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

时间:2024.5.4

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

推荐笔者要谈新文化运动,是想使其对今天正在改革开放征途中的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希冀引起人们的反思探讨。如果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笔者可要谢天谢地了;如果幸运地触碰到了某些官员、政治家们敏感而多疑的神经,让他们觉得还言之有理,可资利用,那笔者就要阿弥陀佛,三呼“万岁”了。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涵是什么呢?历来议论和评述较多,似乎不再是个问题了。但综合近年来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态度和认识表现来看,市场经济越是深入发展,市场的触角越是抚摸人们的身心,社会和人们越是容易选择健忘,丧失记忆或记忆模糊成为一种可怕但却普遍存在、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所以对正在改革进步中的当代中国实际地构成了一种短期内还难以估量的损害,也必然对中国的前途未来产生无法预测的消极影响。因此,笔者坚定地认为当前及今后很长时间内都还是有再谈论、再探讨、再反思、再梳理的必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70年间,中国是外则败绩连连,丧权辱国,内则民族不能自立,国家不能富强,人民不能觉醒。洋务运动和演武新兵、维新变法和实业救国、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种种富国强政、富民强商、富武强兵甚至暴力革命实践的尝试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惨痛的失败。痛定思痛,蓦然惊醒:考之西方世界维新革命的历史,成功的变革和革命必须思想和文化先行,欲强国富民和民族自立,必先赋予国家、人民和民族以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教育,夯实思想和文化的基础后,辅之以政治革命和维新变革等,方能一举奏效,全面富强且能长久维系,脱离治乱兴衰之历史循环。

而考证西方近现代历史,其先进的思想文化之精髓就是科学和民主,既为实践证明可行可用,亦必将为世界之大潮流、大趋势。故惟有大张科学和民主之旗帜,赋予国人以新思想新文化,启迪民智,以文强脑,实现民众普遍的觉醒,由觉醒而奋起抗争,争民权,护民权,由民权而民生而民主,实现全面的维新和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民主和科学都是好东西,都是旧中国的旧世界的土壤上难以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东西。虽然我们距新文化运动有90年的时间了,虽然我们今天更加进步和文明了,“科学”和“民主”也在中国扎了根,且略具雏形,让民众初步尝到了甜头,但就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发起者和倡导者们来说,其对民主和科学的涵义和基本精神的理解已经接近了其本来的真义,其认识程度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我们今天的很多专家学者们。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科学”和“民主”是拿来主义选择下的科学和民主,其本来的含义经过重重的阐释或转述,可能已经模糊不清了,或者遭到了人为的阉割和置换,当然是为了更切合政治需要,为了更贴近中国实际。但就求真求实和勇敢的精神而言,我们如果还讲良心的话,恐怕也须承认可能我们很多人还未必赶得上当年那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发起者、倡导者们,未必有他们睿智和勇敢,未必有他们清醒和深刻。那一时代,不少学者、专家和维新分子特别是其中为领袖者、为发起者、为倡导者,较少政治顾虑,不受政治左右,独立自主地研究和思考,冷静的观察和判断,故终能开风气之先,成一家之言,受众人之拥,享齐人之誉。即使有人从政治角度出发甚至也曾从政过,但还是基本秉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此,我们只有敬佩、再敬佩。如果说我们能做点儿什么的话,就是重新拾起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精神,重新认真审视和研究新文化运动及其领导者、发起者和倡导者们的研究成果,重新认真审视和研究民主与科学,务求透彻和准确。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也是能做的工作。

实事求是是尊重科学,勇于承认是尊重科学,敢于面对现实和各种社会问题,也是尊重科学。而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做主,更要紧的是保障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不受到无理的侵犯

和剥夺,让人民获得生存权、发展权、言论自由权??一句话,就是给予人以应有的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一个稳固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所以,新文化运动虽然如昙花一现,为激进的政治暴力革命所阻断,但其巨大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定的,其基本的精神内涵和张扬的旗帜是不能讳避的。抹净历史的尘埃,我们蓦然发觉新文化运动至今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在岁月风雨的洗磨下仍然充满了丰富的意义和鲜活斑斓的色彩,值得人们永远地崇敬和追忆、思念,值得一切学人、知识分子们研究和反思。

三、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需要再来一个新文化运动,需要再来一次持久连续的关于民主和科学的启蒙教育活动。五千年的文明文化虽然可以继续滋养我们,但已不是我们笑傲当今世界的根本资本和得力武器。经过欧风美雨的洗礼,经过各种文明文化的比较交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准备和积累,经过痛定思痛的反思和长期观察,我们认为:新文化运动也好,民主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也好,最终目的就是要加快启发民智,推动深醒,争取民权,扩大自由,创造新历史时期的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发展出更有生命力、更先进、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中国新文明新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文化齐头并进,在抗衡竞争中实现和谐共处,民族复兴。

应当说,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科学和民主的基础和条件。但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先天不足,我们民主和科学的土壤不够丰富和厚实,科学和民主发展的程度、速度和力度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中产阶级阶层的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和深切渴望,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更深刻的、更广泛的发挥、弘扬与体现,广大的民众还没有真正获得长足的智慧和真理的启蒙教育,尚未整体性地、深刻地觉醒和清醒,违背科学、践踏民主的现象(特别是以官僚干部们为主体)还经常性地出现和发生。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需要加快进行科学和民主的启蒙教育,需要加快开启民智,提升民心,凝聚民识,壮大民力,尽快地让人民群众成为推动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先进的强大的基础力量。

要在中国的全社会创造一种热爱科学、践行民主的氛围和环境,营造一种惟科学和民主是从的风气和作风,使群众百姓都能逐步意识到或认识到民主和科学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多么的重要,有与没有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是有天壤之别的,就如同鱼和水关系一样密不可分,荣辱与共。要在中国的全社会营造一种爱知识、爱智慧、爱真理的氛围和环境、思想和意识,让群众百姓意识到或认识到学习知识、增进智慧、追求真理是多么的富有意义,富有光彩,富有希望,因而愿意也能自觉地做到学知识、爱智慧、重真理。只有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从精神、思想到心灵、实践都获得了提升,拥有了智慧,热衷讨论和探索真理,对执政的党派才有更大的推动力和震慑力,促使它务求进步,务求文明,引领潮流,引导风尚,科学和民主才能更快地实现,其基本精神才能得到全面贯彻,中国新文明新文化才能最终确立并不断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当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或科学与民主的启蒙教育活动,永远离不开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永远要依靠他们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这是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职责,不应当回避和退缩,既是为了人民群众争取更大、更多、更实际的权利自由,争取更好的、更光明的、更有希望的前途命运,也是为自己争取这样的权利自由和前途命运。两者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共荣共辱的。人民群众是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的最值得信赖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但同时也需要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启蒙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加快获得知识、智慧和真理,而一旦掌握了这些不再属于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所有的武器,人民群众必然在更大程度上、更多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有力地声援和支持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的精神与实践之旅,并根本性地改善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的境遇,提高地位,恢复尊严,

并且将成为一种稳定性的、长期性的保障。

从历史发展经验和长远来看,这是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必须认识到的,必须早日理解到的。一时的虚名假誉和长久的权利自由与更有保障的境遇地位相比,“如何取舍”实在应该为每个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所认真思考和小心判断的。选择前者,约等于选择了作为“物”和象征性的符号而存在,一时痛快开颜,但疏离感、陌生感、沮丧感无处无时不隐然于心头脑际,且物质性的东西必然很快烟飞灰灭,化为乌有,对后世历史不会留下一点儿痕迹;而选择了后者,约等于选择了作为“人”和鲜活的生命个体而存在,虽一时郁闷难过,但踏实感、亲切感、幸福感却无处无时不荡漾在心内胸间,且必然为历史和人民长久地铭记、追忆和怀念,闻之肃然起敬,观之潸然泪下,思之悠然神往,为后世历史增添了浓重的光彩和灿烂的光华。

向上的或向下的选择权,始终掌握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自己手里。

根据笔者的粗浅思考,以为当代的中国社会,可对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作如下大的归类,且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各自的途径致力于当代中国民众的民主与科学的启蒙教育,重开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征程。殊途同归,目标一致,如同万千小溪之汇流成河,万千河流之奔向大海。

一类为学理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致力于对民众进行民主和科学的启蒙和教育的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和探讨。学理基础是第一基础,是最重要的前提,是思想理论资源的准备和储备。完全可以说,没有充足和厚实的学理准备,就没有成功的民主和科学的启蒙教育,新文化也无从最终形成和发展,民智不开,民识不聚,民力不壮,则开辟中国民主与科学道路的历程就要往后拖延更长的时间了。这种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需要我们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意识精神,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另一类为政治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主动或被动地跻身于仕途官场,致力于从政治层面推动探索中国的民主和科学的政治架构、实现形式和操作方法规则等。再好的理论也必须实践,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修正和升华,否则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空想的乌托邦式的。

这类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既要把学理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的研究思考成果应用到政治建设上来,进行检验和修正、提升,促进政治建设加快进步,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早日实现,也要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探索来修正、提升学理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们的研究思考成果,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库、智慧库、真理库中永远的财富。所以,其所肩负的任务同样是重大而光荣的。

再类是自由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他们包括经济商业界的智识精英、民间的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民主运动人士、科学思想者,等等。这些人是一股庞大的社会势力,联接着思想理论和政治实践,作为中间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作用忽视不得。他们相比之下,更自由一些,可以奔走呼号,可以振臂高呼,可以曲线“救国”。他们可能比学理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少了一份宁静和沉思,少了一份厚实和澹泊,可能比政治型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少了一份现实和清醒,少了一份规矩和谨慎,但更多的是飞扬的激情,是暴风骤雨般的力量,是让人民迸发活力和斗志的兴奋剂。

他们进一步则可以投身政治实践,参政议政,革新政治,推动民主和科学向前发展,退一步则可以致力学理研究,发展学术,改良学界,推动民主与科学之思想理论的研究和积累,可谓进退之间,大有余地,可实践,可学理,可操守修身,亦可经国济世。

可以说,这个分类只是大概的,主要是想明晰各类知识分子和智识精英当下的主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但他们的根本目标和终极理想则是一致的,殊途同归。而实际上,当今中国社会,还有很多人游离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之间,变化不定,转换频繁,不局限于一种身份或一种类别,但已然初步形成通力合作、遥相互应的声势,今后只能通过更进一步的精诚合作、深入交流、互相帮扶使得声势更强大,更威猛,促使张扬民主和科学大

旗的中国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只能前进,不能倒退,特别是坚决防止出现历史的反复。如果不幸地出现历史反复了,那将使中国民主和科学的历程倒退若干年,新文化形成和发展迟滞若干年,由此造成的历史损失和消极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应当为防止这种灾难性的历史反复而努力,努力,再努力


第二篇: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复习讲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背景:

① 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本〕 ②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

③ 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辛亥革命传播的民主共和思想

深入人心;

④ 政治状况——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

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 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

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

二、运动兴起:

1、兴起标志:19xx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三、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四:总评

1、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2、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

(2)思想文化上:①沉痛打击了传统礼教;②启发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民主主义觉悟;③推动了文化平民化;④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局限性:(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3、意义:

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岳麓版认为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一场伟大的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人民版认为: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总结: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点析】

(1)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的,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其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前期内容是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3)其积极影响是:①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②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比较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不同

2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①领导不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后期是马

克思主义者。

②指导思想不同:前期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

③主要内容不同:前期以“科学”“民主”,反对专制迷信与封建道德、旧文

学为主要内容;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④性质不同: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后期是无产阶级的新

文化运动。

⑤作用不同:前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

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

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后期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为中共的

成立作了思想准备。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1)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19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 产 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4、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专题总结:

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③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 产 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xx年至19xx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 产 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角度变化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1.一个概念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也有人称这一过程为现代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即经济领域由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政治领域由资本主义整体代替封建专制政体;思想文化领域里逐渐西学东渐;中国外交上的现代化。

2.两大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的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民族、国家独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繁荣富强是一代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没有民族、国家独立这个前提,繁荣富强只能是一句空话。

3.三个层次

4

至19xx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层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第一层次: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器物”层次)

第二层次: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由器物阶段上升到制度阶段)

第三层次: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道的兴起,中国近代化上到观念层面)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

更多相关推荐: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内容附图。

新文化运动(练习)

21世纪教育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241新文化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当时过春节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这副春联带有强烈的A迷信思想B神权思想C宗教思想D皇权思想2...

9新文化运动知识点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传入中国2袁世凯为独裁专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3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xx年陈...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在考研政治的命题中翻阅历年真题发现命题老师的一个命题共性那就是非常喜欢考查周年大事件今年恰逢新文化运动到来一百周年凯程考研政治老师认为在考研政治真题中有可...

论新文化运动

论新文化运动摘要新文化运动是19xx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高二历史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编制何兴堂刘海丽审骇李玉莹孟秀红20xx1115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自主学习1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2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

新文化运动

教材分析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章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

浅谈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浅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学院专业X班级X学生姓名X学号X指导老师X浅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内容摘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在二十世纪前期的启蒙运动19xx19xx年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19x...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

新文化运动口号(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