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时间:2024.4.20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 “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说法,却能让一个人生,也可能让另一个人死;一个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奖赏。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好的口才是多么重要。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希望同学们也能表现出好的口才,不仅要能说,而且会说。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邹忌是怎样劝谏齐王的,他的的口才怎么样?(大屏幕显示题目)

师:请大家先看题目,题目中哪个字能看出邹忌的进谏是讲技巧的。

生:讽

师:“讽”的是什么意思?

生: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师:邹忌的进谏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师:从何而知?

生:纳

师:纳是什么意思?

生:接受。

师:那么题目的意思是

生: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接受谏言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预习的还不错。通过题目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学习文言文没有更多巧妙的办法,首先是把课文读好,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现在来朗读课文,放开喉咙,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我们请语文科代表来读课文。

两位同学站了起来。

师:有两位科代表,那么前面的同学读第一段,后面的同学读二三段。 生读课文。

师:读得很流畅,很清晰,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小问题,哪位同学听出来了。 生一:“窥”她读成了四声,应读一声。

生二:“时时而间进”的“间”应读四声,她读成了一声;“期年之后”的“期”应读一声。

师:这两位同学听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对。这几个字也是本文的一个知识点,大家都应注意到。大家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这次字音都读准了,而且很整齐。但还有一个问题,“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方”是个古今意义词,“地”是土地,“方”为方圆,所以在两个字的中间需停顿。同学们再读一遍。

生读。

师:咱们今天读的,是一篇文言文,实际上是一篇故事,因此读书的时候呢, 也要读出它的故事味。刚才的朗读虽然不错,但人物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大家看大屏幕,不同的身份的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再来读一读邹忌和妻、妾、客对话,各自体会,不要齐读,就体会它的故事味,读出人物语气,想像不同人的的神态、动作。然后同桌两人分角色来朗读,其中一个扮演邹忌,另一个“妻、妾、客”全兼了(生笑)。好,开始。

生揣摩语气,两两合作朗读第一段。气氛比较热烈。

师:我觉得刚才读的非常好,虽然我没有让你们站起来朗读,但我听到了,你们用自己的语调表现人物的语气。下面再把注释读一读,开始了。

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活动(大屏幕显示)在熟读的基础上,迅速将课文翻译一遍,在翻译的过程中,请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和同学讨论,也可向老师提出。

学生合作翻译,老师巡视指导。

师问: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

生一:“孰视之”的“孰”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

生二:“孰”通“熟”,仔细的意思。

……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好,既然大家没问题了,下面我来检测一下大家,请在理解词义的的基础上翻译几个短语。(大屏幕显示七个短语:1、朝服衣冠,2、忌不自信,3、又弗如远甚,4、今齐地方千里,5、王之蔽甚矣,6、门庭若市,7、时时而间进)请这一组同学按顺序来回答。

生答,师强调重点词汇。

师:好,现在请大家将预习时整理的“词语辨析”题交给同桌完成。(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每人出一组词语辨析题)

生完成并互相交流。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已都整理了哪些词语?

生一:我编的是“谤讥于市朝”与“朝于齐”的“于”。“谤讥于市朝”的“于”是“在”的意思,而“朝于齐”的“于”是“到”的意思。

师:好,课文中的于有四层含义,你还可以找其它的“于”。

生二:“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如”的意思,“门庭若市”的“若”表示“像”。 师:好,又一组。

生三:我找的是两个“之”字,一个是“由此观之”,这个“之”字是代词,代指邹忌所讲的这个事情。“闻寡人之耳者”这个“之”是“的”的意思。

师:好,课文中的“之”字共出现了19次,你看看是否还可以找到其他的。 生四:我找的是“朝”,“朝服衣冠”“朝”指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指朝廷,“皆朝于齐”“朝”是指朝见。

师:“市朝”呢?还有一个“朝”,对不对?

……

师:我觉得还有。比如说两个美字。“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是意动用法,“赞美我,认为我美”;“臣诚之不如徐公美”的“美”是“美丽”的意思。所以巧编练习的目的,一个是熟悉课文的内容,第二个是理解了词义,同时呢,我们在学习方法上也应该受到一些启迪。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的文言知识,互相检查,互相积累。

师:文章读完了,也翻译了,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两件事,看大屏幕:1.用自己的话简明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说服齐王的,但不能复述故事。2.邹忌的劝说方式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请大家思考后互相交流,然后回答。

生思考,交流。

生一:具体语言记不清了,好像说得是课文的主题思想。

师:非常简洁,但似乎简洁过了头,好像把课文丢一边了。

生二:邹忌通过和徐公比美的故事引发了对朝廷大事的思索,用类比的方式向齐王进言,说明齐王受蒙蔽了。

师:“类比”这个词用得很好。本文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入手写起,依次叙述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进谏缘起于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妻、妾、客异口同声的赞美,使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为何“受弊”的道理。进谏的内容则是邹忌因小见大,自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三比使齐王听后连连叫好。邹忌将家事与朝廷大事进行类比,以小见大,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变逆耳为顺耳,从而让齐王欣然接受。

师:那第二个问题呢?

生一:邹忌服了委婉规劝的方法,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师:说得很到位,说明你的口才很好。

生二:邹忌受到夸奖,仍能思考,说明他的警觉性很高。

师:对,邹忌面对赞扬却不沾沾自喜,而是冷静地思考,很了不起,毕竟,糖衣炮弹很可怕呀。

生笑。

生三:从邹忌的规劝齐王,说明劝别人要讲究方法技巧。

生四:说话要看对象

师:对,不仅要看对象,还要注意时间、场合

……

师: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启示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下面我们将课文的结构进行一次总结。邹忌与徐公比美,对妻、妾、客有三问,妻、妾、客有三答,邹忌晚上进行了三思,有所感触,所以三比进谏齐王,齐王听后有三赏,而这三赏措施的实行直接使齐国的国力有了三变。至此,我们不仅读懂了邹忌进谏的全过程,还领略了古代谋臣策士高超的说话艺术与睿智,见识了古代贤君的大度,所以说,如果劝说的方法得当,那么,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次机会,看看谁有潜力当谋臣策士。请看材料,说说如何劝说齐王才能救下烛邹?(大屏幕显示)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的老鹰。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

下课之后大家好好想想,看看谁说得有道理。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

第一句话:好口才是可以练出来;

第二句话:好口才可以成就人的一生。好,下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作为课程资源,本文主要让学生学习邹忌的说话方式,学习他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如何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自己于事理中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这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由于课文比较浅显,对照注释能弄懂大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并没有放在讲解上。

首先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课文,一是自由朗读,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齐读,看看整体朗读效果,三是要求读出课文的故事味。以读带讲,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熟悉了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是在教学中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的互动,提倡师生同读、同议、同品,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同伴和向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无论是翻译还是理解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彼此合作,相互交流,可以自己发现不懂的问题然

后质疑同学、老师,老师只是在有问题出现时打断。而这班学生素质也很不错,上课能主动探讨,积极发言。而“巧编练习”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明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而且受到学法和思维方法的启迪。

三是重视文言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使传统教法与高效和谐的教学理念相结合,进行整体阅读,效率提高了。

不足之处:

1.就是学生对字词句等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尤其是“词类的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如果能配以检查,效果会更好。

2.拓展练习不够,因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教学目标3实现得不够好。


第二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本课用一个小三连完成,整体教学思路如下:

读一读--演一演--比一比--练一练--辩一辩--查一查

师:同学们,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因为逆耳,常使忠言得不到落实。尤其在君王身边,所谓\"伴君如伴虎\",出口不慎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作为忠臣,面对君王的弊病如果不及时指出,第一愧对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其次又愧对自己良心。那么如何才能让君王心平气和地聆听忠言,使其听之顺耳,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里就涉及到了说话的艺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欣赏一下古之雄辩家的风范。请大家打开书本到61页。

第一环节:读一读

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首先,我们齐读全文。相信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问题了。

(学生齐读,读到文中\"形貌昳丽\"、\"朝服衣冠\"、\"能谤讥于市朝\"、\"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处时,或停顿,或不统一)

师:发现问题了吧,同学们?老师暂时不说,因为既然大家自己能发现,那么就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吧。现在,我们就分组把重点字词和难解字词找出来,然后考考其他的小组,看看他们能得多少分,看看哪一组在第一轮角逐中能脱颖而出。

(各小组小声议论起来,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小组长把成员归纳的知识点整理到一张纸上。然后上黑板,各组交互完成任务,学生集体评改。学生有互相挑战的情绪,又有古文参考书,把重难点基本都能找到。第三小组以满分10分胜出。掌声鼓励。) 师:现在问题解决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次肯定能读得准确而响亮了是吗?(学生齐读,这次大有进步,由于文章比较简单,学生自主疏通大意,老师指正。)

第二环节:演一演

师:同学们,初学了本文,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梗概,这里涉及到几个人物?

生:(异口同声)邹忌、妻、妾、客、齐王。

师:除了主人公,这些人物言语不多,由于身份不同,言行表现就肯定有区别。比如,妻和妾说话的口气会有什么不同呢?

(生七嘴八舌,有男生开始嗲声嗲气的模拟,大家哄笑。)

师:好,有同学开始不分性别跃跃欲试了?(学生笑,几个同学也不好意思了,停止了怪腔怪调,安静下来。)现在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这些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分角色朗读一下,注意把握微妙的感情差异。然后小组合作,推荐六位同学分别饰演五个人物和朗读旁白,也可以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我们看看表演的效果如何。

(学生活跃起来,开始琢磨人物心理,用各种口气对话,饶有兴趣。老师参与各组讨论,指导朗读。并注意全班学生的整体纪律。)

师:大家都很认真,也很有表演能力,刚才已经发现了很多\"影视新秀\"啊,(学生笑)现在呢,我们就来欣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鼓掌,六位同学上台。老师恭敬地搬上一把椅子,请\"齐王\"上座。学生笑言:跑龙套的。)

(几位学生煞有介事地表演开来,尤其是表演齐王的大个男生,表演到位。几分钟的表演不时赢得掌声和笑声。)

师:大家说演得好不好?(同学们齐喊:好!)好在哪里?要说出理由,当个有水平的评论家。这几位演员哪些地方表演得特别好,哪些地方如果这样表演会更恰当,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生1:我认为扮演妻妾的同学表演很好,把妻子对丈夫的宠爱之情和妾的畏惧拘谨的神情都表现出来了。

生2:表演最好的绝对是\"齐王\"嘛,多有君王气度!说起话来有霸气。而且,把这位君王谦逊,知错就改的一面也表现出来了。

生3:(扮演邹忌者):我说说我扮演邹忌的感觉吧,如果让我再演一次,我觉得应该再严肃一点。因为说得毕竟是国家大事,他只是采用委婉的方法,但态度是很认真,很严肃的。

师:有道理!邹忌果然非同一般,不仅敢于进谏,而且能将齐王说得心悦诚服,现在我们仔细体味一下说话的艺术。

第三环节:比一比

师:请同学们看小黑板,组内讨论或者组间交流,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出示小黑板,板书如下:)

1、邹忌的家事和国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来讽喻齐威王纳谏的?

2、浏览《纳谏与止谤》,比较齐王和周厉王对于纳谏的态度、措施以及结果,你对此有何感想?

(学生开始比较阅读,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学生有疑问之处及时点拨。)

师:好,各小组长那里是不是都整理好你们组的意见了?(回答:差不多了。)看来不是特别有把握。没关系,我们先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不当之处全班集体解决。俗话说:两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我们有35个(算我一个)臭皮匠呢?(学生笑)

第二组代表:我们回答第三题可以吗?我们画了个小图表??

师:当然可以。上黑板来吧。

(学生图示如下:)

人物——态度——措施 ——结果

齐王——纳谏——面刺、上书、谤讥,受三赏——战胜于朝廷

厉王——止谤——防民之口胜 于防川——流于彘

师:非常好,这样一比较,可谓一目了然。集体智慧,果然表现出色。那么你们对两者的比较结果有什么想法吗?

生:多听忠言,虚心接受,才能治理好国家。如果一意孤行,昏庸无能只能亡国。

师:有道理,大家不妨以此引申,联系实际生活,课后在小作文本上写个几百字的感悟。好,其他小组来挑战一下,你们是否同样能比较完美地来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呢?哪个小组?

(几个小组长同时高高举手,老师指明第四小组回答。)

第四小组代表: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邹忌把国事和家事作比较,从“我”和徐公比美这件事,得出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因此“皆以美于徐公”,然后推及齐王,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因此得出结论:王之弊甚矣。这样很有说服力。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这属于哪种比较?(学生:类比)对,正因为两件事同出一理,比美的私事是为国家大事作铺垫的,设喻类比,由小及大,委婉动听,入情入理,所以齐王很容易接纳这个道理。如果邹忌单刀直入,直言进谏,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

生:来人!拉出去砍了!“咔嚓!”(学生模拟砍头状)

(师生笑。)

第四环节:练一练

师:现在大家一定非常想拥有伶牙俐齿,雄辩口才了吧?真希望能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遍天下无敌手。而且现今社会,还真需要你能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下面就请大家动动嘴,注意运用说话艺术,说服老师让大家看漫画。

(学生一下来劲了,七嘴八舌争论开来,具体过程略。)

第五环节:辩一辩

师: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邹忌的善于进谏的方法,也体会到了齐于纳谏的精神,那么想要让君王纳谏,到底是君王本身的胸襟气度更重要,还是进谏的说话艺术更重要?

(学生开始争论起来 。)

师:好,大家都有话要说了。但辩论讲究有理有据,在下一课学习《纳谏与止谤》这一篇课文时,大家要充分提取文中有效信息,了解历史实例,组成你的有力论据。到时,我们进行一场小小辩论赛,相信大家又会有精彩表现的。下课。

第六环节:查一查(在本单元教学完成后,带学生上电子阅览室完成)

1、查询邹忌和齐威王的相关史料

2、查询《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3、查询唐太宗与魏征、比干被挖心的历史典故

关于古文教学的

几点思考

◆黄燕亚

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脉传承,古典文史知识的学习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写的典籍之中,无法绕开几千年的精华沉淀而一步迈入相对肤浅浮躁的白话世界。

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古诗词和文言文,进入高中阶段后自然提高学习要求了,需要我们带领学生深入接触古文学习,既为高考攻关作好实力积累,更为他们将来的深造作好铺垫。因此,如何师生同乐学好古文,成了当务之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古文教学中我积极实践,尝试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出一片轻松愉快的学习天空。下面,笔者就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谈谈对于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学生主动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我们习惯了把备课中的所有知识点倾倒给学生,尤其是古文,认为学生水平不够,只要能听、记下来就可以了。本身学习内容深奥艰涩,加上被动学习,剥夺主动权这是许多学生厌恶古文学习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特别是古文学习。

如《邹忌》一文中的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全部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只在知识点归纳和文章思想内容上给予引导。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要求必须完成转注任务。这一条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习惯,我只要适当监督检查就是。为了提高预习效率增强预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我会告诉学生预习完要求若干位同学上黑板完成重点字词的注音注释,要求脱离书本,挑战自己的记忆力。这常常成为课堂的第一个

兴奋点,好多学生自告奋勇的上台,然后还是由学生评改。或者用更明显的竞争机制,让各小组互相挑战,那就更热闹了,为了难倒对方,学生会把书本和教参吃透,充分讨论充分自主学习。老师只要注意提醒学生提问时不可进行无意义的挑衅和刁难,专挑怪、难、偏的提问,那将会影响该组的最终成绩。在《邹忌》一文的教学中,这种方法效果甚好。

二、创设真实情境,积极参与课堂。

在本册古文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这一条我始终贯彻。如在教学屈原《国殇》时为让学生充分想象战场的宏大场面和悲壮场景,以及作者场面描写中点面、远近、动静的巧妙安排,我让同学们都来当张议谋拍一部电影——新版《英雄》。应该说学生在积极设计电影的过程中,已经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以及屈原的构思技巧。随后由他们的电影《英雄》引申出文章主旨,并进行迁移思考:何谓英雄?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展开了一次思想争锋。始终紧扣文章精神内涵,深入其中又拓展开去,纠正学生的个人主义英雄思想,明确真正的英雄是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国家危难之际,甘愿为国捐躯的人。

同样,在《邹忌》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自导自演。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杠杆依旧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如果在下课铃响时,师生都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三、多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古文学习,我们可能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每堂课按着字音——词义——句意——段落分层——文章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套路带着学生一路小跑,下课时间到了,好,任务完成。至于学生在被老师固定的思路牵了45分钟后,所得几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固然要形成我们的教学特色,却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变。不妨多做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学习古文,是一种风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在教学《邹忌》时,我让学生小组竞赛,自己表演,开展辩论,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围绕教学任务多样方式同时展开,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有表现机会。好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再惧怕古文,不再惧怕表现。学习《蒹葭》时,师生共同欣赏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感受深挚的情感、幽幽的伤感;学习《硕鼠》时,一起漫画奴隶主,看清剥削者的丑恶嘴脸;学习《涉江》时,寻觅精神的象征物,在一草一花上体味精神内涵,增加想象,将屈原的比喻象征手法活用??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这篇教学反思也算是对半年教学的一个总结。从中,我看到了古文学习阳光的一面,也体会到了积极尝试的快乐,可能在这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但只要我们能时刻对教学保持不变的热情和反思的冷静,那么师生同乐一起学习的春天相信很快就会到来!

更多相关推荐: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为此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学生学法和能力的培养圈点勾画的方法借助工具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反思

清晰的结构三叠排比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浚县实验中学孙雪鹤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既具故事性又具论辩性的文言文本文文字并不深奥学生可以借助课文注释和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自行翻译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山阳县城区三中邓英平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邹忌讽齐王纳谏gt教学反思一长期以来古文教学常侧重于字词的理解以至于忽略了对文章思路内涵及语言的品味因而古文教学很容易被异化为古汉语知识教学事实上记忆中的中学古文就是老师讲学生记这么简单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今天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以古人请客笑话导入他请客失败原因在于什么说话要讲艺术说话方式有两种有人知道吗直言婉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说话进言艺术有关的古文也是篇比美的古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本课用一个小三连完成整体教学思路如下读一读演一演比一比练一练辩一辩查一查师同学们常言道quot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quot然而因为逆耳常使忠言得不到落实尤其在君王身边所谓quot伴...

省优质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一导入激趣点击积累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为历史散文其特点是故事情节生动人物特点鲜明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课下注解上下文或者是在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合理推想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的基本方...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工具读准字音2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过程与方法1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

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2掌握翻译的要领和方法能准确翻译全文3学习课文的结构艺术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过程与方法1通过安排学习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的方式...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