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教案

时间:2024.4.2

                   《谈中国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教学重点 】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一、新课导入

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中国文人从遥远的《楚辞》时代走来,经历了建安时代的苍凉,经历了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的诗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能说说让你时时挂在嘴边的诗歌吗?(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中国诗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钱钟书简介:

(一)钱钟书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

  比较文学

    2、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3.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⑴没有史诗(早熟)                诗的发展

⑵简短                            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的内容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

    5.主题归纳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教学反思】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才能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点、侧重点。这就需要先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是从文题切入,还是从主问题切入;是抓关键词切入,还是留空白处切入;是比较切入,还是情感切入,好的切入点能起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我在设计第一课时的切入点是“中国诗有哪些特点?”,第二课时的切入点是语言中的一个特点“论证方法”。一节课不要求面面俱到,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一点点的收获,均已足矣。

《谈中国诗》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教学重难点 】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一、复习提问

1、钱钟书,字 , 著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 等。 

2、基础字词考核: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   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  精髓(suǐ)  呶呶(náo)不休   数(shuò)见不鲜

  D、叫嚣(xiāo)  熨(yù)帖  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就

  学生朗读,改正错误,明确答案:B

二、探究论证方法

教师: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学生1:有举例论证,第十自然段,作者在论述到“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时,举了陶渊明《饮酒》和李白《独坐敬山亭》,来证明他的观点。

学生2:还有引用论证,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在论述中国诗富于暗示,引用了很多古代诗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3:我还要补充,作者除了大量引用中国诗,还引用了许多外国诗人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很能发现问题,请你结合文章五、六自然段谈谈引用诗句的作用?

学生2:我认为五、六自然段引用诗句,主要是来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征。

学生3:引用诗歌,形象生动,通俗直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这样更能吸引听众。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可见钱老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讲到这,老师禁不住想起了一件有关钱先生的轶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外国学者来到中国,一是要看这壮丽巍峨的万里长城,第二就是要拜望钱钟书!可见钱老先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他被称为“文化大家”。请同学再深入探究一下,本文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4: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论证方法——对比,文章第二自然段,在论述中国诗是早熟的,是与外国诗对比论述的,外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

教师:很好!钱老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比较文学,所以在论述问题时就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看看哪名同学还能文章中找到这种论述方法?

学生5:第五六自然段,阐述中国诗暗示性的特点时,说中国诗歌中有许多疑问句式,引用大量诗句后,又引用了莎士比亚和拜伦的诗,对比论证中国诗和外国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作者把引用与对比论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了。

学生4:我也发现这种综合论证的方法了。文章第十一自然段说“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就是在第十自然段引用陶渊明、李白、格雷和歌德的诗歌对比后得到的结论。

教师:的确,钱老先生善于综合运用论证方法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同学们还能找到能体现钱老智慧光芒的特别的论证方法吗?

学生6:我发现了,是比喻论证。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中国诗形式短小的特征揭示的淋漓尽致。

教师:说得太好了!善用比喻是钱老先生写作的特点,看看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类似的语句吗?

学生7:第五自然段“我愿意换一种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把我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富于暗示性的特征比喻得恰如其分。 

学生8:第九自然段“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突出了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让听众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他用自己睿智的思想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浓缩成涓涓清泉,让读者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所以他的散文被看作是典型的学者散文。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过渡:本文除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语言轻松、幽默,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下面我们就品味一下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请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学生9: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学生10: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学生11: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教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

学生11: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教师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

学生11:应该是嘲讽的。

教师: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学生11:应该是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教师:是的。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学生11:我明白了,“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句话也意在讲我们中国人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的魅力。

教师: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四、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五、能力提升

     借鉴本文的方法,请从意境、内容、形式、情感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下列两首诗歌进行比较,看看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错误》(郑愁予)                                《 望江南 》(温庭筠)

我打江南走过                                      梳洗罢,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独倚望江楼。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过尽千帆皆不是,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斜晖脉脉水悠悠。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肠断白蘋洲。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教学反思】在对课堂结构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环节,同时思考每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是什么,是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如果能时刻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去思考课堂环节设计背后的理念,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环节的出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第一课时中,我费了很大的劲才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最快最好地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呢?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阅读呢?特别是文学评论类文本?

更多相关推荐: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重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

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与反思

能力目标1把握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能力2掌握比较分析法提高综合概括能力3体会语言幽默感提高审美运用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丰富其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领略作者构思之奇妙2反复...

《谈中国诗》教学案

临江中学三课三段单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1合作展示阶段钱钟书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格局中去19xx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

《谈中国诗》导学案教师版

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钱钟书编号gswhywbx010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聂文嘉审核人王主任编制时间20xx年月日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

《谈中国诗》教学实录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谈中国诗教学实录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能力目标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保山曙光学校语文必修5教学设计20xx年10月14日谈中国诗备课教师蔡丽一内容及解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学编中国结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学编中国结,内容附图。

《中国结》教学设计

中国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认识并了解中国结理解结绳记事增添等词语2学会在生活中认识中国结感受中国结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喜爱中国传统工艺热爱中华文明3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重点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教...

中国结-鞭炮-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中国结鞭炮教学反思钱爱华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一课下来我个人认为基本达到了有效教学的要求不论是从导入新授演示操作评价各环节的安排...

中 国 结 优秀教案及反思

中国结教学内容本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通过介绍近几年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

《中国结》教学反思

中国结教学反思中国结教学反思中国结是一篇散文通过介绍近几年来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quot同根生quot与quot心连心quot凝聚的浓情中国结教学反思课文首先描写了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接着说明了中国...

《中国结》教学反思

中国结教学反思怀来双语学校王梦洁中国结通过介绍近几年来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课文首先描写了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接着说明了中国结丰富的寓意及人们寄托于它的浓浓的情谊指出了中国结已...

谈中国诗教学反思(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