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

时间:2024.5.2

浅谈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师资团队 专业建设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寻找自身优势,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在师资团队、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发展。

1.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化和优化合作内容和方式,让企业协助培养学生,招收优秀毕业生,缓解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所以校企合作行为是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想选择。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几乎找不到企业愿意与其合作,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1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未做明确的规定,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地区出台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政策在描述时也较为笼统、模糊,其中也鲜有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举措,企业难以照章执行。

1.2校、企缺乏有效沟通

没有类似职教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帮助院校和企业互相“牵线搭桥”,使得校企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院校因硬软件条件限制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企业也招聘满意的学生。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是靠“拉关系”或者企业友情赞助,这种开展形式与初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初衷渐行渐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有限,最后往往难以维持下去。

1.3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长期“闭门造车”,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的了解,采用“往上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背道而驰”,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特征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体系零散、简单,无针对实际工作岗位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缺少职业化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1.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利润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解不深入,不认为校企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很少主动考虑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有限,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不高;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不受受训企业的约束,容易因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导致人才流失,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就现阶段而言,制约校企合作的客观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克服,但高职院校可“另辟蹊径”,从自身入手,寻找优势,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增进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进。

2.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有优秀的专业师资团队来担负,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

2.1输送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院校可采取统一安排或教师个别联系的方式,寻找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周期性顶岗实践,以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可锻炼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帮助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教师可获得企业用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其所在专业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回到院

校,教师可将企业的工作要求与院校的专业课程相结合,选择企业需求高、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或输送到企业工作,也帮助企业节省了培训环节,与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2鼓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免费或低廉的报酬承接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工作,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也为企业了解院校提供契机,为建立校企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

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是专业师资团队的有利补充,聘请他们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并定期到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直接传授于学生,对高职学生教育非常有利。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将真实的项目开发直接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招聘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做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性教学工作,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

3.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扰,例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等,这些困扰产生的根源是高职院校不了解企业的真正的用人需求。

3.1预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要杜绝“凭空想象”或“胡乱拼凑”,要与企业的需求接轨。院校专业带头人要通过校企合作,或参考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调研资料,掌握企业用人需求,预估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了解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要求,根据这些内容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进行预估设置。

3.2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帮助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也可以选择调查问卷、电话或登门造访,回访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和毕业生的雇主,了解毕业生具备的和尚未具备的技能、工作表现、企业培训内容等各项情况,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分析所获得的行业信息,用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涉及专业的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也需要参考当年学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制定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难点。

4.基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教师要设计好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4.1教学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院校为主体

教师应该明确一点:教师的教学不能以自我想法为中心,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要按企业的需求决定讲课内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授课内容的原型要来自企业实践。

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将企业

岗位技能与生产实践流程结合高职教育方式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校企实践基地和设备,考虑教材、教学组织方式,对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和整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学思想的主体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各项要素。

4.2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了多种满足高职教育需要的方式方法。例如,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承接的企业项目工作中,通过以完成一个项目流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到项目中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带到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去,以生动有趣的事例代替书中枯燥的文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

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卷、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

5.结语

20xx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国家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也需要深刻发掘自身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企业也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共创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辉.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20xx年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EB/OL]..cn/web/articleview/?&id=20xxxxxxxxxxxx79&cata_id=N003&page=1.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5]李澎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研究-兼论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3).

[6]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04).

[7]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

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lunwen/


第二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中国电力教育

20xx年8月上 总第142期

高职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专教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刘延明 刘 磊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必须深入实践的培养模式。各职业院校在积极探索的同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也暴露出政策导向作用不强,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安排不同步,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校企合作层次浅、力度小等问题。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院校应发挥积极能动性,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合作的基础性工作水平;加强校企交流,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刘延明(1962-),男,广西恭城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高等职业教育;刘磊(1976-),男,安徽亳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校企合作是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教育模式。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对当前各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1.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

就目前而言,由于合作的层次及侧重点不同,校企合作机构名称各异,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名称,其功能都是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双向参与的运行机制,使高校更好地面向社会,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院校的建设与发展,达到校企互动双赢的局面。

2.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大部分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制度》、《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参与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技术革新、项目攻关等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暂行办法》等。这些措施的制订与出台,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3.实行多样化的合作培养模式

在实践中,依据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角色不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以院校培养为主,企业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体,企业为辅助。如定向式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招收定向生,学习期满考核合格的进入该企业。

二是以企业培养为主,院校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中,由企业提出培训目标,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校企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学院从相关专业并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组成订单式培训教学班,严格

按计划要求进行教学,在学习期满时考核合格的学生进入企业。

三是企业学校互动的模式。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校企双方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

四是“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由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市场,学校出场地、出设备、出人力,开展高、精、尖产品加工制造,教师参与研发,学生参与加工,形成了“产、学、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这一合作办学模式中,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二、校企合作的初步成效1.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品质,素质是内化了的心理品质,其中各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是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还是身心素质,都需要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经历实践的磨练才能形成。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中很难培养,只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和熏陶才能逐渐养成和内化。

2.明显改善毕业生就业质量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岗位明确,要求清楚,学生毕业实习直接进入合作企业,缩短了到岗位后的适应期,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业方向明确,就业率和稳定率提高。

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学校能够及时、灵活地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合作企业岗位技术要求,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编制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学校可以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教师通过生产实践,能有效地掌握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高专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教育

新材料等新知识、新要求,使老师的动手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4.有助于合理分担教育投入

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设备。一方面实验、实训的投入很大,学校的经费有限;另一方面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学校的设备很难做到与生产现场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一部分的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去进行,或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从而大大地节省实训设备投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告诉我们: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其“产品”——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职业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院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但是,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因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碍。

1.政策导向作用不强

目前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职业院校自发的状态,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学校与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明确,企业不想增加自己的风险。其次,没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履行校企合作的职能作用,难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再次,企业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缺少校企合作的鼓励和扶持措施。此外,当前低素质劳动者非合理性就业情况普遍,“用工准入制度”得不到有效监管。在目前情况下,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分解办学成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一些;企业为校企合作要分担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又没有强制要求,是否参与关系不大,在当前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主动性。

2.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安排不同步

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的生产任务可能不足而难以安排。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也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学校教师数量少,课程任务重,只能利用寒假安排少量的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而且实习时间不足一个月,难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到企业实践两个月”的规定要求。

3.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

校企合作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需要的,但企业更注重效益,先要解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合作中,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的机会,学校的受益较为明显;而职业院校一般在科研和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积累不多,

中国电力教育

20xx年8月上 总第142期

学生刚刚走向企业,缺乏相关技术能力和经验,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企业受益周期较长,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4.政府指导力度不够

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政府对参与合作的企业,也没有适当的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多数企业认为培养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事,与企业关系不大,即使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同样可以招聘到所需人才;有的企业由于生产任务无定数,用工需求难以预测,对于安排学生进厂实习尤其是进行适应性实习,一般企业不乐意,担心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益。

5.学校企业缺乏互动,合作层次浅

企业很少有主动与学校合作搞教育的意愿,尤其是财会、文秘等文科类专业学生,有近40%的学生难以在对口岗位就业,即使是在对口的岗位就业,也很难成批量安排在一个企业。即使找到了合作企业,其合作领域往往是单项的,学校参与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技术革新、项目攻关等活动没有开展起来,企业也没有深入学校开展有关教学教研活动,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援助;而且合作难以持久,往往短期合作多,长期合作少。

四、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几点对策1.树立并积极实践职业教育新理念

具有教育新理念是校企合作的前提。校企合作之路能否走好,关键是学院领导能否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学校只有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校企合作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2.做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人才培养质量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校企合作的质量,校企合作的质量又反过来促进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学院应扎扎实实抓好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成长提供宽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同时,还应对相关企业进行针对性研究,力争做好基础科研、技术、人力资源等服务,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不断提高合作的信度和效度。

3.建立良好的运行和协调机制

建立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学校是公益性的办学机构,企业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组织,校企合作涉及学校与企业的各方面对接问题,对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效果。因此,学校必须创新现行的管理体制,建立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适时组建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赋予该工作小组具体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权限,协调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校企合作项目既不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又处于学校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的格局。

4.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

学院要经常组织干部和教师外出参观,了解科技发展情况,了解现代化企业生产情况、管理模式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阔视野,强化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大力度,将企业骨干技师、项目负责人等抽调到学校担任教师,

中国电力教育

20xx年8月上 总第142期

高职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专教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

本对应的行业和企业参与集团化实现横向联系,把校企合作由双向推向多向,形成开放式的合作方式。

10.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对企业与学校关系的处理。学校是教育部门,企业是经济部门,学校在工作方式上要充分照顾到两个部门特点所导致的双方在感情和利益上的分歧,加强对学生的审美和个性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二是对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关系的处理。校企合作教育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理论学习与实践两者缺一不可,但又不能偏废于其一。实践表明,尽管各院校都很重视并都尽力处理好这对关系,可事实上却总是在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陷于两难境地,甚至造成学生对技能培训的偏爱和对理论学习的忽视。三是对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关系的处理。受教育者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这种双重身份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把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在企业的有针对性的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着对受教育者双重身份的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企业由于狭隘的经济利益观念,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从而忽视对其培训或阻碍其在学校的学习;学校可能因为教学计划而打乱企业的生产部署,学生也会因为今后的就业而不甘心于做某一个企业的学徒。正确的校企合作模式应该是:学校和企业依据合作协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确保学生的身份不致固定化或错位。

参考文献: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

[3]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6,(13).

(责任编辑:王召波)

为校企合作的深入、持久地开展夯实基础。

5.有目标地选择合作企业

校企合作不是盲目合作。企业可以选择学校,学校也应该注意选择合作企业。从实践看,职业院校应当制订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合法注册且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比较适当的企业首先纳入目标企业。只有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合作质量才有保证。

6.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

在当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有所缺位的情况下,学校不能坐等政策,或被动作为或跟风行动。只有把敢闯敢试与稳妥细致结合起来,才能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学校应该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如成立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争取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校企联动、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7.多方位加强校企交流

校企合作不能凭借着学校或者企业的热情,更不只是凭借上级组织的行政指令和安排。校企合作的成功需要校企双方加强交流。因为只有多交流,才能增加了解和互信;只有多交流,才能巩固合作的成果,加大合作的力度。学校可以通过专业顾问委员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等途径,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促进校企交流与合作。

8.全面拓展合作领域

可以采取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企业以设施、场地、技术等多种形式向职业学校注入股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共享办学效益;也可以共同开发产品,学校以主体专业为依托形成和发展相关产业。

9.成立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促进校企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引导职教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人才交流中心和中介参与,吸收若干个与学校专业基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

科学研究方法论重要知识点总结[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一、在研究思路方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注重研究生态化;注重研究的现场;注重跨文化研究二、在研究方方面注重研究综合化、现代化和数据化:研究的综合性;研究的现代化;研究的数…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报告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儿童心理安全问题的调查一、前期准备(一)召开第一次会议,选题背景及确定主题大家商量作业事宜,确定此次作业的具体过程,包括:调查主题的选择、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实地调…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小结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小结一.控制变量法1.方法说明: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

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xx10700015徐小鸿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杨鑫《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浅析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金融学杨鑫内容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研究方法重点总结

研究方法重点总结科学研究是寻求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包括四部分:描述:确认客观事实的存在解释:寻求事物发展原因和规律预测:运用知识规律预测事物变…

关于迅速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一措施”的通知

关于迅速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一措施的通知局属各单位机关各支部根据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环节各单位支部要抓紧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一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重点内容1局属各单位要制订两方案一...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作文教学本身的价值取向文以载道是作文教学一直来追求的目标它要求学生作文表达的应该是自身的真实思想与情感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流动程序小学生作文必须教...

研究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试题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xx年研究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试题1以你做过的实验为例从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对应性说明如何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并说明这种统一性的意义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

八年级教育研究方法专题指导及范文示例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教育研究方法专题指导及范文示例一教育调查法1什么是...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指导及范文示例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一当事人及案由当事人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XX年XX月XX日XXX工商局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XXX销售到我市的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印有软化血...

研究方法(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