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 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珍爱生命,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解开我与地坛二者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件第一页)

这,是一张轮椅,一张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轮椅。它代表着一种沧桑,一种磨难。 (课件第二页“作者介绍”)

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绝不平凡的人。他,叫史铁生,中国作协专业作家,从这张相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拥有一种乐观,一种豁达。但他也有过一段坎坷的人生历程。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这位残疾作家的钦佩之情,来学习他的散文佳作《我与地坛》,感受他那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

二、感知内容,体悟情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总结出这部分文字里作者的心路历程。

2.同学们讲出了许多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一下作者的心路历程:

板书:绝望 - 希望 - 明白

3.在这部分文字里有三处景物描写反映了作者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它们分布在第三、第五、第七自然段。

4.现在我们来研习作者的第一个心历程——绝望。请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描写地坛的句子,女同学读描写作者状况的句子,找一找作者与地坛的相似性。

明确:①地坛:曾有过的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曾有过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曾有过的一段段高墙坍圮了,曾有过的玉砌雕栏散落了。

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是一个失魂落魄的人。

出示课件:

地坛:荒芜冷落,历尽沧桑

同病相怜

我: 废弃双腿,失魂落魄

②地坛是被人遗弃的古园,我是被社会遗弃的人,两者同病相怜。但是园子古老却充满生机。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园子显得沉静,他从中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历史的沧桑与悠久,心灵渐渐平静了下来。 沧桑(地坛) 苍幽(老柏树)

坦荡(自然草本)亘古(太阳)

5、心灵平静下来的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去,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本,昆虫雨露。(出示课件)

①学生思考: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特点?在这一段景物描写里,结合我们平时学过的赏析方法来品味一下。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学生自由赏析,教师点评。

(出示课件):

雕栏玉砌不复在 苍松翠 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 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 正红

废园 沉静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荣

古旧 荒芜 特点 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小结: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一系列事物的存在,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弱小,但却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法则生活,让作者感到生命的涌动。 这时作者从绝望中走出来,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对于生与死的问题思考清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活了。

6、(出示课件)关于怎样活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在第七自然段里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述了十五年里,古园中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事物,一共六个画面,也就是文中的六个“譬如”。作者就是通过用隽永的语言,阐释六个“譬如”画面的意蕴地来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意蕴: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让人感动伤感,但却能把地上的坎坷映照的灿烂;园中最为落寞的时候,雨燕却苍凉高歌;冬天大雪覆盖,行动不便,孩子们的脚印却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譬如暴雨骤临园中,给人措手不及,但却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出示课件:

譬如落日 落日寂静而安详

譬如雨燕 雨燕依旧高歌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

譬如雪地脚印 孩子们的脚印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

譬如古柏 古柏永远镇静坚定地站立

譬如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譬如秋风 会送来满园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开展活动:

仿写一个以“譬如”开头与六个画面意蕴相同的句子。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六个譬如以及同学们仿写的句子,都是生命的印迹。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至此,作者理解了地坛的全部情感和意蕴,这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顽强地活下去,活得灿烂,活得辉煌。

三、课文总结: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地坛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地坛让史铁生感动生命的可爱,地坛给了史铁生人生哲理的思考,地坛提升了史铁生的人生境界。

地坛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它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它向作者提供了生机,生机又为作者带来成功。

四、板书:

景(园子荒芜---------但有生机)

我与地坛 情景交融

情(残废自伤------走出“轻”生)

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散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渎课文,是残疾人作家史铁生所作。这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情意浓厚,文辞优美。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体会并完成情感的自我升华,很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依此我把电子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我的课堂里,营造与课文相通的氛围,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分为二部分。我执教的是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文字里讲述是作者在20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而对生活十分绝望。于是在地坛这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园子里产生了对生与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来源于园中景物对他的启发,所以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对课文第三、五、七三个重点景物描写的段落进行赏析。由景入情,让学生感悟作者由“想死”到“勇敢活下去”的复杂感情,从而来解开地坛就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这样一个关系,完成教学目标。

地坛在北京,学生基本上没有去过,我就将地坛的一些景物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一下子产生了想了解地坛及作者15年来在地坛做过些什么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我借助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创设出作者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情境,让学生融情入景,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配乐范读,让学生很快进入散文的意境中去,边听边体会作者那种在地坛中15年来难以言说的感受;又如再现地坛中景物,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得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在欣赏景物描写文字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掌握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通过观看图像,朗读课文,配以相关的提问,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学生收获很大。

这堂课的创新在于不是单纯的用图片和声音,flash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做到了信息技术为文章内容服务,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观,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看到的直观景物画面转化为思索,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做到了真正的整合。

这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可以很快融入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情感,课堂效果很好。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所以我觉得在赏析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时候 ,我应该还开展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另外在写仿句这一块,我如果积极主动的让学生到黑板上演排的话,可能会更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教学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情感积累,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还不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痛苦和绝望。所以我觉得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努力成果要及时肯定,使他们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结束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开放的视野。在这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课里,我感悟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它不能取代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另外一节课真正的灵魂是教学思想,而多媒体只是技术工具,我们教学决不可舍本逐末。


第二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赵军平)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把握情景相融,心物相契的结合点,即我与地坛的关系,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参照文中议论抒情语句,做出综合,透视作者的心灵历程和人生感悟。

②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揣摩别致深刻的语言。 解读景物描写,先捕捉住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意味的情景词语,找到披文入情的点;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体味这些关键词语的色彩情味。

2.  过程与方法:

①探究情景关系,把握景物人事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阅读讨论中,注意利用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找出对地坛景物高度概括的词语,即第四段中"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说出文眼是"并不衰败"四字。而且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向纵深处开掘,学生可以捕捉启悟点、动情点,发现作品的旨趣,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②点评精彩描写,解读警语秀句,探寻作品的精髓。在第一部分第1到5段中选出自己最欣赏的精彩语句加以点评,展开课堂讨论,与同学交流、切磋,解决疑难问题,探究关键词语,做出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要言不烦地点出精神实质。

     ③设身处地的体会地坛景物的情味和作者的人生况味。在阅读中设身处地,达到同情,参透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深沉情感和深邃哲思。透视第3段中精微的典型细节,用点评的方法进行阐发与评价,实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够渗透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深沉情感和深邃哲思,能够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说明当人生遇到挫折、不幸时,应该向史铁生学习,学会坚强面对困难,笑对人生,不颓废,不沮丧,把它当成是人生的历练。以健康阳光积极的心态去生活。

  ②了解作者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读了第一部分后,了解作者在地坛的日子里思想感情经历的变化过程,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的理解。了解地坛中的种种生命现象所赋予的哲理色彩,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深邃思索。进而学生领悟到作者与地坛物我交融的心灵默契,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三、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 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感悟的内容 。

2. 品位语言,体验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表现手法。

五、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①我的身体残废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终结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②我为什么要出生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③我应该怎样活
   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的理解

对母亲情感的变化

不理解 ——  理解 ——   痛悔 ——  怀念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更多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赵军平)

教学反思表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12《我与地坛》最新教案带教学反思

12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想我与地坛虽然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但这篇文章却是当代的散文名篇主人公有关生死的感悟令人叹服其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为我等汗颜即使仅就文章的写法而言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文章第一部分有大量成功的景物描写...

《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

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三授课过程一导...

靖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第一课时典型教学设计研究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靖伟证书编号080570联系电话159xxxxxxxx课程分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全文较长教科书只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其余的五个部分收入与教科书配套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之参赛作品我与地坛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聋校高中二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3课时三课时4课文预习自读课文进行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等根据课...

11-12学年高一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苏教版语文必修二)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二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入题播放命运交响曲贝多芬28岁...

02《诗两首.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诗两首讲学案备课组关山初中初三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学习重点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学习难点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4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5理解关键词句理解一...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格式教案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1页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

第10周第1课时总第39课时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1课时)

第10周第1课时总第39课时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这土地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能熟练的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教学背景爱国之情的表达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作者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深刻诚挚的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设想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xx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

我爱这土地 艾青 - 济宁学院中文系欢迎您!

中华颂朗诵篇目现代部分1我的祖国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