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时间:2024.4.13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三小组 组员分工如下:

图片及视频材料收集:汪飞

文字材料收集:张明敏、瞿美君、张诗陶 PPT制作:朱衡天

文字材料的整理与归纳:张佳玉

感悟与反思:朱昌、刘田欣、汪曼、张明敏、瞿美君

审核与修改:张诗陶

汇报:韩晗

以下是我组汇报内容:

(一)戊戌变法

背景及原因 :

1、政治上: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2、思想上:维新思想的发展与壮大。 具体内容:

1、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的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的“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 经济方面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的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 军事方面 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西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影响及意义: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③脱离广大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洋务运动

背景及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

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目的 直接:改变在军事上落后于西方的状态;根本:维护统治 主要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创办军事工业: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 人物:曾国藩 地点:安庆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上海

1866年:福州船政局 人物:左宗棠 地点:福州

创办民用工业:1872年:轮船招商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上海 1880年:电报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天津

1893年:唐胥铁路 地点:唐山

创建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竣工。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2.洋务派还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影响及意义: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军事。引进了一些近代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受到这些企业的影响,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实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及其原因: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各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具体内容:

1、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人以天皇的名义,宣布诏书,废除全国的261个藩,免去旧藩主的藩知事官职,叫他们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到1872年1月2日,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东京、京都、大阪)、72县(后减为47县)。府县之下设大区、小区、小区之下设镇、村。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领土土地所有制,触及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消除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加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实现了明治政权向近代资本主义政权转化的关键性一步。

2、在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殖产兴业的政策。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三、改革教育。采用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日本开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四、学习西方文化,革除传统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五、建立效忠天皇的武装——皇军。

影响:日本摆脱了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四)比较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一场救亡图存革命。开明的维新派认识到中国的制度不如西方,甚至不如日本,因此要改良清

朝的政治制度。但仅仅是小修小补,本质上仍然拥护封建王朝。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上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仅仅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在试图与统治者翰旋,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而且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畸形的改革注定了它百日后就不幸夭折的命运。

洋务运动是开明的官僚开展的一场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但是即使最开明的官僚林则徐也认为中国“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千年延续的政治制度仍是最完美不可更改的。而且清廷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势力还根深蒂固,落后的土壤中怎么能孕育出文明的果实呢?所以洋务运动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更没能改变中国领土被一步步蚕食的处境。

而日本的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当时身为旧势力的幕府已是众矢之的,尽管资产阶级不成熟,

但是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成了倒幕运动的主力军,为改革扫清了障碍。新政府成立之后,很快颁发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更重要的是,日本人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民族主义),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同时,由于日本是个蕞尔小国,西方列强并不太重视,加上当时世界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因此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是较为有利的。

(五)组员反思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在这场战争中信奉的是“武器决定论”,认为武器是第一要素,他们寄希望与西方列强的调停,对战争的发生缺乏远见,同时也没有正确的作战策略。这些正是洋务派妄图通过器物层的改革达到图强目的破产的表现。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单纯的器物层改革是很难有实效性的。并且由于制度上的腐化,使得具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和军官没有机会参与决策,而制度上的因素可以说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因素。

戊戌变法的失败其实与洋务运动是相似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仅仅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当时西方列强已经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对世界的掠夺瓜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也在新一轮的瓜分中成为列强争夺的对

象。而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反对改革的力量显得更加凶猛。基于这些原因,戊戌变法必定走向失败。

——朱昌

19世纪中国的两次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而在日本也兴起了明治维新运动却取得了成功。两国国内当时都十分落后,基础条件都差不多,但为什么结果会这样大相径庭呢?我认为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首先,中国的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相适应。其次,对外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盲目学习外国的科技,自己不懂得创新。再次,管理的腐朽性,所有新建的企业都由官府管理,导致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充满了官场的种种恶习。

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不同,它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化的下层武士集团,没有封建性质。第二,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同时在国内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它考虑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在我看来,要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与人民群众相符合的道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瞿美君

这三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本国国内的现状以及维护统治阶级政权。但日本的明治维新无疑是个成功的改革运动,他成功的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以后逐步废除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了亚洲强国。可是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却都失败了,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与懦弱,也说明了中国的社会并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应该另寻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刘田欣 我认为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而通过发展经济挽救清帝国的运动,戊戌变法也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封建阶级统治的变法,而日本明治维新是废除封建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变法,性质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但有一些客观原因,对于现在,我们是无法了解以前的历史的。

——张明敏 以上三者共同点是都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不同点是中国的两次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日本变的强大起来了;他们的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也不相同,阶级基础不相同,主要依靠的力量不相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最后的结果也不相同。

——汪曼


第二篇: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之比较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之比较

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 陆续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主权渐渐丧失于列强之手, 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 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中国国土已被入侵的西方列强瓜分为若干势力范围, 同样地, 日本在1853 年被美国人柏利率领舰队打开国门。此后, 外资不断流入日本国内, 不但沉重打击了日本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还准备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 日本亡国危在旦夕。

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中国百日维新与日本明治维新, 都是民族危机不断积累的产物, 都肩负了拯救民族于危亡的历史重任。这点在改革内容中也得到体现。两国的维新均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的改革, 都企图在保存封建特权的前提下, 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 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 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从参与运动的主体来看, 两国的维新领导人物大多出身封建家庭, 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过西方文明的影响, 都可算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这两次维新变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历史背景相近:

两次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外来侵略导致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不断上升。西方侵略客观上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伦理纲常,

催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潮。

二、目标性质类似:

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领导阶级相同:

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四、列强态度相似: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明治维新竞相扶植,政治上偏袒强藩,经济上源源提供工业品和武器,并帮助培养人才、训练军队、改善军备。

戊戌变法中,广学会对戊戌维新的兴起有不小推动作用。英美日驻华使馆,在政变时援救保护过部分维新领袖。政变后,日本政府和政界要人,继续为维新派提供了活动场所和部分经费。

五、政策措施雷同:

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

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维新,为何结局不同?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会发现其实有着诸多不同。

一、国际环境不同。

明治维新前夕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极为有利。英国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美国处于南北战争期间,法国处于普法战争前夕,沙俄则因克里米亚战争败北,元气大伤。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在远东的侵略对象主要是中国,对日本较为放松。

而在戊戌变法时期,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列强纷纷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封建统治势力与维新派实力的强弱不同:

中国经历春秋战国时代之后, 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变化, 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 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公元前221 年, 秦灭六国, 并建起第一个封建王朝。此后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个王朝的不断发展, 封建制度臻于成熟。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使得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 还是文化, 都保存下一套完整的封建体制。而在日本, 1192 年, 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 标志着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然而直到1604 年, 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 日本才真正确立起封建制度, 前后只有600 多年的历史, 其统治基础远没有中国牢固。

明治维新前, 日本是一个幕藩领主制的国家。当时日本共有200 多个诸侯———大名, 他们对外服从幕府, 对内(本藩领土)则是拥

有军政实权的领主。大名的服从程度视藩的强弱而定的。一旦时机成熟, 强盛的大名就会取而代之。因此日本的封建社会并非铁板一块。德川幕府晚期, 一些西南强藩, 如长州、萨摩等, 不顾禁令, 偷偷进行走私贸易, 发展军工, 任用中下级武士改革藩政, 直接对抗幕府, 成为倒幕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大名虽未公开对抗, 但袖手旁观, 明哲保身, 拒不派兵支援幕府。正是由于日本的封建体制———幕藩领主制, 不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致行动。它一方面削弱了幕府的力量, 另一方面也使得各个藩的藩主易于被各个击破, 客观上为封建统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的崩溃创造了条件。

三、领导力量不同:

日本维新派的骨干是中下级武士,大多参加过地方上的藩政改革。如“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都久经风浪锻炼,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他们讲究斗争策略,选择阻力最小的路线和做法,善于争取同盟军,打击最主要敌人。而日本维新的“大旗”—明治天皇,随着天皇制的确立,成了日本名符其实的最高统治者,依靠维新派权臣辅弼,得以很好地推行改革大业。

中国维新派的骨干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封建知识分子,有改革热情,却缺少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他们在维新措施和斗争策略上有些急于求成、不顾实效。如变法伊始便裁撤旧衙门、裁减绿营,令旗人自谋生计,激起守旧势力群起而攻之,增加了变法的阻力。同时,又不善于团结和争取同盟军,结果使自己十分孤立。他们所依赖的光绪帝虽有抱负,富有改革的热情,能积极支持戊戌变法,

但政治上的无权地位使他终究跳不出慈禧的手掌心。

四、政策措施的实际作用不同: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改革封建等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地税改革,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常备军,为攘外安内作准备;实行“文明开化” 、“殖产兴业”政策,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化的进程。

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无法实施。而且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妥协,使得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最具革命性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在新政中提出,因此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梦想化为了泡影。

更多相关推荐:
维新变法

20xx届郑集中学高二历史教学案必修三专题三张琳琳编制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业水平测试考点高考考点阶段特征考点详解一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器物阶段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1收集西方国家信...

维新变法教训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1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敌强我弱维新运动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初步发展但还极其微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峻的民族危机迫使他们仓促上阵其经济实力理论体系思想酝酿政治主...

试比较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班级学号姓名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点看法及体会成王败寇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逻辑支配了中国至少几千年以暴易暴循环往复的历史从未改变过跳不出兴亡盛衰的周期率病根在于一元化的无限权力主导...

维新变法运动复习题

维新变法运动复习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C严复译述天演论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2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

北师版八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温故知新1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目的口号及作用2说一说张謇和詹天佑的主要事迹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知道...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异同比较总结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在很多方面是存在相似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从背景上看两次改革都是在本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社会面临殖民化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第二从性质上看两者都...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启示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启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田育洋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

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之对比

关于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几点思考关于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几点思考王科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号20xx301550120日本1886年的明治维新与中国1898年的戊戌变法变法时间变法前国情变法目的等庶...

洋务运动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戊戌变法的影响霍卫光20xx035015物理实验班1219世纪60年代初清王朝为挽救封建统治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首先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最后改革官制倡导设立议院...

高二历史选修一 戊戌变法导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一编号6使用时间20xx2评价课题戊戌变法编写人朱丽平审核高二历史组班级姓名号数第组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

日本明治维新经典习题

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功维新变法经典习题材料一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还兴办了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后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摘要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贫弱的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

维新变法口号(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