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4.7

20##年9月6日    “测量”的困惑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毫米、分米的测量。例2出示的是四名小朋友测量课桌的长。这一环节课参要求:1、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其中第1、4点在一节课是占较少时间,但第2、3点到底是哪个较为重点呢?课本从估计、测量、讨论交流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花整个时间较多时间,把这一环节讲完后,毫米的简单换算只能进行粗略地讲。3班教学时我将估计这一环节采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测量采用实际操作,发现这个环节很花时间。后来上第二节课时,我在估计环节花较少时间,实际测量时,优生很快知道如何10米为一段测量,但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我选一名同学上台表述后,再让大家实践操作。这时候,班级已经沸腾了,每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我发现学生喜欢在这一环节说话、玩耍,我很难控制场面,且实际操作的成果我又不知如何检查。因此,练习一第1,2题学生需要精确到到毫米时,很多学生都对小格忽略不计,不理毫米,我不得不在平台上手把手教学。测量这一环节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但考试中,我发现单元测验基本检查都是单位换算和生活中单位的应用,对于测量的检测较少,那跟课本“测量”的主要目标是否相违背呢?

20##-9-13                            万以内加法(二)例1

今天上午讲教万以内的加法例1,

我打算让学生自己说出加法竖式的过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反应很积极。我选了一名基础较弱的后进生来回答,想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他是这样说算理的:8加5等于13,在8和5的下面写3,在旁边进一。(我后来给他化简为写3进一),说到十位相加时,他是这样描述的:9加2等于110……,接着他便支支吾吾,没有信心说下去,我想他心里可能觉得9加2本来等于11,但明明是写在十位和百位上,不知如何是好吧。我当时讲解告诉同学们,因为9和2在十位上,所以9个十加2个十等于11个十,再加进来的一个十是十二个十,在十位写2,在百位写1.

      下课后,我琢磨学生不知是否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于是调理了思路,或许这样讲学生更容易明白:

 

补充:我们心里知道9个十加2个十,但在说算理和真正计算时,只念9加2等于11,再加1等于12,在十位写,2,在百位写1便可。或许还有更好的解说方法期待有所改进吧。

20##-10-25      错例收集

《测量》有一道解决问题:有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用减法去完成。

另一点是把1千米=10米,忘记进率。

《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对被减数中间是0的减法还是不熟悉,容易用10去减,忘记十位已经被借走一位只剩下9,因此要多加练习,本单元的应用题反而比较容易。

《周长》这个单元学生不懂熟练运用公式,刚开始有些学生会把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来做。

《有余数的除法》(1)列竖式时虽然课堂上讲过商要对齐个位,但做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不留意把商写在中间或者对着十位。还有少数学生在竖式中把余数写在商的后面,这也是要强调的。更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横式上要写余数,或者把余数漏掉。(2)解决问题中,学生不会把单位合适地写在横式上,不知用什么单位,或者商后面不写单位,只在余数上写单位,答的时候只答还剩下多少,前面一句不懂得答出来。

20##-10-31     从一道画图题开始说起(一)

在下面的格子图中画出周长是20厘米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你能画多少个?(每个小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

    每年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遇到此画图题都让人很头痛。因为此类画图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复杂,统计类似画图的题还有几种类型,如下:

1、              画图题:下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请在下面画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且它们的周长正好相等。

2、              判断题: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分别相等。

3、              判断题:有一根长1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针对学生对此类题有困难,我准备了一些工作教学计划,在讲述长方形的周长时,对于长方形周长的三种方法,我采用形象的幻灯片演示出每种方法表示的意义并让学述说方法的来源,特别是教学第三种方法时:2×(长+宽),用动画演示长方形由两个(长+宽)组成。如图:

      

学生对2个(长+宽)有一定印象后,对于后续的画图教学就比较容易入手。

教学时,我先问学生:要画好一个长方形,必须知道长方形的什么条件?(生:长和宽,有些学生看到题目也有回答要知道周长),师:但这道题只知道周长,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从周长知道长和宽呢?学生陷入沉思中,有非常少数学生会想到2个(长+宽)=周长,对能回答这一点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师:画图前我们先来探究一下长和宽到底是多少?

师: 因为2个(长+宽)=20

     那么1个(长+宽)=10(=周长的一半=20÷2)

      有什么样的组合可以使长+宽=10的呢?

    如:9+1=10(表示长为9,宽为1)

        8+2=10   7+3=10   6+4=10     5+5=10

当长和宽都为5的时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回答:正方形)

师:那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情况?(5种)

师:其中一种很特殊的是?(生:正方形)

    我们探究完几种可能之后,才开始动笔画一画。大家要注意一个格子为1厘米,也就是两点之间为1厘米,而不是四个点为1厘米(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学生觉得格子小不够1厘米,通常误把两个格当做一厘米,或者自己在尺子上量出9厘米来画)。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11-16    画图题(二)   (20##-10-31  “从一道画图题说起”后续)

     经过上一次的画图题讲解后,我发现有些试卷设计的周长数字较大,如“画周长为3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或者画周长为32厘米,24厘米等等。对于这些数字较大的周长,三年级学生要找到周长的一半还不会做,所以我设计这种找周长的一半的方法,如 :

 

20##-12-19                  排列组合应注意“有规律”

第113页例2是数学广角排列的知识点,这节课感觉上课有点失败。刚开始我让学生自己对7,3,9三个数排列成三位数,然后让学生发言,我一开始就选两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她是如何排列的,这两名同学在陈述如何排列时,我也一边板书,可能是时间拖得较长,导致其他学生很不耐烦,接着整堂课学生乱哄哄的。另外,我发现学生在排列时,并不是有规律,有条理地进行排列,特别是这道涂花瓣颜色的题,学生都没有想到有规律地涂颜色才不至于重复或遗漏。一位名人说:小学生的思维正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学习数学广角,就是培养学生能不重复不遗漏,有条理有规律地进行排列,但是学生在做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更严重的是,我在教学时才意识到学生这种情况,后悔自己当初教学时没有把这种要求当做教学目标提出来,导致学生无意识去进行排列,随便乱排。例3的组合也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两个球队一起踢球,学生没有注意用规律去组合,导致重复组合的情况,特别是学困生。之后的练习,我每次都会强调“有规律”这三个字,比如3、4、5三个数字如何“有规律”地排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1元,5角,1角,5分怎样“有规律”地两个组合连线?之后学生会注意到“有规律”的组合。

20##-12-20情境引入让数学课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次看《教师教学用书》都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在备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课中,考虑到学生学习计算较为枯燥,于是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一些呢?在教0乘任何数等于0时,我先展示主题图,问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现在20##年代的学生很多都没有看过西游记,看过的学生很是兴奋,他们争先恐后地想描述主题图的这个故事,让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在教例7时,是关于图书馆买书的画面,我先不出示主题图,先展示一副毛泽东在书房看书的图片,大家对毛泽东较熟悉,但对毛泽东喜欢读书的爱好不很

 

了解,老师可以趁此讲一些毛泽东热爱读书的事例,并展示一些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同学们朗读以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接着再展示主题图关于购买图书的解决问题。

例6的主题图是一副风景优美的公园里,一位老寿星在散步。学生喜欢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我引入我们清溪镇的清溪公园,大家都高兴地七嘴八舌议论自己在清溪公园做过什么。我问同学们有没有在清溪公园跑步?大家又议论纷纷,此时,我出示主题图,问大家:猜猜这位寿星公有多少岁?又问:你知道为什么他可以长命百岁吗?大家联系老寿星经常锻炼身体所以可以延年益寿。我说:“我们有空可以到风景优美的清溪公园散散步,或者锻炼身体,学习老寿星的长寿秘诀,不过老寿星跑不动,我们年纪小,可以多跑跑步,这样更加身强力壮。”

练习二十第2题是关于蚕宝宝吐丝的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对蚕可能不很熟悉,我想给同学们普及一些常识,于是引入蚕的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没想到真有学生以为这是蚯蚓,所以普及一些科普常识很有必要。再问:你们知道蚕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吗?有些学生知道蚕丝被等,此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蚕吐的蚕丝,有些学生以为蚕丝是乒乓球,让人啼笑皆非。当学生对蚕有一定的认识时,再让学生解决问题,此时,学生解决应用题富有一些情感,他们会变得更乐意学习。

         

      

20##-12-27        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已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讲教速度加快了许多,这是自己最大的进步。一直发觉自己在课堂上话太多,导致学生上课疲累,话太多,自己上课也觉得累。这个学期我注重精简课堂语言,课堂上抓重点来讲,比如讲到万以内的减法,如402—169,我着重讲十位是用什么来减,为什么是9—6这两个问题让不同学生重复发言,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不是由老师不断地述说算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一点是注重教材整合,而不是机械按照教材讲学。比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我没有按照教材的例题来讲,而是拿练习十六的第一题作为例题,让学生先列式,然后由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估算,列式计算。讲完新课再让学生回去看例题。因为我觉得例题上已经把所有答案告诉了学生,只由学生自己自学便可,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当堂课解决。如学生自学时遇到不理解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三、知己知彼效率高。从前的我因为不了解学生心理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造成滥讲,泛讲。把很多时间花费在没必要的评讲上。这个学期我从新课改善教学出发,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把以前需要两节新课才能完成的任务规整到一节课来完成。如分数的简单计算,我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结合在一堂课上完,这节知识点容易掌握,并且加减结合,学生可以对计算作鲜明的对比。此外,作业评讲不再是道道题评讲,而是改作业时将学生多错易错的题做好标记,并把学生错的原因分析清楚后重点评讲,而学生大多数都对的地方采用略讲甚至不讲的策略。我发现,学生对自己错误的地方会更加集中精力去听讲,而如果评讲容易的题学生不爱听,造成精力不集中,效果也不好。

四、这个学期依然有自己的弱项没有得到突破。理论水平没有得到一定的提升,虽然看过一些教学论文和设计,还参阅了《小学数学参考》,但在学写教学设计时,发现对于教学设计还是没有创新。必须继续加强理论水平的自学和提升。

20##-1-4       怎样让小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教师的讲课内容学生闻所未闻,有的学生答题,学生变成一个“木头人”,有的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所答非所问,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学生答题只是在机械重复优秀学生的答案,不动脑,没有自己的见解。更有甚者在重复别人的错误提示。倾听能力的缺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老师刻不容缓的事。那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呢?

一、强调听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小学生以为在课堂上只有老师的话才需要认真听讲,而同学的发言并不重要,所以在这个间隙学生爱开小差,分心走神。于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但其他学生没有听,老师不得不又要重复再讲一遍时间就被拖延。所以,当遇到重点问题需要学生回答时,我们老师可以睁大眼睛,郑重其事地跟同学们强调“同学们,这个问题很重要噢,请大家认真倾听这位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待会我也要让你们来重复噢。”

二、教给听的方法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可怎样才是认真听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此不理解。老师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上课铃声一响,首先要专心听,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最好跟着重复一遍,脑子里不想别的事;再是要耐心,不随便插嘴,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耐心等待别人发完言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还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最后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养成听的习惯

认真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有的同学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

 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要细心听。在一堂课的学习进程中,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对己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影响后续内容的连贯学习。

要耐心听。有时,有的知识点或许自己曾经接触过,这时,特别需要耐心听,甚至要硬着头皮听,即使所讲知识都会了也要听,一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二是为了防止漏听重要的知识点。

四、评价听的效果

及时合理评价,鼓励学生,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某某能认真听课并且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进步真大啊!”“某某听得真认真,大家掌声鼓励一下。”“你听的真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这么一点小小的错误都被你发现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你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去自己的想法,真棒!”……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不费时间,不花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去激励他们,课堂上孩子们就会逐渐愿意倾听了。这些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亲切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句赞扬、一个微笑,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倾听是一种本领,是一种能力。学生的倾听习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醒指导,需要我们长久地坚持。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更多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篇)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师华秀毓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测量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5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反思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A(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

20xx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八德乡中心学校李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一晃就结束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一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测量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A(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教学反思20xx9今天上完了公开课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有喜有忧分桃子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

三年级数学上册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案例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案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课题第二单元教材2728页加减法的验算第6课时1用多媒体板书算式1372543912用多媒体板书算式487226261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11课件聪明的东东东东和妈妈逛服装店妈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是配菜通过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1放手让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