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永丰中心小学付方秀

我总是记得陈老师说的话:要把语文课上成简单的读书训练课,情感熏陶课,语言文字感悟课。

在教学《七子之歌》时,我努力探究,深入实践。发现陈老师的话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金玉良言,甚至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过,在执行以上口诀的过程中,还需我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优化课堂结构。

《七子之歌》的教学流程,分为四大步:第一步是整体感知,体会自己对诗歌的情感印象。第二步是品读诗意,借重点句的朗读品析来理解作者寄托的深情。第三步是主题理解,通过这三首诗的比较来领会作者的主旨。第四步是迁移,让学生感受七子回归的气氛及祖国人民的心情,从而改写诗歌。

二、注意设计朗读形式。

在朗读诗歌时,我精心设计了朗读形式。其中第一首《澳门》运用的朗读形式有自由读、个人读、师示范读、听录音读、师生齐读。第二首《香港》运用的朗读形式有自由读、想象读、表演读、齐读等朗读

形式。而第三首《台湾》如果再如前两首一样“响鼓重锤”,就显得教学形式太统一,没有变化之趣。而且在教学时间上也是分配不过来。所以,我改变了朗读的形式。我先示范读,让学生听,再谈一谈自己听出了什么,是从哪个句子听出来的,然后便借机品读关键的句子。接着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来促进对诗歌的理解。

三、注意运用教学手段。

丰富的朗读形式,务必配合花样的教学手段。 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这三首近乎完美的诗,我是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朗读的。第一首是配乐诗录音,第二首是录像,第三首是背景材料(关于两位英雄人物的概况和名言)。这三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培养了学生的时空想象能力,从而很好是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第二篇:教学案例——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辽宁省锦州市回民小学 赵晓红

教案背景: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写下的一组感怀国疆崩丧、渴盼祖国统一的现代诗,其课型为诵读课文。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诗歌的阅读,更应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我运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诵读与表达中,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位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把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7个孩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课文选取了其中的《澳门》和《香港》、《台湾》。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至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创景激趣

1、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教师出示)

百度图片网:

/i?word=%CE%C5%D2%BB%B6%E0&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2、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资料。

百度:/view/3771.htm

指名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互相补充。

课件出示: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加了多种学生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19xx年,"五四运动"爆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并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地中

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xx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

3、教师补充介绍。19xx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教师板书:七子之歌,生齐读。)

4、理解课题。播放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歌曲。

(课件出示:19xx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其中的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曲就是《七子之歌澳门》。“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吧!

/u78/v_NTU3Nzc1ODY.html

[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为体会诗意做铺垫。]

二、了解背景,点燃激情

1、伴着《七子之歌 澳门》的歌曲,教师播放澳门屈辱的历史资料:

http://v./video/2009/12/S/J/V5PC273SJ.html

2、说说你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相继沦陷,广大人民被奴役、受欺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首诗,体会这种思想感情。

[听歌曲、看课件、谈感受,既充分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师配乐范读。

2、自由朗读;同座互读互查。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4、重点学习以下生字。

澳门 香港 灵魂 凤凰 哽咽 哭泣 号啕

[这首诗歌半文半白,生僻字词较多,教师先范读,有利于学生的正确朗读;配乐朗读可以更好地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

四、指导阅读,教给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澳门》。

2、说说“妈港、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等词语意思。

3、再细读这首诗,想想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读完后,有什么体会?(生自由发言说意思,谈体会。)

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澳门”离开祖国已经三百年了,它怎能不渴望回归呢?

请同学们再认真自学后面的两首诗歌,进一步体会。

五、自学交流,体会诗意

1、布置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用刚才的方式学习《香港》和《台湾》,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学,教师巡查,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之中,掌握各组讨论情况。

3、逐首交流。

(1)指名读,评议。

(2)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狞恶、啖着、脂膏、号啕、氤氲)

(3)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学完以后的体会。

(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来?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与鼓励,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品读体悟,演唱表达。

1、指导朗读。(1)师范读其中的一首诗歌。(2)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练习朗读。

2、展开朗读比赛。播放《七子之歌 澳门》乐曲,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3、齐读三首诗歌。

4、学唱《七子之歌 澳门》。

[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学唱歌曲,抒发激情,启迪思想。]

七、拓展思维,改写诗歌。

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当家作主,帝国主义列强再也不敢来侵略我们。香港、澳门两地分别于19xx年7月1日和19xx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19xx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被赶出台湾,台湾回到中国的主权范围之内。但目前台湾与大陆尚未统一,我们深信,最终定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香港回归纪实:/v_show/id_XODgxNjg0.html

澳门回归纪实:/v_show/id_XMjk2NDY3MDA=.html

3、看完以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骄傲??)

4、那么,请你们设想一下,假如闻一多先生今天也在场,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5、生自由发言。(不必要求统一答案,学生畅所欲言,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

6、港、澳门已经回归。台湾与大陆最终也将实现统一,那这几首诗是不是也得改一改了呢?就请同学们试着改写其中的一首诗歌吧!

7、生改写诗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8、展示。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改写的诗。评议。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设想以及改写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八、试背诗歌。

1、个人背诵。

2、同桌互背,检查。

3、教师背诵。

4、全班齐声背诵。

九、布置作业。 抄写诗中最喜欢的一首。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了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课堂上让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其次,注重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采用品读与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逐步加深,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感受与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第三,课内外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设想闻一多先生的感受,改写诗歌以及搜集其它几首诗来阅读,都是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的有效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的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我总是记得一句话要把语文课上成简单的读书训练课情感熏陶课语言文字感悟课在教学七子之歌时我努力探究深入实践发现陈老师的话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金玉良言甚至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过在执行以上口诀的过程中还需...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反思20xx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的第十一个年头正是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选择了七子之歌进行音乐教学加深孩子们对澳门的认识和对回归的理解唱歌综合课一课题七子之歌澳门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任务和要...

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课题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设计理念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doc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七子之歌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整首诗歌语言平易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形式上整齐匀称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诗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激荡在诗行...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蒋晓琴)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七子之歌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上佳市小学姓名蒋晓琴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23456789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千山区旧堡小学王振华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图片及音乐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一座花园般的城市有这样一个梦境般的所在它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它历经数百年风雨容颜不改它遭受离愁别恨风采依...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案设计人教版第十三册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学意图和设想本课是教材十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七子之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主题为早日为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本单元体现了回归和盼归两部分内容将这两个内容渗透于两课时的教学当中...

教学案例——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子之歌教学设计辽宁省锦州市回民小学赵晓红教案背景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写下的一组感怀国疆崩丧渴盼祖国统一的现代诗其课型为诵读课文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诗歌的阅读更应体现这...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五年级音乐《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课题七子之歌澳门课时40分钟教材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上册里已学过有关友谊亲情的歌曲本学期延伸到爱祖国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材利用听唱奏视动写...

词二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渔歌子》】教学设计

透视一场少年心灵的动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默读浏览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醉游的欢乐2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3通过透视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一切入在比...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3古诗词三首之渔歌子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时我主要分三个板块一是初读读出点词味二理解词句意思先让学生说说词中描写了那些景物其实就是说词的意...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