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教师版)

时间:2024.4.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一)

【同步训练】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三个含有“至”和“寡”的成语。

(1)多助之至: 止于至善、至高无上、如获至宝。(2)失道者寡助:兵微将寡 、沉静寡言 、孤陋寡闻。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A.池非不深 巴山夜雨涨秋池 B.兵革非不坚利 兵不厌诈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夫环而攻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5.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答:就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就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6.“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20xx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夫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③,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⑨,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全国:迫使敌人举国降服。②破国:攻破敌国。③伐谋:挫败敌人的计谋。④修橹轒辒(f én yūn):修造用以攻城的盾牌、战车。 ⑤距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 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故百战百胜(因此,所以 ) (2)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屈服) (3)具器械(准备) (4)而城不拔者(攻克) .....

2.下列句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B )

A.不战而屈人之兵 B.乃记之而去 C.而城不拔者 D.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译: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4.本文阐述的观点与课文中阐述的观点有哪一点是相似的?

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用兵的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胜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域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盾牌、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链接一 (20xx年天津市卷)***

【甲】(见上文)

【乙】 孟子日:“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助之至( 极点) (2)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所恶勿施尔也(所厌恶的东西(事情)) (4)兽之走圹(跑) .....

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什么? 答: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4.乙文中说到了“桀、纣”失天下的原因,请用甲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乙译文]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人民;失天下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方法: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教师版

天下人民,就得到了天下。得人民有方法:得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

给他们。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

***链接二(20xx年天津市卷)***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⑧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说苑》)

【注释】 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庄王欲伐陈(攻打,进攻 ) (2)民怨上矣(国君,君主)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译文: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3.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

答: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译文]楚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什么原因?”(那人)回答说:“陈国的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陈国只是一个小国,储备多,赋税肯定很重,那么国民一定怨恨国君。城墙高,护城河很深,那么百姓肯定很疲惫。(如果我国)起兵攻打它,一定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从了他的话,最终夺取了陈国。 (二)

1.(2009·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见上文)

(乙)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器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③足兵 士兵、 军备(军队) ④民信之矣 信任,信用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从古到令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译文](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却)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C.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D.委而去之(放弃)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威朋友都背叛他。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1分)( D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分)

5、文段④从正反两面论证了“ 人和 ”的重要性,推出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结论。

(四)[甲文](见上文)

[乙文]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1、解释加点词

(1)、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依靠 (3)寡助之至 到 (4)用兵之道,要在人和 方法 ....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D )

A、夫环而攻之 B、委而去之 C、亲戚畔之 D、用兵之道

3、翻译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译文:即使有商汤、武王的才智,也不能战胜一个人,何况是很多人呢?

4、甲文里与“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这个观点一致的语句是(用原话):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用兵打仗,要人心团结,人心团结则不用动员就能齐心作战了。如果将领之间相互猜疑,士卒就不会效力,好的计策不采纳,部下们就会生出不满的言语,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就算有商汤、周武王的智谋,也不能打败普通的人,更何况一般的人呢? 注释:1.劝:激励。2.谗慝(te):谗言及邪恶。3.互生:不断出现。4.汤、武:商汤,周武王。5.若:如果。6.猜:猜疑。

7.纳:采纳。8.群下:部下。


第二篇:得道多助案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案例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疏通文意。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4、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疏通字词及文意,熟读课文,完成“导学案”内容。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口号是——

生: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看我精英,明日之星;斗志昂扬,九二最强!

师:很好。

师: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

生:看过。

师: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不错。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他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取得民心。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的天下的君主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

二、作者、作品简介

1、 请一个声音洪亮的同学读一读自己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教师补充完善:

(1、)孟子,名轲,字字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有“亚圣”之称。

(2、)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3、)《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同桌之间大声两两对读,看哪对同桌读得最为默契、最有气势。

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师:大家读得很有激情,不错。朗读呀,就要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看看这气势会不会更强烈呢?好,大家腰板直起来,书本捧起来,声音大起来,预备起——

(读毕)师:很棒!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精气神。之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这篇文言文,里面有较多的字词句需要我们理解,下面老师想来考察一下大家,大家准备好了没? 生:准备好了。

四、检查预习,提示巩固

1、天时( ) 2、地利( ) 3、人和( ) 4、环而攻之( )

5、 )6、非不坚利也( ) 7、 )而 )之

8、 ) 9、 ) 10、 )

11、 )助( )( ) 12、( )( )之

13、特别提示比较:“城”、“郭”、“池”的用法、通假字“畔”、古今异译词“亲戚”、“域”、“巩”、“威”等词活用现象等。

14、重点句子考察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举手,对字词句的考察都做到关上书本、脱口而出,。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都不错,下面进入到文本研究阶段。

五 、文本探究

1、探讨(一):

这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文本开篇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问:这句中间有几个关键词?是哪几个?

生:天时、地利、人和。

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哪项因素?从哪个词语看得出来?

生:人和。从“不如”这个词体现出来的。

问: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生:两个“不如“,指明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师小结:文章开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

2、探讨(二):

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目的是什么?

生交流归纳:例(1):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突出地理的重要性(从攻方而言)

例(2):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守方而言)

3、探讨(三):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理由是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快速合作讨论。

学生交流归纳: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由战争谈到治国,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即所谓的“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的话,“战必胜矣”,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4、探讨(四):作者从文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小结:文章前半部分提到了一个关键是——(生答: “人和”),后半部分提到的关键词是——(生答:“得道”),其实呀,二者是有关联的,得“人和”的实质是——(生答:“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生答:“天下顺之”)。

六 、赏析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孟子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语句整齐流畅,一起贯注,读起来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大家能立马找出这样的例句吗?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是运用了双重否定的

排比句,连举城、池,兼及兵革、米粟,极力强调地利优越,理应守住。语句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师:说得很好。来,大家一起把这几句大声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用三个形式相同的排比否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生:我再来补充一点,这几句也是一种层递排比,更有气势,我提议大家也来一起念一下。 (全班齐念这几句。)

生:还有这样的好句子,如开头的两句,也是朗朗上口。

师:大家很有眼光。是呀,如此有气势的好文章,我们理应会背诵才对,是吗?大家会背诵吗?(生:会)很好,请大家起立,让我们一起大声背出来吧。

师:很厉害,请坐!

七、拓展延伸

1、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请举例论证。谁先说? 生:《陈涉世家》。

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个相关的事例。 生: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生:抗战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生:20xx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生:也是20xx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如今的汶川又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生:我们班同学齐心协力在运动会上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生:还有我们班同学人人争做班级主人翁,团结意识强,所以我们班每月都被评为“先进班级”等。

师:是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3、大家能想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吗?

生:人心齐,泰山移。

生:家和万事兴。

生:众人拾柴火焰高。

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有其普遍的意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生: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是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

生: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是指亲民爱民,关注民生,为老百姓着想。

生:以个人而言,“道”是指要与人为善,善待他人,要有仁义道德。

八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下面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本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中得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实,不光在战争和治国中要倡导“人和”,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和”。大家能为“和”字组几个词吗?

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得多好呀!你看,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合作,要和平,要和气,要和睦,要和善,要和乐,要和美,要和悦,要和衷共济,这样多好!正如一句公益广告词所倡导的那样:人和、家和、天下和!同样,我希望我们这个班级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棒!我也祝愿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富强!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把自己的笔记整理一下,顺便写下自己的课后反思。

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论 点:

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举例 战争 结 论:

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道理 固国 治国

威天下

(总) (分) (总)

“仁 政”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古文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在学习本文时,以欣赏为主,并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精气神足,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任。本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更为积极的引导。教学中,我着重采用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个体能较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去。本节课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的演练,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语速过快等,均有待改进,这些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正,并不断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不断在时间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努力做好新型教师。

更多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改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二重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执教龙河清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一整体感悟1此章阐发了孟子仁政的主张讲的是民心向背的问题2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为最重要3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附图。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教学工具多媒体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质课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设计张绪强班级姓名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xx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章翻译有利于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到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字词及5解释

原文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7攻之而8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9天时不如地利也10城非不高也池11非不深也兵革12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13而14去15之16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快乐课堂我参与快乐学习我作主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明文翠时间20xx年4月16日上午第2节班级九3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