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反思 李月莹

时间:2024.4.7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反思

李月莹 20xx年5月28日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内容深、难度大,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困惑:这部分内容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什么不同?这部分内容究竟应该教什么?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得到些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不少教师的心中都是模糊的。下文就以“转化”的策略为例,介绍我们的一次探索。

“转化”通俗地讲就是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成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转化的策略:(1)转化的方向: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2)转化的前提:等值转化;(3)转化的方法:变形、数形结合、正难则反等。这节课我们初步拟定了如下的三条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三是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以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 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转化策略的内涵和特点,初步掌握策略;二要处理好多样化策略与转化策略的关系,既要体现策略的多样性,又要关注策略的优化,突出转化策略;三要处理好方法、策略、思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转化策略,感悟转化思想。这节课的教学中主体部分我们主要分三步来实施:(1)发现策略,例题的教学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化复杂为简单,感受转化的特点与作用。(2)回顾策略,按形体中的转化和计算中的转化两方面回顾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转化策略,在回顾过程中不仅要系统整理,还要从策略的高度进行引导和提升。(3)应用策略,在练习中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根据学生实际指导转化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为便于交流,现在记录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在故事中自然地引入转化

课前布置学生重温“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策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策略”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课前我们又重温了那个非常经典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课件呈现:

(1)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

(2)为什么转化成石头?

(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上那道线?

(4)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师: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

生:曹冲将大象转化成了石头。

师:原来的问题是“称大象”,可是聪明的小曹冲却将它转化成了“称石头”。为什 么要转化成称石头呢?(板书:原问题 新问题)

生:因为大象是一个整块不好分,而石头可以分开来称。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在船上做了个记号,这是为什么?

生:大象在船上的时候,水面到了那里,后来石块放在船上的时候水面也到了那里,这样石块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差不多一样。

师:把大象转化成了石头,但是重量却不能变!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生1:不一定非得转化成石头,换成木头、铁块也都行啊??

生2:我倒觉得转化成人才方便,我们可以要求观看的士兵走到船上去,这样还方便些呢,省得搬东西。

(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这种转化的策略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怎样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转化)

二、在形体中直观地感受转化

1. 比一比。

师:这里有两幅图,它们的面积相等吗?

(大部分学生一下子感到有些为难。)

师:有同学已经想到了,但大多数同学还觉得比较困惑。谁能给大家说说这两幅

困难在什么地方?

生:因为它太复杂,又不规则,样子也不同,不好比。

师(点点头):怎么办呢?同桌讨论一下,每桌的两个同学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两个图形(图形在信封里),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折一折甚至剪一剪、拼一拼。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长方形来比较。

学生一边说,一边在展台上演示自己的转化过程。

师:是这个意思吗?

师:听了她的讲解,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她吗?

生2(对着刚才发言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化呢?

生1:因为这个图形太复杂了,又不规则,所以我想把它转化成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师:问题提得好,答得也精彩!(板书:复杂、简单 不规则、规则)

生3:你是怎么看出凸出的部分正好可以填在凹进去的部分?

生1:这很简单,我们只要数数这些格子就能看出各部分的长短。

师:我也可以提个问题吗?转化之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1:变化前后,虽然形状有了变化,周长也不一样了,但是变化前后的面积始终是相等的。

师:说得不错,不过我还有个小建议,建议你把“变化”换成“转化”,因为转化是一种变化,但不是一种随意的变化,“变”中还有着“不变”!这里还有两幅图,它们的周长相等 (学生争执不下。)

师:口说无凭,到底怎样呢?下面就请大家在作业纸上自己移一移、画一画,再比一比。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现在你觉得它们的周长还相等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只要把这些边移到外面去,就很容易看出它们的周长是不相等的。显然,第二个图的周长要长一些。

学生结合自己的作业纸讲解。

师: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第一幅图竖着的都右移,横着的都上移;第二幅图横着的都上移,竖着的都上移??显然多出了两条边,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同样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2.理一理。

师:思考刚才这些图形问题时,我们用平移和旋转的办法把复杂的不规则图形转化成简单的规则图形。我们以前研究形体问题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过这种转化的策略?(板书:平移、旋转)

生1: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时,就是把它转化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去研究的。

生2:我们研究体积的时候,圆柱体的体积就是转化成长方体来研究的。

3.练一练。

师:看来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多次用到过这种转化的策略。这儿还有一个问题,就先请大家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试一试。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解法?

生(一边说,一边展示):我们可以先算出中间一个小圆的周长,是3.14×4=12.56(cm),再算出外面一个大的半圆的周长,是3.14×2×4÷2=12.56(cm),然后合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12.56+12.56=25.12(cm)。

师(结合图展示):是这个意思吗?巧妙地将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成了一个小圆周长和一个大圆周长的一半,注意不是半圆而是圆周长的一半。

生2:我觉得还可以直接用2×3.14×4=25.12(cm),那个小圆的周长其实也就是大圆周长的一半,这样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大圆的周长。

师:还可以这样转化——

师:如果还不清楚的同学,咱们课后再想想好吗?第一种转化是一种直观的平移转

化,而第二种转化是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例关系进行转化的,这种转化更抽象了!

三、在计算中深入地体验转化

1.理一理。

师:看来呀,解决有关形体问题的时候咱们还真需要转化,解决其他问题呢?比如计算?(学生思考片刻)

师:大部分同学还在思考,没关系,咱们先看这样几道计算题——

(出示:7.4×2.1 3/8÷9/10 5/7+3/5)

师:会算吗?

生:会!

师:计算这组题时用到了转化的策略吗?

生1:计算5/7+3/5时是把异分母转化成了同分母的加减法。

生2:第二题是把乘法转化成了除法。

生3:第一题是把我们不会做的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算的。

师: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是

把未知的新知识转化成已经会的知识去解决的。这些转化似乎没有形体中的转化那么直观了,它们的根据都是有关的性质或者规律。(板书:未知 已知 性质 规律)

2.教学“试一试”。

师:普通的计算也隐藏着神奇的转化!

这里还有一道计算题,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计算1/2+1/4+8/1+16/1)

生:一样可以通分算。

师:通分其实也是一种转化,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这道计算题的算式看起来蛮有规律的,谁能说说它有什么规律?

生:第一个是1/2,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师:如果我们在这个算式的后面继续写下去应该是——

生:1/32、1/64、1/128

师:甚至还能写更多,这时通分还方便吗?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我们还从这道简单的看起——在过去研究分数的时候我们就经常用图形来表示分数,看看这幅图能否给你一些启发(出示正方形)假如用它表示单位“1”,你能在图上把这些加数分别表示出来吗?1/2,有感觉了吗?1/4,??

(看着电脑的演示,有学生会意地笑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举手。)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了?

生:我觉得它们的和就应该是15/16。

师(惊讶):为什么呢?

生:整个的正方形是1,那么还剩下的就是去,那涂色得部分就是需,用算式表示 也就是1-1/16=15/16。

(其他的学生都自发地鼓起掌来了??)

师:有了图我们想起来就方便多了,现在再想一想1/2+1/4+1/8+1/16+1/32+1/64+1/128又该等于多少呢?

生(抢着说):1—1/128=127/128。

师:真棒!这样我们就把一个六步的计算连加题转化成了一个一步计算的减法题!看来我们不仅要考虑怎样正确应用转化,还得考虑怎样转化更简洁。反思刚才的这个解题过程,我们是用画图的办法帮助我们巧妙地进行转化的,看来转化的方法还远不止我们上面说到的这些??(板书:复杂 简单??)

生:我还有不一样的办法——

展示:1/2+1/4+1/8+1/16=1/16+1/16+1/8+1/4+1/2-1/16=1-1/16=151/16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他“借”一个壳,巧妙地实现了转化!

生:我是这样解的——

展示:1/2+1/4+1/8+1/16=(1-1/2)+(1/2-1/4)+(1/4-1/8)+(1/8-1/16)=需

师:谁能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她是怎样转化的?

生:她把每个数都转化成了两个数的差,巧妙地实现了转化!

师:看来过去学过的很多知识、方法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我们转化的依据和手段!

四、在解决问题中自觉地应用转化

1.淘汰赛问题。

师:解决形体问题,计算问题都用到了转化的策略,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呢?这里就有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课件呈现:

大家都很关注中国足球,这是一个关于足球赛的问题:

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师(追问):“单场淘汰制”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每场比赛输掉的那个队就不能进入下一轮的比赛了。

师:会做吗?就请大家自己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生1:第一轮16支球队,8场比赛,赛出8强;第二轮4场比赛,赛出4强;第三轮2场比赛;最后一场2支球队,决赛冠军!一共进行15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我们可以直接写的算式8+4+2+1=15(场)。

生2:我也是15场,不过我的方法比他的好懂,我们可以画个图来表示:学生出示自己的作业: 师:画图也是一种解题的方法!这个图就很好地说明了上面那种解法的内在算理。

生:我还有好办法!我一步就能算出最后的答案16—1=15(场)。

(很多学生都觉得有些诧异??)

师:为什么呢?

生: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最后赛出冠军时,剩下1支球队,就要淘汰掉15支 队,每次淘汰1个队就需要淘汰15回,也就是共需要比赛15场。

师:想得太巧了!我们都在考虑有几个队胜出的时候,他考虑的是有几个队被淘汰,思考的角度不一样,转化的方法也不一样!很多时候转化就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你觉得画图还方便吗?

(板书: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生:太多了,画图太麻烦。

师:现在你还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生:64—1=63(场)。

师:这个“1”指的是什么?

生:最后获得冠军的那个队。

师:合理的转化让我们将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 你们的表现太棒了!

2.“人狗同行”问题。

师:最后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挑战一下,先请大家自由地把题目读一读。

课件呈现: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有人给他出过这样一道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距离5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着一只小狗,狗每小时跑5千米。这只狗同时和甲一走出发,当它碰到乙后,便回头跑向甲;碰到甲后又掉头跑向乙??如此下去,直到两人相遇。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学生自由读题,有的举手,大部分显得有些为难。)

师:大部分同学还在思考,谁先来告诉大家,你觉得这道题什么地方让你觉得不太好解决?

生:小狗不停地往返,每段所走的路程不好求。

师:第一次看到这道题时,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样我们先请一个会做的同学说说他的想法,我们思考一下:他哪里和我们想的角度不一样?

生:其实这道题很简单,我们可以先用50÷(3+2)=10(小时),甲乙从出发到相

遇共走了10小时,小狗走的时间也应该是10小时,小狗每小时走5千米,10小时一

共跑了10×5=50(千米)。

师:讲得真好!苏步青爷爷当年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他哪儿和你想得不一样?

生:我们是分段思考的,他是整体思考的;我们是抓变化的路程去思考的,他却是

抓住不变的时间来考虑的。

师:这个解题过程,不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吗?其实,我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过程不都是这样不断转化的吗?

生:我一眼就看出小狗应该走了50千米,因为小狗的速度和甲、乙的速度和一样,小狗的时间也和甲、乙一样,所以它走的总路程就应该和甲、乙走的总路程一样,是50千米。

五、在反思中着力地提升转化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快过去了,大家觉得时间过得快吗?有收获吗?

能说说你们的体会吗?

生:转化其实我们过去就用过,解决很多问题都要转化。

生:转化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


第二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本71-72页、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和对以往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感受转化的含义。

2.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和转化技巧。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例1的格子图、剪刀、直尺。

[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自己去感悟,体会如何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练习的巩固让学生体会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如何正确的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转化”

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1)曹冲真是一个聪明而智慧的孩子。你们知道曹冲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什么方法吗?

(2)他是怎样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称大象这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的呢?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象曹冲一样,聪明而有智慧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自主探索,体会方法

1.课件出示例1 ,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并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去验证。

(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剪一剪,拼一拼,得出结论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1

(3)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初步感受“转化”的作用

(1)刚刚同学们看到这两个不规则的图形,不知道怎样去验证,现在却觉得非常的简单。这是为什么呢?

(2)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通过切割、平移和旋转,我们把两个不规则的图形比较大小转化成了两个规则的图形比较大小,从而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了比较简单的问题。

3.探索“转化”的方法

(1)怎样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师生共同交流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

(3)课件演示转化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提出问题

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

(4)现在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三、回顾整理,复习旧知感受转化策略

1.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

(1)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图形的面积,以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2)小组合作讨论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面积公式,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数的计算方面的应用

课件演示:小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四、练习巩固,加强对“转化”策略的应用

1.出示 “试一试”

(1)生独立动手计算

(2)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3)探索简单的计算方法。尝试转化算式来进行解决。

(4)全班交流:这么复杂的算式转化成这么简单的算式来计算,这样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有时结合图形,运用转化策略,换位思考,你就会有全新的收获。

2.出示“练一练”

2

(1)练习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找出合理简单的转化方法。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转化的方法以及自己的思考过程。

(3)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该题的转化过程。

五、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收集一些关于“转化”策略的例子和全班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复杂的—简单的

未知的—已知的

变形

画图

换个角度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列表、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转化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将未知的问题变成已知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3

更多相关推荐: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振宇外国语学校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而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列表法的好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去解决两积求和差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体验列表的价值并能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三轮何国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分散于各个年级从最初的画图列表到一一列举倒推到现在的假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版块的教学整体呈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渐变趋势如何引...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鲍静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到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我直接出示例题图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的图形面积难以...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沙井小学冯安云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三年级下册新增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利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二次接触解决问题也是第二次接触策略根据学生的基础结合评课老师的建...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刘韩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后记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孙云峰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例2要求学生提出假设然后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画图一一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的假设可能是多样的鼓励学生采用自...

解决问题的策略案例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教师桑乾华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用一一列举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认识列举法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按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益都师范附小马永霞我教学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重点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策略对策略的含义并不清楚教学一开始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故事乌鸦喝水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反思顾丽杰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习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本节课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建构注重了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感悟1在情境中体验学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因此注意了巧设情境诱发学生的体验在上课前创设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