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时间:2024.3.10

二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二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加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重点是学会用一个竖式进行两步笔算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内容不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为学生创设了帮王爷爷收西瓜的情境,并让情境贯穿于本课新知。由分小组收西瓜引导出连加算式,再由同学帮助王爷爷送西瓜引导出连减算式,学生即从中学会了列综合算式,又进行了思想教育,两全齐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 其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通过此节课,我明白了教学中的重点就是知识点,难点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所以,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备好课,备好学生,加上老师的创新就能上好课。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会以这节课为起点,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反思自己,多钻研,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努力的我会迎来美丽的彩虹。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课

接下来的一些时间,复习了一下上学期的一些口算,大多数孩子还是没有遗忘,能快速准确说出得数,个别孩子已经忘记了方法,甚至忘记了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需要一定时间的复习,同时和家长联系,在家里也要进行每天的看卡片口算训练,以便跟上班级的脚步。三个懂事的女孩:小陈、小刘、小周,分配给他们每人一个任务,给3个忘记了口算的同学每人出一面口算,中午完成。当我中午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全部做完,而且批改,并且向我汇报了一下他们的做题情况。真是好样的!

本学期的口算没有一年级的设计得好,一些需要笔算的算式也放在了口算中,虽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列出竖式,可还是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直接口算,导致错误。为了提高准确率,我把一面3列口算分成了两次来完成。事实证明,全对的孩子并不多,还要加强复习和口算方法的指导。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

第1、2种我是首先介绍展示的,让其他孩子说说你能看懂它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并且介绍了一下这两种都是可以的。第3和第4种除了多出的加号也是一样的,当然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引导比较时,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或许没有亲身体验计算,我问:你觉得这些数字算起来怎么样?孩子们多说好算,没有体会到数字变大容易计算错误,是在我的引导下才发现的。后来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这里出现不合时宜,没有深刻的体验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和减法的混淆,我的处理方法是一带而过,不做深入介绍。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孩子会写连竖式,也会写分开的竖式,自己介绍说昨天在家学过了。这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我马上接过话题:预先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先学起来就叫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取试试。在尝试探究这一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觉得起始课一定要扎实,现在的细致是为了以后高效的课堂作准备的,放慢速度,讲清要点,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是我这一周的主要目标。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连竖式,方便简单。再次和孩子们边问边答完成了例题的竖式,我示范了说法:先算19加27得46,再算46加26得72,并要求他们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填完书本的例题后,让孩子们运用这样的竖式写法自己来完成书本的“试一试”连减,做到方法的迁移,反馈结果是方法都会,可有个别孩子速度慢,或是忘记了退位减的笔算导致错误。所以,扎实的复习是上好课的基础。亏得昨天还复习了,要不今天的课还真是上不下去了。

小王老师今天是头一次来跟班听课,孩子们表现得很听话,特意表扬了小范他们,坐得端正,听得仔细,可是就是觉得气氛不够,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好多孩子一有难点的问题就不主动发言了。和孩子们之间的问答缺少默契,感觉好陌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我去思考和改进的。艰难的开始,新教材确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一切从头开始!

——《连加连减》第2课时教后反思

第5题的重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我还是习惯于让孩子们说出数量关系式:上午的加下午的就是一共的,一共的去掉运走的就是还剩的。通过自己的练习发现这一题与以前的问题存在着区别:一是有两个问题;二是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用到第1题里的结果。根据问题去寻找合适的条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理清解题的思路。

连竖式的写法孩子们掌握得还不错,可是练习的正确率还是不如人意,主要存在问题是:

1. 抄错数字。

2. 计算错误。

3. 看错运算符号。

这绝不是简单地用“粗心”两个字就能说明的,细细分析,我认为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做题习惯差,不能全面读完题目再动笔。

2. 缺乏检查的习惯,没有养成检查的意识。

3.“偷懒”,懒得列竖式,也是错误的一大原因。

要求在解决问题的旁边必须列出竖式,做完后自己检查一遍再交给老师批改。作业时不动口,精心完成。

——《加减混合》教后反思

学生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分竖式还是采用连竖式,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笔算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引导他们主动使用连竖式。本课的另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就是灵活运用口算与笔算,提升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对计算的意义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合理使用。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计算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正确、合理、简洁地进行计算是计算能力的集中表现。学生在一年级就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学生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教材通过小卡通说的“22+40可以口算”,指出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能够口算的部分应该口算。引导学生较快地算出60-38+40的最后结果,体会笔算与口算的结合运用能使计算更加便捷。教学时,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该笔算。第2题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其作用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能力。

以上是教材的原版解读,加入个人理解: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迁移至加减混合的竖式,应该不是什么难点。难点就是怎样来判断哪一步可以直接口算,而哪一步必须笔算。所以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读题后让学生观察算式,自己说说哪一步是可以直接口算的,为什么?对于多数的孩子来说是能够判断的,辨别是整十数或一位数。可是实际做题时发现,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表现在:一是能口算的也在笔算;二是需要笔算的直接口算,有些混淆。特别是对于中下等的孩子来说,更加不会区别,但是如果要求是都用笔算,就不能体现口算的便捷,特别是作业本上的练习,格式也是不好处理。由于今天的会议比较多,只来得及完成了《补充习题》,作业本上的几道竖式也没有练习。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准确率,统一要求:都要竖式。我认为这样处理,正确率肯定能提高,可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否有限制呢?我不会采用这样的形式来要求他们,这样判断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们自己来审题的过程,谁也不能代替,也不能省略,开始阶段可能会错误较多,但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种现象会有所好转。

第4和第5题同样是两个问题的解决,要详细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所需的条件和相应的数量关系,说说这样做的理由。第5题,知道男生栽的棵树求女生栽的,有部分学生存在问题,不会把第1题的结果合并到一起再进行分析,相应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课堂纪律今天又呈下滑趋势,课前预备铃响了以后,小陈马上说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被我叫起来反思了一会儿,坐下去以后还算专心,回答了几个有难度的问题,思考力比上学期有进步。小周今天开始管不住自己的一双手,按捺不住好动的心,不停地在东摸西摸,提醒了好几次,可是只能消停一会儿。不过,在做作业时明显要比一年级好,安静,专心,分心的孩子不多。很多孩子都能主动拿起课外书,津津有味地阅读。

——《练习一》教后反思

今天是针对前两节新课的一堂练习课,上周开学工作繁忙,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再加上这些竖式计算对于孩子们来说虽然不难,但正确率却不是很高。因而,教学进度是相当慢。竖式计算除了掌握必要的方法,一定量的练习也是必要的,而细心、认真的态度也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

这节练习课书本安排的习题并不多,只有4题和一个思考题,但是每个题目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预设还是比较赶时间的。思考题的用意是感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有难度的,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按照口算、笔算这样的复习顺序,并且为了加快速度,在第2题我还分组进行了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哪一步可以直接口算,从而可以节约做题的时间。但是讲归讲,做归做,好多学生还是没有能深刻体会到,还是每个算式都笔算,所以这也是速度快不起来的原因。还是补充了这样一个习题,在黑板上板书这些算式:76-20+28 44+8+38 64-27-6

46+39-50 53-9+40 68+5-30

让学生看算式判断哪一步可以口算,为什么?

从他们的发言情况来看,能理解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其实是很简单的判断:有整十数、有一位数,就能直接口算。在笔算时,多数的学生还是一步一步进行笔算。我想,可能是练习原因较少,没有深刻体会的缘故,还有就是缺乏仔细身体、分析的能力。有些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规定统一用笔算,这样在作业本上没有了格式的困扰,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可我还是想坚持,相信过一段时间,等知识全部内化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来主动口算或笔算,这也是一个作业习惯的养成过程。所以,目标就是不“一刀切”,可以省略口算的一步,也可以都用笔算,在自己的不断实践中发现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好处。

第3题也是一个要引起注意的地方,虽然是看着很简单的笔算,但其中隐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要引导学生来发现,并运用这些规律,体会到在简单中也藏着不简单的规律,感悟数学的有趣和好玩。

左边一题,计算出结果后分别提问个位上相加得几,是采用全班一起发现和口答的形式。十位上相加是几?先猜一猜,果然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9”,另一种就是“8”,引导分析到底是几,然后通过算一算的方法验证正确结果。右边一题的规律又有不同,上下、左右都相差1,计算后再让学生去找找数字间的关系,不难发现有两个数字相同,只有一个是相差1,所以结果也差1。以上面为例,得出结果是95后,直接能填出下面的结果是94。左右两边也是一个道理。我觉得今天我对于这一题的处理方法不够好,不能直接分组计算,应该让孩子们先计算出上下的结果,再去找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解决左右两条线,这样就能经历一个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也是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于思考题:教参上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课堂上学生只想出了一种,即把每车的苹果个数算出来,再去观察应该是移走多少个,这其实也是渗透了“移多补少”的思想。第二种是先找出相同的个数,是26个,再求出另外两筐的个数,也用“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第三种是观察后直接移动,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有两种不同的解决策略,可以用30和24交换,也可以用28和22交换。在教学这一题时总觉得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数字小一点的话应该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也能快速通过口算验证移动的是否正确。可是两位数的计算带来的问题就是移动过后,要想检查光凭口算时很难完成的。既然是体会策略,我觉得是否把这一题的数字改小一点,或者用一位数的先做一个铺垫,等学生理解明白之后,再出示两位数的就可以顺畅很多。

计算和解决问题,或者说是策略,和以往的教材不同,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互有联系,每个习题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研读教材是发现这种价值的前提,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先研读教参,再去备课,思考各个环节,不仅是对新教师的要求,对我而言也是如此。

20xx年9月10日 星期三 阴

动手操作 方法多样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

今天是教师节,照例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想着孩子们肯定买了各种花来送给老师。今年的教师节有些特别,为此学校还专门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要求教师不准收受学生的任何礼物,包括鲜花。想着昨天在班上讲一下不要买礼物,可是这样一来不就是提醒孩子们有这个节日吗,有家长还会误认为教师是故意说的。思前想后,还是不说为好。果然,陆陆续续到校的孩子纷纷拿出了教师节的礼物——假花一朵,可就这样还是被领导要求还给他们。这也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哪有送出的礼物还被退回去的,而且个人觉得也不是什么特别昂贵的东西,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认为送老师花是最好的礼物吧。于是,找到两个玻璃瓶,把鲜花和假花分开摆放,小毛还说:是不是来美化教室呀?数学课上先谢过孩子们,然后说明

年的教师节什么礼物都不要买不要送,今年的礼物老师就先收下,把它放在班级,让我们一起享受一下。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学习认真,话音刚落,孩子们齐刷刷地坐正了。

昨天傍晚在校门口值班时,意外地收到了以前教过的孩子送的一朵花。早读课时还收到了一些,虽说是不起眼的东西,但也难得孩子们还想着我,能被学生惦记也是做老师的价值感吧。自嘲一下!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个内容也是新增加的,以前是放在“比多(少)的实际问题”中一带而过的,不作为重点介绍。修订的教材为了体现“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样的教学目标特意安排了一课时的内容。

【引入部分】

1.比一比

出示图:一行苹果,一行梨,苹果10个、梨7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提问: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用多3个、少3个描述个数关系。)

你是怎样看出苹果比梨多3个的?

用虚线把苹果分为7个和多的3个两部分,并指出:这里分成的7个,是和梨同样多的部分,3个是比梨多的部分。

2.说一说。

请同桌小朋友看图上两个部分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苹果比梨多3个,梨比苹果少3个,还能换句话说一说吗?(苹果去掉3个和梨同样多,梨填上3个和苹果同样多。)

这里的复习旧知,主要是唤醒学生两方面的知识经验:1.体会一一对应;2.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借助旧知,顺利迁移到今天所学的新知。

在简单用旧知识引出新课后,我提出了问题: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有些学生不用动手操作,就能说出三种不同的方法。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深刻地领会。对于学具操作,我们班上一向是比较有序的,这也是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吧。为了方便整理和收拾,我一般都把所需要的学具放在塑料小碗里,同桌两人合用一个。要求同桌两人合作,摆红花片和蓝花片,声音也是比较小的。“比比哪两个同桌合作得又快又安静!”,类似这样的评价语言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依然适用;“我们一起把花片送回小碗”,能让孩子快速地把学具收拾好;每次的动手操作后,都要求先完成的孩子先轻轻地和同桌交流;……这样细致而明确的一些小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同时也能调节孩子们之间的速度。

在全班交流时,“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这三种方法依次出现,“移多补少”是第一个出现的,因为在一年级时我们学习过这样的思考题,所以孩子们的印象特别深刻,能用“12-8=4 4的一半是2”这样的算式来解释,但算理还是不够清楚的。本课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们弄清:为什么只要是4的一半就是要移过去的个数呢。通过同伴的介绍和学具的操作,多数的孩子能理解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这在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有些孩子也发生了混淆:去掉几个,变成了“多出数的一半”,有实物图,也不会去观察再填空,机械地填空。因为今天的操作内容不是特别难,方便说明,所以在展示方法时,我仅仅是让孩子们回答,由我板演,这样做还是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有效节省教学时间。不过,除了这三种常见的方法,孩子们没有想出其他的方法:比如说红花片去掉1个,蓝花片增加3个。说明思维不够开阔,这点让我有些担忧。我还是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再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回顾反思阶段,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用学具操作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什么好处;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是怎样想到的。每个人先思考,或者同桌说一说。对于刚接触这种方法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回答的,很难会说到“动手操作(摆一摆)”、“从不同方面想方法”等,小陈居然说“好的体会”。和以前的教学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活动经验来积累。日积月累,在回顾总结阶段也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也是值得我去进行深入研究的。

总体今天的节奏还是把握比较好的,难得的一次仅剩一题作为课后作业完成,看了一下时间,用了25分钟

进行了新课的讲解,15分钟进行练习,这样的时间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课堂上还是要注意教师语言的简炼,不要说过多的话,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20xx年9月11日 星期四 阴

新旧对比 注重实质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教后反思

今天教学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原先是放在二下教学的,现在移到了二上,可能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找不出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地对两种备课做了一个对比。

对比之一——【教学目标】

翻出旧教案,重新学习了一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新修订的教材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更为细致: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通过直观操作,联系加、减运算的含义,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操作感悟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说明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借助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生成对解决问题结果要检验的初步意识,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较新旧教材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些因素。如果说就教材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话,那么新教材则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重视了这个过程的回顾反思,并加入了“检验”的要求。主要的区别还是在“知识”和“技能”这里,要求更有可操作性,也更明确。

对比之二——【新课环节】

都以教学例1为例,教学情景图没有变化。

旧教材设计如下:

(1)提问:谁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用加法算,11+3=14。

用花片摆一摆。

(2)谈话: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按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摆一摆。(学生操作)

(3)提问:应该先摆谁的花片?摆多少个?

再摆谁的花片?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小华摆多少个花片了吗?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摆?

谁来指一指哪些花片是小华摆的?他是分几次摆成的?如果列式计算,该怎么列式?

(4)学生列式解答。

新教材设计如下:

(1)思考:小华做的花是和谁比的?谁做的朵数多,谁做的朵数少?

引导:现在请小朋友用圆片代替花朵,先摆出小英和小华做的朵数,再看看怎样算。

操作:先摆谁做的,摆几个?大家和老师一起摆一摆。(边数边摆,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摆11个圆片。) 第二行摆小华做的花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华做的花你能摆出来吗?小朋友可以先思考、讨论,再把小华做的花摆出来。

交流:小华做的花你是怎样摆出来的?

结合交流,让学生明白:小华比小英多3朵,可以先一个对一个摆11朵,再添上多的3朵。

(2)演示摆出第二行小华做的花朵,并追问:小华做的是怎样摆出来的?小华比小英多的3朵是哪一部分?(教师在11朵和3朵之间画出虚线)你能看出在多少朵上再添上几朵就等于小华的朵数吗?

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摆的过程,看看这里摆的圆片先想一想,小华的朵数比几朵多3朵,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再在课本上列出算式。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11+3=14(朵)。

追问:谁做的朵数多,谁做的朵数少?求小华做的朵数为什么用加法?请小朋友先看着图片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学生交流:小华做的朵数多,11朵添上比小英多的3朵,就是小华做的朵数,所以用加法算。

(3)结合圆片图小结:从图上看,小华做的朵数多,11朵添上3朵就是小华做的朵数,所以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要把11朵和3朵合起来,用加法算。

(4)提问:求出小华做了14朵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查结果呢?

说明:检查求出的结果对不对叫检验。

让学生根据结果算一算,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并确认结果正确,要求学生口答。

(5)回顾反思。

小朋友回顾一下,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什么活动看出要用加法算的?怎样看出要用加法的?

比较两个设计,我觉得不仅仅是体现在字数的多少上,而是体现了理念的不同。虽然都有要求动手操作的环节,但之前的操作仅是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一步步地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只是机械地操作,至于为什么这样摆,还是不明晰的。操作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操作和算理的理解脱离了,学生无需借助操作来进行算理的说明,所以这样的操作是低效的。

今天的设计中同样是操作,可更多地是建立在学生的需求基础上的,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先让学生思考后摆,再交流,我采用了同桌合作的方式,整个操作活动比较有序,而且经常性的学具操作,学生都养成了自觉用小棒的好习惯,也没有发现学生在拼摆花片的现象。通过这些问题步步深入:小华比小英多的3朵是哪一部分?(教师在11朵和3朵之间画出虚线)你能看出在多少朵上再添上几朵就等于小华的朵数吗?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给了学生一根“拐杖”,这样的操作是有效的,这样的算理理解也是建立在操作之上的,如果没有操作的体验,学生是说不出理由的。这里的说明延续了昨天的教学:用“添上”、“去掉”这些词语来说明,更能形象地表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回顾反思”阶段不只是停留在“你学会了什么?”这个范围比较大的问题上,而是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昨天的尝试,今天已经有部分学生能说出“动手操作”这个数学上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书本“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我觉得自己还是把握地不到位,仅仅是让学生读题后一起完成就一带而过。其实,“画一画”比“摆一摆”更常用,学生通过画图能轻易填出结果,可是列式却存在问题。还是要板书算式后,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还要教给他们怎样来根据条件列出算式。今天第一次接触的检验也有“走过场”的嫌疑,仅仅是例题中检验,练习中没有练完一个再问“我们还要做什么?”让学生主动进行检查,这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看上去内容不多,易于理解的一堂课,可实际操作起来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说明自己的预设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周全。新教材确实不好教,解读教材不能仅看教参,还要注重新旧教材的对比,注意不同点,去深入思考教材这样修改的理由,自己该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真正体现动手操作的作用。

对于一些后进生,我又介绍了另外一种方法:例如,“小华比小芳多摆3个”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谁多谁少吗?等学生回答后,在人名上分别做上标注,然后讲解:求“大数”的那部分就要用加法来计算。同样的方法教学求“小数”的部分。练习时,有个别学生没有仔细读题,导致方法错误,订正时我还是让他们找到关键句,说了说题目中的“多少”关系。

20xx年9月12日 星期五 阴

突出重点 合理分配

——《练习二》教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练习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涵盖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书本习题只有一面,可是内涵却不少。先从竖式计算入手,复习了一下计算顺序和连竖式的写法。指名两个孩子板演,其余孩子自练。板演的两个孩子是小陈和小吴,都能正确计算,统计全班做题情况,正确率较高,可是练习中的错误依旧。

练习二第2题,是新增加的内容,渗透了乘法含义,这一题在让学生自己观察题目,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个别分心的孩子,不知道从哪里接下去。看得数一起回答了:2个9是18,3个9是27……42连续减7……等,重点是感悟,在这一题上就用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导致了后一题解决问题的匆忙,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倒过来”是孩子们想出的方法,我也就顺着他们的说法介绍了这也是我们学数学的常用方法,用这种方法时,看到减法用加法来做,为什么呢?孩子们众说纷纭:什么不够减啦都出现了。显然已经忘记了原因:因为求的是被减数,所以要用减法做。再教这一课的话,我会这样设计:先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指名口答,提问简炼,不需每个数字都说到。“倒过来”的方法介绍后也可以自己直接练习,快速集体订正。这样,教学环节就会更加紧凑。

根据昨天练习中“画一画”出现的问题:会画,会填,但不会写算式。在复习解决问题时,我还是增加了“画一画”的题目:先画5个三角形,再画圆,比三角形多3个,依次操作,指名口答算式。结合板书的算式,讲解算式中各部分数字的含义和由来,只有个别孩子发生了错误。只有这样放慢步子,才能让全班孩子都跟上来。所以,有时候很是矛盾,讲解细致了吧教学时间来不及,一带而过吧,掌握不深刻。

练习二第4题,小芳拍球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问题是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学生解答这道题,需要开展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从“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得出小军拍的下数是比20小的数,可能是1、2、3……18或19,其中最大的是19,所以小军最多拍19下。从“小强拍的比小芳多”得出小强拍的下数是比20大的数,可能是21、22、23……所以小强最少拍21下。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考过程,学会有理有据地想问题。这一题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对孩子们来说不是难点,备课时我也没有考虑太多,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学过的还要再次练习呢?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让孩子们通过对话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分析题意的很好的一个训练。

提出问题倒是没有难住孩子们,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提的问题也很有针对性:谁比谁少(多);一共有多少人,在这里主要是培养孩子们提问题的能力。这一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计算和解决问题上,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解决问题浮于表面,没有展开分析,对于中下等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对于教学时间的分配情况,还是要严格按照预设作一个全局把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能使练习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每个孩子都有所提高。

也许是教学节奏不太赶的原因,课上我停顿了几次来提醒个别孩子注意听讲。从本周开始,觉得个别孩子上课习惯有点松懈,做题时讲话声音不断。特别是今天中午,下雨又打雷,好多孩子都站起来看外边,还要大声的交流,这样肯定会对其他孩子产生影响。

这两天,总体的印象是纪律问题慢慢浮现,没有上周那么乖巧懂事,作业时随意说话的孩子比较多,个别孩子甚至又开始了和老师一问一答的情况,随意插嘴。小周和小宋上课的表现让人很是失望,做小动作,分心,作业速度慢,特别是小宋,真是让人无语。全班的作业速度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可能是刚学习了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竖式计算也不够熟练,这些都影响了练习的速度。下周主要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同时鼓励又对又快的孩子,树立榜样,激励先进。

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多云

让我们一起“拼摆做”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这里的“直观认识”,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在头脑里留下平行四边形的整体印象;凭借头脑里的印象,判断某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利用简单的方法做出平行四边形。

日常生活中有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的物体很多,学生接触长方形、正方形的机会也多,而且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明显,学生容易认识。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不是经常看到,学生即使偶尔见过,一般不会留下印象。而且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比较隐蔽,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其形状特点比较困难。因此,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认识图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感受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许多机会。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许多“做”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特点。一是在许多图形中识别平行四边形。这是对平行四边形做了适当的变式,有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准确感知。二是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三是用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

【教学感想】

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

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学生借助“玩”图形的过程中,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2.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数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在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即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再全班讨论、交流。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 。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多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书本的例题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课堂上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第5题用4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它可以拉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还能拉成长方形。这个学具不好制作,《补充习题》上让学生用吸管制作一个方框,这是我在上个周末就提前布置的家庭作业,在今天的课上只有个别孩子没有做,因为已经在制作的过程中玩了,所以很快就发现:长方形能拉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也能拉成长方形。很佩服能想出这个点子的编委,这么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在当初教学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在这个简单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与不同。这道题只是学生直观感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以后还有继续体验、继续比较并归纳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学习机会。

今天全班居然有7个孩子没有准备好三角尺,另外孩子们准备的三角尺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用三角尺拼摆的过程中就产生了问题,这里的拼摆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有的孩子空间观念比较差,需要同伴的帮助或者自己就是一个观众,没有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在方格纸上“做”平行四边形,其实就是画,有孩子很快能发现:上边一条边和下边一条边不能对齐,要不就成长方形了。由于是单独地1课时,所以教学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操作,也再次深刻体会到了动手操作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

方法。平时操作的经常化,使得孩子们在摆放学具时都能训练有素,学具操作也真正成为了他们的需要。

20xx年9月17日 星期三 阴

“得”“失”之间求平衡

——《练习三》教后反思

今天的练习课主要是动手折一折,原来是想我来准备然后发给他们就是了。可是一想,准备材料的过程也是让孩子们感悟图形特征的过程。在早读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以下的材料: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剪开,变成两个长方形,再把其中一个长方形对折剪开,再把其中一个小长方形斜着对折,剪开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只有个别孩子没有材料,坐等看同桌,还有的孩子比较灵活,问同伴借。书本第1、3、5、6题我是按照顺序依次来让孩子折或拼的,遇到困难先“同桌讨论”已经是在孩子们看来比较自然的事情,不需要老师的刻意要求或提醒,合作的意识就是这样在活动、在操作、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得】

第2题的要求是“下面的图形各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我觉得自己的处理还是比较合适和到位的。大致过程如下:

1.在黑板上出示图形,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什么图形,并板书名称。

2.请小朋友先想一想,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怎样分会是最少的呢?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板演,继续板书:2个三角形。

五边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自己试着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展示学生的分法)

3.看板书小结:我们通过分一分,发现四边形最少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最少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请大家猜一猜,要是分六边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呢?

几乎不假思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4个。

是4个吗?自己动手分一分。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分图形,除了个别孩子,多数的孩子还是能很快按要求分好图形的。

4.观察:你发现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的都是怎样分的?

学生发现都是从顶点到顶点出发的,这样分成的三角形就是最少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习题,我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经历了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和处理。虽然这样的教学处理需要很长的教学时间,但就是这样的设计,在孩子们尝试的基础上习得的知识,应该远比教师讲解展示或是同伴的介绍要来得深刻,并且也会在后续的学习中自觉运用这种经验和方法。

【失】

第1题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处理不够细腻,有些“走过场”的嫌疑。流程如下:

1.依次按课件和老师一起折一折,每折出一个图形就说出名称。

2.根据刚才的折的活动,填完书本的括号。

在《补充习题》上也有类似的习题,可是错误的孩子还是有一些,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数图形的边,甚至数到了里面折的部分。

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认知错误呢?回顾刚才的过程,不难发现,这里的“折”并没有体现多大的作用,学生只是跟着老师机械地折,只是觉得折纸好玩有趣,除此以外,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其实这一题的“折”有这样的用处:折纸有时改变了图形边的条数,有时并不改变边的数量。像教材图示的那样,从四边形变成五边形,接着变成六边形,最后又变成四边形。学生在图形边数的变与不变中,能够获得关于多边形的体验。要想对图形有个正确的感知和深刻的感悟,只需在每一步的折纸后加上这样一个环节:沿着折出的图形的边指一指、数一数。以此来强化感知图形的边该怎么数,明确哪里才是多边形的边。

昨天的练习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寻找平行四边形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参明确要求初步认识,不强调对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怎样帮助孩子进行辨析呢。如何把握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呢。教参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给我们也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小数网的论坛上看到了一个老师的做法,觉得很不错,借鉴来用一下,想来是不会介意的吧。

教学处理:我让孩子们把产生误解图形与旁边已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比一比,你觉得平行四边形应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平行四边形的边是斜的。师:指着梯形这两条边也是斜的呀?

生2:平行四边形边斜的是一样的。师追问:什么一样?

生1:方向一样!

生3:还有这个图形(梯形),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平行四边形是一样长的!

师反问:是这样吗?生:是的。

这里的发现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才是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啊。特征不用怎样准确地用描述性的语言去总结去记忆,但一定要让孩子们有感觉、有感受、有感悟!对于教材,怎样才是真正理解了?教参、教科书、学生都我们需要在课前都仔细研读的,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做到应对自如。有得必有失,每堂课都有收获与遗憾,或许也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成就了我们的精彩课堂,课堂教学就是在“得”和“失”之间寻求平衡!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本节课学生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思考,勇于探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选用了哪几块图形?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两块到三块,再到四块、五块……,操作由易到难,学生在操作体验、反思与交流,并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插曲】

由于在仓库里找不到原有的木质七巧板,所以就要求孩子们把书本后面的七巧板给剪下来,也是比较方便进行拼摆的。结果,从医院体检后回到学校早读课检查孩子们剪的情况,只有个别孩子做好了准备,甚至有的孩子把剪下来的图形给弄丢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笔头要写的才是作业,这样的口头要求的剪不算作业。这也是作业习惯的问题,低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在下午离校前和他们再次强调要完成的课外作业,才能保证作业的完成。没办法,只能给他们时间,要是不剪下来怎么能上今天的课呢?巡视中发现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性,有的孩子剪得又好又快,有的孩子连剪刀都不太会用,剪下的图形边上弯弯曲曲的,就像是手撕下来的。

【教后感悟】

我舍弃了用书本上的拼图引入,而是以“七巧板”的介绍作为本课的开始,因为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活动中,并作进一步的思考。书本关于“七巧板”的简单表述我觉得还不足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因此上网查阅了一些关于它的资料,并做了一个简单地讲解: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它在国外被称

为“唐图”(Tangram)。顺便问了“唐图”名字的由来,小夏说“是唐朝时候的。”多看书的孩子就是见多识广,好多孩子还不懂这个词语的意思,他已经知道了其中隐藏的含义。不过,还是得说明一下:这个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不是唐代发明的图)。

“你们觉得七巧板三个字,哪个字是最关键的?” 板书完课题,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还是小夏说出了关键“巧!”这孩子,老是能答到点子上。“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七巧板,它到底‘巧’在哪里。”这短话作为今天的开场白,开始了活动的一课。

活动开始,组织孩子们分别开始了两块、三块的拼图游戏,小龚对于图形有天生的敏感,反应快,而且方法多样,有的孩子照着拼也不会。对用两块、三块拼成的图形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三块组成的图形更多。引出用四、五、六、七块板去拼摆,在拼的过程中,每次有孩子的展示,我都让他们上来板演,不会的跟着摆,会的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整节课都是饶有兴趣的进行,这样的课堂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不需要我的刻意要求,在同伴发言或展示时,他们都能主动停下来倾听。不过,既然是操作,就免不了私下的交流,边说边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吧!还有小周,还是喜欢自言自语,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操作,每个孩子都能动起来,感受了一下拼摆的过程,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结阶段,回归课始的问题“巧在哪里,现在你能说说吗?”小夏说:“巧在能拼出很多图形。”小刘说:“巧在有很多变化!”对!让孩子们有这样的感悟,就是这节活动课上得成功之处,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20xx年9月22日 星期一 阴

不能“偷懒”

——《认识乘法》教后反思

今天教学了“认识乘法”,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重要基础。教材主要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先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列出加法算式——抽象出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实现对乘法意义的主动建构。

这节课上学期学校陈老师上过市级评优课,所以就偷回懒,“拿来”一用。主要流程如下:

1.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感知“几个几”

(2)反馈练习

(3)在操作中加深认识

2.认识乘法

(1)初步感知

(2)改写算式

(3)各部分名称

3.内化新知

(1)看图写算式

(2)画图列乘法算式

(3)判断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发现这个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几个几”的教学,强调“相同加数”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也正因为细致,所以按要求如“3乘4”写乘法算式这样的题型,孩子们就来不及接触。

从“几个几”到乘法的自然引出,环节紧凑、流畅。但是总觉得有些不足,翻开教参,发现这么一句话:在

此基础上,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这里的比较环节,是对例题的回顾和提升,也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步

骤,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了这个比较,就没有了形成一个完整知识的过程,仅仅是强调了“相同加数”,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重要,不该漏掉。

急急忙忙的第一课,居然让我忘记了给孩子们准备花片来动手操作,不过也没关系,画图表示更清晰,

也是简便易于操作的,指名孩子板演,其余孩子自练,从“画几个几”到“写乘法算式”,都是有序开展的,也

能在板演中发现问题。

背乘法口诀是我在暑假中给孩子们提前布置的作业,所以一开始上新课的时候他们一直很期待,今天终于

如愿以偿。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就有好多孩子会说,直接让他们说出来,并说说算式的含义,作

了一个调整,效果也是一样的。总体感觉这一回的偷懒并没有上出我要的效果,还是“偷”不得,每个人对

于教材的理解角度不同,因而对于设计也是有一些偏差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乘法的基础,更要放

手让他们尝试,在同伴的交流中习得新知,特别是各部分名称,完全可以自学后全班交流,满足孩子们“已

知”的心理。

20xx年9月23日 星期二 雨

细悟“乘法”

——《练习四》教后反思

【教材分析】

练习四重在帮助学生巩固对乘法的初步认识,逐步习惯用乘法解决几个几相加的问题。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练习题编排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先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这是为了巩固乘法知识,体会乘法比加法简便而编排的练习题。学生乘法计算,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便。学生完成这些题不会有多大困难。为了提高练习的效果,可以让他们指着图画,说说是怎样

第二,练习四第4题,根据图画里的几个几相加的数量关系,不列加法算式,直接写出乘法算式。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不能长相加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直接写出乘法算式。

或者通过连加算出来。 现它是比加法更简便的方法。写乘法算式的依据是几个几相加的数量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在写乘法算式前先找到几个几相加的教学第4题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只要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因为解决问题只需要一次列式计算。至于写出两道乘法算式里的哪一

第三,练习四第3题,图画呈现的一些花片是有规律排列的:横着看有3行,每行5个,求一共多少个是3个5相加,加法每列3个,求一共多少个是5个3相加,加法算式是3+3+3+3+3=15,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教材要求学生从写出的算

【教学流程】

1.观察“几个几”

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别说说各是几个几?

2.动手操作

(1)出示第1题“摆一摆”,明确要求。

让学生摆出2个3,交流是怎样摆的?(教师摆小棒演示:1个3,2个3)

提问:2个3一共是多少?

要求学生先摆5个2,再摆2个5。(指名一人板演)

检查交流。提问:5个2和2个5有什么不同?

引导:你还想摆几个几?自己先想好摆几个几,再摆一摆;摆好后和同桌说说你摆了几个几,并且数给同桌看一看,好吗? 交流:你摆了几个几,一共是多少?

(2)画图形列算式。

①让学生自己画○,画4个3,(指名一人板演画图)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而乘法算式却是相同的。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几个几相加的关系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但

②让学生自己画△,,画5个4,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交流:4个3怎样画?5个4呢?(师生一起数几个几)

每次列出的算式是怎样的?(在学生画的图下对应板书加法和乘法算式)

这里的乘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写的? 指出: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算。有几个几,就列成算式几乘几。

3.做练习四第2题。

你能看懂图里的意思吗?互相说说看。

交流题意,明确:每份有2个苹果,有4份,一共有多少个?

你知道直条图是怎样表示题里的意思吗?

说明:从直条图上看,虚线表示有4份,每份有2个苹果,要算一共有多少个。

追问:题里要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

让学生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结合提问:为什么可以列成乘法算式4×2和2×4?

4个2相加,一共有8个。

4. 做练习四第3题。

引导:小朋友能看一看、数一数,说说这里的花片有几个几吗?

交流:你数出了几个几,是怎样看的?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横着看每行几个,是几个几?竖着看每排几个,是几个几?

呈现全体要求,让学生填充并写出算式。

检查交流:右边的乘法算式是怎样想的?下面的乘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讨论:观察你两次写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看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想想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点拨: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呢?那乘法算式为什么又相同了呢?

个3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乘法算式都是——3×5,或者——5×3。

个3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乘法算式都是——3×5,或者——5×3。

【感悟】 指出:这幅图横着看是3个5,竖着看是5个3,用连加计算时算式就会不同,但总数都是15个。而3个5、5个3一共是指出:这幅图横着看是3个5,竖着看是5个3,用连加计算时算式就会不同,但总数都是15个。而3个5、5个3一共是

看上去练习四的第1课时只有解决简单的几道习题,如果按顺序依次做的话,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教学时间。可是细细品悟这几第2题中出现了虚线的分隔阂挡住的苹果,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观察,理解题意。

小陈的回答断断续续:有4堆,每堆有2个苹果。

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有4堆的?答不上来。

陈华甜:因为上面有虚线隔开,分成了4堆。(这孩子本学期上课的发言质量提高了,专注度也好了不少!)

一起来说三句话:每份有2个苹果,有4份,一共有几个苹果?

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降低了难度,也方便观察得出是“几个几”。 再去观察列算式,大大提高了准确率,也方便观察。 乘法的基础上,再次明晰“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来算,对于“几个几”该怎样画,它表示的是什么,经历一个从数到形,再从形到在练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画图表示“3个2”,有学生看到“3”这个数字在前,就画成了每份3个;横着看、竖着看写算式,借

动手操作的环节今天分成了两个层次:摆一摆和画一画,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不断加深对“几个几

20xx年9月24日 星期三 多云

给学生一根“拐杖”

——《练习四(2)》教后反思

【教材分析】

整理图画情境里的数学信息,形成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本模式,并直接用乘法解决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练习四第7、8题都通过图画呈现实际问题,这是初步应用乘法解决问题。整理图画里的数学信息,是为了理解题意,顺利找到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从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第7题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像一年级整理加法问题的信息那样,仍然用三句话说出一道完整的实际问题,形成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本模式。随着学生用语言表述的问题能力的形成,数量关系也就显现出来了。第8题是开放的问题情境,图画里蕴涵着许多几个几相加的数量关系,根据其中的人、花、蝴蝶、树,都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片段】

“想想做做”第7题。

(1)让学生看第(1)题,想想图里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提问:先在( )里填一填,再用三句话说说图里的意思?自己试试,再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能用三句话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生填写算式,把得数填在题中的方框里,并交流、板书算式。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你想到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引导学生说一说:求一共多少个,就是求2个3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

提问:乘法算式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2是哪里来的?6呢?

指出:知道了每堆3根胡萝卜,有2堆,求一共多少根,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可以列成2×3(3×2);2个3相加得6,积就是6。

(2)让学生看第(2)题,先填写(),再自己用三句话说一说条件和问题,然后填写算式。

提问:能用三句话说说图里的意思吗?

你的算式是怎样列的?为什么列成3×4=12(4×3=12)?为什么等于12?

提问:算式里的3和4各表示什么?12呢?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反思:回顾一下,这里的两道题里图画表示的都是怎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强调:从图上看,这两题都是知道每一份是几个,有几份,求几个几个一共是多少的问题;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一般要用乘法算。

指出:这里的“每一份是几个”我们把它叫做“每份数”,有几堆叫做“份数”,一共几个叫做“总数”,板书:每份数×份数=总数。(齐读)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像这样的实际问题。

【感悟】

第7题教学中的“每份数”一说,我是临时添进去的,我觉得这样适当的介绍,能让学生看清楚用乘法计算的类型,而且伴随着图和旁边的文字,学生也是能理解和接受它们所包含的意思。从这一题的教学来看,还是比较注重解决问题要过程的梳理,就是不但会解决,知道结果,还要知道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必要的引导式很重要的:“回顾一下,这里的两道题里图画表示的都是怎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问题是帮助学生迅速发现这类问题的共同点,再观察题目就能发现都是求“一共多少”,都是用“乘法计算的”。“为什么都能用乘法计算呢?”小范说:“它们都有相同加数!”这是从图上直接看出的。陈华甜说:“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这样的反思过程,能让所有的孩子对于乘法有一个牢固的建模过程;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今天继续乘法的练习,写乘法算式的依据是几个几相加的数量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在写乘法算式前先找到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的习惯与能力。那这个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学生生来数感就很好,能一眼看出;而有的学生只凭观察是得不到结果的。练习中的主要错误摘录如下:

1.6+6=12改写成乘法算式:6×6=36

2.看图列乘法算式,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直接看出是几个几。

解决方法:要求先看图,写出是几个几相加,再列出乘法算式;对于一些做错的学生,则要求订正时说出是“几个几”,这样一来,给了学生一根可以依靠的“拐杖”,使得问题变得简单,在以后的练习中,会逐渐丢掉这个依靠,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也能牢牢树立求“几个几相加”乘法的方法。

20xx年9月25日 星期四 多云

知其所以然

——《1—4的乘法口诀》教后反思

【学情分析】

1.理解了乘法的含义,能根据图先说出是几个几相加,再写出乘法算式;

2.学生已经会背但并不理解口诀,也不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材分析】

1.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领会口诀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1~4的乘法口诀只有10句,积比较小,容易记住。各道例题教学乘法口诀的基本线索是:在现实的情境里提炼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利用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乘法。领会乘法口诀的含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内容,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很快得到相应乘法算式的积,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如“二三得六”表示2和3相乘得6,用这句口诀可以直接得到2×3和3×2的积。

2.充分挖掘练习题的内涵。“想想做做”五道题,大致有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第1题,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相应的乘法算式,写出算式的得数,并补充有关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重温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口诀的含义。要在改写乘法算式和补充乘法口诀这两个点上,给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二是第2题,给出的花片图,可以看成2个4,也可以看成4个2,都能列出算式2×4=8和4×2=8,都能编出口诀“二四得八”,都可以用这句口诀计算。让学生体验两个乘数不同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三是第3、4题,安排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1~4的乘法口诀。这两题的练习突出口答,提倡合作,目的是给课堂教学的组织提供一些启发。四是第5题,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后思考】

1. 成功之处: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方法。

片段一:

回顾:小朋友回顾一下,今天学了哪几个数的乘法口诀?(课题板书完整)请小朋友看一看,1—4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啊?

生: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有3句,4的有四句。

它们都是从哪一句开始的?

生:都是从“一”开始的。

(这里我有些急躁,应该追问: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呢?引导学生发现“一几就得几”。) 仔细观察,每句口诀里前两个数是乘法算式里的什么数?后一个数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有二:一是复习乘法各部分名称;二是引导发现乘法口诀就是浓缩的乘法算式,是乘法算式的“简化版”。)

片段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会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得出的呢? 生:先看图写几个几,再写乘法算式,然后写乘法口诀。

(在我的指引下,学生根据板书高度浓缩了我们的学习过程。)

师:这样的方法是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常用的方法,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其他的口诀。

新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并以此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基础。以往我们通常只是在课尾象征性地问一句: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啊?而学生则是直接看课题说出,然后小结部分到此为止,有些“走秀”之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方法,并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并不是在解决问题的课上才需体现,而是落实在每一课,甚至是每一题的回顾反思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每解决或学习一个新知就自觉总结的好习惯。

2. 不足之处:教材解读不深刻,新知各环节没有有机统一起来。

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教材也作了细致周到的设计,体现在“想一想”习题上:2×1 3×1 3×2……这些口算,很容易就会说成“二一得一”这样的口诀来,因为看到“2”在前,想当然就这样背了。所以,当出现第一个算式后,就让学生说说该想哪句口诀,并指出:先说算式中小的那个数字,再接下去说出口诀,特别是经过第4题的边说口诀和边写得数后,学生还是能掌握的。由口诀想算式的环节,在第2题的处理上漏掉了一个问题: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三四十二呢?通过学生的举例让学生明确,不同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同一句口诀一般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这样形成一个双向的对比,就不会再在作业中出现:4×3 算式没有相应的口诀和它连线的错误。

课堂容量比较大,用了满满的一节课来完成了新课的教学,还好,书本习题都能完成。上得顺畅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作业速度较快,问题都能达到点上。这样紧凑的课堂也是高效的,除个别孩子在写乘法口诀时用上了数字,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能很快掌握今天的新知。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熟记口诀,也理解了每句口诀的含义,正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0xx年9月26日 星期五 晴

练习课的“味道”

——《练习五》教后反思

【教材分析】

练习五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其中的几点安排。第一,要求学生记住1~4的乘法口诀。记口诀的练习,可以像第1题那样背口诀,也可以像第4题那样补充乘法算式。“依次背”是整体记忆全部口诀,补充算式是记忆一组乘法口诀。如3×□=□,□里的乘数可以是1、2、3,用3的乘法口诀能得到算式的积。第二,适当组织乘法与加法的比较。第3题用色块给出4组题,每组一道乘法和一道加法,它们的运算不同,算式的含义不同,算法也不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差别,进一步加强有关运算的概念,培养仔细看题和注意运算符号的好习惯。第三,从“几个几”的角度观察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用乘法解决问题。第5题注重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

1.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第3题,要求一组一组算得数。

交流得数,做错的小朋友说说错误原因。

比较:每组题得数都相同吗?为什么会不相同呢?那2×2和2+2为什么运算符号不同,得数却相同呢?(从乘法含义来分析,都是“2个2相加”)

指出:乘法和加法表示的意思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乘法想口诀算得数,加法想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所以计算时看清运算符号,用对方法很重要。

2.练习五第4题。

出示第4题,让学生在□里填数。

交流:你每小题填的什么数,怎样想乘数和得数的?有不同的填法吗?

提问:第一小题可以有几种填法?怎样按顺序想?(板书填的乘数和得数)第二小题你能有序说出算式吗?(有序板书乘数和得数)

第三小题又可以怎样想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前两小题的两组算式和第三小题的三道算式。

【教后思考】

针对昨天的一句口诀写两个算式,今天在上课时重点讲了一下,并板书了口诀,采用指名答和自己写这两种方式,把昨天学过的10句口诀做了一个梳理,再次明确根据乘法口诀可以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乘法算式需要用到相应的乘法口诀。在写算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像“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这四句只能写出一个算式,原因有孩子只可意会却道不明:“1和1换了一下还是1和1。”“1和1数字一样,换过来还是一样。”诸如此类的话,我并没有规范他们的说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觉得只要他们明白了,就不一定非得用标准的语言来说明。这个内容本来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还是用时不多的。

第4题如果就按书上的空格填写,学生都能填出一个,但是“你能有序地写出这些算式?”就又一次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怎样才能写全呢?通过同伴的交流和自己的尝试,发现:只要按照口诀的顺序来依次写算式,就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再次体会“有序”在乘法中的应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序”思想的影响。

第5题是让学生仿照习题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只能提出两个,我觉得还是太少,提供的素材不够丰富,还应充实一些。对于“几个几相加”这样类型的问题,孩子们都能知道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而如果加数不同则不能用乘法来算。

《补充习题》上的几个练习都比较简单,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习题却总有一些孩子做不好:3乘3结果是6,解决问题的单位找错或漏写。这也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由于简单而忽略了细节,忽略了做题的步骤,或者观察不够全面,所以,解题习惯也要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一改了之,有时可以“将错就错”,下一次练习课我会改变一下形式,进行一个练习课的新尝试,体验一下不同的“味道”。

练习课应该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个提高,让孩子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方法,最终内化。

20xx年9月28日 星期日 晴

学以致用很重要

——《5的乘法口诀》教后反思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这5句口诀,但仅是机械地记忆,只能按顺序背,单独地一句口诀还是不熟练的。在课上用多种形式的记忆方法,特别是找出积德规律,能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使多数学生在课上就能记住,而不需要花费课后额外的时间。另一方面,只有口诀记忆准确,才能使计算准确、快速。】

【教后感悟】

今天的模式有些和之前的口诀教学类似,所不同的是练习题增加一个青蛙、小兔跳格数的习题,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说题意、列乘法算式、说算式含义这样的几个环节,让孩子能真正看懂这幅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同时也是强化对“几个几”的认识,在不同的练习中感悟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以上两个新课环节和这个习题的处理,我觉得自己还是处理得比较到位4=的。对于5的乘法口诀,从孩子们的背的情况来看,也是不错的,因为只有5句,所以都能当天完成记忆。明天开始,要把1至5的这15句口诀综合起来再次背,防止混淆。

《补充习题》上加入了一句()四十六这样的口诀,果然有个别不动脑筋、又不注意观察的孩子写成了5的口诀,说明新旧知识要加强联系和比较,这样才能熟练应用。在做口算时,都要求孩子们先说一下每道题用了哪句口诀再动笔写,原本这样做,相信应该对于口诀能耳熟能详,可是说归说,下午练习时的一道习题还是把我吓了一跳。题目:

5×4= 口诀:( )

因为加了“口诀”这两个字,许多孩子居然不知道怎么写,有写成读法的,也有写成“四五20”这样的,还有写成“五四二十”的,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居然弄复杂了,没见过就是不会写。带给我的思考是:以后遇到难题,不急于揭示答案,让他们自己尝试练习,然后在辨析中明确方法,这比我的讲解要有效。学习

了口诀有什么用,计算?解决问题?都不是,而是能让孩子们在遇到相应的问题时自觉运用方法去解决,也就是用内隐记忆,这样才是真正掌握新知。

20xx年9月29日 星期一 阴

新要求

——《乘加乘减》教后反思

【教后思考】

和以前的教材进行对比,发现“乘加乘减”的要求明显降低了,以前要根据图意列出乘加、乘减算式是做为课堂上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的,而现在只需“能根据图意列出乘加算式”,学生的列式和理解都容易了许多。但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算式比较容易算,而且简单,关键是理解乘法的含义,特别是“初步体会一些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书本上就安排了画图形和找题组的规律,按规律画图形是一年级就一直接触的,现在的要求是还要根据画出的图形列出算式,特别是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能一眼看出一组有几个图形,而有的孩子还是要借助先画线——把一组图形找出来,在下面画线,然后观察共有几组,这样也能列出乘法算式。书本第4题的要求明确是画“5个图形”,有7个孩子没有听清或看清要求,画了10个图形,用水彩笔画的结果就是改不了。其实,个人觉得这一题无需用红圆、蓝圆表示,用圆和三角形组成一组有规律的图形会易于操作。这样的题目,解题步骤是:找规律——画规律——列算式,只有找对规律才能做后续的活动,所以“找”是重要的一环。仅从一个目标来判断新教材的难易程度是不科学的,从找规律的角度来说,这是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细心拿捏。

练习中的一些小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如数错份数,数错个数等,还只是少数;而观察能力的薄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五五二十五等这样的口诀会把中间的“十”漏掉不写。按顺序背口诀非常熟练,简直是一口气背出来,可是做题时会张冠李戴,说明熟练度还是不行,按照昨天的计划今天全班孩子把1—5的口诀都连起来依次背给我听了,可是单独地抽背还是有问题的。在订正时,我要求孩子再说一遍思考过程,不管有用与否,以加深理解度。

更多相关推荐:
连加 连减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20xx年苏教版新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根据学校数学组的安排我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优秀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优秀反思本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在一年级已接触过计算的横式对于运算顺序孩子们都没问题因此对于例题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1100以内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第一单元加与减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一幅小蜜蜂采蜜送蜜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因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加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重点是学会用一个竖式进行两步笔算的方法以及根据题意列一个综合算式对...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2)

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教学反思中卫市第九小学申淑娟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进行板演...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佳化学校魏敏教学的收获充分利用课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连加连减的意义我利用课件把书上两个静止的图片变成了动态课件的展示很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了小鸡两次走来以及离去的数量形象具体让学生通过感受跑来又跑来与...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法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连加连减这一课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因此如何运用新理...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星期四我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我通过精心备课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式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整体学生的课堂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为了...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连加连减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下面我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存在不足这之处这节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特点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

二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