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7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面对这门全新的课程,我们的老师还没有准备好,就匆匆上路,担心与困惑在所难免。通用技术是一门什么课?这门课究竟怎么教?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国家为什么要开这门课。从国家来说,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正是这双重的需要,使我国在普通高中开设这门课程。另一方面,这门课程要力图把高中生引导到创新的轨道上来,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服务。在一年来的通用技术课程试验教学实践基础上,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些认识。

一、创新是技术教育的灵魂

技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有人认为,不只是技术课程承载着创新的教育功能,高中所有学科都可以承载创新功能。其实并非如此,科学课程职能是认识世界,探讨的是目标是“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技术课程职能是改造世界,探讨的目标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科学主要任务是“发现”,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发明”。技术创新包括发明和革新。因而,技术最接近创新。

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呢?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目标,第一放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形成上,第二放在学科的知识点上,第三放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因为兴趣与习惯是创新的保障,知识是创新的基

础。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采取精讲多做,教服务于学的模式。精讲是指老师的讲解要精练;多做是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时间要多。教师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作任何限制,尊重学生的设计思想、意图,欣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践是学生创新的源泉

通用技术课程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有效载体。我认为在技术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特别是在实践课上,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主张学生第一多问几次自己,然后问同学,最后问老师。当学生问到我时,我也不把自己的想法抛给学生,而是指导他们查资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对于实在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的想法错了时,就和他们一起想办法退回来。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亲身经历失败与成功的磨砺,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第一章,我设计了“技术的两面性辩论”比赛,调查对当地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发明等主题活动。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每个班都选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这样做会极大的调动这些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这些学生通过查资料、反复实验、同老师探讨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对本班的同学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不靠老师讲,而靠学生自己探索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机

会形成自己探索客观世界的方式。并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设计的便携式小凳,结构简单,造型新颖,非常富有创意。学生设计的台灯各式各样,每一个小组都有独到的设计。特别是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方法比别人的高明时,特别兴奋,特有成就感。

三、责任是技术教师的动力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深远意义来看,当代中学生不仅需要科学与艺术的学习,还需要接受技术与设计、实践操作方面启蒙教育,这是他们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缺少了,不仅难以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将使一批有天赋、有技术悟性和潜能的学生失去了早期的教育与培养。新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技术课程,将有效地弥补当代中学生在技术教育上的缺失。技术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是这样表述的: “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既然这门课程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作为技术教师,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认真开设好,这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篇: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性的学习领域。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沉,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应着力追求以下目标的实现: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全面的评价;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初步学会模型或产品的制作、装配、调试的方法,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地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初步掌握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参与技术活动的能力和使用技术及其产品的能力,发展技术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守信、负责、勤俭、进取等良好品质;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感受解决技术难题和获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理解技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能力;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具有敬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二、新课程实施步骤
  (一) 课程培训阶段(20##年7月~20##年8月)
  1.培训内容
  (1) 通识培训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与资源开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改革等。
  (2) 学科培训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专题报告;技术设计1、技术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说课和评析等。
  2.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1) 省级培训 由省师资部门组织,教研部门协助。各市、县(市、区)选派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选派人员应能承担市、县(市、区)级培训任务。
  (2) 市、县(区)级培训。由各市、县(市、区)教研人员和参加过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对所在市、县(市、区)教师进行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分层、分期对全体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
  (3) 校本培训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分析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开展新教材备课、说课、试教等研讨活动。
  各级学校应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担任新学期的高一年级任课教师。
  (二) 新课程全面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8月)
  1.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通用技术学科全面试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实施教学。
  2.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采用集体备课、研究课、观摩课、参与式评点、教学反思、教研沙龙、校际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保证新课程的高起点、高水平地实施。
  3.省、市教研部门重点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研究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探究与实践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问题。
  4.启动选修课程的研究,为开设选修课程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 新课程实施总结调整阶段(20##年9月~20##年8月)
  1.总结前期工作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总结前一阶段实验新课程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讨,对《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新教材提出修改建议,对新课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部署下阶段的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 在研究必修课程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着力对选修课程的研究,加强教师的专业研修。
  3.开设选修课程 学校要努力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力,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三星级以上学校应具有开齐开足所有选修课程模块的能力。学校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选学选修模块,为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学习氛围。
  (四) 新课程实施的深化和完善阶段(20##年9月~20##年8月)
  1.总结新课程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省级优秀教科研、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3.研究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新课程实施建议
  1.执行课程政策,落实教学计划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必修模块有技术设计1、技术设计2两个模块。必修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共4个学分。必修模块主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强调对技术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强化对技术的理解和使用。
  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选修模块有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7个模块。选修模块每个模块36个学时,2个学分,其中的“现代农业技术”由6个研修专题组成,每个专题18个学时,选修2个专题,可获得该模块的2个学分。对于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
  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建议高中一年级至少开设一个必修模块。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模块。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科目教学计划参见下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2.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 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
  设计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方式,又是技术基础之一,也是通用技术各个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应充分注意:
  ■ 提高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参与程度
  在技术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即要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技术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
  ■ 引导学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
  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
  ■ 加强设计中的过程评价
  设计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过程评价可以促进这种互动的发展,鼓励学生注重对技术的探究,有利于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2) 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学习的指导
  ■ 正确认识学习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加强技术思想和方法,是实现技术教学的通识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历次改革寻求技术通用性的重大突破。
  ■ 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大量的技术和思想方法的教学载体,教师要结合技术思想和方法教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学技术。
  (3) 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的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试验方法有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
  (四) 倡导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中要结合技术的自身特点,将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究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五)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六) 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该围绕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应逐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通用技术学习中的发展情况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运用通用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评价原则
  (1)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全面养成。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活动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作品,全面考察学生对通用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2)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应充分发挥通用技术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以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 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造实践
  学生学习和应用通用技术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一方面,对不同起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予以认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技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都应该给予应有的认可和鼓励。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评价要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1) 对课程、教材的评价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体系构建上,要注意与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衔接,遵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技术教学评价的改革,形成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评价功能。
  (2)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应努力建构并不断完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单纯由某种特定的评价模式构成,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的评价模式的总和,它注重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能) 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整合为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知识获得、交流合作、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机会、积极性和效果、对教师行为的反应等,均可成为评价的依据。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形成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新机制。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① 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针对教学行为与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② 评价指标应具体而明确,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便于操作;③ 评价信息的采集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 评价指标的制定尽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征询多方面的意见,形成相对最佳的方案;⑤ 让教师明确评价的方式、方法。
  (3)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发展、评价主体和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发展、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调查、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评价的核心是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而过程性评价的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举措。
  实施过程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发展与关注潜能相结合;共同标准与尊重个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实施过程性评价应做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时间随机化;评价结果动态化;评价工具简单化;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
  3.评价方式
  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方式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通用技术课程的不同学习模块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方式,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择评价方式要充分考虑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等实际情况。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对作品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来收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测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学中的小测验和单元检测非常相似,但是更加侧重于检测本单元教学的所有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以便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进行的成就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一般地,总结性评价要求检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
  五.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用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普通高中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许多条件较差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方面、多渠道地组织实施。
  1.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一般包括教科书和相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音像资料、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教学光盘、学生学习辅导资料等。教材是学科课程标准的体现,使学生完成学科学习任务和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好依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师技术培训或自学用书、学生学习技术参考资料、学生课外阅读技术类用书等文本资源,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有计划地配置技术课程的相关文本资料,并使他们得到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开发适合本地区、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资源。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超强的交互性、共享性,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网络教育提供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的空间,它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创建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网络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开放式的互联网网络学习资料,还应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场地和设施设备
  场地和设施设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应积极地创造条件使用好三方面的资源,一是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及各种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技术中心的作用,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二是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一些职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场地及设备的优势可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实践使用,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广泛地开展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一些学校或一个地区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课程学习实践中心,其中的一些场地和设施设备可供附近的各所学校共同使用。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目前学校的场地和设施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建设规划。三是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发挥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的作用,如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设计院、工厂、商场、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景区、公园、原始森林、河流、地质地貌等自然资源;农村地区学校还可以根据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总之,要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场地和设施设备课程资源,争取多开课程、开好课程、满足学生的选择和发展需要。
  六、新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1.成立专家组,建立督导制度
  成立省级通用技术学科专家指导组,对落实《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的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发挥在课改中研究、指导、教学管理、服务、决策、咨询等作用。成立市、县(区)级通用技术学科专家指导组,负责本地区新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及研究指导工作,制定相应的新课程教学的随机视导制度,定时开展对新课程教学工作督导评估活动,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教学管理、指导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督,并将学校新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到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督导和评估工作中。同时,向省专家指导组提供本地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2.建立健全通用技术教研网络
  各市、县(市、区) 要配备专职的通用技术教研员,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学校教学的指导。各市、县(市、区)要成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指导小组,实验指导小组在通用技术教研员的带领下,吸收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根据通用技术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定期地开展通用技术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地研究和指导各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工作。
  3.建立实施新课程的教研制度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通用技术学科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积极参与省市县(区)各级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
  各级教科研部门要积极组织通用技术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专题研讨活动,要组织开展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教学案例评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科评优活动对教师学习研究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
  4.建立教师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根据新课程对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建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网络。一定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上岗,边培训”的原则,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广大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素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树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能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率、指导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开发课程资源;要拓展学习领域,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信息,具有比较广博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形成比较丰厚的文化底蕴。
  各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县(区)级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
  5.建立激励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合理安排通用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对在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通用技术教师、通用技术教研员和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更多相关推荐:
通用技术教学点评与教学反思

几位老师的教学点评与我的思考邢台外国语学校张兆祥对于别的老师来说可能有过一些听课的经历啦我虽然也听过别的老师讲课可是听通用技术老师的课还真的没有原因很简单我们学校教这科的就我一人儿开课时间又短也还没机会去别的学...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

高二年级教学反思石阡民族中心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通用技术贺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胡盛摘要通用技术是这次课改中新增设的课程在湖南普通高中还是刚开始实施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我在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归纳了一些教学方法手段与同行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1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教师寇芬霞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面对这门全新的课程我们的老师还没有准备好就匆匆上路担心与困惑在所难免通用技术是一门什么课这门课究竟怎么教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国家为...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lt产品说明书gt教学反思洋浦中学陈喜列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本人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开设通用技术的公开课深感荣幸同时也对在备课和评课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建议的...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

闭环控制系统课后反思孙滔本月中旬经学校教研室安排各教研组组织通知我上了一节青年老师的公开课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来看自己感觉准备是比较充分的较为圆满的上完了这节公开课通过从其他评课老师的意见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整...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反思摘要在新课程蓬勃发展的今天通用技术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课改大环境下我校特有的创意设计与制作的介入与融合通用技术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新能里和制作能力等方面实...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信息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公开课教学反思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信息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公开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是第一次通用技术的校公开课程所以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材中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对创新原则只有简单的描述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性质和教学理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性质和教学理念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

一课一亮点:基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探究与实践

一课一亮点基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探究与实践内容摘要作为新的学科通用技术的综合性比较强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理论联系实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逐渐产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疑问...

通用技术教学案

通用技术教案课题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含义与作用授课班级高一1237891011班课时1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的含义2了解技术的特征3知道技术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习...

突破通用技术课“六关”——《技术的性质》教学反思

突破通用技术课六关技术的性质教学反思卢令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就近三年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尚未完全摆脱传统教...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