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改完)

时间:2024.4.21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这一节课,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刚升入中学,学习的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出现了负数,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于符号的处理有些不清,本节课的教学跨度大。相比前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关键是要讲清楚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3个步骤。1、利用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成加法;2、省略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简化了算式;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强调第3步。4个易错点。如:3—8-6+7在进行用运算律时需要注意下面4点。

1、这里的4项中的“-”均认为是“负号”。进行加法交换律时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不能只交换数字而不带上符号。如(3-7)-8-6这样就是错误的。

2、进行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括号的位置应该包括数字前面的符号。如(3+7)-(8-6)这里的“-”应该包含在括号内。

3、在两个括号之间要补上省略的“+”号。如(3+7)+(-8-6)

4、括号里的两项-8-6其实是-8和-6进行加法运算。可以向学生说明,如果理解为减法的话,根据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再省略加号会出现重复的结果。步骤如下: 1

-8-6=-8+(-6)=-8-6

所以对-8-6应该理解为-8和-6进行加法运算。

可以认为是省略了“加号”,即两个负数进行加法运算。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处理符号的能力有所增强,避免了一些错误的出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明显。 2


第二篇: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

太原市师院附中 王之静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寇元朝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 引入课题:(二)新课讲解:(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引入课题:

活动内容 多媒体呈现教科书61页图片,提出问题: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度为4℃,最低温度为-3℃,这天乌鲁木齐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活动目的: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教学要求与效果:由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感受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现实意义。

第二环节(二)新课讲解:

活动内容: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计算温差,感知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

先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请2~3个学生发言.

问题2:如何计算4-(-3)呢?

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被减数·

如: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它加上3等于4,同样的,要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等于4.、

即X+(-3) =4,因为7+(-3) =4,所以4-(-3) =7

减法 加法

(+4)-(-3)=+7 (+4)+(+3)=+7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4)-(-3)=(+4)+(+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5)-(+2)=+3 (+5)+(-2)=+3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

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4十?=7?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 = 7,用彩色粉笔在4-(-3)与4十(+3)处画出着重号.引导学生观察4+(+3)=7与4-(-3)=7,从而提出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

4-(-3)=4+(+3).

这时教师问:你发现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示意再换几个数试一试,并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

(1)把4换成0,-1,-5,得0-(-3),(-5)-(-3),(-5)一(-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

(2)计算9-8,9+(一8),15一7,15+(一7),你发现了什么?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a-b=a+(-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

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活动目的:《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教学要求与效果: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此处也是让学生验证前面所提的猜想的正确性,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让学生完成课本P63的练习1,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例1,例2口答,例3题请2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例1.计算 :(1) (-3)-(-5); (2) 0 - 7

例2.计算(1) 7.2 - (-4.8) ; (2) (-3 -2 ) - 5

例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活动目的: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与效果: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归纳一些运算的规律、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补充例题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让学生感受8848米这个高度,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1.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转化的思想方法:

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

第五环节: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2.6知识技能的2、3、4和问题解决1,

教学目的: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四、教学设计与反思

1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种,减法法

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2,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探索新知的需要,还考虑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例题中增加了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运算能力.另外教师引导(提倡)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意在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反思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或教师启发引导)去寻找一些(如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规律,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法则,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更多相关推荐: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门坎初中周明全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于14年9月18日担任了有理数的减法公开课的教学现就本节教学反馈于后一按照课标要求我反复研读了大纲和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了教学重点分散了教学...

《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反思

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反思吕会永我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学习机会上完有理数减法法则后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技能上需要加倍努力去提高这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作如下反思第一部分对课前准备的反思首先对学生以掌握...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2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渗透化归思想3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交流发现运算规律归纳运算法则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条件把减数...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初一数学组弓娜我执教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课课后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己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不尽如人意现在将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如下首先通过这...

《有理数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有理数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蒲河九年制学校唐志康有理数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被减数减数有负数的减法运用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学好有理数减法也为日后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2理...

有理数减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减法的教学反思王卫本节课从实际问题温度差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由小学学段的被减数减数差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4371437243433通过对比三个式子使学生思考减法...

有理数减法 教学反思

有理数减法的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差设问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有理数减法的学习教学过程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展开通过实例计算3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利用学生小学学过的被减数减数差差减...

有理数的减法(2)教学反思

寝室扣分标准天花板有灰尘蜘蛛网扣05分床底有垃圾扣05分寝室有异味1分乱扔果壳05被子没有叠放整齐1鞋子没叠放整齐05卫生间脏2地面脏未打扫2垃圾未倒1脸盆热水壶未按秩序放置1值日寝室未打扫公共场地3打扫工具乱...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加反思

一设计基本信息1234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一教学过程5推进新课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具体问题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1先向东走了米再向东走向东走了米米结果...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案例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案例陈法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原有加法的知识基础利用转化思想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先复习一下加法法则从一个小应用入手导出减法法则依据我校的一三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利用导学案调动学生自...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23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