰富的谐音现象

所谓谐音,就是指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条件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与其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谐音的分析,我们可以寻觅出其文化内涵。

(一)谐音在民俗中的表现

自古以来有着“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其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而语言正是这些民俗、礼仪得以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谐音也被普遍运用于民俗之中。

1、在节日中的表现

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洋溢着喜庆与吉祥,而其中包含着许多的谐音文化。如: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倒”就是“到”的谐音,就表达了“福到”这个吉祥的涵义。贴年画也是过年时家家户户必做的事情,传统年画的内容通常会有喜鹊登梅枝,谐音就是“喜上眉梢”。还有,年画中通常会有鲤鱼、寿桃,用鱼来谐音“吉庆有余”,用寿桃来寓意“长寿”。说到年画,自然就少不了春节贴对联了,对联的内容多运用谐音双关表达美好的愿望,通过张贴对联来祈求吉祥。此外,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必定会有的一道菜就是鱼,其谐音“余”,意味着年年有余;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会要吃年糕,由它的谐音“年高”,表示“年年高升,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思。节庆中活动中的谐音现象可谓无处不在,又如:元宵节是又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① 孟昭泉.汉文化的语音精灵[J].台州学院学报,2003(2):21. ①

这一天,全家都会一起吃元宵,因为其形状是圆的,就用“元宵”的谐音“圆”来寓意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还有,很多人家里都用彩灯拼成几个大字“灯丰照吉”,就是借用了“登峰造极”的谐音。

(2)在婚庆中的表现

在我们的结婚仪式中,新郎和新娘要吃桂圆、枣子和花生。这三样东西每一个都与谐音有关,桂圆的谐音“圆”,象征着夫妻从此圆圆满满;枣子用谐音“早”,希望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花生谐音“花着生”,意思是变化着生,又生男孩又生女孩。还有,婚礼上新娘会发喜糖,谐音“喜庆”,而糖的“甜”又谐音“甜蜜”,希望新郎和新娘生活甜蜜。很多亲戚朋友,不管大人小孩都会去问新娘“讨喜糖”,谐音“讨喜”希望能沾到新人的喜庆。此外,在祝寿的时候,也有借谐音来传达喜庆的,做寿的时候都会吃寿糕和长寿面,谐音“长寿”,希望老人长命百岁。

2、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现象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使汉语显得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苹果接“苹”谐音“平”,表达平安之意;而亲友从来不分吃一个梨就是因为避讳“梨”的谐音“离”,不愿分离;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或杯子,大人就会接着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而送人礼的时候,中国人从来不会送伞、钟,就是为了避讳其谐音“散”和“送终”,而人们特别喜欢“8”这个数字,也就是因为它和“发”谐音,代表着财源滚滚的吉祥之意,所以就对其特别偏爱。

(二)谐音在广告中的表现

在这个广告如林的社会中,如何使广告更加具有创意和竞争力就成为了每个广告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谐音正可以在广告商标上起到锦上之花的作用。因此,谐音在广告领域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多广告语的名字就是用谐音来达到新奇、巧妙和意义丰富的多重目的。如:长途电话的广告语——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就是使用了“姻”的谐音“音”,很好的把长途电话的特点、功能表现出来了。又如,“默默无蚊”,用了“默默无闻”的谐音,使观众一眼就可以知道是杀蚊剂的广告,易于观众识记,又体现了杀蚊剂的功效之好,蚊子遇到都难逃一死。再如,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更是巧妙的运用了谐音双关,强调其产品是原汁原味的“真橙”的同时,又体现了“真诚”体现了该产品是健康的守护,很容易就给消费者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

(三)谐音在网络中的表现

网络谐音词是网络时代的一类特殊词汇,它并没有规范的要求,只是为了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甚至用上了外文和数字,网络中的谐音赋予汉语表达以时代

的气息,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如:“粉丝”与英语“fans”同音,所以就用“粉丝”来表示“追星族”的意思;而表达“喜欢”时就用它的谐音“稀饭”表示。这样的情况还有,在表示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特别高超的人时,就会用“大侠”的谐音“大虾”来表示。再如,数字“520”谐音“我爱你”、“1314”谐音“一生一世”、“886”谐音“拜拜喽”、“7456”谐音“气死我了”等等都是典型的用数字来谐音的网络词汇。还有很多用英文缩写来谐音的,如:英文字母“U”的读音与“you”相同,就是指中文“你”的意思;而“PP”与中文的“屁屁”音同,就用来指代臀部;“IC”是与“I See”谐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明白了”,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网络语言,由于恰当合理的运用了和谐而呈现出幽默风趣的色彩,使人们在轻松中领略汉语的独特表达。

(四)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文学中的谐音,就像中国古代的亭台楼阁,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却必不可少。诗词歌赋、剧作小说、楹联谜语、相声小品,都与谐音有着不解之缘。李白的诗:“春风别苦,不遣杨柳青”中“柳”与“留”谐音,暗示了依依惜别的情怀。剧本《雷雨》中鲁侍萍见到自己的儿子周萍是,大哭着走到周萍前,脱口而出:“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很巧妙的用谐音将自己一时的感情冲动掩饰过去了。对联中谐音的存在也是精妙绝伦,如:“二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对曰:“八音齐秦,笛清能与箫和”这一对联隐含着“鲁肃、樊哙、狄青、萧何”四个谐音的名字,巧妙至极。

(五)谐音在人名、地名中的表现

中国人在起名字方面十分重视,认为一个好的名字,会给人带来好运,所以谐音也常被用在人名和地名中,一次来寄托美好的愿望。鲁迅曾经说过:“鲁迅曾经说过:“在北京看见各样好的地名:辟才胡同,乃兹府,垂相胡同,协资庙,高义伯胡同,贵人关。但探起底细来,据说原是劈柴胡同,奶子府,绳匠胡同,蝎子庙,狗尾巴胡同,鬼门关。字面虽改了,涵义还依旧。”① 现代的起名中也是屡见不鲜,如“韵寒”谐音“蕴涵”、“韩笑”谐音“含笑”,都是表达着美好的愿望。

(六)谐音在诙谐语和歇后语中的表现

1、在诙谐语中的表现

诙谐语中的谐音,大都是具有讽刺色彩。很典型的就如“气管炎”和“床头柜”,就是“妻管严”和“床头跪”的谐音,用来讽喻那些妻子管的很严的人,很怕妻子的人。但是我们在日常谈话中也常常使用谐音来增加幽默感,如:李文华在他的一段相声中提到《诗经》中的“君子好逑”,他的解释是君子都好踢足① 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球,这就是一种诙谐的谐音,富有幽默色彩。

2、在歇后语中的表现

汉语中有许多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凝结着汉民族的智慧,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幽默的语言,而谐音歇后语,更可谓是妙趣横生,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等等。类似的这种诙谐幽默的谐音歇后语,常被用在人民的谈话中,甚至被一些演员用在节目表演中,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喜剧效果。

二、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

萨佩尔认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①如上所述,汉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的民族,所以汉语中肯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心理。而谐音就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所以它的形成肯定和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含蓄内敛的民族特性

中国文化是一种含蓄而不直露的文化。“含蓄雅洁”向来为中国文化所崇尚,有些不便直说的话语或事物,就会转换表达方式,用一种含蓄、和缓、委婉的形式说出来,而谐音的表达效果就可以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而成典雅,这就恰好符合了汉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文化。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字面上是“晴天”的“晴”,实际上是“感情”的“情”,写的既含蓄委婉,但又不失巧妙,让人一看便知其深意。还记得纪晓岚临终是对他的儿子说的那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诗句用“莲”的谐音“怜”,“梨”的谐音“离”,很含蓄的表达了对儿子的怜惜以及即将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短短的几个谐音词却将中华民族的含蓄和内敛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庸的民族文化传统

谐音这种语言现象,与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中庸之道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传统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中庸》中有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人不表露喜怒哀乐等情感时,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而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要适度。① [美].萨佩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9.

与人交谈时,我们也要坚持中庸之道,在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还要注意礼貌措辞,使自己保持谦恭的态度,不在别人面前显露出冲动的言行,如果遇到一些很敏感的词汇,就可以用谐音词来代替,这样就能起到委婉隐晦的表达情感的作用,使对方能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也不会显得很直露和偏激,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庸之道。

(三)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治本于农”的民族,所以民族的避凶、趋吉的心理非常浓重。与此同时,汉民族相信语言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福祸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源头,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得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①所以人们习惯把语言作为祈祷、求福、表达愿望、和大自然交流感情的工具和联系的桥梁,汉语中人们如此讨厌“乌鸦嘴”(意思就是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恶,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一词,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语言的迷信。但是直接表露心中那些美好的愿望,又不是含蓄而内敛的中国文化所提倡的,而谐音成为了顺应和满足这种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人们便很自觉,很乐意的运用谐音来祈求吉祥和躲避由于语音而造成的不吉祥意义的习惯,前文中讲到的传统婚礼、节日上运用谐音,使一些很普通、很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目的就是含蓄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祈求吉祥平安;而亲友从来不分吃一个梨,不小心打碎了碗或者杯子,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送礼的时候,从来不会送伞、钟,对数字8的狂热喜欢和对数字4的极力躲避。这些都是利用谐音来避凶,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也是源于谐音艺术与汉民族传统心理的相连。可见,汉民族的趋吉避凶心理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基础。

(四) 和谐对称的审美情趣

谐音和它的本音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固定的关系,这是谐音最大的特点。它们互相对应,互相映衬,互相对称,极其和谐,这就使得一个词语可以同时拥有两种以及多种意义,体现出和谐对称的审美情趣。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里的“莲子”、“莲心”都是谐音双关,“莲子”谐音“怜子”,意思是爱你,隐喻了爱情的纯洁无暇;而“莲心”谐音“怜心”,意思是爱怜之心,隐喻了怜爱之深,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婉转动人,呈现出了成熟的艺术技巧。再如:药品斯达舒胶囊的广告语:“喂(胃),你好吗?”“喂”与“胃”谐音,“喂,你好吗?”是一句普通的问候语,“胃,你好吗?”则是对我们“胃”的一种亲切问候。该广告巧妙地利用谐音,设计了这一独特的广告语,体现该胃① 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37.

药产品对我们“胃”的关怀,两种语境各自言之成理、非常明显,双关意义自然贴切。而上文中提到的纪晓岚的很经典的一副对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上联是一位老者为了考纪晓岚而出的,而下联是纪晓岚所对。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给出的下联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这种对称、和谐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的审美意识,这就是美的民族性。汉民族美的追求的审美意识中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对称、均衡与和谐。

(五)认知世界的心理方式

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谐音现象符合汉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汉民族善于联想,本来用谐音表达的两个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汉民族丰富的联想便能很自然的利用“语音”将他们联系起来,而且汉民族的联想方式都是采用的二元对立的对称联想,如阴阳、东西、祸福、上下等等,这就说明了从远古以来,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养成了整体的观点,常会由此及彼的进行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另外一种或者多种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体现在语言中,就是会由语音去探究它的意义,但是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具有宽泛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一个语言可能会有好几个语义,但是人们就不会用很严谨的方法去探究,这就为谐音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汉语谐音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全面了解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历史文学传统等,才能深入体会和理解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孟昭泉.汉文化的语音精灵[J].台州学院学报,2003(2).

[2][美].萨佩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 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4] 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6] 赵金铭.谐音与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第二篇: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论文关键词:汉语词语 汉民族 文化心理

论文摘要: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今天,我们分析汉语的词汇在汉民族文化中的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词汇能够最明显的反应时代的变化,词汇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词汇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反映和体现,因而总是反映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复合词构词法组成的词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体现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以及审美心态。本文便是从汉语词语来谈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汉语词语表达的伦理观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伦理观念中有等级观念、尊卑心理、重血统、重亲疏等传统的观念意识。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包含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一)汉语词汇反应汉民族的等级观念

汉民族由于长期受封建伦理观念和皇权至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这种封建伦理等级观念,在汉语的词序结构上最有反映,双音节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中表示尊敬的词素在前面,表示卑下的在后;表示长者的词素在前,幼者在后;表示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表示褒义在前,贬义在后;表示重要的语素在前,次要的在后;表示大者在前小者在后等等。这种表示尊卑等级观念的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序列,形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构词规律。例如:反映社会人际关系的合成词:君臣、后妃、臣民等;表示事物关系的并列合成词:胜负、胜败、兴亡、文武等。

(二)词汇反映的男尊女卑观念

封建伦理观念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词汇中也有反映。如在有关男女的词语中,在词序顺序中总是男在前面,女在后面。例如夫妻、夫妇、男女、父母等;封建伦理道德要求妇女要“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社会上更是最底层。团此,古代妇女常自称“奴家、贱妾、卑妾”等。

二、词汇的运用与汉民族的中庸思想

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观念便是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庸和谐思想,也称为中庸之道。提倡中和、和谐的思想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公正不阿、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反对“过犹不及”或固执一端而失

之于偏激、片面的思想和作法。中庸之道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主要表现在:对人要有雍容恭顺的态度、和平温良的风度和谦和忍让的性格;反对待人处事感情冲动,主张对任何事不走极端,提倡一切要“公允和谐”。对自己则主张“克己自足”,认为人性本身可以自足而完善,可以自我净化,强调“克己复礼”。总之,要事事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通过心灵的净化,从主观上可以消除各种矛盾。这种儒、道、佛三位统一的文化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中庸”处世的哲学。

汉语中有大量表现中庸的词汇:息事宁人、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克己奉公、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和衷共济、不大不小、不偏不倚、不快不慢、不文不火等等。

三、汉语词汇反映的汉民族贵和谐、重有序、重社会的心理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基本上是统一的,即便是分裂时期,那也是及其短暂的。中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汉民族文化中的和谐统一的心理。比如说,人们坚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等准则。西方伦理观念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有先天差异,强者能够做他们有权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们必须接受的一切,因此它主张通过竞争去决定每个人的社会中的地位、权力和利益。因此西方人的观念是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究有序交往,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等级是生来就有的,例如君臣、父子、夫妻、长幼的差别等级是永恒、不可改变的。因此,例如在表示亲戚的词语是相当的

多,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伦理观念对汉语的影响。另外汉族人在说话的时候偏爱用集体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例如常常将“我”常常改用复数“我们”、“我们认为”、“在我们看来”,其实是“我认为”、“在我看来”的意思。有时候明明该说你们该怎样做的时,偏偏选用“我们”、“大家”等类似的字眼,因为这样说话更加有渲染力,听者会为之感动。汉族人用语委婉,使用“人家”以回避“我”,如“我不想走,你偏要我走”常说成“人家不想走,你偏要人家走嘛!”由此可见,重社会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这些均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四、汉语词汇反映的汉民族的讲情面、谦虚谨慎的文化心理 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极重人情,爱面子,在表达语言的时候力求措辞有度、不偏不向、适度得体的,在词语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婉转、模糊,形成汉民族言语表达上的独有文化模式。汉语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提倡“以仁爱之心示人”,“以宽恕之心对人”,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别人,对别人的错误过失要原谅、理解,少计较或不计较。俗语道“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少得罪人。如我们常见的批评,汉民族的心理是即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对方接受,并给他留面子,在表达上就常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先表扬或肯定成绩,然后再转折。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稳重、含蓄,在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汉民族传统观念是重社会、重集体,突出一个“和谐”,不突出个人,涉及个人则习惯于含蓄或婉转表达。一篇文章明明是个人见解,但习惯上要谦称“我们认为”。个人取的成绩,常说领导的支持,集体的力量。汉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

理,含蓄婉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交际中内容丰富的客套话,寒暄语。干某件事明明准备得很充分,但要讲准备不足,请大家多多指教等等。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所以产生的文化心理就会不一样。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在人们交际过程中的习惯和词汇的运用上。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明白了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语词汇显然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生理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心理,并以此影响到了语言中的词汇以及词汇运用。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1990.

[3]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1996.

更多相关推荐:
谐音广告语大全 小学五年级

谐音广告词大全小学五年级下册在广告词中利用谐音或是篡改成语中的某一个字来充当广告词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举例咳不容缓药品尽善净美清洁用品百衣百顺电熨斗默默无蚊蚊香好色之涂涂料无可替带透明胶有痔无恐治痔疮的药快治人口...

谐音广告

谐音广告词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胃药广告一步到胃位1沐浴器随心所浴欲2咳嗽药咳不容缓刻3洗衣机爱不湿手释4蚊香默默无蚊闻5麦当劳年年有鱼余6服装广告衣衣依不舍7饮料广告有口皆杯碑8华素片广告快治人口9黄河冰箱广告领...

谐音的广告词

谐音的广告词双引号内的为错别字破折号后的为正确的1随寓而安宾馆随遇而安2面面聚全面馆面面俱全3鸡不可失炸鸡机不可失4食事求是饭庄实事求是5快治人口消炎药脍炙人口6饮以为荣饮料引以为荣7衣衣不舍服装洗衣依依不舍8...

广告语的谐音双关

作者刘晓霞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447更新时间20xx12185647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真正吸引人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这是它的灵魂所在在广...

谐音广告词

咳不容缓药品广告词尽善净美清洁用品广告词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词默默无蚊蚊香广告词好色之涂涂料广告词无可替带透明胶广告词有痔无恐治痔疮的药广告词快治人口华素片广告词口病药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词烧胜一筹燃灶器具广告词领...

谐音类广告语、DM主题大全

谐音类广告语DM主题大全XX超市粽有情2童喜童乐3商品超低嫁欢迎您来娶4我是你的宝被家纺节5春春鱼动春节鲜鱼特卖6劝君多采些情人节7皂返有礼洗化节赠洗衣皂8齿齿情深牙刷牙膏牙具特卖会9望穿秋睡初冬秋衣睡衣床上用...

谐音的广告

谐音的广告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1沐浴器随心所浴2咳嗽药咳不容缓3洗衣机爱不湿手4蚊香默默无蚊寝用彩虹5麦当劳年年有鱼6服装广告衣衣不舍7饮料广告有口皆杯8华素片广告快治人口9黄河冰箱广告领鲜一步10燃灶器具广告烧...

汉语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

汉语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摘要谐音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描述谐音在民俗网络文学创作人名地名诙谐语和歇后语中的表现展现了丰富的谐音现象同时通过谐音现象反映了其背后蕴...

广告中的谐音学

广告中的谐音学王希杰先生说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同音现象特别严重说汉语的人创造了许多避免同音干扰的方法也创造了许多利用同音的方法谐音就是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发而谐音的运用在广告这个领域运得尤其广泛影响也特别深远广...

广告语中的双关

浅析广告语中的双关修辞摘要现如今伴随着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的横空出世广告已触及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报纸杂志公交上商场里街道边广告无时无处不在作为广告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广告语是一种以宣传和刺激消费为目的特殊语言它...

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姓名张潇文系别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071211158指导教师刘骥鹏20xx年04月10日商丘师范学院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引...

打造有创意广告语的六种技巧

打造有创意广告语的六种技巧广告语的创意是围绕卖点来进行的是强化卖点的是提升卖点的如果找到了好的产品卖点后如果广告语的表现力度不够那是非常可惜的而这种情况又是相当普遍的多数或大多数的广告语像多数或大多数的电视剧一...

谐音的广告语(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