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时间:2024.4.30

教学论文

痛并快乐着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摘要:“教然后知不足”,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学反思伴随着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促进教师不断进步。一次特殊的执教,既让我在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中和学生一起游走于课堂之中,也让我在教学中经历着喜与忧、痛与爱,因爱而执着,这源于《姥姥的剪纸》教学后的痛定思痛,“结茧化蝶”后的重生。

关键词:文本 反思 成长

正文:

20xx年10月,我参加了中心学校组织的全镇完小校长教学竞赛活动,作为“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研讨和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研讨、学习反思、改进完善的机会和平台。作为本次课赛的直接参与者和观摩者,我想,对于授课者来说,授课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痛是因为极短的时间内反复的设计让老师的上课激情消磨殆尽,即使这样,上课前仍然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而上完后又会发现存在太多的问题,有的没有预设到,有的预设到了却没有处理好,所以上课结束会使自己懊恼不已。快乐是因为赛课,特别是本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让我获得了比平时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在课前的理想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差距中,我寻找并反思着自己的得失,弥补着各种各样的缺点。或许我并不是一名在教学上充满灵气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做一名勤奋的教师。

本次课赛,我执教的是《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了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课文中的插图也较为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教学前,我认真熟悉教材的内容,学习领会教学的目标,从课堂导入、设疑、学生的合作交流、引导感悟体会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的预设生成、备教师自己,可谓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考虑周全。信心满满的走入课堂。而实际的教学结果却与目标的达成相去甚远。时间过去一年,细细回味,感触良多。

一、良好的预设不等于有效生成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时间短,任务重,但我仍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初稿,并几易其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补充,同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预设和模拟,可以说进行了相对完善和周密的安排,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与教学预设大相径庭。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很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无法牢牢抓住学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讲得太多、重复太多,精准度不够等等,导致时间的处理上严重失误,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使我深刻意识到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提高,灵动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我应该感谢这次比赛,它让我给自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身在教学一线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

课堂是一个灵动的、变化的圆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前预设和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上,它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正如有人所说:教育是一个圆,出发点即是归宿,出发点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最终的归宿也是教学目标。灵动的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的生成,促成教育目标的达成,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更是一门永恒的艺术。

二、“别急,慢慢来”

“别急,慢慢来”,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时常对那些心理不稳定的、表现惊慌、情绪激动的孩子说的话,其实,教师何尝不会有学生的这种紧张、慌乱的心理呢?特别是在面对教学比赛这样的场合下,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是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而在这一节课中,我最明显的就是没有保持好自己良好的情绪,内心的紧张心理在整节课中延续,一方面影响了自我在教学中的发挥,另一方面,打乱了自己的教学预设,遗忘教学环节、层次不清、重复知识点次数太多等等,极大地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究其原因,浅层次来说,准备时间短,教材熟悉度不够,备课内容不熟练,对本节课没有信心;深层次来说,练得太少,经验和对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把握不精准。从教14年来,如此高规格的课堂教学和比赛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虽然也曾经参加一些学校或校际间的教学研讨的授课,但是毕竟次数较少,缺少了锻炼,缺少对新课程改革后特别是现代课堂教学精准有效的把握,平时对课改和课堂教学的转变发展动态学习不够。正如俗话所说:家中有粮心不慌。只有强化学习、熟练掌握课堂教学

特别是最新课堂教学的动态和进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课堂不惊,心理稳定。

三、“面面俱到,实则不到”

《姥姥的剪纸》作为高年级的一篇语文课,理清文脉、重点阅读、重点感悟、体会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理清文脉,重点阅读、初步体会情感是重点。在教学的设计上,我主要考虑理清文脉和阅读体会,目的在于通过理文脉,重点阅读来加深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有效学习打好基础。而在实际的教学时,我过多的放在了阅读和理解上,导致读而全文不通,理而文脉不明,课文的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偏移。究其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流程,本想贯通知识,理清脉络,但由于处理不当,安排不合理,想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而实际的结果是一面都没有到。

教学是一个灵动和循序渐进,逐层推移的过程,如果把握不到位,知识点的处理不到位,必然造成课堂安排的混乱而使整堂课的教学凌乱而效果不佳。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对课程教学核心的理解和把握,做到既照顾整体,又要把握住核心与重点进行教学,才能化难为易,使课堂教学具有最佳效益。因此,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讲究艺术性。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水平的准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可以使教师驾驭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

四、同课异构,在对比中发现差距

本次全镇完小校长课赛,可以说是对“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实践,这将对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一次有益的示范,将带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本节课的教学上,由于课文内容较长,而面对的是进入小学高年级段教学,在兼顾全文的同时,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读、演等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悟,在与同学的合作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中领会了课文的主旨和要表达的内容。而在我的教学中,面面俱到,实则未到,学生的理解最终也只是一知半解。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多参与“同课异构”,多听课评课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五、走进文本,让亲情在课堂飘溢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立足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并在多种对话过程中学得与习得言语,积累内化,直至运用言语。这就明确了,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充分参与阅读的前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

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不管哪种对话,它的中心都是每一个学生,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极其丰富的内涵,并学会阅读。

《姥姥的剪纸》一文,不仅向我们描述了姥姥剪纸的“神”,而且还让我们品味了姥姥剪纸的“情”,一份对孙儿的“爱”。姥姥的一幅“老牛期待图”让我们每个人都心头一动,“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直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作者最后说“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通过剪纸,在文本中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就是要透过文本,通过“剪纸”这条文本的主线,体会祖孙之间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

赞科夫说的一句话:“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上,最纯朴最能打动孩子的不外乎一个词——“真情”!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几次引导,试图让学生走进文本,悉心阅读文本,从而来体会文本中自然流露的祖孙两代人之间的浓浓亲情,由于把握不到位,在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把握和衔接上流于表层和肤浅,文本——阅读——悟情的线索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结合明显突出不到位。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将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结语:

“教然后知不足”,观然后明差距。在本次竞赛活动中,既然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差距,也在观摩中学有所得,获益良多。虽然痛,却快乐着??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

2、小学青年教师(20xx年10期)


第二篇:《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城关希望小学 叶梅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老师今天专门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欣赏剪纸)

2、看着这么多精美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1-2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姥姥的剪纸的确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叹的呢?请你打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姥姥的剪纸。

(指名学生朗读)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用一个字来称赞,那就是——“神”。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呢?

指名回答,并相继板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1

三、学习3-6自然段。再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1、姥姥剪纸的“神”还体现在哪里?请你快速朗读3-6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

a、噢,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肯定你没捂紧,让姥姥从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b、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没偷看?

3、那让我们赶快去欣赏一下姥姥摸着黑剪的“喜鹊登枝”图吧。 (课件出示“喜鹊登枝”图,同学们都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声)

4、同学们,你感觉这幅“喜鹊登枝”怎样?

5、指名朗读,读出这份惊叹。

6、姥姥这么高超的剪纸技艺是生来就有的吗?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话就道出了这个秘密?(课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7、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

b、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达到手能生巧的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a、齐读:数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纸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还想到哪些俗语?

9、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c、指导朗读

2

板书:勤劳善良

四、学习7-12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情”

心灵手巧的姥姥给对乡亲们有求必应,什么都剪,给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请你默读7-12自然段,看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牛兔”剪纸图?

1、学生汇报。

2、指名读这两幅图,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从这个“拴”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姥姥对我的——关心、爱护、疼爱??)

c、分角色读课文中“我”与姥姥的对话:

读出我的顽皮、可爱,读出姥姥的慈祥、读出姥姥对小孙子的疼爱来。

3、如果说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后来拴住的则是我的什么呢?

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5、原来姥姥的剪纸会说话、能传情,传达的是浓浓的祖孙情。(板书:浓浓亲情)

五、学习1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梦”

1、“姥姥的剪纸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3

2、姥姥的期待是什么?

3、请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

4、从这幅剪纸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我有何从忘记过姥姥,引读:事实上…

5、你读出了姥姥牵挂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思念的心、依恋的心、感恩的心… )

6、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读出姥姥对我的牵挂、我对姥姥的思念。

六、课外拓展 出示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 ),听到了( ),又仿佛看到了( ),看到了( )…… 七、课堂总结: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份寄托浓浓的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读题)。 八、作业:

1、抄写课堂上积累的四字词语和俗语。

2、课后小练笔:课件出示一幅剪纸,仔细观察,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 请老善良

浓浓亲情

4

更多相关推荐: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围绕剪纸展开了我与姥姥之间的故事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剪纸这条主线引领学生走进我与姥姥的内心情感世界由开始的欣赏剪纸作品到喜鹊登枝这幅剪纸使学生体会到姥姥剪纸技...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张博文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了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纵观整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剪纸一词...

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密水街道周阳小学管彩彩姥姥的剪纸的教学结束了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一系列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思索1对话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上交的

践行新课程理念构建合作探究模式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寿阳县城西小学武春仙一教材分析一单元分析姥姥的剪纸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二教材分析本文...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姥姥的剪纸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感受姥姥剪纸的形...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

姥姥的剪纸教案投稿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王艳玲-第一实验小学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王艳玲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以及对我的浓浓的...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浙江省湖州市东风小学肖绍国设计执教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评点浙江省湖州市太湖小学叶淦林整理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笑...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沈红霞二备)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12姥姥的剪纸主备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课型阅读课审核集备主讲潘新华使用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使用教师沈红霞执教时间20xx10执教班级六1班教材分析姥姥...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廛时)

12姥姥的剪纸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多音字择和生字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30篇)