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

20xx年3月23日,在临沂市“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阶段成果推介会”上,我执教了这节《端午的鸭蛋》。

个性优质课堂就是把学生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追求教育功效的最大化,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我努力从生命和教育的高度,去激励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量,使之成为学生想学的“源动力”。让学生从中真正感觉“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个性的教学设计,一线相连

在童真的快乐中走进课堂,由一首清新明快、朗朗上口、贴近文意的民俗儿歌导入。奠定了此课活泼温暖的气氛和基调。汪老先生的文字平淡和谐,从容轻松。如何爱上这一个可爱的老头儿,恋上这一篇有趣的小文章,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先认识作者,而是在充分的个性活动、个性体验、个性品读后,再把这个和蔼善良、幽默可爱的长者介绍给大家,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让文本与作者自然结合,学生用心读懂了作者,真正做到了读文知人,走进作者。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符合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在因势利导、自然过渡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用语尽量亲切温暖,娓娓道来。与会同仁对此也赞赏有加。 特别是课堂最后再次回归到对生活、对端午等民俗的态度。整节课一线相连,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打开了其心灵世界。

二、个性的活动参与,精彩不断

华盛顿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听到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相对于老师的讲解、分析或说教,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的体验是深刻难忘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在细读文章第二部分,领略小小鸭蛋的魅力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把同伴当成观众,通过活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体验,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进而领悟和生成诸多智慧。你来说我来唱,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学生用生动的、个性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个性的情境体验,快乐相伴

情境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境,二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的而创设的虚拟情境。由于受文本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使用“虚拟情境”体验。在细读文章第三部分时,我创设了“虚拟情境”这个环节,从教学文本出发,通过模拟表演,再现童年端午节的生活。学生用自己擅长并喜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体验,既调动感情、点燃激情,又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学生的表达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小组成员快乐合作,兄弟姐妹四人还有老师这个“煮蛋妈妈”,一起再现了一个温馨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亲历亲为,融入了文本,进入了角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兴致之盎然,思维之活跃,感觉之鲜活,想象之奇特,表现之精彩,合作之默契,个性之张扬,令人难忘。阅读与体验的快乐在学生的心灵自然流淌,而学生热爱语文的情趣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个性的语言品读,内涵提升

引导学生沿着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高地,这个过程就是作品的内容内化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淀语言提升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在“精读课文,赏析语言”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抓住一些看似平淡、朴素无华的细节,如一处标点、一个词语、一个短句等,把它们放在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咂摸,加以个性化的品析,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走进文本。无论是用古文古诗来增典雅之美,还是用质朴方言来添亲切之感;无论是一个“吱——”字,还是一个“有!”字,学生无不体味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浓浓故乡情,纯纯童年情,一步步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小小一篇文,暖暖一课情。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纯真,感悟能力无限灵敏延展。

【教学点评】

汪曾祺的这篇散文,结构散而不乱,语言淡而有味,散淡之中透出丰饶的生活情趣、浓郁的乡思情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这样的文章颇具难度,处理不好,就如同一个“他乡咸鸭蛋”,但听刘晓凡老师的课,感觉却是吃了一个地道的“高邮咸鸭蛋”。

第一步,导入及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明确重点,要言不烦,就如同用筷子头一下子扎破蛋壳。

第二步,细读文章,了解内容。先用图片展示南方特有而北方学生不太熟悉的端午风俗,一目了然;接着创设情境(模仿央视 “乡约”栏目采访)让学生转换

角色夸赞鸭蛋;再通过一个活动体验端午鸭蛋的好玩之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好比看到了流油的蛋黄。

第三步,精读文章,赏析语言。“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三句话体现了三个不同的要求:细读、静想、美读,这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不二法门,至此好比品尝到了高邮咸鸭蛋质细油多的特点。

第四步,走近作者,知人解文。这是跳出文章来反观文章,通过对作者经历及其文章整体风格的了解,从而在一个更大的坐标系内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这好比探究高邮鸭蛋为什么好吃,自然要了解产蛋的鸭子是如何与众不同。注意这里的作者介绍出现得恰当好处,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艺术风格,形成一种更高水平的文学欣赏能力。

第五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这个环节并非可有可无,它使这节课触及到了情感、态度、文化、价值观层面,让学生思考鸭蛋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家乡、风俗文化等的热爱。水到渠成,点到为止,有效提升,促进思考。

这节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让人想起白妞说书,“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最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刘老师和其他老师思考、讨论:

一、以上这些标题(环节)作为暗线,不出示给学生如何?

二、语文课堂上,老师是否一定要把教案上的环节(步骤)名称都一一展示并按部就班来教?


第二篇: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一、(出示幻灯片1)导入:播放歌曲:数鸭子。

师:听过这首儿歌的同学举手,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的?

生:小时候。

师:是不是唤起了你美好的童年回忆?是啊,在故乡度过的童年,是我们心田上最真、最美、最难以忘怀的。鸭子可爱,鸭蛋更好吃。

师:(出示幻灯片2)这鸭蛋看上去普普通通,作家汪曾祺却对它情有独钟,还特地写了篇文章,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让我们读课文,品语言,悟情感,看能否解开这个谜。(板书:读、品、悟)

二、学习新课: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注意圈点勾画。着重思考:这小小的鸭蛋究竟魅力何在?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最准。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7分钟)(学生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读完了。考考你,谁会读?(幻灯片3)指名一生读,一生提示易错字音字形 师:掉色,色读shǎi,多用于口语。系百索子,当打结、打扣讲时读jì。

师:什么是鸭蛋络子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端午的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的丝线打好了络子。

师:络子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用线打成的盛东西的网状的袋子。装鸭蛋就叫“鸭蛋络子”(出示幻灯片4、5)

师:不就是一枚鸭蛋吗,为什么还被装在络子里?高邮的鸭蛋名气怎么就名扬四海了?鸭蛋好,首先要归功于谁?-------鸭,作者是怎么夸赞鸭子这位功臣的?

生:(幻灯片6)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师:我只听说人多力量大,原来鸭蛋多了也出名呀!高邮鸭蛋名气有多大?假如你就是汪曾祺,你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生:(幻灯片7)我在苏南、浙(zhè)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师:肃然起敬?恭敬、敬仰的感情,敬仰谁呀? 生:敬仰“我”。

师:为何敬仰“我”?

生:因为出鸭蛋。

(鸭蛋)哟嗬!不是因为我汪曾祺,原来是因为鸭蛋!大词小用——别有一番幽默滋味。 师:汪老在他的散文《我的家乡》中,也有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两段文字): 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同样是肃然起敬的表情,但说的话有何微妙的区别?(没有哦和叹号)本文中用上有何妙处?

生:我要是高邮人多好啊!

生:这小小鸭蛋还真了不得了!

生:高邮人真是好福气!

师:你肃然起敬地、惊讶地读一下这句话。(一生)

师:读得怎样?

生:挺好的。

师:你再来读一下。感情深呀,读还得练一练。

师:

我们一起来读。“哦”一二!

师:对于“哦”字的读法,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拖长加起伏。看手势——(师生读) (竖大拇指)别忘了最后还立着一个叹号!再读——什么意思

生:还有一种理解——表示略作思考,恍然大悟,很是佩服,

师:采访一下,你要是汪曾祺,此时此刻,什么心情?

生:很自豪。

师:一个“哦”字,神情毕现,韵味无穷,真乃妙哉!看谁还有独到的发现?

生: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师:如果10年后你在北京上班,三年没能回故乡。在肉食店里见到“平原乳鸽” ,“钟祥蟠龙菜”什么感觉?

生:很自豪,很亲切。

师:钟祥人的自豪啊!我们因而也感到荣幸,用汪老文雅的文言说就是“与有荣焉” !真羡慕你啊,德州

人!那高邮鸭蛋的名气这么大,和其他地方的鸭蛋比,有什么不同?

生:(幻灯片8)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师:汪老提起家乡的鸭蛋,就开玩笑说:打一个双黄,再打一个还双黄。比我写了几十年作品的人名气还大啊!呵呵,吃高邮鸭蛋,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收获惊喜啊!鸭蛋这么好,可是有人夸鸭蛋的时候,汪老啊,你是什么感受啊?

生: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师:不高兴。汪老为什么不高兴?你们也太不了解我家乡了,我们家乡不光出鸭蛋,还出过著名词人秦少游,出过散曲家王磐呢。用这个句式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吧。

生:我们平原不光有琵琶湾,还有三国文化广场呢!

生:我们平原不光有琵琶湾,还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生:我们平原不光有秀美的琵琶湾公园,还有历史悠久的文昌阁!

生:我们平原不光有建筑精美的崔家塔,还有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大学者任继愈呢! 师:饱含什么感情呢?

生:热爱家乡。

师:这段话怎么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呢?试着读一读。

生:(幻灯片9).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师:这段话要重读哪些词语,才能把感情表达好?试着读一读。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师: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生评价。

师:你这样读想表达出什么来?

生:热爱,情有独钟!

师:表达出来了吗?

师:再读,齐读。大家再齐读,读出这种热爱和情有独钟来。

师:曾经沧海难为水,家乡的鸭蛋就是好,无与伦比!“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所食鸭蛋多矣”用现代汉语怎么说?

生:我吃的鸭蛋多了。

师:那就改成现代汉语的说法吧,行吗?

生:多了一份书卷气、风趣。

师:文言和白话,自自然然的交融在一起,很风趣。

(板书:文白夹杂,引用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也难怪王老说——一起读!

(出示幻灯片12)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用我们山东方言来说就是

生:这是吗咸鸭蛋啊?

师:什么意思呀?

生:他乡的鸭蛋不如高邮的好。师:文中时时穿插的朴素的“大白话”

,也就是口语,使文章的生活气息很浓厚。

师:别处的鸭蛋未必不好,情到深处不讲理呀!月是故乡明,鸭蛋高邮好!作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文中半是家乡水。”之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浓墨重彩,因为作者爱鸭蛋,更爱自己的家乡啊。

师:据说这小小的鸭蛋还有些来历呢?还有文为证。哪个资料?

生: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师:小小鸭蛋,作者还煞费苦心考证了一番。传说,900多年以前,北宋词人秦观要给老师送礼,他的老师是谁?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这么有学问的老师,这礼物可得好好选一下,他精挑细选,挑了又挑。你们猜,他最后选了什么礼物?

生:用高邮鸭蛋做礼物。

师:小小鸭蛋蛮有文化味儿,不得了。

师:“这鸭蛋好不好,想不想吃?

生(异口同声)想。

师:我知道你想吃,可是这高邮鸭蛋吃法也很讲究,咱们先看看作者是怎么吃的?” 生: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质细油多)

(幻灯片10)。 师模拟找“空头”。“磕”破?(敲)。敲出一个小口,拿着筷子轻轻地挖出一点,放在嘴里咂吧咂吧,柔嫩的蛋白,味道好极了!接着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为什么用冒?

生:突出油多。

师:再读:筷子头一扎下去——一二!

师:大家读得这个拟声词吱,读长一点好,还是读短一点好?自己试试,比较一下! 你选择读长还是读短?

生:读长,突出油真多,冒的时间长。

生:读短,突出油多,冒得快。

师:读长、读短都很妙。怪不得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笔法太老到了。 师:(幻灯片11)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中有这么一处:??大家看哪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生答)妙在何处?(二生)“吱、咯咯,绘声绘色,生动传神。

师:鸭蛋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吃完啦,蛋壳没用了,扔了吧?

生:不行,还可以装萤火虫玩。

师:是不是每一枚鸭蛋都能用来装萤火虫?你想选什么样的?

生:挑淡青壳的。淡青的有格调!挑形状好看的。

师:(幻灯片14)噢,有的难看,有的好看。

(生反应)(汪老可不是这么说的)蠢、秀气(意思一样吗?)

师:“蠢”怎么解释?

生:笨、傻

师:难道是说这个鸭蛋傻,那个鸭蛋聪明吗?

生:不是。蠢、秀气是用来写人的,用在鸭蛋身上,表达了作者对鸭蛋的喜爱。

师:好看、难看只是在写鸭蛋的外形,而蠢、秀气两个词就把鸭蛋人格化了。秀气一点的就像林黛玉,如姣花照水、似弱柳扶风的。蠢一点的就像猪八戒,肥头大耳、憨呼呼的。不过,也挺可爱的。这两个词,在这里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师:挑好了自己最中意的鸭蛋,孩子们把鸭蛋小心翼翼的装在鸭蛋络子里,高高兴兴出去玩了。你猜,他们会玩什么?端午节作者家乡还有那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浏览第一自然段,找一下。生:系百索子、挂香角子、放黄烟子??(幻灯片15)

师:这些风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既然写鸭蛋,写这众多风俗有何意义?

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引出鸭蛋,为下文做铺垫。

三、拓展延伸:品鸭蛋

师:端午节,风俗可谓多矣!但是,汪曾祺浓墨重彩地夸鸭蛋,讲鸭蛋的最吃法、玩法,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故乡的鸭蛋。(幻灯片16)久别故土的王维牵挂着自家窗前的梅花; 身处异乡的杜甫感觉故乡 的月儿明亮;台湾女作家琦君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亲手酿制的八宝酒,他们想念的仅仅是那枚咸鸭蛋、那 枝寒梅、那轮明月、那杯八宝酒吗?

生:寄托着对故乡的怀念,热爱。

师: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鸭蛋还是蛋,只不过蛋里笼罩了异样的光辉:是一份浓浓的乡情啊!汪老说过:“故乡和童年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那枚咸鸭蛋、那枝寒梅、那轮明月那杯八宝酒所引发的“深深的一段情”,叫人思念到永远啊。

师:(幻灯片17)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枚小小的鸭蛋,你心中的鸭蛋是什么?在你童年的记忆里,提起故乡,你会借什么事物表达你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生:母亲的西红柿炒鸡蛋、香香的排骨,老豆腐??这里面也寄托着暖暖的故乡情啊! 师:(幻灯片19)

汪曾祺19岁就离开了高邮,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漫长的岁月里,他写凡人小事,记 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他总能用最平凡的字眼,说最平凡的事情,却表达出最真挚的感情。 走近汪曾祺,(幻灯片20)去读汪曾祺的作品,能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的美好!

师:(幻灯片20)台湾女作家琦君也说:(学生齐读)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故乡是我们的根,故乡情则是埋在每一个游子内心深处的芽儿,一经碰触就会绽放出最美的花儿。我想此刻,那枚鸭蛋的醇香已在你心底蔓延开来。写一写你心中那枚鸭蛋的故事,曾经的感动就会变成永恒。而你也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情趣,体味到成长的快乐。

端午的鸭蛋

品文

故乡情

平朴中见真情趣

悟情

【教学反思】

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

20xx年3月23日,在临沂市“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阶段成果推介会”上,我执教了这节《端午的鸭蛋》。

个性优质课堂就是把学生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追求教育功效的最大化,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我努力从生命和教育的高度,去激励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量,使之成为学生想学的“源动力”。让学生从中真正感觉“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个性的教学设计,一线相连

在童真的快乐中走进课堂,由一首清新明快、朗朗上口、贴近文意的民俗儿歌导入。奠定了此课活泼温暖的气氛和基调。汪老先生的文字平淡和谐,从容轻松。如何爱上这一个可爱的老头儿,恋上这一篇有趣的小文章,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先认识作者,而是在充分的个性活动、个性体验、个性品读后,再把这个和蔼善良、幽默可爱的长者介绍给大家,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让文本与作者自然结合,学生用心读懂了作者,真正做到了读文知人,走进作者。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符合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在因势利导、自然过渡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用语尽量亲切温暖,娓娓道来。与会同仁对此也赞赏有加。

特别是课堂最后再次回归到对生活、对端午等民俗的态度。整节课一线相连,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打开了其心灵世界。

二、个性的活动参与,精彩不断

华盛顿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听到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相对于老师的讲解、分析或说教,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的体验是深刻难忘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在细读文章第二部分,领略小小鸭蛋的魅力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把同伴当成观众,通过活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体验,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进而领悟和生成诸多智慧。你来说我来唱,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学生用生动的、个性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个性的情境体验,快乐相伴

情境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境,二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的而创设的虚拟情境。由于受文本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使用“虚拟情境”体验。在细读文章第三部分时,我创设了“虚拟情境”这个环节,从教学文本出发,通过模拟表演,再现童年端午节的生活。学生用自己擅长并喜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体验,既调动感情、点燃激情,又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学生的表达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小组成员快乐合作,兄弟姐妹四人还有老师这个“煮蛋妈妈”,一起再现了一个温馨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亲历亲为,融入了文本,进入了角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兴致之盎然,思维之活跃,感觉之鲜活,想象之奇特,表现之精彩,合作之默契,个性之张扬,令人难忘。阅读与体验的快乐在学生的心灵自然流淌,而学生热爱语文的情趣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个性的语言品读,内涵提升

引导学生沿着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高地,这个过程就是作品的内容内化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淀语言提升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在“精读课文,赏析语言”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抓住一些看似平淡、朴素无华的细节,如一处标点、一个词语、一个短句等,把它们放在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咂摸,加以个性化的品析,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走进文本。无论是用古文古诗来增典雅之美,还是用质朴方言来添亲切之感;无论是一个“吱——”字,还是一个“有!”字,学生无不体味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浓浓故乡情,纯纯童年情,一步步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小小一篇文,暖暖一课情。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纯真,感悟能力无限灵敏延展。

【教学点评】

汪曾祺的这篇散文,结构散而不乱,语言淡而有味,散淡之中透出丰饶的生活情趣、浓郁的乡思情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这样的文章颇具难度,处理不好,就如同一个“他乡咸鸭蛋”,但听刘晓凡老师的课,感觉却是吃了一个地道的“高邮咸鸭蛋”。

第一步,导入及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明确重点,要言不烦,就如同用筷子头一下子扎破蛋壳。

第二步,细读文章,了解内容。先用图片展示南方特有而北方学生不太熟悉的端午风俗,一目了然;接着创设情境(模仿央视 “乡约”栏目采访)让学生转换角色夸赞鸭蛋;再通过一个活动体验端午鸭蛋的好玩之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好比看到了流油的蛋黄。

第三步,精读文章,赏析语言。“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三句话体现了三个不同的要求:细读、静想、美读,这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不二法门,至此好比品尝到了高邮咸鸭蛋质细油多的特点。

第四步,走近作者,知人解文。这是跳出文章来反观文章,通过对作者经历及其文章整体风格的了解,从而在一个更大的坐标系内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这好比探究高邮鸭蛋为什么好吃,自然要了解产蛋的鸭子是如何与众不同。注意这里的作者介绍出现得恰当好处,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艺术风格,形成一种更高水平的文学欣赏能力。

第五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这个环节并非可有可无,它使这节课触及到了情感、态度、文化、价值观层面,让学生思考鸭蛋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家乡、风俗文化等的热爱。水到渠成,点到为止,有效提升,促进思考。

这节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让人想起白妞说书,“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最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刘老师和其他老师思考、讨论:

一、以上这些标题(环节)作为暗线,不出示给学生如何?

二、语文课堂上,老师是否一定要把教案上的环节(步骤)名称都一一展示并按部就班来教?

更多相关推荐: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城关中学二分校蔡鹏高20xx年6月我上了一节展示课现在把上课的设计和教学反思整理如下在上课前我和廖老师就这一课的设计进行了交流廖老师鼓励我进一步开放一些上得有挑战性一些并对教学设计谈了几点看法...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八年级语文组张亚平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

端午的鸭蛋 教学反思

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真正语文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这次新教师培训能给我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也是一位青年教师虽然从教19年了自己也是从新教师一步步走来的看到大家年轻的面孔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刚从教时的情景多么的...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的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的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对于这样有滋有味的文章我设计的思路是让学生...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篇1虽然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一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到位还要加强朗读教学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活动不...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西河中学李娜宁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大连市第六十二中学季宝良本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结合本文品味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审美观纵观全课我基本...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嘉禾县石桥中学语文组李君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生趣盎然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思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一解读文本一一字一句总关情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汪曾祺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可见汪曾祺有着一种深厚的故乡情节有着一颗超然自在的心所以他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滋味来汪曾祺是满怀着自豪和...

初中生物《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